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go去除鼠标加速度:法国育儿参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7 01:41:01
法国的浪漫育儿艺术
http://www.cnsece.com/Page/2009-3/816743200931230919.html
  儿童的魅力好像音乐:它比我们演奏的音乐更有把握能够进入人心。最高傲的人见了它也会变温存:人自己也成了孩子,暂时会忘了他的骄傲和他的地位。
  ——法国罗曼•罗兰
  法国人的浪漫如同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指尖流动的动人、浪漫、唯美、细腻的旋律。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美丽的塞纳河,大文豪雨果笔下神秘的巴黎圣母院,一切都浪漫得如同浸泡在太阳雨下鲜红欲滴的玫瑰。正是这样的文化氛围,法国人对艺术的热爱远远超过对那些枯燥的阿拉伯数字!
  法国在艺术与科学领域人才辈出,这与他们的幼儿教育不无关系。艺术与浪漫是法国父母幼儿教育的主旋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法国父母有趣的育儿方法吧。
  感性
  法国人的感性教育为的就是尽情地开发孩子情感的强大威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也就是罗曼•罗兰所说的强大的做梦潜能!那么法国父母的感性教育又是如何开展呢?
  自尊&人格
  怎样是幸福的童年呢?是父母之间毫无间隙,在温柔地爱他们的孩子时,同时维持着坚固的纪律,且在儿童之间保持着绝对一视同仁的平等态度。
  在法国父母的眼中,小孩与大人是平等的,他们拥有绝对的自尊与人格!
  中国父母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朋友带着孩子到你家做客,当你正咨询宝宝想喝什么时,朋友会条件反射地告诉你:“没关系,宝宝跟我一样就可以了。”这样的做法让法国人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他们看来,小孩子就是大人,人格应该得到尊重,宝宝有权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饮料。
  “哐啷”一声,花瓶掉在地上了,小约翰站在打碎了的花瓶前眨巴着眼睛。与中国父母倾向于第一时间“问罪”,把宝宝们吓得胆战心惊的做法不同。爱丽丝从厨房出来走到小约翰的身边,蹲下,关切地问:“能告诉妈妈发生什么事吗?”小约翰低着头嘴巴贴在妈妈的耳边,把事情的经过一一告诉妈妈,并且为自己的过错道歉。
  这些都体现了法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平等关系,法国父母很尊重孩子的想法,并且善于通过对话让孩子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然后主动去做。尽管孩子犯错了,他们会先认真听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讲完,清楚了解事情后才对孩子进行教育,以此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赖关系,孩子得到了最大的尊重,这时候尽管受到父母的责备,他们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敢地承认。
  自由&个性
  法国人热爱自由,崇尚个性,因此他们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与独立的能力。例如孩子的房间,那是孩子自己的领域,自己的小世界,在这里他们是自由的,并能独立自主地掌控这个私人世界。房间的颜色、装饰,怎么玩,让谁进入,都他们说了算。法国父母这样“纵容”孩子,是为了培养他们热爱自由的个性,他们认为人性教育的基础便是让孩子明白自我独立。
  在自由与个性的前提下,法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会“放任”,如果孩子比较小,便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爱美的女儿要穿妈妈的高跟鞋,试妈妈的口红,穿妈妈的套装,只要要求不过分都尽量满足她;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父母便与其充分交流,跟她谈论一些话题,多陪她做她喜欢的游戏,在互动中进入她的世界,了解她,影响她。法国父母还经常与孩子一起旅行,目的便是为了让孩子在旅行中丰富文化触觉,在文化陶冶的环境中去感受生活的自由。
  自由与个性的培养重点在于判断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当孩子在生活或学习上遇到任何困难时,法国父母都不会无条件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是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想办法自己解决。
  艺术&感悟
  与国内推崇数学、语文等学科不同,法国幼儿的教育更偏重于音乐和美术。法国所有的幼儿园都把美术教育看成是教育的根本,80%以上的幼儿课程都和美术有关,为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他们很重视参观和旅行之后的活动,让小宝宝们用画笔或语言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而在地理、音乐等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也积极鼓励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具有独特个幽拘“作品”,以此培养孩子对艺术的热爱。
  法国教育的成功除了幼儿园的卖力,父母也是功不可没的。法国父母与幼儿园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他们还成立了由父母代表与教师组成的家长委员会,每年开二、三次会议,参与讨论幼儿园课程设置等各类问题,多与老师交流,非常积极地配合学校的教育。
  在家里为了能营造艺术的氛围,他们还会给孩子买很多的手工制作用的材料,为能让宝宝随心所欲,兴趣一来即可创作,法国父母还在墙上贴很多可以绘画的纸张或者到处都放着绘画用的工具;当然还有一些父母本身就喜欢画画或音乐的,例如理查德‘克莱德曼在谈到父亲对他的影响时曾自豪地说:“我父亲教会了我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件是走路,另一件是弹钢琴。”
  法国父母还喜欢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他去参加各种的艺术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生活与艺术;法国的孩子们对建筑物美术、音乐有独特的感悟与认识,让他们看见一幅画,他们就能谈到它的配色、素材、明暗、构图等等,并能说出对画的感想。
  幽默
  法国是一个充满幽默的国度,它的幽默渗透在个人、社会、舞台、生活中,堪称世界一绝。在育儿这档事情上,法国人民仍发挥他们的幽默本色。对孩子的教育,他们从不拘泥于给宝宝买图书,或不厌其烦地每晚给宝宝说故事,他们更乐意在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使孩子在幽默的氛围中轻松学习,增长智慧。
  惜时——聆听时间的声音
  如何用浪漫而幽默的方式让孩子学会惜时?为了催促正沉迷在动画片当中的宝宝做作业,中国父母会怎样做?首先耐心地说教,再不听就“家法”伺候?我们来看看法国父母怎么做?某法国父亲为了让孩子明白时间可贵,于是他把儿子领到园林里看景色,随后问儿子:“你看到了什么?”儿子说“太阳树林、松鼠,还有绿草……”。接着他让孩子闭上眼,让他去聆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儿子告诉父亲,他听到了风声、鸟叫声、流水声……,把他所能听到的各类声音告诉父亲后,父亲却问:“没有了吗?”儿子很努力地继续听,但仍回答不出来。最后父亲告诉他,“听,还有‘时间的声音’。时间的印记刻在人的脸上、身体上、花草树木上、大地山峦上、日月星辰上…’仔细倾听,你可以从世间万物中,听到时间在流逝和迈进的声音呢!”如此幽默浪漫的教导方式,确实让人称绝。孩子听到了时间的声音,自然能感悟到光阴的流逝何其之快,应当惜时。
  解困——爱护孩子的“面子”
  中国人爱讲“面子”,却以为面子仅是大人的事,殊不知小孩也爱“面子”。当小孩遭遇尴尬情况时,例如被邻居阿姨发现自己尿湿的床单,中国父母往往会不识趣地揶揄小孩几句,让小孩没面子之余还感觉自尊心受创,那么面对同样的情况,法国父母如何为小孩解困?
  玛丽发现她为客人准备的点心少了,随后看到比利嘴角残留着食物的痕迹,玛丽没有当场让孩子难堪,她仅是微笑着问比利:“点心可是为客人准备的哦,现在少了,你说是不是小熊熊波比给偷吃了?”比利很不好意思地说:“一定是它了,它喜欢吃点心。”玛丽继续温和地对他说:“那么你替妈妈告诉波比,下次想吃点心,提前告诉我,好让我为他也准备一份,好吗?”巧妙而幽默的做法既化解了孩子的尴尬,同时在客人面前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并且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如此幽默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中国父母学习哦!
  乐趣
  社会——最丰富多彩的课堂
  法国的基础教育和中国极为相似,重哲学、重历史、重基础文化,内容庞杂,但法国更重的是孩子的素质教育,而社会则是孩子学习成长最好的环境。每周三下午,法国的小学和初中都不开课,学习场地从教室转移到体育场,博物馆,科学城…一,让孩子在社会中,去观看,去触摸,去体验。法国的中小学还常组织整个班搬到“科学城”上课一到两周,让学生们利用那里的设备,去完成一些科学小实验。在社会这个丰富多彩的课堂里,孩子的想象力被开发了,动手能力增强了,眼界也开阔了,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此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并且了解到原来学习也可以如此生动有趣。
  兴趣——最好的老师
  法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跟中国父母相似,法国小孩也像中国小孩那样需要“赶”班,如刚刚5岁的小孩,从托儿所回来,就得去赶舞蹈班,体操班,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法国父母从不会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读班,在课程选择上,他们会倾听小孩的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就鼓励孩子去做,不埋没孩子的热情。法国父母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人,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他们选择自己的喜欢的东西,才能做的好,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当然如果课程过多,孩子感到累了,那就立即“喊停”,让孩子喘喘气呀。
  理财
  “储蓄”是不少中国父母对钱财管理的固有观念,因此对孩子发放的零用钱或过年的压岁钱,父母都喜欢鼓励孩子勤俭节约,把钱存起来。与此相反,法国父母并不主张孩子把钱储蓄起来,反而鼓励孩子们合理地去消费掉。生性浪漫、豪放的法国人认为,只懂得积攒钱财而不懂得享受人生的“守财奴”式的消费观念要不得。
  法国孩子一般在3-4岁,也就是刚有“数”的概念,刚认识不同金额的钱币以及购买关系时,便开始了他们的“家庭理财课程”。
  法国父母喜欢在圣诞节一类的节日给孩子们发放零用钱,第一次可能仅有卜5欧元,虽然是小钱,但法国父母会充分利用这笔小钱开展“理财教育”,他们鼓励孩子合理地把钱消费掉,消费过后,与孩子交流消费感受,如是否合算,是否满意,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让孩子从消费过程当中获取经验。
  6岁左右的孩子每年平均可从父母那里得到约600法郎的零用钱,14岁的孩子数目高达1500法郎,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孩子升入小学高年级,即10岁左右,法国父母会为他们设立一个私人的独立的银行帐户,并划入一笔数目非常可观的金钱,并非区区几十或几百法郎,而是上千甚至数千法郎哦!法国父母之所以这样做可是有目的的:从小培养孩子明智科学的理财观念。
  中国父母会担心,把这么大笔钱给孩子,孩子会养成乱花钱的习惯,甚至会形成这样的观念:向父母要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不懂得珍惜金钱的来之不易。
  法国父母对此有应对策略,他们不会定期给孩子发放零用钱,以免让孩子产生“领工资”的感觉,因为孩子既没有为家庭创造财富,也没有付出劳动以换取钱财,所以零用钱的发放日期一定定在特别的日子,如孩子的生日,圣诞节等,让他们知道这仅是父母对他们的鼓励而已。
  对于乱花钱的孩子,法国父母不会因此而大发雷霆,对孩子横加指责,反而他们非常看得开,“权且当作孩子学习本领而必须付出的学费”。当然他们也不会过度纵容孩子无限制地挥霍,他们会跟孩子一起制定短期的储蓄与消费计划,同时协商其独立帐户保留金额的底线,以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学会量入为出,为自己的消费负责。
  对于节俭的孩子,中国父母总会大加赞赏,相反,法国父母却认为这样太不懂得享受人生,他们会采取积极的鼓励办法,让孩子勇敢大胆地去消费。例如他们会建议孩子邀请小伙伴一起去看一场电影,给生日的小伙伴送礼物,给爷爷奶奶买点什么,让宝宝享受消费带来的乐趣。
  规矩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孩子的能力与教养往往是靠这些规矩慢慢树立起来的哦!
  在法国,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标准,例如有些妈妈规定每天早餐时间,全家人必须坐在一起好好进餐,不管你有多忙,而小孩子不吃早饭不允许上幼儿园的。
  每到吃饭时间,中国父母便头疼,如何让他们乖乖把饭吃完?一顿饭下来,耗去一两个小时。法国妈妈对付这些“顽童”法宝可多了,他们乐意去花心思营造吃饭的氛围,例如经常变换美丽的桌布,或在客厅挂上漂亮的小铃铛,每到吃饭时间,便拉响铃铛,让孩子觉得吃饭是一件好玩而有意思的事情,并且因此而形成了规律的时间观念以及期待妈妈做的食物哦!
  你经常看到中国父母捧着饭碗,追在孩子后面喂饭。法国妈妈才“懒”得操心,把饭放在孩子面前,孩子要是“玩饭”,他们也不管,也从不担心孩子会吃不饱,吃饭时间一结束,就把食物收起来。他们认为小宝宝也有饱和饿的意识,如果上一顿他吃不饱,下一顿自然会努力吃,不能让他们随心所欲,吃一口玩一会,要让他们知道,吃饭时间就应该好好吃饭,不然错过了是要饿肚子的,如此做,既能培养孩子好好吃饭准时吃饭的习惯,妈妈也省心,何乐而不为呢? (cuckoo编辑)


法国父母的幽默育儿方式
http://www.mmbb5.com/viewnews-70245.html
  生活不能没有幽默,就像春天里不能没有鲜花。法国人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并将其渗入到家教的点点滴滴中,这种独特的幽默教育方式,使他们的孩子大多具有新奇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法国父母的幽默育儿方式
  幽默中学习礼仪
  法国人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启迪孩子新奇的想像。他们不是贪图省事买几本书,或者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述同一个故事,以此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和创造力。他们更趋向于在生活中随机教育,使孩子在幽默火花的碰撞下锻炼思维,学习常识。
  一次,我到一位法国朋友家作客,女主人给来访的客人准备了一些食物。我们还没来得及品尝,便发现其中的巧克力少了,随后看到朋友孩子的脸上残留着巧克力痕迹。面对如此情形,女主人并没有直接问孩子:“你是不是吃了我给客人准备的巧克力?”如果这样,孩子会感到尴尬,甚至可能说谎为自己开脱。她只是微笑地问孩子:“巧克力是为客人准备的,是不是你的小恐龙多利偷吃了巧克力?(小恐龙多利是孩子玩具的名字。)”那位偷吃了巧克力的孩子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一定是他,他看到巧克力时嘴馋了。”女主人继续温和地对孩子说:“哦,那么请帮我转告多利,下次想吃巧克力时,请提前告诉我,好让我为他也准备一份!”在这样的问答中,女主人既保护了孩子在客人面前的自尊心,又巧妙地进行了教育,我相信,那位孩子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向法国父母取“育儿经”
陶惠云http://www.xywy.com/baby/xlq/qinggan/20080122_240700.html
我的孩子出生在法国。当孩子刚出生时,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我总是把孩子抱在手里。后来有位做妈妈的法国朋友问我:你为什么总抱着他?她告诉我,法国人没有经常抱宝宝的习惯,婴儿几个月大就会被安置在一块安全的围起来的婴儿区,让他们在里面滚、爬、玩耍,再大一些就在宝宝地毯上来回爬。这样长大的孩子肌肉更灵活,个性也更独立。
于是我开始关注起法国人养育孩子的特点,让我受益匪浅。法国父母对待孩子最大的特色是平等。即便是小宝宝吵闹,他的父母也只是用平等的口气说,你要安静一点。我们经常会看见法国父母蹲下来,用平和的语气跟孩子聊天,认真地回答孩子充满童真的问题。例如,在面包房里,一个售货员会对一个挑选蛋糕的孩子说:“小姐,您挑选好了吗?”孩子在从小就被人尊重的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别人。
此外,只要不是特别正式严肃的场合,法国父母一般都会带着孩子一起参加。有一次,我们准备开车去几百公里外的朋友家度假,想到路途遥远,我有些犹豫。朋友却说,当然要带孩子去。那几天,每个时间段,都会有不同的人陪孩子玩不同的游戏。晚上我们在壁炉前跳舞,每个大人都会陪孩子跳上一段,或者和他玩耍一会儿。
我的宝宝在他5岁时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邀请函,那是来自同伴小朋友生日会的邀请。那天他带上礼物,穿着得体地准时按响了朋友家的门铃。父母仅仅负责接送孩子,因为那是孩子自己的社交圈。


培养快乐孩子的7要诀(怎样培养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ee7600100byoj.html
★原文《培养阳光快乐孩子的七要诀》,刊于法国《家》杂志2009年3月号(编译:南风荷)
作者:Dominique Henry多米尼克•亨利 ;
Nicole  Prieur尼可•普赫约(精神治疗专家);
Dr Jacques Thomas 雅克•托马斯博士(儿童精神病科医生);
Chantal de Truchis尚塔尔•德•特鲁斯(儿童心理学家).
 
“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是一个能自主的孩子,他(她)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法国儿童教育学界共同认可的观点。
     那么怎么培养一个快乐宝宝呢?法国育儿杂志《家》刊出了一篇文章“培养阳光快乐孩子的7要诀”,不少资深育儿界专家一起,给父母们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建议。
第一个要诀: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我感觉很好,不冷不热,也不害怕。。。。”从降生那一天开始,孩子就有很多需要,包括身体的和感情的。及时回应孩子的要求,别让他等您等得很痛苦,他就会笑,会快乐。这种关于“生活很好”的基本确信会对他将来的行为深有影响。
    对孩子的要求要有所反应。不要任孩子哭泣而不理不睬。
    尽可能多地抱抱他。不用担心多抱孩子会惯坏他。看看他,摸摸他,对他表达你的爱。这样会给孩子很深的确信:他有被爱的权利,因为周围的人都因为他的存在而那么幸福喜悦。
生活要有规律。这样孩子会觉得生活是稳定和有秩序的。
大人不要情绪化。如果您有时候对他很好,有时候却对他的要求不理不睬,或者陷入自己的忧虑和烦躁中,孩子会非常失落和忧虑。
    抱孩子的时候,不要太突兀地抱起就走。在抱孩子去干什么之前,最好先和他面对面,告诉他将要干什么,比如,“现在,妈妈要抱宝宝去洗澡了”。这样,孩子就不会有被人随便摆布的被动感,他感觉到了父母的尊重。
     训练孩子独处的能力。心理学家说,安全感不是依赖感,如果一个孩子需要热情而稳定的感情联系,他也需要学会独处,比如让他自己呆在安全的房间里5到10分钟。孩子获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时刻在场,即便他看不见您,他心里也会知道您在那里。
     专家说,对于孩子的各种需要,大人需要去“回应”,而不要事事“满足”。孩子哭了,当然要去注意,要抱抱他,跟他说话。过一会儿,可以再把他放下,他再哭的话,可以不再去抱他,而是温柔地对他说:我觉得现在你已经好多了,你一定能自己玩得很好。这里的关键不是孩子哭就得一直抱着,而是:对孩子的要求温柔地,积极地作出反应。
 
第二个要诀:满足孩子要有度
    要人为地制定一些界限,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能够心情愉悦的另一个前提,是孩子能承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儿童精神病科医生托马斯博士告诉我们,“只有当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即能获得某种东西并不取决于他的欲望,而是取决于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内心的充实快乐。”孩子越早明白这个道理,他的痛苦就越少。
     不要总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正确的做法是,拖延一些。比如,孩子饿了,可以让他等上几分钟,再把奶瓶给他。
不要屈从于孩子的所有要求。拒绝孩子一些要求会更有助于他获得精神的平静。在家庭中接受这种“不如意的现实”的训练,会使孩子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面对将来生活中的挫折。
孩子发火的时候冷处理。孩子发火,第一个办法是转移注意力,比如:我们一起玩那个游戏吧。如果不行的话,就想办法让他去自己的房间发火。没有了观众,他自己慢慢地就会安静下来。
适当的惩罚,并贯彻到底。
说“不”的策略:不要干巴巴地说不,要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行。即便孩子听不懂,他也能懂得你对他的耐心和尊重;家长之间要意见一致,不能一个说行,一个说不;禁止一件事情的同时可以给他做另外一件事的自由,减少他的挫折感。
 
第三个要诀:帮助他获得良好的自我形象
如果孩子对自我的形象很满意,那么他的生活将更加顺利,他不需要在别人的认可当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即便别人不很欣赏他,他也不会因为失落而离群索居。他敢于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他相信自己,每选择做一件事,他会全力以赴的!
     告诉他因为有他你们是多么幸福。
对他不吝夸奖。经常暗示他,他有很多天赋,需要用心体会和发挥。
正视他的缺陷。如果孩子和别的孩子不同,比如孩子太胖了,耳朵形状有问题,不要否认这些事实,而是积极和他讨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者接受现实。在这方面,去找专家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小孩子一般会把专家(比如医生)的话当回事。
批评,对事不对人。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比如,孩子弄坏了妈妈的首饰,这样说是对的: “你看,如果你去玩你没权利玩的东西,就会发生这样糟糕的事。”这样说是错的:“你太坏了,你怎么能弄坏我的首饰呢?你成心不让妈妈戴了!” 第一句明确告诉了孩子,他的错误在于他“动了不该动的东西”,并没否定孩子的人品。第二句话则为孩子定了性,使他很沮丧,打击了他作好孩子的自信心。
 
第四个要诀:教他向别人敞开自己
阳光开朗,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能和别人相处融洽!确实不错,但培养一个阳光开朗合群的孩子并不容易。社会是复杂的,人们的文化背景和性情都有很多差异,作为父母,怎么帮助孩子适应外面那个陌生的,新奇的,有时候甚至充满着障碍和敌意的世界?
    3岁前,别强加给孩子一些“朋友” 。父母希望孩子早日进行“社交”训练,想法不错,但不能操之过急。育儿专家说,太小的孩子,既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愿望。一直到18个月大,小孩子更喜欢自己玩。直到两岁左右,孩子才会觉得有小伙伴一起玩还是不错的,但是,与其说是一起玩,不如说是观察他们和模仿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会一起游戏,不懂得分享,更不明白妥协和互惠的意思。在3岁前,孩子和别人的交往,是半开放的,是有距离的,也是需要大人陪伴和监护的。
3岁后,基本礼貌要学会。要会说“你好”,“请”,“谢谢”,“对不起”等“魔法词语”,要安静,排队等等。
帮助孩子“对别人有益处”。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在群体中的角色,这样会更容易被别人接纳。孩子的特长和优点中,总有一些可以拿来为群体服务,比如提供游戏的点子,比如足球踢得好,比如会做手工,会为唱歌的小朋友伴奏等等,都可以使孩子更快地融入群体。
    教会孩子如何对付坏孩子。一些简单的态度有时候就可以解决问题,比如直视对方的眼睛;比如跟他谈判:“我可以让你玩我的玩具,但你得拿你的玩具来交换”;比如向老师投诉。
  
第五个要诀:鼓励他探索周围的世界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经常说“我妈妈说过生活就象一盒巧克力。。。。。。”,那个妈妈真智慧,真伟大!在妈妈的认可和鼓励下,阿甘比别人多了很多“行动力”,成功是行动带来的,简单而持久的行动就能带来成功。
一些鼓励的话。“去做吧,我知道你能做到!我相信你的能力!” 将来,当他面临挑战时,他会对自己说:“妈妈说过我能行,我就一定能行。” 
不要强调成功的重要性。尝试更重要,和他一起关注过程中的感受,得到快乐和享受。
失败了,帮助他接受现实。孩子也需要学会判断哪些东西应该放弃,躲避,哪些地方他可以吸取教训“再来”。
第六个要诀:放手让他做
让孩子早早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将来他会更积极主动地做事。不要过分替孩子做事情,替孩子说话,替孩子做决定,越俎代庖之前,可以想想,这件事,也许孩子可以自己做了。
不要说的话:“你不行,这事你做不了!”
让孩子“尝新”。有时候大人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仅仅因为“他没做过”。如果事情不是危险的,就放手让孩子尝试,大人在旁边保护和示范,比禁止孩子做和越俎代庖更好。
别急着去帮他。比如,写一张贺卡,把饼干放在碟子里,端到客厅,也许他写得不整齐,也许饼干会掉到地上,但这些不是危险的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干。如果没做好,或者做错了,忘记了东西,怎么办?要压住自己想替他做好的冲动,先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快乐。
第七个要诀:你快乐,他就快乐
     有的人,好像什么都有了,就是不快乐。快乐是一种能力,是你能看到生活中好的,积极的一面。对不好的东西呢,你也能积极地去面对。
多说积极的话:“我们在一起真高兴,不是吗?” “我们真是太幸运了!” “不要难过,下次我们会做得更好。”
强调所得到的东西。亲情友情,感官享受,强化这些“获得”,让他在享受的时候知道自己是在享受。强化他的认识:我拥有很多,我现有的东西很珍贵。
发现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的放松和快乐,真是惠而不费,也是一种高尚的积极的乐子。
总结美好的一天。专家们做了很多调查,得到一个让人生快乐满意的妙法,就是每天临睡前,和孩子一起回忆一天中最美妙的一刻,或者最高兴的事。妈妈先讲:今天我和宝宝一起去树林,看到了小松鼠,特别高兴,这是我今天最美妙的时刻了。或者:今天,爸爸给妈妈买了最爱吃的点心,他真是太好了,妈妈好感动。等等。然后,问问孩子,你呢?今天你觉得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寻找,积累,强化那些美好的积极的事物,给孩子生活的最甜蜜礼物----每天都有收获,有爱,明天会更好,要努力!


育儿:法国呼吁给孩子更多自由
来源: 天之骄子
http://www.bjtzjz.com/exec/news%5C20056%5CNews210%5C25104651.shtml
  育儿:法国呼吁给孩子更多自由
  “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多给他们一点自由。”这是法国家庭教育专家们从成功与失败的家教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我们不无启迪。
  法国的教育学家们呼吁家长要尽可能带孩子去公园游玩,多鼓励他们与同龄的小朋友交往,对一些智力超常的“小神童”,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与一般孩子不同的发展空间,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发展的机会,否则他们的聪明和兴趣就会受到制约。为此,法国智力早熟儿童协会呼吁社会改变以往压制智力超群儿童的惯例,认可那些“小神童”或“潜力极大”的儿童,而不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变得和一般的孩子别无二致。专家们普遍认为,扩大孩子们的自由活动空间,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自由,是培养孩子兴趣、发展孩子个性和开发其智力的有效途径。

 

法国爸爸中国妈妈
http://baby.sina.com.cn/health/07/1603/205286071.shtml
    随着涉外婚姻越来越多,中西混血孩儿会越来越多。在育子观念方面,孰是孰非,也是公理婆理。应该说,西方育儿方式基本建筑在培养孩子能力的理念上,而中国育儿方式则建筑在家庭关系的理念上,西方人强调孩子的独闯世界的能力,中国人强调的是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吴正亚远嫁他国,丈夫是法裔加国人,生下一双儿女,两年前迁居上海,如今娇儿稚女,人见人爱,可谓中西合璧。 
  孕育孩子,外国人与中国人完全不一样,从不习惯,从冲撞,渐渐融合交汇…… 
  孕妇雪地拖车 
  正亚分娩前不久,一天晚上,保尔的车陷在回家的雪地上,抛锚了。保尔叫正亚去帮忙。正亚大腹便便,行动困难,天上下雪,地下打滑,摔一跤可怎么好?保尔却说,不会的,我们会小心。儿子会为你骄傲,我妈妈多英雄,快生了,还帮爸爸雪地拖车!后来娘家人知道了,都责备正亚:唉呀,这外国人! 
  分娩前一天,外婆和妹妹飞来温哥华,要办的事情很多,孕妇却羊水破了。吴正亚一咬牙,开车出了门。去银行取了钱,才招呼妹妹快去医院:我羊水破了。呀,羊水破了你还出门? 
  谁来带孩子? 
  正亚生了孩子,太婆以为小夫妇俩会把孩子交给她养,出乎意料,洋孙女婿保尔提出他来带孩子。
  太婆不以为然:一个大男人蹲在家里带小囡,太没出息了! 
  孙女婿毛遂自荐:我比正亚有经验。19岁时,保尔的母亲领养了一个三个月大的女婴,保尔放学回家经常照料小妹的日常起居,逐学会为婴儿穿衣、洗澡、喂饭等。 
  于是,儿子出生后,爸爸保尔比辞去建筑师职务,当上全职爸爸。
  孩子睡哪里? 
  保尔说他们外国人的孩子出生后,都睡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床,这能培养孩子独立性。 
  正亚不同意,独立性固然重要,但亲情更重要。中国父母都让婴儿睡身边,这样,不仅孩子身心安宁,还培养亲情。让小孩自己睡,长大和大人不亲。 
  法国爸爸最后同意中国妈妈的意见:中国道理比外国道理更有道理。此外,让孩子睡他边上,还天天跟妻争抢。 
  让孩子自己吃饭 
  保尔最反对喂孩子吃饭了。一有动手能力,就让孩子自己吃饭。不管吃多少,吃得多狼狈多麻烦,让他自己吃!时间可以长些,但要限制,到时候就收桌子。 
  第一次吃得一塌糊涂,两次、三次,四次、八次,孩子就学会了吃饭。 
  自己穿衣,动作慢点,衣服穿错了,都不要紧,就要自己穿。系不好鞋带,太婆要帮,不行;孩子睡觉要太婆“拍拍”,不行。 
  中国人不是讲自力更生吗,这就是自力更生。早餐吃面包,保尔带孩子到厨房,扶着孩子的小手,用刀切面包、涂调料、夹水果。 
  外婆觉得外国人太较真,跟不懂事孩子较真。 
  法国爸爸却坚持:这不仅从小培养劳动能力,这是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只能买一样东西 
  去商店,孩子只能买一样玩具。买了火车,就不能买机器人。央求妈妈不行。法国爸爸认为,这是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只能一样,自己选择。 
  早饭想吃啥?法国爸爸会问。尽管外婆已经准备好了牛奶饼干,儿子想吃面包,保尔就摆上面包。孩子有权选择他认为最好的生活。 
  带孩子走出家门 
  法国爸爸天天带孩子出门,出门买瓶酱油,也带孩子去。 
  儿子生下来第二天,法国爸爸要带孩子去海滨:去最美丽的地方。让儿子看花看树看海看云。还不管孩子懂不懂,对着孩子滔滔不绝。 
  周末就出远门,海边、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一处不拉。孩子2个月时,就带孩子出门旅行,6个月时去了夏威夷。在上海两年,走遍了上海好玩的地方后,再走周边的江浙。这两天准备让孩子去日本,玩迪斯尼去! 
  太婆摇头:伊胃口真是好得来! 
  法国爸爸认为,让孩子从小看世界,日积月累,他会热爱世界,热爱自然,热爱人类,并生出责任心。
  做错事要受罚 
  一双儿女有时候会吵架,涛涛不让林林玩,涛涛把玩具“哗”地推在地上,叫涛涛捡,涛涛不捡,法国爸爸就罚涛涛“立壁角”了,涛涛哭。爸爸也不理;林林打哥哥,也要罚“立壁角”。 
  小孩“立壁角”会大哭,妈妈和太婆都会心软:算了算了,孩子还小。法国爸爸认为,原则问题不让步。大人一让,小孩得寸进尺。罚“立壁角”起码两分钟,然后告诉孩子为什么要罚他,错在那里,下次不能这样。 
  让孩子学会珍惜 
  吴正亚和保尔商量:多赚点钱,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保尔不同意: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我没意见,但父母只须准备一部份,另一部分必须让孩子自己来承担。只有为自己成长付出劳动的孩子,才会珍惜学习机会,又懂得劳动光荣和劳动价值,还能体会进入社会的艰难。 
  法国爸爸认为,要给孩子钱,更要给孩子思想,给孩子观念,还要给他们实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