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拼音输入法64位:农校街:仁义故事永流传--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34:57
农校街:仁义故事永流传
□见习记者 姜春晖 通讯员 孙乃胜 文/图

绘制 银刚

农校街,原名察院街,东起南大街,西与仙果市街相接,全长约221米,宽约6米。
曾为明、清察院所在地
农校街,原名察院街,位于老城区西南隅,因明、清察院而得名。据《老城区志》载,明、清察院,位于今农校街中间偏东街北,是选用人才、举办科举考试的机关和试场。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诏停科举,立学堂,邑绅官玉柱等借用该院,设法政蚕桑学校;中华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河南省第三甲种农业学校设于旧察院原址,此街道改名农校东、西街,解放后统称农校街;1948年,农校改为洛阳市市立第三完小,1956年改为老城区农校街小学。
老街坊张师傅回忆说,原明、清察院过去建有卷棚,卷棚下是数百块长约2米、宽约1米的大青石板。“明、清察院是科举考试的考场,而大青石板就是考试时考生坐的地方。”张师傅说,考前,考生可以到两边的休息室等待;考试期间,主考官和监考官坐于考场之北,除差役和考生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察院大门。
以前,察院原大门东西两侧有石狮一对。“文革”中,它们被指为“四旧”,遭到破坏,埋于地下,20世纪90年代,农校街小学新建教学楼时被挖出,如今仍忠实地守卫在小学大门两侧。
败落的董家大院
农校街向西至32号路北是一座有拱形木门的院子,木门上方有一块青石雕刻的牌子嵌在墙里,上面用繁体字写着“洛阳市卫生防疫站”(如图)。张师傅告诉我们,这里曾是清初督察院左副督御史董老官家的宅地,清末成了洛阳富商张祥发的宅院。
据史料记载,董老官原名董笃行,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左副督御史。董家老宅实为一座五间四进大院,占地2000平方米,临街5间,过厅10间,对厦36间,上房5间,大院大门在临街房正中,围墙内两侧设便道,大院有花园,颇为壮观。
清朝末年,董家后代因抽食大烟使家道中落,先后将田地和房产卖给张家。据了解,张家是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从山西潞州到河南陕州定居,后迁渑池,清代,又由渑池来洛经商,靠经营洋布发家,在南关、鼎新街、农校街等均有房产。
1948年,洛阳解放后,大院被洛阳市卫生防疫站征用。
仁义胡同的故事
农校街中段向北,是一条长不足200米的小巷子,即为农校后街。张师傅说,该街原为仁义胡同。清朝以前并无此街,而是董、李两大户人家的一道界墙。后来,两家为一墙之地发生纠纷,官司打到洛阳县衙,但县令惧怕两家势力不敢过问。董家便写信给在朝做官的儿子董老官,要他回来处理界墙纠纷。董老官拆信一看,哈哈大笑,提笔在信后写道:“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一墙有何妨?区区小事不足提,邻里和睦理应当。”
董家接信后,按照儿子的意思在自家院里又垒了一道界墙。李家见此,自觉惭愧,也将墙往自家院里挪了两砖之地。从此,两墙之间成了一条胡同。这段趣事被传开后,人们就将该胡同称为仁义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