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缺少文件开不了机:服食去三尸九虫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13:58

“三尸九虫”是道教对人体内部寄生虫的称谓。唐代《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中绘制有三尸九虫的形状,其中有的与我们现代观察到的蛔虫、绕虫基本一致。道门认为三尸九虫作祟会使人速死,为了除去三尸九虫,求取康强长寿,道教养生家探索出种种方法,形成了中国古代道教医学的寄生虫学。明版《道藏》和《藏外道书》中有关去三尸九虫的的经文相当多,认真阅读此类道书,我们发现道门用于制伏三尸九虫的养生术主要有:存思法(守一、守庚申)、服食法(饮食、服药 、服气、服符、辟谷),等等。有关守一、守庚申去三尸,学界已有不少研究。本文着重从服食养生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服食是道教一类重要的养生术。一般认为,服食是道教中人通过食用药物以求长生的法门。通过细致的考察,我们发现,服食是道教养生中一类十分常见的现象,其外延可以是药物,还可以包括日常食物、特殊饮食、气、符 等。道教服食养生家对去三尸九虫格外关注,他们认为驱除三尸九虫是服食养生的先导。《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卷中引葛仙公云:“诸修长生之道,当先去三虫,下伏尸,乃可将服食,休粮绝谷耳。”[i]同经所记之“仙人下三虫伏尸方”也认为,三尸与人俱生,上尸喜好宝货千亿,中尸喜好五味,下尸喜好五色,常欲令人死。道士、医师,如果只知道按方治身,而不知伏尸在人腹中,去之固人药力,那么药物就起不到疗效。[ii]还有《三洞珠囊》卷三《服食品》引真人涓子云:“必欲服食者,当先去三尸。三尸不去,虽断谷绝五味,虫犹不死,人体重滞,所梦非真,颠倒翻错。邪欲不除,由于虫在其内,摇动五神故也。”[iii]基于这些认识,道教服食家们积极探索,曾尝试别离用饮食法、服药法 、服气法、服符法、辟谷法去除三尸九虫,他们认为这些方法均有良好的效果。

饮食去三尸法见于《三洞珠囊》,该书卷三《服食品》提到服食 饭来绝三尸,“服 饭,百害不能伤,疾疾不能干,去诸思念,绝三尸,耳目聪明,行步轻腾也”[iv]。那么,这种 饭具有这么神奇的功效,那么它是用什么原材料烹制以及如何烹制的呢?同经下文有交代,“太极真人青精干石食迅 饭,上仙灵方也。注云:‘此草有青精之神,而又杂朱青,以为干饭,故谓青干石食迅 饭也(“ ”音“迅”)。’此则诸宫上仙之灵方,非下法也。豫章西山青米,吴越青龙稻米是也” [v] 。 饭又叫青 饭或青精饭,是以南方稻米为原料,并用“南烛草捣取汁”[vi]浸淹煮制而成。南烛即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Vacciniumbracteatum Thunb.),南烛的果实酸、甘,平;益肾固精,补气,止血;治体气虚弱,筋骨痿软,遗精,赤白带,久泄,久痢,鼻衄,牙龈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南烛叶酸、涩,平;益精气,

强筋骨,明目,止泄。南烛根,内服治牙痛。青 饭原是道教辟谷用的,由于其养生保健功效,慢慢地成为民间的家常饭。查一下二十四史,我们发现青精饭在历代的正史中都不乏记载,至今我国南方还有食青精饭的习俗。也正是由于青 饭的这种保健作用,道门用它来去除体内的寄生虫。 饭“绝三尸”之说看来并非虚妄。

饮食法可以去三尸,但道门更多的是用服药法除三尸九虫,比较早的记载见于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四《金丹》:“九丹者,长生之要。……第二之丹名曰神丹,亦曰神符。服之百日仙也。行度水火,以此丹涂足下,步行水上。服之三刀圭,三尸九虫皆即消坏,百病皆愈也。”[i]此后,许多的道教典籍都记录了用本草、汤液或者丹药处方除三尸九虫的办法,比如唐代《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中就有“老君去尸虫方”、“太上去三尸炼水银灵砂秘诀”、“初神去本丸”(又名“制虫丸”)、“去三尸虫方”(出自《苏仙内传》)、“太清八琼丹方”。我们以“老君去尸虫方”为例来说明一下道士服药去尸虫的一般操作法:

老君去尸虫方

贯众,五分杀伏虫。白雀芦,十二分杀尤虫[ii]。

蜀漆三分,杀白虫。芜荑五分,杀肉虫。

雷丸五分,杀赤虫。僵蚕四分,杀鬲虫。

厚朴五分,杀肺虫。郎牙子四分,杀胃虫。

石蚕五分,杀蜣虫。

右件九味,细剉,熬令香熟,捣罗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以轻粉浆服五丸,日三服。加至十丸,三十日见效。六十日百病愈,众虫尽,病差。凡服此丹药,先须斋戒,诌帜饵之,无不效也。斯经诀,耳目验矣。甲子日,为秘之秘之。

《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中上引前文有关于九虫之颜色、形状、危害的具体描述,原文较长,此处不引。“老君去尸虫方”以贯众、白雀芦、蜀漆、芜荑、雷丸、僵蚕、厚朴、郎牙子九味药别离杀石蚕、蜣虫、伏虫、尤虫、白虫、肉虫、赤虫、鬲虫、肺虫、胃虫九虫,是一种辨证施治。《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中还有“六甲符”去三尸九虫法[iii],符文符式如下:

老君六旬六甲符,每十日一服十枚,去三尸九虫,保阳精,经大验矣。 道门除了用这种六甲符治三尸九虫,北宋《云笈七签》卷八十一《守庚申》、南宋《上清灵宝大法》、元代《祝由医学十三科》、元末明初《道法会元》、清末民国《符咒全书》等道书中都有去三尸九虫符。道门还认为三尸等能在人体内作祟是基于谷物的作用,如果断谷,那么诸虫自然灭绝。所以,辟谷法也是驱三尸九虫的一种重要方法。《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中的“造云芝英法”就是属于此类:

造云芝英法

云母粉,五两;雄黄,筛令极细,秤四两。右二味合著铜器中,微下火,令药色小变。毕,内竹筒中,以松脂急塞其口,慎勿令泄气。悬于饭甑下,蒸熟一硕米饭,毕。拨视令三物相合,如凝脂。更以松脂重和之,都合,和药用十两松脂也。屋上悬二十四日讫,捣一万杵,于是云芝英成也。先斋三日,合之云芝英成。后更斋七日,乃合制虫。……昔修羊公、檂丘子、东方朔、雀文子、商丘子、俱服此药以辟谷,皆得仙也。[i]

至于服气去三尸九虫法见于唐王悬河《三洞珠囊》等书,《三洞珠囊》卷三《服食品》引《内音玉字上》云:

子欲为神仙不死,当去三虫,心下伏尸,常以夜半鸡鸣祝曰:“东方青牙,服食青牙,饮以朝华,三咽止。南方朱丹,服食朱丹,饮以丹池。三咽止。中央之野,戊己昂昂,服食精气,饮以醴泉,三咽止。西方明石,服食明石,饮以灵液,三咽止。北方玄滋,服食玄滋,饮以玉饴,三咽止。如此三十日,三虫皆死,伏尸走去。正神正气自然定,伏尸不复还心中,兆自仙矣。此为五方五牙之法。”[ii]

这里的五方五牙之法实际上是一种服外气法,又见于唐途马承祯《服气精义论》。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在去除三尸九虫这一养生现象中,服食各种类型有相互联系的地方,如食青 饭根据的是药食一如的思想;辟谷与饮食、服药也没有截然的区分,辟谷是有节制、重择食的饮食方式,其所选之日常饮食代用品往往是中药原料;食物食物、药物中含气的思想,可见服气与之有涉;治病符常常用药汤送服。钩沉发隐,我们总是可以在五者之间找到丝缕联系。但是应该说道教服药、服气、辟谷、饮食、服符这五种服食法在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上还是有相当的独立性。饮食养生是日常的养生行为,为道士和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服药是病入人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医药补救措施。服气是一种呼吸疗法,与饮食、服药在服食对象上差别较大。上文提及的仙人下三虫伏尸方可以说是一种辟谷法,该方末几句有交代,“能服气者,不用此术。又漳x是青牙,五方之精,道士服之二十一日,三虫出走矣”[i]。辟谷的精神价值在于慎重选择食物与节制食量,有其独特的一面。服符法是一种宗教色彩浓厚的服食技术,道教服符常常是与神灵关联在一起的,如《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中用“六甲符”去三尸九虫就有神灵的影子,符箓派道士在制作道符时虔诚地呼唤神灵下降佑福,“叩齿三通,稽首叩头,呼六甲神名,云某奉受灵符。谨请甲子神王文卿,从官一十八人,降下缠吾笔。谨请甲戌神展子公,从官一十四人,降下缠吾笔。谨请甲申神扈文卿,从官一十六人,降下缠吾笔。谨请甲午神卫上卿,从官一十八人,降下缠吾笔。谨请甲辰神孟非卿,从官一十四人,降下缠吾笔。谨请甲寅神明文章,从官一十六人,降下缠吾笔”[ii]。由此看来,服食去三尸九虫五种方法各有千秋,不能相互取代;但殊途同归,皆为道门养生服务。

中药材现有几千种,常用药也有几百种,古代道门所用药材也许没这么多,具体数目我们现在也很难统计,但从《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图经衍义本草》、《急救仙方》等医书的篇幅以及《道藏》中所收众多的道教养生书籍来看,道门养生用药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如《千金要方》卷一《论用药》就讲到有上、中、下药七百三十名种。药物的采集、贮藏、炮制、配伍、服用,是中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道教医药学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牵涉到这诸多方面。本文拟从横、纵两个维度厘清道教用药之有关环节,展示道教用药技术规程的基本轮廓。

(一)采集药材药材的合理采集不仅可以保证药材的质量、药效,而且对保护、扩大药源具有重要意义。采收适时得法则药性强、疗效高,反之,则药性弱、疗效差。道医很早就注意到不同的药物在采收时节、采集方法上应当各有讲究,并留下一些可贵的论述。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凡采药时月……其根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初春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湻浓也,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也,大抵春宁宜早,秋宁宜晚,花实茎叶,各四d成熟尔。”[i]这是按本草时令生长规律中具体指出根花实茎叶不同的采集方法。孙真人也在《备急千金要方·医学诸论》中强调医家采药的重要性:“古之善为医者,皆自采药,审其体性所主,取其时节早晚,早则药势未成,晚则盛势已歇。”[ii]据现代药物化学研究表明,中药(含植物、动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类化学成分的形成、积累、转化具有一定的期限,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器官组织化学成分的积累动态是不相同的,甚至会有质的差别。[iii]古代道医不会知道这么高深的东西,但是他们在实践中却令人惊奇地总结出知识,难能可贵。这些经验知识在道经中有具体的记载,大致说来,动植物类药材比较注意采收时间。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的具体时间各异,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植物类药材采收时节和方法通常以入药部位的生长特性为依据,大致可按用药部位归纳为以下几个种类:全草类、叶类、花类、果实和种子类、根和根茎类、树皮和根皮类,采集法式各异。矿物类药材比较讲究产地,大多可随时采收。《道藏》所收《图经衍义本草》是北宋时期一部集大成、综合性的药物学著作,该经广辑《图经》、《唐本草》、《外台秘要》、《经验方》、《千金要方》、《备急肘后方》、《齐民要术》、《药性论》等百余种

医药方书,分玉石部、草部、木部、人部、兽部、禽部、虫鱼部、果部、米谷部以及菜部,对各种药物之性能、药效、产地、采制方法、服用禁忌等作了周全的考辨注疏,颇有价值。为了更直观地认识这个问题,我们举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见图1王不留行:

《图经》曰:王不留行,生太山山谷,今江浙及并河近处皆有之。苗茎俱青,高七八寸已来。根色黄如荠根,叶尖如小匙头,亦有似槐叶者。四月开花,黄紫色,随茎而生,如菘子状,又似猪蓝花。五月内采苗茎,晒干用。俗间亦谓之剪金草。河北生者,叶圆花红,与此小别。章仲景治金疮,八物王不留行散,小疮粉其中,大疮但服之,产妇亦服。《正元广利方》疗诸风痉,有王不留行汤最好。

陶隐居云:今处处有。人言是蓼子,亦不尔。叶似歪浆,子似菘子。而多入痈瘘方用之。

《日华子》云:治发背游风、风疹,妇人血经不匀及难产。根、苗、花、子通用,又名禁宫花、剪金花。

雷公云:凡采得拌浑蒸,从巳至未,出,却下浆水浸一宿,至明出,焙干用之。


《梅师方》:治竹木针刺在肉中不出,疼痛。以王不留行为末,熟水调方寸匕,即出。[i]

图1 王不留行

上引《图经衍义本草》草部上品《王不留行》条目援《图经》、《日华子》、《梅师方》以及陶隐居、雷公等对王不留行之采收等方面作了可供后人参照的记叙。道门其它动植药、矿物药采集的详细情况,本书不一一咧举,可以参阅敦煌《神农本草经集注》残卷、《蓬莱山西灶还丹歌》、《白云真人灵草歌》、《纯阳吕真人药石制》,以上诸道经主要论及药用植物的产地、采集、性状、疗效等;《黄帝九鼎神丹经诀》、《阴真君金石吻筻类》、《金石薄五九数诀》、《九丹诀》、《大洞炼真宝经修伏灵砂秘诀》、《大洞炼真宝经九还金丹秘诀》、《丹方鉴源》、《丹房镜源》,以上诸道经对药用矿物之产地、形状、异名、性能以及鉴别品质美恶之法

有细致的阐述;《庚道集》则涉及金石和草木药的采收方法。

(二)贮藏药物

药材在采集以后,一般都要去除泥土杂质和非药用部分,洗净干燥,妥善保存。贮藏保存的好坏,与药材的质量、药效关系密切。如果贮藏得当,则药物的药效良好;要是贮藏不当,药材就有可能变质失效,甚至产生副作用。著名道医孙思邈深知妥善保管药物对于疗疾治病的重要意义,在《千金要方》之序论中专门辟出一节,交待药物贮藏之注意事项,引文如下:

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大圣之至教。救民之瘼,恤民之隐,贤人之用心。所以神农鸠集百药,……且人疴瘵,多起仓卒,不与人期,一朝婴已,岂遑知救。想诸好事者,可贮药藏用,以备不虞,所谓起心虽微,所救惟广。见诸世禄之家,有善养马者,尚贮马药数十斤,不见养身者有蓄人药一锱铢,以此类之,极可愧矣。贵畜而贱身,诚可羞矣。伤人乎不问马,此言安用哉?至如人或有公私使命,行迈边隅,地既不毛,药物焉出,忽逢瘴疠,素不资贮,无以救疗,遂拱手待毙,以致夭殁者,斯为自致,岂是枉横。何者?既不能深心以自卫,一朝至此,何叹惜之晚哉。故置药藏法,以防危殆云尔。[i]

孙真人在长期行医中鉴于疾患“多起仓卒”,而良药难于一时觅得,所以在这篇《论药藏》中语重心长地劝告人们要“贮药藏用,以备不虞”,赞扬了“存不忘亡,安不忘危”、“鸠集百药”、“救民之瘼”的贤人,同时批评了那些不蓄人药一锱铢的人,认为这是“极可愧”、“诚可羞”的事情。在这篇文章中,孙思邈还咧举了石药、灰土药、水药等二十六类应当“依时收采以贮藏”的常备药。药王之言自有其合理之处,温度、湿度、空气、日光等自然因素常常导致药材生虫、发霉、变色、气味散失、枯朽、风化、融化粘连等变异现象,从而变质失效,所以必须注意药物的保管养护。孙思邈在《论药藏》中具体讲了药物应该如何防潮防虫,“诸药未即用者,候天大晴时,于烈日中曝之,令大干,以墟?器贮之,泥头密封。须用开取,即急封之,勿令中风湿之气,虽经年亦如新也。其丸散以瓷器贮,密蜡封之,勿令泄气,则三十年不坏。诸杏仁及子等药,瓦器贮之,则鼠不能得之也。凡贮药法,皆须去地三四尺,则土湿之气不中也。”[ii]日晒密封是干燥药材常见的办法,在晾晒时,“凡药皆不欲数数晒曝,多见风日,气力即薄歇,宜熟知之”(同上)。除此之外,道医门还总结出其它一些贮藏法,如阴干法、烘干法,低温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保存药物),避光保存(置药物于密闭容器中,以防氧化变质),等等。

(三)炮制药物

炮制,又称“炮炙”,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医疗需要和药材

性质,在药物应用前或制成各种歼滞以前实施的必要的加工制作技术。中药材大都是生药,有的有毒性或性质剧烈,不能直接使用,有的则易于变质,不能久藏,有的则须除去杂质和不适用部分,方可使用。所以必须经过特定的炮制处理,才能更符合治疗需要,充分发挥药效。一般说来,药材炮制可达如下目的: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药物纯净,便于准确用量,或利于服用;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使之更能适合病情需要;便于制剂和贮藏。中药材炮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火的发现与运用以及医药知识的积累,使得中药炮制的技术得以萌发。到道教产生之前,中药炮制已经积累了许多方法。道门贵生,“《太清真经》曰:一切含气莫不贵生。生为天地之盛德,德莫过于长生”(《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八《养生》),在贵生思想推进下,道医不断探究药材炮制技术,做出了宝贵贡献。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八十多种药物的炮制方法,该书中记载,“中射罔毒。蓝汁、大豆、猪犬血,并解之。……中巴豆毒。黄连、小豆、藿汁、大豆汁,并可解。……中芫花毒,以防风、甘草、桂,并解之。中半夏毒,以生姜汁、干姜,并解之。中附子、乌头毒,大豆汁、远志汁,并可解之[i]。以大豆汁解射罔毒、巴豆毒以及附子、乌头毒,以甘草解芫花毒,以生姜汁解半夏毒,这是用辅料炮制解毒药的开端。南朝刘宋时雷敩著《雷公炮炙论》,其书系统地总结了公元五世纪以来的中药修治、炮炙方法,是我国第一部药材炮制专著。由于雷敩受当时道教炼丹服食之风影响颇深,在他的著作中有关丹砂、水银、云母、石钟乳、胆石等的炮制方法与炼丹过程大有雷同之处。南朝齐梁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也对前人的中药炮制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在净选、切制、干燥等加工制作技术方面均有阐论。到唐代,道教药材炮制技术日臻玩备,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医学诸论·论合和》中指出,“凡草有根、茎、枝、叶、皮、骨、花、实,诸虫有毛、翅、皮、甲、头、足、尾、骨之属,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一如后法。顺方者福,逆之者殃。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茎,或须花实,依方炼治,极令净洁”[ii]。孙氏认为各种药材性质不同,应当区别炮制,以便为用,并在此引文后面详细咧举了许多药材的炮制方法。道医在吸收前人时贤药物炮制成就的基础,加以融会发挥,总结起来,古代道门药材的炮制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类:1.修治,包括纯净药材、粉碎药材、切制药材三道程序。2.水制,包括洗、淋、泡、漂、浸、润、水飞等方法。3.火制,包括炒、炙、煅、煨、烘、烫、燎、炮等方法。4.水火共制,蒸、煮、掸、淬、炖等方法。[iii]

(四)药物配伍

药物配伍指的是按照病情需要和药物特点,将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中药的临床应用经历了由单味用药到采用多味药配伍用药的发展历程。在中医药萌芽

时期,先民治病往往采取单味药的形式,后来由于药物种类的不断丰富,用药经验的不断累积,人们逐渐掌握了多种药物配合使用的方法。药物通过配伍,能增效、减毒、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及预防药物中毒。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探讨了配伍用药的原则。汉代《神农本草经》提出了中药配伍的“七情”原则,奠定了中药配伍的理论基础。南朝道医陶弘景在所著《神农本草经集注》中对“七情”加以阐扬发挥,并整理了 “七情药例”,多为后世同行推崇。[i]唐代道医孙思邈总结了前人经验,对中药及方剂的配伍理论做出了贡献,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医学诸论·论用药》中云:

凡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者,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又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之时,用意审视,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

又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曝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其相使、相畏七情,咧之如左,处方之日,宜深而究之。[ii]

这里孙思邈讨论了“七情”理论,并加以具体应用,他在《论用药》这一节中分玉石上中下部、草药上中下部、木药上中下部、兽上中下部、虫鱼上中下部、菜上中部、米上中部,凡179种药物,详细咧举了其“相使、相畏七情”。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用药方法。单行指用单味药治病;相须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相使指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相畏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相杀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相恶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相反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一般说来,“七情”在临床上可概括为四种情况:1、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2、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3、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剧烈药时必须考虑选用;4、另一些本来单用无害的药物,却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则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

配用。这就是孙思邈所说的“凡此七情,合和之时,用意审视,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药王孙思邈在上述引文中还谈到“君臣佐使”,这是药物配伍在方剂学中之运用,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歼滞,就是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孙氏“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之说法源自《神农本草经》。

(五)药物服用

中药的服用包括给药途径、应用形式、煎煮方法、服药方法以及用药禁忌等。本书主要讨论道教药物歼滞的沿革以及不同歼滞的服用方法。将药物原料加工制作成各种适宜的形式,我们通常称之为“歼滞”。歼滞是药物应用的最终形式。它既便于临床应用,又减轻药物的峻烈之性和毒性,使药物能发挥最佳疗效。中药歼滞源远流长,东汉中叶,道教产生之时,中药歼滞应用已经取得相当的成绩,《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记载了中药歼滞发展的足迹。东汉道教炼丹家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被誉称为“万古丹经王”,推进了中药丹剂的应用和发展。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最早提出成药剂概念,主章成批生产,以备急用,书中记载的歼滞种类颇多,除汤剂外,还有丸、膏、散、酒、栓、洗、搽、含漱、滴耳、眼膏、灌肠、熨、熏、香囊及药枕等10余种,约350个品种。其中丸剂多达103种;膏剂95个,有煎膏剂、硬膏剂、调膏剂等,且大多应用至今;散剂有82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内服散剂,也有煮散歼滞,还有少部分外用散剂。唐代道医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书中记载的歼滞就有汤(饮)、散、丸、膏、糊、汁、酒、煎、熨、坐导、尿、烟熏、浴、乳、沐、煮散、澡豆、泥、粥、枕、蒸、熏等20余种。[i]其中《少小婴孺方》从初生到内、外科诸病共分9门,载方552首,就记载了饮、丸、丹、散、膏、乳、粥、吮、熨、摩、糖浆、饴铺、含漱等不同的歼滞和给药方法,可谓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对于常见歼滞的作用,孙氏有清楚的说明,“凡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汤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之。”[ii]“章仲景曰:‘欲疗诸病,当先以汤荡涤五脏六腑,开通诸脉,治道阴阳,破散邪气,润泽枯朽,悦人皮肤,益人气血。水能净万物,故用汤也。若四肢病久,风冷发动,次当用散,散能逐邪,风气湿痹,表裹移走,居无常处者,散当平之。次当用丸,丸药者,能逐风冷,破积聚,消诸坚癖,进饮食,调和荣卫。能参合而行之者,可谓上工。’” [iii]由上观之,道门的确促动充实了中药歼滞理论。那么怎么服用这些歼滞呢?现分述如下:1.汤剂:汤剂是最常用的歼滞,一般宜温服。但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以防格拒于外。如出现

真热假寒当寒药温服,真寒假热者则当热药冷服。2.丸剂:丸剂是药材细粉加粘合剂或药材提取物与赋形剂制成的圆球状歼滞。根据粘合剂种类的不同而分为水丸、蜜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5种。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3.散剂:散剂是将一种或多种药物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未状歼滞,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可用蜂蜜调合送服,避免直接吞服,以免戟入咽喉。4.膏剂:膏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呕吐。5. 酒剂:酒剂是以白酒或黄酒为溶媒,浸泡药物,制作简单,久贮不坏,内服外用均可。[i]

五老君

五老君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五位天神: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君(简称青灵始老苍帝
君),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简称丹灵真老赤帝君),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简称
元灵元老黄帝君),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简称皓灵皇老白帝君),北方洞阴朔单
郁绝五灵玄老君(简称五灵玄老黑帝君)。①此五位天神,盖源于古之“五帝”传说。
战国成书的《周礼·天官·大宰》云:“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云:“五帝者,东方青
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弩,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
贾疏实据两汉纬书,《河图》云:“东方青帝灵威仰,木帝也;南方赤帝赤熛怒,火帝
也;中央黄帝含枢纽,土帝也;西方白帝白招拒,金帝也;北方黑帝叶光纪,水帝也”。
②《诗含神雾》等有类似记载。由此可见经学家以纬解经之真面。
道教出现后,对纬书之五帝略加修饰而成五方五老。南朝宋前所出之《元始五老赤
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卷上云:“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号曰苍帝,姓阎讳开明,字灵
威仰。头戴青精玉冠,衣九气青羽衣。常驾苍龙,建鹑旗,从神甲乙,官将九十万人。……
上导九天之和气,下引九泉之流芳,养二仪以长存,护阴阳以永昌”;“南方梵宝昌阳
丹灵真老,号曰赤帝,姓洞浮,讳极炎,字赤熛弩。头戴赤精玉冠,衣三气丹羽飞衣。
常驾丹龙,建朱旗,从神丙丁,官将三十万人。
……上导泰清玄元之灵化,下和三气之陶镕,令万物之永存,运天精之南夏”;
“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号曰黄帝,姓通班,讳元氏,字含枢纽。头戴黄精玉冠,衣五色
飞衣。常驾黄龙,建黄旗,从神戊己,官将十二万人,……上等自然之和,下旋五土之
灵,天地守以不亏,阴阳用之不倾”;“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号曰白帝,姓上金,
讳昌开,字曜魄宝,一字白招拒。头戴白精玉冠,衣白羽飞衣。常驾白龙,建素旗,从
神庚辛,官将七十万人。……上导洪精于上天,下和众生于灵衢”;“北方洞阴朔单郁
绝五灵玄老,号曰黑帝,姓黑节,讳灵会,字隐侯局,一字叶光纪。头戴玄精玉冠,衣
玄羽飞衣。
常驾黑龙,建皂旗,从神壬癸,官将五十万人。……上导五帝之流气,下拯生生之
众和,护二仪而不倾,保群命以永安。”③《五符本行经》也作了类似的叙述,并云:
“五老帝君皆天真自然之神,故曰元始五老,非后学而成真者。”④道书称,有“赤书
玉篇真文”五篇,由此五老君掌管。
南宋道教学者金允中在论述五老君的存在时,以道教气说加以解释。他说:“五老
上帝者,五气之根宗,五行之本始也。及其见于天文者,则为五星,或为五帝座。……
凝质具体,遂为五岳,……是为五岳之帝。……下至于物,为金木水火土,于事为帝,
于人为五脏,皆此五气也”。⑤故“以理言之,莫若随五气之所寓而称,在天中则称五
老上帝,在天文则称五帝座及五方五星,在神灵则称五方五帝,在山岳则称五岳圣帝,
在人身则称五脏神君,岂不通理而易行。”⑥

孕药炼己工夫不但需时长久,而且难以入门。所以想另寻他途、另闢捷径的人很多,总以為此路不通,可走其他的路,条条道路通罗马。

元.陈致虚真人《规中指南》曰:「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住亦徒然。」修炼丹(仙)道,止念就是罗马,止念就是炼己工夫。通罗马只有孕药炼己一条路,别无捷径,也无其他便道可走。

有同修经人指点学清代,也是《道藏续篇》作者閔小根〈泄天机〉一法。谓不到虚极静篤得不到的阳生,照〈泄天机〉一作就得。閔氐在该文末曰:「……然皆天机也,古哲未之汇泄,泥丸氏泄之。余承而述,故仍以泄天机名之。」此天机之一就是该文〈筑基全凭橐籥〉「……真息既调,意到即现,闔开自如,不假意念,只须依法开接。上下鹊桥,微以胸膈撑开,将心中之气,降下少腹,存於坤宫中极,谓之虚心实腹。两手将肾茎并阴囊,兜捧使热,若举更妙。令我之阳气发露,则天地之阳气方应,得招摄而入我身中也。…….」

余绝不用此法,但以后生晚辈亦不好直接评论驳斥。现引《伍柳天仙法脉》供同好参考。

《仙佛合宗语录.伍真人丹道九篇.水源清浊真丹幻丹 第三》

问曰:《直袍》中有不知先后清浊之辨,不可以採取真炁。何谓也?

答曰:先后清浊,即水源之辨。真丹、幻丹之所由别也!

问曰:既云丹均是阳精所成,何有真幻之别也?

答曰:水源既有清浊之殊,则成丹不无真幻之别。若筑基昧此,则违真从幻,往往有之矣。今為尔详辨之,凡有念虑存想,知见睹闻,皆属后天,所谓浊源也。阳精从此浊源中生,因而採封炼止,纵合玄妙天机,终成幻丹,以其水源不清也!若夫无念无虑,不识不知,虚极静篤时,即属先天,所谓清源也。阳精从此清源中生,於焉採封炼止,兼合玄妙天机,遂成真丹,以其水源不浊也!凡阳精从清源中生,即须采而炼之;倘阳精从浊源中生,弃之不可采也。诚能最初还虚,则采炼阳精,悉就真丹,自无幻丹之谬矣!古云“炼药先须学炼心”,诚有鉴于水源之宜清也。佛宗云“心浊不清,障菩提种。”合此宗也。

《仙佛合宗语录。门人问答》吉王朱太和十问之

一问曰:蒙指我以真药物,犹未明辨所以為药物之真?尝闻上古圣真及师仙所言,只是口说真药物,犹不知自身中辨何為真?何為不真?故不免疑而再问之。

伍冲虚答曰:真药物,即真精也。精何故言真?以修仙道可用者,名曰真。不可用者,不名真。彼后天交构之精,即不真。交构淫精,已有重浊形质,不能变化复返為无形质之元炁而化神。既不能化炁化神,便是不可用者,故不真。庄子《南华经》云:“既已為物矣,欲复归其根,不亦难乎?”陈真人云:“贪嗔爱欲不能离,安得此身延寿考?”抱朴子云:“有一等专守交构之术,以规神仙,而不作金丹大药,亦愚之甚也!”先天元精乃谓之真精。未有天形之先,只是元炁。如未有人形之先,亦是此元炁。然生天、生人、生仙、生佛,皆是此炁。故云:至静未动曰元炁,静而时动曰元精。元精实即元炁,非二也,而强名為精,乃修仙成道之根基,始是修仙可用之真精。第世人,人人能说真精,世人见仙只言真精,遂亦藉口乱说知真精以狂人。况彼不遇真仙亲传,何由知得精之真者?不过执后天交构之精,冒认指為真精者也。凡斥称世人,以其迷恋世法之人,非真苦修志学者。仙何肯传大道?假令闻道,亦无用处。及至狂人,皆指构精為真精也。……彼人有从有念而為精者,即交构精之类也;与弢问:此有念?答曰:有念者,有淫构之妄念也。因淫念而生之精,即同交构精。因淫事而生之精,亦即交构之败精。精已败者,炁已耗矣。更何以得长生?故《华严经》中,佛言:初禪念住。《楞严经》中,佛言:汝以淫身求佛妙果,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陈虚白云:“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住亦徒然。”是仙佛皆同除此一念也!有从无念而為精者,即先天元精也。与弢问:无念?答曰:无念者,无淫构之妄念。虚极静篤,乃未有天之先,未有念之先,在杳冥中之精,為先天元精。世人每有无念而遇,未得师度仙机,竟弃而不用。或知元精之虚名,而不知当用之真时实用,故不免当面错过。………不过只是遇得世间凡夫,传得世间凡夫法耳!凡夫法皆是邪淫事。或有被人讥贬耻笑,不敢说邪,转為口说清净,而身心所行,实不清净。口说真精,竟是杜撰,空亡幻说,皆為欺人之谋,诡取衣食。学者遂执而信行,希望成仙,亦大误矣!………子已从凡夫学炼药矣,按其不成,便见其药之犹不真也。当知有异於彼,而為真药者在也。子者,对吉王殿下言也。不成者,是由不知药生之真时,不知採药之真时,故不得真药,不能补足身中未发动之元炁。炁补足,即是丹成。炁补之不能足,则是丹不成、仙不成。只是凡夫之妄為,非仙传之真药也。既见不成,怎不求真传,寻真药之妙理、妙用者乎?夫无念而得,為真精者固是矣。人而无念,则心真虚静矣。至於静篤鸿蒙时,似有动而忽有动机,正是真元精之先天也。此人人之本有,可遇而可得者。

二问曰:古云“水源清浊要别离”,敢求指示如何别离?

答曰:水喻真精,清即先天,浊属后天。源者,精炁之所由以生者也。此仙圣示人,别离至切要之语,奈何世人妄解圣言、罔诬后学?仙圣之言垂世,必世人得受仙度者,而后悮解始真。若凡夫,但闻凡夫之教。甚至不受凡教,而徒然看妄人之妄註,而亦為妄叉?解圣言,自称能悮得悮,不顾欺狂害人,而以迷指迷,遍古今也。若不向源字上用辨,只於清浊字劳心,谓后天中以无形之精為清,以有形之精為浊,元精,只是无形元炁,不可以形辨。可形辨者,后天。既為后天,又為后天之神所宰,虽未见形,亦已耗散,不得复元。若精不合淫念淫事,必不至於有形。及至有形,则中之真炁,已為淫事耗尽矣。以形辨是邪门外道所言,而仙道必不以如此為辨。呜呼!此地狱中种子之说也。凡言有形无形者,必是以淫构為辨,淫败炁耗。古圣言炁尽则死,故為地狱中种子也。仙圣因元炁之生人,故教人炼住元炁,令人长生不死。殊不知先天元精,由静极而自动,炁至足而源至清,即谓真药物矣。静而动是天地循环自然之机,仙道亦如之;不是人心念妄所动者,故曰自动。《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云:不识动静真机,不达真常全真妙理,如何得道成真?此问水源清浊辨法,与上章问中舒?、理同、而问异,故两答之,各有详略,亦互為发明。……若念想尘缘,拟议习染,而后精因之以生,则纯是后天思虑之神所致。此源浊者之不可用,以其真炁不足,不產黄芽,而有生必有死之决然者也!世人口称学道,而妄想凡情爱欲者多矣。情欲有动,则精必生。此精之生,不以静而内生,唯於身外偶生,故静篤之真炁不足而源浊,不可用以内修者。故广成子云:“毋摇汝精。”精摇则少而渐竭,无以还丹。故陈真人云“精少则还丹不成”是也。若此者,皆因尘缘习染,淫欲未断,皆凡夫事。犹在欲界最下处,与有生死凡夫同类,故与凡夫同必死者。

又问:水之清浊,何关神之清浊?

答曰:静定之中,神炁如一,皆静也。如是,静亦神炁一,动亦神炁一。古云“时至神知”,即神炁同动是也。学者不知:神清是不著妄念,随水源皆清,是圣种;神浊,是水源著妄而浊,即皆浊,是凡夫轮迴种;故仙圣教人辨此為至急。

《仙佛合宗语录.门人问答》伍太初六问之 第六问

又问:何為药生之时用调?何為药生之形质?

答曰:辨时候者,辨之合於清真先之先天。辨形质者,辨於重浊后之后天。

又问:何為清真先,重浊后?

答曰:觉觉,是真觉。调之皆得真觉,全无妄觉,即是清真之先。若以妄念贪淫事,而求至於浊质微露,即是重浊之后。信奉如是辨者,未有不得真精為用者也。按佛与祖言淫事,即尘境魔境,淫念即妄识。觉而依尘则入魔,而為六道种。觉不依尘,背尘合觉。此六门先入一妙,亦佛法初机时,同於仙道初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