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入门视频教程:“聚宝盆”的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5:35:01
聚宝盆
古城南京素有帝王之气,在二千多年前,秦始皇就曾埋金于南京紫金山,因此得名金陵。三国时期,诸葛亮初到金陵,登上清凉山遥看南京全景,感叹这里的山川秀美、风水绝佳,称其为“石城虎踞,钟山龙盘”。明太祖朱元璋和他擅长风水的军师刘伯温,经多方考证,最后决定定都南京。朱元璋在这里修建了天堡城和地堡城,打造了举世闻名的明城墙,并在正南门埋下从沈万三家里骗来的“聚宝盆”,称此门为“聚宝门”。此名称一直沿用到民国初期,三十年代初,由民国政府将聚宝门改名为中华门,意为“中华之门”。
关于沈万三和聚宝盆的传说,在南京、在江南地区家喻户晓、流传盛广。传说沈万三家有个聚宝盆,放一个铜钱能变一盆铜钱,放一个元宝能变一盆元宝,所以他的财富数也数不清。他常常和朱元璋斗富,人称富可敌国。
聚宝盆一说始发于明朝洪武年间的京城南京。在民间流传了六百多年,寻本穷源则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聚宝盆原是唐太宗李世民赠唐玄奘法师,去西天取经化斋用的紫金钵盂, 随唐僧师徒历经十万八千里西天路途,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采得天地之灵气、化得人间万家烟火,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更得佛祖如来的点化,早已非同寻常,成为宝物。玄奘法师归天后,它随玄奘法师的一同葬于西安郊外白鹿原。
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占据长安,兴教寺被毁,玄奘的灵骨被寺僧护送至终南山紫寺阁五重塔奉养。北宋初年,金陵(今南京)天禧寺住持可政朝山来此,在废寺危塔中发现玄奘法师的灵骨,就亲自千里背负,迎归金陵天禧寺供奉。宋代安葬玄奘大师灵骨的石函有刻文写道:“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玄奘灵骨,早因黄巢发塔,今长干演化大师可政,于长安传得,于此葬之。”
可政大师一行人晓行夜住、风餐露宿。一路上爬山涉水,终于将船徐徐的驶进南京的秦淮河,停靠在水西门码头。在搬运玄奘法师灵骨上岸时,不慎将紫金钵盂掉入南京的秦淮河中,经多方打涝,终不见踪影。
岁月悠悠,朱元璋灭元建明定都南京。当下有一个苏州人,名叫沈万三,家贫,却生性快乐,这天,沈万三在秦淮河边,看见个老人打鱼,网网都空,老人叹口气正要收网,沈万三上前说道:“老人家,我来试试看。”他手气果然好,一网下去,就有一条八九斤重的大鲤鱼,又撒第二网,只见一阵青蛙叫,扳上来一只乌盆,没有用,扔下河,又扳,还是它,几十只青蛙抬着盆“呱、呱”叫,连扳三回,上来的都是这只乌盆。老人说:“留着吧,喂喂猪也好。”于是就留下来了。(从此以后南京又有了‘呱呱叫’的方言,意思是好极了)。老人把大鱼中段卖了,头尾拎回家让女儿红烧,留沈万三喝酒。谈谈说说,才知道沈万三是个孤儿,又看他眉目清秀、聪明勤快,就招他做了女婿。一家子过得和和美美。
这天,沈万三大清早扫院子,把扔在角落里的乌盆拿出来洗干净,给老婆桂英去喂猪,然后就跟老丈人扳鱼去了。桂英一用乌盆,奇怪了,倒进去的猪食,吃不完事小,越吃越多,稀里花啦的弄了一院子。一回不在意,两回就注意。桂英洗了盆子,越擦越亮,左看右看,发现乌盆里透出淡淡的金光,头上簪子一不小心掉入盆里,只听得“哗啦啦”一声响,生出一盆的簪子!放铜钱生铜钱,放银子生银子,“我的妈呀,这是个聚宝盆!”桂英又欢喜又害怕,怕说出去惹祸,一直瞒到过年,金银实在没处藏了,这才告诉爹爹和丈夫。全家商议:家有黄金外有秤,瞒得了初一,瞒不过十五,不如出门做生意去,只当是做生意发了!
主意拿定,初五一过,沈万三就出门了。他本大利厚,能赚能蚀,几年下来,家私多得连他自己也没得数了。他在城里盖了九十九间半的房子,后湖(玄武湖)、白鹭洲是他家的花园,放马、堆草的地方就是现在的马道街、堆草巷啦。整个金陵城,沈万三成了富商当中的首富。
有一天,朱元璋要造城墙,让沈万三出钱。沈万三到也爽气,二话不说,认包了南边的一段城墙。沈万三平时人缘好,爱周济人,一声说造城墙,四面八方都来相帮,加上钱多料足,限期不到,他那段就完工了。
朱元璋不信,亲自同丞相刘基来看,左查右验,挑不出岔子。陡然他麻脸一翻:“沈万三,你犯了欺君之罪啦!”“皇上,这……”沈万三以为说笑话呐。朱元璋一本正经:“你这段城,竟敢比我的金銮殿还高!”刘基心中有数:不是城墙高,而是没话找茬,鸡蛋里挑骨头。连忙解释说情,才允了沈万三扒墙重造。哪晓得一挪墙窝子,坏事,遇到一处海眼,水“哗哗’直往外冒,泥包沙袋高低填不满。朱元璋急了,问丞相有什么法子。刘基闷声不响,半天才说:“有是有,就怕难办。”禁不住朱元璋催问,他只好说:“沈万三有个聚宝盆,只有它能堵住海眼。”朱元璋哈哈一笑:“这有何难,我派人取盆去!”
当天晚上,沈万三为了罚他扒城墙的事,心里抹不平,喝了洒,早早睡了。老婆一旁劝他:“罚就罚吧,罚光我们还有聚宝盆哩!”话没说完,朱元璋派人来借聚宝盆了,带来一张御笔写的借条言明三天后五更前归还。夫妻俩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借是不借呢?沈万三再看看皇帝的亲笔借条,心想:金口玉言还能不算么?笑话!说了声:“遵旨!”就把聚宝盆交给来人拿走。
三天来,沈万三夫妻就眼巴巴地望啊、盼呀,总算到了第三天,夜里梆子敲过四更,还不见人还盆。沈万三十分生气,心想:等五更一敲我就拿着借条去找皇帝朱元璋,看他这金口玉言的一国之君,脸朝哪块搁?那晓得,一直等到天大亮,也没听见敲五更。沈万三不放心,就出门去问打更的老人,老人说:“是皇帝下的令呀,走今儿起,南京城里不许打五更,哪个打,就杀哪个的头!”果真,从此以后南京就不打五更了!
聚宝盆填入海眼后,水顿时就不冒了。于是朱元璋又在上面建成了一座无比坚固的城门,取名“聚宝门”。
事后,朱元璋又担心沈万三会报复,就随便找了个理由把沈万三发配云南充军了。沈万三走的时候,由于沈万三平时待人特别好,举家三千多人都愿意随他一起来到云南。
直到现在,云南、贵州等地还有大批沈万三的后人,他们保持着南京传统和文化。
后记
玄奘法师的灵骨先后安葬于南京聚宝山下的天禧寺、报恩寺等地。抗战时期又迁至玄武湖畔的九华山,并在山上建成一座三藏塔。
2005年3月14日,为纪念玄奘法师,宏扬佛法,玄奘院在南京的灵谷寺落成。并将玄奘法师的灵骨安放其中。供广大市民瞻仰。
南京摄影家扎西刘在贵州找到沈万三的后裔。(详情见2005.3.16金陵晚报)
数百年来,聚宝门历经了无数次的战火洗礼,毅然耸立在南京的南大门。1931年蒋介石先生为振兴民国,将聚宝门改为中华门。
史书记载
《挑灯集异》
明初沈万三微时,见渔翁持青蛙百余,将事挫剖,以锤买之,纵于池中。嗣后喧鸣达旦,贴耳不能寐,晨往驱之,见蛙俱环踞一瓦盆,异之,将归以为烷手器。万三妻偶遗一银钡于盆中,银奴盈满,不可数计,以钱银试之亦如是,由是财雄天下。
《本瞥冈齐笔记》
俗传万三家有聚宝盆,以物投之:随手而满,用以致富敌国。 
南京城宝工贸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130号三楼(西祠塘巷路口)
电话:02584527563    13815875114 13245803030
聚宝盆和聚宝门
古城南京素有帝王之气,在二千多年前,秦始皇就曾埋金于南京紫金山以镇王气,因此得名金陵。三国时期,诸葛亮初到金陵,登上清凉山遥看南京全景,感叹这里的山川秀美、风水绝佳,称其为“石城虎距,钟山龙盘”。明太祖朱元璋和他擅长风水的军师刘伯温,经多方考证,最后决定定都南京。朱元璋在这里修建了天宝城和地宝城,打造了举世闻名的明城墙,并在正南门埋下从沈万三家里骗来的“聚宝盆”,称此门为“聚宝门”。此名称一直沿用到民国初期,三十年代初,由民国政府将聚宝门改名为中华门,意为“中华之门”。
关于沈万三和聚宝盆的传说,在南京、在江南地区都家喻户晓、流传盛广。传说沈万三家有个聚宝盆,放一个铜钱能变一盆铜钱,放一个元宝能变一盆元宝,所以他的财富数也数不清。他常常和朱元璋斗富,人称富可敌国。
聚宝盆一说始发于明朝洪武年间的京城南京。在民间流传了六百多年,寻本穷源则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聚宝盆原是唐太宗李世民赠唐玄奘法师,去西天取经化斋用的紫金钵盂, 随唐僧师徒历经十万八千里西天路途,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采得天地之灵气、化得万家人间烟火,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更得佛祖如来的点化,早已非同寻常,成为宝物。玄奘法师归天后,它和玄奘法师的及随身物品一同安葬于西安郊外白鹿原。
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占据长安,兴教寺被毁,玄奘的灵骨被寺僧护送至终南山紫寺阁五重塔奉养。北宋初年,金陵(今南京)天禧寺住持可政朝山来此,在废寺危塔中发现玄奘法师的灵骨,就亲自千里背负,迎归金陵天禧寺供奉。宋代安葬玄奘大师灵骨的石函有刻文写道:“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玄奘灵骨,早因黄巢发塔,今长干演化大师可政,于长安传得,于此葬之。”
可政大师一行人晓行夜住、风餐露宿。一路上爬山涉水,终于将船徐徐的驶进南京的秦淮河,停靠在水西门码头。在搬运玄奘法师灵骨上岸时,不慎将紫金钵盂掉入南京的秦淮河中,经多方打涝,终不见踪影。
岁月悠悠,朱元璋灭元建明定都南京。时下有一个苏州人,名叫沈万三,家贫,却生性快乐,这天,沈万三在秦淮河边,看见个老人打鱼,网网都空,老人叹口气正要收网,沈万三上前说道:“老人家,我来试试看。”他手气果然好,一网下去,就有一条八九斤重的大鲤鱼,又撒第二网,只见一阵青蛙叫,扳上来一只乌盆,没有用,扔下河,又扳,还是它,几十只青蛙抬着盆“呱、呱”叫,连扳三回,上来的都是这只乌盆。老人说:“留着吧,喂喂猪也好。”于是就留下来了。(从此以后南京又有了‘呱呱叫’的方言,意思是好极了)。老人把大鱼中段卖了,头尾拎回家让女儿红烧,留沈万三喝酒。谈谈说说,才知道沈万三是个孤儿,又看他眉目清秀、聪明勤快,就招他做了女婿。一家子过得和和美美。
这天,沈万三大清早扫院子,把扔在角落里的乌盆拿出来洗干净,给老婆桂英去喂猪,然后就跟老丈人扳鱼去了。桂英一用乌盆,奇怪了,倒进去的猪食,吃不完事小,越吃越多,稀里花啦的弄了一院子。一回不在意,两回就注意。桂英洗了盆子,越擦越亮,左看右看,发现乌盆里透出淡淡的金光,头上簪子一不小心掉入盆里,只听得“哗啦啦”一声响,生出一盆的簪子!放铜钱生铜钱,放银子生银子,“我的妈呀,这是个聚宝盆!”桂英又欢喜又害怕,怕说出去惹祸,一直瞒到过年,金银实在没处藏了,这才告诉爹爹和丈夫。全家商议:家有黄金外有秤,瞒得了初一,瞒不过十五,不如出门做生意去,只当是生意做发了!
主意拿定,初五一过,沈万三就出门了。他本大利厚,能赚能蚀,几年下来,家私多得连他自己也没得数了。他在城里盖了九十九间半的房子,后湖(玄武湖)、白鹭洲是他家的花园,放马、堆草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叫马道街、堆草巷啦。整个金陵城,沈万三成了富商当中的首富。
有一天,朱元璋要造城墙,让沈万三出钱。沈万三到也爽气,二话不说,认包了南边的一段城墙。沈万三平时人缘好,爱周济人,一声说造城墙,四面八方都来相帮,加上钱多料足,限期不到,他那段就完工了。
朱元璋不信,亲自同臣相刘基来看,左查右验,挑不出岔子。陡然他麻脸一翻:“沈万三,你犯了欺君之罪啦!”“皇上,这……”沈万三以为说笑话呐。朱元璋一本正经:“你这段城,竟敢比我的金銮殿还高!”刘基心中有数:不是城墙高,而是没话找茬,鸡蛋里挑骨头。连忙解释说情,才允了沈万三扒墙重造。哪晓得一挪墙窝子,坏事,遇到一处海眼,水“哗哗’直往外冒,泥包沙袋高低填不满。朱元璋急了,问臣相有什么法子。刘基闷声不响,半天才说:“有是有,就怕难办。”禁不住朱元璋催问,他只好说:“沈万三有个聚宝盆,只有它能堵住海眼。”朱元璋哈哈一笑:“这有何难,我派人取盆去!”
当天晚上,沈万三为了罚他扒城墙的事,心里抹不平,喝了洒,早早睡了。老婆一旁劝他:“罚就罚吧,罚光我们还有聚宝盆哩!”话没说完,朱元璋派人来借聚宝盆了,带来一张御笔写的借条言明三天后五更前归还。夫妻俩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借是不借呢?沈万三再看看皇帝的亲笔借条,心想:金口玉言还能不算么?笑话!说了声:“遵旨!”就把聚宝盆交给来人拿走。
三天来,沈万三夫妻就眼巴巴地望啊、盼呀,总算到了第三天,夜里梆子敲过四更,还不见人还盆。沈万三十分生气,心想:等五更一敲我就拿着借条去找皇帝朱元璋,看他这金口玉言的一国之君,脸朝哪块搁?那晓得,一直等到天大亮,也没听见敲五更。沈万三不放心,就出门去问打更的老人,老人说:“是皇帝下的令呀,走今儿起,南京城里不许打五更,哪个打,就杀哪个的头!”果真,从此以后南京就不打五更了!
聚宝盆填入海眼后,水顿时就不冒了。于是朱元璋又在上面建成了一座无比坚固的城门,取名“聚宝门”。
事后,朱元璋又担心沈万三会报复,就随便找了个理由把沈万三发配云南充军了。沈万三走的时候,由于沈万三平时待人特别好,举家三千多人都愿意随他一起来到云南。
直到现在,云南、贵州等地还有大批沈万三的后人,他们保持着南京传统和文化。
后记
玄奘法师的灵骨先后安葬于南京聚宝山下的天禧寺、报恩寺等地。抗战时期又迁至玄武湖畔的九华山,并在山上建成一座三藏塔。
2005年3月14日,为纪念玄奘法师,宏扬佛法,玄奘院在南京的灵谷寺落成。并将玄奘法师的灵骨安放其中。供广大市民瞻仰。
南京摄影家扎西刘在贵州找到沈万三的后裔。(详情见2005.3.16金陵晚报)
数百年来,聚宝门历经了无数次的战火洗礼,毅然耸立在南京的南大门。1931年蒋介石先生为振兴民国,将聚宝门改为中华门。
史书记载
《挑灯集异》
明初沈万三微时,见渔翁持青蛙百余,将事挫剖,以锤买之,纵于池中。嗣后喧鸣达旦,贴耳不能寐,晨往驱之,见蛙俱环踞一瓦盆,异之,将归以为烷手器。万三妻偶遗一银钡于盆中,银奴盈满,不可数计,以钱银试之亦如是,由是财雄天下。
《本瞥冈齐笔记》
俗传万三家有聚宝盆,以物投之:随手而满,用以致富敌国。 
聚宝盆的传说 
聚宝盆一说始发于明朝洪武年间的京城南京。在民间流传了六百多年,寻本穷源则可追溯到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
聚宝盆原是唐太宗李世民赠唐玄奘法师,去西天取经化斋用的紫金钵盂,随唐僧师徒历经十万八千里西天路途,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采天地之灵气、化得万家人间烟火,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更得佛祖如来的点化,早已非同寻常,成为宝物。玄奘法师归天后,它和玄奘法师的及随身物品一同葬于西安郊外白鹿原,后迁葬终南山之紫阁寺。后又由金陵僧人可政将玄奘法师遗骨带回金陵。先后葬于聚宝山下的天禧寺、报恩寺等地。最终埋于玄武湖畔的九华山,并在山上建成一座三藏塔。
在运送玄奘法师灵骨的途中,不慎将紫金钵盂掉入南京的秦淮河中,经多方打涝,终不见踪影。
岁月悠悠。又过了几百年,朱元璋灭元建明定都南京。时下在苏州的周庄小镇,有一户人家,主人名叫沈佑,妻子王氏。生有四子。长子名叫沈福,次子沈禄,三子沈富,四子沈贵。依当地习俗排行分别为万大、万二、万三、万四。沈佑一家原住浙江南浔。本想四子福禄富贵,却天公不做美,老大八岁病死,老二六岁溺水身亡。连失二子的沈佑慌了,也一下子老了许多。这天村里来了一位云游僧人,法号无量。生得骨骼不凡,丰神炯异。是个有道高僧,能辩风云气色。这天走在街上,也该是有缘,正好撞上回家的沈佑,沈佑连忙上前陪不是,并解释家里近来发生的事,老和尚说不仿事,我帮你看看。喜的沈佑连忙把老和尚请到家中。又把这事说了一便。老和尚微闭双目,口里念念有词,按说施主应是有福之人,不应落得如此光景,哦!突然醒悟到,此处唤做南浔,施主名佑,原是天佑、地佑、人佑,在这里却成了难寻辟佑了!要破解也不难,此去西南有一鱼米之乡,乡中有一古寺名唤全福寺,此处定能保佑施主一生富贵平安。只是平时还要多拜佛烧香,为人多集因,我这有一面开光的铜牌,也赠于施主,呃弥驮佛!说完便起身离去。听了和尚的话,也不敢多想,连忙收拾停当,这样便一家子来到了苏州的周庄。在这里安顿下来。
沈万三小的时候特别淘气,长大以后更是野性不改,整天要出去闯一闯。这天正好有一条船要到北方去,便准备了一些货物一同前往。由于不懂经商,果是血本无归。只好打到回府,一路上风餐露宿,这天来到了金陵城。只见金陵城里高楼林立,宽阔的街道,商贩、车马川流不息。看到这样的情景,早已忘了生意失败的痛苦,一个人信步来到夫子庙秦淮河边,看见个老人打鱼,网网都空,老人叹口气正要收网,沈万三上前说道:“老人家,我来试试看。”他手气果然好,一网下去,就有一条八九斤重的大鲤鱼,又撒第二网,只见一阵青蛙叫,扳上来一只乌盆,没有用,扔下河,又扳,还是它,几十只青蛙抬着盆“呱、呱”叫,连扳三回,上来的都是这只乌盆。老人说:“留着吧,喂喂猪也好。”三回,上来的都是这只乌盆。老人说:“留着吧,喂喂猪也好。”于是就留下来了(从此以后南京又有了‘呱呱叫’的方言,意思是好极了)。老人把大鱼中段卖了,头尾拎回家让女儿红烧,留沈万三喝酒。谈谈说说,才知道沈万三是个孤儿,又看他眉目清秀、聪明勤快,就招他做了女婿。沈万三总算是有了家,三口子过得和和美美。
这天,沈万三大清早扫院子,把扔在角落里的乌盆拿出来洗干净,给老婆桂英去喂猪,然后就跟老丈人扳鱼去了。桂英一用乌盆,奇怪了,倒进去的猪食,吃不完事小,越吃越多,稀里花啦的弄了一院子。一回不在意,两回就注意。桂英洗了乌盆左看右看,发现盆里透出淡淡的金光,且越擦越亮,头上簪子一不小心掉入盆里,只听得“哗啦啦”一声响,生出一盆的簪子!放铜钱生铜钱,放银子生银子,“我的妈呀,这是个聚宝盆!”桂英又欢喜又害怕,怕说出去惹祸,一直瞒到过年,金银实在没处藏了,这才告诉爹爹和丈夫。全家商议;家有黄金外有秤,瞒得了初一,瞒不过十五,不如出门做生意去,只当是生意做发了!
主意拿定,初五一过,沈万三就出门了。他本大利厚,能赚能蚀,几年下来,家私多得连他自己也没得数了。他在城里盖了九十九间半的房子,后湖(玄武湖)、白鹭洲是他家的花园,放马、堆草的地方后来就叫马道街、堆草巷啦。整个金陵城,沈万三成了富商当中的首富。
有一天,皇帝朱元璋要造城墙,让沈万三出钱。沈万三到也爽气,二话不说,认包了南边的一段城墙。沈万三平时人缘好,爱周济人,一声说造城墙,四面八方都来相帮,加上钱多料足,限期不到,他那段就完工了。
皇帝朱元璋不信,亲自同刘基来看,左查右验,挑不出岔子。陡然他麻脸一翻:“沈万三,你犯了欺君之罪啦!”“皇上,这……”沈万三以为说笑话呐。朱元璋一本正经:“你这段城,竟敢比我的金銮殿还高!”刘基有数,不是城墙高,是这一段的地身高,连忙解释说情,才允了沈万三扒墙重造。哪晓得一挪墙窝子,坏事,遇到一处海眼,水“哗哗’直往外冒,泥包沙袋高低填不满。朱元璋急于,问刘基有什么法子。刘基闷声不响,半天才说:“有是有,就是难办。”禁不住朱元璋催问,他只好说:“沈万三有个聚宝盆,只有它能堵住海眼。”朱元璋哈哈一笑:“这有何难,我派人取盆去!”
当天晚上,沈万三为了罚他扒城墙的事,心里抹不平,喝了洒,早早睡了。老婆一旁劝他:“罚就罚吧,罚光我们还有聚宝盆哩!”
话没说完,朱元璋派人来借聚宝盆了,带来一张御笔写的借条言明三天后五更前归还。夫妻俩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借是不借呢?沈万三再看看皇帝的亲笔借条,心想:金口玉言还能不算么?笑话!说了声:“遵旨!”就把聚宝盆交给来人拿走。
三天来,沈万三夫妻就眼巴巴地望啊、盼呀,总算到了第三天,夜里梆子敲过四更,还不见人还盆。沈万三来气了,心想:等五更一敲我就拿着借条去找皇帝朱元璋,看他这金口玉言的一国之君,脸朝哪块搁?那晓得,一直等到天大亮,也没听见敲五更。沈万三不放心,就出门去问打更的老头,老头说:“是皇帝下的令呀,走今儿起,金陵城里不许打五更,哪个打,就杀哪个的头!”果真,从此以后南京就不打五更了!
聚宝盆填入海眼后,水顿时就不冒了。于是皇帝朱元璋又在上面建成了一座无比坚固的城门,取名“聚宝门”。事后,黄帝朱元璋又担心沈万三会报复,就随便找了个理由把沈万三发配云南充军了。
沈万三走的时候,由于沈万三平时待人特别好,举家三千多人都愿意随他走。
直到现在,云南地区还有大批沈万三的后人,他们保持着南京传统和文化。
    据“挑灯集异”所载:“明初沈万三微时,见渔翁持青蛙百余,将事挫剖,以锤买之,纵于池中。嗣后喧鸣达旦,贴耳不能寐,晨往驱之,见蛙俱环踞一瓦盆,异之,将归以为烷手器。万三妻偶遗一银钡于盆中,银奴盈满,不可数计,以钱银试之亦如是,由是财雄天下。”
    还有一本瞥冈齐笔记,则说:“俗传万三家有聚宝盆,以物投之:随手而满,用以致富敌国。”
    从那两则记载来看,有了“聚宝盆”这件东西,真是想不发财都不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