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上中英文怎么切换:《周易》唯象学揭秘中国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49:06

《周易》唯象学揭秘中国文化

                 主讲:贵州 周易玄

  在切入主题之前,我给大家念一段似词非词的文字:

  一块甲片被打了六个坑,一烧烤,一裂,一片惊奇。那曲折迹象,合天地理,法古今变。形上,东非大裂谷。势上,雷霹泰山松。大自然生杀消长,震人心魄。一种古老的象思维。咱们现在身陷数字海洋,役使着理智。放飞情感,化为雷电,象数中国。

  这段文字是我几年前看到的,读来大气磅礴震人心魄,很喜欢,就摘抄了下来,却不知作者是谁。没想到今天,能够有机会拿来与大家分享。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屈指数来,已有一些年头。尽管生性愚钝,也终有一点浅薄的感悟,这便是我对“象”的领悟。

  正如前面那段文字所描述的,中国的文化,是象的文化。有人或者不解,请容许我娓娓道来。

  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没有比“科学”这个词更令人向往、令人敬畏的了。科学根本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存条件,毫不夸张地说,科学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轴心。

   既然科学如此为我们所宠信,那么科学的大门就应该把得严实一点为好,以防假冒坏了事。于是,一些深具现代科学和西方科学史学的哲学家,按照西方科学走过的道路,按照现代科学的模式,为“科学”下了严格的定义,为怎样才算“科学”提出了许多的条件。他们坚持惟有满足他们所规定的条件,如必须采用实验室的实验方法、逻辑方法和数学方法等等进行研究,才够得上是“科学”。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观念,似乎条件越是繁复、苛刻,越是符合现代科学的规范,也就越是合于科学。

   其实,持上面这些观点的人是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将科学与研究科学的具体方法混淆起来,将科学与迄今所形成的某种强势的具体科学形态混淆起来。无形之中,他们在强力灌输一种观念,就是认识世界只能走西方传统认识论的道路,科学研究只能按照源于西方科学的传统的现代科学的模式进行。换句话说,也就是断定由西方传统的认识论所形成的科学方法是认识世界的唯一之路。

   而“科学”这个概念,经过全人类长时期的共同使用,实际上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共识,这个共识也就是关于科学的一般内涵。科学被理解为获得正确知识和规律性认识的认识活动,以及经过这样的认识活动形成的知识体系。科学不等于真理,但是科学应当是求索真理的正确途径。所以,从事科学活动本身是人类共有的特质,世界各民族当他们一进入文明时代就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着科学认识的探究。更确切地说,从事科学活动乃是各民族进入文明的标志。至于科学的这个词起源在哪里,又怎样经历才被大家共同使用,则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世界各大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成功的获得科学知识的认识活动和认识的历史,否则就不能生存,不能延续。这是人所特有的能力,也是所谓“科学”的本质。

   那些按照西方科学传统和现代科学模式为科学规定的定义和条件,无疑也包含关于科学的一般内涵。科学哲学家们之所以在这个一般内涵的基础上还要向前延伸,非要把西方科学传统和西方科学所采取的基本方法也加到科学的定义和条件中去,是因为从欧洲文艺复兴至今,西方科学传统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几乎统治了全世界,而且“科学”这个词,也源于拉丁文。于是给人一种似乎无可辩驳的印象,一谈科学,自然就是西方科学,一谈认识论,自然就是西方的认识传统。科学和西方两者之间被人为地划上了等号,西方科学和西方认识传统也就成了唯一的科学认识路线。这样,将西方科学传统和现代科学所采取的基本方法置于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必要条件之中,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是,抱有这种观念的人,又犯了一种错误,那就是被近现代至多两三百年的短暂时光遮蔽了眼睛,而忽视了人类近万年的文明史,一个众所公认的事实是:东方的中国在历史上曾经领先世界科学长达一千余年之久,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国思维与西方思维是这般地不同。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崛起尽管吸收和利用了众多东方文明的成果,但这显然是古希腊科学精神的提升,而绝不是东方思维传统的张扬。

   这一历史事实说明了,东方和中国有自己的与西方不同的科学史,因而也就必定有与自己的科学史相应的特殊的认识论。迄今没有任何事实和理由证明,天下所有的科学史是千篇一律的认识过程,世界各民族的认识过程走的是同一条思维路线。同时也没有任何事实和理由证明,中国传统的科学史已经完结,中国发明的认识论已经失去了生命,不能再起作用。我们甚而可以举出与西医迥异的中医为例。近百年来,中医学几经大难不死,而且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转而快步走向世界,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信赖和喜爱。2003年“非典型肺炎”猖獗,中医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令世人不得不刮目相看。而中医学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是中国认识论的产物,至今也不能被现代科学做出解释。还有以孙子为代表的中国兵学,现今不仅被许多国家学习采纳,作为现代军事战略决策的一种高智理论,而且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管理、商业经营等活动之中。在工程技术方面,创建于约两千三百年前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不是像西方那样建拦河大坝,而是顺水分流,不破坏环境,其水利灌溉效益一直延续至今,没有停止,近年还在成倍扩大,堪称人间一大奇迹。其中蕴涵的指导思想和工程理论,远不是西方学术所能容纳。仅此就足以说明,中国传统的科技史和认识论,并没有终结,也不能被替代。

   科学的发展,规律的获得无疑要有科学的方法加以保证,没有正确的认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合乎真理的知识。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任何一条认识路线,任何一种科学方法,都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人类的认识应当也有能力相对突破这些局限。

   当今最重要的,就是不可迷信西方科学以及西方现代科学所遵循的认识路线和所采取的科学方法,不可视其为万能的,唯一的,不可超越的。

   众所周知,西方科学在认识上采取的是主客二元对立的立场,应用的基本方法是抽象思维和实验室的实验方法。所谓现代科学,尽管在具体的研究手段上有许多发展,但根本上仍然是这条认识路线的继续。而这条认识路线不管已经取得和将来还必定会取得多么巨大的成果,它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遗漏,就是“现象”。

   现象是指事物在自然状态下运动变化的呈现。现象是一个过程。从内涵上说,现象是事物自然整体功能、信息和状态的表象。从状态上说,现象是事物自然整体联系的错综杂陈,充满变易、随机和偶然。西方的这条认识路线,由于以抽象方法为主,不仅必定要将现象丢掉,而且认为现象杂乱无章,没有规律,不过是事物的实体和本质的外在表现,完全从属于实体,受本质决定,没有独立意义,因此没有本体论和实质性价值,只不过认识必须从现象开始,而认识的任务则在于透过现象去捕捉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我们都知道,一切事物都有现象(简称“象”)和产生现象的形体或者实体(简称“体”)两个大的层面。到现象背后去找本质和规律,自然就找到事物的形体或实体的层面,因而着力研究产生现象之实体的物质构成及实体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西方传统认识论所说的与现象相对的“本质”。源于西方科学的现代科学,尽管包罗万象,但大都从有形物质之“体”出发,研究各不同种类的“体”的结构、形态、性质及其运动规律。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多以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各种物质存在和物质存在的关系为根据,来说明社会事物的变化。

   这就是说,西方近现代科学主要以产生现象的“体”及体的比较稳定的关系为认识层面。而“体”作为有形的实在,以空间属性为主要特征。现代系统科学虽然不研究具体的物质材料和物质构成,着眼在整体,但它仍然采取主客二元对立的立场和抽象思维方法,因而它研究的复杂系统靠近现象层面,但不在现象层面,确切地说,是没有“体”的体的层面,也就是以空间为本位研究系统的运动规律。

   以前,我们一般习惯于将现象视为实体的外在表现,其实是很片面的。得出这样的看法,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只盯住了实体,只局限在实体的范围之内。事实上,任何事物存在于宇宙之中,都与整个宇宙发生联系。所以事物怎样运动,怎样呈现,并不完全取决于支撑事物的实体,同时还取决于事物与外部广大领域的联系,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例如人身十二经脉和周身气血的运行,就不仅由人的形体本身决定,它们同时还受制于日月星辰,昼夜四时。另外一个方面,支撑事物的实体,尤其是复杂事物的实体,也是一个整体。整体的运动则远远不能完全由构成整体的部分说明,特别是,如果事物处于自然演进也就是不受认为限制的过程之中,整体的水平相对于部分则有更大的超越,而事物自身关系的表现和事物外部关系的表现,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才构成事物的现象层面,也就是自然整体层面。

   可见,事物的自然整体层面,不仅仅是事物自身的体,它同时还是宇宙整体在事物身上的“折射”。这样就不难看出,在现象与支撑现象的实体之间,现象与现象背后的本质之间,原本隔着悠远的距离。而这也就是现象具有独立意义的根源。

   其实,现象和实体的界限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比较来说,现象的关系是易变的,不稳定的,所以更多地显示着时间的特性;实体的关系是不易变的,相对稳定的,所以更多地显示着空间的特性。当然,这样说,并不就意味着现象不具有空间,实体不具有时间。这里所谓易变和不易变,稳定和不稳定,其实是以人的感知为标准的。随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人的感知能力的提升,人所接触和把握的现象的时间领域可以扩大,包括深入到形体内部。

   我在这里指出现象和实体界限的相对性,是为了说明不可将现象与实体(本质),内在与外在,稳定与不稳定绝对地对立起来。其实这些界限都是以人为本体来划定的。如果从无限宇宙的角度来看,则没有现象与实体,内在与外在,稳定与不稳定的区别。当然,指出这一点并不否认划定上述界限对于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意义,而只是想说明那种将宇宙本体归结为实体或者物质,对现象持有轻视态度的做法,是不全面的。从一个方面说,现象也有本题存在的意义。事实上,着眼于世界的空间特性,就会特别看重实体和物质,以实体和物质为审视世界的视角。换句话说,实体和物质可以说是宇宙的空间性本体,现象则可以说是宇宙的时间性本体。两者相融不可分割,同时又各具独立性。

   世界万物呈现为千姿百态、交错杂陈的现象,而人类所面对的现象,有的可以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研究,寻找其背后的规律并加以利用,但同时还有大量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现象,人类现在或永远不能控制,两相比较,不可控现象要比可控现象多得多。那么,对于不可控现象,人类的智慧是否无能为力呢?况且,即使对于可控现象,到其背后寻找的规律,也只能是特定条件下的规律,不是自然状态的规律,而事物的自然状态,也就是现象层面却被破坏被丢弃了。

   那么事物的现象层面有没有规律呢?当然有!现象既然是事物在自然状态下的呈现,现象层面也就是事物的彻底开放的,自然生成的,完全无损的整体层面,也就是最高的整体层面,所以是事物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果肯定一切事物都有规律,那么就应当承认事物的自然整体层面也受规律制约。否则,等于将世界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半,一半有规律,一半无规律。于是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有规律的一半与没有规律的一半如何发生联系?又如何来衔接呢?那将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应当相信,世界是统一的,一切运动形式和存在层面都有规律。而且,部分与整体是相对的。在不同的范围里,整体与部分会相互转让。

   然而,从运动形式区分不同的存在层面,是学术界比较熟悉和认可的。但即便在这一范畴,仍然存在着一股强大的力量,主张必须以物理、化学方法及相关的分支方法去研究所有的层面,否则就宣布为不科学甚至是伪科学。当然,物理、化学方法在物理、化学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这个方法和所获得的规律都具有极其严整、精准、细密的形态,这是事实。但这仅仅是物理、化学层面运动形式和规律的特殊性。

   从根本上说,物理、化学是一种简单性的存在,所以具有严整、精准、细密的特点,而生命运动、社会运动、心灵运动不仅要比物理、化学运动复杂、高级得多的多,而且增加了生命、智慧和灵性这些奇妙的因素,远远不是物理、化学所能企及的,所以,一味要把物理、化学的方法推广到所有存在领域,要求所有领域的规律和知识都必须具有像物理、化学规律一样的特点,表面看起来好象是维护科学的尊严,实际上是完全否定了不同存在层面的差异性,也就是科学里的霸权主义。这样做与挤压软木塞以期望流出牛奶没有什么两样,恰恰是自己陷入了非科学、反科学的雾瘴之中。

   通过以上的一些浅显的论述,我们现在可以提出“唯象学”这个概念了。中国唯象学不限定于研究哪一种运动形式,它是研究一切事物现象层面规律的科学。

   中国传统思维中占据了主流地位的是意想思维。意想思维就是以时间为主体,尊重事物的自然整体,采取主客相融的立场来认识世界,所以主要关注的是世界的现象层面。中国传统的认识论着重研究的是如何发现和把握事物现象层面,也就是自然整体层面的规律,它与西方传统的认识论刚好成对称互补的关系。

   由于西方文化中心论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绝大多数的国人都以为西方的认识论是唯一的认识途径;只知道从“感性”的“直观”到“抽象”的“理性”,用抽象方法去现象背后寻找本质和规律,不懂得现象也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独立价值,所以不能够理解中国的科学思维和认识论的实质。这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是莫大的悲哀,也是我们必须要拨乱反正即可解决的问题。

   论述中国唯象学,最关键的,就在于这个“象”字。

其实,“象”范畴是经过《易传》系统论述而完整确立起来的,然而意象思维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在中国新石器时期陶器上的花纹以及遍布中国南北东西的大量岩画,其实已经粲然透露出了意象思维的信息。中国岩画着意在线条,它的风格与欧洲岩画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应当是后来国画的滥觞。国画和所有中国艺术,都以“象”为其审美的层面。

   同样地,中国传统思维也以“象”为其认识的层面。“象”指事物在自然本始状态下的呈现,也就是事物的现象层面,也就是自然整体层面。以“象”为认识层面的思维,就是意象思维。意象思维保持对象事物的本质和整体性。而这样的本质和规律直接与“象”即现实中的过程状态相应,具有“象”的特征。所以,中国传统思维表现出“观物取象”的特点。

   意象思维基于以时间为本位。时间一维,浑然不可分割。时间的根源是运动和变化,显示为自然整体的过程、行为和功能。所以,以时间为本位看世界,就会把重点放在自然整体的过程、行为和功能上,而不是放在事物的形体形质上。这也正是自然整体层面的特点,其过程、行为和功能则表现为“象”。

   追问万物本原是世界各民族的哲学家共同的兴趣。由于中国人把重点放在时间上,放在自然整体的过程、行为和功能上,所以他们不可能将“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视为世界本质,不可能将本原追溯到有形的“实体”上去。先秦诸子,如老子提出“道”,《易传》提出“易”,还有一些哲学家以“气”,作为世界的本原。这些范畴的共同特点就是“无”,它们是实体,但没有形体形质,属于“形而上”的。就是说,中国古代哲人一般不会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有形的物质元素。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根就是指万物的本原。它不是像“实体”那样构成万物,而是具有生息万物的功能,天地万物由它生出,所以称本原为“根”。

   所以,中国古代哲人所理解的宇宙本原,是一切过程、行为和功能之源,由这个源而演生宇宙过程,推动大化,生出万物。事实上,以时间为本位,势必以过程、行为和功能为本位。从这一个本位出发,寻找产生过程、行为和功能的根源,于是必然地发现了“以无为本”的实在,并认为这种无形的客观实在为宇宙本原。而以无形的实在为宇宙本原,自然就会得出由无生有,功能重于形体,整体决定部分等结论。

   如果以空间为本位,就会以形体形质为本位。从这一本位出发,寻找产生形体形质的根源,自然就要找到有形实体那里去。于是得出由有生有,功能重于形体,整体决定部分等结论。

   以有形实体为宇宙本原,依赖抽象思维,当然只能用抽象概念来编织关于宇宙本原的庞大体系。而无形的实在永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以此为宇宙本原,就进一步加强了自然的整体观,加强了对过程、行为和功能的看重。于是,观物取象,在现象中寻找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取向,就更加牢固了。

   五行和八卦,是中国哲学和中国传统学术关于宇宙自然整体的两大系统理论模型。它们既是认识宇宙的理论模型,又是从宇宙整体观察万事万物的理论模型。五行和八卦都贯彻了观物取象的原则。

   五行的根据是气。五行可以视为阴阳的展开,作为存在介乎本原与万物之间。五行学说集中表达了中国古代学术对世界的一些基本观念。依照五行的观点来理解和认识世界,与阴阳学说一样,正是要选取世界万物之“象”。

   五行理论是在四时说、五方说和五材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材即指金木水火土。五材说以金木水火土为成就万物之本,但这里“材”同“才”,不是指物质材料,而是指资质、才力、功能。所以它不是实体或物质元素的角度提出问题。

   汉代的大儒董仲舒说:“五行者,五官也。”指明了五行为宇宙的五种官能。东汉郑玄注《洪范》之“五行”曰:“行者,言顺天行气。”“顺天行气”,指顺四时而行相应之气。《释名·释天》也说:“五行者,五气也,于其方各施行也。”意思是,五行所代表的五种功能作用,其承担者是“五气”,“五气”向相应方向运行,产生五行这五种功能。《内经》将五行与阴阳并提:“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五运即五行,其运在气,其表现则为“象”。

八卦和八卦理论与五行学说大体平行,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对世界自然整体结构的一种探索。八卦图象的形成可能很早,最迟也应该在《易经》编纂之前。八卦理论的完成则应以《易传》为标志。

   八卦和五行虽然表现形式很不同,但在思维方式和体系构建原则上则相一致。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物。这一表示关系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可以得到印证。正如五行学说,不可将金木水火土看作构成世界的五种物质元素或实体。八卦理论同样不可将其所代表的八种自然物视为八种元素或实体。之所以要用八卦之名来标示这八种自然物,正是表明了我们中国的古人并不想从形体、形质方面来把握它们,而是要从才力才质、功能行为方面把握它们。这一点,《说卦》有鲜明的表露: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从这几段传文可以看出,八卦及其代表的八种自然物,并不是以其形体形质的特征立足,而是以它们所具有的功能和行为方式而被看中。《说卦》作者是将八卦及其代表的自然物当作八种“神”,来加以认识和讨论的。“神”为“道”之用,其义在“妙”。“妙”万物,就是奇妙地变化万物和生成万物。这样的功能和行为就是所谓“神”。《说卦》试图将“神”分为八大类,分别由八卦即八种自然物来代表和标示。世界万物生成变化,创新不竭,就源于八卦所代表的八种行为功能的相互作用。《系辞上》也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所谓“八卦相荡”,专指八种功能相互激荡,并非指八种自然的形体相互碰撞,所以特称“八卦”而与“刚柔”并提,刚柔有名无形,也就是没有实体可说,仅仅代表两大类功能状态。

   在《说卦》中,八卦和五行一样,也与四时和方位相配,构成一个八卦模式的宇宙生化关系: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在这个以四时和八方为构架的宇宙循环系统中,八卦与四时八方相配属,其意义主要在于标示万物成终成始的节律,其所代表的功能在万物终始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八卦系统所显示的宇宙图景,和五行系统一样,是关于“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的时间延续。因此,以八卦的眼光看世界,人们关注的是万物运动所呈现的状态,是“象”的世界,而不是“体”的世界。

   五行和八卦的思维选择代表了中国认识论的传统。中国古代的科学认识活动决不排斥对“体”的认识,而且积极加以开掘利用,但将“象”的认识置于首位,由对“”象”的认识统带对“体”的认识,正如《系辞上》所说的“以制器者尚其象”。所以在《易传》中,形成了一套关于“象”的理论。《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等,则是将“象”的认识论成功地应用于兵学和医学的实证。

依照《易传》,“象”分客观存在之象和主观模拟之象,模拟的行为和结果都称:“象”。万物自然变化的表现,即客观存在的“象”。《易传》说:

   古之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名,莫大乎日月。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道。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从上面的引文可以知道,“象”首先是指客观存在的象。“法象莫大乎天地”,“悬象著名莫大乎日月”、“法”是仪则。天地被称为“两仪”,各有法象,也就是合于仪则之象。日月最明,天地最大,四时变通,万物生化。由此所显现出来的“象”,也就是我们所要认识的世界。所以“圣人象之”。然而,“象”并不是世界的全部,它只是世界的一个层面。“象”之外还有“器”,“象”、“器”为相对之物,所以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象”是天地变化、“往来不穷”的体现,而“器”则是相对稳定静止的形物。可见,《易传》所说的“象”,专指处于变化之中带有不确定性的现象,而“形”则指形体形器,不在“象”范畴之内。形器无疑是要变化,也在变化,其变化的呈现则为“象”。

   关于对客观物“象”的认识,《周易》采用“以象拟象”的方法,设立了八卦和六十四卦。爻卦是人为认识世界的变化而创造出来的,是对客观之“象”的仿效,既具有象征性、模型性,同时又具有符号的特征,《易传》里说: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这两段文字所说的“象”,都是指主观的象。“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说明无论在表象上,还是在义理上,卦象都尽量摹写物象,所以二者有相似性、一致性。“效天下之动”,则强调卦象所摹拟的是万物的功能行为,是世界的运动变化。彖是判断,“彖”者是指卦辞。卦爻辞是用语言对卦爻象意义的进一步阐释和补充,是卦象系统的组成部分,为把握客观物象所不可少。

   《易传》强调“象”的变动性,并以“象”为认识世界的层面,目的正在于要通过卦象系统来把握万物的自然整体运动规律,把握世界的不确定性和瞬息万变。《易传》说:

   叁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叁伍以变,错综其数”,说的是筮法和由筮法决定的爻卦之变。“天地之文”就是指天地的法象。“物相杂,故曰文。”物相错杂就是阴阳往还相推的象。

  《贲·彖》说:“刚柔相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就是天象,“人文”就是人事之象。日月星辰,人事家国都在变化,观其象,就是为了把握其变化,以成顺天应人之事。《易传》确信,八卦六十四卦作为天地至变之象的模拟,依照筮法极尽其爻卦的变动,就能确知天下所有事物的变化。

  《易传·系辞下》又说: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

   八卦依序排列,或相重而成六十四卦,是对天地变化之象的仿效。关于吉凶悔吝确定因素的判定,是依据卦象系统自身的动变得出来的。

  《易传》反复提示,卦象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必须以至动至变的眼光来理解它。而所以因变而通的事物,无不与时势的推移相应合。所以说:“变通者,趣时者也。”如果人们想应用卦象系统实现趋吉避凶,就必须将卦象的变化与相关的时间因素结合起来,联系起来,将卦象系统放到实际的时间条件之中来加以判断和思考。既然卦象是对天地变化的摹拟,那么,卦象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关于世界万物的自然时间过程的模型。所以,万物演进的自然时间之流,是卦象系统变化的根据和准绳,必须紧紧跟随。

“变通趣时”与“刚柔立本”是相统一的,刚柔即阴阳,“阴阳之仪配日月”,阴阳本是时间性范畴,从根本上说,日月往还,时间推移,方有阴阳。所以“刚柔相推”之变,乃是因变而通,乃随时而行。所谓的“刚柔立本”,就是说观察世界以时间为本位。

   以“象”为认识层面的思维,着眼于事物整体性变化的表现,偏向于时间和运动,所以在哲学认识论中产生出“象”范畴和意象思维。偏重于时间和现象的思考,具有整体性、包容性的特点,所以,并不排斥对形体形质的考察。

   由于将不断变化着运动着的现象作为认识的层面,所以不可能采用抽象的方法,不可能以分析分解为认识的基础,而必须采用意象思维,将主体融入客体,将分析分解受制于整体,不作现象与本质、一般与个别的划分,而直接寻找现象的规律和应时方法。所谓现象的规律,也就是事物整体在自然的时间过程中变化的规律。卦象系统就是把握和应对现象的认识手段,是中国祖先的一种极有价值的发现。

   中国文化的根本偏向,是着重从时间而不是从空间的角度,来审视宇宙人生。时间和空间虽然不可分割,但相对独立,各有自己的特性,作为世界存在的形式,显示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当我们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时,就不可能时、空并重而同为主,必定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所选择,划分主次,或侧重空间,或侧重时间。否则,认识活动就不可能进行。

   就人类的认识和认识现状来看,的确至少存在着两种明显的时空选择偏向。一种是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为从;一种是以空间为主,时间为辅为从。中国属于前者,西方属于后者。基于这两种时空选择,中国与西方在认识方式、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上,形成了相互迥异又对称互补的格局。

   其实,抽象思维并不专属于西方,它在中国传统科学中也被普遍使用。但是中国传统科学主要利用意象思维,而西方传统科学则几乎完全依赖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主要以空间的特性为依据。空间的特性是广延和并存,可以切割、控制和占有,与有形事物的静止状态发生更为深刻紧密的联系。就是说,惟有分离、并存和对立,才能显示空间的存在,而有形事物的静止状态则更为突显空间的特征。

   抽象思维将世界划分为主体与客体、本质与现象、个性与共性,属性与实体等诸多对立的方面,而这些方面在思维中沿着空间的特性超前走,于是其相互独立、分离和排斥的倾向日益加剧,最终在西方哲学史上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派别与对斥。而无论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把抽象理性看得至高无上,在主体与客体尖锐对立的前提下,以抽象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和形式。它们都属于空间思维的产物,在空间思维的根本点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完全一致的。

   万物在空间中排列和展开,人类也必须拥有一定的空间,才能生存,才有获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保障。所以,无论对于人还是物,他们要存在,首先需要一块专门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而时间对于所有的人和物,却似乎是上帝或大自然无条件地赠予他们的共同礼物,他们不付出任何代价自由地共享。就是说,时间永远不专属于谁,都平等地属于大家。所以,人们在生存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首先更为关注空间。这一点也就决定了人类必定普遍地使用抽象思维。

   当然,抽象思维明显是十分有效的,对于主要表现为空间关系,并可以成功地进行分解事物,抽象思维显示出强大的认识功能。人类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认识或成果,使人类在有形世界,对可以相对静止地处理的事物,取得了巨大的支配能力。近代工业社会是在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抽象思维也是分不开的,人类的现代和文明,同样需要抽象思维,它将永远地为人类有效地服务。

   但是,抽象思维及其所形成的科学方法,就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说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点和局限。通过抽象思维所可能获得的知识,相比于实际的存在和人类可能获得的知识,也只是一偏。

譬如,以空间为主,坚持主客对立的抽象思维,以及与其紧密相连的控制性的实验科学,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人类形成并加强一种观念,一种潜在的意识,一种生活的习惯,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类理所当然地有权征服对方,有权将对象事物毁坏,有权不加节制地膨胀个人的、民族的和人类的占有欲。人活着的目的和价值越来越紧密地、越来越唯一地与物质财富的拥有捆绑在一起。15——19世纪殃及全世界的野蛮的殖民主义战争和掠夺,20世纪两次灭绝人性的世界大战的发动都与这种思维方式有一定的联系。

   我们在此指出抽象思维以及与抽象思维相关联的认识的负面效应,决不是要否定他,也不是要有意贬低它,而是希望我们的国人对它有一个清醒、全面的了解和估价。

抽象思维和抽象方法诚然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人类认识和创造的基本途径,但是它与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一样,也有两面性。我们充分揭示它的缺欠和负面作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积极正面的作用,避免走向异化,同时也是为了让人们更能够理解中国意象思维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我们中国的意象思维主要以时间的特性为依据。时间一维,不可分割,因此坚持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看世界,就会自然地倾向于整体(对事物原始状态不加任何分割、切取)的观点,而走上意象思维的道路。《系辞下》说:“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周易》以人和万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为关注对象,因而对意象思维有深切体认。通过《周易》的相关做法和论述,可以知道意象思维的一些特点:

   譬如追寻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在主客相融的关系中,认识世界。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以时间为主,时间统摄空间。时间存在的客观基础是事实的变易。没有变易则没有时间。但是,光有事物的变易,还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时间。要将时间概念和变易概念做适当的区分。万物都在变易,并不意味它们都有时间。时间一定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要素。而且只有将三者统一起来才成为时间。所以,过去,现在和将来,必须相对于某一主体的当下,并被这个主体综合成一个整体过程,这时它们才能成立,才能存在,也才有了时间。所以只有具备记忆和预想能力的主体才有时间。时间只存在于有生命的主体的认知和行为之中。而记忆是由记和忆综合起来构成的。石头上可以留下痕迹,但石头有记但没有忆。所以石头只有变化,但无所谓过去、现在和将来。根据石头的现状,探询它的过去,那是人类的事情。

   可见,时间有它的客观依据,就是事物的变化,但同时不能离开主体的感受、内省和实践。所以,由过去、现在和未来构成的时间本身,就是主客观的统一。或者说时间即是空间。中国的传统思维以时间为主,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人在观察客体时,总会把主体融入。因为没有主体的融入,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时间。既然时间离不开感受,而感受本身正是主体与客体的融合,因此越是深入感受时间,在时间中观察世界,就越会与客观世界融合。而且,时间一维,朝着一个方向驶去,是不可切割分离的过程整体。因此,以时间为主看待事物,又势必形成和强化主客偕同,万物一体的观念。这就表明天人合一,客主相融与以时间为本位的时空选择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与中国相反,西方文化传统中突出显示了天人、主客的对立方面,但并不等于没有统一和同一的方面。如果没有统一和同一,同样不可能有认识,只不过西方的主客关系,统一服从于对立,对立超越其统一。而中国的意象思维,主客关系的对立则服从于统一,统一超越其对立。这样,就产生了两种对待客观世界和万事万物的态度,形成了两种认识方向。

   那么什么叫“意”呢?“意”包括主体之“意”和客体之“意”两层。前者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感受、认识评价,后者指事物的自然变化过程和规律。圣人的思想(“意”)正是对事物自然变化过程与规律的揭示。《易传》明确指出语言的局限性,实质上就是判定了抽象思维的不足;主张“立象尽意”,就是认为“象”比言更优越,经过概括加工以后的“象”,则可以揭示和表达“意”。其实所谓“象”比“言”更优越,也是相对而言,只是在“尽意”,就是揭示事物自然变化过程与规律这一层意义上表现出来。而“意象思维”这个名称,正是源于“立象尽意”这个说法。

   这也就表明《周易》所追寻的“意”不离开“象”,不是对“象”的抽离,而就存在于生动丰满的“象”中,以“象”的形式存在。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直观可察的指有形有象的事物,直观不可察的指无形无象的事物。由于以自然整体的视角观察世界,先贤在有形有象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之外,还发现了大量无形迹可察的联系和存在,如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感应关系以及“气”等等。这些东西虽然不能被一般人直接观察到,但是从有形可见事物的一些奇妙变化可以得到推证,也可以被某些因主客相容而有特殊能力的人感受到。所以我们的古人认为,在有形事物存在的复杂环境中,还存在某些隐蔽的东西与它们发生着联系,影响着它们,支持或者消解着它们,甚至决定着它们。否则,单靠显现出来的事物与关系,不能对现有的现象作出完整的解释。

   《易传》作者根据当时中国特有的认识,将所有不能直观觉察得到的无形的联系和存在,无论是现实起作用的存在,还是现实未起作用的存在,统以“气”来称呼。《系辞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朱熹注解说:“易者阴阳而已。‘幽明’、‘死生’、‘鬼神’,皆阴阳之变,天地之道也。‘天文’则有昼夜上下,‘地理’则有南北高深。‘原’者,推之于前,‘反’者,要之于后。阴精阳气,聚而成物,神之伸也;魂游魄降,散而为变,鬼之归也。”

   “精”也是气,气分阴阳,所以说“阴精阳气”。气聚成物,物有形,为明,这种变化称“神”。神者,伸也。伸为来者。

   物散为气,气无形,在世间流动,为幽,这种变化称“鬼”。鬼者,归也。归为屈,为往者。气的流动称“游魂”,其变化无端,种类繁多,它们会影响有形事物的生化,也会再相聚合为物。我们知晓了气、物转化的道理,也就明白了鬼神是怎么回事。而天文、地理,万事万物不外乎幽明、终始、死生之变,归其根本则不过是气与物的屈伸往来,都是天地之道即一阴一阳的作用。

   《易传》讨论万物在时间过程中的关系,最后用气来解释,说明在《易传》看来,时间与“气”密切相关,“气”是时间过程的存在依据。气与时间的关系显然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

   “气”同时又与“象”有着密切的联系。《系辞上》说: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 一阖一避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有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阴阳乾坤相互作用,显现开合往来。其变化过程为人直观可察的是“象”,生出有形之物为“器”。其所依据的根本规律为阴阳之道,而阴阳之道通过精气的游动聚散来实现。所以“器”为“精气为物”的静态,“象”为“游魂为变”的动态。

   而卦爻之象正是效仿天地阴阳变化之象: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聩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

   现实世界的变通顺应时势,时势有利则呈吉象,时势不利则呈凶象。天地之道即时间流行之道。而天地时势之流行遵守这样一条法则,就是在事物变化过程中,其所具有的各个方面,由于阴阳相推,只能有一个方面取得正位(“贞”)而得到显示,发挥作用,其余方面则不能显示,也就不得发挥作用。得以显示的为明,为神,不得显示的为幽,为屈。

   可见,《易传》将由阴阳开合而生成的幽明屈伸之变,以及天地万物的整体性、时间性规律,当作认识的主要内容。它们以“象”的形态表现出来,其实质就是“气”的流动聚散。我们今天所谓的“气象”一词,其原始典故即是这里。所以圣人“立象尽意”,正是为了达到以“象”知象。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时间统摄空间的文化,这从中国古代的几乎所有经典中都能找到依据,介绍给大家:

   《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尧善于治理天下,以致“黎民于变时雍”。应劭曰:“黎,众也。时,是也。雍,和也。言众民于是变化,用是大和也。”

   《尔雅·释诂》也说:“时,是也。”是,即正确。以“时”示正,意思是说符合于时则不会错误。为了使民众合于时正,尧命羲氏、和氏,谨遵天数,推算日月星辰,制定历法,告时令节气于民。

   王弼说:“夫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是故,卦以存时,爻以示变。”《易传》说:“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损益召虚,与时偕行。”、“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六韬》说:“太公曰:凡举兵帅师,以将为命……随时变化,以为纲纪。”

   《逸周书》说:“合为在同时,应事则易成。”“用兵在知时”、“危亡在不知时”。

   而《管子》对时的论述十分多,提出了“时匡天下”的主张。匡是正的意思,就是主张依时而正天下。

   而老子也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就是指的时间,“道”就是指不断流逝去的时间。他又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患。”“事善能,动善时”。

   “挫其锐,解其纷”,是要从时间整体出发,以解决空间性的对立矛盾;“和其光,同其尘”,则是要全身心融入宇宙的时间整体,从而与他人,与天地万物超越亲疏、利害、贵贱,平等共存,同荣共享,天长地久,这就是“玄同”,也就是“道”的大同境界。

   司马谈说:“道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司马穰苴说:“进退惟时”。

   范蠡说:“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天时不作,弗为人客。”“时不至,不可疆生。”“圣人之功,时为之庸。得时不成,天有还形。”“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等。

   《中庸》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道与时相统一,“时中”就是以时为正。

   商鞅说:“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

   孟子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鐖,不如待时。”

   庄子说:“古之真人……以知为时”。“且夫得者,时也”。

   孙膑说:“兵用力多,功少,不知时者也。”

   《吕氏春秋》说:“……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鶡冠子说:“昔之知时者,与道证”。

   韩非说:“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故得天时则不务自生。”

   以上虽然仅仅是先秦典籍中的部分论述,但却提出了关于时间的基本观点,确认了时间在宇宙存在中的主体位置,表明了中国传统思维以时间为重的立场。

   前面说了,老子的“道”与“时间”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老子的“道”正如《周易》的立场一样,要求以主客相融的态度来认识世界。

   道是一,以道的观点来看世界,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在认识过程中,人作为主体应当像“道”那样,与客体处于平和亲融的状态,主体与客体统一为一体。

   为给万物以滋养和理护,道其小无内,可以通透万物,融之万物,所以与万物没有主体和客体的分界与对立。万物归附于道,遂又其大无外,能够包容万物,统纳万物,所以与万物也不发生主客的划分与对立。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生养万物却不占有,成就万物却不自恃,养长万物却不宰制,顺任万物自然生化,不作任何的干预,显示了一种自然整体的,没有行迹的博爱,平等,自由的价值关系。这就是“玄德”。

“道”的其大无外与其小无内,同样是“气”的、“象”的概念,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老子同样专注于“象”的阐释。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取法自然,人取法道,所以人也应当尊重万物的自然生化,将万物一体,众生平等的生态伦理贯彻到认识活动中去。在认识过程中不干预、不宰制认识对象,就是在彻底开放的状态下,在顺随事物自然变化的过程中,把握事物的运动及规律。法自然的关系,也就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相融合的关系。

   老子还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次。

   老子所说的“以什么观什么”就是指要按照主客相融、道法自然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就是依照事物本来的自然状态去认识该事物,而不是在干预、宰制事物的情况下去认识该事物。老子认为这极重要,所以由小至大,由一人之身至整个天下,一连举了五种对象为例,强调一切事物都要如此去“观”,还郑重申明,他自己正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认识天下事物的。而这也正是《周易》观物取象的法则。

   需要说明的是,抽象思维的理性认识,是不可能把握绝对,不可能实现从器到道的跨越的。道理就在于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归根到底是对感性认识的概括和抽象,而一切感性认识及其总和都是具体的,相对的,有限的。这就决定了理性认识永远不能超越相对和有限。而抽象思维也就永远与绝对无缘。另一方面,抽象方法和抽象概念其自身的特质——抽象,也决定了它不可能进抵绝对和无限;抽象是对整体的破坏,也势必是对绝对和无限的破坏。

   对于抽象思维的这种局限,老子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反复强调,为了得道,必须暂时放弃抽象思维。他不仅提示,“言”、“名”不能真正达意,而且告戒人们不可滞留在形体感的感觉经验之中,要想与道相通,只能依靠致虚守静、默念内观,这属于超理性的范畴。他说: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在老子的这些话里,根本没有反对实践,反对感觉经验,甚至反对认识世界的意思。恰恰相反,他是在感觉经验和抽象理性之外,开拓另外一条认识世界的通路。事实上,也只有得道,才能更为完满地认识天地万物。

   老子又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智与道相反,所以道废则智出,而智出必引发“大伪”。

   老子推崇“无为”,“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顺任自然之为。顺任自然的前提是主体与客体相融相合,无论在认识还是实践过程中,主体尊重客体依自性的运化,不加任何干预,不作任何破坏。所以,这样的认识是原本整体的认识,依照这种认识所获规律行动,自会维护并提高原本的整体状态,得到人与万物共存共荣共享的结果。

   老子所提出的“智慧出,有大伪”,这句话极为深刻地披露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条规律,就是文明向上发展的同时,心灵则向下跌落。老子尖锐地揭示出这一可怕的反向运动,并且正确地透视了这一反向运动的根源,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对立。

   正是由于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和对立,才有了抽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引发的智慧,也正是如此,才产生了违反自然,破坏整体,膨胀私欲的文明历程,以及剥削、压迫、掠夺、战争,等等。人类和个人的一切烦恼,一切精神上的痛苦,也无不根源于此。老子将所有这一切统称之为“有为”,认为是“为智”路线造成的结果。

   事实上,老子推崇“玄同”,庄子标榜“齐物”,《易传》主张随时,远远不是为了个人追求某种玄远高渺的精神“境界”,而是要切切实实地为人类指出一条必须践行的持久生存之道。她是处理一切关系的基本准则,包括一切认识活动都要由它领带。

   但是,主张整体之道的老子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否定“言”,否定“为智”认知——抽象思维的意义。道具有至大无比的包容性,统摄一切的完满性,所以为道只是坚守时间大化,融合物我为一,并不排斥对事物进行相对静止和相对分割的研察。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意思是说真知之人不执着于“言”,而执着于“言”的人不是真知。所谓“希言自然”,“大辩若讷”,表明意谓真知的“自然”,“大辩”仍然需要“言”的支持。老子还说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善言无暇谪”、“正言若反”、“言善信”等等,都肯定了“言”的作用和必不可少。老子批评“言”的局限,意在指明,语言相对于生动活泼、复杂万变的现实事物,永远是枯槁的,滞固的,片段的,永远不能完满表达,所以思想不可囿于言中。为了把握那纷纭繁复、流动无常的世界整体,必须有言而又离言,必须借助语言领悟远比语言所能表达的更为丰富的内容和更加深刻的道理。这就意味,意象思维须要利用抽象思维的成果,作为运作的工具和导引的中介,但意象思维绝不受抽象思维的束缚和滞绊,而要作质的巨大超越,这目标就是要把握事物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整体的规律,就是现象层面的规律。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庄子等主张“得意忘言”等,道理就是在这里。

与西方哲学关于宇宙本体的认识不同,老子是以“象”为切入层面来揭示道,而且道之为物仅有“象”,而无形,无体。老子反复讲,道没有确定的象,但有恍惚的象;没有明晰的状,但有无状之状。状也就是象。所说道有“物”、“精”、“信”以及种种表现和行为,都是以“象”的形式来显示,并通过“象”来加以认识。老子说:

   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拟大象,天下往。往而不露,安平泰。

   “大象”就是指“道”,因为没有确定的具体的“象”,不受任何的束缚,所以称大象。这里要强调的是大象也是象,只是不同于一般有形名的象。“道”在老子体系中为最高范畴,统帅其他一切,而老子以“象”来确认道,规定道,而西方传统哲学一般则以实体的性质,来界说宇宙的本体。

   所谓象是指实际存在的自然表现,是事物在不受任何人为控制、彻底开放的情况下所呈现的功能关系动态。“象”也就是自然地呈现的现象,表现为一个自然的时间过程。所以意象思维除了以“象”为认识世界的主要层面外,另一重要特点就是着眼于事物的时间过程,重点在于揭示事物的时间性规律。老子对道的发现,确定和探究,就是依照意象思维来进行的,因此道还有强烈的时间性特征。

   通过前面的一些论述,我们知道,如果时空选择不同,虽然天地万物是同样的天地万物,但是认识的层面,认识的方法和为自己提出的任务就会不同。老子以自然的时间为主要视点,时间不能切割分解,不能斩断剥离,只能浑然以整体的形式屈伸往来,因此老子所面临的是事物的自然整体,是本始的现象层面,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随机变易性。多样和变易,也可用复杂来概括。在认识和实践中,如果尊重事物的自然整体,就要将复杂性当做复杂性来处理,不容许也不可能将复杂性还原为简单性,不容许也不可能将整体性归结为其组成部分。这是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的时空选择所决定了的。

   老子意识到抽象思维的方法,是不可能解决“法自然”所面临的问题的。他说:“希言自然”,“多言数寡”,意思是少言,反而能够做到“自然”;多言,却会迅速陷入困境。陷入困境的原因正在于违反了自然。前面我们已经谈过,言、名是抽象思维的产物,事物经过了抽象,当然就不会自然。艘眼语言不能直接揭示和表达自然,只能达到对自然的指认,犹如禅宗所谓标月之指。贵言则是通过语言的巧妙指认引导听者走向自然。而这正是意象思维的使命。

   譬如我们古人用字,言简意赅,非但意赅,而且“字精而隐”,读者自己细细体悟,可以把“隐”象挖掘出更多更妙的东西,所以闻一而知百,既锻炼了思维,又收获了更多。而白话文的产生,虽然方便了我们的阅读与理解,但却使我们的思想迟钝了,这就是所谓“一看就明白的话”所导致的。

   由《易经》所建立起来的万物类象,取象比类的思维理论,根深蒂固地影响乃至发展了整个儿的中国文化。我们随便就能举出一些例子来,譬如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中国兵法、中医理论、象棋、汉字等等等等,无不是从这里面所演绎出来。这些,我们一会再来具体探讨,现在,我们从《易经》的角度,再来探讨一下万物类象的依据又是什么?

   其实,《易传》并不认为占筮是迷信,更不认为占筮依靠神启,那么,占筮者所起的卦为什么会于所问的事相符合呢?《易传》给予的回答是:“同气相求”,“感而遂通”。

   “气”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它能够传递和表达各种类型的,各种内容的信息,能够按照所携信息的要求,发挥广义物理的、生命的、心灵的各种不同层次的作用。

气和气之间发生的关联,称“感应”。“同气相求”是说,同类之气会相互招引,相互靠拢,相互发动。《文言·乾》说: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赌。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各从其类”是中国古代学术普遍认同的现象界的一条原理。认为物的类别同异以“气”划分,同“气”之物是为一类,异气之物是为别类。那么怎么才能鉴别是同气还是异气呢?《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训为形,指有形的具体事物。意思是同类则聚,异类则分。所以相聚者为同类同气,相分者为异类异气。由于“同气相求”,以致同类事物则相从,相动,相应,相感;异类事物则相去,相距,相远,这就是各从其类。

由“同气相求”引出各从其类,所揭示的是事物(气)之间的感应关系,而不是因果链条。应当看到,世界上的联系是多元多类型的,决不仅仅限定于因果联系。程颐强调“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者,道也”,将规律归结为因果律,不承认因果律以外的规律,就束缚了认识的眼界,把自己限制起来。中国唯象文化就认为,“感应”也是实际存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联系,感应联系的基础是“气”。

   《咸·彖》说:

   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二气”指阴阳。阴阳是对气最大的分类,阴阳相互感应应当是最普遍最重要的感应。这表明“同气相求”只是感应中的一种,感应关系有不同的种类,普遍地存在于事物之中,所以“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但是阴阳相感也是有条件的,阴阳和同才能相感,不和同而闭塞,则不能相感。

   感应不是因果关系,不是逻辑关系,不能用理性去把握。有形事物之间的相聚相分,以从其类的行为动作,固然可以观察和分析,但它们之间发生的气的联系,却为肉体感官所不能直接觉察,所以也不能用逻辑推理去认识,并以形体去加以控制。但是,气却可以与人的“心”相通。人在思想上力行主客相融,通过默念内观可以捕捉气,从而在认识上打通人的内与外,借助于气而了解世界。不仅如此,人的至诚意念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气,运用气,在主体与客体,客体与客体之间实现某种感应联系。

   所以,占筮者如果有至诚之心,有以意念感通气,运用气的功夫,就有可能将问事的意念通过气灌注到起卦的过程中,将起卦的过程与所问的事情沟通,令其发生同气相求的感应,以致“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从而能够在起卦中找到预示所问之事的卦。

   《系辞》描述占卦过程说: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其受命也如响”,“其”就是指占筮所用的蓍草,经揲蓍而起卦。孔颖达说:“谓蓍受人命,报人吉凶,如响之应声也。”“命”即所问。“如响”是“如响亮之应声”,就是与所问的事情发生气的感应。“易”,可以指气,也可以指《易经》之书。“易”本无思无为,通过占筮者诚敬意念的感应,它就可以通过所起之卦将所问之事表达出来,所以叫“感而遂通”。

   在中国哲学里,时间是一个整体,所以相互牵连。《周易》认为,事物的未来虽然难于准确预测,但是“来者,信也”,来者非凭空而来,是现在的延续和展开,而现在又来源于过去,所以在以往和当下的事物中,已经潜藏着未来事变的端由,存在着未来事变的前兆。《系辞下》说:“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又说:“吉事有祥”,“占事知来”。

   祥,指的是前兆,它们多是来物与存在环境发生整体联系而引发的相关性反应,并不一定是来物自身的动象,所谓“知几”、“吉祥”,就是通过一些征兆,苗头,而预见将来的事变,从而未雨绸缪,早作准备。《系辞上》说:“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圣人能够及时把握新出现的苗头,在众多可能性中找到引向顺利发展的契机。要通过苗头来发现和研究各种可能性,抓住有利,避免不利。

   中国古代学术依据感应关系将事物归类,凡是被归为同类的事物就会发生某种特定的感应关系。于是,这样的类就具有了规律的意义。确定了事物属于某一类,就知道了这个事物具有了该类的感应行为。将这种规律称为感应式规律,是取同类相应相动之义。

   正如我们卜卦,卦具扣在我们手里,就与我们有了感应,我的运气是好还是坏,卦具就会彰显出来,我的运气好,卦具同气相求,它所得出的卦也一定是好卦,反之,我的运气不好,卦具所得出的卦,也一定不是好卦。这就是同气相求的原理在卜卦中的应用,而我们通过这个卦的卦象,比附我们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能够对我们自身进行预测。而同时,因为“同气相求”的道理,所以人的运气好,似乎各种好事都一齐来了,人的运气不好,各种坏事都似乎一起来了。这就是民间常说的“双喜临门,祸不单行”的道理所在。

   中医藏象经络学说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构架。五行以四时为核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里四时的基本功能,分别由木、火、土、金、水代表。土则代表长夏,介于夏秋之间,作用在化。四时五行的运转决定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基本变化和往复循环。《内经》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又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湿风。”四时直接影响着万物的生长、壮老和死亡,使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按照同一节律进行。可见,天地万物的运动井然有序,步调相应。其源便出自四时。春夏长夏秋冬(木火土金水)轮流当令为感,万物依次生长化收藏(以及风暑湿燥寒、青赤黄白黑、酸苦甘辛咸、角徵宫商羽,等等)为“应”。这种自然整体性的感应关系,正是五行宇宙大系统建立的根基。

   中医学发现,人身五藏——肝心脾肺肾分别与五行有感应关系,于是将五藏依感应关系分属五行。同时又发现,五藏与人身其他诸功能系统(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目舌口鼻耳、筋脉肉皮毛骨、怒喜思悲恐,等等)也有感应关系,于是将其他诸功能系统依感应关系分属五藏。就这样,最终建立起天地人相统一的五行——藏象经络感应关系体系,也就是中医藏象经络学说。例如,春,东方,风,青色,酸味,角者,肝,胆,目,筋,爪,怒等归于木行这一类,它们之间有相应相动的关系。掌握了这些关系,可以指导临床。如怒伤肝,肝病患者应避免发怒。其他四行也照此类推。

   我的一名叫做满强的弟子,现在攻读到了经济管理学博士的这么一个学位。虽然她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却对我们中国文化的根本知之不多。她曾经惊奇地问我,她说她请老中医看病,结果老中医不但通过她的面相知道了她的病况,而且还知道了她父母、家人以及学校同学的状况,不知这是什么道理,老中医是怎样看出来的?我就让她认真去学习“同气相求”,“取类比象”的原理。

   在中国传统的学术中,除了医学以外,农学、气象学、人类学、灾害学、地质探矿、美学等等,都广泛采用“同类相应”原理来建立自己的规律系统。

   如在农学方面,欲知下一年种什么谷物收成最好,可将各类作物的种子分装布袋,容积相等,于冬季不再萌发的时节埋入背阴地下,待冬至后五十日,将其起出。再度量,哪一种容积膨胀得最多,就是为下一年最宜种植的作物。又有记载说:“虫食桃者,粟贵。”意思是说,桃子糟虫害的年份,谷子的收成将明显下跌。

   中国古代还利用地上之物与地下之矿的相关对应关系,作为探察矿藏的线索。《管子·地数篇》说:

   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赤者者,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

   这是利用矿苗和矿物的共生或伴生关系来找矿。“山之见荣者”,指地下之矿显现于地表的物态容貌。根据山之所现的容貌,可以推断其下隐藏着何种矿物。这种找矿方法,一直沿用下来。

   在古代还发明了植物探矿法。荀子说:“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对此,后人又不断补充。唐朝段成式著《酉阳杂俎》记:“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虀,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山有宝玉,木旁枝皆下垂。”《天工开物》里说:“南方秃山无草木者,下即有煤,北方勿论。”

   而中国的“相学”也是这样的原理,所谓“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相由心生,心随意转”就是这个道理。通过人的外在形象可以推论人的寿夭穷通,正如古代相书里所说的:“有诸内,必显诸其外”。中国古相学发展至今,也已有自身严密的体系。如果我们不加研究,而断言其为迷信,不仅仅是对我们中国相学的否定,同时也否定了由“感应”、“类象”、“同气相求”等原理构建、创造出来的整个中国文化。

   坚持实体科学的学者,可能认为惟有找出实体原因才算科学。所以对上面所说的这些不屑一顾,认为充其量不过是经验之谈。然而利用感应关系确实能把握一些实体科学不能触及的规律,发挥独到的认识作用,并获得预期效果。其实,世界上有许多联系并不是有形的因果关系,有许多联系不仅肉眼看不见,所以有形仪器也永远不能捕捉,或者至少暂时不能捕捉,但它们确实存在。这样的联系,正是实体科学的盲区,为实验室的实验方法所无法进入,而惟有在“象”的层面上,依靠感应等现象层面的范畴才能加以把握和利用。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感应概念的应用十分广泛。自然、社会、心理各领域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发生的许多相关性、对应性联系,大多被称为感应。所以,中国传统学术所说的感应,内涵相当复杂。这里只是指出,凡具有确定性和重复性的感应关系,就具有规律的意义。它们是规律形成中的一种。而中国唯象学的任务便是揭示这类规律。

   通过前面的叙述,相信大家对中国唯象学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我们的唯象学,不是象西方那样,划分出唯心与唯物的派别,而是将唯心与唯物都融入一体认识世界、认识宇宙。我们了解了唯象学,就基本把握住了我们中国文化的命脉。我和在座的朋友一样,都非常对由《周易》演绎出来的各种预测术感兴趣,尽管预测的方法花样繁多,但实际上都共同遵循一个“同气相求”的原理。

   在座对术数文化有所研究的朋友,我想你们大家都有这样一种共识,就是对“象”的感受以及感悟。

   无论是六爻也好,八字也好,奇门遁甲也好,紫微斗数也好,等等的一切预测门类,无不是一种模型,而这种模型,依据同气相求的原来对人类乃至于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进行摹拟,从而知道被测对象的命运轨迹。了解了这一层,我们就不再觉得预测术有多么的神秘,更毫不客气地说,知道了这种“感应”原理,我们任何人都有迅速地掌握预测术,乃至发明新的预测术。

   是的,这一切都并不神秘,只是这门古老的文化在民间长期被以此谋生的操术这者故弄玄虚而包裹上了厚厚的神秘外衣,了解了中国唯象学,就剥离了这件神秘的外衣,让学术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之下。

   前面我提到过我的弟子满强向我求问的关于中医也能做疾病之外预测的问题。在这里,为了更深一层了解、理解《周易》唯象文化,我就以人身结构与中医养生为话题再展开讨论。

   提到《黄帝内经》,我们不少人都知道这是一部中医理论的最早典籍,如果提到《淮南子》,恐怕就很少有人能够清楚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部书了。我就从《淮南子》谈起。

   《淮南子》是两汉前期的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学术著作,属黄老学派。对人体和养生的研究,是黄老学派的专长。《淮南子》作者在概述这本书的要旨时说:“欲一言而寤,则尊天而保真;欲再言而通,则贱物而贵真;欲叁言而究,则外物而反情。执其大指,以内洽五藏,齏渍肌肤,被服法则,而与之终身,所以应待万方,览耦百变也。”可见心身问题在《淮南子》一书中居核心地位。

西汉是我国人身科学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医学奠基著作《黄帝内经》正是在这个时期成书,而略晚于《淮南子》。《内经》与《淮南子》,无论在哲学思想还是医学原理上,都很接近,甚至有不少地方如出一辙。所以,发掘《淮南子》的人身观和养生论,对于我们了解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究关于人的生命的象规律,《淮南子》继承了先秦的自然整体观和天人统一观,并用这种观点对人身进行了更为细致、具体的观察和总结,明确地提出人身是一个小宇宙的思想。它说:“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制也。”肯定人身与宇宙有相应性和统一性。在此之前,孟子曾经说过:“万物皆备于我。”《吕氏春秋》也说:“人之与天地也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淮南子》虽然是这些论述的继承和发展。它的贡献是直接把人身与作为一个整体的宇宙相比较,肯定两者无论在功能关系上,还是在形体结构上都有着深刻的共同点和相应关系。而且,它把这一思想贯彻于自己学术理论的始终。

《淮南子》说:

   孔窍肢体,皆通于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经),以使三百六十节。

   故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以与天地相参也。

   与此相似的论述,在稍后的《春秋繁露》和《内经》中也可见到。如《灵枢·邪客》写道: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

   对于这种历史现象,我们不应因其看起来十分幼稚而嗤之以鼻。应当看到,这种做法是沿着先秦开辟的“人与天地相参”的道路向前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先秦大哲们奠定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但是老庄孔孟对人的身体如何与天合一论说得比较概略,很少涉及人的生理构造。《吕氏春秋》所谓“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只是笼统地开了个头。虽然,在中国古代居于支配地位的天人合一论如果继续向深广发展,势必会与医学结合,去尽力揭示人身与自然的一致和统一。而中国古代的医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之下,揭开了新的一页。

   《淮南子》说:“孔窍肢体,皆通于天”。这一立论体现了人是自然整体的观点。有生命的人不是一个封闭的整体,而是一个彻底开放的整体,所以人的孔窍肢体与天地宇宙都相通。这就是说,中国古代医家要求观察的生命的自然存在状态,强调人的生命和机体不仅自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活的整体,而且与天地宇宙的运动过程也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所以,中医学对人身的认识不以形体解剖和形体分析为本位,而是将重心放在一起。所以,中医学对人身的认识不以形体解剖和形体分析为本位,而是将重心放在生命的自然过程和自然状态上。于是方在“孔窍肢体,皆通于天”,“人与天地相参”上立论。这是中医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完全合理的,正确的,同时也是一条与西医不同的认识人身的路线。

   在淮南看来,由于人为天地所主,并始终受到天地的制约,所以人的形体和生命必定与天地相应。将人身的生命过程与自然界某一现象应合起来,正是对人与天地相关机制的探索。如《内经》认为,“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意思是足三阴三阳左右十二条经脉,分别与十二个月份相应。每一个月份到来之时,相应经脉的生理功能就格外旺盛,针灸谈经上的俞穴,效果尤其明显。用这种原理来指导临床,要求医生选穴施针,不但要针对具体病症,还要考虑经脉的应时变化。《内经》的这一理论到元明时代,发展成了子午流注针法,系统地揭示并利用经脉俞穴与年、月、日、时的应合关系,这就是著名的阴阳时间针灸医学。

   所以,中医学是依照“观物取象”和“立象尽意”的原则形成的人身科学,主要是意象思维的产物。中医学无论在生理病理还是在临床治疗上,着重把人身看作一个自然之象的流程。这也就决定了中医学必定以自然地生活着的人为认识对象,而属于象科学。

   以时间为主的选择还促使中医学在整体观察、开放性实验之外,多采用内省的方法来认识人身和环境,于是发现了“气”。“气”是时间属性占优势的实在,与空间属性占优势的物质和物理场不同。“气”在生命运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是生命流程和生命感受的承担者和推动者。

“气”为中国古代学术(主要是医学养生)的伟大发现,与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正好代表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实在观。古希腊的原子论仅具有哲学意义,又具科学的实践价值。气的存在在养生和临床的无数案例中得到证实,几千年来气概念一直有效地指导临床和养生。尤其要指出的是,气的各种养生和临床效果,至今不可能用其它形态的物质存在来解释或替代。气,决不仅存在于人身之中。它“细无内,大无外”,“无不通透”,可以受人的意念调控,与实物性存在对称相容,构成世界的“另一半”。事实上,如果没有气,或者放弃了气的概念,也就没有了经络藏象。没有了经络藏象与日月四时的应合关系。那还有什么中医呢?

   中医学研究气,并以气为基础建立藏象经络学说,它的途径之一是通过象。中医之象主要是指人体作为活的整体暴露于外和所感受到的功能动态过程,是人体内外相互作用关系的整体反应。象的实质是气,是气的流动。我们在前面就已经说过了。北宋的张载也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象是介乎气和形体之间的存在,一般总是在有形物体运动变化的过程之中呈现出来。

   《周易》和中医学在认识上都以“象”为本位,而中医学所探索的是关于人身生命的“象”的规律,阴阳五行应用于中医学,其内容正是关于人身整体功能关系的规律。所谓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就是说,必须在人身整体功能和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上找到根据,而这些关系又都是通过“象”表现出来的。医家正是要依据人身所呈之“象”,来做阴阳状态的判断。我们知道,“象”,也惟有“象”,才是自然状态下人身整体功能关系的表现。

   是的,“象”要比“体”敏感,病邪刚客于身,还没有成病就可见于象。所以辨证论治可以提前发现病变,找到病因,作到早期诊断和治疗。而形体性的诊断治疗,一般只看重物质构成方面的变化,然而物质构成发生异常时,则病已成,患已深。

   “象”还要比“体”丰富。人是生物机体、心灵道德和审美求真的统一,是形和神的融合。以形体为本位的医学,难于包容人的社会道德和心理精神层面,而辨证施治,察看人的气象,自然地可把人的精神世界纳入其中。所以,中医学有利于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从治病到治人的转变。

   对于中医的治病,在古代不仅仅是中草药作为药物,甚至包括风水等等均是治病之方。按天人合一的理论,人本身也是归属于自然,人有病了,他的风水环境必定会有破败之处,或者说是有不利于他的身体身心的地方,这就是人法天地,同气相求的原理。我给大家讲一个鲜活的例子。

   我们重庆市国学书院的院长陈传渝先生,他有一次为一位朋友勘测家居风水,忽然在小主人的卧室窗台上发现了一颗很长的钉子凳在窗棂上,看起来特别地刺眼,陈老师就询问屋主,小主人是不是有眼病,还常有心跳加剧的现象。他的询问令主人大感惊奇,回答确有此事。原来他儿子的眼睛上长了疮,治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好,还常常莫名地感到心慌。陈传渝老师当即拔掉了钉子,不久,孩子的病就好了,一家人专程来答谢。

   陈传渝老师在这里用的就是《周易》唯象学里的东西,说穿了就是取象比类、同气相求。我们大家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心灵、窗户,三个物体都属于一种类别,在八卦里是《离》卦,小主人卧室的窗户上钉了一颗刺眼的钉子,就势必感应到小主人的眼睛与心灵。

   这就是易学的思想的应用,易学复杂吗?并不复杂,所以易学易学,简单易学嘛。只要懂得了万物类象,由此及彼,同气相求……你就已进入了易学的殿堂。

   而中医的理论构建也是“比类取象”、“同气相求”,所以我们常说“医易相通”就是这样的关系。我们能从风水、八卦、八字等术上看到人体的疾病,也就完全可以从疾病里看到家人、学校同学以及你的住宅环境的情况来。

中国的文化就是侧重于时间文化的文化。通过本文的了解,我们发现了,时间不仅与老子的道极其吻合,而且与《易经》的“易”十分同一。时间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正好对应了“不易”;而时间是往来古今流动不息的,正好对应“变易”;同时时间又是一种最简单的一种实体,而且人人皆有,万物皆有,就对应了“简易”。时间统摄空间的例子,我们可以通过对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的了解来直观认知。比如在八卦里,乾卦代表皇帝,老人,天,如果这算空间概念的话,那么乾卦在时间上就代表了戌亥月(即农历的九月与十月),而乾卦的具体空间表现是西北方。如果我们求财而起出一个卦来预测,得到了乾卦,根据同气相求的原理,我们就可以判断说,在戌亥月会得财,方向是西北方。

   比如在五行里,水代表的北方是空间概念,那么时间上则是冬季。

   又比如在地支里,子丑寅卯常常被用来记时,如子时寅时,但它除了表意时间以外还表意了空间,子还代表了北方,寅还代表了东北方,卯还代表了东方。

   正是由于时间的不可分割性,所以才会有所谓的八字算命——人从出生那一刹那就决定了人这一生的成就高低。也正因为时间统摄了空间表征了一切,才有后来的《梅花易数》的时间起卦法乃至用时间推演事物发展状况的时加奇门法等等。

   事物同气相求,同声相感,在同样的时间里,同样的物象就有相似的状态。这是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同时性原理”。

   荣格的一生可以说是与东方思想不断对话的一生。荣格曾犀利批评当时的学院心理学,是过分强调理性因而束缚了人们思想的唯理智主义。可以说,荣格最有原创性的一些观念,都与东方思想有关。荣格自己也承认,他的某些观点根本上源自东方思想的启蒙。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源自《易经》的“同时性原理”。荣格对他晚年才公然提倡的这项原理非常重视,因为如果同时性原理可以成立的话,那么人类构建知道的基本设定——因果律,就要受到很大的挑战。荣格认为同时性原理除了可以从心理分析的案例中获得左证外,主要是《易经》提供了最为完美的理论基础及程序运作。

   在《周易》的启发下,荣格认为潜意识有一种作用规律——这是一种与因果律完全不同的联系,荣格称之为“同时性原理”,并且认为这是一种在宇宙中普遍适用的规律。

   荣格相信,在宇宙大化的滚滚奔流过程中,因果联系不过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此外还有别的联系,例如,万物在连绵不断的时间之流中并排地进行着,其中有些东西在许多地方基本上同时出现,它们可能是思想、符号、心理状态、某个数字、某种物品……等等,尽管性质不同,形态不同,却有着相合的等价的意义。由于它们分属各自独立的不同的时间演进系列,出现在不同的地方,不可能发生因果性的联系,却有着巧合性的对应关系,荣格将这类现象称作“同步”或“相对的同时性”,认为这种现象受制于同时性原理。

    为了说明“同时性”的确切涵义,荣格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那是他在为一位年轻的女患者治疗时发生的真实事情,荣格记述说:“她尽管做事想扣两端以执中,诸事求好,结果总是做不到,问题的症结在于她对事懂得太多了。她受的教育相当好,因此提供了她良好的武器,以完成此种目的——即一种高度明亮洁净的笛卡尔式的理性主义,对于实在具有永无差错的‘几何学’的概念。我曾数度尝试以更合理的态度,软化她的理性主义,结果证明无效之后,我不得不盼望某些不可预期而且非理性的事情会突然出现,如此方可粉碎她用以封闭自己的理智之蒸馏作用。某天,我恰巧坐在她对面,背倚窗户,聆听她不绝的陈述。前晚,她做了一个印象极为深刻的梦,梦中有人赠她一只金色的甲虫——一件很贵重的珠宝。当她正对我诉说这个梦时,我听到背后有轻拍窗户的声音,我转过头来,发现窗户有只相当大的昆虫正在飞撞窗棂,试图进入这黝黑的房间。此事颇为怪异,我立即打开窗户,在昆虫飞进之际,从空中抓住了它,是种甲虫,或说是种普通的玫瑰金龟子,它那种黄绿的颜色与金色甲虫极为相肖,我将它交给我的患者,并附数语:‘这就是你的甲虫。’此一经验洞穿了她的理性主义,打碎了她理智抗拒的坚冰,如今治疗可持续下去,且成效显著。”

   荣格将女患者梦中的珠宝赠品——金色甲虫于谈话过程偶然出现的活的“玫瑰金龟子”,视为有“同时性”关系的两个事物,并认为这类有意义的巧合事例数不胜数。它们各自演进而平行,以不同的方式基本上同时出现,即——意味深长地“巧合”。

   荣格的“同时性原理”,其实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感应”,在我们的预测之中,则叫做“外应”。

   外应其实就是一种征兆,其原理同样是同气相求,同声相应。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

   我下半年在深圳时,我与朋友驱车去潮汕的路上。朋友问我,他想去广西考察一个地产项目,不知道这个项目能否做成。我们驾驶的是一辆小轿车,原本行进得很快,就在朋友问话的同时,在我们的右侧突然飞速地窜出一辆大卡车并且插到了我们的前面,大卡车又忽然减了速,我们的小轿车也只得跟随其后减了速——这就是一个外应,我立即说,这个项目竞争不过别人,被人抢占了先机。其对应的象就是大卡车超越了我们的小轿车并插到了我们小车的前面甚至限制影响了我们小车的速度。

   后来朋友去广西考察了半个多月,正要投标结果被人抢了先机,于是变得很被动了。

   这只是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个小小例子。关于同气相求、同声相应、比类取象原理的运用,我写了一本书——《易启录》,是生活中学易用易的实例汇集,大家如有兴趣,可以一看。

  《易传》里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这句话最基本的地方,似乎就是针对外应而言的。我们在讨论一个事情的将来,忽然出现了一种别的状态的象,我们就应该立即抓住这个象来比附我们所正在讨论的这个事情,不要去思想,直接依据这个外应做出判断。实际上就是所谓先天与后天的区别。无思无为的时候,就是与事物融合为一的,也是先天的,一旦思为起来,就有了主客的区别,便落于后天了。先天的便是象的层面,而后天的则是体的层面。

   我们的汉字也是始于象形,汉字本身就具有千百万的象,历史上从古至今都流行“测字”的方术,测字同样也是“同气相求”的原理。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一个气运阶段里,就会招引一个什么样的字。

   姓名学也是一样,一个字是一个独立的象,当两个或者三个、四个字组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又一个整体的象。同样是“同气相求”的原理,一个什么样的人,会招引一个什么样的名字。譬如马加爵这个名字,分开来看它们的象,马为奔跑、冲动之象;加为前进、增加之象,爵有官禄、荣誉之象,所以,从单一的象上看,这个名字的主人好动、变动多,性格冲动(马),但同样追求上进(加),在求学阶段一直是名列前矛,还获得过奥林匹克奖等等的荣誉(爵)……然而当这三个字组合为马家绝后,就形成一个整体的象——马家死绝,这个象怎样呢?也就不用多说了。

   近年十分流行一种叫做五格剖象法的所谓姓名预测术。其实中国文字本身就是始于象形,用数理来拆解汉字是一条舍本逐末的不归路。真正要研究姓名学,应该研究汉字的起源与发展,研究它的历史演变以及训诂学。

   梦境也是象。不过因人所秉的气不同,其象的呈现也各各不同。气强,象就显;气弱,象就隐。我念初中时,对中国古代哲学充满好奇,尤其是对神秘文化的渴望,几乎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虽然没有练过气功,但“心诚则灵”,那时的气非常强大,所以每天都做梦,并且直接梦到第二天要发生的事情,甚至会梦到身边同学什么时候收到信乃至信里面记述的内容,一度引起同学的轰动。

   这里我们提到了气与气功,有必要向大家阐述一下。

其实,气功修炼的核心是调心,以调心带动调气和调形。调心的主要内容是虚心净意,志意专一,排除不正的欲念,力求在精神上达到与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并用这样的精神指导自己的言行。我们不可因后来和现代社会的某些变化,不可因个别人的不良行为而误以为气功修炼只是少数江湖术士的事,或甚至是令人生厌的事。气功这个术语的确是后来才出现的,到近现代才比较流行使用。但气功修炼这件事在古代十分普遍,而且十分高雅,有很多古典文献和出土资料可以见到。《楚辞》中有不少诗句也提及气功……气功实际上是古人为实现“重己”、“先己”、“必己”而普遍采用的修炼方式,是中国人的一项伟大实践。

   无形之器与有形之物相关联,所以从有形之物的某些变化也可以佐证“气”的存在,而这些现象恰恰是物质科学所不能解决为人的心所能知的。

   例如我们前面早已说过的经络现象,早就已经为世所公认。20世纪50年代以来,法、日、德、意、美等多国科学家,特别是中国学者,应用声、光、点、磁、热、核等生物、物理、化学方法,对经络现象做了许多实验,证明经络传感是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它与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有关,但经络不是神经,更不是血管,而是人身一套独立的高层调控系统。世界各国的大量临床案例都证明针灸和循经治疗是十分有效的。但是,现代科学方法,只能证明经络的存在,而不能说明经络现象的直接承担者或介质是什么。

   然而,有一部分人却能清晰地体验到自身经络的感传:一些高水平的中医大夫能够“观察”到病人体内经气沿经络循环的状况,作为行针治疗的依据。

   针刺在于调气,神指气,“上守神”是说,高级医者能视气在病人体内的运行状况施针。“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经络现象显示,活的人体内确实有“气”的存在,它们对人的生命起支撑和调控作用,但它们与现代自然科学所说的物质完全不同,应当是另外一种性质的存在。

   除了经络以外,辟谷也可以证明无形之气的存在。古今都有人自觉或不自觉出现辟谷现象。当出现长时间辟谷时,人体消耗的能量靠什么来补充?甚至还有个别的少年长时间辟谷,还能令人惊奇地正常发育生长,其营养来源是什么?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能量并不完全依靠饮食,而是一部分来源于水谷,一部分来源于宇宙间的精气。《内经》里说: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脾,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辟谷与经络都是“气”存在的明证,其实,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心灵感应也是气存在的明证。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相关科学家对心灵感应做过许多实验研究,有众多的实验报告问世,证明心灵感应确实存在,表现形形色色,为物质科学所无法解释,其实何止心灵感应,面对人人都有的思维活动,现代科学也陷入窘境。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说过:“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把思维归结为脑子中的分子的和化学的运动;但是难道这样以来就把思维的本质包括无遗了吗?”

   气是在主客相融的认识方式下发现的。所谓主客相融不可能是在形体上,只能是在心念上,所以气与心灵相通。老子说:“心使气曰强”。

   由于气是生命之源,是思维的直接承载,所以当心虚静下来时,宇宙之气则大批云集于心,这对于我们个人起码会有三大好处:一是有利健康;二是提高心治和心智;三是产生以心控制气的能力。

   我在念初中时,最喜欢读武侠小说,几年里读了几千册武侠小说。武侠小说里描写内功(气功),我也跟着幻想,不知不觉里,自己其实就已经练了几年的“气”了。武侠小说尽管是虚构的,但我那时年少无知,信以为真,所谓心诚则灵,所以竟然还真给我从武侠小说里练出了“神通”来。

   那时还读了不少的古代哲学典籍,如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等思想对我影响至深,我时常浸润在易与道的思想里,长时间积累下来,我便有了一种特殊的气质,这个可能大家都能看得见。

   我以前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李连杰的一位姓唐的师叔祖,希望能得到唐老先生的点拨练一练气功,这位老先生打量了我良久,就断然说我练了很多年的气功,当时还使我莫名其妙。其实这些气就是我一边看书一边练成的,所谓“练气无定式”,“气与心灵通”,古代先哲的思想感应着我的心灵,我的心灵到了,气自然就到了,所以练气功,专注在心灵与意念。

   话题说远了,我们继续前文关于梦象的话题——

   我在念初二下学期的时候,学校教学楼的对面正在新建一座厕所,厕所的颜色是蓝色的。我把蓝色归入《震》卦。震三巽四,正在修建,应事较缓,我当下就定了一个应期,就是三个月。教学楼为书香门第,而厕所为臭气熏天之所,震为动,巽为风,臭味有飘动之象,我当即就断言三个月内学校必有口腹之事发生,事关重大,不可小觑。我把我的断语告诉了同学罗小辉等人,以及学校的龙明理老师。然而师生均不在意此事,认为我不是人小“鬼”大就是人微言轻,只当笑话。

   三个月后,学校果然发生了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引起了省里的关注,贵州许多报纸还进行了报道。在食物中毒后没几天,我梦到当时正在跟我学习八字推命术的老校长罗富恒老先生,梦中他带领我走到这座厕所前,指着“厕所”二字让我计算“厕所”二字的笔画,问我一共多少画。我一数,十六画。老校长就说,十六天以后在这个笔画数的时间里,我们学校的老师也要离开了,他的名字和“厕所”二字的笔画数一样。然后罗校长在我的手心写了一个繁体的“罗”字,就步履沉重地离开了。

   梦醒后我吓出一身冷汗。这个梦记得异常清楚,罗校长与我是莫逆之交,我们常常在一起交流文学上的心得,感情很好,所以梦到他我并不感到奇怪,而我奇怪的是在梦中竟然把“厕所”的笔画数都给计算了出来,原来梦中也有意识活动?我又赶紧计算身边一些熟识的老师的姓名笔画,都没有发现有十六画的!而至于那个繁体的罗字是什么意义,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半个月后,不,准确地说,就是十六天后的星期四,学校新来的一位名叫“代理”的老师,在骑摩托车的回家途中不幸罹难意外身亡,而车祸的发生时间,据目击者说,正好是下午四点,即十六点整。我赶紧计算“代理”二字的笔画,头皮发麻——十六画,不多不少,十六画!

   新厕所对应新老师!

   我忽略了新老师,因为与学校老教师熟识,所以我的思考重心全放到了老教师去!

   象!这就是象!比类取象,万物类象,同气相求,同声相应!

   没想到,再过了几天后,罗富恒老校长突然逝世了。我的意识里立即反应到梦中的那个繁体“罗”字——上四下维,四维两个字,不也是十六画吗?我震惊了!

   这只是我千百个梦当中的一两个例子,然而,即便是一个两个,也足以说明中国古代哲学——《周易》唯象文化的奥妙无穷!

   我感叹,我震惊,我仰望,我喝彩!

   有人故弄玄虚,其实整个的唯象文化就是这么简单,无思无为,感而遂通。有人仗着囫囵读了几本风水书,就自命不凡,给人寻地,却出了不少问题。我就见过一个风水师,给一刚谢世的女性寻找葬地,葬地颇有气象,山环水抱,葬地选在了山顶,大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气概。地师满拟是不错了。我心里却在发问,这样的葬法恐怕是凶多吉少啊!为什么?女命主柔,况且又是一普通的乡镇妇女,葬地这样雄奇,委实毫不般配啊,这无异于卦中阴占阳位为不当位之象,不出凶事才怪!果然下葬后第六天,亡命的女儿就出了车祸住进了医院。

   地师选的地也没有问题,问题就出在亡命是否有福消受或者说阴阳是否当位。

   前几天我回乡探亲,遵义市鸿霞公司的董事长甘明霞女士邀请我为她相命,我就相她的出生时间所换算出的八字——

   坤:辛亥   壬辰   己巳   戊辰

   八字一起出来,我立即一眼看到了两个象:

   1、金水一片,配偶宫独火有水库相夹,年上亥水遥冲无合解,婚姻不能稳定;

   2、金水一片,更有库收,财旺,富命。

   与甘女士去了她公司办公室,我见她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只硕大的铜质工艺品“老虎”,我立即就说:你的婚姻很不好。因为老虎主威,而女性主柔,所以民间常说,“女命白虎克夫”,中国古相学里常说“女命虎脸不利夫”。

办公桌的前面仅两尺之隔便是一堵墙,墙上挂着一块方正的小小的壁画,壁画上画着的是一轮红太阳照着大海,海上有一艘帆船在海涛中航行。

   我说,甘姐你应当把这个壁画放大,不能太小,因为墙与办公桌相距太窄,就好象你的视野打不开,思路打不开,市场打不开。墙在八卦里是艮卦,艮为止,为堵。事实上我们也不能把墙拆了,办公桌也不能换向,那么我们就在墙上挂一幅巨大的海水壁画,这样看来,前面就不是一堵墙而是一汪海水。你的八字里水为财,整个象到了,气也就到了,气到了,运也就到了。

   她的八字前三运,都是木火土成势,没行财运,难以大发;而06年丙戌冲开辰库水强财灭巳火,离异了,并且我还断出是农历九月(戌月),令甘女士很惊奇。我说你的后运是金运,水得金生,财源茂盛,财路广开,正好2008戊子年进入丙申运,申子辰成局,财旺,必有大发。

   其实这些也是同气相求的原理。甘姐马上就要换运,但风水的布局还没有改变,于是就出现了我。运在改变,风水也在改变!

   甘姐又请我给她留点文字,她让工厂的员工把壁画放大同时也把我的文字加入其中。我根据她的八字意象立即填了一首词,大家可以从词里来对照观摩里边的象:

                   望海潮

                      ——丁亥冬 易玄敬题

        黔北姝女,意气风发,西南频起荣华。

        风帘翠幕,绝色香筠,尽在闺中韵雅。

        远客迎门庭,袅绕上清茶,如诗如画。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目无暇。

 

        放眼百舟争舸,看千帆竞渡,狂卷浪花。

        火天大有,龙蛇变化,岂是等闲娇娃。

        三十年河东,观惊涛浪打,对赏鸿霞。

        直待异日良辰,英姿焕发。

 

   象的话题,就跟“象”一样,言之不尽。我今天,仅仅是做一件抛砖引玉的事儿,和大家随便侃侃,中国文化,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共同传承,共同发扬。

   是的,中国唯象学博大无边而又执之一理,包罗万象而又复归如一。我们的国家,便是在这样的象文化里走过了数千年,并且绝对还将继续走下去,甚至还将在新的世纪里大放异彩为全人类造福!

   对于我们中国古老的《易经》文化,在西方社会同样不乏我们的知心朋友,比如玻尔,比如李约瑟,比如荣格……

   甚至到了我们今天,在我们不少的国人眼里,也只有西方科学的存在,这何尝不是一种对科学的盲目崇拜与迷信呢?荣格有一段话曾明确指出,中国有自己的科学,与西方科学相比,它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科学。我们姑且把这种科学称为“玄学”。

   现在,我们就用荣格的这句话作为我今天讲演的结文:

   几年以前,当时的不列颠人类学会会长问我,为什么像中国这样一个如此聪慧的民族却没有能发展出科学。我说,这肯定是一个错觉。因为中国的确有一种“科学”,其“标准著作”就是《易经》,只不过这种科学的原理就如许许多多的中国其他东西一样,与我们的科学原理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