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国际宠物天书:2009年高考生物后期复习的建议与应试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1:48:58
第一部分:2008全国高考试题总体情况分析
1、试题的评价
平稳:教改的需要
平和:人性化的体现
适度:由过去的“深挖洞”——即片面追求单科知识体系的完整和知识的深度和难度的学习过程向“广积粮”式的重视各学科基础知识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网络化的学习过程转轨,对过难、过分讲究问题技巧而无实际意义的题目不应再花太多的时间去训练,要回到书本,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学习。
创新:创设新情景,是考察能力的重要保证。虽然许多试题来源于教材,但在高考中却进行了改组。(转换角度、形式、或进行必要的综合)。理综生物高考这几年用了一些传统题型,另外也有三种新题型,这三种新题型,第一种是资料信息题,考试题干里的信息不仅仅是文字信息,也包括很多其他方式提供的信息,在命题材料中包括考试要考查的信息;第二类题叫做材料信息题,这个材料指来自于热点的材料,有的是来自现代新科技,有的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有的是来自于社会现实,还有的来自于生活实际,这些材料对学生来讲是新情景、新材料、新信息、新问题,由于是强调“新”,多数是用来考查学生对于这些材料分析;第三种题就是探究题,探究题也是一种新的题型。
2、试题的特点——基础性、综合性、实验性、多样性
基础性:各科的学科基础知识应该是形成多种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学科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载体,离开基础知识,可以说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学科能力对于学科知识的吸收、固化和提高,也起着促进和保证作用。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是试题的共同特点。试题所涉及的内容,大多为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不管知识类还是能力类的试题,其设计的知识均来源于教材。选择题大多是理解和应用水平。从对思维过程的认识分析中,我们知道对头脑中的知识和方法进行重构,首先需要相关知识的储存,而且重构的灵活程度与创造性水平与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掌握牢固程度成正相关。
综合性:虽叫理科综合但都成拼盘式,考察的是学科内的综合。因综合卷题量所限,生物学卷用“覆盖面大”去要求已不能成为现实,而选择题又以“一题6分”的分值出现,因此试题大多数不仅仅考察一个知识点,在不少题目中都将跨章节知识综合起来进行命题,试图最大限度地触及教材内容,考察学生的比较判断推理和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不仅要熟知,而且必须深刻领会,进而要通过复习将相关知识和原理融会贯通,构建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将之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针对综合应该把精力放在综合卷作题时思维形式的转变和时间的分配上。
多样性:试题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化 ——曲线图、表格、遗传系谱图、结构示意图、过程流程图、过程示意图、模式图、柱形图、装置图。高考考两类信息,一类信息是课本上已有的信息,还有一类是所设高考问题中的未知信息,如何收集题干中的信息,把这些信息材料中的信息提取出来,提取出来以后还有一个把新信息和已有的信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信息的处理,整合以后再如何提取出来应用。高考当中强调这样一个信息处理的能力,是对学生要求提高了一大步。
图形图表题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识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析图)、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做答)。
实验性:试题突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加强考查科学素养的要求。
近几年的高考理综测试题中,生物部分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即第Ⅱ卷中必有一道生物实验题。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分析实验和设计实验等形式。此外,第Ⅰ卷的选择题中,实验试题也占有一定的位置。与实验相关的试题从分数上看,在生物部分的72分里,实验题一般在30分左右。
3、命题者对探究性试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
2006高考试验题
天津 绝大多数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5~37℃。为了探究培养温度对谷氨酸棒状杆菌代谢产物(谷氨酸)合成量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在实验中有4处错误,分别标以①、②、③、④,请依次分析错误原因。
(北京卷)从突变植株中还获得了显性高蛋自植株(纯合子),为验正该性状是否有望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全国二)玉米子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子粒,其表现型为:黄色非糯、白色糯。
(全国一)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2007高考试验题
(全国1)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两种果蝇。)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雌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
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是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全国2)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出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
(天津) 科学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①将转基因植株与                  杂交,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1:1。②若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则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     。
③若将该转基因植株的花药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作离体培养,则获得的再生植株群体中抗卡那霉素型植株占                 %。
为研究“圆褐固氮菌对某种植物枝条生根作用的影响”,设计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试管内基质为灭菌的珍珠岩(起固定、通气和吸水作用)。
(四川) 研究还发现,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含14C标记氨基酸的溶液(氨基酸可被叶片吸收并在叶片内移动),蒸馏水,棉签,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等。
(山东)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重庆)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合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2008高考试验题
08海南)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08宁夏)在用生长素促进某植物枝条生根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枝条生根情况不一,分析其原因,认为可能与生长素的浓度有关。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题名称及相关研究中的观察指标和影响这一指标的因素。
简要写出从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分离出全部丁蛋白的实验设计思路。
(08四川)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CO2浓度比静止时高。
08山东) 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某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已验证假设是否成立。①实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但不要求转基因的具体步骤)
(08理综Ⅰ)(1)请写出以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rrYyMm)植株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的主要步骤。
高考试验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遗传:杂交或育种;性状有遗传或环境的影响
调节:神经(神经传出、传入方向问题)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生长素
代谢:气体进出(光合呼吸、气孔) 水分或矿质元素的种类(半透膜)
生殖:种子(呼吸、物质鉴定),细胞分裂
4、加强对高考试题及试题评价报告的研究
整体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找共性;
重点研究近年高考试题-------找趋势;
对比研究同类试题-----------找变化;
例(2008年北京理综试题)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行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答案:D
例(04年全国理综Ⅱ)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①黄色鼠的基因型是        ,黑色鼠的基因型是        。①Aa    aa
②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        。② AA
③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③  B:  A a     ×      A a              C: A a      ×       a a
黄色           黄色                黄色             黑色
↓                                     ↓
1AA ∶ 2Aa ∶ 1aa                       1Aa   ∶  laa
不存活   黄色    黑色                     黄色     黑色
以上两道试题利用的素材虽然不同,但是很近似,同时命题思路基本相同,都是有一种纯合的基因型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又都是用以考查分离定律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从08年北京的第4题与04年全国理综的第30题的(1)命题思路和素材上的类似上,是否可以认为北京试卷的命题者很关注全国卷理综卷的方方面面,或者说可以从中看到前者对后者的影响。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重视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的原因所在。
不刻意回避以往已考查的内容.从试题的设计来看,对常规试题推陈出新、弃旧图新,对主干考点常考常新.例如江苏生物卷21题是07年全国卷I第5题的变式,全国卷I第1题是05年全国I卷I第30题的变式,全国卷第30题第I与07年上海生物卷39题B相似;全国卷II第3题与06年全国卷II第3题相似,第5题与06年全国卷I第2题相似;四川理综卷第1题与07年全国卷II第1题相似,第30题与06年北京理综卷第4题相似等等
第二部分:复习计划要可行
复习阶段
单元复习
综合-实验
模拟-冲刺
有效时数
60%
17%
23%
任  务
把握命题结构
解析知识要点
相关知识链接
实验系统复习
备考知识检测
考前查漏补缺
目标
知识
理顺知识链
构建知识网
活化知识块
能力
理解为主
综合、探究
问题解决为主
方法
已知信息加工
(精加工策略)
相关信息整合
(组织策略 )
信息提取应用
(元认知策略)
第一轮复习
1、对重点知识做到心中有数(略)2、把握知识要点。(略)
3、相近、相反、相关知识分析比较
易混知识的分析比较:
对知识进行有目的的对比,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辨析能
相近知识的比较 :酵母菌、素(  激素、抗原、抗体、淋巴因子、微生物的次级产物代谢)
相反知识的比较(略)相关知识的比较
酶这个知识点就可以带出来以下内容
① 酶的概念:是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② 酶的特性: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的条件。
③ 酶与食物消化:唾液淀粉酶,胰、肠淀粉酶,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胰、肠脂肪酶等等。④ 酶与光合作用:与光反应有关的酶,与暗反应有关的酶。⑤ 酶与呼吸作用:有氧呼吸酶、无氧呼吸酶,ATP、ADP酶。⑥ 酶与细胞分裂: DNA解旋酶、聚合酶。⑦ 酶与微生物:固N酶、组成酶、诱导酶、逆转录酶。 ⑧ 酶与基因工程:限制性内在酶、DNA连接酶。⑨ 酶与细胞工程:纤维素酶、果胶酶、胰蛋白酶。
易混知识的分析比较
通过关联知识的结合不仅形象的反映某一知识层次的多个横向序列因素,而且还清楚地揭示了这些横向序列因素之间的固有逻辑联系,有利于学生在逻辑关系理解的基础上全面地把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多维思维能力。
第二轮复习——建立知识网络框架
知识的综合实质上就是知识的积累,迁移、知识的扩展、转化和知识应用的过程。其中知识的迁移是“学以致用”的关键,它是联系学与用的桥梁。知识的迁移就是思维的多向延伸和扩展,就是知识的灵活运用,能灵活迁移,一个人的思维和智能才能获得发展。
建立整体性知识框架的意义
纵向整体性知识框架是呈现某一领域内各平行学科知识的内部联系,找出构成事物的诸多因素,既反映了事物过程的本质联系,又富于感性形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在认知这种客观的逻辑联系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的知识体系及其结构,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灵活的开放性认知结构。
通过把教材中的有关知识内容进行有机的重组、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明确了考试范围及知识间的联系,通过整合既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又使复习课有新意。
[反应物]
反应速度
酶浓度
[氧气]
物质浓度
[氧气]
光照强度
X
ADP量
ATP合成量
载体数量
协助扩散
载体数量
主动运输
[二氧化碳]
光合效率
限制因素
Y
第三轮方法性知识的复习
图表题(右图)
坐标图象:用数学坐标渗透生物知识。直方图、曲线、表格
掌握几种曲线的含义
装置图:
概念图
解答坐标曲线题,要学会“四看”
一看坐标、二看起点、三看变化、四看关键点”,
例、若植物缺镁,则A点不变,B点→,C点↙。
若温度升高,但低于最适温度,则A点↓,B点→,C点↗。
若温度升高后,最适于呼吸,不适于光合,则A点↓,B点→,C点↘。
若CO2浓度升高,则A点不移动,B点不移动,C点↗。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装置图
1、物质的鉴定。主要装置——试管
例: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2、渗透作用装置(主要装置:U形管、烧杯和长颈漏斗)
(2007上海)实验室有浓度为10%的5种溶液:①葡萄糖溶液、②氨基酸溶液、③淀粉溶液、④ 蛋白质溶液和⑤氯化钾溶液,其中能引起该细胞质壁分离的有___________(用编号回答)。
3、光合作用装置(密闭透光小室+二氧化碳缓冲剂)
例、利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正确的是(    )
A.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B.在光下,如果有气泡产生,可以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
D.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用一套装置慢慢向光源靠近,观察气泡产生的速率的变化
4、呼吸作用装置(密闭小室+二氧化碳吸收剂)
5、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装置
概念图实质上是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的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至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网络。
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
概念图的编制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1、确定关键概念:从所要复习的专题中挑出关键概念,以及与之联系的其他概念。
2、将概念进行排序:将概括性最强、最一般的概念置于顶层,依次向下,概括性较小的概念置于较低的层次,把最具体的概念置于最底层,从而形成概念的层次结构。
3、进行各级连接:把每一对相关的概念用连线连接,并在连线上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4、反思与完善:对已形成的概念图进行调整和充实,使之不断完善。
例、下列各项分别表示一组概念的从属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几组概念的辨析:
蛋白质与酶、激素;蛋白质与载体蛋白、运载体
核糖核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酸、脱氧核糖核酸
原核生物、细菌、乳酸菌、蓝藻、酵母菌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原核生物、蓝藻、腐生细菌、动物、植物等
协助扩散、自由扩散、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染色体、DNA、基因;基因表达、转录、翻译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体液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圈、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种群、个体、器官、组织、细胞
反射弧、效应器、感受器、肌肉和腺体
增强实验设计、实验原理和结果的分析能力
中学的生物实验能力应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实验创新能力.
实验分析能力则是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或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正确的分析。
实验创新能力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过自思、自悟、自创,以中学生物实验常规为基础,所进行实验改进、实验过程的优化、实验原理的变更、实验仪器的它用、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剖析,甚至实验失败原因分析等。
从教材实验中归纳科学的实验方法
常用实验方法与技术
1、常用实验方法
(1)显微观察法(2)观色法 (3)元素示踪法 (4)等组实验法  (5)加法探究法  (6)减法探究法   (7)杂交实验法(8)化学分析法(9)理论分析法(10)模拟实验法
1、显微观察法,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等。
2. 观色法,动物毛色和植物花色的遗传实验等。
3. 示踪原子法,如噬菌体浸染细菌,18O2和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氧原子和碳原子转移途径的实验
4. 等组实验法,如小麦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发现生长素的燕麦胚鞘实验等。
5. 加法创意,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用注射研究生长激素的实验,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的实验等。
6. 减法创意,如用阉割法、摘除法研究性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实验,雌蕊受粉后除去正在发育着的种子的实验等。
7. 杂交实验法,如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植物杂交、测交的实验,小麦的杂交实验等。
8. 化学分析法,如番茄和水稻对Ca和Si选择吸收的实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等。
9. 理论分析法,如大、小2种草履虫竞争的实验,植物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实验,植物向光性的实验等。
10. 模拟实验法,如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
2、常用实验技术
(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2)制作临时装片:(3)研磨、过滤:(4)解离技术:(5)纸层析技术:(6)恒温技术:(7)鉴定技术等
掌握一定的实验原理
(一)变量
1.实验变量(自变量)与反应变量(因变量)
2.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二)单一变量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它有两层意思:一是确保“单一变量”的实验观测,即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二是确保“单一变量”的操作规范,即实验操作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及额外变量的干扰。
对照 :是实验控制的手段之一,目的退是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对照性原则:在实验设计中,通过设置对照组,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减少实验误差。实验设计中可采用的对照方法很多。
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照组。
自身对照:指实验和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如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的处理。
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利用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标准对照:以常规的品种、常规的浓度为对照。
3.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1)实验名称  是关于一个什么内容的实验。
2)实验目的  要探究或者验证的某一事实。
3)实验原理  进行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
4)实验对象  进行实验的主要对象。
5)实验条件  根据实验原理确定仪器和设备;要细心思考实验的全过程。
6)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必需(最佳)操作程序。每一步骤都必须是科学的;能急时对仪器、步骤进行有效矫正。
7)实验测量与记录  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应有科学的测量手段与准确客观的记录。
8)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导致的原因。
9)实验结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给出科学结论
一般实验步骤的写法
材料用具要相同
①所有用生物材料要相同
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②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
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
实验步骤要点
分步叙述,要标号
研究对象或器皿要有标记
说明对材料的选择及处理状况
控制单一变量---研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单一因素
对部分实验条件要有量、时间、温度等描述
实验结论分析
解题关键:找到实验中隐藏的因果(逻辑)关系。
1.在严谨的实验中,“因同则果同,因不同则果不同”。
2.如果出现“因不同而果相同”,要具体分析:
①如果因对立(即实验变量是“有”和“无”),则此“因”不是形成果的真正原因,即题中的实验变量对结果无影响。
②如果因不对立,则两“因”中必有内在联系,即本质相同。
解题思路:
1.通过实验目的或步骤(根据单一因素不同)找出实验变量,将实验分为多个对照组;
2.由因找果,分析实验变量与结果间的逻辑关系,先得出正确结论(分结论);
3.再根据各对照组中得出的“分结论”,综合为“全面结论(总)”;
4.在验证性实验中,如果实验目的已知,可直接作为正确结论,但全面性要因对照组而定。
怎样进行最后的复习?
1、老师要转变观念,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共同把能力提高
理科综合对贮备知识的要求往往比较基础,但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要求较高-关键是要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实验设计和文字表达能力
书要学生读、题要学生审、实验要学生动手、现象要学生观察、结果要学生分析,教师仅仅起组织、引导作用。
2、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的分数
教会学生进行错题分析
考试时认为此类题简单,但做错(1)所学知识掌握不牢,仅明白表层的指示,不明白其中的因为和所以(2)受到旧题的干扰,过去相似题型做过,题目变化了其中的内容,而做题时未体会到(3)不适应现在题型的变化,考试时不会,但课下细琢磨或看书就会了(1)考试时时间不够  (2)知识不熟练(3)遗忘 ,题目一见就发懵,慌乱做题导致错误 ,题目自身不好,做错
第三部分:2009考纲解读
2009年生物《考试大纲》基本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考试大纲》经过多年的修订已经比较完善。2009年高考生物试题将继续全面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继续围绕能力考查这个中心,考查考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继续关注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现实问题,试题将圆满完成其各项考查功能。
2009年生物考纲与2008年考纲相同,没有改动。但考纲中透出的信息不能忽视。
1.理解能力
(1)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3)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读】 理解能力是生物科学素养最根本的核心要素。考纲对理解能力的表述是按照由低至高三个层次进行说明的。一是对生物学知识本身的要求:既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又能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对知识再现方式的要求:能用多种形式(文字、图表、图解等)阐述生物学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三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问题进行分析、解释、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解读】 实验与探究能力是生物科学素养中另一核心要素。《考试大纲》从四个不同层次作出了全面的要求:一是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包括对考纲所列17个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操作技能的要求以及方法和技能综合运用的要求。二是验证实验的要求。对简单的生物学事实进行验证、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三是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是2009年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四是对实验评价能力的考查。这是最高能力层次的要求。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实验方案,也可以是其他方面,评价和修改要根据实验目的和试题目标来进行。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纲列举的获取信息能力包括:一获取信息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二关注社会热点信息的能力。前者要求从试题给出的文字、图表中捕获与解决问题相关的有效信息,后者则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善于用学科的眼光搜寻有用的重大信息。两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链接,引导学生提高获取信息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生物的各类试题中,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解读】综合运用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其包括范围最广。前三项能力要求更多强调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本项能力则要求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学生得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不间断强化生物知识
建议:每天看一看(生物学科具有文科的特点需要记忆的东西相对比较多不适宜进行间断性复习);停止盲目地大量做题;小题量:提高做题准确率;大综合:锻炼思维转换能力,利于查缺补漏。
个性化复习:重点:重要的学科主干知识   弱点:自己记不住、叫不准的知识    经典:有代表性的题型
解答生物试题的四个步骤:
1、读题获取信息:读懂考题提供的资料,包括图、表所包含的信息,挖掘隐含条件,排除无关信息、干扰信息,提取所有的有用信息。
2、勾画找到联系:在读题的过程中,来用笔在题干和选项中勾画出关键词,将抽象的信息具体化,突出知识间的联系。有些将信息还需要进行合理转换,将图表信息转换成文字信息或者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表信息,便于对题意的理解合作出答案
3、推理得出结论:通过“读题”和“勾画”来充分挖掘题意,结合已掌握的生物知识和做生物试题的基本方法,反复的比较、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而得出正确结论。
4、验证心里有底:答案做出来还必须加以验证,通过验证在给予一个肯定的答案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心情和一个坚强的信心,从而使智力活动效率提高、动力增强。可以想象我们在考试中,做对一道题与做错一道题,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临场应试指导——审题:
善于速读、善于划关键字;选项中作判断—— 找“最错”、“最对”;体现解题过程—以图代文字,由繁到简;标记不确定题目——以便重点检查;新信息——简单:旧知识——易错
临场应试指导——答题
考察新知:从信息中直接找答案;考察旧知:问题转换;以旧代新:联系所学和新信息;
反向论证:答题后在阅读一遍看是否符合要求;不要有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