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登场 剧本讲的啥:课程改革实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4:33:45
“二次备课”让课堂教学充满个性魅力
作者: 西岗区香一小学 潘立新 马 禾 发布时间:2006-12-14 14:39:27.0

如果说集体备课可以让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知识准确的话,那么,我认为二次备课则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动态过程,不仅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而且跃动着个性的魅力。
本学期我区的备课方式改革,引发了我校转变备课方式的研究,依据进修学校下发的《备课要求》的精神,我校确立了“集体备课、专人主备、个人修改、加强反思”的总体思路,也就是说通过校本教研集体备课的方式来确定备课的总体思路,主备教师按照集体备课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每一位执教教师在授课前应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个人教学习惯、风格对教学设计进行个人修改,课后要结合教学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自我反思。
在与教师们共同研究备课方案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为了迎接学校青年教师展示课,我与二年级组的老师们一起进行了一次集体备课。大家从教学环节的安排到重难点的突破,从重点词句的理解到朗读方法的指导,从课件的制作到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等各方面,均作了详细的设计。应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集体备课,大家都坚信授课教师一定会上出一堂精彩的、令人满意的公开课。但是,我们的期待没有成为现实,整个课堂是那么的枯燥乏味,我们精心设计的精彩的环节显得那么生涩,为什么成功的集体备课却没有上出成功的课呢?现在想来,集体备课的“众人智慧”要体现于动态的、生成的、具体的课堂,必须要有教师执教之前,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个人修改”才能实现。这里的“个人修改”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二次备课”。
一提到“二次备课”很多老师一定会想到是在授课之后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的修改和标注,由于目前我们大都是单班教学,没有在短时间内重复上课的机会,还因为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或改进方法完全可以在课后反思中进行,很自然的就会认为“二次备课”是一件徒劳无功的事情。其实,我们今天说的“二次备课”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依照本人及本班的实际情况,为了成功地进行课堂教学,在授课前进行的对通过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教案的适度调整,是内容的丰富,教学风格的体现,精彩设计的创新。
那么,“二次备课”应从何处入手,应怎样做呢?通过集体研究,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随时观察学生动态,以便根据“学情”二次备课。
就像世界上不会有两个相同的鸡蛋一样,不同的班级,学生的情况也不可能一样。同一班级,在不同的时期学生学习的状态也会有所不同。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学习状况、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等学习动态,以便根据“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1)以学情分析为依据,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在纪律、学习兴趣、竞争意识、学习积极性、对学习内容的关注点等情况都有所不同,所以每一位教师应及时  对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学情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修改、调整集体备课设计的教学过程,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完成二次备课。以下为我校二年级的三个班级的学情分析,每一位教师都能针对班级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既有共性的内容又有个性的体现。
二年一班学情分析:
感知春天,找到春天的朋友,是非常适合二年级的认知特点的。找春天的认知过程,能唤起孩子们独特的感情色彩,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尽管北方的春天来的较迟,但是如果能引导唤起孩子们回忆起记忆中的春天,同样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感知经验,生活阅历。由于我们班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所以应引导孩子们走出教材文本,到大自然中去找到一些活的素材,让孩子们先于季节走进春天,那么“春天里的发现”,必然会给这些“有准备的人”更多的收获,让在草地上,在河里,在田野中,在绿叶间……春天永远留在孩子们的眼睛里。
二年二班学情分析:
感知春天,找到春天的朋友,是非常适合二年级的认知特点的。找春天的认知过程,能唤起孩子们独特的感情色彩,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尽管北方的春天来的较迟,但是如果能引导唤起孩子们回忆起记忆中的春天,同样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感知经验,生活阅历。我们班的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比较浓厚,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比较强,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从搜集图片入手,让孩子们走进春天的画面,去感受春天,去发现春天,再用自己的画笔留下春天,让春天的色彩永远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
二年三班学情分析:
感知春天,找到春天的朋友,是非常适合二年级的认知特点的。找春天的认知过程,能唤起孩子们独特的感情色彩,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尽管北方的春天来的较迟,但是如果能引导唤起孩子们回忆记忆中的春天,同样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感知经验,生活阅历。我们班的学生有60%以上是借读生,他们来自我国不同的地区,所见过的春天也是不同的。在教学中,可以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孩子讲一讲家乡的春天,即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还可以带领孩子们走出教材文本,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激发他们热爱春天的感情。
(2)以学情分析为依据,确定重难点突破策略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每备一节课,除了要动一番脑筋,花一番心血,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深钻教材内容,把握教材内容,弄清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教材意图,以外,还应依据学情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方可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最佳途径。
(3)以学情分析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备课都应提前完成,在上课前,我们都会再熟悉一遍教案,必然会针对教学设计中不符合自己班级学情的,课堂设问,表达方式、课堂练习……有所更改。如:

2、针对学生课堂中的“可能”进行预设,完成二次备课。
教学中常常会碰到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对文章的理解与教师预想的答案背道而驰,甚至会提出一些怪问题,做出一些怪举动,对学生的这些问题,一旦教师没有准备,无法正确的处理,就可能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若能游刃有余的因势利导,巧妙解决,则可以化弊为利。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课堂中的“可能”进行预设,完成二次备课。如:我校三年级的一位教师在教学《翠鸟》一课的第二课时,指导学生学习翠鸟的其他部分描写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看看翠鸟的活动和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呢?”在“二次备课”中她是这样写的“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基本上能够从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中找出答案,如果学生一时不知从何处下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果还不能准确地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为学生确定阅读的范围。”根据对“可能”的预设来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这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3、依据个人的教学风格及语言习惯进行“过渡”的设置,完成二次备课。
古人云:“感人心者,先莫乎于情”。因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始终抓住激情点,通过充沛的情感,用生动的渲染过渡语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使作者、教者、学生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另外,精妙的过渡语不但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可以使一堂课更加紧凑、生动、引人入胜,使教材平中见奇,使知识产生诱惑力,使学生产生兴奋感,形成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让学生自觉地展开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如果教师能够依据个人的教学风格及语言习惯进行“过渡”的设置,完成二次备课,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依据授课内容涉及的一些精妙的过渡语。
(1)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里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一年级下册《识字2》
(2)春姑娘从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到后来尽情地欢笑、玩耍;从远远地走来,到把我们包围,春天真的已经来了!——二年级下册《找春天》
(3)只有孩子才会天真烂漫,才会富于幻想。难怪爸爸也会说“你的想法更美些。”当林海音人到中年再次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她当时的想法已经不再有了,这就像是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也已经不会再做了一样。——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
(4)詹天佑在帝国主义者的要挟、嘲笑下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他能不能完成这个连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的艰巨任务呢,他又是怎样克服修筑铁路中的困难的?——第十二册《詹天佑》
“二次备课”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呢?我校主要从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的:
1、勾画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中所选取的内容。
2、删减法:依据教学实际对教案增减,需更改之处应在教学设计中有明确的标注。对教学设计中不符合班级学情的部分、不够理想的部分均应进行修改。
3、补充法:学情分析、创新设计和教学设计中没有写出来的内容,教学过程的设计中,除了要备方法还要备可能,另外导语、练习、板书等内容也应在补充的范围之内。
4、粘贴法:相关的教学资源材料,如:学段要求、知识点整理、教法学法举例、名师教学精粹、背景资料等。
 新课程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应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备课,其思维指向应该是从求同转向求异,这样既能发挥集体的优势,又不会压抑和束缚教师个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形成真正满足学生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