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商品:以史为鉴——对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再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09:24
以史为鉴——对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再思考作者:杨华君 来源:网络 添加日期:11年11月07日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飞速加快。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在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也面临了许多问题。比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城市及其周围的水体和绿地被蚕食、水质遭污染、大气蒙烟尘、城市小气候日趋恶化。所以面对脚步日益加快的城市建设,我们更是应该从古人的城市规划理念与实践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从社会、哲学、经济等角度去思考城市发展的本质,并挖掘城市发展的本源。 

  中国有文字记载可考的城市大约出现在周代,以周公时期兴建的洛邑城为代表。而后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变革中,各诸侯国进行了更大规模的筑城运动,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在这时形成了。同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关于城市规划与发展的理论与思想。如《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它不仅提出一些早期城市规划布局的理念,还包含了大量的科技信息,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兵器、礼器、钟磬、练染、建筑、水利等技术,还包含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在城市规划理念方面它提出:“方九里,旁三门”“经涂九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这些理论一直影响着这一时期中国城市的建设。而齐国管仲的《管子》也是我们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一本革命性的著作,其意义是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管子》主张从实际出发,不重形式,不拘一格,要“因天才,就地利”,不为封建礼制制度所约束。所以,“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同时,在城市与山川环境的关系上,《管子》也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立政篇》)。在随后的几千年里,各种规划,城建的理论都体现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些理论对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成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脉。观点是以天、地、人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宇宙大系统,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城市规划的最高原则就是达到:“本体现象不二,道噐不二,天人不二,心物不二,理欲不二,动静不二,知行不二,德慧知识不二,成己成物不二。”(熊十力,《原儒?绪言》)。

  2.根据自然条件与环境特点来分布城市

  由于把天地人宇宙万物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大系统,《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系辞》也提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中国“制器尚象”的传统,即按照天地的形象来制造器具、建造房屋,城市规划。管子在城市规划理论中也非常重视环境特点对城市布局的影响。他提出要根据区域土地状况安排城市,控制城市密度。《管子?乘马》指出:“上地方八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中地方百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下地方百二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即根据土地等级安排城市。土地肥沃,耕地产量高,可供养较多的城市人口,故城市分布密度大;反之,则城市分布密度小。《管子》重视城市环境的容量与大小,强调城市与农村的配合关系,因之产生了这种按土地等级与城市人口比例关系来分布城市的理论,而现今我国提出城乡统筹发展,与城乡和谐发展实际上就体现了管子这一原则与思想。

  3.保护城市生态环镜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3.1 城市规划因地制宜

  在著作《国语?周语下》提到:“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夫天地成而聚于高,归物于下。疏为川谷,以导其气;陂塘污库,以钟其美。”书中阐述了保护原有山、川、薮(无水低地)、依地貌,不毁山填低地、湖池、以保持其自然生态的平衡。自然环境条件和城市的规划建设关系密切,它不仅影响城市的布局形式、结构,而且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在《管子》中,管仲主张建设城市要注意自然条件。应因地制宜。“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管子?乘马》)即认为建城宜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形,以免受旱涝之害,并节省开渠引水和筑堤防涝的费用,强调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凭借地势地利。这是古代极其重要的历史经验。而在现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经常为了经济利益进行不科学不严谨的 “拍脑袋”思考,对保护城区原有地形地貌视而不见,进行无序的挖山体,填低地,植被毁坏,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有发生。对照古人的做法,我们是否对此弊病的产生有所思考呢?

  3.2 保护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城市主城与郊区的比例关系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土地怎样利用和保护,规划怎么进行。这些在古代的理论中也有阐述,如《商君书?算地》云。“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薮泽居什一,溪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一,恶田居什二,良田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此其垦田足以食其民,都邑遂路足以处其民,山林薮泽溪谷足以供其利,薮泽堤防足以畜”。在这儿,城邑占地1/10,郊野占地9/10,这种比例可以保证城市的粮食供给以及维持整个区域的正常的生态环境。其土地资源按性质而划分,得到充分利用,可谓“物尽其用,地尽其利。”接下来我们来对照一下现今的一些城市村镇规划,有许多市镇不理会这城区和郊野的比例,也不管当地自然环境、人口密度、资源条件等因素,一味只想把城区规划得大大的,一些规模非常小的村镇动辄效仿大城镇,将城区规划为数十乃至上百平方公里,毁坏了近郊大片良田,破坏了生态环境,既无正确理论指导,又不按科学原则办事,较之古人,应感羞愧。

  3.3 合理保护自然资源和开发度

  自然界不是人类所独有的,我们对自然界的索取要有所节制,需要顺时取物,不可杀鸡取卵,巧取豪夺。《淮南子?主术训》中有古训:“春代枯槁,夏取果瓜,秋畜蔬食.冬伐薪蒸,以为民资。”我们多向自然索取一点,自然就会更大的报复我们,如过多的伐木,开垦而形成了沙漠化,水土流失。建设材料与能源的过度开采,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而引起了温室效应并引起全球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管子》在这一问题上提

出了“禁侈崇俭”的朴素主义思想,实际上简明扼要的指出了对于自然资源和开发度的问题。《管子》还认为城市的建筑量应与实际所需相当,并把这作为是衡量一个国家“侈”与“俭”的尺度。如果为人所居的建筑大大超于居民实际所需求,这就是奢侈浪费。“室屋众而人徒寡者,其人不足以处其室……侈国之俗”(《管子?八观》)。在城市建设方面,《管子》认为:“台榭广,则赋敛厚矣。轻用众,使民劳,则民力竭矣”(《管子?权修》)。所以,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开发时,要注意一个度,既能满足城市现今和未来的发展,又要做到可持续性, “奢侈”开发只能导致后世的资源匮乏与没落。

  4.小结

  在科技与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回头总结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对比古代规划思想的精髓,不难发现以史为鉴我们将更能看清前路与方向,更好的发展和完善城市规划理论。采取有力的措施,搞好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使现代城市真正融入大自然并做到可持续发展,重现鸟语花香 、“鹰击长空,鱼翔潜底”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