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gdp数据2017:之江轶事(荒唐年代)1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7 05:19:45

之 江 轶 事

(又名:荒 唐 年 代

周  建

 

第十五章 学校教学秩序每况欲下

                                                             杨老师发出一番肺俯之言

 

经过一千多名师生一个星期的辛勤“开垦”,红旗小学初中部的“学农基地”总算建成了。

这天,校党支部书记、工宣队长又把县革委副主任刘建勋、县文教局及红光小学初中部有关领导请来,参观自己一手主持取得的红旗小学初中部教育革命的这一“辉煌成果”。刘副主任照例请来一批记者,跟在他们后面采访、拍照。

真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原来那个破败不堪的运动场不见了。耗费了同学们一周的心血和汗水,这个学农基地也的确算得上略具雏形。

走近“学农基地”,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那些围着运动场--现在应该叫“学农基地”了--整整齐齐地码放了一圈的鹅卵石。这些鹅卵石足有一米高,一米宽,自然地形成了“学农基地”的一堵围墙。往“围墙”里看,运动场上原来那些杂草已被彻底清除,在“学农基地”的几处角落,有一堆堆黑色的灰烬,那显然是焚烧杂草留下的痕迹;泥土已经全都翻了个个儿,土质虽然不算十分好,但也还过得去。整个“学农基地”被基本平分为十九块,分属各教学排和教职工。每块地的边界都镶上一溜鹅卵石,作为各排地块的划分标志;远远看去,也能给人一种整齐划一的美感。走近各排地块细看,每块地又被平均地划分为一畦一畦的小块,并已平整捣细,万事具备,只等播种了。

刘副主任边走边看,非常满意,对龚继革的工作大加赞扬。那些记者也一刻不停地拍着照,不停地记录着刘副主任一行的谈话。--可以预想,明天有关报刊电台又将出现红旗小学初中部教育革命成果的重头报道。

龚继革心情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他一边引路,一边介绍情况,说到高兴处,他指着眼前这一片还未见一丝绿色的黄黑色土地,得意洋洋地说:“大家不要看现在这里还没有种上一棵庄稼,我们决定马上播种小麦、胡豆等小春作物,到明年五月就等着收获了。到时候我还要请刘主任和各位领导来品尝品尝我们的劳动成果呢。到时你们可要赏脸哟。”

听到“赏脸”二字,刘副主任不满地瞥了龚继革一眼,龚继革马上意识到自己这句话出格了,似乎具有非革命的色彩,心里一紧,脸上马上冒出了毛毛汗。

在这群人后面,一直跟着一位五十岁开外的老教师。他姓张,教《农业基础知识》。老师为人老实,说话办事总是小心翼翼的。这时张老师有意放慢脚步,掉在众人后面,轻轻叫了声“龚书记”。

待龚继革来到自己跟前,他用生怕被别人听见的低声提醒说:“龚书记,眼下播种可能不行了。”

“怎么不行?  ”龚继革心里正在烦燥,白了张老师一眼,狠狠地问。

老师小心翼翼地说:“农谚说‘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意思是立冬前小春就应该播种了。现在早已过了立冬,再下种恐怕太晚了。”

“就你多事。我们革命师生的革命热情必定能战胜你那什么狗屁农谚。--少说废话!”龚继革压低声音,用一种凶巴巴的语气说。

走在前面的刘副主任这时回过身来问:“小龚呵,你们在议论什么呀?  ”

龚继革赶紧满脸堆笑地说:“没说什么,没说什么,我们在讨论播种的技术性问题。”

说完急忙趋步向前为刘副主任引路。

突然,学校一名看门的校工急匆匆地一路小跑从学校赶来“农场”,刚一站定,就气喘嘘嘘、语无伦次地对龚继革说:“龚书记,快,快回学校,你爱人急得直哭,办公室等你,叫你快去。”

龚继革恼火地瞪了老校工一眼,压低嗓门说:“知道了!你不看我有事嘛!回去告诉她,我一会儿到!”

 

那边龚继革还在引导着刘副主任一行参观视察,眉飞色舞地做着介绍;这边校园里,同学们在经历了一周停课之后,又重新走进了教室。

十六排今天的第一节课是杨科泉老师教的《数学》。一周的“开荒”使同学们没有了课堂的约束,“文革”中辍学的那几年形成的自由散漫的毛病,又重新回到他们身上。这会儿该上课了,但他们在山坡上“放野”了的心思这阵子还没有收回到课堂上来。

现在上课钟声还没有敲响,教室里简直闹得天翻地覆。叶世全在教室前前后后游荡,他一会儿跑到这里,弹弹这个同学的后脑勺--他们称这是“弹嘣嘣”,待同学出手还击,他又像猴子似的“哈哈”逃开;一会儿又跑到那里,冷不防在一个同学背后“汪”的一声,同时用手卡住别人的脖子,往往吓得别人一激灵,他却开心得又是跳又是叫。李晋军则照例在显示他的力量:他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张长条木凳,一只手握住木凳左外侧的一条腿,硬把它平平稳稳地端了起来,引得围观的同学拍手叫好。当然更多的同学是在“吹闲条”,天南海北什么都吹,想起什么吹什么,也没有什么条理,没有什么主题,好玩而已。--只是大家都这么一吹,教室不像教室,倒更像个茶楼酒肆了。

艾可和任学秋各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翻看着教材。看起来他们已经没有了以往那种不加掩饰的、自然流露的亲密。但这不过是他们刻意装出来的。本来,老师的循循善诱已经初见成效,他们的确准备关闭感情的闸门;但龚继革的高压反而引起了反弹,驱使他们让情感的潮水继续奔流。不过他们也从中吸取了“教训”,相约今后在人前尽可能地保持一定距离,尽量使两人的感情交流避开人们的耳目。这不,如果在以往,在今天这种情况下,任学秋必定会转过身来和坐在后面的艾可谈上两句,或找出什么问题请教请教艾可;艾可也会有意无意地敲敲任学秋的靠背无话找话地攀谈。今天却全然不是这样,他们相互间好象都很莫然;在局外人看来,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的确与其他同学并没有什么两样。

还有一个人也似乎置身于这热闹的情景之外。这就是汤璞媛。自从发生了“告密事件”,让全排同学当众受到龚继革的训斥之后,汤璞媛在排里空前孤立;不少同学骂她是“内奸”。不仅男同学们不理采她,连许多女同学对她也避之唯恐不速。这使汤璞媛感到非常委屈。她想不通的是,自己向领导反映同学中间发生的诸如耍朋友、唱黄色歌曲之类的不良现象怎么就得罪了这么一大批人,还成了所谓“内奸”?   不过她始终认为自己并没有错。自己的目的并不是要整哪个同学,而是为了使自己的排成为一个积极的、革命的、向上的集体。她想,既然认定自己没错,那么自己以后还该坚持这么做。

上课铃终于响了。老师腋下夹着教材和教案走进了教室。但同学们似乎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没有回过神来,依然还是那样一片喧闹声。老师足足等了三分钟,见同学们还没有安静下来的迹象。

他卷曲起食指敲敲讲台说:“你们还没有讲累?  是不是该歇歇,让我讲了?  ”

同学们这才逐渐安静了下来。但还是有几个调皮同学冲着老师吐吐舌头,做做鬼脸,弄得老师哭笑不得。

老师说了句“你们这些同学呀”,就翻开书,开始了上课:“我们今天学一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呢?  一元一次方程就是只含一个未知数,而且这个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代数等式,一般用x表示一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解方程的过程就是求这个x的数值的过程,......”

随着讲课的深入,老师渐渐进入了角色,似乎进入了忘我的景界。这时一些同学似乎又坐不住了,各种各样的小动作不断出现。突然有人“哎哟”大叫一声,接着捂着屁股不停地搓揉。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原来这位同学的笔不慎掉到了地上,滚到了前面,他起身去捡,后面一位同学乘机偷偷放了一块石头到他坐位上。这同学捡完笔回来一屁股坐下,正好坐在石头上,痛得他一蹦三尺高,--刚才那一声“哎哟”就是这样发出的。

还沉浸在数学王国里的老师被这“哎哟”声带回到现实世界中来。他抬眼一看,见那位屁股吃了亏的同学正不依不饶,握紧拳头要打那位恶作剧的同学,好些其他同学都纷纷起来劝架。--教室又整个儿乱成了一锅粥。

老师非常生气,他走下讲台,制止了即将发生的斗殴。回到讲台后,他尽力平息着自己的情绪,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眼光看着讲台下坐着的同学们。他觉得,应该是向同学们进行学习态度教育的时候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停课闹革命”,整个社会缺乏一种促进人们奋发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氛围;对知识分子的种种偏见,使“读书无用论”在学生中很有市场。个别同学的这种恶作剧实际上反映的就是在同学中普遍存在的那种厌学情绪。事实上这种厌学情绪不仅反映在课堂秩序上,也反映在其他许多方面。比如说,有的同学不交作业,不做作业,甚至在老师的督促下也要找出种种“理由”来逃避;有的同学上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上课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如此等等。作为教师,如果我们不能引导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那简直是对孩子们的犯罪。责任心驱使他必须立即着手对同学们进行一番开导,--即使这意味着将要占据自己一节课的教学时间,也是值得的。

他表情严肃地站在讲台上,一言不发。看着威严的老师,同学们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你们安静了,该我说话了。”老师用一种充满感情的语调说话了,“同学们,你们是什么?   你们是学生,学生就得学习。你们的父母亲送你们到学校里来干什么?   是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我想没有一个同学的父母亲愿意看到你们初中三年毕业后头脑里依然是一张白纸。同学们哪,你们都十五岁,快十六岁的人了。在正常情况下,你们本来应该读高中了。你们已经被耽误了,你们可不能再自己耽误自己了呀。”

老师语重心长的话在同学们心中引起了波澜。他们静静地看着老师,咀嚼着他的每一句话。那个刚才做恶作剧的同学满脸通红,低垂着头,不时偷眼看看老师。只有汤璞媛从杨老师的话中听出了异味。她想,老师说我们都被耽误了,被谁耽误了?   这不是说文化大革命吗?  这可是严重的政治立场问题!不能只看我们被延迟了几年上中学,而应该看到我们在文化大革命中学到了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这是最大最大的收获!

老师还在继续着他的讲话:“同学们哪,你们不要看现在某些人以把知识和知识分子踩在脚下为乐事。这种状况决不会长久地继续下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能靠狂热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毛主席说我们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靠什么去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靠口号?  靠蛮干?   都不行,得靠科学,靠知识。科学、知识从哪里来?   它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得靠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人艰苦努力的学习。同学们哪,任何国家 国家要把教育作为立国的根本,荒废了教育就是荒废了下一代,就是荒废了国家!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训难道还不够吗?我们每个人都要多吃几个‘麦疙瘩’(注),肚子里都要多装几个‘麦疙瘩’。知识装在自己头脑里,别人偷不去,抢不去,是你一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呵。”

教室里静得似乎能听见人们的呼吸声。全排六十多名同学都树起耳朵认真聆听着老师的每一句话。艾可听得尤为专注,这些话可是他入学以来从未曾听到过的。--老师曾经有几次涉及到这样的话题,但都是点到为止,从未用过如此清晰明白、酣畅淋漓的语言。他觉得老师的话简直就是一剂清醒剂,使人头脑豁然开朗。

老师继续按照他的思路讲下去:“一个人怎样才能把丰富而复杂的知识学到手?  得靠两条腿,一条腿是你们自己的艰苦努力,勤于思考。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唐代学者韩愈也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都是要我们勤于思考,勤于学习。另一条腿就是靠教师的课堂传授。特别是在打基础的时候,课堂传授是你们获得知识的一条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这两条途径,第一条是更为基本的。毛主席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你们的自我努力就是你们的内因。没有内因的主观能动性,光靠外因的促,是事倍功半的。你们三年的初中学习转眼就会过去。 如果三年过后你们依然两手空空,你们对得起谁?   从大处说,你们对不起社会,对不起国家;往小处说,你们对不起你们的父母,对不起你们自己。有句古话说得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真的不希望你们长大后回忆起自己的求学时代,对自己虚掷了三年光阴而后悔。”

老师讲着讲着到了忘我的地步。他觉得,学生们出现这种厌学情绪,与他们目前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必须再进一步,把他们目前的状况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他这时全然没有想到作这样的结合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风险。

“当然,你们目前这种状态也不能全怪你们自己。现在社会上有股风气,把知识和知识分子贬得一踏糊涂,说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这是什么屁话!知识怎么就和反动联系在一起了?  你们千万不要受这种论调的影响。知识不能和反动划等号。作为知识分子,他们一般都目光敏锐,而且中国知识分子历来都有参与社会,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知识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先知先觉者,他们往往能够更深刻超前地洞察社会的弊端--每个社会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他们向社会领导层指出这些弊端,这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然,并不是他们更反动,恰恰相反,他们是想把我们的社会搞得更好,让社会更加进步。现在这种对知识和知识分子全盘否定的恶果不是逐渐显露出来了吗?  对知识文化的批判不正在造成一片文化沙漠吗?人民群众需要文化娱乐,但现在有吗?   前不久之江城放露天电影,一万多人挤在一个狭窄的操场里,散场时造成十多人被践踏而死,难道还不能让人警醒吗?  ”

艾可对老师的话很有共鸣。特别是“文化沙漠”这几个字,他感到简直有震聋发聩的力量。对老师提到的那场放映露天电影发生的惨剧,艾可更是身临其景。

事情发生在六月份,那时艾可他们还没有上学。之江城除了不时放映几部人人都能唱出唱腔,道出对白的“样板戏”外,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放映过故事片了。一家中央大企业好不容易从外地借回一部从某社会主义国家进口的电影考贝,用来丰富职工枯糙的文化生活。为了搞好和之江城居民的关系,厂方特许之江城里的群众免费前往观看。

放映电影那天,真是之江城的盛大节日,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前往观看的光是之江城的居民就有一万来人,--也就是之江城四分之一左右的市民;艾可也去了。不大的之江城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过量的观众把企业本不太大的没有看台的厂内封闭式足球场塞得几乎没有一丝缝隙。此时企业想限制观众人数也来不及了。电影的确是动人的,艾可被感动得流泪不止,看看周围,好多人也都流下了眼泪。散场时,人们急着回家,都涌向足球场惟一的出口。而当时厂里正在搞修建,足球场出口处堆满了石头、沙子等建筑材料。这无形中又形成了一个有碍通行的障碍。前面出口不畅,后面人潮却不断往前涌,于是惨剧发生了。先是有人被石头绊倒,但后面的人还在继续往前涌,人们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纷纷从被绊倒的人身上践踏而过。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据后来传出的消息,一共有十八人遇难,其中大部分是十二、三岁的孩子;第二天各种鞋子也捡了几十箩筐。这就是震惊一时的“露天电影事件”。好在当年的人们都非常单纯,都觉得是自己要去看电影的,出了事情当然该由自己负责,因而也没有造成什么大的社会骚动,也没有人到那家企业去闹事索赔。当晚艾可出场时也被挤得不行;他干脆两脚离地让人潮把自己涌抬出去。第二天他听说被踩死了那么多人,惊出了一身冷汗,想起来真感到后怕。

对于这场悲剧,当时的艾可不可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他只是对那些失去生命的人而悲伤,为自己有幸逃过这场劫难而庆幸。现在老师把它和这几年对知识、文化的全盘批判联系起来,称之为“文化沙漠”,他认为真是说到了点子上。如果不是这几年文娱活动极度贫乏,人们会为了一部电影几乎倾城而动吗?  

讲台上的老师还在继续着他的讲话,他的话题已经比前更加深入了:“同学们呐,我们中华民族是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多少文化瑰宝!我们要继承历史,而不要割断自己的历史。前些年,在破‘四旧’的口号下,一些年青人到处砸雕像,焚古书,连家具上面画的龙凤图案也不放过。这是文化呀,同学们!看到这些东西被毁、被砸,我的心在流血!照这样搞下去,将会导致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断层,导致中华民意历史性的大倒退!现在有一种思潮,动不动就用毛主席的话来来装点门面,动不动就用大话、政治帽子来吓唬人,动不动就引用毛主席的话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以为这就是坚持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是捍卫了毛泽东思想。错了。毛泽东思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科学整体;引用毛主席的话要分析毛主席这话是在什么具体环境中说的,要联系上下文,看它的真实含义,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各取所需,更不能割裂歪曲。而这种风气我看已是十分的严重了。同学们哪,我希望你们真正学懂弄通毛泽东思想,学懂弄通毛主席著作,不要被那些贯于寻章摘句的人唬住。你们要树立起真正正确的读书观,现在就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古人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卖寸光阴。同学们,你们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提住每一寸光阴,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我们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添上你们值得称道的浓重的一笔!”

老师还想继续讲下去,但此时下课铃响起来了,他只好打住。他讲这些,只有一个目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让他们辜负了大好时光,成为真正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至于这些话是否犯忌,他完全没有考虑;如果这些话犯了忌,将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也没有考虑。他不是那种凡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人。他深信一句古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只要自己凡事不是出于个人目的,只要自己是出以公心,自己就无所畏惧!

老师收拾起教材教案,走出了教室。艾可望着老师渐渐离去的背影,心里的潮水一股一股地往上涌。这是多么好的一个老师呀!他想起了鲁迅在小说《一件小事》中对那位可敬的人力车夫的描写。他也真切地感到老师那矮小的身躯刹时高大了起来,须仰视才见。他感到,今天老师讲的,每句话都是金玉良言,自己将受用不完。他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过这种真挚的、出自肺腑的、深刻的言论了。他在心里默默地说:老师,请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你的一片苦心化为我的实际行动;也希望老师能扶着我们走完这三年的求学路程!

 

 

 

(注):当地方言,“麦”“墨”同音,读如mei,  但也有差异,普通话拼音系统无法准确拼出。这里老师说“多吃几个‘麦疙瘩’”,尤平常所说“多喝点墨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