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高志谦:中学语文不如人意的根本原因 @ 教研视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38:42
中学语文不如人意的根本原因
湖南省吉首市民族中学(416000)唐世明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徐江:我就是要搅乱中学语文教学》的文章,将中学生语文成绩不理想全部归罪于中学语文教师身上,宣称要向中学语文教师“开炮”,发起“讨伐中学语文的第三次浪潮”。吴平安先生奋起反击,写了一篇《中学语文老师惹谁了?》,刊登在2005年12月8日《中国教育报》的《读书》周刊上,吴先生代表中学语文老师向读者大吐苦水,叫苦叫累,希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原谅。两篇文章读完以后,我的心里也久久不能平静。吴老师说他的“观点可以代表相当一部分中学老师的意见”,我也算中学语文教师中的一个,但我觉得自己的想法与吴老师大相径庭。
中学语文费时费力,效果却很难让人满意,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学生语文水平普遍偏低,问责语文老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觉得徐江先生对中学语文老师提出的批评并非没有道理。我倒是觉得《中学语文老师惹谁了?》一文,颇有一种老虎屁股摸不得的蛮横,有一种“失败有理”的诡辩。吴老师似乎在为天下语文老师含冤叫屈:“当中学老师不容易,当中学语文老师更不容易”,中学语文老师忙,带两个班语文,一个班主任,“周课时二十七节,还有升旗、例会、批改作业作文、周记”等等,忙得不可开交。吴老师的文章似乎在告诉世人:中学语文老师太忙了,无法将学生的语文教好是情有可原的;学生语文水平低,语文老师不但无过,反倒有功。
老师工作忙,学生成绩应该好起来才正常。若是工作越忙,学生语文水平越低,这个忙就是白忙,甚至是在帮学生的倒忙。说到这里,我想起以前小学有篇课文,说的是国防部长彭德怀到一处前沿阵地检查工作,发现弹药库就修建在阵地上,他问部下为何不把它迁移到安全地带,一个团长回答道:他们早就想搬了,就是因为太忙,所以一直没来得及。彭德怀大发雷霆道:“你们站在敌人只要一发炮弹就能把你们报销的地方,你们忙些什么?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情更加重要?你这个团长,撤职,送军法处!”我看,中学语文教育的阵地上,正需要彭德怀这样的领导前来当头棒喝。
这个世上,做什么都不容易。当工人不容易,我们会因为“不容易”就欢迎他们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吗?当司机也不容易,我们会因为“不容易”就能容忍他们把车开下悬崖吗?当将军更不容易,我们会因为“不容易”就能原谅他们打败仗、给国家民族带来重大灾难吗?我们中学语文老师确实很忙,很不容易,难道就可以因为“不容易”而误人子弟吗?
中学语文并非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一亩三分地”,事关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语文兴亡,匹夫有责”。中学语文不能让人满意,任何公民都有义务有权利提出意见。中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声已经喊多年了,但换汤不换药,收效甚微,媒体发动“第三次浪潮”对中学语文进行“讨伐”,这并非是无风起浪,故意跟我们过不去。周厉王的下场我们都很清楚,拒谏饰非毫无用处。面对责难,我们中学语文老师要以庄子笔下那个“郢人”的胆量和姿态,欢迎社会各界舆论前来“运斤成风”。别人说得正确,于我有利,对中学语文有利,对国家民族有利,何乐而不听呢?别人怪罪错了,众目睽睽,人间自有公道在,我们又何惧之有呢?吴平安老师自称“在中学即将退休”,但我读了《惹谁了?》一文后感到很奇怪,他怎么距“耳顺”之年那么远呢?
“语文兴亡,匹夫有责”,本人既然捧着语文教师这个饭碗,当然也有责任参与大家的讨论,将愚人的一得之见当作引玉之砖抛出来,就教于各位行家。
徐老师把板子全打在中学语文老师的屁股上,我不赞成;吴老师将罪过全推到学校制度、高考制度上面,我也不敢苟同。我认为,中学语文之所以不能让国人满意,成为众矢之的,根本原因还是老问题:没有一套高质量的语文教材。
“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药》中开头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如今中学语文教材尴尬的处境。文革结束以后,以毛泽东诗文为主要内容的旧语文教材从教室里退出了,但富有吸引力、适应新时代的新教材尚未诞生出来。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所教的课文,绝大部分还是我在八十年代学过的。我总觉得课文思想内容陈腐不堪,面目可憎,只有上到《孔乙己》、《装在套子里的人》等一些思想性、艺术性都佳的课文的时候,师生们在课堂上才能有所收获,才能发出几阵久违的笑声。近年语文教材的编写权力下放以来,出现了数十年来罕见的语文教科书百花齐放的局面,由于时间仓卒,或者观念陈旧,某些语文教材难免粗制滥造,所选课文简直是乱点鸳鸯谱,以一些文理不通、浅薄平庸的文章为教材,真是误人不浅。上到一些劣质课文的时候,笔者有一种壮汉钻鸡笼的感觉,里头又臭又狭小,外面漏洞百出,没有任何可以值得一观的东西,但我们师生偏偏要在其中呆上一两个课时,学着《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可怜的大臣,睁着眼睛说瞎话,把闻到的恶臭说成扑鼻的清香,把碗大的漏洞说成是天衣无缝,分析结构,分析语言,不这么分析就完不成教学任务,不这么讲解学生就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真是痛苦之极啊!这样教出的学生,哪里说得上什么语文水平!
弱水三千,丑小鸭日取一瓢饮足矣,足够长成美丽的白天鹅;地深万丈,树苗得五尺土够矣,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中华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作家作品多如牛毛,传世之作灿若星汉,在中国教语文,本应该是最轻松愉快的工作;在中国学语文,本应该是最有把握的事情,好比满地都是上好的沃土,随手栽花花怒放,随意插柳柳成荫。可是,我们这些“园丁”却这么忙,这么累,我们的小树,是那么瘦,那么弱,原来,我们不是把树苗栽入土壤里,而是将它们塞进大大小小的花钵中,钵里倒入几铲泥土,名为“语文教材”。小树苗整年只能入钵为安,天天咀嚼钵里一抔泥土,就算将泥土吸吮成沙砾,园丁每年换两次泥土的规矩,也是雷打不动的。中原千里沃土,只因在花钵之外,竟与枯瘦如柴的小树苗绝缘。况且这宝贵的几铲泥土中,还夹杂着许多小树难以下咽的沙石和荆棘。“食不饱,力不足,”要求小树长出青翠可爱的模样来为我们这些园丁争光,简直是百日做梦!
我认为这就是中学语文不如人意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