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婚36计总裁旧爱新妻:开放性试题的设计与评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0:25:13

开放性试题的设计与评价

华东师大附属周浦中学历史组整理

 
一、SOLO分类评分法

二、PTA评分法

三、PISA 评估法

四、结论

 

一、SOLO分类评价法(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评价法)

由香港大学比格斯教授在研究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过程中提出的,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已在大洋洲和东南亚地区经过广泛的实验和应用。

能帮助教师判断学生在回答某一具体问题时的思维结构处于哪一层次,在评价上相对容易拉开学生的差距。

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皮亚杰的发展阶段学说。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1.前运演阶段(4—6岁);2.初级具体运演阶段(7—9岁);3.中级具体运演阶段(10—12岁);4.具体概括运演阶段(13—15岁);5.形式运演阶段(16岁以后)。

1、SOLO是英文“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 ”的缩写,意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比格斯等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根据学生的回答能力、回答思路、回答的一致性和相对收敛程度、整体结构这四个特征,将学生回答问题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

其中回答能力指记忆的量和注意的广度,回答思路即思维操作,指把线索和回答联系起来的方式,回答的一致性和相对收敛程度指达到某种结论的要求和如何保持结论的一致性,整体结构,则取决于前三方面的相互作用。

量变

(1)前结构层次(Prestructural ,P):指基本没有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答题时逻辑混乱,只简单地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答案没有论据支撑。

(2)单点结构层次(Unistructural ,U):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缺少对问题的论证,答题时,只凭一个线索、一点论据就跳到结论。

(3)多点结构层次(Multistructural ,M):找到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并组织材料简单论证,但未能把这些思路有机地整合,形成相关问题的知识网络。

质变

(4)关联结构层次(Relational ,R):能联想联系多个事件,找到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把这些思路结合起来思考,解决较复杂的具体问题。

(5)抽象拓展层次(Extended Abstract,EA):能对问题抽象概括,从理论的高度分析问题、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结论具有开放性,表现出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SOLO分类评价法的意义在于把层次评分理论化和制度化

(2007上海高考36题)阅读下列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
第二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
第三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经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织工赔偿。
 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
问题:你认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如何?  (9分)
    评分参考: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0分)
    第二层次:仅给出结论,未利用任何材料进行论证。(2分)
    第三层次:给出结论,并组织材料进行论证。(5分)
    第四层次:利用材料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7分)
    第五层次:利用材料综合不同角度进行充分论证。(9分)
    (该题全市平均3.85分,标准差为1,难度为0.43,区分度为0.32。第四、第五层次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对试题既从正面答又从反面答。)                             

(2008上海高考37题)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对针对这份宣言,1791年女作家奥普兰·德·古日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材料二

第一条:女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的享有方面和男人是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只能根据对公益所做的贡献来评定。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女人和男人的自然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尤其是反抗压迫权。

第三条:国家的主权的本原,实质上存在于由女人和男人联合而成的国民。任何团体和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

                                      —《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评价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评分参考: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只有结论而没有用材料加以论述,或回答与材料无关。

第二层: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指出了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

第三层:能从一个角度用多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明确指出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列举了人的不受侵犯的权利内容,如自由、财产、安全,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和主权在民的原则等。

第四层:利用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论证了自由、财产等人的权利的几项内容,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国家主权与人的权利的关系等,但为什么在人权宣言之后还要发表一个“妇女人权宣言”呢?这表明人权宣言本身还是有缺陷的,它没有在内容中提及妇女的权利,因此妇女人权宣言针对人权宣言的条文特意用了“女人和男人”来加以补充。

第五层:利用材料综合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充分论证。如:如何评价“人权宣言”?这取决于你对“人权”这个概念的理解。在专制统治下,人的权利被剥夺,而“人权宣言”肯定了“人”的权利,确立起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以此来反对专制制度,捍卫人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无疑是进步的。然而,这样的权利仅仅只是抽象的人的权利,在对这些权利的理解上,不同的群体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妇女就认为她们的权利并没有得到规定,抽象的“人”的权利实际上成为了“男人”的权利,这违背了人权宣言所提出的权利平等的原则,因此,妇女特意要发表一个权利宣言,并在宣言中把妇女的权利列举出来。在对“人权”的理解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分歧?其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重要的,我们必须从不同方面来理解和评价人权宣言,理解它的复杂性和多重性,甚至内在的矛盾性。

 

例题历史  近日,在朋友的化妆舞会上,英国哈理王子身着有纳粹标志的服饰.哈里王子的这一装扮立即引起各国舆论的强烈谴责。澳大利亚的一名官员宣告不再效忠英女王.为什么各国对此事反响这么强烈,请结合二战相关史实作出解释。(8分)

各层次评分细则如下:
1.没有任何关联的答案属于前结构层次,只能得0分。
2.列出二战期间德国相关罪行的其中一项,就直接解释上述现象的属于单点结构,可得2分。
3.能够罗列法西斯德国侵略欧洲各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屠杀犹太人等多项暴行的,属多点结构,可得4分。
4.能够将二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造成欧洲600多万的犹太人死于非命,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等相关史实作一个比较全面、有序陈述的,属关联结构,可得6分。
5.基于对历史现象或史实的深刻理解,能够在理论层面上概括、分析的,属拓展抽象结构,可得满分。
     
答案示例:

“正义”、“和平”、“人道主义”是超越国界、超越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为世界人民所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二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并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特别是它的种族灭绝政策,造成欧洲600多万的犹太人死于非命.这些做法是反人类,非人道的.哈里王子纳粹服饰的打扮,表明他不是缺乏正义感,就是对历史的无知,因此他的行为必然引发人们的强烈不满.

例题科学 巨石阵的功能


巨石阵位于英格兰南部一片平坦的田野上。如图所示,它由一圈非常较大的石头组成。一些巨石已经倒塌,一些则不知所踪。我们把建造这些巨石的英国人称为石器时代的人。很久以前,这里有不少的居住点,巨石阵是他们为了信仰或献祭而修建的神殿。其中的一些石头来自附近的山区,而另外一些我们称之为蓝石头的石块,相信是来自威尔士山脉。


请回答:你认为巨石阵是一个要塞而非神殿吗?为什么你会这样想

前结构的回答(0分)

“是一个神殿,因为人们在里面生活。”

“这不可能是个要塞,也不会是神殿,因为这些石头已经倒塌了。”

单点结构的回答(1分)

“它们都摆成圆形,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神殿。”

“这里先前很可能是一个要塞,因为一些巨石已经被击碎了。”

多点结构的回答(2分以上)

“这应该是一个要塞,因为它看起来非常像。在那个年代,人们通常用石头来修建要塞。而且看起来你可以在里面进行防御。”

“巨石阵看起来更像一个神殿,因为这种神殿都是设计成圆形的,而且它们大多都会残破不堪。”

关联结构的回答(6分以上)

“我认为这应该是一个神殿,因为它有圆形的结构,一块巨石的顶部还有一块祭坛石。我想这是用来祭祀太阳神的。由于没有屋顶,所以太阳光可以直接照进神殿。他们从威尔士搬运来蓝色的石头,可见他们为了信仰付出了大量艰苦的劳动。此外,我们认为不太可能在一个平原的中部建立起一个要塞。”

抽象拓展结构的回答(8分以上)

“巨石阵是古代众多的遗迹中的一个,对于它的认识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要塞,但证据表明它更像是一个神殿。考古学家认为它是历经三个时期建造起来的,用于防御的要塞不可能等待这么长的时间。圈形的结构以及不远千里从威尔士运来蓝石头表明巨石阵的建造是为了信仰。有人认为这是专门祭祀太阳神的场所,那是因为每年的特定时间里,太阳光会恰好投射在祭坛石上。还有一种理论认为巨石阵的结构符合占星学的一些原理,其外部的一圈壕沟是用于记录时间的。关于巨石阵,我们拥有很多的解释,但没有人知道真相。”
例题数学

如下图: 用火柴摆成框形图案, 四根摆一个框, 七根摆两个, 等等。按照SOLO 理论,各结构层次的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是:

(1) 多少根火柴能摆三个框?(单一结构)

(2) 摆五个框比摆三个框多用多少根火柴?(多元结构)

(3) 用31 根火柴能摆多少个框?(关联结构)

(4) 如果摆成了n个框, 则用去了多少根火柴?(扩展抽象结构)

 

答对第一个问题就达到单点结构的水平,可以记为D;

答对第二个问题就达到多点结构的水平,可以记为C;

答对第三个问题就达到关联结构的水平,可以记为B;

答对第四个问题就达到拓展抽象的水平,可以记为A。

这种记分方法有利于教学诊断,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主要用于过程性评价。在终结性的考试与评价中,若有需要,还可以给各个等级赋予一定的分值。此外,在需要一定区分度的考试中,上述四个等级之间还可以有过渡的等级,也就是说,SOLO的等级数不必限于5个,可以有多个等级,分别记为A+、A、B+、B、C+、C……甚至可以使用百分数。

 


2、传统评价的不足

评卷中把答案细分为若干个采分点来给分,基本上是对“量”的考查。

基于毕业考试成绩来评估学校教育的质量,考试结果常以通过率表示,无法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的情况。

不同年份的考试题目难度不同,无法对不同年份的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比较;

测验题目过于强调知识或事实的再现,对学生理解水平的测试与评价不够;

评价本质上是常模参照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对顺序,对于诊断教学中的问题以及改进教学帮助不大.

 

3、SOLO评价的优点

根据SOLO分类法设计出来的试题,在题型和题目表述上与传统的试题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根本的区别在于评分标准的制定。

根据思维层次打分,采用“采意”评分方式,而不是“采点”方式。焦点集中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质”,而不是回答问题的“量”。

提供每个层次具体的答题示例,不提供样板式的标准答案,阅卷时应该深入领会该题目的思维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方法。

符合新课程理念:在对学生学业评价过程中,应“加强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这种“结果开放、思路开放的主观题”,能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题目的理解水平与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地给出力所能及的答案”,能让“不同学习者有机合展示与自我能力水平相符的解答过程”,因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能准确测量个性发展倾向与水平的相对应” “能充分体现历史的广博与深刻的内涵”。寓教于考 。

 

二、PTA量表法评价(基本要素特征分析法)

1、PTA是英文Primary Trait Analysis的缩写。primary是基本的、本来的意思,trait是特征、特点、特性的意思,analysis 指的是分析、解析,因此PTA量表法又可以称为“基本要素特征分析法”,它是一种用来评价学生任何一种表现或者若干综合表现(如英语口语、语文作文、历史论文、试验操作、研究报告等)的评分方法。

PTA量表法由美国教师沃尔弗德和安迪生等倡导,在美国用于全国范围考试,已流行几十年,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评价方法,主要用于论文考试中的评分。
 

2、PTA量表法的理论假设是:“任何一种行为表现,包括行为的和认知的,都会有一系列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构成学生学习某些知识、技能或行为表现的基本单元,并对学生在这些基本单元上的行为表现作出准确的评定,则学生在完成这些具体任务时的总体特征就可以得到适当的评定。”“要素”指构成一件事物或一项任务的必要因素,“能力”指该项任务完成者所拥有的主观条件和实践技能。简单来说,就是可把某种行为表现,分解为若干基本要素,对这些要素作出评价,汇总后就能评定总体的行为特征。

 

3、一般说来,制定PTA量表主要有三个步骤:

(1)确定可能对评价起重要作用的要素。

(2)编制测试学生每一个要素的评价量表。

(3)对量表进行试测与修改。

4、PTA量表评分实例

任务:比较两种可以买到的产品,并用科学报告的格式来说明这种比较。

确定所要测验的要素:

(1)标题

(2)引言

(3)科学的格式要求

(4)方法和资料方面

(5)非实验信息

(6)实验设计

(7)操作性定义

(8)变量控制

(9)数据搜集和结果交流

(10)数据的解释:结论和启示

方法和资料部分

水平五:包含有效的、数量充足的和简明的组织信息,并且实验能够被重复;记录下所有文件固有的信息,并能返回到这一部分;确认所收集到数据的来源,以一种适当的时间识别后续信息;没有繁杂的描述过程。

水平四:同五,但可能包含不需要的信息或繁杂的描述在内。

水平三:当前的实验含有明确的位置,文件中所有信息都可能同这部分有关系;但不能识别某些数据的来源中目前的后续信息处于无组织的方式。

水平二:目前实验是最低的重复,部分基本设计能被读者推理出,没有足够的过程描述,在前面的材料和方法中不能预期出结果的信息。

水平一:实验描述极其缺乏,或实验不能被重复。

 

5、PTA量表的两种等级表述方法

(1)描述法

例:要素:解决文中描述问题的方法

水平五:学生综合解决这一问题

水平四:学生分析问题

水平三:学生解释问题

水平二:学生描述问题

水平一:学生仅仅确认了问题或者根本就没有提这一问题

(2)增减法

例水平五:报告安排得有逻辑、有条理;重述实验假设;说明数据是怎样支持假设和拒绝假设的;在数据解释的过程中从课堂内容、测验等方面搜索资料;识别解释非预期结果和由于实验失误所造成的结果;运用科学术语;说明接受还是拒绝假设。

水平四:报告达到水平五的前三个和其余四个标准中的任意两个标准。

水平三:报告达到水平五的前三个和其余四个标准中的任意一个标准。

水平二:达到七个标准中的任意三个标准。

水平一:达到两个或者更少的标准。

 

6、我国历史高考要素分析法曾多次出现


例:(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所作的努力 )

评述要点

目标:直接收回山东权利。

经过: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

结果:交涉无效,拒签和约。

评价:坚持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正义立场,不畏强权,捍卫民族尊严,顺应民心,应充分肯定。

本题总分12分。

(1)评述基本完整,观点正确,条理清楚,给10—12分。

评述不够完整,观点不够确切,表达尚通顺,给5—9分。

对材料理解有错误,要点缺漏较多,文句欠通顺,给0—4分。

(2)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酌加1—2分,但总分不超过12分。超过180字酌扣1分。

PTA法类型一:历史学科要素


(2007上海高考33题,关于孟子)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

(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

PTA法类型二:任务要素


(2007上海高考38题)试以“1860年代的诞生”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1)史实:史实完整。(2)叙述:清晰连贯。

第二部分:(1)主题:能够依据材料和要求提炼鲜明主题。(2)观点:观点突出。(3)史实:所引史实典型而充分。(4)论述:论据与论证充分。(5)文字:文字通顺流畅。
三、PISA 评估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第一次PISA评估於2000年首次举办,此後每3年举行一次。评估主要分为3个领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及科学素养,由这3项组成一评估循环核心,在每一个评核周期里,有2/3的时间会对其中一项领域进行深入评估,其他两项则进行综合评测。
   
PISA会在各个国家中抽取4千5到1万名各国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生担任调查对象,以测试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试题著重於应用及情境化。受测学生必须灵活运用学科知识与认知技能,针对情境化的问题自行建构答案,因此能深入检视学生的基础素养。经合组织不久前公布了有40多个国家25万名中学生参加的2004年PISA测试。结果显示,芬兰学生在测试中名列第一。PISA测试的重点是看学生全面参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的考察并不限于书本知识,还包括成年人生活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四、结论:历史科高考趋势

1. 从课程论的角度看,必然从教材走向课程。

2. 从教学论的角度看,必然从教师走向学生。

3. 从史学理论的角度看,必然从一元走向多元。

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要力求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