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玩lolfps好低:条件·事理/名言辞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6 20:28:38
 

条件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语出《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喻指一切都准备停当,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语出《颜氏家训· 归心》。住在山区的人不相信有和树木一样大的鱼;住在海边的人不相信有和大鱼一样大的树木。比喻人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也说明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任意否认自己没有认识到的事物。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语出唐代顾况《行路难》诗之一。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播上粟种不会长出豆苗来。凡物:所有事物。根本:所根据的本质性的东西。禾:古时特指粟。
  【丰草不秀瘠土,巨鱼不生小水】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审举》。贫瘠的土地上长不出茂盛的草,浅小的水洼里生不出巨大的鱼。说明事物的成长壮大离不开必要的外部条件。丰草:茂盛的草。丰,茂盛。秀:成长。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语出《老子》四十三章。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穿行于天下最刚强的东西中。说明柔弱能战胜刚强的道理。但这并非绝对规律。“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着的双方都不会转化。”(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此句与“柔弱胜刚强” (《老子》三十六章)意义相同。可参见该条。驰骋:奔走。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语出《论语·阳货》。不知道吗?最坚硬的东西,磨而不薄;最白的东西,染而不黑。比喻意志坚强、品德高尚的人,虽受环境的影响但不起变化。磷(lìn吝):薄,损伤。涅:黑泥,黑色染料。缁(z T兹):黑色。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语出《韩非子·难一》。不能穿透的盾跟无所不能穿透的矛,不可以同时成立。陷:穿透。
  【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语出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即使最能干的妇女,没有米面也做不出汤饼来。喻指没有必要的条件,人再能,也不会把事情做成功。现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做。
  【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语出《吕氏春秋·去尤》。向东面看的见不到西面的墙,向南方看的望不见北方,这是因为心意有所集中啊。比喻实践范围的局限,会造成认识上的片面性。乡(xiàng 向):与“向”同。睹:看见。
  【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语出《列子·天瑞》。活着的人不知道死后的情形,死了的人不知道活着的情形;到来的人不知道离去的情形,离去的人不知道到来的情形。喻指与己无关的事情,不必放在心上。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语出《孟子·公孙丑上》。饥饿的人不细择食物,能让他充饥就行;干渴的人不细择饮料,能让他解渴就行。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语出《左传·僖公十四年》。谓皮既然不存在,毛也无处依附。比喻失去了基础和根本,与之有关的事物也不复存在了。又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傅:附着,加上。
  【百人操兵而攻一虎者,虎胜;一夫荷锄而遇一虎者,人胜】语出宋代杨万里《论兵》下。一百个人手拿武器围攻一只老虎,取胜的将是老虎;一个农夫扛着锄遇上一只老虎,取胜的将是农夫。说明处境艰危反而会激起人的斗志,促使人竭尽全力,奋力抗争,从而转危为安。兵:武器。荷:扛。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语出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五回。喻指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有其根源。
  【走不以手,缚手走不能疾;飞不以尾,屈尾飞不能远】语出《淮南子· 说山训》。跑不用手臂,但是若把手臂捆绑起来就跑不快;飞不用尾巴,但是若将尾巴屈缩起来就飞不远。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不借助于其它事物而自己发挥功能。走:跑。缚:捆绑。屈:屈缩,收缩。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语出唐代李白《古风》诗之三十四。身处绝境的野兽抵挡得住猛虎,濒临死地的鱼儿甚至可以追食巨大的鲸鱼。喻指人到了危急时刻能够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当:抵挡。饵(ěr耳):用作食物。
  【卵之性为雏,不得良鸡覆伏孚育,积日累久,则不成为雏】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五。鸡蛋的本性是被孵为小鸡,但没有好的母鸡孵化,时间再长也不能变成小鸡。比喻有好的内在因素的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客观条件,才能获得成功。雏:指小鸡。覆:盖住。孚:通“孵”,孵化。
  【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语出汉代桓宽《盐铁论·轻重》。茂密的树林下面没有旺盛的青草;在没有平整的地里,长不出好的禾苗。比喻在强大的势力下,弱者会受到压制和侵害。大块:大土块。
  【松柏之下,其草不殖】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在松树和柏树下面小草也是不能繁殖的。比喻在强暴者面前,幼弱者是难以生存的。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语出《孟子·告子上》。如果得到适宜的滋养,没有东西不能生长;如果失去适宜的滋养,没有东西不能消亡。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原本没有的可以产生出来,失去必要的条件,已有的也可以不复存在。苟:如果。养:滋养。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语出《论语·阳货》。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便有很远的差别。说明环境、生活习惯会对人的思想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所谓“习与性成”。性:指人的本性。习:习惯、习染。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语出汉代王充《论衡·状留》。河水冻结成冰,不是因为一天的寒冷;土石积聚成山,不是因为一时的劳作。喻指某一情况都是逐渐发展而形成的。意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结合:指冻结为一体。斯须:片刻。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语出清代魏源《城守篇·守御上》。孤孤单单就容易被折断,人多势众就难以被打垮。说明人多力量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语出清代朱舜水《答奥村庸礼问》之二。喻指造什么因,就得什么果。《吕氏春秋·用民》:“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涅桀经》:“种瓜得瓜,种李得李。”《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
  【柔弱胜刚强】语出《老子》三十六章。柔弱能战胜刚强。说明以柔克刚的道理。但“柔弱胜刚强”是有条件的,如果把它绝对化,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此句与“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三章)意义相同,可参见该条。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语出《左传·僖公五年》。辅和车是互相依靠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感到寒冷。成语“唇亡齿寒”本此,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辅:附于车辐的直木,用以加固。
  【寒者利短裋,饥者甘糟糠】语出汉代贾谊《新书·过秦下》。受寒的人穿件粗陋的衣服也感到温暖,饥饿的人吃糟糠也感到香甜。比喻处于困境的人容易满足。裋(shù树):古代指僮竖所穿的衣服。
  【寒者不贪尺玉,而思短褐;饥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餐】语出三国曹植《望恩表》。寒冷的人不贪得一尺见方的宝玉,而一心想弄到一件粗布衣裳;饥饿的人不企盼千斤黄金,而对获得一餐饭心满意足。意谓境况不同,人们的心思便不相同。尺玉:一尺见方的宝玉。短褐:古时平民所服粗布之衣。短, “裋”之借字。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语出《大戴礼记·曾子立言》。蓬蒿生长在麻丛之中,不需要扶助,就能长直;白沙倒在污泥当中,会与泥一样成为黑色。比喻人受环境影响。蓬:草名,即蓬蒿,又名飞蓬。
  【窥面于盘水则员,于杯则隋】语出《淮南子·齐俗训》。用盘子里的水照自己的脸,影子是圆的,用盛满水的杯子照,是椭圆的。比喻条件不同,结果也不同。员:通“圆”,圆形。隋:通“椭”,椭圆形。
  【稻生于水,而不能生于湍濑之流;芝生于山,而不能生于盘石之上】语出《淮南子·说山训》。水稻是一种生长在浅水里的谷物,但是它不能生长在水流湍急的浅滩;灵芝是一种生长在高山上的瑞草,但是它不能生长在巨石嶙峋的秃岭。说明事物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条件。湍濑:水浅流急之处。盘石:巨石。盘,通“磐”。(来源:中国名言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