葡萄糖酸内酯的用法:北京离智慧城市还有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3:41:30
北京离智慧城市还有多远? 2011-4-16 阅读次数: 13次

  打破砂锅

  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环保、智能校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未来十年这些设想将在北京实现。在近日召开的北京青联论坛“物联世界智慧北京”——物联网与智慧城市高端论坛上,“智慧北京”的建设被热议。请关注——

  一个医生能管一百户家庭居民健康,一个遥控器能控制家中所有电器运行,所有的电梯异常都会即时“报告”维修工……在4月13日下午,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北京青联论坛“物联世界智慧北京”——物联网与智慧城市高端论坛上,观众们再一次体会了物联网带来的“傻瓜式”生活。

  据悉,未来十年,北京将由数字北京进一步过渡到智慧北京,那么,北京的智慧城市发展前景会怎样?何时“傻瓜式”生活能普及开来?

  物联网在北京已有应用

  事实上,北京在许多方面已经有了物联网的应用。

  北京市朝阳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王臻做了一个直观的展示。他指着一部手机说:“这是普通的手机,传输的方法是用3G的方法,大气、水质通过传感器采集过来,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大气环境,采集过来以后,这些数据在信息中心汇总,最后通过传感器传给职能部门。”

  “在城市监控方面,前年我们专门针对一氧化碳中毒问题,给农村地区的出租房屋安装了系统,因为很多人到北京,尤其是南方人不会生炉子,而在农村就是生土炉子,因此每年都有由于生炉子操作不当而煤气中毒死亡的。煤气中毒有一个过程,因此通过安装系统,如果浓度超标、对人体有影响就会自动报警。我们建立了五级报警四套系统,一旦报警,就会打电话告诉房东,并且开窗通风。”王臻说,“自从安装这个系统后就基本没有出现煤气中毒死亡情况,但是旁边一些没有安装的房屋还是不断出现问题。”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科技信息处处长张洪涛介绍说:“物联网概念提出之前北京已经做了大量的物联网工作,比如北京路灯的智能控制,立交桥的自动除雪装置、垃圾渣土运输车辆智能称重等。”他同时透露,最近北京市做了很多物联网方面的尝试,比如餐饮企业的液化气报警装置、锅炉的供暖、室内温度的智能控制等。“除此之外,还通过物联网手段建设了指挥调度系统、固定和移动的视频监控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等等。”张洪涛说。

  物联网不是“盲人摸象”

  看到这许多的案例,也许你会认为这就是物联网,但事实上这种定论还太武断。

  “大家可能对物联网这个词汇耳熟能详,但总体上对物联网的概念还有很多误解,每个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往往会陷入盲人摸象的状态。”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规划研究室主任单志广指出,“按照国际电信联盟的说法,物联网的发展是人和机器互联之后非常自然的发展状态,实现未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和任何事物的连通。”

  单志广表示,物联网不是新一代网络,物联网没有自己独特的体系架构,而是基于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的新一代应用,属于应用层面的事物。物联网的发展是应用驱动的,而不是技术驱动。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黄孝斌认为,物联网就是要解决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对物感知,首先要知道物是什么?通过身份感知,给出各种各样的电子标签。第二要知道物品在哪里?第三是物品怎么进行动态变化?用大量的摄像头拍摄,了解物品处于什么状态等。有了对物品的有效感知,就能把这些感知连成网加入到物联网,就构成现在的物联网。

  黄孝斌举例说,比如常见的ETC就是在车上加标签,属于识别身份感知。如果要知道物品在哪里,就需通过定位技术,就是图象感知、状态感知。还比如工业现场,对各种压力、流量的变化能有所感知,就要做室内感知。

  “物联网是一个由感、传、知、用四个层次组成的系统。物联网的核心就是实现资源整合,有了全面的感知就能形成整体的概念。”黄孝斌强调,物联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实现智能化。物联的价值实现在应用。

  如何建设智慧北京

  “大家也许会问,智慧北京和数字北京不同在哪里?简单地说,智慧北京强调全面感知,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政务处处长童腾飞认为,智慧的城市应该是政府的服务更加智能,更加节约化,根据百姓的需要进行服务。

  他介绍说,智慧北京有四个支撑:第一是要有互联网的支撑平台,相当于物联网的应用平台,云计算等等都属于智慧城市所要使用的平台。第二是要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目前北京市正在规划和建设物联网络。第三是要有世界一流的信息产业。第四是物联网已经全面感知社会,包括个人的隐私等等都有感知,这就要求法制和规范必须到位。

  据童腾飞透露,未来北京物联网的发展将着重十个领域:第一是城市应急管理领域;第二是社会安全领域,包括整个交通流、人流、大型活动等社会安全;第三是交流领域;第四是市政市容管理应用领域;第五是环境监测监管领域;第六是水资源管理领域;第七是安全生产监管领域;第八是节能减排检测监管领域;第九是医疗卫生领域;第十是农产品和产品监管领域。

  “城市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量人口聚集在大城市,将带来一个巨大的问题。包括北京市人口的变化,另外我们还会面临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交通问题、治安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等。解决问题就需要对所有资源进行有效规划、配制和管理,需要对所有的能源资源进行充分感知,感知完以后建立一个有效的感测系统,实行智能化管理,按需分配资源。”黄孝斌说,“以后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形成预警机制。所有的管理都是在未发生之前进行采集,包括自然灾害等都可以预警,安全问题都可以得到及时解决,这就是智慧的城市。”

  (科技日报) 责编:朱芙蓉

 

作者:科技日报 记者蒋秀娟 文章来源:http://www.stdaily.com 2011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