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上怎么打空格:新课程改革中的有效教学[庐阳教育论坛]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10:07

 

 

“新课程改革中的有效教学”网上论坛活动方案

 

 

 

 

一、目的意义: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课堂教学这一块是改革的重中之重。虽然教师教育理念在不断的更新,教学创新思维不断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模式不断突破,教学的效率在逐步提高。但是,目前中小学教学还存在很突出的问题,如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方法。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二、活动主题:新课程改革中的有效教学

 

 

三、研讨话题(参考话题):

 

 

1、构成有效教学的要素。

 

 

2、中小学教学课堂现状与分析。

 

 

3、阻碍有效教学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4、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如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板书、有效教学提问、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教学语言、有效课堂管理、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反馈等。

 

 

四、活动地点: 各校网络教室(上网有困难的学校可与城区共同体学校联系)

 

 

五、活动时间:5月19日(周一)下午2:30

 

 

区教育局网上论坛“校本教研”板块。

 

 

六、参加人员: 各校业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

 

 

七、活动负责人:闫如成 张 莉 潘玲玲

 

 

八、活动要求:

 

 

1、参加网上论坛的同志请于5月19日前以实名在区教育局网站“教育论坛”上注册,以便于进行统计(区电教馆茆政权老师(5699983)负责技术指导)。

 

 

2、“有效教学”子课题各实验校要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参加研讨,积极发言。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对大家的交流内容进行整理总结,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资料。

 

 

3、5月19日下午请老师们围绕研讨内容,在教育论坛中主题帖—“新课程改革中的有效教学”下进行跟帖讨论,不要再另行开贴。

 

 

4、凡参与网上研讨活动的老师请在签到专贴内跟贴发言进行签到,发言格式为:姓名:XXX 学校:XXX 。我们将对各校参与情况进行汇总公布。

 



我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细细观察我们的课程表,信息技术学科可能是其中最为“年轻”的学科了。作为一门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出现的现代新兴学科,它是科学性与工具性的结合体,有着自身的显著特点,彰显无限的“生命力”;也正因为它过于“年轻”,还需要我们逐步完善它,使它有效地成为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阵地”。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本学科的“有效课堂教学”新形势,让信息技术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探究的核心问题。

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解释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问题,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在充分研读余文森教授教授的界定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域本学科的教学发展的现状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学科教师在遵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合理运用相应教材,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

 



根据以上理论,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如何促进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的深入探究,通过实践,得出以下个人见解:


  一、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必备前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于教师自身素质要求的最好诠释。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的自身素质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即:师德和学识。我们应从这两个方面不断进取,不断超越,实现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真心和爱心去逐步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架起沟通的桥梁,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就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相对其他学科教师要更加“勤快”些,这也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善于向书本学习,善于向同行学习,善于向学生学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综合素质的逐步提高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在教学中锻炼,在生活中学习。


  二、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宝藏”

“讲”和“练”是我们传统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回想我们以前的教学,基本上是这两个因素的堆砌。教师讲解完毕后学生跟随练习,虽然能够很好解决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问题,但同时也严重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新课程在此提出了“思”这一更为重要的课堂结构因素,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翻开我们现用的课本,细心的教师一定发现了其中一个重要的改变,那就是教材将“规划”这一理念提到了统领教学的高度。在大部分知识单元的第一课安排有相关的规划课,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制作前,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设计规划,分析设计主题、设计步骤、设计方法等。教师一定要使用好这一类规划课。如:我在教学安徽省小学信息技术课本第五册的第二单元——《制作成语故事》的第一课《规划成语故事》时,我使用了25分钟带领学生根据故事的内容对后续的制作进行了系统规划,使学生对后续的制作流程有了清晰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规划意识,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教材中的“宝藏”还远不止这些,还需要我们多动脑筋,善于发掘,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驾驭它,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使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步提高。


  三、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从传统的教学方法到现在流行的“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可谓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新教学方法的不断出现是学科教学进步的表现,但作为一线教师,面对这么多的教学方法,在选用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教学方法选择应完全服务于教材的重难点,一切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服务;同时选择教学方法还应从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出发点,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问题的有效设计

问题是什么?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要素。如果课堂教学离开了这一要素,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无从谈起,它是学生探究活动的核心。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我们需要让我们的问题更加有效,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进而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经常能够在课堂上听到教师提出的诸如“好不好?”、“对不对?”这些无效问题,试想这样的问题对于的发展能够起到多大作用呢?我们应在教学中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的随意提出,努力提高问题的质量。当然,有效的问题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如何才能设计出有效的课堂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要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近;2、问题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问题要有层次性;4、重视课堂生成的问题。

合肥市向阳路一小

龚 进

2008年5月



 

 

楼上就信息学科有效教学谈了很多,就有效教学而言,各个学科有其共同之处。重复不赘述,谈一谈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有效教学。

 

 

1、数学课堂教师语言要精练、准确
课堂语言精练、准确,体现了一位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语言表达能力。准确的数学术语,清楚、明白的课堂讲解,循序渐进地适时引导,将一个个抽象概念,通俗易懂地呈现给学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知识的内涵,轻而易举地突破教学难点,这正是数学教师必须不断追求的境界。

 

 

2、问题生成处理要恰当
正确处理生成问题的能力是一个教师素质和智慧的高度融洽,更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灵光再现。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能敏锐地捕捉住课堂上学生生成性的资源,及时的加以引导,让他们自己去感悟、探究、领会、掌握新知。

 

 

3、注重知识的总结回顾

 

 

一节课到最后,通常要有一个知识的总结与回顾。总结回顾,因教材的难易、学生的差异,形式上要灵活设计。虽仅仅两三分钟,但这也正是教师检验了解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最佳时期。无论何种形式,都要引导好学生去认真梳理知识体系、检查知识的理解更新情况。给学生一个回顾知识,体验成功的机会,学生通过语言把自己的所得表达出来,加深其对所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4、数学课堂要注重趣、实、民主

 

 

趣——数学课堂要注重趣味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其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课堂高潮迭起,学生的思想在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进步和发展。

 

 

当然,教师在创设情境的同时,还要注意课堂中生成性的资源,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实——我个人认为,无论怎么进行改革,数学课堂上都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始终围绕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把学习的主动权、决策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探究、领会、掌握新知。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民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态要亲切自然,富有亲和力,能够很快的让学生喜欢自己,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要丰富,而且具有极强的激励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出色地表现自己。

 

 

-合肥市亳州路小学 祁红全

 




立足课改研究 有效提高教学

虹桥小学

 

 

 

 

 

 

自我校承担《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子课题实验以来,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王慧校长为课题组长。结合校情、学情制定了《合肥市庐阳区虹桥小学“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实施方案》。依据此方案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扎扎实实开展课题研究。现将课题研究情况简单汇报如下:

 

 

 

 

“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策略。”。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每位教师都应该领会有效教学的重要含义,因此三月份把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学校首先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举行开题仪式,把课题的精神宣传到每位教师,并开展了我读《有效教学》、《有效教研》等书的读书活动,教师们以教研组为单位,交流读书笔记、学习心得。通过学习教师们以新的教育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学观,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达成共识:有效教学是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师一定要立足课改研究,有效提高教学。

 

 

 

 

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课题实验的成败,那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技能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四月份学校把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为了让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业务素养,学校把有效教学纳入到常态的教学活动之中,开展“以关注学习过程,有效提高教学”为主题“教学活动月”活动,让教师们在课堂教学、教师基本功展示、虹桥教师讲坛、有效教学例谈等平台上,锻炼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特别在课堂教学中,课前认真钻研教材,与年级组、学科组教师集体备课,进行有效设计,有效预设,上出高质量的研讨课。在师徒结对研讨课、同课异构研讨课、有教学能手展示课、面向全区的“两课题”研讨课上,38位45岁以下的教师在研讨课中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有效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活动月总结会后,学校又组织教师针对有效教学的得与失进行反思,直面“低效教学”,认真查找原因,分析根源,提出改进意见。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教研组推荐六位教师与共同体学校岗西小学在“虹桥教师讲坛”进行了大会交流。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课堂教学这一块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实施有效教学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为此学校确定在五月份以“有效备课”为课题研究的重点。为了保障有效备课质量,学校召开课题领导组会议,针对有效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确定研究专题,把问题下放到教研组,确定每周三下午进行有效备课,每次备课要定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并把教师参与备课活动纳入考勤。

 

 

 

 

“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子课题研究,在学校已成为教师们谈论的热门话题,教师的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提问、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反思、有效教学语言等教学行为,还有待去探索、去完善。追求有效教学的脚步会越走越远。

 

 

 

 

 

 

 

 



合肥市钢铁新村小学 杨永红

 

 

我认为新课改的有效教学应该是“关注课堂生成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去发现问题、对于课堂生成问题极力去解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作为我校的综合组教研组长,根据综合组各学科的共同话题: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何有序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学科综合的特点,我拟定了校本教研系列研讨:综合组运用评价体系有序组织课堂教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对于音、体、美、信息技术等综合学科来说,最为头疼的莫过于课堂纪律的维持、课堂教学的组织,老师们把各自制定的评价体系运用于课堂,真正体现了“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在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效果。目前这个系列研讨已进行了四个学期,这学期主要针对学困生开展了“分层评价的制定”,目的为了帮助学困生提高成绩,缩短学困生和其他学生的距离。

 

 

另外,在共性的基础上,结合各学科的实际教学,又分备课组进行了研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我校的信息技术课一个班两节连上,长达80分钟的课如何组织,知识点如何分配等问题被提上议程,经过备课组集体研讨,并听取综合组其他教师的建议,终于能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还有其他学科的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因此,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一方面教师自身的学习和努力很重要,另一方面要加强教研,因为“教学即教研 问题即课题”,只有真正关注课堂教学,关注课堂生成的问题,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教学真正达到“有效”。

 

 

 




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做学生的知心人。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做文本的知音。课堂教学要形成“动态生成”的课堂,信息交流要灵活多样,教师要沉下来,学生要动起来。


有效备课——奠定有效教学的基础

 

 

《中国教育报》曾刊登一篇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一位历史老师讲公开课,及其成功。课后,有人问他:“您这堂课讲得这样好,请问您备课用可多长时间?”他回答道:“可以说这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但是要问直接备课的时间,那我告诉您,只有十几分钟。”

 

 

老师们,看了这段话,你有何感触?有效备课——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有效!但现如今老师们的备课由于种种因素,造成了“备课”、“上课”两张皮的现象,极大浪费教师的资源,甚至扼杀掉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创造性,更是导致课堂教学无效的直接因素!因此,备课亟待注入新的活力,有效教学更亟待有效备课!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明确的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学情、精确的挖掘利用教材等等,而这些都是有效备课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只有在课前对教材认真钻研、思考,结合学情,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有效预设课堂问题等,才能备出有效、高效的课,也才会有精彩纷呈的有效课堂教学。鉴于此,有效备课不仅需要教师不断“充电”,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也需要有效的备课方式。年轻教师可采用“手写式”备课方式,于漪老师的“三备法”就是很好的借鉴。即:第一次备课,自己独立钻研,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第二次备课,参照别人的备课,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第三次备课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对于“成熟”型教师,不妨采用“原创精备”+“反唱名家”这样的备课方式。当然,在引用借鉴别人成果的同时,还应有一定比例的原创备课教案,同时更应根据学情和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与修改。当然,有效的备课方式很多,关键是教师要投入热情,善于总结和创造。愿我们在不断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中,能够开辟出一条“备而能用,有利于教,有利于学”的有效备课之路,让教师得以成长,让学生得以受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表现为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全面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

 



(来自庐中的共享)——

 

 

 

 

 

 

 

 

 

淡极始知花更艳,朴实无华也动人

 

 

 

 

 

 

 

促成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有五种:1、清晰授课,这一关键行为是指教师向全班呈现内容时清晰程度如何,其相关表现为:逻辑的、逐步进行的次序,清晰易懂的授课,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不良习惯。2、多样化教学,这一关键行为是指多样地或者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其相关表现为:多样的教学材料、提问、反馈和教学策略等。3、任务导向,是指把多少课堂时间用 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学科。教 师用于 教授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其相关表现为:成就(内容)导向,而不是过程导向,使内容覆盖面尽可能大,教学时间尽可能多。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这一关键行为致力于增加学生学习学术性科目的时间。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为学生提供最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估的材料。其相关表现为:限制分散注意力的机会,使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操作、思考和探询等。5、确保学生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呈现材料的难度水平已经成为任务导向和学生投入研究的一个关键方面。其相关表现为:把60%-70%的时间,用在能给学生带来中高水平的成功率的任务上,尤其是在讲解式和传授式教学中。

 

 

 

 

 

 

 

 

 

 

另外,我们还需要有执行五种关键行为的辅助行为,如: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运用学生的回答促成课时目标,让学生使用自己的想法、经验和思维模式等,详细阐述和扩展所学内容)、组织(在一堂课的起始部分提供先行组织者和心理策略,用多种要求创设活动结构)、提问(运用内容问题和过程问题传达事实,并鼓励学生探询和解决问题)、探询(诱导、澄清、探求额外信息,必要时调整方向。)、教师影响(在课堂讲授中通过语言的抑扬、手势、目光接触以及活力等展示生气、投入、兴奋和兴趣)。

 

 

 

 

 

 

 

 

 

 

有效教学需要把关键和辅助教学行为精心安排和组合成有意义的模式,以达到特定目标。

 

 

 

 

 

 

 

 

 

 

――[]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