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星by空凉的城:一场关于心理描写的对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5:42:08

.一场关于心理描写的对话

云南红河州的六位校长在我校挂职学习一周,他们提出要听听我的课,于公于私我都没有理由拒绝,于公,我校的课堂永远是对外开放的,作为外国语,必须要有这个胆气和底气,况且“你的名气很大”呢;于私,几天来,我们已经成为朋友。正好周四是作文课,我就上一次作文指导课吧,毕竟阅读课大家听的多了。我在作文教学上几年来一直在探索,也在试图从实践上填补我国初中作文教学的某些空白。按照我的作文教学计划,本次跟学生谈“心理描写”,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先是让学生读“什么是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文字。再是选了三段著名的心理描写的句子,让学生谈谈“揭示了人物怎样的思想和性格”。第三个环节是“情景模拟练习”:设置的情景是“数学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然后让学生写一段心理描写。第四个环节是我猜学生所写的“心理描写”的类型,一共有5种:内心独白、 幻觉描写、环境衬托、用神态、语言、动作反映内心的变化,还有一种是这四种的其中几种的综合。第五环节是学生心理描写展示。第六个环节是“林黛玉进贾府”心理描写赏析。最后一个环节是本次作文要求。

 

课后,云南的校长们给予了鼓励性的高度评价,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说自己“很享受”。我试图从专业的角度来对话这一堂作文教学。

 

第一,从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看,“教什么”是关键。关于作文教学“教什么”一直在争议,与其争来争去,倒不如“动起来”,初中三年“教什么”,从大项上看有三块内容:考场作文的基本规范、记叙文的基本写法、升格记叙文。“心理描写”是属于“记叙文的基本写法”。考场作文受时、空、应试的控制,有其独立的特点,从写作的角度,掌握一些基本写法应纳入作文教学的范畴,但相对于初中生,也不可过于理论化。我在第一个环节上是“匆匆而过”的,重在怎么写。当我调查学生心理描写的手法时,“内心独白”是大家都在采用的,而幻觉描写、环境衬托、用神态、语言、动作反映内心的变化等就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可见,本节课“教什么”还是抓住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

 

第二,从方法论的角度,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可谓多样,有接受式,有合作式;动口、动手,更重要的是动脑了。

 

第三、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了学生的前认知和好奇心理。学生对于“心理描写”是有一些感性认识的,我在第二环节选用了孩子们学过的三段著名的心理描写的句子,一段是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的,一段是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中的,还有一段是朱自清《背影》中的,除了印证心理描写的作用外,也进一步了解了如何进行心理描写。第三环节的“情景模拟”,其创意来自网络,选这个情境,是在于学生非常熟悉这种场景,更容易“真实”。最得意的是,学生写完后,没有马上交流,而是进入第四环节:猜学生可能有5种描写方法,在“猜”的过程中,学生分外专注,将相对“枯燥”的描写方法用“猜”的方式进行,学生兴味盎然!

 

第四,本节课还充满着生成,在第五环节“展示”时,行舟文学社的社长陆婉莹的作品竟然是这样的:

 

看着左上角的那个鲜红的59分。来回翻了翻卷子,盯着上面一个接一个的大麻叉,我的头皮也发麻了。怎么办?怎么办?我似乎已经看见老妈瞳孔深处那燃烧着的熊熊的火焰,和老爸渐渐变得铁青的“包公脸”。哇!谁来救救我啊!哎?老妈今天加班,老爸今晚值班,我不就可以活到明天了么?想到这里,我耷拉着的嘴角不自觉地咧出一个贼笑。——但是,我肯定活不到明天的啊。我脑袋又无力地趴在卷子上。嗯?这道题我不是这样解的啊。那道也不是,还有那一道……难道?我翻到卷首,天啊,这不是我的考卷!“呀!天杀的课代表,你发错卷子啦!”

 

从手法上看,还是第四种,但该文已经具有“微小说”的要素了,我笑着说,心理描写还有第六种:微小说式。就连一向写作一般的吴*也向我们展示他的想象力,又是一篇“微小说”:

 

诶啊,又数学考试了,真悲剧,估计这次又完蛋了,但愿及格吧。报分了,我的心在扑通扑通地跳,“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保我考好一点,下次杀猪宰羊供奉您老人家,千万别不及个啊。”考卷发到我的手上,我紧张得手直冒汗,眼睛都不敢睁开来,我用手把那张试卷一点一点打开我看到了一个大大的“1”,啊!不会吧,老天爷你就给我这么点情面啊,有没有搞错,我咋就考了这么点分?我继续打开试卷,看到了一个“8”,哎,俺的命咋这么苦呢?我不断抱怨着,此时我的同桌过来看我的试卷,我连忙挡起来说“有什么好看的?去去去,哪凉快上哪呆着去。”“不,我只是想提醒你一下,你考卷拿反了。”“拿反了关你……什么?拿反了?”我连忙打开一看,还真是的,老天和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老师评课:

 

谢王老师每次提供的作文系列教学,让这块难啃的骨头——“作文教学”能在我们年级得到系统的系列教学,学生是受益匪浅的。听课的感受主要集中于几点:

 

1. 王老师上课的感觉是很舒服的,他说:“我们这节课要和同学们聊聊心理描写……”整堂课王老师始终采用了聊天的“对话”教学方式,既有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也有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精彩点评,还有时不时幽默诙谐的逗学生一笑,(读到学生作文时,老师幽默的补上一句:哪一个是数学课代表?)整堂课给我的感觉是教师始终是“四两拨千斤”的淡然。

 

2. 当然,王老师课堂上也有激情的一面。尤其是在谈到《红楼梦》一段时,为了给学生赏析“林黛玉进贾府”的心理描写赏析,王老师普及了一些红楼梦的内容知识。津津有味的讲解让我感叹,这样突然的课堂情节,若不是教师本身有对《红楼梦》较熟悉较深入的了解,又何以能如此侃侃而谈?这就是“大师是在用自己的语文素养上课”的诠释吧。

 

3. 王老师对学生的精彩点评也各个不一。“不愧是文学社社长,的确很棒!”“时间不够了,我相信你会写的很好,我们课后再交流。”“你写的很是悲壮!”……每一次的点评都很诚恳,不过高的吹捧,却给了学生切实的激励。

 

4.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有话可写。进行情景模拟练习时,王老师给出的情景是“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的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和“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这样的情景可以说几乎是每个学生都熟悉的,都会遇到的情景,因此学生能生动的再现当时的心理,写出来的作文也都是自己真情的抒发。

 

5. 对心理描写方法的精当概括。王老师很自信的说:“我不看你们的作文,就能推断你们所写的一定在我概括的这五种方法内。”这种自信是出于对心理描写的深刻探究,有“内心独白”、“幻觉描写”、“环境衬托”、“用神态、语言、动作反映内心的变化”以及一种或几种的综合,课堂的调查也正如此,所以为学生在无意识的实践的基础上上升到有意识的理论的高度,这也是作文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