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旅游必去景点:毛泽东藏书十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3 21:20:14
车淑芳:毛泽东藏书十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17:49 民族魂网站
车淑芳
中外历史上,有许多藏书的典范。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的藏书有2.2万册;中国现代文学家郁达夫的私人藏书多达4 万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也有不少人是藏书家,胡乔

',1)">

木就是一位,他的藏书近5万册。然而,老一辈革命家中藏书最多的,则首推毛泽东。毛泽东可谓名副其实的“家藏万卷书”,而且不止一万卷,而是近10万册。
井冈山斗争的时期,因为毛泽东爱书,所以每次红军打下一个县城,他都要嘱咐战士们除了收集报纸外,还要设法收集一批图书。他从中挑出一部分有用的,带在身边。贺子珍保管的两个文件箱里,就装着一批他珍爱的书。
长征途中,毛泽东为了收集图书,也留下了一些笑谈。有一次,部队打下了县城,战士们住进了地主的庄院。这时,毛泽东也来到这里,他对警卫员说:“小鬼,这家人看来蛮富有,你四处走走,看能不能找本《水浒》来,我想用用。”结果,小战士忙了半天,找了个水壶提来见毛泽东。毛泽东见此状,心情很沉重。事后,毛泽东就这件事专门让大家进行讨论,认识读书的重要性。
还有一次,部队打了胜仗,毛泽东问秘书,有什么战利品没有。秘书们忙把前方送来的香烟递了过去,毛泽东无奈地说:“不是这个,我要得是书……”从那以后,毛泽东每到一地,身边的同志便四处为他寻找“战利品”。
毛泽东非常珍惜他收集到的每一册图书。战争年代,因为行军打仗,总要精简一些行装。毛泽东什么都舍得,唯独舍不得的就是书。《反杜林论》、《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书籍,就是1932年红军打下当时福建的第二大城市漳州时收集到的。他分外珍惜,从井冈山转战的日日夜夜,到千山万水的长征途中,始终把它带在身边,一直带到陕北。
转战陕北时,迫不得已要埋藏部分书籍,为了图书的安全,毛泽东以个人的名义求过人。当时,中央机关撤离枣林沟,追兵的枪声都听到了,毛泽东刚骑上马,又跳下马。他走到警卫员马汉荣身边问:“汉荣同志,你是绥德人对吧?”“是的,我是绥德人。”马汉荣是新兵,立正回答。“绥德距这儿有多少里?”“里数我说不准,只是不远,用不了半天就能到。” 毛泽东沉吟着,望望自己的书籍,终于说:“我个人有点儿事情求你帮忙,你看……”“主席,你只管吩咐吧。”“有几箱书籍,能放你家里吗?”“能!没问题,没问题。我家住在绥德的一道大沟里,离公路远,敌人不会去。就是有敌人去,家里人也对付得了!”“谢谢!谢谢!那你就准备跑一趟吧。”当时大家焦急万分,担心毛泽东的安全。毛泽东深锁双眉,担心的却是书。马汉荣送书走后,毛泽东眉头舒展了些。过了一天,马汉荣找到队伍,报告说:“书已经藏到家中一个暗口小窖,土匪找不到,国民党兵更找不到!”毛泽东这才有了笑容,连说了三声谢谢。
1940年春的一天,毛泽东悄悄走进当时担任延安留守兵团司令员肖劲光的窑洞。毛泽东见到正在修改讲义的肖劲光,满眼含着笑意,“我听说你有不少宝贝哩?”肖劲光一抬头,毛泽东就亲切地问道。“宝贝?”肖劲光一时弄不清毛泽东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忙说:“主席指的是什么呀?”“有人说你这里藏了很多宝贝,我今天要来挖一挖哩!”毛泽东嘴里说着,眼睛一直停留在肖劲光桌前的一摞书上。“哦,主席指的是我的书呀!我就这么几本破书。在苏区时有过好些书,长征时都丢掉了,可惜呀,现在找本书太难了。”肖劲光说。“是呀,物以稀为贵嘛!”毛泽东拿起书,一本一本地翻着。当他看到《战役问题》和《战斗条令》两本书时,突然眼睛一亮,“我想研究一下军事问题,这两本书我拿去看看!”“……”肖劲光迸上舌尖的话没好意思吐出来。真让毛泽东说准了,这两本书是他的宝贝。军委不少领导三翻几次向肖劲光借,肖劲光都舍不得。“怎么,舍不得?”毛泽东略带几分豪气地笑了:“好小气呦!”肖劲光有些不好意思,“是有些舍不得,我就这两本军事书,部队教育还靠它当拐棍呢!”“呵,也给我当当拐棍吧,你放心,借你的一定还,怎么样啊?”毛泽东说。“主席一定要借,那就借呗!”肖劲光无可奈何。“要得,要得,我好借好还。”毛泽东心满意足地走出了窑洞。
1947年延安撤退的时候,别的东西丢下了很多,但毛泽东的书,除一部分在当地埋藏起来外,大多经过千辛万苦,辗转几千里,从延安带到西柏坡,又从西柏坡带到北京。
董必武曾高度评价毛泽东的藏书学习,坚持不懈的良好习惯。他说:“毛泽东的这个习惯,为全党全国人民保护了大量财富。我党我军在战争年代的大量宝贵资料,都是毛泽东个人保存下来的。”
读书人爱书,是一切大学问家共同的特点。而藏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有的人讲究收藏贵重书籍,例如一位斯里兰卡人就收藏过一部用金子制成的书。有的人藏书讲究版本,要求各种版本都一应俱全。有的人讲究一本书应当备上三册,一本作观赏用,一本作自家阅读,一本准备送人。毛泽东对这些都无所苛求,他的藏书标准主要的一条是齐全。
中南海的毛泽东故居在丰泽园内的一个小四合院,这是一座18世纪中国宫廷建筑的四合院。它飞檐走厦,青砖灰瓦,建筑风格极为古朴。庭院内老槐苍柏,环境非常幽静。历史上曾名“菊香书屋”。全国解放后不久,毛泽东曾提出,要把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的所有图书都给他配置齐。这一愿望后来虽没实现,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收集、配置、购买等渠道的积累,毛泽东晚年的藏书已近10万册,内容非常丰富。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又适合他个人需要的藏书规模。
摘自:《人民政协报》2003年5月15日
毛泽东喜爱收藏古籍书画印章 藏书达9万册
2007-08-23 10:12:29
【发表评论】【复制本文地址传给QQ/MSN线上好友】

毛泽东一生喜爱文房四宝、古籍、书画、印章等鉴藏。他与著名收藏家和书画家交往中的许多趣闻轶事,说来令人兴趣盎然,十分感动。
石砚与墨盒
毛泽东是当代伟大的诗人,一生爱用毛笔,故与砚终身为伴。可他所收藏的并非端砚、歙砚等名砚,而是一般的青石砚。他所用的第一方砚台,长19厘米,宽12.5厘米。那时读私塾的学生,人人都用砚习字,此砚为韶山青石所制,乃家乡土产,砚虽小却为他学习古典文学打下基础,此砚现藏韶山毛泽东纪念馆。
新中国建立之始,毛泽东的一方青石雕花砚为大画家齐白石所赠。砚长26厘米,大头15厘米,小头14厘米,厚2厘米,配有楠木砚盒。此砚原为齐白石心爱之物。白石老人本来想以此宝传家,但出于对毛泽东的敬爱,遂连同书画赠送给同乡人。毛泽东收到礼品玩赏一番后,其它交由国家博物馆收藏,惟对这方“片老真空石砚”特别喜爱且实用,即留在办公桌上研用。
毛泽东收藏过好几方铜墨盒,有盖上刻着北齐颜之推家训盒,也有刻着北京万寿山风景盒,还有刻着北京前门的墨盒。毛泽东所收藏的砚台和这几件墨盒,现皆由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陈列。
《楚辞集注》赠田中
据有关资料统计,毛泽东藏书约9万册。
毛泽东的藏书中,最著名的要算《楚辞集注》了。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在会见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时,赠送他一部《楚辞集注》,此书因而闻名天下。
1961年6月16日,毛泽东特别指名要收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的《楚辞集注》。田中收到此礼品很觉荣幸,他为了陪同访华者都能读到毛泽东的赠书,回国后即将《楚辞集注》交由读卖新闻社复印了一些。说来有趣,一年后,中国外交部又收到读卖新闻社社长台光雄回赠给毛泽东的《楚辞集注》。在毛泽东的藏书中,不仅有中国版《楚辞集注》,还有日本复印版《楚辞集注》。日本复印本第六册上还留有毛泽东亲笔圈阅过的遗迹。
毛泽东的藏书中大多钤有藏书印。这种藏书印有好几种。一种为长方形的朱文“毛氏藏书”,为北京篆刻家刘博琴所刻。早在1937年,刘博琴曾为毛泽东刻过“润之”印章,1949年毛泽东又写信请他刻了这方仿明古印字体的“毛氏藏书”印。另一方藏书印为上海篆刻家吴朴堂所刻。1963年,金石家吴朴堂操刀的“藏”字简笔的“毛氏藏书”印很受毛泽东喜爱,在很多藏书上都钤有此印。
齐白石的书画
1950年春齐白石选了一幅作于1941年的精品《苍鹰图》和《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立轴,并补“毛泽东主席,庚寅十月齐璜”和“九十翁齐白石藏”两款,及青石雕花砚等一并送给毛泽东。
没几天,著名收藏家张伯驹、王樾等人来访,齐白石很高兴地谈起送了两幅作品给毛主席的事。当说到“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篆书对联时,张伯驹不由自主“啊”了一声,原来此联写错一个字。出自清代安徽完白山人邓石如之手的后一联原名为“天是鹤家乡”,而齐白石却写了“云”。齐白石经张伯驹提醒,马上紧张起来。毛主席是博览群书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我竟然送他一幅错字对联,不但对毛主席不恭敬,传出去岂不贻笑大方!
张伯驹忙安慰老人说:“齐先生,你这个‘云’字改得比邓石如的‘天’字好。他上联若是‘地’,那么下联‘天’字不可动;可上联却是‘海’字,恰与你的‘云’字相对,我们不必拘于成格,改动古人成句自古有之,毛主席也许会称赞你改得好呢!”经张伯驹这么一说,齐白石心情才平静下来。
印章的点点滴滴
自古以来藏家墨客皆爱玩赏印章。毛泽东亦有玩赏印章之雅好。1946年1月28日,毛泽东寄函柳亚子,信上就提到印章:“……很久以前,接读大示,一病数月,未能奏复,甚以为歉……印章二方,先生的和词及孙女士的和词,均拜受了……”
柳亚子何以会赠送印章给毛泽东呢?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20年之老友柳亚子重逢山城。柳亚子《赠毛润之老友》七律送毛泽东后,又向他索诗。毛于离别重庆前的10月7日将《沁园春·雪》抄录给柳亚子。柳赞曰:“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乎。”当时毛泽东没带印章,无法在词上钤印。柳亚子当即向毛泽东表示“赠印两方”。事后,柳特请篆刻家十万印楼主曹立庵刻了一方“毛泽东印”白文印,一方“润之”朱文印。印刻好后,柳亚子先将两方新印钤在毛泽东抄送他的《沁园春·雪》后,再将二印奉致毛泽东。故毛泽东回信提起柳亚子赠印事。现这一组篆刻已视为革命文物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另外,著名书法家邓散木也以寿山石为毛泽东刻印一方。此印独出心裁,有两大特点。一是将“毛泽东”三字横刻,他还将“泽”字的三点从左边挪到右下端。原来“毛”字笔画较少,与繁体字笔画多的“泽东”二字排列不协调,邓散木这一大胆创作真可谓“画龙点睛”之笔。二是此印为龙钮大印,顶部空琢双龙,并刻边款,这一珍贵文物现陈列于韶山毛泽东纪念馆。
毛主席一生读过多少书 《毛泽东读书集成》年内出版,大量手迹首次发表
毛主席一生究竟读了多少书?读过哪些书?又是怎样读的?这是个谜。不过,读者可以从他的藏书、批注及著述中略知大概。
238卷3亿字的《毛泽东读书集成》编纂情况对外公布,编委会副主编冯成略告诉记者,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公开出版的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反映毛主席读书生活和读书方法的类书,计划于今年12月26日面世。
展现7大看点《毛泽东读书集成》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纂,逄先知、滕文生共同担任总编纂,历时9年完成,副主编冯成略介绍,该书有7大看点:规模宏大,收录了毛泽东阅读和欣赏的图书、文章、戏剧、书法、绘画1024种,共238卷,计1万多个印张,16万余页;权威之作,编委既有当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也有多年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现实政策研究,特别是从事毛泽东研究方面的专家;本书对毛泽东读过的书做了系统、科学的分类,并对每本书的作者及其作品的流传和文化价值作了详细介绍;辑录了毛泽东阅读所收书籍的精妙评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未公开发表过的;同时对毛泽东的评述做了必要的详实的注释;书中所收入的书籍都是毛泽东当年阅读的版本,许多图书的版本非常珍稀,已成为现代读者很难寻觅的珍贵文物;本书特意影印了9000余页毛泽东读书批注的手迹,其中许多手迹属首次公开发表,这些内容都是研究毛泽东的最好的珍贵史料和文物。
总编纂曾受主席批评
今年78岁高龄的总编纂逄先知说,编纂出版毛泽东藏书的愿望由来已久,原定名为《毛泽东藏书》。“对毛主席而言,读书是生活的重要部分,伴随他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毛泽东藏书》这个名字就不能体现出主席是一位读书家,而是单纯意义的藏书家,后来我们把名字改为《毛泽东读书集成》。”
回忆起在主席身边的日子,逄老说,孜孜不倦的读书生活始终伴随着主席的一生,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毛泽东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有坚持每天读报的习惯。他的读书观是: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读报观则是: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逄先知说,刚到主席身边的时候,因不了解主席对读报的重视,没有及时送报纸,还受到了严厉的批评,“主席说,‘我是要看新闻,不是要看旧闻’,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也让我养成了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受益终生。”
临终前还在读《容斋随笔》
逄老说,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但他并不唯书,他重视书本知识,也重视实际知识;既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历来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为了读好“无字天书”,他一生中作了大量社会调查。“主席的读书世界丰富多彩,他最后阅读的一部书是《容斋随笔》,时间是1976年9月8日,也就是临终前的那一天的5时50分,在医生抢救的情况下共读了7分钟。”
逄老介绍说,毛泽东保存下来的藏书,种类繁多,规模宏大,有1万余种,近10万册。而毛泽东读而未藏的书籍,或读过藏过但后来丢失的书籍,更不知几何。透过毛泽东的读书活动及其保存下来的藏书,我们可以了解他对前人和同时代人创造的经验、提供的知识,是如何吸收、扬弃和发展的,去体会他博大深厚的精神境界和丰富多样的智慧光彩,进而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
编辑: 高利平     来源:人民日报
《毛泽东读书集成》目录
本书目录中所开列的所有书目均包括以下内容:
1题解。介绍该书作者的生平、成书过程,并请相关专家写出内容提要;
2毛泽东阅读该书的情况;
3毛泽东对该书的评点;
4原书(若不收入原书,则注明“原书略”)。
第一编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资本论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恩格斯:反杜林论
恩格斯: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
二、列宁著作
进一步,退两步
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国家与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列宁选集
列宁全集
三、斯大林著作
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十月革命和民族问题
再论民族问题
论列宁主义基础
论列宁
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
论中国革命的前途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
四、中国理论家著作
李达:社会学大纲
李达:《实践论》解说
艾思奇:思想方法论
艾思奇:大众哲学
艾思奇:哲学与生活
潘梓年:逻辑与逻辑学
艾思奇:哲学选辑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五、外国理论家著作
考茨基:阶级斗争
柯卡普:社会主义史
河上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
普列汉诺夫:史的一元论
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托洛茨基:不断革命
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辩证法唯物论教程
米丁: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
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第二编社会、政治著作
一、       国内社会、政治著作
魏源:海国图志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郑观应:盛世危言
康有为:大同书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
孙中山:建国方略
孙中山:三民主义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章士钊:逻辑指要
二、国外社会、政治著作
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亚当·斯密著原富译:原富
斯宾塞著:群学肄言
泡尔生:伦理学原理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美国:对华政策白皮书
蒙哥马利:一种清醒的作法
圣经
第三编经学与诸子百家
一、儒家经典与儒学著作
尚书
礼记
周礼
仪礼
论语
诗经
大学
中庸
孟子
荀子
朱熹:朱子类钞
王阳明:传习录
三字经
幼学琼林
增广贤文
弟子规
二、道教典籍
李耳:老子
庄周:庄子
刘安:淮南子
葛洪:抱朴子
三、佛教典籍
金刚经
慧能:六祖坛经
华严经
大涅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四、法家著作
商鞅:商君书
管仲:管子书
韩非:韩非子
李斯:谏逐客书
五、墨家著作
墨子
六、古代兵书
孙武: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蔡锷:曾胡治兵语录
七、杂家著作
吕不韦:吕氏春秋
第四编史学著作
一、二十四史
司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
范晔:后汉书
陈寿:三国志
房玄龄等:晋书
沈约:宋书
萧子显:南齐书
姚思廉:梁书
姚思廉:陈书
魏收:魏书
李百药:北齐书
令狐德棻:周书
魏征等:隋书
李延寿:南史
李延寿:北史
李煦:旧唐书
欧阳修:新唐书
薛居正:旧五代史
欧阳修:新五代史
脱脱等:宋史
脱脱等:辽史
脱脱等:金史
宋濂:元史
张廷玉:明史
二、其他类别的古代史籍
左丘明:左传
战国策
司马光:资治通鉴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
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
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
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李贽:史纲评要
王夫之:读通鉴论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赵翼:廿十四劄记
山海经
郦道元:水经注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三、近代史学著作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郭沬若:奴隶制时代
郭沬若:青铜时代
郭沬若:甲申三百年祭
郭沬若:十批判书
胡适: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简编
任继愈:中国哲学简史
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
刘大年:中国文学史(一、二)
四、人物传记
梅林:马克思传
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
第五编地方志
吴宗慈:庐山志、庐山续志
华阳国志
武侯祠志
蜀本志
第六编文学
一、诗词曲赋屈原、宋玉:楚辞
唐诗三百首
岑参:岑嘉州诗集
李贺:李长吉歌诗
李商隐:李义山诗集
罗隐:甲乙集
赵崇祚:花间集
柳永:乐章集
李清照:漱玉词
辛弃疾:稼轩长短句
刘克庄:千家诗
周密:绝妙好词
朱彝尊、汪森:词综
沈德潜:古诗源
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沈德潜:唐诗别裁
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祺:宋诗别裁
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祺:元诗别裁
沈德潜、周准:明诗别裁
沈德潜:清诗别裁
顾名君编:曲选
二、小说
许仲琳:封神演义
冯梦龙:警世通言
冯梦龙:醒世恒言
冯梦龙:喻世明言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
余邵鱼:东周列国志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曹雪芹、高颚:红楼梦
吴承恩:西游记
李健侯:永昌演义
蒲松龄:聊斋志异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吴敬梓:儒林外史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鄂:老残游记
文铁仙:儿女英雄传
熊大木:精忠传
文光楼不题撰人:小五义
石玉昆:小五义续
如莲居士:薛刚反唐
张南庄:何典
刘璋:斩鬼传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
吟梅山人:兰花梦传奇
蔡东藩:中国历史通俗演义
前汉演义
后汉演义
两晋演义
南北史演义
唐史演义
五代史演义
宋史演义
元史演义
明史演义
清史演义
民国演义
三、戏曲
关汉卿:窦娥冤
孔尚任:桃花扇
王实甫:西厢记
汤显祖:牡丹亭
贺敬之:白毛女
任桂林、魏晨旭、李纶:三打祝家庄
四、笔记
干宝:搜神记
刘义庆:世说新语
李昉:太平广记
洪迈:容斋随笔
冯梦龙:智囊
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袁枚:子不语正续
何其芳:不怕鬼的故事
五、文论
刘勰:文心雕龙
严羽:沧浪诗话
锺荣:诗品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
何文焕:历代诗话
袁枚:随园诗话
王士祯:分甘余话
梁章钜:楹联丛话
章士钊:柳文指要
六、文集
曹操、曹丕、曹植:三曹集
萧统:昭明文选
吴兢:贞观政要
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初唐四杰集
王昌龄:王昌龄集
李白:李太白全集
杜甫:杜工部集
韩愈:韩昌黎诗文集
柳宗元:柳河东集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顾炎武:日知录
姚鼐:古文辞类纂
吴楚材、吴调侯编:古文观止
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
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
鲁迅:鲁迅全集
七、外国文学
莎士比亚:柔密欧与幽丽叶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司汤达:红与黑
一千零一夜
第七编报刊、杂志
一、新民丛报
梁启超:新民说
二、新青年
陈独秀:敬告青年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
李大钊:青春
李大钊:今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三、每周评论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四、光明日报
曹家铸:黑旋风为什么斗不过浪里白条?——谈事物的条件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从计划“积木式机床”试论机床内部矛盾运动的规律
李汝祺:从遗传学谈百家争鸣
翦伯赞:应该替曹操翻案——从《赤壁之战》说到曹操
高二适:《兰亭》的真伪驳议
周谷城:形式逻辑与辩证法
五、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
六、哲学研究
七、历史研究
八、文史哲
第八编工具书
辞海
尤金、罗森塔尔主编:简明哲学辞典
郑易里、曹成修:英华大辞典
第九编自然科学
冯梦龙:梦溪笔谈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达尔文:物种起源
汤姆生:科学大纲
威廉斯:土壤学
杨振宁:基本粒子发展简史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秦斯:环绕我们的宇宙
爱丁顿:物理世界的本质
竺可桢:物候学
第十编书法
东汉张芝
知汝殊愁帖
三国钟繇
荐季直表
西晋陆机
平复帖
东晋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丧乱帖
二谢帖
得示帖
初月帖
大道帖
都下帖
十七帖
东晋王献之
廿九日帖
地黄汤帖
中秋帖
鸭头丸帖
送梨帖
东晋王峋
伯远帖唐智永
真草千字文
唐 欧阳询
卜商帖
张翰帖
唐褚遂良
临兰亭序
唐冯承素
神龙本兰亭序
唐孙过庭
书谱
唐张旭
古诗四帖
疾痛帖
唐李白
上阳帖
唐颜真卿
江外帖
刘中使帖
唐怀素
自叙帖
东陵圣母帖
真书过钟帖
横行帖
客舍帖
醉僧帖
冬熟帖
唐柳公权
蒙诏帖
五代杨凝式
神仙起居帖
夏热帖
宋蔡襄
致安道侍郎尺
致公谨尺
宋苏轼
黄州寒食诗
宋黄庭坚
李白忆旧游诗
宋米芾
苕溪诗
元赵孟頫
烟江叠嶂诗
元鲜于枢七律诗
明祝允明
杂书诗帖
明文徵明
与希古书帖
清王铎
草书诗卷
清傅山
草书诗帖
高适五律诗
草书诗帖
读傅镫
清郑变
李白长干行
自书诗
第十一编绘画
齐白石:鹰1941年
齐白石:益寿延年1950年
齐白石:梅花茶具图1950年
齐白石:寿1953年
徐悲鸿:奔马图1951年
张大千:荷花图1949年
黄宾虹:南岳山水图1953年
彭八百:梅1963年
陈半丁:得众动天1963年
陈半丁:延年1953年
叶恭绰:松六十年代
李可染:牧牛图1953年
张伯驹:梅花图1953年
何香凝:山水1950年
何香凝:立虎1955年
李苦禅:双鹰图1953年
高希舜:荣华下之哈巴五十年代
高希舜:花卉1953年
娄师白:百花齐放1953年
周怀民:万寿长春1953年
董寿平:墨松1953年
吴镜汀:旭日东升1953年齐白石:梅花茶具图
徐悲鸿:奔马图
张大千:荷花图
黄宾虹:南岳山水图
彭八百:梅
陈半丁:得众动天
叶恭绰:松
李可染:牧牛图
张伯驹:梅花图
何香凝:山水
李苦禅:双鹰图
高希舜:花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