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猿vs青雉:《项脊轩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48:09

给每一个寝室起一个温暖的名字--《项脊轩志》第一课时

2005年12月2日星期四 阴

昨天上完《罗生门》讨论课,正在整理实录的时候,李镇西老师打来了电话,和我讨论一班同学作弊的问题,我的心情很沉重,于是这一节课前,打算借《罗生门》再把这个问题说一说。

一上课,我告诉他们,李老师打来电话,和我讨论作弊的问题,我特别难受。说到背诵作弊的问题,其实不用李老师说我也知道的,有的同学在我面前背书,然后另外一个同学偷偷在我背后替他张着书。我说:“当我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我就想起了《罗生门》里的台词:‘我还能相信人吗?’”

下面全都笑起来了。

“那一刻我正在考虑《罗生门》的事情,这时候我就停下来,想了很久。想什么?高一四班的同学都知道,我想到了高一四班原因作弊的问题。有些同学都知道高一四班有过一场白卷风波,就是李鑫交白卷的问题。当时我知道肯定有人作弊,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大面积的作弊。这件事情对我的打击很大。我在评讲《罗生门》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们可能在生活中用语言和现象编织假相,我觉得我就遭遇到了。大家通过考试成绩给我展现的是这样一幅场景:整个班级在进步,一切欣欣向荣。真相在什么地方?没有真相,都是假的!这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我当时就在想,高二一班的期中考试成绩是真的吗?!”

“真的!”下面齐声说。

“说实话,我不太相信了。我不相信的一点是期中考试我们班的成绩太好了,不及格的人数只有三个,各道题的得分都高于其他班,我有些怀疑。”

下面立刻吵成了一团,纷纷表示不满。

我没理,等了一等,继续说:“大家知道我是怎样一个人,我非常希望自己面对的真实的东西。比如这一次如果高二一班考了倒数第一,我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是虚假的成绩,我拒绝接受。原来高一四班白卷风波以后成绩大幅度下滑,甚至有一科成绩曾经是全级倒数第一。但是我对这一科的科任老师说,我很高兴,因为我觉得这才是真实的成绩!”

下面又吵,听不清在说什么。

“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一个老师的心情。我为什么在原来的四班和现在的一班都有相同的心理预期,我总在想,我们这些可爱的同学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我最近看的一本书《我在美国教中学》,里面提到了一个女生考本州最好的大学,很难考的。大家知道美国的大学录取时很重平时的考试成绩,但是美国教师的监考并不严,因为美国学生并没有作弊的习惯,于是一些中国留学生就占了便宜。这个学生居然通过一路作弊考上了,还获得了二十几万美元的高额奖学金。在毕业典礼上,要给她发这个奖学金,全校的人几乎都知道她是作弊得来的,她上台的时候有学生就在下面喊是假的,但是美国的社会很讲究规则,既然你作弊时没有被抓住,它就会承认你的作弊成绩。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如果有同学在我的课上作弊成功,我会认可你的成绩,除非我当场抓住,我觉得事后追究是不对的。以前听过我课的同学就知道,我曾经讲过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我认为,程序正义应该高于实质正义。”

下面有一些同学点头,这是我高一时讲过的。

“校长还是把这个奖学金给了她,但是在为后面同学颁奖时,校长多说了一句话:这个同学用自己诚实的劳动获得了奖学金。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我面对大家的时候也是这样一种心态。马上就要月考了,月考是不严格的,我们的同学会不会依然用作弊来应对?更重要的是,这种作法会破坏我们之间的信任感,而破坏信任感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严重到你难以想象。你想,如果你们伤害到我对你们的信任,我会感觉到我的许多工作是没有价值的,我会有一种虚无感。我原来坚决不愿意继续做高一四班的班主任,与此有很大关系。我一般很少当堂去捉作弊的同学,因为我会觉得不好意思。即使默写的时候大家也会发现我每人都会发一张纸,怕有些同学不好意思。我希望有一天我觉得,我终于可以相信人了!”

接下来我又说了说背诵的问题。在私立学校,背诵任务是很难完成的,我的背诵先是一个一个地过关,后来来不及,就每周一进行默写,有详细的默写成绩记载,然后根据情况让部分没通过的同学限期补背。第一个古文单元《六国论》一篇有一部分同学没有通过,周一的时候让这些同学默写了一下,结果还有四位没有通过补写。于是我让这四位同学每天晚上到我办公室里呆一节课时间,专门背诵,结果还有两位同学没有通过。我于是郑重地告诉她们,今天也顺便告诉全班同学我的处理办法:这周在我的办公室里呆一周来背诵,如果周五之前还没背下来,通过家长在家里督促,利用周末时间背下来,周末还不能背下来的,该同学从此进入免背名单,以后我不再检查该同学的语文作业,并将这一处理意见通告家长!虽然这一学期背诵已经创造了奇迹,(高一的时候,一篇古文要背一个多月,还有一些同学不能通过,现在一半多同学可以在一周之内背下来)但我仍然想通过严厉的制度来促进他们对古文的背诵。

“有的同学来提出了免背同学的问题。”所谓的免背同学,是我在开学初对背诵做得特别好的几位同学的奖励措施,这些同学在这学期之内将不会被考查背诵,但是免背同学的背诵任务要比一般同学多得多。免背的名单最后增加到10人。“我对免背同学的信任是绝对的。这个信任很可能会被骗,但即使被骗,我希望相信他,这是我做人的姿态。这八篇古文对免背的同学来说是有困难的,我希望你一直努力,争取全部背下来。”

处理完这些事情,我开始讲《项脊轩志》。

我先板书题目,然后问他们:“‘志’是什么意思?”

“一种文体。”

“什么文体?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

“记叙文体。”

“记叙文体经常用‘记’,那么‘志’与‘记’有什么区别?”没有人知道。“实际上‘志’也是‘记’的意思,但是有一些区别,‘志’一般是记人的,‘记’一般是记事记物的。也没有很明显的界限,有时候记人也用‘记’。我们后面的课文叫《五人墓碑记》,好像也是写人的,为什么要用‘记’呢?因为他主要是记叙这五个人的事迹。我们经常说墓志铭。那么什么叫项脊轩?这是个什么东西?”

“书房。”

“过去人经常给书房取名,大家能不能举一些例子。”

“《红楼梦》里就有。”靠近讲桌的段恋说道。

“对,《红楼梦》中有一个悼红轩。”

“陋室铭!”

“陋室铭算不算?”

“不算。”

“它只是表示书房很简陋,并不是书房的别名。古人经常会给书房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梁启超的书房叫饮冰室,鲁迅曾经给在租界里住的房子起名且介亭,唐寅的工作室被称为桃花庵,梅兰芳的叫缀玉轩,张大千的叫大风堂。还有四川那个作家冉云飞,他的书房叫反动居。”

大家都笑起来了,他们高一时听过冉云飞的讲座。

“现在有没有人再这样起名?”

“有。”

“现在是有的,不过现在多叫工作室,比如秋缘工作室。”

“黄源工作室。”

“对,将来说不定就有黄源工作室。我如果发达了,也可以搞一个铁皮鼓工作室。许多大学生经常会给他们宿舍起一个名称,有的起的比较怪。其实有些古人就比较幽默,比如古人有人给他的书房起名‘不登大雅之堂’,还有一个比较长,叫‘除了要吃饭其它就跟神仙一样斋’。我在网上看到一些大学生起的室名--”下面有些吵闹,王佳曦喊安静,她是班上的纪律委员。“九十年代以后的大学生普遍不关心国事,所以有一个宿舍就起名叫‘莫谈国室’,‘室’是教室的室。有的喜欢打麻将,就起一个‘闲人雅室’,有的喜欢吃,就起名叫‘煮鹤馆’--不是有一个成语叫焚琴煮鹤吗?最有意思的是有一个宿舍的对面的厕所,因此他就起名叫‘听雨轩’。”

下面笑倒一片。

“大家可以给自己的宿舍或者自己的房间起一个室名,有的人幽默,有的人文雅,可以百花齐放嘛。”我提了一个建议。“刚才大家在听的时候都注意到了,无论起什么名,一般都有含义,那么,归有光为什么起了一个项脊轩,它的含义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不要回答,先放在这里,我们讲完以后大家要猜一猜,归有光为什么起名叫项脊轩。接下来,我们要讲一讲翻译的情况,经过第一单元的练习,大家在翻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那么,我们的翻译怎么能够做得更好呢?通过这次的翻译,我发现有这么几种情况要注意。”

接下来我列举了翻译的几种情况,这是我通读学生的译文后根据记录整理的。第一种是明白意思,但是遣词不如资料书上的译文流畅,比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有的同学翻译成“项脊轩,原来的南阁子”,这个也对,不一定要追求流畅,但是要清楚语法现象,比如这句是判断句,就必须明白,翻译的时候最好加上判断词。再比如“雨泽下注”,有这样一些翻译:

雨水往下漏;雨水(也)往下流;雨水往下灌;雨水往下滴;雨水一滴一滴地往下落。

这些翻译大都是可以的,但有些学生进行了改动,比如把“漏”改成“流”,这是没有必要的修改。但是有两个句子有问题,一个句子多加了一个“也”字,一个句子加了一个“一滴一滴地”,都是不允许的。而在翻译这个句子时,要明白这里的下是名词用作状语,这是最关键的。我还让学生与“使不上漏”做了比较。

第二种情况是能够翻译,但是不理解意思。比如“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一句,我列举了几种翻译,我自己的翻译是:我时而卧倒身子,时而起来,有时长啸有时吟唱,(有时大声吟诵)有时静静地端坐着,(倾听)大自然发出声音。学生能够翻译,因为书上的注释里已经有了,但是不理解为什么作者要这样,我简单地讲了一讲。

第三种情况是书上有的地方有矛盾,或者翻译有问题,但是没有觉察出来。我举了几个例子,一是“借书满架”,不合常理,似乎应该是“积书满架”,因为“借”的繁体是“籍”,可能通“积”。一是“束发”,书上的翻译一般是十五岁,但是十五岁才入轩读书,不是太迟了吗?而且这篇文章写于十九岁,只在轩中读了四年,哪来这么深的感情?所以我估计可能是八岁,查了一下资料,归有光的祖母在他十二三岁时去世,那么就充分说明了束发在本文中不是十五岁。

第四种情况是对书上出现一些专有名词,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在翻译的时候要通过查字典的方式逐步解决。比如这篇文章出现了这样一组词:门、庭、堂、室、轩、闺、厅、牖,分别是什么意思?我用两个成语来让他们体会,一个是门庭若市,一个是登堂入室。

眼泪为谁而飞?--《项脊轩志》第二课时

2005年12月2日 星期五 晴

这一节课字词没有讲完,这一节课一开始,我继续整理这一节课的字词。包括下面内容:

1.妪、婢、先妣、先大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比如太后,大父,大母)

2.归(适)、归宁(归省)

3.束发。由此延伸出以前学过的一些表示年龄的名词,比如《愚公移山》中的“始龀”,《氓》中的“总角”,《桃花源记》中的“垂髫”等。我用了网上下载的半阕词来讲:“刚离粘粘母腹,便被裹进暖暖襁褓(不满周岁),未在摇篮睡几摇,已是孩提(三四岁)知笑。齿龀(音趁,七八岁)岁月未几龄,又是总角垂髫。年华刚豆蔻(女十三四岁),又是笄年(女子15岁)到。刚做未知愁味人,转瞬弱冠年少。”

讲完这些,我开始按规矩提问:“我先请一个最值得我骄傲自豪赞美的同学来回答我的提问。”

“徐放!”大家边笑边猜,我摇了摇头。

“徐俣!”我又摇了摇头,然后笑着说:“请最值得我骄傲自豪赞美的同学自己站起来。”

訾了笑着站起来了,大家大笑,都感到惊讶。

“大家不必惊讶,这里面可有一个典故的,不过不告诉你们,暂时保密。”其实这样说,还真有一个插曲呢!上一节课,我不知道把语文书丢到了什么地方,被李洲和訾了捡去了,他们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并且给我留了一张纸条:

魏老:

你的书掉了,我替你找到了。

        你伟大的学生:李洲

        值得你骄傲自豪赞美的学生:訾了。

我比较喜欢这样的幽默,所以也拿他们来活跃一下气氛。接下来按学号来提问下列问题:

①先是:先于是,这以前的意思。 

②迨诸父异爨:等到。

③凡再变矣:“凡六百一十六言”,总共。

④比去:等到。

⑤殆有神助者:大概。

⑥余既为此志

⑦竟日默默在此 

昨天晚上我给黑板上抄了一段话,就是《项脊轩志》被省略掉的部分: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我提醒他们注意这一段话,然后问了学生一个问题:“《项脊轩志》是归有光青年时的作品还是中年时的作品?”

有的说是青年,有的说是中年,说中年的居多。我喊汪洋起来:“到底是什么时候?”

“中年。”

“你为什么说是中年呢?”

“他妻子死了以后又过了好几年嘛。”

“五加六加二,这已经是十三年了啊。”我帮她算了一下。“大家在这个地方都犯了一个错误--”

“不是同一个时期写的!”已经有几个同学发现了。其实在早读的时候,鞠梦溪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遗憾的是,他们已经把文章翻译完了,居然只有一小部分人发现不是同一时期写的,可见是“译而不思”啊!

我喊王乐起来,她说:“‘余既为此志’以前是青年时期写的,后面是中年时期写的。”

我告诉他们,前半部分是19岁时写的,后一部分是中年时期写的,至少是13年以后补写的。

“我们把后面补上以后,大家想一想,一看到‘项脊生曰’,你就知道文章写完了没有?”

有说有,有说没有。

“我们还在哪些文章里见过某某某曰这一种写法?”

“子曰……”有几个同学说,我差点昏倒,是我的问法出现问题了?

“《史记》……”有一个同学说,声音极小。

“对,《史记》里有什么‘曰’?太史公曰嘛!”看样子他们对《史记》根本不熟悉。“《史记》在人物传记写完后,总有一段‘太史公曰’来对这个人物进行点评。也就是说,‘项脊生曰’为止,文章写完了没有?”

“写完了。”

“又过了至少13年,他可能拿出文章,又有些感慨,于是又补了一些。但至少他19岁的时候写的文章本身是完整的。我们现在补上以后,主要讲完整的作品,后面的附记暂时不涉及。现在提一个要求,大家给19岁时写的完整的这篇散文编一个提纲。在编写提纲之前,我提醒大家注意,我们以往分析文章的时候往往以段为核心,但是大家注意,一段之中可能说了几个意思,所以有些段还可以划分为若干句群,知道什么叫句群吗?”

“不知道。”

“所谓句群,是界于句子与段落之间,表达一个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我们必须弄清楚这篇散文包含若干句群,然后编写提纲。比如第一段只是对项脊轩本身进行描写,它就只构成了一个句群,有的段落,比如第二段,是过渡性的,就可以不计在内。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大家就在书上编写。第一个句群我已经概括出来了:室陋景美。”我在黑板上写下这四个字。

其实《项脊轩志》原来的设计不是这样子的,但是我临时改变主意,决定尝试一下形式训练,从写法入手来教《项脊轩志》。一个重要的考虑是想教他们如何从形式入手把握文章内容,这对于高考时迅速把握一篇文章的核心和层次非常有益。

几分钟后,我叫了几个同学来读自己编写的提纲,但是都不成功,都首先不是提纲,而成了中心思想,或者对资料书上说法的罗列,这时候,徐放举手起来说:“第三段一共有三个句群,第一个句群到‘凡再变矣’,写分家之前与分家之后的变化,第二个句群到‘余亦泣’,主要写他与仆人的谈话,写母亲的往事。第三个句群写他看到先人的遗物,‘长号不自禁’。”

我问了一下其他同学,基本上同意了的划法。

“那么他所说的第一个句群到底怎么概括?如果用四个字概括,我们可以说是家族败落。归有光的家族以前是什么样子,从课文中能不能看出来?”

“能。”

“课文中有一句话透露了一些信息,是哪一句话?”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实际上,原来的归家在当地非常出名,是个大富户。他的曾祖做官时,每逢下班,往往把官帽往地下一扔,非常厌烦地说:‘归家人还用得着这个来寻烦恼吗?’当时流传一句话:‘县官印不如归家信。’可见家族的显赫。到了归有光一代,家族已经败落得不成样子了。大家要体现里面写的那些鸡呀什么的。里面有一句话‘东犬西吠’,我觉得这句话课文的注释有问题,应该理解为互文,类似于‘东奔西走’,意思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西家的狗对着东家叫。大家想一想,这意味着什么?”

“家族里有矛盾。”

“理解正确,实际上就是用狗咬狗来形容家族内讧。第二个句群里写他与老婆婆的对话,实际上是写他对母亲的--”

“怀念!”

“我们可以说,怀念母亲。”我接着板书。“大家注意到,越是细小的细节,越有可能打动别人,这就是细节的力量。下面怀念的是谁啊?”

“大母。”

“怀念祖母。这一部分构成了文章第三段,下来加了一段,说有人要去厨房,经常从轩门口经过,以至于我能够根据足音判断是谁经过,接着又交代项脊轩几次遭遇火灾。这段写的有些罗嗦对吗?然后结尾的时候来了一个‘项脊生曰’进行总结,我们都知道要理解文章结尾很重要。我们现在考虑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是记叙文,应该有一个情感线索,情感线索在什么地方?”这一段当然不是罗嗦,我先埋个伏笔在这里。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什么地方可喜?什么地方可悲?”

“第一段可喜,后面可悲。”

“是的,第一段写到项脊轩,虽然又小又漏又暗,但是作者很喜欢这个地方。后面主要写可悲,但无论可喜可悲,发生的地点都是在项脊轩,那么,他悲的是什么?”

“家族破落。”

“怀念母亲。”

“还有没有?”

“怀念妻子!”

“他妻子死是中年时候的事情,与19岁写的文章无关。”我提醒了一下。“现在大家看‘项脊生曰’这一段话,懂不懂?”我和他们一起边读边解释。

解释完了,我问:“归有光写这一段话是什么意思?”

我喊赵媛媛起来,她思索了一下,脱口而出:“人穷志不穷!”

我笑了,让她坐下:“我再叫一个同学,我最伟大的同学!”

“李洲!”这次大家都知道了。

“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感情。”

“那么怀才不遇的时候会两眼放光,‘扬眉瞬目’?”

“畅想美好未来。”

“好,坐下,大家想一想,归有光为什么要写到叫清的寡妇和一代名臣诸葛亮?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昧昧于一隅’,不为人所知。言下之意,我归有光现在处在这破败的屋子当中,仿佛清和诸葛亮‘昧昧于一隅’,我总有一天会扬眉吐气。那么对于归有光这种读书人来说,要扬眉吐气靠什么?”

“科举!”

“我们讲了,这时候的归有光只有19岁,科举制度的路尚远,所以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所以这篇文章写到了可悲,但仍然有一种意气风发的情怀在里面。这篇文章还有一些我们不明白的地方,比如‘轩东故尝为厨’这一段,有些多余,能不能删掉?”

“不能。”第一排的白璟反应最快。我立刻喊她起来,她说:“不知道!”我知道这是条件反射,在学生眼里,课本上的文章当然不能够轻易删除某些段落了。

“如果这个问题有些难,我问大家另外一个问题:他回忆起母亲和祖母的时候都流泪了,但是程度不一样。怀念母亲的时候只用了一个‘泣’字,怀念大母用了五个字:‘长号不自禁。’为什么怀念大母比较悲伤?”

“她妈死得早!”一个同学说。

“我早想到你们会这么说。他母亲是在他八岁的时候去世的,他祖母是在他十二三岁时去世的。但是归有光写过一些怀人文章,其中有怀念他母亲的,叫《先妣事略》,却没有怀念他祖母的文章啊?我想一个孩子更爱他的母亲更符合常态,那么这里原因到底是什么?”

这时候铃声响起了,我在这个问题之外又留了两个问题:“‘轩东’一段,删除好还是不删除好?归有光青年时的文章好,还是中年时的文章好?”

“两字功名误煞人”--《项脊轩志》第三课时

2005年12月7日 星期三 阴有小雨

这几天一直在阅月考的卷子,也一直在考虑背诵的问题。毕竟,第六单元并不要求背诵。于是,一上课,我先告诉他们,我对背诵进行了调整。《项脊轩志》要求对着译文默写,不允许错一个字;《登泰山记》可以不背诵了;《五人墓碑记》一定要背下来。然后我问他们:“上一节课我留了几个问题呀?”

有说两个的,有说三个的,看来离上一节课有些远,(中间隔了月考)有些同学忘了。于是我重申了三个问题,并且让他们把少年归有光写的完整的文章读一遍。

读完了,我开始问第一个问题:“归有光在回忆起她的母亲的时候仅用了一个‘泣’字,为什么回忆起大母却用了‘长号不自禁’?要求举手回答。”

李文思起来说:“我觉得他回忆起母亲的时候可能仅仅是一种怀念,说到大母的时候,因为大母说‘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所以可能与官场失意有关。”

我说:“十九岁的时候归有光并没有作官呀?”

大家说:“没有。”

我说:“十九岁的时候他还在读书。那么与什么有关?”我喊王思维起来,同时看到王佳曦在举手。

王思维显然没有准备好:“我觉得是她母亲并没有在他身上寄予厚望,她的大母则寄予了厚望。”

“大家觉得她的母亲是不是没有寄厚望于他?”

“不是!”

“其实归有光在另外一篇写母亲的文章里用了许多篇幅来写她母亲寄予他的厚望。其实归有光的母亲很不容易,16岁结婚,26岁去世,十年中生了七个孩子。”

“哇!”全班哗然。

“归有光的母亲在当时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女性,她出生于名门望族,一生尚且如此,其他女性的命运可想而知。她十年的时光可以想见是全部投注在孩子们身上的,归有光是长子,怎么可能不寄予厚望呢?”

我喊王佳曦起来继续说:“我觉得归有光还是希望科举有所成就,他的大母说:‘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并且把先祖太常公的象笏给他,说明是寄予厚望的,因此归有光想到大母对他的期望,就哭得特别伤心。”

“大家同意不同意她的说法?”

“同意。”

“其实她和李文思说的是一个意思。归有光怀念母亲的时候,只是提到母亲说过的话:‘儿寒乎?欲食乎?’但是大母却拿先祖太常公来勉励他。他一看到先祖的遗物,他可能会想,我们的先祖多么显赫,但现在衰落了,我现在读书还没有什么成就。归有光一想起自己有振兴家族的责任,就长号不自禁,关键可能在这个地方。我们经常说散文的特别是‘形散而神不散’,这篇文章一会儿写小屋,一会儿写家族,一会儿写亲人,看起来很散,其实有一个核心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补上最后一段让大家看一看的原因。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们再来第二个问题:‘轩东故尝为厨’一这段能不能删除?为什么?”

大家沉默。

“不管懂不懂,要去想这个问题。你首先想一想,这一段写了几件事情?”

有说两件,有说三件。

“实际上是两件。第一件是说有人要去厨房从这儿经过,我能够辨别出足音是谁的。第二件是说项脊轩曾经四次遭遇火灾,但是都没有烧毁,原因是什么?大概是有神灵护佑,这里的神灵是指什么?”

“他的祖先!”

“对。那么这一段有没有必要写?”

“有。”

“有什么作用?”

汪洋举手起来说:“我觉得能够‘以足音辨人’,说明他很聪明。写遭遇火灾都没有焚毁,有神保佑,说明他的祖先在保护他。这样,既有聪明才智,又有祖先保佑,他可能在以后的仕途上就比较顺畅。”

“这时候归有光多少岁?”

“十九岁。”

“这时候还很年轻,以后路还长着呢,所以他自信不自信?”

“自信!”

“那么写他能以足音辨人,仅仅是说他很聪明吗?”

“很努力!”有一个同学说。

“对,说明他很刻苦。如果是我们,外面有飞机飞过,马上会把头侧过去。”我做了一个动作,大家笑。“我们现在把这一段放在这里,现在大家回过头来,把整篇文章想一想,我们上一节课说了,整篇文章有一个情感线索,在第几段?”

“第二段。”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我们讲了一个可喜,又讲了一个可悲。我们再想一想,这里面一共分了四大块,第一大块讲他在项脊轩中读书,大家发现项脊轩的特点是什么?”

“小!”

“既小,光阴又不好,还漏雨。这么一个地方,应该是比较讨厌的,但是这个地方作者又很可喜,为什么他住在这么简陋的地方反倒觉得可喜呢?”我问了一个问题。“我在原来学校的时候,我们班上的学生都住在校外,条件非常简陋。空荡荡的房间,也不大,就挂一个电灯泡,度数也不大,房东为了省电。但是很多学生住在那里,其乐融融,而且有一个宿舍还起了一个名叫风和人居,串起他们的名字。后来这个宿舍出了一个文科第二名和理科第一名,理科第一名现在在清华读书。”

大家很惊讶。

“他们还为此写了一首诗交上来,可惜我没记住。他们住在那儿觉得很愉快,什么原因?回过头来想一想归有光,为什么住在那种地方会感到很愉快?”

我喊王晓菲起来:“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读书上,所以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够安静地读书就可以了。”

“他把精力放在读书上,对外在的东西看得就比较淡了。这是一个原因,另我一个原因就是,归有光对前途充满信心。他为什么要这么刻苦地读书?”

“为了家族。”

“我们从前面看到,归有光的家族破败了。归有光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讲到他的家族时说:‘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就是说家族败落的重要原因是不读书,不知礼仪。所以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族的面貌。大家想一想,我们上一节课讲到可悲的时候讲了两点,一是家族破落之悲,二是思念亲人之悲,这节课我们又发现,还有科举未成之悲。尽管如此,毕竟十九岁,还充满信心,所以在最后一段,他以寡妇清和诸葛亮自比,虽然现在‘昧昧于一隅’,但终究有一天会有所成就。可见这时候归有光仍然是意气风发,坚信自己的。其实,古人为家族奋斗的意识特别强。过去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很多人难以理解,其实古代许多读书人身上都肩负着双重责任,为家族,为国家,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一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点,你的前面都有许多祖先,你的身上其实也肩负了许多的责任。这一点,我觉得是古人身上最可贵的一点。因为肩负着许多责任,就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现在许多人身上就没有这种使命感了。我觉得这种使命感很重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归有光的文章很能打动我。现在大家读一读归有光中年时写的附记,从‘余既为此志’开始。”

学生读。

我说:“很明显,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他的妻子去世了。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一段在写法上与前面有什么区别?”

有的说有区别,有的说没区别。

“归有光与妻子生活的时间应该要长一些,感情应该要深一些。为什么归有光死了妻子却没有说‘号陶不自禁’呢?”

学生似乎一直体会不到归有光的心境,于是我插了几句:“其实归有光在科举上始终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归有光考到35岁的时候才中举。”

“耶!”

“但是古代大型考试只有三次,乡试、会试、殿试,而这次只是乡试中举而已。中举以后,归有光又连续考了八次,到60岁的时候才中了进士。最后给了一个边远地区的县令,66岁的时候就死掉了。归有光当时文名遍天下,文章的文。但是仍然屡考屡败。归有光写附记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成就,这时候回忆妻子会是怎样一种心情?!你觉得归有光中年时文字好还是少年时好?在文风上有什么区别?”

下面说法不一。

“他回忆母亲的时候用了一个‘泣’,回忆大母的时候用了一个‘长号不自禁’,为什么在回忆妻子的时候没有眼泪?他用了哪一句话最深地表现了对妻子的感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句话里包含什么样的感情?”

张长春起来说:“我觉得看到树就想起妻子,因为树年年长,妻子已经不在了。”

“大家考虑一下,他用这句所表达的感情与前面相比,哪一个更为深沉?”

“后一种写法。”

“我们原来有一首词叫‘少年不识愁滋味……’”学生和我一起背完。“这里有一种‘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感慨。我们还会想起一首苏轼的《江城子》:‘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他回忆起大母和母亲流泪,而回忆起妻子却没有流泪,这里面当然也有文化的原因,中国人一般不善于公开表露对妻子的感情,表露对长辈的感情却一直受到鼓励,‘百行孝为先’嘛。但其实对妻子的感情很浓烈。前面写到妻子有这样一段话:‘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一段也写得非常好。小妹们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

“她们的姐姐给她们讲过。”

“对,我们可以想象姐姐讲给妹妹说时的幸福表情。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想像,他回忆起妻子给他讲这件事时的幸福。他写得特别深沉,这里也包含了科举没有成功时的心灰意赖。这里面还有没有少年时的豪情?”

“没有了。”

“少年时他想,我要争气,一定要争气--”大家笑了。“归有光是明代最好的散文家。他从小就很有才名,但是他大半生都在写时文,也就是现在的高考作文。归有光能靠时文留名千古吗?显然不能。所以在明代散文史上他的地位非常高。当时有前七子后七子之前,主张文必先秦,所以文章写得很难懂。在这种情况下,归有光提出要模仿唐宋,文章自成一格。但是因为科举,他的成就毕竟有限。因此他对科举之弊认识得很清楚。他写过一句诗叫‘三场科举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这里面的感慨是很深的,因此归有光不能进入古代最优秀的散文家行列。这其实不仅仅是归有光的悲剧,也是整个为科举所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

这节课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结束以后,我才想起,第一节课的时候说要解决归有光的书房为什么叫“项脊轩”,居然忘了问,只好等到下一节课了。

(转自教育论坛铁皮鼓的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