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祝延平版) 电视剧:误判国情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23:14:42

误判国情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马龙闪

  认识国情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关中国社会性质和对国情的认识,在学术思想界曾发生过一场持续数年的大辩论,经过八九十年后,至今还听到历史的回响,甚至时而还有对当时结论提出的质疑之声。由此可见,把握国情何其复杂,何其繁复乃尔!在世界范围内,认识并把握好国情也是个错综复杂甚至纠结的问题。这是有过历史先例和教训的,比如俄国。

  上世纪初俄国对国情的误判

  俄国人在上世纪初就对自己的国情在认识上出了问题。俄国当时究竟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按照工业产值在世界上的份额,俄国当时号称是仅逊于美、德、英、法之后的世界第五资本主义大国。20世纪初,俄国的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一,机车和车厢产量仅次于美国,生铁和钢产量居世界第四,煤炭开采量居世界第六。由此看,俄国工业在世界上的排位的确在前列。所以,许多俄国人长期以此为据,认为俄国当时是“中等发展水平的资本主义国家”。然而,果真可以这么认为吗?

  如果把当时俄国的各项发展指标放在1.6亿人口中和228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疆域上来衡量,恐怕就要大大打上折扣了。按人均计算,1913年俄国的电力仅为11千瓦时,而美国是它的20倍以上,它的煤人均为美、英的1∕33,生铁为美国的1∕2.5,棉织品(坯布)为英国的1∕13,等等。俄国的农业更落后。1914年俄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6%,农业占国民收入的53.6%,人均生产粮食26普特(每普特合我国36市斤),而当时美国人均为48普特,加拿大为73普特。

  由此可见,俄国当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它的总体发展水平不仅赶不上日本、意大利,甚至连当时西欧的不少小国家都不如。但在苏联时期,许多学者都错估了俄国上世纪初的国情。所谓“中等发展水平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说,甚至成了苏联官方的意识形态。这种说法,至今还为我国个别学者所继承。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总体上对俄国发展水平估计偏高;革命后才校正并准确认识了国情,而据此制定的“新经济政策”才卓有成效

  对俄国国情认识之不易,甚至像列宁这样睿智、伟大的人物,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

  年轻的列宁刚登上政坛不久,于1894年春夏,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中谈及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估计,他在文中写道:“在俄国,不仅在工厂,而且在最偏僻的乡村,到处都有有产者和无产者的斗争,而且这种斗争到处都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这些话意味着,似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已占据了统治地位。而经过13年之后,1907年11-12月,他在《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一文中,则得出结论认为,“地主土地所有制”就是在俄国比较发达的欧俄部分仍占据着“统治地位”。在这里,列宁显然校正、补充了他在1894年关于资本主义在俄国占统治地位的看法。

  到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在1917年9月写成的《大难临头,出路何在?》一文中又说:俄国的资本主义成了垄断资本主义,“战争异常地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从这一级就上升到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没有任何中间级”。与对俄国认识的这一论断相联系,加之于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的需要,就采取“军事共产主义”,实行“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而这一政策在遭到广大农民的激烈反抗,“农民暴动可以说成为普遍现象”、甚至发生喀琅施塔得兵变的情况下,才改行“新经济政策”,采用“迂回的方法”向社会主义过渡。而到这时,仅仅到这时,经过革命的挫折以及领导建设的实践,列宁才进一步认识到俄国的落后。

  1921年,他在《论粮食税》一文中大有感慨地说:“看一下俄罗斯联邦的地图吧。在沃洛格达以北、顿河畔罗斯托夫及萨拉托夫东南、奥伦堡和鄂木斯克以南、托木斯克以北有一片一望无际的空旷地带,可以容纳几十个文明大国。然而主宰这一片片空旷地带的却是宗法制度、半野蛮状态和十足的野蛮状态。那么在俄国所有其余的穷乡僻壤又是怎样的呢?乡村同铁路,即同那连结文明、连结资本主义、连结大工业、连结大城市的物质脉络往往相隔几十俄里,而只有羊肠小道可通,确切些说,是无路可通。到处都是这样。这些地方不也是到处都是宗法制度、奥勃洛摩夫精神和半野蛮状态占优势吗?”接着又说:“试问能不能由这种在俄国占优势的状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呢?”直到这时,可以说列宁才真正准确地把握了俄国的国情,刻骨铭心地认清了俄国的落后,所以,他据此所制定的“新经济政策”才卓有成效,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取得了巨大成就。

  上世纪50年代后,面对取得的重大成就,俄国人再次误判国情,造成一系列无数错误的链条,最终使俄罗斯至今还属于一个“新兴国家”

  但斯大林对列宁这一思想的认识并未入脑,重又依据表面的几个经济数据,回到俄国属于“资本主义中等发展大国”的认识上来,因此,实行“新经济政策”不久,在20年代末就取消了这一政策,发起了“向资本主义的全面进攻”。

  不仅如此,俄国人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对苏联当时的国情,再次发生了认识上的偏差。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后经济的快速恢复,苏联国力的迅速增强,国民收入在上世纪50年代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之首,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加上苏联1957年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0年世界第一个载人飞船升空,同时还创造了其他几个世界第一,这使苏联在60-70年代成为世界上的科技大国、军事超级大国。面对这样一些情况,应该怎样认识苏联的基本国情呢?赫鲁晓夫接过斯大林“建设共产主义”的口号,提出20年后,即到1980年达到“共产主义”。勃列日涅夫变了个说法,苏联 “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国家”。于是,苏联在70年代四处出击,采取战略攻势,世界四大洋无处没有它游弋的军舰,世界五大洲无处没有它插手的地盘,欲与美国一争高下;同时,实行革命输出,大手笔援助亚非拉国家,消耗了大量外汇和巨大资源。

  实际上,苏联真正的国力,实在的发展水平和科技实力,特别是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又怎么样呢?不仅同美国有很大差距,就是同一系列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也都有相当差距。苏联的实力主要是军事上的;而在广泛的民用工业、民用科技方面,苏联同这些国家相比,还是相当落后的。同时也应看到,苏联的发展主要是在欧俄部分,广大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北部沿北冰洋地区,都还落后得很;就是包括中亚、外高加索一带,也不是发展得很理想。更重要的是,苏联的发展方式很粗放,资源投入很大,效率很低;科技革命落后于西方,就是已有的科技成果也得不到很好的应用。这使苏联的经济发展很脆弱;加上政治方面的因循守旧、僵化停滞,也造成其政治意识形态的异常脆弱性。这样,就使苏联这艘巨大的航船经不起重大风浪的摇曳和震荡,一经改革的考验,就桨断船裂,沉没大海。

  历史证明,俄国人两度对自己国情的认识都是错误的:上世纪初俄国既不是“中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60-70年代苏联也不是“发达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对国情认识上的误判,造成了一系列无数错误的链条,大大有害于苏联和俄罗斯的发展,最终使俄罗斯至今还属于一个“新兴国家”,或者说是“发展中国家”,主要靠出售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维系国计民生。

  误判国情的历史教训值得吸取

  历史的教训值得吸取。首先,准确认识一个国家的国情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不应当仅仅从单方面的几个指标去看。其次,赶超型现代化道路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不平衡和尖锐矛盾,对此必须予以深刻认识,否则,就易误判国情。第三,准确把握国情往往需要一个认识过程。

  在苏联早期,列宁、布哈林等少数几位领导人,对俄国是“落后的农民国家”这一国情是有深刻认识的,所以执行“新经济政策”不遗余力;而其他大多数领导人,包括总书记斯大林在内,却对列宁关于俄国国情的全面论述没有入脑,或者只抓住列宁在革命某一时期的言论,做了片面的理解,所以发生对“新经济政策”的三心二意。到1929年,斯大林在党内斗争中战胜布哈林之后,就悍然改变方针路线,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了”。苏联这一教训是深刻的,如果对国情不予正确认识,就会把革命和建设引到斜路上去。(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