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玫瑰温碧霞电视剧情: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 WWW.ZZ6789.CO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42:20
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胡兴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79    更新时间:2011-8-27 ..

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胡兴建

一、课改中遇到的问题

1.      参与课改的老师教学理念尚未从根本上转变,还没有做到自觉教改,出现学校检查得紧,就改。检查得不紧,就回到原来的教学思路上来了。

2.      因为导学案设计的不科学,导致学生在预习时死抄课本或参考书,没有体现知识的生成过程,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约束了学生的原创精神。展示时答案“太圆满”,甚至单一化,让人怀疑,这是否是学生自己的感受和思维成果。

3.      导学案活动设计的不科学,展示目的的不明确,预习课和展示课要承担的教学功能分工不明确,展示课不像展示课,预习课不像预习课,成了所谓的“四不像”。

4.      多个学科将预习任务安排在课后,并布置给学生大量课后作业,没有在课堂上消化所学知识,挤占课后时间,加重了学生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违背了课改的初衷。

5.      学生展示的能力有待培养,展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导致课堂展示不活跃,质量不高。

 

二、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的设计理念

1.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层递进。

2.知识目标应在在学生预习环节通过学生看书自学,交流自学成果,已经得到实现与突破,因而知识目标的实现不应成为导学案设计的主要内容,而恰恰应该避开,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形成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3. 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较高层次目标,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往往需要学生在反复地体验、感受中才能生成,在展示中得以深化、提升。这才是导学案的设计和课堂展示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导学案设计中体现的几个原则

为了体现上述课改的理念,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应重点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导学案。要做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的设计都要围绕实现和突破教学目标,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吃透教材,把握准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2.      导学案中活动的设计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导学案的完成和展示主要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因而导学案中活动的设计不必面面俱到,而要针对重点和难点。

3.      导学案中活动的设计要体现可感受性和可体验性。学生活动往往要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设计活动,为学生体验和感受创设情境。这就要求教师要占有必要的感性材料,同时研究学生,才能实现材料与学生的有机对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导学案中活动的设计要给学生预留原创的空间。这是为了在预习和展示中让学生能不死搬课本知识或语言表达,可以用自己的话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甚至能非常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说白了就是,既然让学生说,就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才能要说、想说、抢着说,这也是成功展示的基础。否则,如果导学案的设计不给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就会出现学生展示千篇一律,课堂毫无生机,一个学生展示过后,其他学生都无话可说。这样课堂教学就由原来的教师“死讲”,变成现在的被学生“讲死”。所谓的课改就走进了死胡同。作为课改的实践者一定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三、预习的安排及理论、实践依据

 

预习环节:分为课前预习和课堂预习两个阶段

㈠.课前预习的安排及要求:

学生在初步看书的基础上,完成部分导学案,允许学生有部分疑难问题空留,等待在预习课上与小组同学交流探究完成或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完成。

.课堂预习的流程

①学生看书、自学——找出重要知识点并做上记号——尝试设计出基本问题,即将知识问题化。

②小组内部交流看书成果,体现小组合作交流,交流知识、交流自学方法。

③以抢答形式展示自己在看书过程中找出的重要知识点和基本问题,实际上是在全班交流自学成果,扩大交流的范围,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确认交流的准确性。

④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在小组内部交流探究,进一步完成、完善导学案中的疑难问题,提升了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层次。

⑤老师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并面批导学案,个别问题单独辅导,普遍存在的问题统一点拨。对导学案完成主动,效果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得“甲”的在个人考核中加分。

⑥下课前十分钟,老师分配展示课上每位同学或每组承担的展示任务。

⑦每位学生带着问题与本组其他同学交流探究,重点优化自己要展示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展示任务。

㈢.理论和实践依据

1.      预习课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看书自学、交流自学成果,完成知识层面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同学交流中,从看书开始学会自学,掌握基本知识点和基本问题并发现疑难问题。

2.      能让学生在预习课上集中交流探究导学案中的疑难问题,实现重点突破或深化对疑难的理解。

3.      教师对学生的导学案进行面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点拨,更方便采取跟进措施。对导学案完成认真的同学,给予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学生课前对导学案完成的进度快慢不同,面批也是可行的,先完成的先面批,后完成的后面批。

4.      明确展示任务后,学生带着问题与同学交流探究,更能增强学生对要展示的问题的关注度,积极探究,为展示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展示环节中体现的几个原则

 

1.      要体现问题的可展示性原则。在充分预习的前提下,由老师确定要展示

的问题,一般为外延较宽,具有可展示性,这样的问题能给学生留下较大的原创空间。而不展示书上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能体会、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展示的形式要体现多样化原则。展示形式一般为列举某种现象、讨论某个问题,辩论,表演、讲故事等。形式多样的展示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参加到展示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操作上,由某一组负责先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再由该组代表主持下,组织其他小组和个人补充展示,从而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趋于深刻和完善。也可尝试不同小组的同号共同展示某一问题。

3.问题的展示要体现先合作探究再展示的原则。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展示,在预习环节一定要安排每位学生带着问题与本组其他同学交流探究,重点优化自己要展示的问题。没有经过充分预习准备的展示不可能是高质量的课堂,最终变成了走过场。

 4、展示任务的分配要体现与学生能力相符合的原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安排难度较小的问题展示,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展示的积极性。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安排程度较好的学生展示,让其感受挑战成功的愉悦。

5、展示中要贯穿点评激励原则。对学生在展示中好的展示形式、充分的准备、精彩的语言表达和适当的站位、洪亮的声音要给予及时点评、表扬,对在展示中遇到困难、展示不顺利的同学要给予宽容,允许学生犯错误、有失误。

6.展示中要鼓励学生的原创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勇敢地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感想、感悟和想法表达出来,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话活力的课堂。

7、抓住机会,生成知识原则。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有许多精彩和亮点往往超出老师和学生的预期想,教师要发挥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抓住契机,及时生成知识,渗透学生,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

8、以评比为武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小组内部的合作并不排斥小组之间的竞争,恰恰是小组内部合作的越好,小组的竞争力就越强,老师在课堂上要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提供平台,以评比为武器,激发学生探究、展示的热情。

 

五、反馈环节的安排及呈现的课堂效果

 

㈠.形式:

以听写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听写前给学生留3~5分钟准备,做到有准备听写。听写后小组之间循环检查(每组前三个完成听写的学生负责检查下一组),听写得“甲”的学生,个人考核加分。

㈡.课堂呈现的效果

1.听写前,学生在课前巩固的基础上,利用老师预留的时间看书,积极准备,表现了强烈的竞争意识,人人不甘落后。

2.听写过程中学生专心听写,争取尽快完成听写,去检查别的同学,同学认为能检查别人是在比赛中获胜的表现,是一种荣誉,非常乐于担负检查的任务。

3.对个别听写不过关的同学,由组长在课后检查过关。

4.无论是听写还是检查,教室都井然有序,当然需要教师进行工作培训。

㈢.好处:

1、检查面广,节省时间,虽然黑板不够多,但练习本弥补了不足。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人人都是课堂的主人,人人都是平等的,都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检查别的同学,有平等地被尊重的感觉,调动了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积极性。

新课改是一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取得每一小步的前进,都需要每一个组织者和实践者真正转变观念,凝神聚力,反复尝试,而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弄虚作假。否则,最后只能是一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