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能做啥:当代语文课堂的“现代病”分析及诊治(下)--严华银的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13:22:38
·当代语文课堂的“现代病”分析及诊治(下) (2010-5-8 16:23:00)严华银

拙作上篇在本刊今年1期发表,引发许多同仁和同好的共鸣,以为是用语文老师自己的话语系统阐明了现实语文课堂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甚至有不少其他学科的老师跟我说,其中所言的不少问题几乎是各学科课堂的通病。高兴之余,不禁悲从心来。课改之后,课堂中很多旧病未祛,怎么就新疾突至了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当然需要我们进行更全面的探查和更深层次的思考。本文下篇接着扫描几类典型的“现代病”,以求进一步地窥见课堂问题的真相并寻觅求解决的良方。

 

学生自己的真问题在哪里?

很多课堂的开始,常常是学生的“问题”先导,但你千万别以为这一定就是学生主体、学生问题主体的课堂;实际上渐行渐远之后,很快的,老师的“问题”又堂而皇之地取而代之。

 

问题导入、问题引领和问题解决类的课堂已经为广大教师所公认并追求。在这类课堂上,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是,课堂“问题”如何产生?或者说课堂中的主要“问题”应该是谁的?在接着的课堂教学中,又应该怎样围绕“问题”开展活动?或者说,在“问题”的引领下,怎样开展卓有成效的活动?实际上,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课改之后显然早已十分明确,比如,课堂中主要的问题就应该是学生自己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的或者小组的学习活动产生的。而这些学生的问题在正常的课堂上,当然也必然应该是通过学生自主的或者小组的学习活动获得解决。有人会问,照你如此说来,老师在课堂上干啥呢?答案也很简单,就是“组织教学,指导学习”。正是这样的课堂教学“机制”“策略”的设计和安排,才真正可以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落实到位,才可能有学生思维的充分发展,也才有我们孜孜追求的课堂效率的真正提升。在这些问题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也是最难做到的是,课堂中的问题如何才能做到一定是学生自己的?

当下十分流行这样一种课型,老师入课便真诚地询问大家预习课文后发现了哪些问题?总是会有少许认真或不很认真的同学分别提出有质量或不太有质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在其中选取一些问题作为“下面”学习研讨的内容。这当然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以学生学习“问题”为问题并据此组织教学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但是当课堂教学继续往前推进,你会发现老师在你不知不觉间抛开了学生的问题,逐渐地偷梁换柱,偷换概念,转移话题到自己预设的范畴里。常见的转移方式有:

不经意式:因为学生问题稍稍接近于自己的预设,所以只要稍一拐弯就进入“我彀”之中,于是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老师不太需要有什么标志性的语言“过渡”,就顺利实现“对接”;

装样式:老师会用极快极简的速度和方法草草结束有关学生问题的研讨,然后说:“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因为学生没有准备,再加上老师给定的思索时间很短,几乎是与此同时,老师会说:“既然没有问题,我们接着讨论下列问题。”实际上,发问时,老师就根本不希望学生真的提出什么问题,完全是为了装样走一个过场而已。

理直气壮式:课堂开始学生提问阶段学生的确未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或者即使有,问题解决也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当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获得解决,老师会以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口吻说:“下面我们研讨几个重要的问题。”课堂从此进入老师认为正确的“康庄大道”。

这些现象,这样的课堂我们一时半刻还很难对之做出什么绝对的评说。按照目标教学的理论,语文课堂不这样安排显然别无他途;但是按照尊重学生主体、“课堂教学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论断,这样的设计和实施又似乎存在严重的理论问题。现实中这样的教学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认真地复制上演着。

这样的现象出现不能完全怪罪老师教学理念和操作技巧的落伍,也不能一律认为教师欠缺教学功底和教学机智。试想,在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就是提不出问题或者有质量的问题,你能怎么办呢?

这类课堂问题,似乎要从学生学习的本源上探求解决之道。

第一、让学生十分明确阅读学习究竟要学什么,不同类型的文章必须掌握什么。如今少量“走穴”的精英,其所谓的教学示范,实是表演,花里胡哨,搅乱了老师和学生的视线,语文阅读不知在做些什么,有的教学基本可以说是走火入魔,李白的《赠汪伦》,有老师问“汪伦送李白怎么竟然就迟到了呢?”学生千奇百怪的答案竟被当做思维开放想象丰富的明证;一位老师纯粹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孔乙己的故事,孔乙已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神经病人,弄得学生莫名其妙。我们不能说,这种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就一点不能使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所有的教学首先要尊重一般的常识和规律,通过你的引领,让学生自己揣摩清楚,文章“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等等的问题,即使是细节问题,即使是语言点的理解和表达艺术等的推敲问题,也决不是靠玩噱头、钻牛角尖的怪招来吸引学生的眼球的。

第二、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充分地自主研读。真实的课堂情境中,总是看到老师规定给学生多少多少时间自读,总是听到老师耐心地询问学生在家自读预习的结果,但听课的我每一次都觉得其中似乎有“诈”和有假。课堂三两分钟的阅读能称作自读,能有真正的平心静气的思考并进而生成问题吗?一个学生总是有那么多门学科的几乎“海量”的作业要在“家庭”里“作业”,你语文老师这样一种说说而已的预习要求能真正“作业”到位吗?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厦门集美学村听魏书生的一节课《爱莲说》,一篇文言文的教学,他的入题十分简单,在明确了本文的学习重点之后,立即指令学生带着字典(可惜该班没有一个同学带有字典),对照课文下的注释,读懂、译释、梳理全文,时间20分钟,令听课的如我近百人目瞪口呆。而正是有这样的“规定”,学生的那一次学习才真的是认真到位,学习到位,问题到位,最后是学得到位。

鉴于此,我想,语文教材的教学是否能取消硬性的也是自欺欺人的“预习”要求呢?假如我们把学生阅读教学的内容全部置于课堂中,课堂的教学就从学生对学习文本的“一穷二白”做起,一切都变得毫无期待,一切都显出原汁原味,对一切的学生都做到了绝对的起点公平,这样的教学可以实现吗?半节课左右时间甚至更长时间的自读,自读过程中的同桌或者前后桌之间的“同伴互助”,也或者是固定的学习小组的集体磋商,最后在很多细小问题解决之后形成各个学习小组的集中性“问题”。这就有了以下课堂上的师生双边活动的“基础”、研讨对象和实实在在的内容。

如此,围绕学生的真实问题进行教学,就可以打破当下课堂——包括公开课和随堂课里,“预设”和“虚假”占据主要地位的现实,真正创建语文课堂的一种真实结构,回归语文学习的真实情境:学生进行的是真实的学习,学习研讨的问题是真实的问题,老师也脱掉“皇帝的新衣”后成为真实的老师。

尤其是老师,一旦没有了关于课堂问题的一厢情愿的“预设”,没有了关于课前预习的规定,语文教学的课堂会是什么情形呢?所有人都可以做出最大胆的假设,对学生学习的可能的状态,对老师教学的可能的精神面貌,特别是对老师研究教材、把握教材、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和应对生成的能力素质的要求,甚至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驱力的形成,我想,都将带来巨大的变革。试想走进课堂,你面对的基本是一个不可知的世界,什么学生会提出关于本文甚或与本文相关的什么问题,你如何既合规律而又机智地组织学生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你老师的相机点拨指导,达成问题的解决,都要你在极为有限的时空里当机立断,你无法回旋和犹豫,你不发展和提高你自己,可能吗?

我们一起设想,这样的语文课堂,这样的学生主体,这样丰富多彩的挑战,真的有刺激、诗意、生命活力、创造才干,真的有文学和语文的魅力,这可能才真正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时空。

有人要问:现实是,有的班级就某些课文的学习时就是难以发现问题,或者说抓不住“主要矛盾”,即使提出问题,其价值意义也不大,那怎么办呢?我以为,首先需要的是教育和引领。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语文课堂研究的中心问题就应该也必须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研究这种问题的课堂才是他们自己的课堂、这样的学习才是他们自己的学习。其次,还需要老师的鼓励和激发,需要智慧的点拨和引导,需要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而老师自己则坚持不越俎代庖,轻易抛出什么问题;从而“迫使”学生逐渐养成学而有疑、疑而能问、问而共析的良好习惯。

有人说,那学生课后又怎么学习语文呢?课外阅读、小练笔、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等,当可以更为灵活和丰富。如是,语文学科一定会成为多数学生的钟爱。

 

“满堂灌”怎么就一下子就变脸为“满堂练”了?几乎与应试教育的升级同步,阅读课堂整个的被练习所强势攻占,满堂灌一跃而为满堂练,这甚至还被某些区域做为阅读教学的“经验”在推广。当然,其最显性的结果也是后果是,不仅学生,老师也对语文教学普遍感到无聊和厌倦。

 

与很多语文老师直接对话,感觉到不少人对语文和语文教学的热情在衰减,甚至有人对上课十分厌倦和畏惧。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学生不喜欢语文。为什么不喜欢?自然有许多原因,但在实地考察一些学校的随堂课之后,发现有一种课型十分流行,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要说学生不喜欢,就是老师自己也应该无论如何喜欢不起来。这就是用满堂练代替了满堂灌,用训练取代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阿Q正传》第一节课,老师先请一两位学生介绍鲁迅(从小学到初中不知学过了多少鲁迅,这一介绍本无必要),接着请大家拿出一本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也是高三复习用书,要求用数分钟完成相关题目。在接着的教学中,老师一直就是评讲这些题目,一节课下来,共计做完从拼音、词语辨析到成语使用、病句修改的10余道题。下课时,我问老师小说的有关中观以上层面的问题何时研讨,他说,下面一节课。我说下一节课你准备怎么上?他说,这样的教法已经是我们的固定程式了,下节课就会涉及到有关语段的题目了。

与老师们深度交流,才发现这已经是近年来在圈内比较流行的教法,而且越是毕业班,此法使用越加“成熟”。据说使用此法,应对中、高考,成绩往往不坏。这样的情形,是那些总是出入在观摩课和评优课的现场的专家学者一般无以发现的。不管你多么先进的课程标准,也不管你如何煞费苦心编出的精美教材,遭遇这样的应试教学,无法不丢盔弃甲、土崩瓦解,也即如流行语所言“被”彻底“解构”。

细细分析,你会发现,这种教学,老师轻松,几乎不要研读文本,不要设计教学,不要考察学习对象的学习实际,只要一本教学辅助用书在手,搞定所有的教学。省事省力,对于老师来说,自然是天大的乐事。

这种模式起初仅见于毕业班的复习教学中,如今似乎已经蔓延、辐射到各个年级的教学,包括阅读新授课的教学。当学校开始用数字考核评价每一老师的教学成绩,此法如流感般风行便是意料之中的了。

细究起来,少量语文老师的惰性和急功近利,在教学设计方面的“低能”和“不作为”,教学实践中的趋附、复制和几无创造,无良书商开发的关于语文教材的“精耕细作”“穷形尽相”的教辅练习,合谋产生了这样一种特殊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我以为这是语文教学的最大的堕落。这种情形发生在把课程改革和“人文性”喊得山响的今天,发生在语文课堂里,是对语文学科本身极大的嘲讽。这是把充满母语魅力和生活情趣、展示思想内蕴和生命活力、彰显人文精神和个性创造的活生生的语文课堂变脸、“打造”而为机械无聊、支离破碎的语言知识点的训练营,这是对语文教育的亵渎,是对母语的反动。这种背弃基本语文教学规矩和规律的“教学”犹如自杀式爆炸,令人甚感恐怖,终究要将语文课堂和语文教学拖进无底深渊。

如何改变?我的理解,第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关于语文、语文教学和语文人的本源性认知。近几年来,在与语文老师交流时,有一个整体的感觉,很多老师目光瞄准的就是中考和高考,在这样的指挥棒和评价体系下,老师原先的一点书生意气、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底子以及关于语文的理解都逐渐地被消解、淡化,甚至被彻底同化,以为语文教学就应该是这么回事。比如说你跟他们讨论文学的多元解读问题,马上就会有这样的问题掷上台来,而且振振有词,理直气壮:你的“多元”,我们也知道十分正确,但面对考试,你怎么办?我总要耐心解释,教材教学时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多元解读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从课内文的多元理解中学到的是一种阅读的方法和路径,目的是解决其他的阅读问题。而且现在的各类考试的阅读题的设计早已贯彻了这样的精神和意图,你还要害怕什么考试呢?但这似乎难以找到认同和共识。考试似乎仍然如幽灵般恐怖地游荡在不少老师的心灵,驱之不去。这很荒诞。

第二、对某些司空见惯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机制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予以修正。比如现在的集体备课制度。传统的备课方式都是各自为阵、各行其是的。现在则较多地强调集体的“智慧”了:三五同教材的老师,对每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做一分工,每人各备一个单元,备完后,认真一点的,还会对各人的教学设计做一点集体讨论,做一些商量,最后就是“资源共享”了。多年之前还只是作为经验传布的,现在则已然几乎是“普天同为”了。当时的设计者的初衷是良好的,但现在看来变味多多。关键是“集体”的“智慧”合力被异化为互助替代、进而省事省力了。于是我们看到不同个性的语文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别无选择的是同一的内容、同一的方法;教学的针对性无从谈起,教师的教学个性无从谈起。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原本可以通过逐一的独立阅读、仔细的教学设计、广泛的查阅学习,而不断培养、增进对语文的热爱、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对文学的感悟,并进而不断达成自己的专业发展。而现在这样的制度设计,则使其机会减少了80%乃至更多。这就无怪乎一些语文老师觉得语文教学越来越枯燥乏味、没什么意义和兴趣。

还有一种在中学十分流行的月考制度,对语文教学的危害也不容小觑。道理此前已经说过一些。语文是慢工,不是说一两个月就一定能看出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明显变化的,简单的分数也无法准确观测到这样的变化。可以加以月度检测的最多的就是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状况。而我们需要着力提升的恰恰不是知识而是能力。这样频繁的考试除了耽搁了正常的语文教学的时间外,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外,负面作用就是直接引发了以练代教和以练代学的语文教学怪象。尤为可怕的是,现在个别区域据说已经进入了“周考”时代,而且有些还作为经验进一步推广。我以为一旦如此,教育教学就死亡大半,而首先遭殃的必然是语文。这一点我们所有的语文人应该十分清醒。

 

课堂教学的“自信力”何处去了?

鲁迅先生上个世纪初叶就严肃责问“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现实是,我们面对学生阐发得最多的这样的口号和观点,竟然被我们亲自“反叛”,为数不少的课堂里,找不着学生和老师的思想和见解,相反,所谓的专家思想、教参观点,仍然成为教者追捧的不二教条

 

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强调阅有所知,读有所悟,在阅读中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真实体会。“自己”去获得,进而在老师的引领和帮助下,获得“自己的”的提升,可以说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价值取向。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有点不得要领。

在教学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一位老师关于主题的讨论是这样进行的:

老师说:同学们,我们通过上面的分析,已经基本把握了本小说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下面我们思考,本文的写作主旨究竟是什么?

同学独立思考,也有少量的小组讨论,接着进入全班交流。

前后总计有六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跟传统的理解也就是跟教参的观点比较接近,估计是从教参上直接获得;一类似乎与小说的故事情节不大沾边,应该说理解有误;还有一类很特别,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获取,表达不很完善,但思路和基本的结论很有见地,如果老师稍作点拨,学生进一步修补完善,应该是极富创意的新解。

应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教学环节引出的很好的结果,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教学契机,如果老师稍有教学机智,将会生成一个十分优秀的点拨瞬间。

但是下面老师的教学就叫人匪夷所思:

老师说:同学们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各自的观点都很有道理。下面我们再看看教参上是怎么说的。说完出示幻灯片,完整地再现“标准答案”。接着还特别强调:请大家把它抄下来。

下课后我与该老师交流,特别就此一环节的教学安排交换看法,我欣赏其学生自主解读的设计,但有两点不解:一是对学生的答案正误为什么不作出自己的判断?对学生的答案的错误为什么不作出矫正?二是既然已经给学生自主,并且已然有了很好的基础性答案,为什么不顺水推舟继续讨论深化却要用所谓的专家观点来唬人呢?

该老师实在,觉得如果要对学生的观点作出评判,那就必然要否定和批评部分学生,与鼓励和表扬为主的课改精神有所背离;如要对这些观点一一梳理、分析,又势必要占去很多教学时间,教学的基本目标任务就很难顺利完成,而且那也非常费事,对老师的教学能力特别是语文学养和教学机智都是相当大的挑战,再说有些问题连他自己一时也不大吃得准,又如何去引导和引领学生呢?反正专家和教参上的观点是最靠得住的,即使考试时遭遇,也可确保无虞。

这位老师的教学,暴露了课改之后语文课堂的一些倾向性的问题,虽然有些是现实教学的某些客观因素导致,也非语文学科所独有。而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追究和辨析的东西。

任何关于语文课改的文字材料中,似乎从未见过课堂教学中只能表扬和鼓励学生而不可批评和否定学生意见的条文和规定。尽管教育部最近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法规性文件对班主任的合适的批评权的进一步明晰落人以笑柄,但其折射出的中国教育环境的恶劣、学科教学执行的偏差以及教师生存条件的问题实在令人欲说还休。而语文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就是要在与学生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学生某些问题的认识偏差和错误中达成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螺旋式提升。淡化错误,宽容偏失,只会庸俗地附和,甚至还不分青红皂白、指鹿为马,这与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宗旨,无异于南辕北辙。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教学的组织和学生学习的指导上。指导学生学习需要的是教师的学养和教学智慧,实际也就是功底加上方法。当学生的几种不同的观点呈现出来,也就是学生将自己的初步的独立的体会和意见包括困惑和疑难提交给了老师和其他同学,这是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应该做的就是进一步组织、引领全班同学就这些“不同”,紧扣文本中,展开比较分析,爬梳剔抉,条分缕析,在逐步获得问题解决、获得圆满答案和结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潜滋暗长起自己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如此轻忽“过程”、只走“过场”,貌似亲切仁慈的肯定性评价,掩盖的是内在学养的欠缺,显示的是教学能力的不足,特别是对课改精神的严重歪曲。

以应试作为借口来掩盖自己教学操作的简单和草率,这一问题我在过去的文章中曾经做过详细分析,课改背景下的中高考语文改革的不断进步一再表明,多元取向早已是共识,“一元”标准、单一评价这些问题已是历史。老拿考试问题说事,足以见出改革成果的“分享”和普及、教师语文素养的提升在今天有多么重要。

而且,将语文课堂变成所谓专家观点——有些还不乏为文革左倾时代、庸俗社会学批评下“出产”的荒诞曲解的观点,更多的则纯属一家之言——的跑马场和演出台,这种漠视学生、迷失自我的教学,除了违背规律、远离课改,既不“主体”也不“主导”之外,也是造成今天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和语文老师普遍被学生冷遇的重要原因。为人作嫁,还讨不来喜欢,其间的酸楚可以想见。

很多可以继续探讨和深究的问题,需要语文人的执著和坚持。拙文所言只是课堂问题冰山之一角。众多同仁勉力的实践、观察和反思,才有可能真正让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在传统思想和经验的继承、现代理念和方法的融合之后,革除病态,清理乱象,真正“现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