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神传说.txt:转载:新农村建设重点是自然村应以农民为本?城乡一体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7:28:12
      转载:新农村建设重点是自然村应以农民为本 城乡一体化只适应约5%的农村

人民网>>时政>>时事观察  2005年10月27日05:47
“新农村”要以农民为本       顾勇华 
  ●“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本质上还是农村,是“种田人”生产、生活的地方,“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不能混为一谈
  ●我国农村经济还是比较脆弱的,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最要紧的是不能急躁冒进、盲目蛮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的重要内容,其内涵的完整表述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很快,各地正在研究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纷纷加大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分量。说起这个题目,一些市县领导好似早已成竹在胸,铆足了一股要大干快上的劲头,好像要不了几年就会有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农民新村”呈现在众人面前。
  其实,这是很让人担心的,也是对《建议》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一种表现。
  “新农村”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怕是很多人都不甚了了。一部分农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开始改善居住条件,于是人们逐步有了一些关于“农村新貌”的了解。比如,有些地方的乡村经济实力雄厚,盖起了别墅式的农民新村;又如,一些地方为避洪涝灾害移民建镇,一片民居平地起。更多的情形,是农民根据划定的区域和一定的要求自建新楼。楼盖得越漂亮,不仅农民自己得意,干部也乐在心头,因为这至少可以表明带领农民致富有方吧!可以说,不少地方正是以如何盖楼来描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蓝图的。
  的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盖楼以切实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然而,新楼并不等于“新农村”。新楼的建设如果不能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关于生产、生活的要求,不能有效促进农村文明建设,不能很好地体现科学发展的观念,就不符合“十一五”规划的基本精神。农民家家别墅,看起来不错,然而,要是这些农民仍以种田为生而不是务工为业,好看的住房带来的必定是生产的不便,也不利于集约用地;有些地方移民建镇,只图外观整齐划一,很少考虑功能配套,农民苦不堪言。
  还有些地方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混为一谈,这是很大的误解。“新农村”在本质上还是农村,是“种田人”生产、生活的地方。广大农村干部带领农民奔小康,一定要对“新农村”有比较全面、准确的理解。认识上的偏差一旦付诸实践,不但会耽误“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还会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要建设好“新农村”,就不能不以农民为本,研究农民的现实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着眼农村的发展远景,立足当地的具体条件,在积极、科学的引导下,“大主意”让农民自己拿。相比之下,我国农村经济还是比较脆弱的,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最要紧的是不能急躁冒进、盲目蛮干。
  前不久,江苏省相继在南京市、南通市举行农村建设规划验收,工作得到江苏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这,也是首次把城市规划的思想应用到农村建设之中,值得借鉴。
  《华东新闻》 (2005年10月27日 第二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责任编辑:刘锋)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30178/3804470.html
============================================================
 人民网>>新农村>>专栏  2006年05月12日09:03
林毅夫:新农村建设的对象是自然村    全国政协委员 林毅夫 
  只要遵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现有自然村的公共基础建设为重点,资金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由农民参与决定、设计和监工实施,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能够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就我国当前的情况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手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只有通过改善农村的各种基础设施,一方面消化过剩生产能力,打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改善公共基础设施,缩小农村与城市的生活差距,我国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手点。完成了村村通电、通水、通道路,改善下水道,进行厨房革命、厕所革命,“村容整洁”的目标就可以达到。同时改善基础设施可以启动农村的存量需求,消化过剩生产能力,打通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使农民收入得以快速增长,“生活宽裕”的目标才得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可以使农产品的供给者变成需求者,农村的生产发展才不至于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形,农民的收入可以随着生产发展而提高,“生产发展”的积极性也就会高。村村通电视、广播可以使农民更多地接触到现代化的信息,村村通道路可以使农民更方便地融入现代化的市场体系中,才会有适应于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乡风文明”的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以2020年为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一样,应该是一个浮动的、长期的、水涨船高的目标。但是,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着手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然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要内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完成时,也应该完成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着手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象应是自然村。除了高度发达的城市近郊,或在不应该有经济活动、农民应该转移出来的禁止开发地区外,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以现在已经形成的,在耕地附近的自然村为建设对象,而不是拆并自然村,集中建立远离耕地的新村。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给农村地区提供公共基础设施,而农民的房子是农民自己的私有品不是公共品,因此,不能为了达标而要求农民拆屋建新的标准房。对于其他一些私有品,比如沼气池和厕所,因为会影响公共卫生,具有一定的公共品的性质,政府也只能通过补贴的方式来鼓励农民进行改造,如果农民财力不足或者没有意愿政府也不能强迫。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应以公共财政为主。据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调查,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一定标准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大约需要投入4万亿元的资金。如果以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成之日,那么,从2006年起到2020年平均每年需要投入2700亿元的资金,其中有相当大的公共基础设施部分应该由公共财政来提供。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因为规模小、投资分散,中央和省难于直接操作,需要依靠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去落实。可以考虑采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的办法,中央政府下拨资金专款专用,而且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必须追加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资金分摊的具体办法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状况在实践中探索。除此之外,也可以动用一些社会资金。同时,为了让农民有积极性参与这些项目的决策,监督这些项目的建设,也可以让农民捐一点钱。各地在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方面已经创造了一些值得总结、推广的经验。由受益的农民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的监督也有利于“管理民主”的目标的实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今后15年投入数万亿元人民币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否和这个趋势背道而驰?从统计数字来看,2004年我国的城镇人口仅为总人口的41.8%,即使乐观地估计到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0%,农村仍将有6亿左右的居民。就是到2050年,我国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农业人口降低到15%,也仍然会有将近1.8亿的务农人口。而且,随着收入的提高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许多在城里工作的人也会愿意居住在农村,农村居民会高于农业人口的数量。这数亿工作和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居民不会因为城市化而不需要公共基础设施,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必然趋势是并行不悖的。
  综合以上讨论,只要遵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现有自然村的公共基础建设为重点,资金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由农民参与决定、设计和监工实施,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能够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日,必然也能同时完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人民日报》 ( 2006-05-12 第13版 )
==============================================================
 财经频道 > 新华网稿件 > 正文   2007年08月10日 19:50 
仇保兴谈新农村建设如何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面临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存在密切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城乡统筹、互补发展,建立城乡协调的发展模式?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城镇化不是城市单方面的作为,是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的结果,必须同时考虑城乡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城镇化有序健康地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只适应约5%的农村
    “现在,我国的江苏、成都、上海等许多地方都提出要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个口号非常诱人。”仇保兴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真实含义是城乡同质化发展,实际上是通过农村的城镇化,把农民转换为市民、农业转换成工业、农村转换成城镇,也就是通过消灭“三农”来达到同质化发展的目标。在这种发展模式指导下,有可能引发农村建设的大拆大建。
    实际上,城乡本质上是有区别的,认识这种区别,差别化规划建设,城乡才能互补发展,而城乡一体化是同质发展。农村与城市同一个性质是难以实现互补协调发展的。
    如江苏省某市就曾提出要用几年的时间,把所辖的农村都建设成为城镇,原来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全部搬迁合并,集中建设六七层的住宅小区,让农民全部住到公寓楼里去。但随后的调查发现,尽管农民住到公寓楼里去了,但是还在务农,手扶拖拉机和其他农机具等只好在公寓楼附近搭个棚子来存放,结果使得居住小区城不像城、乡不像乡,人居环境反而退化。
    更重要的是,农民要降低务农的成本,住宅与承包地应就近安排,瓜蔓菜帮、剩菜剩饭等能用于家禽饲养,人畜粪便能用于肥田。农民搬入集中公寓后,就完全中断了这种资源有机循环利用方式,也导致种粮和务农成本的提高和牲畜饲养数的下降。
    仇保兴谈到,城乡之间的具体区别在于:从生产方式来看,农业、农民是家庭经营为主。即使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农业仍然还是以家庭经营为主。而城市和工业是以企业经营为主,属社会化大生产;从消费方式来看,农村、农业是低成本、循环式的。在农村,废物大都能够得到利用。而在城市或工业,消费模式不同,从农村进来原料经城市消费最后就变成废物。在城市生活垃圾中,50%是过剩变质的食品和残渣。而在农村,过剩的食品和残渣都可以喂猪、喂牛,粪便又用来肥田,从而实现了循环经济。从公共品提供来看,农村的自来水、桥、路等基础设施,大都是自主合作建设的。在城市,则是政府包办。从景观特征来看,农村、农业的景观自然、宽广、情趣和传统。在城市则是现代、文化、娱乐和多元化的。
    “实践证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只适应于我国5%左右的农村,也就是大城市的近郊区或西部牧区。”仇保兴认为,这些村庄的农业用地很快或已经转化为建设用地或者工业用地,牧区因退牧还草的政策需要,只有这些地区适应于这种发展模式。
    “所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听起来很诱惑人,但适用性很有限,如不顾条件地推广,所带来的后果却非常严重。这是一种以城市人的眼光来看待农村、看待农民、看待农业的片面的政策选择。”仇保兴强调。
    城乡统筹发展应实践四个方面的合理化
    仇保兴认为,城乡统筹、互补发展应实践四个方面的合理化。
    首先要考虑城乡之间与农村的产业布局合理化。农产品生产布局应该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形成“地区规模经济”。
    其次是城乡之间与公共品结构合理化。除了城郊农村的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以及燃气和公共交通可由城市联网辐射提供服务之外,城市的公共品提供模式不能作为一种固定模式向农村推广。
    第三是城乡之间与农村的市场发育程度合理化。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市场发育程度目前还较低,不可能以产业化的方式来提供公共品。在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方面有前景,但也不能一步就到位,需要政府持之以恒地加以培育。
    第四是城乡景观要素结构要合理化。城乡景观特色应该互补。
    浙江省、上海市、成都市等地的一些乡镇都提出,新农村建设要造就的景观是城市里没有的,如庭园菜地、丝瓜藤、葡萄架、竹林小径等,完全与城市进行差别化建设、整治,吸引了大量城里人到农家去度假,发展了“农家乐”。
    再如浙江省安吉县的村庄整治,采取的是“不拆一座房、不拓宽一条路、不填一条河、不砍一棵树”的“四不”原则,房屋外墙的粉刷都是农民自己完成的,整治后的乡村面貌优美和谐。县政府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给村庄整治予以支持。事实证明,如果简单套用农田基本建设的模式去整治村庄,就难以避免“大拆大建”式的恶果。
    村庄整治应突出“四个抓手”
    浙江湖州市在村庄整治中,把村庄整治任务交给了建设局,按照城乡必须互补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四不”的原则,创立了节约型的村庄整治新模式。
    浙江湖州的村庄整治为什么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大拆大建,也不是像其他地方那样搞村庄搬迁集中来“节约耕地”?仇保兴说,湖州基层干部的回答很简单,尽管农村多是老房子,但旁边有空地、宅基地,这些屋边地可以发展庭园经济,每单位土地产出的绿色食品价值高过大田收益五倍,为什么要把村庄合并?同时,乡村景观多元化、特色化所形成的良好的宜人环境,吸引了大量城里人来农村度假。湖州的村庄整治,有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副产品——农家乐,村庄变成了旅游景点,增加了农民收入。
    仇保兴谈到,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之一的村庄整治应突出“四个抓手”:一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二是村镇人居生态环境的治理;三是逐步规划建设最必要的基础设施包括安全饮水、污水和垃圾处理;四是推行可再生能源在农村中的应用。
    村庄建设中还存在另一类问题,就是农村的建筑质量还没有标准规范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提高建筑质量,必须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不仅是新农村建设,即使是当地日常的建筑改造,也是非常需要的。
    “总之,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必须认真探索一条城乡差异化规划建设、互补协调发展的路子。”仇保兴说,互补才能协调发展,协调的前提是差别,差别就意味着决策者要以农民长期利益、农业特点和人文历史的角度去看待农村,整治村庄,调动每户农户的积极性,多样化、有差别地、自主地建设新农村。防止以城市的模式去指导村镇建设,以“大拆大建”式的村庄合并来再造“新农村”。
    (来源:新华网) http://finance.ce.cn/cjmedia/xhgd/200708/10/t20070810_12456171.shtml
==============================================================
 新华网 首页 >> 新农村频道 >> 最新动态 >> 社会发展 
政协常委会"会诊"四病症:新农村建设≠新村建设 
2006年08月02日 09:11:15  来源:《市场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怕什么,又盼望什么?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会前就奔赴各地进行调研的全国政协常委们,在充分肯定新农村建设成绩的同时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建设中存在的四大“病症”,并就此献计献策,坦诚进言。
    病症一     急功近利 急于求成
    症状有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仍然不足,把建设新农村作为短期工作目标来要求和部署。极少数地方甚至以“大会战”的方式要求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
    药方全国政协常委郭荣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是盖新房子、建新村,更不能为求政绩定指标,搞成“大跃进”式的运动。我曾经参观过两个点,一个搞农民公寓,另一个搞别墅,耗费了大量资金,但农民都不是很满意。建设新农村,必须充分考虑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尤其要注意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不能为了追求速度,靠行政命令,搞一刀切,刮共产风。有的农村比较落后,不能一哄而起,强行建新村。有的地方不准农民养猪、养鸡,养猪要经过环保部门批准,这都是不妥的。
    病症二:    偏重“村容” 偏重形象
    症状一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五句话”的总体要求片面理解为“村容整洁”的单一目标,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把新农村规划搞成了“新村规划”,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深化农村改革等重视不够,对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力度不大。
    药方全国政协常委田岚:来北京之前在农村做了两个月调查。中央建设新农村决策给农村带来了春风和热情,农民确确实实迫切希望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命运。目前新农村建设在基层处于试点阶段,绝大部分安排的是当地相对条件较好的地方,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而且“涂脂抹粉”的多,“强身健体”的少。一些地方首先解决的是村容村貌问题,但在发展产业、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做得少。在试点中一定要强调发展产业和提高人的素质。
    病症三:     要求过高 预期过高
    症状一些地方脱离农村实际,超越发展水平,攀比发达地区,把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定得太高。有的地方不客观地提出,要全面建设“百里文明长廊”。有的地方不恰当地要求,凡公路两侧视线所及的范围,一律要绿化美化。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国家扶持新农村建设的投入预期也不太实际、要求过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药方全国政协常委郭荣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单单依靠政府扶持和外部支援不行,根本上还是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各级政府只能是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发展生产最终还是要靠农民自己。
    病症四:     模式趋同 做法雷同
    症状一些地方在村庄建设和农居设计等方面,忽视农村特点、当地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生搬硬套城镇建设模式和标准,采用一张图纸、一个式样、一种格调,在规划和试点中就把典型的地域特征搞没了,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掉了,把优秀的文化传统弄丢了。
    药方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我看到一个村,统一房屋式样、统一楼层、统一墙面装饰、统一原材料购进,189栋别墅式建筑现已完成,每家住房不少于250平方米,而很多家中只有两三口人。这样的示范村,除了供上级作为政绩和供外地人参观外,并无推广价值。各个地方应结合当地经济条件和文化习俗,统一设计10种左右的图纸,避免房屋建设千篇一律,使建筑物更美观、更适用。不要把钱都花在少数几个村子上,搞出几个展览品。更不能只重视“锦上添花”,而不顾“雪中送炭”。
    全国政协常委彭钊:全国3万多个乡镇,近650万个行政村。要一改以往由乡镇统一制定村庄规划的状况,由村里外聘设计师在充分征求农民意见基础上进行规划,真正做到“规划源自于农民、规划为了农民”。应围绕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如改房、改水、改路等进行规划,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满足农民最基本的人居需求。 
   (责任编辑: 张瑾 ) http://news.xinhuanet.com/newcountryside/2006-08/02/content_4907858.htm
============================================================
 人民网>>经济>>国内  2006年03月04日15:53
新农村6大误区:贴瓷砖 造洋房扛着锄头进电梯     记者 董峻 牛纪伟 谢登科 
  厕所贴瓷砖、门前建喷泉、贷款建洋房、扛着锄头进电梯……这些看似夸张的现象,却成为一些地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追逐的样板。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暴露出来的认识偏差和实践误区,进行深刻剖析和批评,催人警醒。
  小康不小康,关键不是看住房——发展生产是根本
  (事实)福建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西坑村号召农民建起了40多幢黄白相间的小别墅,成为当地政府大力宣传的明星“小康村”,但西坑村却因此欠下130多万元贷款,成为当地百姓沉重的负担和挥之不去的心病。
  (点评)重庆市云阳县莲花乡千峰村党支部书记钟世荣代表说,不少地方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的说法,认为只要“门面阔了”就是小康。这种不切实际做法误导着一些地方搞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惹得老百姓背后骂娘。事实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说到底是一项治穷的工程,是一项突出发展经济的工程,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有产业支撑,广大农民有致富门路。
  (中央精神)各地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攀比、急于求成,更不能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
  “只见新房子,不见新农村”——形象工程要不得
  (事实)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政府在通往该镇的入口处兴建的“文明生态小康示范村”,集体供暖、自来水入户,物业、门卫、娱乐、文化设施等一应俱全。一些地方要求农家在厕所贴瓷砖,在门口建喷泉。
  (点评)湖北襄樊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周建元代表说:“只见新房子,不见新农村,凭政府主观意愿盖新房、拿贷款建‘别墅’,绝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些地方不具备条件,就在公路边拆迁改建,扒旧房、盖新房,拆平房、建楼房。这是典型的‘形象工程’。”
  (中央精神)要抓住重点、积极推进,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多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
  乱占耕地无法向子孙交代——节约型新农村是方向
  (事实)刚刚发布的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全国净减少耕地36.2万公顷,全国耕地面积仅剩约12200万公顷。2月7日,河北藁城市南孟镇南孟村党支部书记冯志华在中南海向温家宝总理建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就是要保护好耕地,不能盲目乱上项目,否则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
  (点评)黑龙江讷河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谭志娟代表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是节约型新农村。要吸取不搞规划或不科学规划,造成轮番拆建、浪费惊人的教训。节约型新农村要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做起,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农村建设节约利用耕地方面空间很大。村办企业占地要精打细算,集约使用土地。
  (中央精神)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田;同时要求收足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税费,并保证将新增部分税费用于农村。
  “搬一次家搬掉半条命”——扒房扒墙不可取
  (事实)中部某县在搞小康样板村、文明村工程建设时,遭遇农民的不解和抵制。当地干部扒房子、扒墙推进工程建设,农民们气愤地称其为“两扒”工程。
  (点评)“搬一次家搬掉半条命,不能让大量的农民大搬家。” 湖北洪湖市洪林村党委书记叶昌保代表说,新农村建设是个长期过程,一定要用示范、引导、自愿的方法进行,要坚决防止乱拆乱建,要坚决禁止对现有农民住宅强拆迁。
  (中央精神)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村户千差万别——有多大能力做多少事
  (事实)苏北某地村民被政府动员搬进住宅新区后,对每月一次的水电气费、垃圾费、物业管理费缴纳等很不适应。有农民抱怨:新居虽然好看了,但离农田远了。一些地方建起了“农民公寓”后,农民要扛着锄头进出电梯……
  (点评)山东代表王金友说,各地区发展情况不一样,条件也不完全相同,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分类指导。山东省已提出明确要求,一律不得搞样板工程。
  (中央精神)建设新农村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大跃进”搞不成新农村——要靠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
  (事实)一些地方的“十一五”规划规定,20户以上的村都要通油路,都要盖新房子,都要按照新的统一的图纸建设。
  (点评)湖北保康县尧治河村党支部书记孙开林代表说,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达标工程”、“限时工程”和“指标工程”,只会拔苗助长,事与愿违。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要靠干部群众长期的艰苦奋斗,“大跃进”搞不成新农村。
  (中央精神)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庄红韬)
===========================================================
 人民网>>理论>>权威访谈 2007年04月29日08:09
循环农业,瞄准可持续发展 ――访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     本报记者  张 
  “又好又快”深入人心,我国农业发展又面临着一系列新课题。其中,发展循环农业,关系到经济与环境、生产与生活、农村与城市,备受人们关注。记者就此采访了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
  全新理念
  发展循环农业,实际上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记者:当前,人们对农业更加重视了,但要求似乎也更高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危朝安: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所担负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工业原材料等传统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农业多功能的要求日益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挥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记者:我们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而循环农业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我们发展循环农业的目标定位是怎样的?
  危朝安:我们发展循环农业,实际上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改变目前重增长轻发展、重生产轻环境、重数量轻质量的思路,从大产业、大生态、大农业的角度,用循环农业的理念指导农业生产,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低消耗、高增长、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模式,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发展功能上,要延伸农业的食物营养、工业原料、就业增收、生态保障功能,拓展发展领域;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大力发展农业生物质产业。同时,在大中城市郊区引导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在发展途径上,要由粗放型高耗型向节约高效型转变,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耕地、草原、生物资源,不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发展路子。
  四个抓手
  抓好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农业生物质产业、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
  记者:我理解您的意思,循环农业就是做好农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当前要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危朝安:这对今后较长时期内缓解资源约束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把循环农业抓实、抓好。
  一是抓好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紧紧围绕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提高资源利用和综合循环利用率,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和节能为突破口,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加强对耕地进行分等定级动态管理,加快改造中低产田。依托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优化配置肥料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行统一防治、承包防治等措施,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缓解资源型缺水的紧迫状况和季节性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
  二是抓好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以农民为主体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紧密对接,促进农民增收。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
  三是抓好农业生物质产业。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适宜地区发展能源作物种植,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农村作物秸秆、生活垃圾、污水、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等,开展农作物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和秸秆气化的试点。同时,根据我国土地资源、农业生产特点,通过开发冬闲田、盐碱地、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土地资源,稳步发展甜高粱、甘蔗和木薯等非粮食能源作物。
  四是抓好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要加强耕地资源的保育,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和改善耕地质量。加强草原生态建设保护,使严重退化区、生态脆弱区和重要江河源头的草原植被有所恢复;实施禁渔区、禁渔期制度,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实现重要渔业资源的恢复与增殖。不断提高资源的质量,增强资源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民日报》 (2007-04-29 第10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赵晶)
 =================================================================  
人民网>>时政>>时事观察    2005年10月31日02:45
谨慎推进“农转非”       邓建胜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不在于城市框架能拉多大,也不在于户籍上“消灭”了多少农民,而根本在于城市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多少,以及为居民提供的医疗、养老等保障水平有多高
  ●户籍制度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而不是二元结构的体制性原因,只有从户籍制度背后的系统社会管理制度着手改革,才有希望逐步解决城乡和谐发展问题
  因为户口承载了太沉重的城乡恩怨,最近有关方面拟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界限,从而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的意见,引起无数的感慨和联想,甚至有人认为这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困局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作为政府对人口的登记、管理手段,户籍制度自古有之。然而,现行户籍制度近年来广为人们所诟病,原因是户口烙在人身上的身份色彩太浓、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太深,成为社会民主进步和城乡统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体制性障碍。
  回顾改革开放近30年的“农转非”现象,值得玩味。在城郊土地允许被大规模转让前,许多中小城市都有通过高价拍卖“城市户口”获取最初建设资金的记忆。随着大小经济开发区遍地开花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城市政府曾以为“农转非”指标对农民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从专家们最近对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连篇累牍的欢呼看,许多人仍相信“非农户口”对农业人口有强大的吸引力。
  而事实并非如此。有调查显示,近年来城市人口的扩容,主要是通过行政区域调整和征用农民土地而“进城”的,农民主动要求户口“农转非”的并不多。笔者曾到江西新余、浙江海宁这些被作为城乡统一户籍制度试点的县市采访,也发现类似的情况———政府鼓励的“农转非”政策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踊跃场面,一些多年前“农转非”农民反而竭力要求“返农”。
  实际情况出人意料,不能说户籍制度改革错了,因为从长远看,工业化、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选择。原因是附加在城市户口的诸多福利和特权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逐渐消退,而近年来兴起来的城市,对农民特别是近郊农民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比如,计划经济年代城镇户口附加的粮油关系、副食品补助、招工就业等等名存实亡。医疗、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等,基本上都与工作岗位挂钩,如果没有比较好的工作岗位,农民是不会轻易进城的。而同时,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城郊,农民的住房条件、收入水平甚至优于城镇的普通职工,许多乡村除了较稳定的农业收入外,还有集体经济收入和土地被批租变成“股东”的红利。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城市发展中热衷于鼓励甚至是强迫农民“洗脚进城”,看中农民手中的集体土地:“农改非”后,农民原来手中的集体土地就变成城市国有土地,城市政府甚至连“青苗补偿”费用都不用支付就轻而易举取得了土地的开发使用权。这些行为,也伤害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
  其实,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不在于城市框架能拉多大,也不在于户籍上“消灭”了多少农民,而根本在于城市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和为居民提供的医疗、养老等保障水平有多高。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是大势所趋,但推进这项改革发动“农转非”,一要看农民愿意不愿意,二是城市经济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和能提供怎样的社会保障水平。因为户籍制度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而不是二元结构的体制性原因,只有从户籍制度背后的系统社会管理制度着手改革,才有希望逐步解决城乡和谐发展问题。《华东新闻》(2005年10月31日第二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华东新闻》(责任编辑刘锋)
==================================================
人民网>>观点          2009年02月25日16:4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人民时评:谁在惦记“卖完地皮卖户口”?    朽木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语言是鲜活的,是一针见血、一语道破的。比如对眼下有些地方已经进行的,甚至北京的某高校教授提倡的“买房子送户口”之举,有群众就谓之曰:“卖完地皮卖户口”,讥嘲、否定之意溢于言表。
  一些地方政府猛卖地皮即卖土地,已是无奈的现实了,以至于人们称之为“土地财政”,它的弊端深为人们诟病,一是严重滋长了GDP崇拜,二是虚增了政绩滋长了官场假大空现象,三是对我国的土地存量造成严重威胁,等等。党中央和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这些年也在不断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这里要说的,是最近“新兴”的“卖房子送户口”,如果真的到处蔓延开来,会造成什么结果?
  首先的问题是:送户口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众所周知,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乡二元体制至今严重存在,“户口”的“含金量”迥然不同,“城市户口”一“票”难求,虽然近几年对此有改进有改革有松动,比如大量农民工进城带来一些城市人口实际构成的变化,但是,“户口”仍在,差异仍在。问题还在于,在我国,“户口”是严禁买卖的,买卖户口是违法犯罪行为!那么,买了房子就送户口,这不是买卖关系是什么?在房子买卖过程中的“配送”,实际也是买卖啊。因而,老百姓讥之曰“卖完地皮卖户口”,实在是一语道破天机!问题又在于:政府卖户口,道理安在?
  接着的问题是:送户口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正不公平如何处置?如上所述,城乡二元体制是历史形成的,因而,“城镇户口”是“值钱”的。没人拿城镇户口去换农村户口,没有人去买卖农村户口。越是大都市户口,越贵。这是因为城镇的物质条件决定的,是明摆的事实。不知有些“专家”想过没有?如何解决?
  还有一个问题,即,如果这买房送户口通行,对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到底有何好处?目前来看,多卖房子对处于金融危机条件下的经济,可能有好处,长远看,却是隐患,送完户口以后还能送什么?此其一。其二,这房市老是由政府抛头露面去“救”,房地产商到底在干什么?他们多赚出的钱哪儿去了?其三,一些地方政府老去救房市,这么上心,其他领域其他方面怎么办?能一视同仁吗?其四,老是拿公共资源去“救”房地产,实质上就是拿人民群众的资源去乱折腾!
  有些事,“官方”可能太过强势,对权力的监督未必到位。就拿买房送户口来说,说声做,就做了,也不想想;会不会就像当年猛卖地皮一样,弄得不可收拾。不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一些当官的那里究竟如何落实?
  “卖完地皮卖户口”应当缓行。http://opinion.people.com.cn/GB/8869153.html
=====================================================
  人民网>>经济        2005年11月18日08:39
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  4万亿打造中国新农村   见习记者 王世玲 北京报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一个重大的命题。
  作为我国新时期重大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应该首先从哪些方面着手?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如何调动8亿农民的积极性?如何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理想图景变为现实?这是考验政府智慧的关键。
  此前,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带队,中农办、财政部、建设部、人民银行等部门人员参加的考察组曾专程到韩国考察“新村运动”,并提交了一份考察报告。......
  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郑新立。
韩国新村运动:从每村发335包水泥开始
  《21世纪》:据了解,韩国从1970年开展新村运动至今,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我国学界也对其有过广泛的研究,并引发了关于“韩国模式”现代化道路的讨论。当时韩国启动新村运动的背景是什么?
  郑新立:“住草屋,点油灯,吃两顿饭”,是上世纪60年代韩国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1962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82美元,农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3%,农业劳动力占就业总人口的63%。全国250万农户中80%住茅草房,只有20%的农户通电,5万个自然村只有60%通汽车。
  1962—1971年,韩国政府实施了第一和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确立了出口导向的战略,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工农业发展也出现严重失调,城乡之间的差距急剧扩大,带来了诸多城市社会难题。
  从第三个五年计划起,韩国政府开始调整发展战略,把实现“工农业的均衡发展”和进行“农水产经济的开发”,放在经济发展目标之首。在这种背景下,从1970年开始,朴正熙领导的政府开始倡导“新村运动”。
  《21世纪》:韩国新村运动,从操作程序上看,首先是从什么地方着手?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郑新立:韩国新村运动总体上来看,是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入手、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开始只是1971年初政府实施的一个实验性项目。其内容很简单:政府向每个村免费提供335包水泥,让各村自行决定如何用它们来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政府也提出了十大建议性项目,但不要求强制执行。第一年下来,有一半的村干得不错。政府又给他们加拨了500袋水泥、1吨钢筋,让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经过这样的引导,4年时间里韩国改善了乡村居民生活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换房顶、修院墙、绿化荒山、修整村中的小巷、建公共澡堂、公共洗衣处、公共饮水设施等。以上是新村运动的第一阶段,即打基础的阶段。
  第二阶段从1974年—1976年,是新村运动的全面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归结起来,一是调整结构,大力倡导种植经济作物,政府主要在财力和技术上给予支持;二是推广技术。
  第三阶段从1977年—1981年,为新村运动的自立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发展农村工业,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21世纪》: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韩国新村运动的效果如何?
  郑新立:一是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1971年—1975年,全国农村共架设桥梁65000多座,村村都修筑了进村公路,新铺自来水管道4440公里,建设新村会馆35950座。二是农民收入快速增加。
  经过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努力,韩国农民的收入增长明显加快,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一度超过了城市居民。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1993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已达到城市居民的95.5%。经过40年的发展,到2004年,韩国人均GDP已跃升至1.4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10.84,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21世纪》:从您介绍的效果来看,是否可以说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大量的资金和物质投入?
  郑新立:韩国新村运动还包括对农民进行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韩国学者和决策者们认为,韩国人多地少国家小,人均耕地仅有0.6亩,发展经济唯一的途径是开发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缺乏可以从国外引进,但国民的伦理道德水平如勤勉、诚信、自助、合作等思想、精神是永远无法用金钱和引进获取的,只有以搞项目为载体,以推进国民精神教育为动力,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推动,才能真正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在韩国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即从上世纪70年代到去年为止的30多年时间里,城乡居民收入是同步增长的,城乡经济是同步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段时间,农民收入甚至超过城镇。......  
4万亿:打造中国新农村
  《21世纪》: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做出了具体部署。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即将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有哪些启发?
  郑新立:借鉴韩国的经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关键是必须形成一套有效的机制,要把在政府支持下,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发展,同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结合起来,把8亿农村人口的活力激发出来。
  如韩国政府实行的奖勤罚懒政策,对新村建设指导者和基层干部的激励政策,强化公务员对新村建设的责任制,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入手、先易后难的操作程序等等,都值得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借鉴,以改进我们过去实行的各项扶贫和支农政策。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机构、研究机构和培训机构,通过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把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21世纪》: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完整的内涵,系统的目标。但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选好切入点至关重要。“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农村建设首先在哪些领域开展?
  郑新立: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农村与城市、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集中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的差距过大。长期以来,中央财政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投入了大量资金,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服务基本上靠农民自己投入,这就造成了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方面差距拉大。
  建设新农村,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要在以下方面开展:
  首先,改善农村交通落后状况是头等重要的。近几年,县乡村公路和道路基本修起来了,但是质量较差。可以把道路的硬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现在中国水泥生产能力很大,可以考虑采取由政府采购的办法招标采购水泥,用低价买来发给农民。
  其次,实现安全饮水。现在农村还有6000多万人用的是有害的水,要先解决有害水质问题,进行深水井改造。同时进行自来水建设。
  第三,清洁能源。即在南方和中部适合搞沼气的地方,普及沼气。目前沼气建设规模还较小,可以考虑一年拿出100亿元,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大力推进。
  第四,卫生整治。农村卫生方面要实行人畜分离,修建垃圾处理场,解决污水处理问题。
  最后,结合农民盖新房进行宅基地整理。全村统一规划,节约用地。据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统计,最近10年里,全国村镇建设用地累积增加了13%,是城市建设用地的4.6倍。又据国土资源部的计算,对宅基地进行整理,住宅建设用地可以节省出来50%,增加耕地。
  《21世纪》:有专家按韩国经验推算,未来十几年,如果完成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我们投入到农村建设的资金总量可能超过6万亿人民币。这些钱从哪里来?如何解决资金缺口?
  郑新立:我得到的数据是,如果农村基础设施搞好了,用上自来水,推广沼气,道路硬化,按照这个条件,全国都搞起来,大概需要4万亿元。
  至于钱从哪里来?最近有同志提议,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里拿出一部分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认为这项建议是可行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可以操作的方案。
  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过大,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全国10个特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已经达到30%,根据世界银行推荐的合理的城市建设投资比重,应当在15%以下。
  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万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2万多亿元,如果拿出10%就是2000多亿元。如果按这样的投入比例,一年投入2000亿元,到2020年,15年就能投入3万亿元。鉴于财力有限,沿海地区自己投入,中央政府主要是支持中西部地区。连续投入15年,再加上农民自己投劳投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实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宣布,我国几亿农民也过上了现代化生活。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庄红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