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学生会臂章:贾岛原籍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2:16:41
贾岛原籍考杨亦武贾岛,是晚唐颇有名气的诗人,他与孟郊齐名,素有“郊寒岛瘦”之称。贾岛原籍何处,学术界尚无定论。关于贾岛原籍的记载,初见于《新唐书·韩愈传》,“贾岛,字浪仙,范阳人。”范阳,在唐代曾为郡治,亦曾为县治。贾岛原籍是范阳郡,还是范阳县呢?为究其详实,请追溯一下范阳的历史沿革。    范阳,本是两汉涿郡故地。三国魏文帝改为范阳郡,晋为范阳国,北魏为范阳郡,隋为涿县。唐武德七年(624年)改为范阳县。天宝元年(742年),唐一度置幽州范阳郡,未几复范阳县。大历四年(769年),幽州节度使朱希彩奏请于范阳县置涿州,涿州始设,隶幽州都督府,领范阳,固安、归义、新昌、新城五县。其中,范阳、固安、归义三县原隶幽州,涿州设置后便割予涿州。    据专家考证,贾岛生于大历十四年(799年),显而易见,贾岛原籍是范阳县,为幽州都督府所辖涿州治下。唐代的范阳县,大致在今河北涿州一代。据此,有些学者就笼统地称贾岛是河北涿州人。其实,贾岛并非河北涿州人,而是北京房山人。清康熙年间房山知县罗在公的《创建贾公祠碑记》明确载道,“公(贾岛),房人也!”。说贾岛是房山人似乎和史书所载不符。其实不然,房山一带,唐时隶属范阳管辖,金代,为奉祀山陵设立万宁县,后更名奉先县,元代改称房山。故此,长期以来,在贾岛原籍问题上引起人们的误解与分岐。《房山县志》有这样一则记载:“栗,唐时范阳以为土贡,房山旧属范阳,为产栗之区。”由此可见,房山一带确属范阳地面。房山石经山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唐开元十八年(730年),金仙公主奏请玄宗赐予石经山新旧译经四千余卷,作为经本。金仙公主塔铭记载了此事。其中有“允幽府范阳县为石经四千本”之语。据此可知,房山石经山在唐代属范阳县。这是房山一带在唐代隶属范阳的又一例证。    清乾隆年间房山知县张世法,在他的《莅住房山记》中曾这样谈论房山:“房山……余少游时意想不到之乡也,及披阅旧志并图载则又称为古涿州附庸邑。”此处云房山为古涿州附庸邑。房山地处涿州西北,就唐代而言,涿州西北之地为范阳县地面。因此,详而言之,房山在唐代为涿州范阳县附庸邑。是的,房山在唐代不过是范阳县的一个小乡邑,名曰,房仙乡。这是房山乡老及房山博闻之士所熟知的。    说房山在唐代为房仙乡,可谓信而有证。房山城东十余里有开古庄,该村的观音寺有唐贞观十年(636年)立的八角碑,碑文有“重修范阳县房仙乡开古庄观音寺碑记”的字样。房山磁家务有万佛堂古寺(原名龙泉大历禅寺),该寺为唐代一个姓朱的幽州卢龙节度使出资创建。此人故里就在磁家务一带。《重建龙泉大历禅寺之碑》说他“家邻胜所,里接仙乡。”这里的“仙乡”指的就是房仙乡。总而言之,房山一带在唐代确属范阻县境。因此,说贾岛是房山人,和史书所载的贾岛为范阳人并不矛盾。在房山,有许多贾岛遗迹,它是贾岛原籍房山的历史见证。贾岛故里,在房山城西十余里的周口店乡贾岛峪。这一带在唐代属房仙乡范围。那么,贾岛在唐代该是幽府涿州范阳县房仙乡人。作为房仙乡人的贾岛,字曰“浪仙”,看来是颇有意味的。    据明《一统志》记载,贾岛峪“内有石室,世传为贾岛所居”。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于乾隆十八年特御制《贾岛故里》诗,首篇道:闻说浪仙里,依然在范阳。不因逢吏部,终是托空王。幸有遗篇在,难寻宿学荒。一家言自就,僻瘦定何妨。《房山县志·古迹》“贾岛峪”按曰“房山城南门外有贾岛故里碑碣,今已无存。”房山城南门外贾岛故里碑毁于清末。此碑立于辽统和元年(983年)距唐亡(904年)仅七十九年,距贾岛故世(843年)也不过百数十年。辽人不把贾岛故里碑立在涿州,而立在房山,定然是据实而为之。这表明贾岛确系房山人。至于贾岛故里碑为什么立在房山城而不立在贾岛峪,那是因为贾岛峪僻居幽谷,房山城则是车毂交驰之地,贾岛故里碑立在房山城更为昭显。况且,贾岛峪不过是唐代房仙乡所属的一个小屯落,贾岛即是房仙乡人,在房山城为贾岛故里立碑亦可谓名副其实。  相传贾岛早年曾在云盖寺出家。云盖寺在房山东营乡次落村,据寺碑记载,云盖寺建于晋太康年间(280年~289年)。从时间上看,贾岛在云盖寺出家是可信的。贾岛有《过木岩寺日暮》诗(又名《岫山寺》),木岩寺遗址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龙骨山西的木岩山上(亦名“岫山),北距贾岛故里贾岛峪仅一岭之隔。房山二站村有贾岛墓。《长安客话》称:“贾岛卒于蜀,归葬房山。”所谓归葬乃指客死他乡而葬于原籍者。且不谈贾岛是否真的归葬房山,既言“归葬”,可见《长安客话》的作者认定房山是贾岛的桑梓之地。  自古以来,房山人就把贾岛作为乡贤奉祀。《房山县志》贤达一门第一个录载的就是贾岛。古房山人称他是“北方豪杰之士,范阳文达之先。”有文字记载的。明清两代都曾为贾岛立祠设祭。明永乐十年(1412年),邑人致仕锦衣百户、镇国将军李祥创建了房山南郊贾公祠。清康熙三年(1624年)的上元节,房山县令周于漆在南部贾公祠中集会僚佐,开宴赏灯、饮酒、吟诗。问及贾公有无后人,吏员道;有个叫贾成的人,是贾公嫡裔,务农为生。现因拖欠租银,被押在狱。周令听了不胜感叹,立命释放贾成并替贾成交了租银。继南郭贾公祠之后,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房山知县曹俊又在房山乡贤名宦祠中为贾岛立龛,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知县罗在公又在房山二站贾岛墓南侧创建了房山二站贾公祠。顺叙一事,清顺治初年,户部圈地时顾念贾岛是房山乡贤,特留祀地五十五亩,后来归属了二站贾公祠(11)。足见,贾岛原籍房山,本是朝野皆知的。  房山古语云,“一往不复者,古也,千古长存者,迹也。山河依旧,人杰而地自多灵;岁月如流,世远而名偏不朽,赖迹以存之也。”贾岛故去一千余年了,然而,房山圣水却铭刻着一代诗杰的不朽英名,斑斑古迹以永恒的语言告知莅临这块古老土地的人们,贾岛是房山人。注:(1)《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2)《房山县志》(3)《房山县志》(4)金仙公主塔在石经山顶(5)《房山县志》(6)《房山县志》(7)《房山县志》(8)《房山县志》(9)李北岳《房山唐诗人贾公祠》(10)王世桢《池北偶谈》(11)今贾岛墓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