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网王完结小说: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22:58:30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教学目标: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和经验;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问题。

教学重点:认清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和成功的历史经验

教学难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即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色究竟在何处,有些什么样的成功经验。

教具、教学素材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3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1)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其中非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是主体经济成分。其中包括: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还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共同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2)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证券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新中国建国之处的人民民主专政属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性质。

    (3)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解决土地问题之后,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论述了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及其主要途径。决议指出,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五种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其中的个体经济是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它既可以被引导着走向社会主义,也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这样,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适应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集中地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这就是说,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两三年内,虽然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已经被推翻,但是大量的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未完成,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残余的矛盾。1952年以后,这种状况才发生变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才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这样的认定,实际上就是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来了。

4、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过渡性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而社会主义的因素起着决定作用,由于社会主义的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有利的国际形势,就决定了它将不断增长并取得最后的胜利。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中国应当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的。中国到底什么时候搞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领导人多次讲过,估计至少要10年,多则15年或20年。当时的设想是:

5、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构想

   (1)关于过渡的时间,认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新民主主义建设要经历相当长的阶段。党在这个阶段的任务和工作重点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实现工业化。

   (2)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实现工业化和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才能实行私营企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3)关于过渡的方式和步骤,设想在条件具备的时候,由国家发布一道命令,宣布对私营企业实行国有化,对资本主义经济采取和平的有代价的一举消灭的办法。

二、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条件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在中国通过新民主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所规定的。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必须有相应的各方面条件。

1. 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

经济方面的条件主要有两点:

一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后,没收官僚资本的工作即在全国范围展开,并于1952年基本完成。中国的官僚资本是中国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到1949年,官僚资本拥有全国工矿和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垄断了有色金属和石油的100%,钢产量的90%,电力的67%,水泥的45%,煤炭的33%,还控制了全国的金融、铁路、公路、邮电、航空运输、对外贸易等。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是《共同纲领》规定的一项历史任务。到1950年初,人民政府共接管官僚资本的工矿企业2 800余家,金融企业2 400余家,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部分被改造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了,中国的大资产阶级被消灭了。随着没收官僚资本工作的完成,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确立了自己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这就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是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第一、恢复工农业生产

新中国在财政经济方面极为困难。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与掠夺,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统治,加上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和国民党反人民战争的摧残,工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自然经济十分强固,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1949年全国受灾面积达800万多公顷,灾民约4000万亟待救济。城市中大约有400万失业者和大量的半失业人员,需要人民政府予以安置和救济。国民党政府留下的几百万军政人员,也要包下来管饭吃。

更为突出的困难是由于国民党政府长期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混乱的局面,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依然存在着,严重地影响着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从而直接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巩固。这种状况,使新中国面临着比苏联和东欧各国革命胜利后更为艰巨的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任务。

为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在中共中央"边打、边稳、边建"方针的指导下,全国人民努力恢复工农业生产并有重点地进行了经济建设。

农业

土地改革

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从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农村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53年春,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无偿地分得4700万公顷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及其他财产,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广大农民真正获得了翻身解放。更重要的是土改彻底摧毁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这就挖掉了我们民族贫困落后的一条重要根子,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站起来的农民,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革命与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抗美援朝提供了人力、物力支援,为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兴修水利,防治水旱灾害。在这些水利建设中,比较著名的有治淮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和官厅水库工程。新中国建立后展开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对农业增产起了重要的作用。

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与奖励农业生产的政策,比如规定合理的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鼓励农民按国家计划种植各种作物;适时发放农业贷款,帮助贫苦农民解决缺乏牲畜、农具、种子、肥料等困难;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先进的生产经验;提倡和发展供销合作、保护贸易自由及奖励丰产等,积极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这就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工业

重点是发展交通运输,这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到1952年,3年中使原有的铁路基本畅通,同时还投资新建成成渝(四川成都到重庆)、天兰(甘肃天水到兰州)、来睦(广西来宾到睦南关)三线,使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4万多公里。3年中使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67万公里,其中有通往拉萨的康藏和青藏公路,沟通新疆和内地的兰新公路等。

这时国家还新建了一批骨干企业,其中大型企业占4%,比较重要的有阜新海州露天煤矿、鞍钢无缝钢管厂和大型轧钢厂、抚顺和西安的发电厂、山西重型机械厂等,这些企业的建成,对我国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合理调整工商业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把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作为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之一。在建国初期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中,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1949年私营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3.3%,1950年私营商业的商品零售额占全国商品零售总额的85%。他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中,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到1950年春物价稳定后,由于长期通货膨胀形成的虚假购买力消失,过去为三大敌人服务的行业失去市场以及政府在工作中的缺点等原因,使私营工商业出现了暂时的严重困难,由此而引起工厂关门,商店歇业,失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政府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开始全面调整工商业。
    这次调整工商业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而以调整公私关系为中心。这次调整不但使私营工商业渡过了难关,而且有很大的发展。1951年同1950年相比,私营工商业户数增加11%以上,生产总值增加39%,零售额增加36.6%。这一年资本家所得的利润超过在国民党统治下22年的任何一年。当然,这也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得到了加强,特别是加工订货等业务的扩大,实际上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走上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2. 政治保证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条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这是决定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

二是实现了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建立了各级地方人们政权。

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

从1949年9月中旬到1950年6月,经过8个月作战,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30万人,连同前三年,使整个解放战争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总数达到807万人,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全部中国大陆。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约有100多万人口的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9年10月1日,当时住在青海的西藏宗教领袖之一的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致电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1951年4月下旬,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全权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同以李维汉为全权首席代表的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举行谈判,于1951年5月23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0月26日,张国华、谭冠三率领人民解放军18军一部进驻拉萨,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全国除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外,全部国土获得解放。

各级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

建国初期,各级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是严格按照《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进行的,一般都经过三个步骤:

第一步,各地在摧毁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基础上,首先是建立军事管制委员会,作为过渡性的临时政权,领导人民建立革命秩序,镇压反革命破坏活动,接管国民党的一切公共机关,迅速组织恢复生产,以避免新旧政权交替和社会剧烈变动时期可能产生的动乱和震荡。军管会就是地方人民政权的最初形式。

第二步,在社会环境初步安定后,在其他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作为人民参政议政的初期形式。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由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逐步代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选举地方人民政府。

第三步,一俟条件成熟,即召开普选的全权的人民代表大会。

在这三个步骤中第二步是关键的一步。因为军事管制是非常之举,不可能也不应该持续过长时间,必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在战乱刚平,主客观条件还不具备时,以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作为过渡,就是最好的选择。

到1951年10月,即建国两周年时,有27个省、8个省级行署、146个市、2038个县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其中有17个省、69个市、186个县的人民代表会议已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同级政权领导机关。到1952年底,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其中有19个省、85个市、436个县和绝大部分的乡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和地方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使人民民主专政获得了日益巩固的群众基础,为进一步正式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这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保障。

3、国内社会环境----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运动

大张旗鼓地镇压反革命

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新中国还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它是新生的人民政权同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不可避免的一场较量。它同当时的抗美援朝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并称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

国民党反动派败逃台湾后,在大陆遗留了一批残余武装力量,他们与地主恶霸、反动会道门勾结在一起,用土匪游击战方式同人民政府为敌。他们造谣惑众,刺探情报,破坏铁路桥梁,烧毁仓库,抢劫物资,纵火放毒,刺杀干部,残害群众,甚至组织反革命地下军,组织武装暴乱,袭击、围攻区、乡政府,以致攻打县城。1950年,新解放区就有近4万名干部和群众被反革命分子杀害。同年1月到10月,全国共发生企图颠覆新生政权的武装暴乱816起。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反革命活动更为猖狂。他们叫嚣蒋介石"要反攻大陆了","美军即将登陆",甚至说"黑暗将过,黎明即来",有的还制作了青天白日旗,妄图里应外合,准备迎接美蒋卷土重来。他们的破坏活动严重地威胁着人民政权的巩固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严重影响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工作的顺利进行。

针对这种情况,1950年10月10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坚决纠正在前一段时间和一些地方存在的对反革命分子"宽大无边"的"严重的右的偏向",对那些罪大恶极、怙恶不悛的反革命首要分子,实行坚决镇压,全面贯彻"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即"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在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从1950年12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

这次运动的重点,是土匪(匪首、惯匪)、特务、恶霸、反动会道门头子和反动党团骨干分子。1951年2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反革命案件的原则和方法,这就使镇反运动有了法律武器和量刑标准。到1951年3、4月间,镇反运动已在全国发动起来了。到1951年10月,全国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结束。在运动中共杀、关、管各类反革命分子300万人。通过镇反运动,基本上扫除了国民党反动派遗留在大陆的残余势力,使我国社会秩序出现空前安定的局面,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

"三反"运动的开展

为支援抗美援朝,保证重点建设和经济恢复工作的进行,1951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开展增产节约运动。随着运动的发展,各地揭露出大量惊人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问题。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12月7日,政务院第114次政务会议一致同意周恩来作的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精简节约、增加生产、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运动的指示,并决定成立由薄一波任主任的中央人民政府节约检查委员会。1952年一二月间,"三反"运动进入高潮。

"三反"运动经过发动群众揭发检举、定案处理和组织建设三个阶段,运动重点是打击大贪污犯。在运动中抓住典型重大案件,加以严肃处理,以引起全党警惕和全社会的重视。在这方面,严惩原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天津行署专员张子善特大贪污案,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他们的罪行被揭发核实后,河北省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决定将他们处以死刑,立即执行。对他们的果断处决,使整个社会震动很大。

"三反"运动的实质是在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共产党人和国家干部的廉洁,是反腐败长期斗争的初战。通过"三反"运动,清除了一批腐败分子,挽救了一批犯错误的人,教育了大多数干部,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五反"运动的进行

在"三反"运动中不断发现许多贪污分子的违法行为和社会上不法资本家的违法活动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当时把不法资本家采用的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等手段称为"五毒"。如果不把资产阶级猖狂进攻的气焰整下去,社会上的人都要倒向资产阶级方面去。所以,这不仅是一场经济斗争,而且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政治斗争。当时,打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成为全国上下强烈的呼声。

在"五反"运动中各地抽调机关干部与工人、店员中的积极分子一起组成检查组,对私营工商业的重点户进行检查,号召广大工人、店员进行揭发检举。实行坦白从宽的政策,打击重点行业的严重违法户和完全违法户。到1952年6月,"五反"运动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五反"运动后期对私营工商业者按照过去从宽,今后从严;多数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工业从宽,商业从严;普通商业从宽,投机商业从严的原则进行分类,把他们划分为守法户、基本守法户、半守法半违法户、严重违法户和完全违法户五类,区别对待,打击重点是极少数反动资本家。这样,既有利于清除工商业者的"五毒",又有利于团结工商业者发展生产和营业。

通过"五反"运动,打击了不法资本家的严重违法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的教育,这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限制和反限制斗争的一次胜利,它开始造成我们有可能完全控制私营工商业的局面,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4、意识形态的统一与稳定

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进一步确立

二是教育改革与文化建设

教育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对旧有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改造和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大量工作。

第一,在全国范围内接管了国民党政府所属的各级学校,开始把旧学校改造成为人民服务的新学校。

第二,从帝国主义者手中收回各种文化教育、宗教慈善事业的自主权。

第三,改革旧教育的重点是改革课程,改革学制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

其中,对中小学主要是精简课程,对高校是制定并实施新的课程。此外,在全国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扫除文盲工作。

在科学方面,旧中国科学研究力量极为薄弱。到建国前夕,科研机构只有40多个,科研人员不到1000人,科研成果寥寥无几,新兴学科全属空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共同纲领》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这为发展我国的科学事业指明了方向。

1949年11月1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随后迅速发展,建立分院,拥有120多个研究所,集中了全国各方面优秀的科学家,成为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展我国科学事业的中心。

1950年8月还召开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成立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选出李四光为全国科联主席,梁希为全国科普主席,这两个组织在团结全国广大自然科学工作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科学工作者也组织了中华全国社会科学研究会联合会。党和政府帮助科学工作者认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结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在文化建设方面

新中国建立前夕,1949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把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确定为发展新中国文艺的基本方针,从而端正了文艺工作者前进的方向。会议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文艺界组织即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随后还分别建立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专业文艺工作者协会,推动了文艺事业的发展。

建国初期,文艺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巨大的普及和提高工作,一批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以反映时代变化和新人物新思想为主要特色的文艺作品的出版,对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5. 国际因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苏联对中国建设的援助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朝鲜战争爆发之初,朝鲜人民军为实现祖国的统一,曾势如破竹地越过南北朝鲜临时分治的北纬38度线,一举解放朝鲜南部大片国土,把南朝鲜军压缩到朝鲜半岛南端釜山附近的狭小地区。但9月15日美军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以优势兵力在朝鲜半岛中部的仁川登陆,28日占汉城,朝鲜战局逆转。

中共中央对朝鲜战争的分析:

在兄弟邻邦处于危急存亡之际,在中国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之时,要不要出兵?敢不敢同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强国直接较量?这的确是个严重问题。

当时新中国刚诞生一年,长期战争的创伤亟待医治,经济恢复刚开始,新区土改还未进行,我军武器装备还很落后,如果出兵能否取胜?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多次开会分析形势,既看到存在的严重困难,又充分估计了出兵的必要性和取胜的可能性。出兵的必要性在于:如果让美国占领整个朝鲜,强敌压到鸭绿江边,我国将难以安定地从事建设,国际国内的反动气焰势必嚣张,这对中国、东方各国都极为不利。

同时,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相关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抗美援朝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也是被迫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取胜的可能性在于:我们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士气旺盛,兵源充足;我军一贯以劣势装备战胜装备优良的敌人,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灵活的战略战术和不怕牺牲、不畏艰苦的勇敢作战精神;加上战场背靠我国东北,后勤支援近便。而美军虽然武器先进,但其战线太长,兵力分散,后方太远,运输不便;士气不高,战斗意志不强。

根据这些情况,中共中央从挽救朝鲜危局、保卫祖国安全以及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的根本立场出发,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决心同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进行战争较量。

抗美援朝战争的进程

根据中央的决策,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10月19日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但也是隐蔽地跨过鸭绿江,10月25日,打响了第一仗,从此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两大阶段,这场战争以中朝军队的胜利而结束

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长期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继续,是新中国同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间进行的一场国力悬殊的较量,结果是我们取得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

首先,它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和平。

其次,这是中朝人民用劣势装备打败头号强国美国的胜利,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当时所有的现代化武器,都不能挽救其失败,这就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精神。

第三,这使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在世界上留下的软弱可欺的形象,为我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苏联对中国建设的援助

20世纪50年代,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还有国际环境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特别是苏联在战后的迅速恢复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支援,等等,都成为促使中国社会主义过渡的国际条件。

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1952年,当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从而为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良好条件的时候,国内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影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在农村,主要是土改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和人民对粮食与原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而两极分化的苗头也开始出现,这促使党必须考虑今后农村的发展方向和道路问题。

在城市,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已经历几个大的回合,这对国家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工业化的大规模发展,引起这些矛盾的加剧,使党不能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在1952年下半年开始酝酿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中央曾经设想,在革命胜利后,经过一段"相当长久"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当时设想需要10年至20年时间,使国家实现工业化,国营经济发展壮大,然后再采取"严重的社会主义步骤",一举实现私人企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到1952年,经过建国后恢复国民经济的实践,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新的经验的积累,党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10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过渡。

这种认识上的改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1949年至1952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事实上已经开始了。同时,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52年6月,在“三反”、“五反”运动行将结束、全国范围内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之际,毛泽东即指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中共中央正是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而改变原先的设想的。

  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这集中地体现在公私比例的变化上。以工业为例,1949年到1952年,国营经济从33.9%上升到50%,私营经济从62.7%下降到42%。这种变化,用周恩来的话说,就是“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一天一天增加,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一天一天加强”。

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的情况,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到1953年6月1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正式进行了讨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表述。9月24日,在庆祝建国四周年的口号中,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宣布了这条总路线。12月,毛泽东在审定和修改中宣部拟定的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形成了对总路线的完整表述,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其实质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的问题。

3、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党和毛泽东根据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借鉴苏联的经验,在总结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党在我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和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也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完全符合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1)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只有加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国家建设发展与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时,中国工业发展的水平仍然是很低的。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前的1928年,这两个比重已经分别达到45.2%和39.5%。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甚至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美国为538.3公斤,印度为4公斤,中国为2.37公斤;发电量,美国为2 949度,印度为10.9度,中国为2.76度。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① 发展工业,改变中国作为农业国的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面前的严重任务。

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有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迅速改变。在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党进一步提出,中国实现工业化,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环节,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优先发展重工业,这就是当时确定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和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当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展开之后,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同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国营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客观上要求必须及时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解放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3) 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注:强调两极分化,让学生意识到中共很早就注意到了两极分化,而且解决得很好)

一方面,土地改革后,广大个体农民为避免重新两极分化以及发展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存在着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的发展对农业、手工业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也必须将个体和分散的农业、手工业引导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上来,把个体所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

 

第二节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方面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求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关联而不可分离的。

  在提出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1953年,新中国即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上,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在1951年就在着手进行。1952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的指示》。1953年4月,中央批准下达1953年计划提要。“一五”计划的编制,历时四年,五易其稿,到1954年9月基本确定下来。1955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这个计划。

  从当时中国的实际出发,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计划规定,五年内国家用于建设的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余两。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没有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不发挥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经济落后的中国在当时进行这样巨额的投资是不可想象的。

  “一五”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着重建设了一大批基础性的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1956年,中国在工业建设上接连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许多项零的突破。如第一座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第一座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座制造机床的沈阳机床厂建成投产,第一座大批量生产电子管的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从此铁路贯通中国南北。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沟通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限额以上的项目,平均每天都有一个开工或竣工。全国城乡呈现出一片建设的繁忙景象。

  当时建成的这些大中型工业骨干企业,都是国家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的国营企业。这些建设成就,极大地加强和壮大了国营经济的领导力量,为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一五”计划实施前的679亿元,跃升到1957年的1 068亿元。财政收入从1952年的183.7亿元增长到1957年的310.2亿元。这一期间的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也有大幅度提高。粮食从1.639 2亿吨增至1.950 5亿吨;钢从135万吨增至535万吨;发电量从73亿度增至193.4亿度;货运量从3.516亿吨增至8.0365亿吨。

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进行的。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党和政府采取的实际步骤总是力求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允许对生产力造成破坏。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改造这样一场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引起激烈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而且使生产逐年增加。它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直接的推动力量。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到1957年应达到的指标,在1956年底就提前达到了。

 

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
、改造的原因 条件

必要性:分散经营的个体农业不可避免地出现两极分化,也不利于实现工业化和大规模发展水利等建设的需要

因为个体农户耕地很少,一般每人3亩,一户十来亩,经营规模十分狭小;生产工具严重不足,贫雇农每户平均仅占有耕畜0.47头,犁0.41部;资金十分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要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平整土地和改良土壤,使用改良农具以至机器来进行耕作、播种、收获,实行分工制度来发展多种经营等,都有很大的困难。许多农户不仅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就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更缺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949年至1952年,农业生产发展较快。但在1953年至1954年,发展速度明显减慢了。如果以1952年的粮食产量为100,则1953年为101.8,1954年为103.64。这说明,个体经济的潜力是很有限的。如果不引导个体农民走组织起来的道路,不仅广大农民不能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轻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和积累工业发展的资金等条件,从而成为工业发展的严重的制约因素。

可能性:建国后,党的正确领导使各项事业不断胜利,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政治稳定和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广大农民中蕴藏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则提供了主观条件。

2、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把列宁关于合作化理论同我国农会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社会主义理论。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割断城市资产阶级与带有自发倾向的个体农民的联系,推动城市私营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另一方面,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实现两大改造的相互推动和促进。

(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并举。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与改造农村生产关系结合起来,以推动农业生产,巩固农业合作化的成果。

(3)走“先集体化、后机械化”的农业互助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在土地改革后趁热打铁,依靠广大农民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发展互助合作运动,实现集体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5)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步骤,有步骤、分阶段地走上社会主义集体的道路。

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即在土地及牲畜、大农具私有的基础上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有较多的公共财产,并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即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采取这种逐步过渡的办法,是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一项重要的创造。

(5 )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正确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中蕴藏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

农业合作化的前期,发展是健康的。到1954年底,互助组从1951年底的400多万个发展到近1 000万个;初级社从1951年底的300多个增加到1953年的1.4万个,1954年秋为10万个,1954年底猛增到48万个。参加互助合作的农户,从1951年底的2 100万户增加到1954年底的7 000万户,在全国农户总数中的比重从19.2%增加到60.3%。当时80%以上的合作社都做到了增产增收。

1955年夏季,由于对农业合作化形势的看法不同,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引发了关于农业合作化发展速度问题的一场争论。

1955年春,初级社发展到67万个,超过了原定计划。在大发展中,有的地区发展过快过猛,违反了自愿互利原则,农民有意见、生产情绪低落等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1955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指出:合作化运动应基本转入控制发展、着重巩固阶段,并根据不同情况,或暂时停止发展,全力转向巩固;或适当收缩;或在巩固中继续发展,即所谓"停、缩、发"。3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紧急指示:对粮食实行"三定"  (定产、定购、定销)政策,以安定农民情绪。农业合作化运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步伐,保持了发展、巩固、再发展、再巩固的稳步前进的势头。

1955年夏季,中共党内发生了一场关于农业合作化发展速度的严重争论。为了讨论农业合作化问题,中共中央于1955年7月31日召开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毛泽东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这个报告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阐明了在我国的现有条件下必须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原理和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重申自愿互利的原则,要求对运动实行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等,这些都是正确的。但是报告的基调是反"右倾"。毛泽东的报告一直传达到农村党支部,各地党组织纷纷检查各自的"右倾保守",使合作社迅猛发展。

1955年10月,中共召开扩大的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会议进一步把邓子恢等的"错误"性质确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强调要彻底批判这种"右倾机会主义",这更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在猛烈批判"右倾机会主义"所形成的政治压力下,到1955年冬季,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了超高速发展的浪潮。1956年1月,全国农村基本实现了初级合作化。到1956年底,全国一共建立76万多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17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占87.8%,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合作化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粗,形式简单划一等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3.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及重要意义

1953年,中共中央先后发布《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揭开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序幕。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是:

第一,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逐步把个体农民引导到互助合作的道路;

第二,结合中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创造了由互助组到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性,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过渡形式;

第三,在合作化过程中,实行了正确的阶级政策;对待富家经济,采取了由限制富家剥削到逐步消灭富农经济的政策,把消灭剥削阶级同改造剥削者结合起来。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第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第二、农民安居乐业,生产有所发展,生活有所改善,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

第三、进一步巩固了工农业联盟,孤立了城市资本主义、五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由个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中国农村在发展稳定的气氛中完成了从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进步;

第四、我国经济结构和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了整个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至于在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如何采取更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则是需要长期探索才能解决的,并且需要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提高

 

三、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和成功经验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是:第一,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第二,创造了由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手工业生产小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供销合作化,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化的过渡形式;第三,通过耐心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办法,提高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觉悟,引导他们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第四,规定了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的手工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针。

 

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一)采取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我国在没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改造的方针,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把资本家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

1.采取和平改造方针的必要性

一是因为我国经济落后,需要利用私营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以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全国有私营工厂12.3万多户,生产总值68亿多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3.3%。国家采取和平改造方针,就可以利用其产品,满足市场需要,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培训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国家增加积累,这些对发展国民经济都是有利的。

二是政治上有利于争取和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三是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中的大多数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一定的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实行和平改造,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实行和平改造的可能性

一是因为在阶级力量对比上,无产阶级占绝对优势。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又有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同农民结成了巩固联盟,加上私营企业工人监督的加强,工人农民两头一夹攻,促使资本家不得不接受改造。

二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在过渡时期还有两面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建国后经过各种斗争和教育,大多数资本家认识到只有接受改造才有出路。

三是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正确的政策,政治上对资本家团结、教育、改造,经济上对资本主义经济利用、限制、改造,又采取逐步过渡的步骤,在政治待遇、生活、工作等方面作出妥善安排,使资本家在大势所趋的形势下,不太勉强地接受了改造。

(二)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 (改造过程)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逐步进行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将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也是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来训练干部,改造资产阶级分子的主要环节。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经过了低级形式(也称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个发展阶段。

1.初级形式

在1953年底以前,主要是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营代销等方式,这是国家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企业外部的一种合作,即通过合同的方式,国家控制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造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对国家计划、对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依赖;但这部分工商企业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内部的经营管理体制没有发生变化。9月7日,毛泽东在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谈话时又指出:有了三年多的经验,已经可以肯定: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较健全的方针和办法。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

此后,国家扩大了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的范围,到1953年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在私营、公私合营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上升为53.6%,公私合营企业的产值占13.3%。

2.高级形式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它又分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这是国家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企业内部的一种合作。

从1954年到1955年夏,主要是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在这种合营企业中,国家注入一部分资金,占有一半以上的股份,国家派出公方代表和工人一起领导和监督生产,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即分为国家所得税占34.5%、企业公积金占30%、工人福利费占15%、股金红利占20.5%四个部分。企业收益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资本家所得不足1/4。这种企业已经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公私合营企业从1953年的1 036户扩展到1954年底的1746户,1955年达3193户,其产值占49.6%。

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先对私营企业的全部实有财产进行清产核算,以防止资产分散;再根据公平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私营企业原有的财产进行估价,国家用定息的方法将这部分财产从资本家手中转移到自己手中。公私合营企业受公方领导,由政府主管部门派代表同私方代表负责管理,对于私营企业原有的实职人员,一般参照他们原来的情况量才录用,使他们各得其所;公私合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财务、劳动、基本建设、安全卫生等方面,完全遵照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工资制度、福利设施等所得税、企业公积金、企业奖励金、股东股息红利四部分,股东的股息红利加上董事、经理和厂长等的酬劳金可占全年盈余总额的25%左右,公私合营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所有。所有这些,都使公私合营企业不同于原来的私营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全行业公私合营成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全市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到1月底,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很快地也先后宣布实现了全市的全行业合营。到年底,全国8.8万多私营工业户的99%,240万私营商业户的82%都实现了公私合营,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出现后,根据中央的统一安排,相继采取妥善处理企业的清产核资;实施定息。在清产核资基础上实行定息,1956年5月,中央正式宣布定息原则是从简从宽,息率统一定为年息五厘,出乎资本家们的意料,他们表示"喜出望外"。1956年底,中央宣布定息从1956年起七年不变,后又两次延长发放定息期限,实际发放至1966年9月才停止。这样,全行业合营后,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已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使用、管理和支配,资本家失去了对企业的财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人事调配权,因此,这种企业基本上是社会主义企业了。

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因为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来势迅猛,要求过急,速度过快,工作过于粗糙,造成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安排、使用不适当,使他们不能发挥所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同时,在企业改组中,由于合并过多,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下降,商业、服务行业网点撤销过多,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特别是把大量没有剥削的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错定为资本家,使他们卷入到全行业合营中,混淆了劳动者和剥削者的界限,挫伤了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经验,特点

第一,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采取不同措施。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改造,实行赎买政策,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代价地把资本家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最终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第二,创造了在工业中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在商业中经销代销等低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再发展到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实现了消灭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团结、教育、改造资本家,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双重目的。

(五)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意义

尽管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存在着要求过要、速度过快、工作过粗、公私合营面过宽,对许多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当等偏差,但它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和平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设想。十月革命后,列宁打算在俄国对“文明的资本家”采取这种做法,但俄国资产阶级不接受。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设想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人公开表示接受这样的方案。和平赎买包括:“四马分肥”、定息和高薪。按照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时核定的资本家所有的资产,总数为24.2亿元人民币。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资本家先后共获得人民币32.5亿元,超过了其原来所有的资产总额。资本家的所得包括:1949年至1955年间的利润13亿元,1955年至1968年的定息11亿元,高薪8.5亿元。

第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的重要发展。

邓小平说:“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这个胜利的取得,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工人阶级执行了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情况制定的马克思主义政策,同时,资本家阶级中的进步分子和大多数人在接受改造方面也起了有益的配合作用。”

五、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意义

1、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确立了主体地位。

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主要的标志。1952年,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国营经济19.1%,合作社经济1.5%,公私合营经济0.7%,个体经济71.8%,资本主义经济6.9%。就是说,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合计为78.7%,占到国民收入的绝大部分。到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分别是:国营经济32.2%,合作社经济53.4%,公私合营经济7.3%,个体经济7.1%,资本主义经济接近于零。就是说,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公私合营经济合计为92.9%,占到了国民收入的绝大多数。这是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这表明,中国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2、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解放了被束缚的社会生产力,在这场涉及几亿人口的大规模的社会变革中,不仅避免了通常难以避免的生产下降、商业萎缩、市场萧条、工人失业等不良后果,而且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益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在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表现了明显的优越性。 1955年,公私合营工业比私营工业的工人劳动生产率平均高一倍。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合营工业的产值比1955年增加了32%。农业生产在这期间基本上也是逐年上升的。1956年,农业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总产值还是增长了4.9%。值得提出的是,依靠组织起来的力量,农田水利建设事业大大地发展了。仅1956年一年所兴修的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面积即达1.5亿亩,当年受益的达1亿亩。这等于解放前全国所有水利设施的灌溉面积的一半,等于新中国成立后六年中发展的灌溉面积的两倍。当年受灾农田面积达两亿数千万亩,除8 000万亩因毁灭性的灾害失收外,其余都依靠集体的力量大大减轻了灾害。这就是1956年为什么在灾害严重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农业显著增产的根本原因。

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中国提前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使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经被赶出中国大陆,官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已经被消灭,农村的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处在由剥削者向劳动者的转变过程中,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政治与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受剥削的境遇,成为掌握国家生产资料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当家作主。

所有这一切,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成为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又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标志,也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起点和前提。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动摇不得。动摇了,就会摧毁社会主义国家的根基,就会天下大乱,人民遭殃。同时,社会主义并不是一开始就十分完善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变革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只有通过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即社会主义改革,才能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

1.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1953年12月)

3.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节选)(1956年9月15日)

4.   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5.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