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损坏系统分区:“精英”已经撕毁契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2:39:34
“精英”已经撕毁契约 作者:石勇 提交日期:2011-5-17 11:37:00 | 分类: | 访问量:3869   上层精英的“仇穷”越来越撕裂中国社会。
  
  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的名言:“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觉得不过瘾,他继续放言:“对高学历者来说,财富意味着奋斗意识和汗水,贫穷意味着无能、懒惰、耻辱和失败。”
  
  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董藩是为了自我炒作,以便在以后获取更高的“身价”。但是,就是这一低级的炒作,却在公共领域引发轩然大波,一些人对此表示赞赏,比如房地产大佬任志强,一些人呼吁“宽容”,但更多的人被激怒。
  
  
   “精英”的道德缺失
  
  舆论注意到,“房产地专家”董藩并不是第一次出言不逊。在此之前,他有过诸多雷人这语,甚至不惜挑战社会的道德和公众的智商。比如,在为畸高的房价进行辩护和鸣锣开道时,他就高呼“不买房是反人类”、“空置率较高是天大的谬误”、“房产税是违法的”、“未婚同居者增多刺激购房需求”、“在房地产宏观调控决策上,只听老百姓的意见是错的”等言论,近似裸奔。
  
  在说出这些话时,董藩始终洋洋得意,甚至还标榜自己是“开发商的走狗”、“政府的御用文人”甚至“人民公敌”。站在房地产商这个强大的利益集团一边,他显然不在乎得罪人民群众。
  
  但是这次,达到炒作目的后,他好像在乎了。在无数批评声中,他赶快澄清,争辩说自己这样说只激励学生。这些有点“仇穷”的话,被他包装成了“励志”之语。
  
  就言论自由而言,发表这类言论——无论它多么低级错误——是董藩的权利。公众事实上也尊重他的这一权利。但是,行使一项权利,并不意味着在法律和道德上都可以得到辩护。特别是董藩这类言论,只能说不违反法规,但在道德上并不正当。从道德上讲,如果他有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是不应该讲出这种变相羞辱穷人,加剧社会撕裂的话的。
  
  一眼就可以看到,董藩的话并不像一些主张对他宽容,甚至赞赏他的人所说的那样,没有什么可指责之处。他是教师,而不是成功学培训师。灌输给学生什么观念,应遵循师德,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尊重,而不能践踏师德。如果不是这样,等于对自己作为一个教师所应有的职业伦理的背弃,应该受到道德上的指责。
  
  而他的辩解也不成立,甚至可以说是强词夺理。他要对学生励志,应该在教室、他的家里等特定性的非公共空间,话语的指向对象,也应该只限于是他的学生。但是,他却是在网络微博上说这些话。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共空间,受众是任何一个可以看到他的微博上的话的网民,而且具有大规模的传播、复制效应。事情再明显不过:他并不是说给学生听,而是说给网民听,达到炒作自己的目的。
  
  一个具有教师身份的“专家”解除对自己的道德约束,在今天已经成为“时尚”。在这方面,远不只董藩一人。
  
  “专家”、教授这类人,无论他学术水平如何,从身份和地位来讲无疑是这个社会的精英,占据着很多资源,拥有话语权,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是制度的受益者。从正义的角度上讲,本来对精英的道德要求,就要比对民众的道德要求高,通过它来换取民众对自己和精英的不平等地位的承认。这是一个在精英和民众之间自古以来形成的契约。但是在现在,这些“精英”甚至比民众对社会更没有道德上的担当,等于撕毁契约。
  
  这是社会风气败坏的原因之一,也是很多人批评董藩的原因之一,因为,一旦精英撕毁契约,本来已处于不利地位的民众,更不能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知识”和金钱的结盟
  
  
  董藩的炒作所传达的信息非常清晰,它相当于对房地产商撒娇:你看,我值这个钱。
  
  换言之,他要在公共领域积累更多的名气资本,以便和房地产商的经济资本进行交换。房地产商利用他的身份和影响力来影响房地产政策,为自己的获利,或者为房地产的掠夺模式进行辩护,而董藩则通过为房地产商说话来赚钱。
  
  一些人从董藩的话中推出,他以“专家”的身份所赚的多可能不止4000万,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底气这样对他的“学生”说话,也才有底气说高学历赚不到4000万是失败和耻辱。但这一点可能不是很重要,或许,他现在并没有4000万,他的炒作只是为了使他所挣的钱达到4000万的一种手段而已。
  
  真正重要的在这里:“知识”早已和资本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尽管董藩本人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本人并没有像样的学术成果,但是,以他的身份,并不影响他以“专家”的形象出现并和资本结盟。像他这样的“专家”,不管有没有专业知识,至少已不再忠于专业知识,不再具有独立性,不再守护社会的良心,而是放弃这一切操守,想尽办法去和资本交换。他比谁可能都明白,为房奴和连做房奴的资格都没有的人说话一分钱都挣不到,而为任志强类的房地产商说话,一次出席活动钱就会赚得盆满钵满。
  
  自古以来,在各种稀缺资源中,比如权力、金钱、知识、美色等,就倾向于彼此进行交换,形成一个利益同盟,就像婚嫁讲究“门当户对”一样。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已经形成了权力、知识、资本精英们的“精英同盟”。这三者在社会中都属于强势群体,相互声援,占据了社会上的大部分资源。而民众在这种利益格局中只能遭受剥夺。这种“精英联盟”经过十多年的演化,在今天,已开始了“二代传递”的过程,就像“官二代”、“富二代”们正在上演世袭运动一样。
  
  这一特点决定了“专家”们在“经济学”、“法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等旗号的掩饰下,越来越露骨地为强势群体辩护。比如,面对春运一票难求的现象,“主流经济学家”茅于轼多次说,只要火车票涨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好像不知道很多外出农民工,像四川、重庆到沿海打工的农民工,回家过年时为了省钱只能坐火车。比如“精神病学家”孙东东说上访者99%有精神病,比如“犯罪心理学家”说西安大学生药家鑫杀人是“弹钢琴的强迫性动作的替代动作”,好像在比赛用“知识”为强势群体服务上,谁更卖力。
  
  公众对董藩的反感和批评,就是对这一现象的反应。他们清楚地知道,“专家”已经变成“砖家”,已经站在强势群体一边,或者说他们被剥夺是合理的,或者为强势群体出点子,加剧损害他们。
  
  
  
   金钱已成意识形态
  
  董藩的言论暴露出其市侩嘴脸,他宣扬的是一种对穷人带有歧视性的金钱意识形态。在他的背后,站着一个通过各种方式“先富”起来的群体,他就是在为他们代言。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改革本身就是一个重塑阶层,打造一个分配资源的游戏规则的过程。在对利益的不断“调整”中,新的利益秩序被建构出来,有的人得到很多,有的人得到很少。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在今天,形成了贫富悬殊的格局。
  
  “先富”起来的强势群体,很需要对自己进行认同,并让利益受损的人,对自己所得到的一切也进行认同。这一套东西只能是金钱意识形态。它有这样的功能,以拥有金钱的多少,对人进行高档、低档的价值排序,并且说有钱就是成功和有本事,没钱就是失败和没本事。
  
  金钱一旦成为成功的标准,它就不会问成功是怎么得来的,失败是怎样造成的,它只问结果,一个人是不是挣到了钱;它也只问个人的“能力”,是不是有挣钱的“本事”。它掩盖了“成功”和“失败”背后的制度问题,游戏规则的不合理问题,既否认很多人的“成功”是靠一个不合理的制度和游戏规则得到的,也否认一个人的“失败”是被制度和不合理的游戏规则剥夺的结果。
  
  这样,金钱意识形态就为一个有利于富人的利益秩序进行了辩护和维护,证明它是合理的。而且,它根据金钱,对人的价值进行了分等分级,有钱的人和于价值排序的高端,没钱的人则位于价值的低端,前者可以合理地歧视后者。
  
  这意味着,一个人如果穷的话,那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为自己辩护了,他怪不了别人,而只能怪自己没本事。不仅如此,他还活该被鄙视。
  
  这已然是金钱的暴政。他让一个穷人活在巨大的焦虑和无价值中。他感觉到自己被剥夺,但是,他抗拒不了由强势群体主导的金钱意识形态。每次只要一响起金钱的声音,他在精神上就会遭受一次伤害。
  
  董藩在微博上说贫穷就是耻辱和失败,相当于又挑起了民众的心头之痛,在其客观效果上,等于对民众的一次羞辱。这一伤害远比“宁愿在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大得多。原因是,想坐在宝马里哭的人并不是既得利益者,而只是在金钱意识形态的支配下表达了一种“追求”,但是,董藩是既得利益者,是维护一个不平等的利益秩序的人,这一姿态,是得了便宜后,还要对别人进行挑衅的姿态。
  
  就此而言,一个“专家”的一段话,能挑起群情汹涌,引发争论,说明我们的社会蕴含了某种危机。在这种危机面前,强势群体不懂得约束自己,反而火上浇油,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