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迷糊大王h本子:霍山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2005—2010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39:17
(2008-07-17 08:58:00)转载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我县中药材资源优势,推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根据《霍山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霍政〔2004〕159号),特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现状
(一)中药材资源现状。
我县位于大别山北坡,境内山峦起伏,河流交错,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良好,为多种植物、动物类药材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1985年中药材资源普查统计,我县中药材共有1735种,其中常用中药200多种。经过近20年的变化,全县中药材除少数引种栽培品种由于自然条件不适或后来的市”浠而淘汰外,大部分地道、名贵药材都有了较大发展,部分品种如霍山石斛、天麻、茯苓、灵芝等生产情况良好;野生药材由于生态保护的不断增强,资源蓄积量逐年增多。经调查了解,全县中药材蕴藏量达8000万公斤,其中家种药材占25%,野生药材占75%。在所产的200多种常用中药中,人工种植(养殖)品种占20%,其它均为野生药材品种,其中年产量在10万公斤以上的有葛根、鱼腥草、断血流、贯众、虎杖等;年产量在5万公斤以上的有野菊花、夏枯草、连钱草、益母草、仙鹤草、矮地茶、红藤等。
(二)中药材生产情况。
1、种植(养殖)品种。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县的药材生产主要集中在大宗、地道、名贵,生产技术普及,产量相对稳定,市场销路广阔的品种,主要有:茯苓、天麻、灵芝、杜仲、厚朴、山茱萸、辛荑、山栀、金钱松、葛根、桔梗、丹参、苍术、白术、射干、玄参、皖贝母、霍山石斛、灵猫香、麝香等,其它还有款冬花、木鳖子、紫苏子、鸡冠花等。
2、主要药材品种分布情况。我县的药材生产主要分布在南部中山区和中部低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种植品种和面积均较少。主要生产品种有茯苓、天麻、霍山石斛、灵芝及木本药材等,面积约2万亩,产量200万公斤,产值4000万元。生产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
(三)中药材贸易流通情况。
多年来,中药材经营以私营公司(户)为主,目前全县已有经营单位(户)80多家,分散在产区各地,经营品种从几十种到上百种不等,销售额约2500万元。
二、发展思路
以霍山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以促进霍山经济发展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为目的,突出地道药材,狠抓重点品种,以GAP为标准,以分散种植和集中连片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立南部山区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大别山(太平畈)中药材交易市场,加速中成药生产和中药饮片加工上规模、上档次,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坚持可持续发展,实施名牌战略,通过龙头带动,做到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并举,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并重,加快中药材产业化、规模化进程。
三、规划目标
(一)中药材人工种植、养殖:以地道、名贵、大宗品种为主,到2010年达到生产面积4万亩,产量400万公斤,产值8000万元。对獐子、小灵猫等珍稀名贵药用动物,加强科学研究,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养殖规模。
(二)野生中药材采收:充分发挥我县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掌握中药材市场信息的前提下,发动群众,加强对野生中药材的保护、采收。至2010年收购品种从目前的80种,扩大到130种,收购量从目前的200万公斤,增加到500万公斤,产值2500万元。
(三)中药饮片加工:在现有基础上,建设GMP车间,提高加工能力和饮片质量。至2010年饮片加工品种从目前的约500种逐步扩大到800种,年加工能力达到1500公斤,产值1500万元。
(四)中成药生产:扩大杭州回音必制药集团霍山公司、东方灵芝宝药业有限公司、霍山绿亿生物有限公司等现有中成药企业的生产能力,2010年中成药产值从目前的4500万元增加到1亿元。
(五)中药材销售:通过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扩大种植面积,加强野生药材采收,较大幅度提高中药材产量,增加销售收入,2010年使中药材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
四、主要建设内容
(一)建立完善的良种繁育服务体系。按GAP要求,在南部中山区、中部低山区和北部丘陵区分别建立三个面积为100亩的种苗繁育基地(包括菌种培育),建立完善的良种繁育服务体系,实施良种工程,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名优地道药材,积极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高新技术,加强名优地道药材品种的选育与改良,特别是加强对无公害中药材品种的培育,通过对育种方法、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苗种复壮等方面的研究,培育出优良品种。在育种基地或生产基地,实施示范品种的小规模栽培,严格按照GAP要求,实行规范化、科技化、标准化种植,积累经验,逐步推广普及。
(二)以GAP为标准,抓重点品种的基地建设。生产基地建设是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国家已颁布实施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其核心内容就是规范种植过程,保证药材质量的安全、稳定、可控。与此相配套,国家还将逐步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实行批准文号管理制度,对经规范种植生产的地道药材和经规范加工的中药饮片,实行市场准入许可。为此,我县要紧紧抓住地道药材如霍山石斛、茯苓、天麻、灵芝等重点品种生产历史久远、质量优良、产量较大、知名度高、市场畅销等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要求,采取以规模种植为主,分散种植为辅,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在太平畈乡建立石斛生产基地,以现有的长冲石斛基地为龙头,到2010年生产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年产枫斗200公斤;在漫水河镇、太阳乡、大化坪镇建立茯苓、天麻基地,2010年生产面积达到8000亩,产量分别达到60万公斤、40万公斤;在与儿街镇、单龙寺乡建立灵芝生产基地,以东方灵芝宝制药有限公司为龙头,到2010年,生产面积达到1000亩,产量40万公斤。加强对在地木本药材和多年草木药材的培育,结合中药材生产现状,因地制宜,将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向优势区域相对集中,实行连片种植,形成主导方向明确,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中药材种植区和种植带。抓紧建立与国内大型中成药生产企业的产销联系,把GAP中药材生产基地变成大型中成药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
(三)抓龙头企业,促规模、上水平。霍山的中药材产业化经营门类比较齐全,主要有:太平畈长冲中药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及霍山石斛栽培基地,杭州回音必制药集团霍山公司,东方灵芝宝制药有限公司,霍山绿亿生物有限公司,六安祥龙大别山中药有限公司,霍山县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衡山镇特种动物养殖总公司,漫水河小型中药材交易市场和分散的中药材生产、经营户。但这些生产、经营企业(户)除部分外,规模和产值都很小。中药产业化发展可以这些企业为基础,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促其做大做强,通过3—5年时间,在中药材生产、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材销售领域培育出3—5家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市场信息、技术和管理,以利益为纽带,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把分散的小型生产经营企业(户)有效连接起来,形成联合体,实现中药材生产、加工、经营从粗放、分散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
(四)打造名牌产品。霍山的名优、地道药材如霍山石斛、茯苓、天麻,以及中成药断血流系列产品、灵芝胶囊等,在国内外市场都有很高的知名度,这是霍山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优势,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采取注册商标,申报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准文号,申报中成药保护品种和GAP认证等方式,形成自已的产品品牌,并精心打造,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抢占市场制高点,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建立中药材专业市场,以市场促流通,以流通促生产。霍山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步伐不快的原因之一是缺少一个规模化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等地的中药材市场都对带动当地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促进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要采取有效措施,以大别山绿色商城为基础,加强太平畈中药材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及时提供中药材市场信息,预测市场行情,指导中药材种植。要加强与亳州等中药材市场的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五、保障措施
目前,霍山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缺乏组织领导,生产盲目性大,市场占有率低,生产加工粗放,品牌效应差,系列开发深度加工不够,资金技术支撑、政策扶持明显不足等。对此,要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列入工作议事日程,组建专抓班子,围绕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组织实施体系,为规划的实施提供保障,创造良好的环境。成立专家组,为规划制定,项目论证,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成立行业协会,培育药材专业经济组织,在品种选定、良种繁育与供应、产品加工与销售、科技指导、信息沟通、市场营销等方面提供系列服务,充分发挥其联接龙头企业、市场和农户的纽带作用。
(二)广泛深入宣传。使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中药材产业化经营对霍山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坚定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使直接从事中药材产业人员认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进一步激发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为霍山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使广大药农充分认识中药材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优势,把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转化为积极参与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实际行动。
(三)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政府推动引导,以药材种植、经营单位(大户)与制药企业投入为主,银行信贷支持,积极利用社会资金,降低门槛,加大招商力度,着力吸引县外资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多渠道、多元化地增加对中药材产业的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投入,保障中药材产业化项目的实施。
(四)重视资源保护。认真贯彻《野生资源保护条例》,合理开发并有效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尤其是对濒临枯竭的中药材稀有品种,严禁乱采乱伐,滥捕滥猎,封山育林养药,保护中药材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协调平衡,在充分调查了解其自然再生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