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银外汇汇率牌价:潘泽远: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基本课型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23:16:09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基本课型研究(2011-05-28 20:59:40)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 名师研究

选择恰当的课型是搞好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不同,需要相应的不同课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选用不同的课型;根据不同的学生,选用不同的课型;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不同的课型。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我们主要研究10种基本课型:朗读课型、背诵课型、说读课型、讨论课型、质疑课型、分析课型、摘抄课型、读写课型、鉴赏课型、表演课型。

下面就10种基本课型一一进行介绍:

一、朗读课型:

这种课型主要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理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在读中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一些诗歌及比较优美的散文,采用朗读为主的课型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情感的感悟和把握。其课型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于朗读中体会课文的精妙之处,并在朗读中对学生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技能训练和说普通话的训练。理解内容是目的,指导朗读是手段。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学习朗读知识。结合课文朗读,学习语调、语速、重音等朗读知识。第二步:读课文,训练朗读技能。学生朗读课文,确定每段朗读的语调、语速、重音。

第三步:讨论朗读体会。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怎样才算正确地读出重音,活用语调,巧用语速,通过朗读,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谈自己的体会。例如:

这个词为什么要读重音?由读准重音的理由谈对词语的理解。

这句话为什么要用高昂的语调?由把握语调谈对句子的理解。

这段话为什么要用快速朗读?由语速的运用谈对内容的理解。

朗读到位了,文章理解了,体会就更深了。

二、背诵课型

通过指导背诵,巩固字词,理解课文,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先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大意,读出正确的断句。然后确定背诵目标,是背诵全文还是背诵段落,是当堂背诵还是课后背诵,必须明确目标,才能提高背诵的效率。如果没有明确的背诵目标,没有切实可行的背诵计划,泛泛而背,背多少算多少,背到什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则不可能产生高效率的背诵。

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

根据课文内容特点,寻找不同的方法背诵。如画面背诵法、层次背诵法、字头背诵法等等。

第三步:背课文,测背诵效果。背得如何,通过抽查,测试背诵效果。

三、说读课型:边读边说,按要求说课文的内容、特点,通过"读"和"说",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说话能力、概括能力。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说内容,整体感知。学生通过独立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让学生把他们的感知说出来。教师要明确说话的要求,或用一种句式来说,或用一句话来概括,目的是化难为易,化繁为易,让学生知道说什么,怎么说。

第二步:读课文,说句子,揣摩语言。让学生找出课文的重点段落、句子,或他们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说出这些段落、句子的作用或特点。说什么,怎么说,教师要提出明确要求,并作示范。

第三步:读课文,说特点,评价鉴赏。阅读全文,让学生自己感悟,说出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可以让一个学生说一点,不求全面,然后整合。

四、讨论课型

这种课型是在系列问题的导引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作用,以生一生、师一生的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品质,使学生在自读准备和讨论(议论、辩论)的活动中,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读书的习惯,使学生不仅敢于补充、修正别人的意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同时又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它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精神等。

这种课型要求教师准备好有意义的讨论话题。教师要多引发学生热烈地争论,深入地思考。学生拿着书争论,援引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阅读课文,提出问题。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教师事前要精心设计讨论题目。问题要有讨论的价值,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课文,实现教学目标。问题要难易适度,要让学生感兴趣,能让学生讨论得起来。

第二步:圈点课文,准备讨论。以读书为主要准备活动。学生围绕讨论题目自读、圈画、批注或写简要心得体会,准备讨论发言。

第三步:依据课文,展开讨论。按要求根据中心议题展开讨论。要营造热烈的讨论氛围,教师相机诱导,启动思维,拓宽思路,将讨论引向深入,并且维护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创新精神。

第四步:再读课文,小结讨论。小结的目的在于明确认识,明确结果。

五、质疑课型

这种课型着力于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喜欢读书生疑、会发现问题并且敢提问、会提问的品质。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提问的权利,并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对个别能力稍差的学生,教师应多鼓励、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题的热情,并用不同方法引导质疑。从而形成宽松、活跃的环境氛围。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初读课文,发现问题。学生自己读书,发现疑难问题或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标上记号或注脚。

第二步:再读课文,提出问题。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帮助学生使问题更明确,肯定最佳问题或归纳出问题的几个方面。学生所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直接影响这类课的质量与成功。学生所提的问题一般有这些特点:简单、广杂、琐碎,或是离奇古怪,抓不到重点。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提问方法,如从课题切入提问、从关键词切入提问、从难句切入提问等。对于学生提的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可训练学生在多读课文中自己解决疑点。对于广杂、琐碎的问题可教给学生梳理的方法,训练他们逐步形成提问的能力。对于本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教师可板书,并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这类问题。

第三步:熟读课文,分析、解决问题。带着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进行分析,组织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读书中找答案,在讨论中求答案,逐步形成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分析课型

这种课型注重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行文思路的分析。运用分析课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分析写了什么。从字、词、句等基础入手,读通课文,读熟课文,然后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理解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概括内容。写了什么,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提高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写了什么,不是告诉学生一个结论,而是以课文为例子,教会学生概括的方法,训练学生概括的能力。

第二步:读课文,分析怎么写的。在理解"写了什么"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作者是"怎么写的"。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进行探究:看用什么结构写的,用什么手法写的,用哪些准确、生动的词语写的,等等。深入探究这些问题,才能从内容和形式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才能从文章中学到真正"语文"的东西。

第三步:读课文,分析为什么这样写。阅读一篇文章,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进行探究:看是否为了表达中心,是否为了刻画人物,是否为了渲染气氛,是否为了说明事理,是否为了阐明观点……这样才算是"精读"了一篇文章,才算是有了收获。

七、摘抄课型

阅读课文,摘抄精彩的句子、语段,并熟读成诵,加强语言材料积累。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确定摘抄内容。通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读通句子,读懂文意,确定摘抄内容。

第二步:抄句段,熟读摘抄内容。认真抄写,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摘抄的精彩句子、语段,熟读成诵。

第三步:谈体会,说出摘抄理由。全班或分组进行交流,联系全文,说出摘抄的精彩句子、语段好在什么地方。

八、读写课型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整堂课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写作宝藏,通过对课文的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续写、评析等灵活多样的写作形式来促成读中悟写、写中思读,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结构立意等特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分为四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抓住课文特点。通读课文,读懂课文,抓住课文主要的写作特点。

第二步:思,确定训练、形式。认真思考,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或仿写、或缩写、或扩写、或改写、或续写、或评析,确定写的形式。

第三步:写,完成读写任务。根据确定的写作形式,进行写的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

第四步:说,交流读写体会。完成写作后,全班进行交流。

九、鉴赏课型

这种课型是以鉴赏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型。组织学生品读分析,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感知内容。通过对课文进行逐层深化的音读、意读、情读和美读,达到自主理解内容的目的。

第二步:品语句,领悟含义。以品味语句为突破口,以点带面,达到领悟全篇意蕴、情感的目的。

第三步:分析手法,评价作品。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对作品做出评价,要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文章是怎样写的,二是为什么要这样写。

品味文章是怎样写的,要教会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探究:从哪些方面写的?用什么结构写的?按什么顺序写的? 用什么手法写的?用哪些词语写的?等等。

品味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为了表现中心,为了刻画人物,为了渲染气氛,为了生动形象,等等。

深入探究这些问题,才能从内容和形式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读出自己的感悟,做出自己的评价。

十、表演课型

这种课型是一种集语言感悟、理解、表达等多种语文能力综合运用的课型,是把语文学习与表演结合起来,适合语文的开放性教学。特别对一些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设计一个表演性的课堂环境,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表演,使学生学懂课文,体会课文人物的情感,化文字为具体的形象,既感悟课文,又培养创造能力。通过表演,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训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阅读课文,感知内容。鼓励学生自主读书,把书读活,读出形象来。在读中找戏,变静态为动态,为表演打下基础。

第二步:根据课文,设计表演。启发学生在课文中找戏,将静态的符号语言转化为动态的情境语言。一篇课文,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甚至有对话,则可以短时酝酿,分角色、论台词、议细节,改变文体,设计表演。如把《狼》《宋定伯捉鬼》等文改编成白话文,从不同的角度设想出不同的角色,或讲故事,或模拟表演。

第三步:小组排练,进行表演。

这10种课型当然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是各有侧重罢了。

教师可以把几种课型结合起来,创造新的课型;可以根据新的教学内容,创造新的课型。既要掌握模式的基本精神,又不拘泥于模式,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模式,使得模式有助于教师讲清楚事物的规律,使学生通过模式能够理解所学知识的一般规律,并运用这种模式去进一步探求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技能,提高阅读水平。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