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麽最好看的小说:我们的大学教育缺失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9:44:25
 我们的大学教育缺失了什么? 

我国自1999年扩招之后,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2年毛入学率为15%,2004年为19%,到了2010年,毛入学率为70%。正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因而还缺乏对这种教育内涵的深入研究,所以往往出现观念不适应,条件不适应,教育内容、方法、手段不适应,人才质量与社会要求不适应等情况。面对新形势,我们的教育究竟缺失了什么?

一 价值观教育缺失

  教育价值问题所涉甚广、事关重大,而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人文主义与进步主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自然价值与人类价值、秩序诉求与自由诉求、主体原则与客体原则、阶级性质与公共性质、冲突取向与和谐取向的不同,都是 其中一些基本的重要方面,值得深入研究和把握。

二 法制教育缺失

一直以来,中国学校在思想、精神、观念、态度、道德、方法、法制等软素质的教育普遍缺失,刘海洋\李启铭\药家鑫等都是法制教育缺失的牺牲品。

三 缺乏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办学模式

  钱学森甚至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失缺了什么?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失缺了什么?是创造能力?是实践能力?是以社会责任心为核心的人格培育?在社会的关注中我们应该审视自己,直面挑战,我们必须用行动做出负责任的回答。

四 缺乏服务精神

 办学的目的,真正的大学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的。正如美国教育学家亨利·纽曼所说:大学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这种教育使人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能力有一种清醒的状态,推进政治权力的运用以及使个人生活之间的交往文雅化……”也就是说,大学本身不具有功利性,是提高全人类素质的场所,就此而言,大学就不能走高收费的道路,公共财政必须为其提供足够的办学资金。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被前所未有地扩充,它的任务是科教兴国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因此,就在我们的大学还未意识到大学真正的理想是什么,大学生培养的方向是什么的时候,人力资本论已把学生打入工具行列。大学越来越成为一种影响命运的重要资本。

  在这个时代,知识经济成为教育界最时髦的口号,我们的教育是为具体事物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学生或者教育本身而存在。在我国很多经济学家乃至一些大学校长看来,大学和办工厂或开公司一样,要迅速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的经济学家、教育家都在不断呼唤,我们应该培养出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物,因为他有创造性,他可以让自己的财富到达一千亿元以上。这些人所看中的不过是比尔·盖茨这样的金钱标志符号。从这个角度而言,经济学家们提出的大学收取高额学费,通过高学费来救济穷人上学,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如此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就不再关心这个社会,不再关心未来,一切都是最急功近利的,最容易出效益的。人格力量的教育在这个时代将变得越来越枯萎。大学也就变成了一个工厂或者其他的办事机构,只不过产出的是一个个会工作的人罢了。 

 

  新形势下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高等教育肩负着“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因此,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努力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服务。

当前,随着高校扩招,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高层次人才对职位的挤压和替代推动着中国教育结构层次逐步提升。然而,现实的劳动力市场却是技术技能性人才极为短缺,一方面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广大企业和急需人才的农村基层很难找到高层次人才。拥有专科、本科文凭的求职者比比皆是,有一技之长的技工人才却不多见,中高级熟练技工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教育与社会需求出现脱节,反映出我国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

 高等教育要多样特色化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受国家、地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所推动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大众化的确切涵义是当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超过某个百分点后,警示大学必须改革,高等教育必须实现多样化发展。现在我国高校在校生达到2200万,每年招生700多万,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发展到这一警示线:2200万大学生不可能都培养成科学家、教授这样的学术性人才,因此,我们要在多样化人才培养上下功夫,要发展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实施多样化的办学实体。

  大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优良的办学和管理思想、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特征的总和。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应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大学教育的理想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从事大学教育的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思想、教育信念和对教育活动的是非判断、价值取向等,以及大学积淀和创造的文化及其培养的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即大学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大学教育的理想主义精神,主要指那些倾心于教育实践,发现和创造教育中的真善美,用自己的心灵之火点燃学生理想主义信念的教师及其教育活动。它能使学生实现“精神成人”的目的。

  不能迷信高学历 学历崇拜当止

  学历不过是在学校里学习的经历,它最多也就是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程度;高学历大约也只是反映了一个人有系统的专业学问或学术造诣。学历或高学历在今后将越来越普及,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既要尊重它又不能迷信它,因为学历毕竟不等同于素质,高学历也不等同于高素质。我们应反对将学历(学位)与能力关系绝对化,摒弃依学历(学位)划等级、以学历论英雄的人才观与用人观,因为这种人才观是违背人才多样性、多元性与多层次化规律的错误取向。

  由于整个社会都在片面追求学历(学位),单纯的学历(学位)教育似乎成了一些大学的目标。提高学历(学位)而非提高能力的取向,实质上损害了对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提高。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突起,成为高等教育阵营里又一支重要的方面军,这不仅创新了世界职业技术教育无学历层次之分的范式,同时也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过程中多元化办学探索出了新的路径。但无论是办学体制还是办学定位,在教育理念和实施策略中,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困境,需要研究之。

  怎样评价大学

  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实际地位,能在大学排行榜上得到多大程度的反映?当下中国,是否具备对大学进行客观、科学排行的成熟条件?中国现有的大学排行,有哪些问题需要澄清?今后,如何构建科学的大学评价体系,才能发挥其对高校和社会的积极意义?中国大学要想在世界上赢得真正的尊重,还有哪些迫切问题需要认真解决?总之,今天我们该如何理性地评价大学?

  现有的中国大学排行,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评价者缺乏权威性;第二,评价者缺乏公信力;第三,评价者夹杂明显的利益因素;第四,评价指标一刀切;第五,评价标准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