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四季养生的原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9:58:41
春季的养生法则

自然界四时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活会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在健康和寿命方面,受气候的影响更为突出,四时气候的转移,通常是按照一定次序转变,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都有一定的限度,既不太过,亦无不及,一切的生物也都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相适应,这是一种正常的规律,人们如果能够顺应这种自然的变化,懂得适时养生,就可以避免或减轻疾病的发生。

春季三月从立春开始,经雨水、惊蜇、春分、清明、榖雨共计6个节气,天气由寒冷渐渐转暖和,大地回春,万物开始萌生发育,故春季对应于人体则为肝,肝属木,生发之意也,春季要如何养生呢?古人有一些养生的方式,可提供我们参考,<黄帝内经>上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春长者少。’,这是说,人们在春季里应该晚睡早起,在院子里多散步,以发布〝生〞气,举止要和缓轻柔以应春气,并且使身心保持舒畅、活泼,以适应春生之气,切记恼怒、杀夺、刑罚之念头,从而使肝气保持正常的生发和调畅,如果违背了这一个自然规律,就会损伤肝气,到了夏天容易罹患寒性的疾病,使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减低了,这便是春季养生的大原则了。

中医认为春属东方风木,应于人体为肝,所以春季是人体肝气最畅旺的时候,古人认为是春季是调养肝脏的好时机,另外春季天气虽较暖和,但仍会有寒流的来袭,天气乍暖乍寒,温差变化大,所以这一季节也多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的疾病,一些小孩、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应随时保暖,以免外感,平时也可煮些橘子皮、金桔、萝卜、梨子或荸荠当茶喝,这一些东西有理气化痰,清热润肺的功效,对呼吸道有保护的作用,春季天气渐暖和,此时阳气升发,饮食上要清淡平和为宜,在冬季时食用较多的膏梁厚味,人体摄取的维生素往往不足,到了春季万物滋长,新鲜的绿色蔬菜和水果多,应该多补充,并且减少肥肉和高脂肪的食物,还有辛辣的调味品和烈酒也都应避免,春季大地欣欣向荣,气候和暖,正是户外活动的好季节,所以应该早早起床,到户外锻练身体,呼吸新鲜的空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以上便是春季的养生法则了。

夏季养生原则

夏季三个月,从立夏到立秋,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夏季是一年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阳气最易发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之交,万物华实。”夏天三个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所以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夏季气候炎热,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此时要顺应自然,注意养生,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是大有裨益的。

一、精神调养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热主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主神志,为君主之官。七情过极皆可伤心,致使心神不安。夏季怒气当令,烈日酷暑,腠理开泄,汗液外泄,汗为心之液,心气最易耗伤,所谓“壮火食气”。故祖国医学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在炎热的夏天,尤其要更重视精神的调养,因为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神气涣散则人体的一切机能遭到破坏。《医书》中指出:“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因此,夏季神气调养要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使心神得养。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要使精神象含苞待放的花一样的秀美,切忌发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外向,呈现出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季的养生之道。所以,在万物繁荣的夏天,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利用业余时间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文娱活动,如果条件许可,还可参加夏令营活动,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这样既使人心旷神怡,又可以锻炼身体。

二、起居调养

夏季是人体心火旺,肺气衰的季节,人应晚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在夏季,晚些入睡,以顺应自然阴气的不足,早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因为夏天太阳升得早,清晨空气清鲜,早起后到室外参加一些活动,对增强体质颇有益处。夏季多阳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仍要坚持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以适应夏日养长之气。由于夏天中午气温特别高,晚上睡眠时间较短,要适当午睡,以恢复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夏月暑热湿胜,宜防暴晒降室温,但不可只图一时之快过于避热趋凉,切不可在室外露宿,卧居潮湿之处及坐冷石冷地。睡眠时亦不可让电扇直吹,有空调设备的房间,亦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在树荫下、水亭中、过道里、凉台上乘凉的时间不宜太长,夏夜室外乘凉归寝不可太晚。因为夏季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如果不注意调摄,人体气血虚弱,再遇外邪侵袭,很容易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瘫等病。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说:“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养老奉亲书》指出:“夏月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摄生消息论》也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至今仍有教益。在衣着方面,由于夏天天热多汗,衣服要薄一些,衣衫要勤洗勤换,久穿湿衣、汗衣,刺激皮肤,会引起多种疾病。夏季刚晒过的衣服不可即穿,否则,轻的会引起汗斑,重的会引起其他疾病。

三、饮食调养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气血趋向体表。正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所说:“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从而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食物调养应着眼于清热消暑,健脾益气。因此,饮食宜选清淡爽口,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和适当选具有酸味的,辛香的食物,以增强食欲。《养生书》指出:“夏至后秋分前,忌食肥腻饼、臛油酥之属,此等物与酒浆瓜果极为相仿,夏月多疾以此。”

夏季的饮食要多辛温,少苦寒,节冷饮。《千金要方》说:夏日宜“省苦增辛,以养肺气”,《金匮要略》指出:“夏不食心”。少吃苦寒之食物可避免伤阳心。多食辛味食物以养肺气,以免心火过旺而制约肺气的宣发。夏月饮食不可过用熟食,但以混为宜,《养生镜》中指出:“夏之一季是人脱精神之时,此时心旺肾衰,液化为水,不问老少,皆宜食暖物,独宿调养。”此处“心肝肾衰”,是指阳气旺而阴气弱,“食暖物”,是为了助阳气,独宿调养是为顾护阴气。酷暑盛夏,因出汗很多,常感口渴,所以适当用些冷饮,可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补充水分、盐类和维生素,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如西瓜、绿豆汁、赤小豆汤等,皆有良好的清暑解渴之功,但切忌因贪凉而暴吃冷饮、冰水、凉菜、生冷瓜果等。《颐身集》指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密冰、凉粉、冷粥”,否则,饮冷无度会使胃肠受寒,引起疾病。故有谚语说:“天时虽热,不可贪凉;瓜果虽美,不可多食”,这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夏天还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由于夏天喝水多,冲淡了胃液,降低了胃液的杀菌力,使致病微生物容易通过胃进入肠道;另一方面,湿热的气候环境也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食物极易腐败变质。因此,夏天必须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干净。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如《论语》中就有“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的记载;《金匮要略》中亦指出:“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夏季的饮食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如果不注意保养,不仅夏天多病,秋冬也会出现相应的疾病。故在南方流行着“六月债,还得快”的民谚。

四、运动调养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说明夏天的运动锻炼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夏季经常参加锻炼,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实验观察发现,夏天经常参加锻炼比不坚持锻炼的人其心脏功能、肺活量、消化功能都好,而且发病率也较低。

夏天气候炎热,对人体消耗较大,若长时间在阳光下锻炼可能引起中暑,所以,只有安排合理才能收到好的健身效果。首先运动的时间安排合理,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锻炼,清晨起来到公园、河岸、湖边、庭院等空气新鲜处迎着朝阳,选择合适的项目锻炼。如慢跑、太极拳、气功、保健功、广播操等。晚饭之后,到户外悠闲地散散步,对身体大有好处。在假日或合适的时间去江河湖海去进行游泳锻炼,最益于调节情志,恢复疲劳,增进健康。其次,夏日锻炼要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在阳光下锻炼时,要戴上白色遮阳帽或草帽,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锻炼时穿的衣服以松软、宽大、色浅、便于身体散热的样式为好。室内锻炼要敞开门窗,使空气流通。露天室外锻炼,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些盐开水,不要喝大量的凉开水;如果运动之后满身大汗,不要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浴,这样容易感冒或引起风寒痹痛、关节疼痛不利。最好洗热水澡,既可消除疲劳,又使人感到格外舒服。第三,夏天锻炼的运动最要适度,不要过度疲劳。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胃炎、甲状腺机能亢进、肥胖病病人及年老体弱者,不宜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进行运动锻炼。

秋季起居养生法则

早睡早起,以应秋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这就是说,在秋季三个月,秋风清肃,万物收藏,人起居调摄应
与气候相适应,才能避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侵害。

睡以敛肺气:秋季早睡,正合人体需求,又有安睡的条件,天气凉爽,舒心爽身,经过一个少眠的夏天,正好借此以补偿。秋季早睡,对于人体保健是有好处的,符合“养收之道”的。

1 早睡的好处:
早睡可以“收敛神气”;
早睡可以“使志安宁”;
2 睡好的方法:
清心安神,要睡好,就需要清心安神:所谓“清心”,就是清除心中杂念;安 神,就是稳定情绪,使心平气和,情绪稳定。
睡具适宜:床不宜过硬,也不宜过软,老人、小孩在秋季最好睡木板床;被子 软硬适中;床上的垫毯、被套要清洁;
睡前六忌:一忌情绪不安定;二忌饮酒、饮茶或咖啡;三忌晚餐吃得过饱;四 忌过于疲劳;五忌私欲;六忌噪声干扰。
3 早起“使肺气清”:
秋季,为肺所主。秋季正是肺气旺盛之时,起来练气功, 或是锻炼,都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秋季是晨练的最佳季节:不冷不热,气温宜人;天高气爽,使人精神爽快。凌晨5时起床,选择清幽之处,或河畔江边,或林荫大道,进行锻炼,有益健康
。起怡神宁志:秋季早起,可接受大自然给予的美的享受,又有益于健康,获 得乐趣。


冬季养生原则

冬季养生要根据万物收藏,肾气水旺的特点,在衣食住行几方面注意调理。笔者现将平时收集的有关冬季养生的资料,展示于此,供大家参考。
衣 冬季气候寒冷,衣着应以温暖舒适、利于气血通畅为原则,因为适体的衣服有如养生之妙药。

冬季饮食上应以保阴潜阳为原则。元代营养学家忽思慧,在他编著的《饮膳正要》中指出冬气寒,宜食以热性治其寒。主张进热食,并给予温补阳气类膳食,故多选用羊肉、狗肉、虾、韭菜、麻雀蛋、木耳、龟等食物。不可食用生冷食物,
宜食用菠菜、豆芽等新鲜蔬菜。冬季饮食宜少咸增苦,以养心气。因为冬季肾水正旺,咸属水、心属火,多食咸味则助水克火,令心受病。心属苦味,多食苦味之品,以保心肾相交。冬季起床后可先进热饮,如乳酪莲子桂圆枣汤之属,以益心脾;或饮醇酒,以鼓舞胃气。由于冬季活动减少,人体新陈代谢减慢,因此,老年人饮食不宜过饱,食后可摩腹、缓行以助消化。


冬季起居,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养人体阳气,晚起,以护人体阴气,使人体阴阳平衡。冬季应特别注意保持室内温度。室内温度太低,易伤人体阳气,室温过高,则易致疲劳,还易引发外感和其它疾病。冬夜临睡时,叩齿三十六下,晨起亦然。


大雪天外出归来,脚寒不可立即以热水浸洗。触寒而回,寒若未解,不可便吃热汤热食,须少顷方可。冬日将起床时,宜拥被披衣少顷。长期冷水漱口,可除齿患。牢齿之法,宜晨起叩齿三百下为宜。

冬季练功应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和体质情况而定。气候异常时,清晨可在室内活动,以静功为主。风和日暖之日,清晨可在室外活动,以适应冬季气候,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