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投诉英文怎么说:深化教学科研,争创优秀成果——亟需革除教学科研中的六种弊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1:45:43

深化教学科研,争创优秀成果

——亟需革除教学科研中的六种弊端

临安教研室:周日山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近年来,我们临安市大力实施“科研兴教”战略,采取各种措施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不少学校也制定了“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的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科研活动,开展了许许多多富有成效的教科研活动,取得了不少成果。眼下又到稻花飘香的金秋时节,按照惯例,各类学会论文与教育科研成果的评选工作已经发轫,不少一线教师也正在积极准备撰写教学论文。

教学与科研是教师腾飞的一对“翅膀”。在搞好教学的同时重视教研工作,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并且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概括,既可以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又可以扩大影响,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社会效益。这是教师成为名师成为名家的成功经验,也是基层学校做好教科研工作、争创教科研精品、提高教科研档次、吸纳广大教师投身于教科研热潮、从而更加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益,优化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自然也是各级教研机构做好教学指导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质量与培植名师名家的重要策略。

但是,在学科教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同时,通过历年以来的教学研究专题论文评审,我们也发现了其中出现的不“和谐”的音符,为了纠正和消除深化教科研工作的某些负面影响,为了更加准确地贯彻执行“科研兴教”策略,我们有必要对过去的教科研工作作一些适当的反思,有必要吸取一些经验教训,也有必要提醒热心于教科研的老师注意以下问题。

一、缺少深度。不少论文只有具体的、零碎的、条例性的个人教学经验,而没有新颖的前卫的教育教学理论作支撑,也没有为自己的阐述寻找到比较有力的理论观点,更未能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引发出规律性的东西。因而行文干瘪、只有骨架、没有血肉,尤其是缺少研究的深度。原因就在于书读得少,特别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著作读得少。不读书,不读报,不看别人的论文,就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或者为了得到考核的分数,或者为了减少下岗或待聘的危险而写论文,如此粗制滥造的论文势必是理论素养不高,教学理念落后,理性分析肤浅,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缺少诚信。就像某年的高考作文材料中所说的那样,我们也有部分老师在渡过教科研这条河流的时候,偏偏把“诚信”二字丢掉了。我们曾发现有老师一字不漏地抄袭我室教研员的论文,又送到这位教研员手里来评审的情况,今年我们在某学科论文的评审中,发现有三篇论文从头到尾完全一样,结果上网一查,这三篇文章全是从同一个网页上下载的,连字体都没有换过。也有的老师把我室教研员提供给他参考阅读的文章,照抄照搬送来评奖。

三、缺少个性。从总体上来说,我市的教科研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既有部分教科研的先进学校、先进教师、优秀成果,也有比较成熟的教科研组织,教科研方面的规章制度也正在逐步地建立和不断地完善起来。但是我们的研究和探索还是刚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多数老师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眼高手低、力不从心、把握不牢、切题不准、阐述不透等现象。因此许多教研论文中所阐述的观点是人所共知的,许多事实论据是读者耳熟能详的,许多论述结构是呆板老套的,许多问题是早已被别人论述透了的。个性不鲜明,不,应该说是没有个性,这是制约教研论文从纵深挺进的一个瓶颈。应当说:我们有不少老师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是敢于探索、善于探索的,也积累了许多宝贵而丰富的经验,但没有把它及时地认真地精确的总结出来,提炼出来,将它升华,将它深化,将它完善,把它作为教科研论文的重要论据,从中找到具有个性特色的又有个人创见的论述角度,进而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思想,引发出符合创新教育理念的思想来。

四、缺少涵养。现代教育正大踏步地向综合教育方向发展,现代教科研也正在朝着综合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文理的综合、社会、家庭、国家、世界、自然、人文等一切领域与知识的综合都在以咄咄逼人的气势逼迫我们开放视野。不少老师在慨叹:现在的教科研要求越来越高了,不少从前很会写文章的老师接二连三地在教科研论文评选中被刷下去。原因就在于:现在的教科研并非是某个学科的事情,论述中只停留在单门学科知识的传授这个角度就很难写出新意,越向研究的领域挺进,就越加需要向旁系学科渗透。综合能力要强,论述角度要新,视野要开阔。但是不少论文还是就事论事,拘泥于某一点知识的探究,某一种用法的讨论,某一点体会的阐发,某一次实验的总结等等,那就免不了论述中的局促与呆板,阐述时的枯燥与机械,行文中的单调与乏味。要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其他好的方法,只有多读书,多思考,多联系,多辐射,先搞横向的拓宽学习与研究,再搞纵向的开掘与挺进。

五、缺少推敲。文章是必须要反复推敲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但是我们在评审过程中发现,不少论文行文仓促,几乎不作什么修改,就交上来评审,且不说错别字不少,句子不通,结构杂糅混乱这些比比皆是的问题了。就说文章的标题吧,也经常出现无法读通、无法理解的毛病,甚至于出现整页漏装到装现象,不少论文也不按规定的格式打印,有的论文,字体、行距任意扩大,无非是为了造成页数不少、厚度不低这样的第一印象,却不知这样的第一印象是没有多大价值的,我们在评审过程中始终关注的是文章的质量,而很少被外在的形式所左右,我们教研员都很在意自身的名誉,假如我们推荐到省市国家的参评论文不能得到理想的成绩,是很丢面子的,所以我们惟恐在评审的过程中因为自己的疏忽看走了眼而被其他同行看低。说实话,我们殷切希望各位论文作者遵循反复推敲、精益求精的修改原则,要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负责,要充分地体现论文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六、缺少论证。其实上不少教研论文中所举的教学事例很有独创性,假如能够主动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认真验证,就可以逐步完善、逐步严谨、逐步深化、逐步周密,但很遗憾,不少老师没有抓住这个重要环节,写文章时思路还清晰,条理也分明,结构也合理,似乎可以自成一体,但因为没有做好后续的论证与检验工作,因而留下不少疏漏,损害了科学研究的特性。须知:凡是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东西是经得住实践的再三考验的,是完整的,是无暇可击的。

    上面所说的六个问题,是在教科研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又是在教科研发展过程中势必出现的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这些客观存在着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想方设法地消除这些负面影响,革除那些病变的细胞组织,将会使教科研事业更加健康、更加完美、更加充满生命的活力,更能创造出时代需要的教科研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