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集合竞价成交量: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疏桐语文工作室(褚绍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9:48:44
“质疑性”是语文思维所呈现的优秀品质之一,因而是语文思维教学培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培育“质疑性”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建立独立思考的意识、发现的意识以及创造的意识,只有不断地产生怀疑,才能有所创新。李镇西老师的这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实录,[10]自始至终实践着这一做法。这节课的施教对象是高中生,李镇西老师抓住了高中生思维发育的一般特点,通过培育他们语文思维的质疑性品质,来完善他们语文抽象思维之格,提高他们的批判力和洞察力等。在他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是固定的——弄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目的也是固定的——真正打开学生的思维,但是,教学进程却不是由老师规定和左右的,这节课每进行一步,主要是由学生不确定的质疑决定的,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动地训练自己思维的目的。从课堂实录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无论课堂教学进行到了哪一步,李镇西老师都会结合学生的思维培育这条主线,指明训练的目标和方法(见划线部分)等,这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自己教会自己如何思维。
一、李镇西老师首先提倡高中同学要学会“独立思考”,起点是“于不疑处有疑”,他认为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高中生已经开始从初中阶段的“经验型”思维转向“理论型”思维,他们已经能够用一些理论知识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显然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强调“独立思考”,不单纯依赖于经验的指示或他人的提示,是每一位从事语文思维教学的老师所应表明的鲜明的态度。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听说同学们已经学过这篇文章了(注:这节课堂实录是李镇西老师1998年从四川到天津,给天津大港一中的高一学生上的公开课,故有此说),那么,重新学习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呢?我建议我们今天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争取又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用什么“新方法”呢?用马克思的精神来学习有关马克思的这篇文章。
(板书:“你的座右铭?怀疑一切。”)
马克思的战友威廉·李卜克内西曾这样评价马克思:“他是一个彻底正直的人,除了崇拜真理之外他不知道还要崇拜别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他辛辛苦苦得到的他所珍爱的理论,只要他确认这些理论是错误的。”作为跨世纪的当代中学生,我们理应具备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考精神。所以今天我和同学们就以马克思的独立思考的精神来学习,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说到“独立思考”,对于阅读来说首先是质疑。“于不疑处有疑”,这是创造的起点。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从提问质疑开始吧。问题提出来后,我们一起来研究、讨论,甚至争论,总之,惟真理是从。好,同学们现在思考、提问。
学生:在本文的第六段有一句话:“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的喜悦……”这个句子中有两个破折号,我想问问着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老师:好,有没有同学能够帮助他解答这个问题?我顺便说说,同学们的问题提出来以后不光是我回答,你们也可以回答,你们回答不了的问题由我回答,但是我的回答也只是一家之言,供你们参考。咱们平等对话,我也不能说我就把这篇文章读懂了。好,谁能说说这个破折号的用法?好,请贾诺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我觉得是插入语。
老师:插入语的意思……是表示什么呢?
学生:就是插入部分。
老师:插入的部分?还有没有其他的解答?准确地讲,我的理解是……好,那位同学在下面很急切地说什么,请你大声些说。
学生:我认为是表示注释。
老师:哦,你认为是表示注释。同学们想想,是表示注释准确些,还是表示插入准确些?
学生:(齐)注释。
老师:是的,我也认为是表示注释。还有什么问题?同学们的思想应该飞翔起来,什么不懂的问题都可以提。好,你说。
学生:第三段的第一句话“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我不知道达尔文的发现和马克思的发现有什么相似之处,为什么恩格斯要放在一块儿说?
老师:“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达尔文的发现的意义何在?我们人是由什么变成的?
学生:猴子。
老师:对,是由猴子变成的。而原来的说法是什么?是上帝创造人。这是划时代的发现,而马克思的发现和达尔文的发现有着何等重大的意义,但是有区别,达尔文是对自然界的发现,而马克思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懂了吗?
学生:懂了。
二、很多语文问题都有多种的理解和解释,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会对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这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老师若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明智的。老师要鼓励学生对别人提出的观点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包括老师自己的观点,下面的教学过程正表现了这一点。学生只有冲破别人设置的“答案”,才有创造的机会和可能。
学生:我不太明白一个复句的划分,就是刚才说的那个句子“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一直到整个这一段。
老师:(李镇西老师根据《中学语文教学》1988年的一篇文章,说明了这段文字在翻译时就存在病句,他出示了与课文不同的译文。具体解释略去,约850字)
学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像课文上那样翻译,有它的好处。
老师:哦?有什么好处?
学生:您刚才提供的译文当然很通俗,但它毕竟是一个译文,里面可能掺杂了译者个人的理解。我不知道恩格斯当初发表演说时,他的用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导向。如果翻译者不追求通俗,而是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直译,也许读起来要吃力些,但可能要客观一些。现在的译文,虽然通俗明白,但里面可能有译者的思想,这样我们读的就不是恩格斯的作品,而是译者的作品了。
老师:好,请坐。你能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非常可贵!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符合我们的民族习惯,这二者应该能够巧妙地统一起来。如果这位同学今后能够从事英文翻译,希望你能够重新翻译这篇著名的演说,而且我相信你的译文一定是最漂亮的!(学生大笑)
(此处删节一部分实录,约4500字)
三、“打开思维”首先是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角度,能从问题本身跳出去,从一般的经验中跳出去,能够结合“自己”、“生活”、“社会”和“时代”等,把问题想宽,想深。所谓的“学以致用”的过程其实就是“打开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应用过程,学生展开质疑的最终目的体现在以后能够从书本中走出来,运用从书本中培育出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参与改造社会、改变自身命运的实践。
学生:老师,我想对最后一句话提个问题。恩格斯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而现在我们在悼念谁的时候,都只是说“某某永垂不朽”,这里却说“将永垂不朽”,这和我们现在的说法好像不太一样。
老师:哦,你认为多了一个“将”字不好理解,是吧?
学生:对。
老师:你这个问题是杀出了一匹“黑马”。(众笑)说实话,你这个问题也是我这次备课遇到的问题。是啊,江泽民总书记在邓小平同志的追悼会上说的是“邓小平同志永垂不朽”,他没有说“将永垂不朽”。同学们想想,这里恩格斯为什么要说“将”呢?好,你说。
学生:我认为,这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理解。马克思当时所处的环境是资本主义社会,相对来说,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还比较遥远,因此,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事业“将”永垂不朽,就是说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可能是将来的事。
老师:你的意思是说,这个“将”表示的是一种预见,是吗?
学生:是的。
老师:的确,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至少在中国变成了现实。而当时,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还只是少数,就连参加马克思葬礼的人也只有十来个,而共产主义运动才刚刚兴起。在那样一个时代,恩格斯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我认为他的英名就活在他的“事业”之中。他离开了世界,在恩格斯看来,“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但无产阶级革命并不会由此而停止自己的运动,而且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我也认为这个“将”表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不朽生命力的信心。好,又有一个同学举手了。请说吧。
学生:但是……(欲言又止)
老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不要紧的,说吧。
学生:“永垂不朽”说的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事业,可是,我想,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命力不是太长,到现在为止,世界上只有几个国家还在坚持高举社会主义大旗。那么,我想问,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这是不是说明马克思的事业发生了什么问题?这又怎么理解恩格斯所说的“永垂不朽”?
老师:你是为共产主义命运而深深地担忧啊!(众笑)这个问题本来最好请教总书记。(众笑)不过,我可以谈谈我的看法,也许你听了我的看法后对这个问题会有新的认识。别忙,刚才还有几个同学也要提问,先一起提出来,好吗?
学生:和他一样,就是这个问题。
老师:那么,看来这个问题是一个共同的问题了。(具体解释略去,约1300字)
学生:您说得有道理。您的话使我想起了邓小平说过的一句话。
老师:是吗?你想起了邓小平同志的哪句话?
学生: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大意是,只要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那么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在坚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就不会消失。(全场鼓掌)
老师:看来今天同学们重学这篇课文的确走近了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离我们很近嘛!可以说,没有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我今天就不可能到大港来,一片盐碱地,我来干啥?(众笑)所以我在想,同学们学这样的文章,不能就文论文,要想到自己,想到生活,想到社会,想到时代,这才算真正把课文读活了,而不是读死书,不是为考试而读书。
四、“打开思维”的另一种途径是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李镇西老师在引发学生思维后,不忘给他们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籍,就好像给破土而出的幼苗再施上一层肥料或培上一层细土,使这个思维之幼苗茁壮成长。
老师:好,时间不多了。让我们再“走近马克思”,所谓“走近马克思”就是了解一下马克思的心灵世界。在这里,我给同学们推荐几本关于马克思的书,希望同学们能感兴趣。(展示投影片)这几本书是《马克思的青年时代》、《马克思秘史》、《回忆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的自白》等。特别是《马克思的自白》尤其值得同学们读一读,我相信你们读了以后,会受到心灵的震撼,你们会感到马克思不但是一位伟人,而且还是一位非常亲切的人。下面我选读其中的几则:
您认为一般人最宝贵的品德?纯朴。
您认为男人最好的品德?刚强。
您认为女人最值得珍重的品德?温柔。
您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
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马克思面对所有的污蔑诽谤可以“毫不在意,把它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因为他有“始终如一”的目标,比起这宏伟的目标,其它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
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
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您最讨厌的缺点?逢迎。
您能原谅的缺点?轻信。
您喜欢做的事?啃书本。
您喜爱的颜色?红色。
您喜爱的名字?劳拉·燕妮。
您喜爱的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您喜爱的座右铭?怀疑一切。
同学们,听了马克思的这几则“自白”,我想,你们也许现在还不一定能够理解马克思的伟大学说,但你们一定会敬佩马克思的伟大人格!马克思的精神:思考一切,勇于创新,注重实践,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等等,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继承的。
今天,有幸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学们可能有了一些新的收获,同时也可能还会有许多新的问题,这是好事,说明同学们的思维真正打开了。(结束语是李镇西老师赠送给同学们的一段话,节选自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此处略去,约300字)
这节课的形式比较简单,是一问一答式的,但内涵量却非常大。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导引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个问题,而后又在老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示范过程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李镇西老师所实践的这种语文思维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看似很普通的一问一答,实则改变了传统的问答方式,即由老师问而学生答,转变为学生问而老师或学生一起答。表面上看这种转变混淆了谁教谁的问题,本质上却是一种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在课堂上应学会“自己教自己”,老师只是一个向导。这就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性,老师除了熟悉课文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以外,还必须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和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创造性地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空间,为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实践上的保证。美国创造性思维研究专家奥斯本-帕内斯曾经提出了一个“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11]这个模式的理论前提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创造性,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创造性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得到提高的;在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中,已有的知识储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知识储备不够就会限制创造性的发挥;一个人的创造性只有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离开了问题的解决过程则没有创造性可言;教师担负着在教学过程中调动起学生的创造行为的责任,而且合格的教师能够担此重任。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目的,帕内斯提出了教学应遵循的六个步骤,即发现困惑、发现资料、发现问题、发现构想、发现解答和寻求接受。以上六个步骤表明,帕内斯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从探索开始,以发散性思维列出多种“想法”,以集中思维评鉴出有用的想法,最后根据可行的计划来解决问题。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发现”,而李镇西老师的这节课堂教学实录所呈现出的模式特点也在于“发现”,通过“怀疑一切”来发现新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李老师的教学模式虽然不能用帕内斯的“六个步骤”来解释,但其核心是一致的。李老师的这节语文思维教学课堂实录启发了我们:一是若想让学生冲破思维的“牢笼”,教师首先要走出去,在观念上引导学生走出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二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学理论、学方法、摆脱感性经验束缚的阶段,因此不厌其烦地讲述这些方面的内容是必要的;三是鼓励学生发问远比鼓励他们寻求所谓的答案重要;四是把真正地“打开思维”作为语文思维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的思维随时处于“发散思维”状态,这是语文思维有别于其他思维方式的重要方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