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镜宇还有后代吗:中国古代趣味物理实验拾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31:42
中国古代趣味物理实验拾零  摘 要:将分布在中国古籍中的一些趣味性浓的物理实验收集拢来予以介绍,扼要地分析了实验原理与方法,指出其在当今物理学中的应用,对了解中国古代物理实验产生、变化、发展的历程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古代;趣味物理实验;物理现象

1 前 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实践的民族。在中国古代,人们十分重视用实验去研究物理现象与规律。一些实验构思奇特,设计巧妙,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至今仍然光彩艳丽。不过,物理学在古代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资料散布极其广泛,收集起来并不容易。本文从“趣味性”角度出发,从各种典籍中选出一些物理实验予以介绍,目的在于了解当今趣味物理实验发展变化的历史背 景。

2 虚管悬液实验

唐代王冰注解《黄帝内经素问》时指出:“虚管溉满,捻上悬之,水固不泄,为无升气而不能降也。”[1]

意思是:用手指捏住空管的一端,将管中灌满水后倒过来,水不会从管中流出。因为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管中,所以管里的水不会流出来。

这就是“虚管悬液”实验,它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当管中充满水后,空气不能进入管中。将管倒过来,管内压强为水压,其值通常小于管外的大气压强,故水“悬”在管中。这个实验是从“瓶子倒水”实验演绎过来的。

早在南北朝成书的《关尹子》一书就已指出:“瓶有二窍,水实之则倒泻,开一则水不下,盖不升则水不降。”[2]

意思是:在密封的瓶上开两个小孔,瓶中灌满水,水就会从瓶中倒出。若只在瓶中开一个小孔,水是倒不出来的。因为此时空气不能在瓶中对流。

很显然,上下两端开口的瓶子,下口上面压强为一个大气压加水压,下面压强是一个大气压,这种情况下水会从下口流光。但将瓶的上口封住时,水向下滴落一点点后,瓶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当瓶内气压减小量与瓶中水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时(有时只要水的下表面向外凸出一点点就行),水就不会流出来了。

该实验,常有教师在讲到大气压作功时,用“试管履行”来演示。

3 瓶子喝水实验

宋代俞琰(1258~1314)所写的《席上腐谈》一书:“剧烧片纸纳空瓶,急覆于银盆水中,水皆涌入瓶,而银瓶铿然有声,盖火气使之然也。又依法放入壮夫腹上,挈之不坠。”[3]

这段话的意思是:将剧烈燃烧着的纸片放入空瓶里,迅速把瓶倒扣在装有水的银盆中,水就会涌进瓶里,并且铿然有声。因为纸片的燃烧使瓶中空气减少,待瓶内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的缘故。按这种办法把瓶扣在人腹上,瓶子会吸住腹肌而不坠落。

很明显,纸在瓶中燃烧,瓶内空气膨胀,空气从瓶中“跑”掉一部分。把瓶扣在水中,氧气燃尽,火焰也就熄灭,此时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瓶外空气压迫盆里的水涌入瓶中。记载中尽管没有说明这是大气压作用的缘故,但能指出“盖火气使之然”,这在当时已是了不起的事情。

古代记载大气作功的实验有许多,还在先秦时期,我国就用“角法”(今“拨罐疗法”)治病了,可见“瓶子喝水”实验并不“年青”。当今人们选择泡菜坛子,先在坛外沟槽中倒水,然后把燃烧的纸片丢进坛中,盖上坛盖,看沟槽中水是否被吸入盖内或坛腹,以此判别坛子是否漏气。其检测原理就是“瓶子喝水”的实验原理。

4 纸人共振实验

北宋科学家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中指出:“欲知其应者,先调诸弦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即不动。”[4]

沈括的意思是:要想知道某一根弦的应弦, 可以先把各条弦的音(依五音声阶)调准,然后剪纸人放在这根弦上。这样一弹它的应弦,纸人就会跳动,弹其他弦,纸人则不动。

这就是著名的“纸人共振”实验。所谓共振,是指一个物体振动的时候,另一个物体也随着振动的现象。发生共振的两个物体,它们的固有频率一定相同或成简单的整数比。如弹动“哆”弦,别的“哆”弦也动,弹动“咪”弦,别的“咪”弦也动。

其实,早在沈括以前,就已经有人做过“瑟弦相应”实验,战国时庄子(前365~前286)在他的著作中就提到一个叫鲁遽的人:“为之调瑟,废(置)于一堂,废于一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5]只不过“纸人共振”实验更为直观和有趣罢了。


5 “铜瓮雷鸣”实验


西汉刘安(前179~前122)在《淮南万毕术》中云:“铜瓮雷鸣。”其注曰:“取沸汤置瓮中,坚塞之,内于井中,则作雷鸣,闻数十里。”[6]

意思是:把开水倒进铜瓮里(但勿倒满),将铜瓮密封后丢入井中,声似雷鸣,数十里也能听到。铜瓮怎能“雷鸣”?原因可能有两种:第一,铜瓮在下沉过程中,瓮内水面之上蒸气遇冷降温凝结,压强减低,水的沸点随之降低,水再次沸腾作响;第二,若瓮壁极薄,当瓮内压强降低时,受大气压加水压的作用,铜瓮向内破裂,造成爆炸,声似雷鸣。

上述两种现象,都是通过空气冷凝的方法达到做功的目的。现中学用铁皮盒替代铜瓮演示上述第二种现象,实验时因条件限制不在水中而在空气中进行。若演示上述第一种现象,则是将烧瓶内水烧开后稍冷却,再在瓶外浇冷水降温减压来实现。

6 “循烟燃烛”实验


姜岌在《续古文苑》一书中介绍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今燃一烛在上,一烛在下,灭下烛使烟相当,则上烛之炎,循烟而下,燃下烛矣。此类相从也。”[7]

意思是:现在让我们点燃两支蜡烛,一支放在上面,一支放在下面,将下烛的火焰吹灭,使它产生的烟雾(即蜡烛燃烧时产生的蜡蒸气)正好对着上烛的火焰。此时,上烛的火焰会沿下烛烟雾传递过来把下烛点燃。这是因为固态的蜡烛和气态的蜡蒸气都属于同一种物质。

在中学物理实验活动课中,常演示“空中飞火”、“火外生枝”两个实验,它们是从“循烟燃烛”中派生出来的。

7 “首泽浮针”实验


《淮南万毕术》云:“首泽浮针。”其注云:“取头中垢,以涂塞其孔,置水即浮。”[6]张岱(1597~1667以后)在《夜航船》中指出:“取头垢涂针,及塞针孔,水上自浮。”[8]

上述两种解释,前一种仅指出用头垢涂塞针孔,后一种则还指出应将头垢涂针。其实,将头垢涂针才是最重要的。

通常,将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它会沉入水底,因为此时物体所受重力大于水对它的浮力。但由于液体具有表面张力,如果把像绣花针那样小的物体小心地投放水面,针也能由于水的浮力以及表面张力的作用而不沉下。取头垢涂针,把针平放在水面上,因针表面有油脂(头垢),针与水之间的接触角增大,实验更容易成功。

“首泽浮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

8 “水中游蝌”实验


宋代苏轼(1037~1101)在《物类相感志》中写到:“獐脑黄蜡和匀染黑,投水中作蝌蚪,自然水中走动。但欲洁净,用了油手指则住。”[9]

这个实验中的“獐脑”应为“樟脑”(萘)。苏轼曾在《格物粗谈》介绍过“浮水金丹”实验:“樟脑、银珠捣为饼,入水,即游走。”[10]这个实验与“水中游蝌”相似。

“盆中行船”实验,与水中游蝌也有相似处, 对了解“水中游蝌”实验原理会有帮助。用保安刀片将泡沫塑料或木片削制一个约3cm长的小船,在船尾切一个“V”形切口,在“V”形切口中嵌入一片小肥皂,将小船放入倒满水的盆中,小船会自动向前航行。

这是一个利用水表面张力做功的实验,肥皂在船尾慢慢溶化,使小船后面水的表面张力系数慢慢减小,所以船头水的拉力大于船尾水的拉力,船缓缓向前移动。

9 “鸡子举飞”实验


《淮南万毕术》云:“艾火令鸡子飞。”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但因记载简单,很难确定其实验原理与方法。《太平御览·方术部》引注云:“取鸡子去其汁,然艾火,纳空卵中,疾风因举之飞。”[6]宋朝苏轼在《物类相感志》中云:“鸡子开小窍,去黄白了,入露水,又以油纸糊了,日中晒之,可以自升起,离地三四尺。”[9]

按《太平御览》引注,这个实验利用了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的密度,热空气在冷空气中能够上升的原理,但实验不能成功,这倒不是该实验原理不对,而在于蛋壳体积太小,艾在燃烧时壳内排出的空气重力无法令鸡子“举”。因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同体积空气的重力。但如果鸡子有足够的体积,这个实验就会成功。我国五代时发明的“孔明灯”(热气球)就是一个很大的“蛋壳”。

苏轼介绍的实验方法,应用的是反冲作用原理。鸡子“飞”起离地三四尺,应该是可信的。原因是他将蛋壳开口用纸封闭,只有当壳内气体膨胀,作用在壳内壁的压力相当大时,油纸才被挤破。此时,气流从开口喷出,气流的反作用力推动蛋壳起飞。这个实验的条件控制得非常好:第一,蛋壳开口只有当壳内压力相当大时才打开;第二,温度控制巧妙,蛋壳在密封前,“入露水”,温度很低,密封后,则“日中晒之”,温度显著升高。
10 “鱼洗喷水”实验


《清稗类钞》载:“古州城外河街,有陈顺昌者,以钱二千向苗人购一古铜锅,重十余斤。贮冷水于中,摩其两耳,即发声如风琴,如芦笙,如吹牛角。其声嘹亮,可闻里余。锅中冷水即起细沫如沸水,溅跳甚高。水面四周围成八角形,中心不动。”[11]

上述“铜锅”叫“喷水鱼洗”或“鱼洗”。这种古代玩器始于汉代,大多类似洗脸盆,盆底刻鱼,盆沿有两耳,摩其两耳,盆内便能喷射出美丽的水柱。其喷水原理实际上是振动产生的四节线振波引起了水的激荡,振动过程类似于圆钟的空气振动。

试图使鱼洗喷水,应使手掌和鱼洗两耳(弦)摩擦,作为洗发生振动的激励源。手掌所处的位置可视为振动波节的位置,这样,由于洗的对称性,其振动只能产生偶数节线,而振动的拍击波使洗内的水发生相应的谐和振动,于是在洗的振动波腹处,水的振动最为强烈,而在洗的波节处,水不发生振动。

关于鱼洗的最早文字记录,见于宋代何远(1077~1145)所写的《春渚纪闻》以及王明清(约1127~?)所写的《挥尘前录》。近年东南大学还复制了不少鱼洗,这些鱼洗被国内外学者所珍藏。现在,鱼洗已成为一些大学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仪器。

11 “磁石提棋”实验


《淮南万毕术》云:“慈石提棋。”其注云:“取鸡(血)磨针铁,以相和慈石,置棋头局上,自相投也。”又注曰:“取鸡血与针磨寿之,以和慈石,用涂棋头,曝干之,置局上,即相拒不休。”[6]

   这两条注释,第一条指磁体相吸,即“磁石提棋”,第二条指磁体相斥,即“磁石拒棋”。其做法是用鸡血磨针(此时鸡血起润滑作用),将磨针时所得的鸡血与铁粉混合物中拌入磁石粉末(时此鸡血起粘合作用),涂在棋头。晾干后摆在棋盘上,会出现棋子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现象。很明显,这种棋子已成为人造磁体。

从理论上看,每颗磁石粉末均具有极性,掺入铁屑能大大增强磁畴。将磁粉与铁粉粘在棋子上,放在地磁场中慢慢晾干,在晾干过程中, 每个磁石与铁的小颗粒必循着地球磁感应线作有规则的排列,棋子会显极性,它能与磁石相吸或相斥。南宋庄绰在《鸡肋篇》就曾写道:“捣磁石错铁末,以胶涂瓢中各半边”;“以二瓢为试,置之相去一二尺,而跳跃相就,上下宛转不止。”[12]《史记》、《汉书》等典籍中所指的“栾大斗棋”,指的也是人造磁体具有的这种性质,现在用人造磁铁去做趣味实验就更多了。

12 “冰镜取火”实验


《淮南万毕术》云:“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6]张华(232~300)在《博物志》中云:“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于后承其影,则得火。”[13]

综合上述两条记载,联系当时科技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上述大概意思是:把一块冰削成扁圆形,两个侧面鼓成球面,将它举起来,使其一个侧面对着太阳。这样,阳光穿过冰块后汇聚成一点,在那里放些艾草一类干燥的易燃物,这些物品会被慢慢点燃。

上述冰块实际上已成为一块凸透镜,阳光汇聚的一点是它的焦点。众所周知,冰块在强烈的阳光下会慢慢熔化,要使它能像古代阳燧那样利用太阳取火,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冰镜能够取火吗?古人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清代郑复光就做过这一实验。1819年,他取透明度极好的冰,用手工削制成透镜,因表面“甚难得圆”而招致失败。后用凹底锡壶,充以热水,放在冰块上旋转,得到形状很好的冰凸透镜,用它对日聚焦,竟使“火煤”燃烧起来,可见冰镜取火不是妄说。

13 “喷水造虹”实验


唐代张志和(约730~约810)在《玄真子》一书指出:“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宋代蔡卞(1058~1117)在《毛诗名物释》同样提到:“以水喷日,自侧视之,则晕为虹霓。”

上面引述的意思是:背着太阳向空中喷水,从侧面观察,可以看到霓虹现象。

虹是阳光射入水滴经折射、反射、衍射而形成在雨幕或雾幕上的彩色或白色圆弧。在中国古代,有人认为虹乃是天地之淫气,《诗经》就曾写到:“虫带虫东(虹)在东,莫之敢指。”[14]“喷水造虹”实验,是人类有意识进行的一次白光色散实验,它正确地说明了虹的成因。

1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若干经典文献中精选出12个趣味物理实验,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声学、磁学、光学等几个方面。应当指出,这些实验只是中国古代趣味物理实验中极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本文罗列的实验中,有些实验(如“水中游蝌”、“磁石拒棋”)尚未得到验证,正因为如此,才会更加激起我们探索的欲望。

 参考文献

1 [唐]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卷第十九·六微旨大论第十八[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400

2 [南北朝]尹喜.关尹子·九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3 [宋]俞琰.席上腐谈·卷之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 [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一·乐律[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3

5 [战国]庄子.杂篇·徐无鬼[M].长沙:岳麓书社,1990

6 [汉]刘安.淮南万毕术[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 [后秦]姜岌.续古文苑·卷九·浑天论答难[M].北京:中华书局,1985.5.10

8 [明]张岱.夜航船·卷二十·方术部·方法[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6

9 [宋]苏轼.物类相感志·杂著[M].北京:中华书局,1985.3.1

10 [宋]苏轼.格物粗谈·卷下·药饵[M].北京:中华书局,1985.2.9

11 [清]徐珂.清稗类钞·第九册·鉴赏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4

12 [南宋]庄绰.鸡肋篇·卷中[M].北京:中华书局,1983.7.2

13 [晋]张华.博物志·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5.11

14 葛培岭.五经全译·诗经·庸风[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