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那一世原唱:毛泽东生活记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8:40:03

毛泽东生活记事    作者:邸延生   

该书作者邸延生历经十年,广泛搜集毛泽东生前诸多生活资料,客观记述了毛泽东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活动情况,包括许多感人肺腑、激人奋进的翔实资料,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真实再现了生活中的毛泽东的伟人风范。

毛泽东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他身边的每一个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国时期,他都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要求自己首先做到。

通过毛泽东的日常生活,使人们可以看到作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的思想、胆略、胸怀和神采。毛泽东生前没有留下任何的物质遗产,留下的只是他的精神和风范。本书行文严谨认真,生动活泼,许多故事情节感人至深。

       一、追根溯源话韶山 毛氏宗族七百年(1)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7:56 新浪读书

追根溯源话韶山毛氏宗族七百年

在中国的历史名城长沙市南面不远的地方,坐落着四周峰峦耸峙的县城;因其地处湘江岸边,又有一条名为浏阳河的碧水流经境内,县城被取名为湘潭。

从湘潭县的县城向西80华里,在湘乡、宁乡、湘潭三县的交界处,耸立着一座松柏叠翠的山峰。相传远古时候的舜帝南巡曾路过这里,休息时命从人吹箫奏乐,唱卫曲歌《箫韶九成》;箫歌起处,祥云缭绕,百凤翔集,由此箫乐便被人称之为《韶乐》,舜帝曾在那停歇过的山峰也被人们称之为了韶山。

南岳群山素有七十二峰之说,韶山便是其中之一。远远望去,韶峰高耸,群峦葱郁。据《长沙府志》记载,曾有韶氏三姐妹,居山学道,山上留有韶氏三姐妹居住和游历过的韶山八景;清光绪元年(1875年),一位名叫周定宁的布衣名士,游历韶山后作《韶山记》,盛赞了韶山的地域概貌:

韶山,楚南一名山也!介三湘而远七泽,发岳麓而控东台。潆回地涌,水飞雪浪之花,九巍天开,山横玉枕之案。绵亘百余里,蜿蜒来八面之龙。山苍莽,际无隆,狩幸致南巡之大舜。凤音亭,丹凤衔书;胭脂井,紫龙吐沫。上麓天,风云际会,前金后紫……

另有古人写诗盛赞韶山,其诗曰:

从来仙境称韶峰,笔削三山插天空;

天下名山三百六,此是湘南一条龙。

山麓中,一湾碧水绕山而淌;山脚下,几洼池塘前散落着不多见的几户农舍。农舍大都依山傍水,掩映在山中松柏和大樟树的簇荫之中。如果将大山的走势譬如一条巨龙,那么这里就像是这条巨龙颌下的一颗明珠,乡里人习惯地称其为韶山冲。

700年前——公元1368年,也就是明洪武元年,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一时间天下振奋、群雄扼腕、百姓拥戴。一位远在江西吉州府龙城县(今江西省吉水县)的青年农民毛太华,不甘一生碌碌无为地老死乡里,他想走出龙城县到“外面”闯一闯,“出人头地”地干一番事业,为自己也是为其后代争得一份“荫德”,于是便投奔了朱元璋的队伍。不久,他投奔的这支军队被朱元璋派往云南,毛太华就此参加了远途跋涉的西征。抵达云南后,毛太华随军作战积有一些战功,在云南娶了一位苗族姑娘为妻,生下了8个孩子。战事结束后,毛太华带了妻子和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内迁,原本想回到江西故里“光宗耀祖”,但在途经湖南湘乡县时,便在县城门外的绯紫桥畔安了家,并因其累积的军功分得了数十亩田产。毛太华过世后,毛清一和毛清四便携家带口离开湘乡县,迁到了湘潭县境内的七都七甲,也就是山水环抱、风景秀丽的韶山冲——由此,韶山冲便有了毛氏家族的这一支脉。

和韶山冲一山之隔的唐家圫,是毛泽东外祖家的居住地,毛泽东的童年主要是在这里度过的(新华社稿)

世事沧桑,风云变幻;星移斗转,时代变迁。到了500年后的大清王朝,世代居住在韶山冲的毛氏宗族中有一个名叫毛恩普的人,膝下仅有一个儿子,叫毛贻昌,字顺生,毛恩普按祖上流传下来的习俗给独生子取了一个号:“良弼”。

当毛顺生15岁的时候,毛恩普为儿子娶回了一位比儿子大3岁的姑娘文素勤为妻,并请了风水先生选择在韶山冲的上屋场重新翻盖了一所“凹”字形的房宅。祖居湘乡县唐家土乇的文素勤很贤惠,跟毛顺生克勤克俭地过日子,毛恩普老来也算是有了依靠。

5年当中,毛顺生夫妇俩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不幸都因病没能存活下来,这对毛恩普的打击很大。他长途跋涉百余里的路程去到南岳衡山的大庙为毛家祈求“香火”,希望上天能够降下恩惠,“赐福”给他们毛家,使之“后代兴旺”,同时还“许愿”自己从此以后吃“观音斋”……

毛恩普的这一举动深深打动并影响了文素勤,文素勤从此也开始笃信佛教,敬重神灵,为的是祈求上苍保佑她再生下来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而毛顺生却不大相信这些,而且下决心要走出韶山冲去“外面”闯一闯。于是,他变卖了几亩田产做路费,离开家乡到兵营投了军。

读过一两年书的毛顺生,算是认得几个字,但毕竟没有多少知识,感到在军队的下层士兵中终究混不出什么“名堂”来,便借口家中有事,托人情去领了当年的军饷,然后拿出一部分“贿赂”了“千总”。“千总”又额外“开恩”发给一笔在他看来数目不小的“安家费”,毛顺生便离开了兵营。

回到韶山冲以后,一家人先是用毛顺生的那笔“安家费”赎回了先前变卖的那几亩田产,又置办了十几亩地,并统一将上屋场那十几间“凹”字形的土坯房加盖了瓦顶,看上去很像是一户殷实的富裕人家了。接下来,毛顺生依仗自己出去闯荡过两年的经验,便开始尝试着在村上做一些小买卖。文素勤在家兢兢业业地操持家务,夫妻俩很快把个家业支撑起来。毛恩普看到这一切,心里总是乐呵呵的,唯一的盼望就是能够早日抱上孙子。

转眼到了清光绪十九年,也就是1893年,大清帝国已经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况,亿万劳苦大众深受日渐衰落的大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东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双重压迫,民族苦难日渐深重。年轻力壮的毛顺生为了讨生活,开始走出大山去别的乡村做些小生意。这一年,毛顺生已经23岁了。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韶山冲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

12月25日,韶山冲的峰峦中突然狂风大作,随之电闪雷鸣,继而下起了瓢泼大雨;这时候,第五次怀有身孕的文素勤已近临盆,躺在上屋场的“凹”字形屋内耐着阵阵腹痛,企盼着这第五个孩子的降临……

外出归来的毛顺生在堂屋里来回地走动着,面对着供桌上烟气缭绕的香火,一阵阵心绪不宁;虽说他不像父亲和文素勤那样信佛,也不信神,但这时的他却也对着供桌上摆放着的观音菩萨雕像,默默祷告着妻子能生下个儿子,盼他们母子平安……

这时的毛恩普坐在堂屋的一角默默地吸着旱烟,他不满意儿子在堂屋里来回走动的样子,认为这是对神灵的“大不敬”。他虽然不作声,但一直以企盼的神情注视着供桌上的观音菩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祈祷:给毛家生个伢子吧,给毛家生个伢子吧……

风还在刮,雨还在下,沉沉的云层中一道闪电接着一道闪电,晴天霹雳一个接着一个炸响。文素勤听到雷声,暗自祈祷上苍保佑她和肚子里的孩子。

天色越来越黑了,午夜过后,风停雨逝,韶山冲的大山开始寂静下来。文素勤渐渐进入了梦乡。睡梦中的文素勤突然醒了,开始了痛苦的呻吟和抽搐。

一轮红日跃出东方地平线,在万朵云霞中喷薄升起,灿烂的光辉照耀着风雨过后的韶山——这时,上屋场毛家屋内传出一声婴儿响亮的啼哭:“哇……哇……”

产后的文素勤如梦初醒,喃喃地庆幸道:“阿弥陀佛!”

紧接着是接生婆的一声高喊:“生了,是个伢子!”

这个伢子已是文素勤生的第五个孩子,也是第三个儿子了。

一连几天,毛顺生请了乡里的亲朋好友来上屋场吃喜酒——按毛氏的族谱辈序排列,“祖恩贻泽远”,毛顺生正名贻昌,是“贻”字辈,他的儿子当为“泽”字辈,即取名“泽东”,字润之(润芝或咏芝),按儿子辈排行三。

“泽东”意为润泽华夏,恩惠东方;而“润之”则为东方之大泽,尚须水的滋润和维持。

文素勤虽然因又为毛家生了个儿子而暗自高兴,但心中却也有些担忧。她先前生的几个孩子都因病没能存活下来,这次她暗下决心吃“观音斋”,以虔诚之心祈求神灵保佑她的这个儿子平安长大。为了这第三个儿子健康成长,孩子还不满一周岁的时候,被寄养在了湘乡县唐家土乇的外祖父家。

唐家土乇的文氏家人丁兴旺,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文家老小共有20多人,文素勤的父亲文芝仪,育有三男三女。长子文正兴,在文氏这一支脉中排行第七,毛泽东称其为七舅。七舅母所生子女很多,被乡里人称之为多子多福的吉庆之家。

为了托福,毛泽东从小便循着母亲的意愿,拜七舅母为“干妈”。在唐家土乇的文氏大家庭中,毛泽东很得众人的宠爱和呵护,从小养成了活泼、倔犟、刚强和放任不羁的性格。

文家门前有洼池塘,文家人称其为龙潭。潭中有一块发亮的巨石,文素勤认为那是一块“神石”,文家之所以人丁兴旺、生活欣欣向荣,全靠了龙潭中“神石”的庇护。因此,文素勤让儿子再拜龙潭中的“神石”为“干娘”,取名“石三伢子”,满心希望她的这个儿子能够坚如磐石,茁壮成长,长命百岁,一生安泰……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9月17日,在中国的黄海海域,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海战,是为中国海军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战斗中最为悲壮、惨烈的一幕;因其发生在中国农历的“甲午”年间,人们习惯地将这次海战称之为“甲午海战”。

甲午战争从1894年8月开始至1895年4月结束,历时8个月,终因清政府的妥协求和,不认真准备、组织和调遣兵力,致使拥有亚洲第一流强大舰队的北洋水师一败涂地。

国家发生的这一切,对于地处穷困乡村的湘潭韶山冲来说,老百姓们也只是增加了苛捐杂税,感到生活日渐艰难,并不知道国家吃了败仗,更不知道堂堂的大清王朝已经处在了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之中……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4月3日,吃过早饭的毛顺生嘴里嚼着最后一口糙米饭,像往常一样匆匆赶着耕牛去自家田里犁地了。

这时候的文素勤又一次怀了身孕,但她还是腆着大肚子刷洗了碗筷,然后领着3岁的石三伢子去田里点豆。

年幼的石三伢子跑去地头上玩耍,当他正用小手挖着田边的野菜时,抬头看见母亲突然跌倒在田间,脸上还显露着很痛苦的神色;他被吓坏了,急忙站起身来大声叫喊:“妈妈,妈妈……”

在不远处犁地的毛顺生闻声急忙跑过来,抱着妻子便往家跑。所幸文素勤平日操劳惯了,顺利地产下一男孩。毛顺生见又是一个伢子,高兴得不得了,不由得说道:“噢,蛮好么!又多了一个牵牛尾巴的,蛮好喽!”

这个孩子出生后不久,被取名为毛泽民,字润莲。

第二个儿子过满月那天,毛顺生向前来贺喜的乡亲们说:“又多了一个伢子,好是蛮好喽!但又多了一张嘴吃饭,要想想办法,不然日子怎么过?”并说,“从此要立下规矩,不然是管不了的。”

这一年,毛顺生为了能够使家里多进些收入,便学着外边商人的做法,请人印了一些债券向乡里人发放,并为这种债券起名为“义顺堂”,向乡亲们保证做到“童叟无欺”。

二、辛勤劳作承传统 严格管教秉家风(1)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7:56 新浪读书

辛勤劳作承传统严格管教秉家风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石三伢子已经6岁了。

每天早晨天刚放亮,石三伢子总要背上箩筐、带上砍刀进山去砍柴;当韶山冲每户人家的院落里都升起了袅袅炊烟时,村上的人们见到小小年纪的石三伢子总是背着一捆干柴从山上下来赶回家去吃早饭。早饭过后,毛顺生有时会带着儿子下田去干活,有时也会让儿子在家里帮着干些家务,自己则背上褡裢出去做乡里人的小生意。

乡里人常常称赞石三伢子说:“真是个好伢子,从小就晓得帮着家里干活,长大了一定有出息……”

在韶山冲的上下屋场,有一群和石三伢子年纪相仿的孩子,这些孩子几乎天天或结伴进山去砍柴,或相约在有草的山坡地上放牛,或三三两两地下到池塘里去戏水摸鱼。

这一年的夏天很热。韶山冲四周的山坡地上树茂草丰,一块块水田里的稻子长得蓬蓬勃勃,有的田里的稻子已经开始抽穗了。

每逢吃过晚饭,毛顺生为了节省家里点灯用的桐油,总要文素勤带了两个孩子到自家房前的空地上乘凉。而这时毛恩普便会拉了两个孙子的小手,搬个竹凳子坐下来,教他俩数夜空中的星星,并指点出哪是天上的银河、哪几颗是北斗星、哪颗是牛郎星、哪颗又是织女星,两个孩子总会听得入迷。有时候两个孩子也会向祖父提出许多不懂的问题,诸如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为什么不走到一起去呢?天上的神仙为什么不管地上穷人家的事?

还有的时候,小儿子也会问妈妈:池塘里的青蛙为什么总是叫?树上的蝉为什么总是鸣?天上为什么会下雨?该下雨的时候不下、不该下雨的时候为什么又下起来没完没了?

毛恩普和文素勤总会就他们所知耐心地予以回答或解释,实在解释不了的,也会告诉说:等你们长大了,自然会晓得的。祖父和母亲给两个孩子讲的这些故事和说的这些话,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有时候毛恩普会单独对他的两个孙子说:长大了你们要好好读书,爷爷希望你们日后都能够考中举人、考中进士。真的能够那样,爷爷就是死也瞑目了……

而文素勤总是对两个儿子说“要多关爱穷人、多帮助穷人”,因为人活在世上总是需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她说每个人凡是做了好事,天上的“菩萨”是会知道的,会保佑做好事的人一生平安;而每个人但凡做了坏事,哪怕一点点坏事,“菩萨”也会晓得的,做坏事的人就要受到惩罚。两个孩子向母亲保证说,他们今生今世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这天,几个衣衫褴褛的男孩子在山脚下的水塘边放牧水牛,两头犍牛哞哞叫着顶起了犄角;在一旁玩耍的孩子们便哄笑着、吵嚷着将两头顶架的犍牛围了起来,有的还用柳条枝抽打着地面,起着哄地争看两头顽牛格斗……

这时候,后脑勺上留着一条小辫子的石三伢子背着一捆干树枝走了过来。只见他身材修长,上身穿了件对襟的无袖短衫,下身穿着条打了好几块补丁的旧布裤子,脚上踏着草鞋,两只小手紧紧地攥着捆绑干树枝的野藤,一边走一边腾出一只手来擦拭额头上的热汗。孩子们大声招呼说:“石三伢子,快放下你那柴,来看牛打架……”

有的孩子说:“快别看了,要是回家晚了,他爸又得吼他!”

一听这话,石三伢子索性放下了背上的柴枝,上前去拿了一个孩子手中的柳条枝,毫无惧色地大步走向仍在顶角的两头水牛。这时,又一头体型健壮的水牛慢悠悠地向着石三伢子走了过来,在一旁的孩子们立刻喊叫起来:“石三伢子,快躲开!”

小小年纪的石三伢子非但没有躲开,反而瞪起了眼睛,挥起拿在手中的柳条枝抽打在走向前来的那条水牛背上。挨了打的水牛跳了跳,哞哞叫着跑开了。听到叫声,两头顶架的水牛也停止了格斗,随着那头水牛跑向了两旁。

围观的孩子们高兴地大喊起来:“好,石三伢子真行呢!”

石三伢子手上依然拿着那条柳枝,站在草地上同小伙伴们一起也“咯咯”地笑起来……

十几头大大小小的水牛全都下到了池塘里,只将牛头暴露在水面上,岸上的树丛中无休止地传响着烦人的蝉鸣。放牛的孩子们一声呼喊,全都脱光衣服跳进了水塘中,其中有人向仍站在岸上的石三伢子高喊:“石三伢子,还不下来一起凉快凉快!”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读过几年私塾,精明能干,克勤克俭,善于经营,但是性情暴躁,教子苛严,使毛泽东幼年时期,就滋长了抵制父亲专制的反抗意识(新华社稿)犹豫了片刻,石三伢子最终还是脱光了衣服,喊着叫着纵身跳进了池塘。他和几个小伙伴开始了游水比赛,只一会儿工夫,石三伢子便游到了最前面,并回头看一眼被他落在后面的小伙伴,喊一声:“土地佬官儿、四道士,你们快些游啊!”被喊做土地佬官儿和四道士的两个孩子喊叫:“石三伢子,你游慢些,等等我们!”

石三伢子在前边侧着身子划着水,他不想让小伙伴追上他,两只小腿一蹬一蹬地加快了节奏。正当孩子们在水中玩得高兴时,一个伏在水牛背上的孩子大声叫起来:“石三伢子,你爸爸来了!”

众男孩闻声一看,只见毛顺生高高地卷着两条裤腿站在池塘边,胳膊上的两只衣袖也挽了起来,手里拎着一支竹耙子向水中的儿子厉声吼道:“润之,你给我上来!”

水中的石三伢子不再游了,顺从地光着小屁股上了岸。众男孩也都面面相觑,一个个悄无声息地划向了池塘边,开始揩身子、穿衣服……

石三伢子低头站在岸边的草地上,等着挨父亲的训斥;满脸怒色的毛顺生瞪了儿子一眼,想说什么而没有张口,嘴角上露出了一丝无可奈何的苦笑。众男孩惊恐地看着毛顺生,随即将眼睛转向石三伢子、一起投去了关切的目光……

毛顺生察觉了这一切,先是将脸转向众男孩,最终将目光落在了自己儿子脱下来的衣服上;再看一看衣服旁边的那捆柴枝,随即拎着手上的竹耙子走向了石三伢子。石三伢子一见、转身就跑,然后纵身跳进了池塘——众男孩见状先是一惊,随即又都忍不住哄笑起来,有的孩子还故意说:“毛老伯,下塘去捉他呀!”

毛顺生本不想打儿子,现在想打也打不成了,只得将竹耙子狠劲儿地往地上一戳,返回身去拎起了儿子捡回来的那捆柴枝,又拿了儿子的衣服转身离去。走了三四步之后,像是又想起了什么似的、用力甩手将儿子的衣服往池塘边一丢,然后无声地叹口气、走了。

众男孩都喊:“上来吧!石三伢子,你爸爸走了……”

水中的石三伢子脸上带着顽皮的笑容,从容不迫地游上岸来穿衣服,同小伙伴们一起喊着、叫着、欢呼着,像是庆祝胜利似的……

回到家,石三伢子绕过堂屋先去见母亲,文素勤疼惜地对儿子说:“你爸爸生气了,说是要罚你……”

石三伢子扬着小脸对母亲说:“我已经打了柴了,为什么还要罚我?”毛泽东的母亲文素勤,慈爱善良,为人慷慨厚道,常接济别人。1919年10月文氏病逝,终年52岁。毛泽东昼夜兼程从长沙赶回韶山守灵,并和泪写下一篇情深意长的《祭母文》(新华社稿)这时候,只听得毛顺生在堂屋里一声怒吼:“润之,过来!”

石三伢子只得乖乖地走进了堂屋,站在父亲面前不说一句话,只是将眼睛看了父亲的脸色。原本坐在一只矮板凳上的毛顺生一见儿子这副样子,霍地站起身来,冲着儿子大声喊道:“你讲,为什么下塘?”

石三伢子低声说:“天热……”

毛顺生再问儿子:“你不怕被水淹?”

石三伢子回答:“不怕。”

毛顺生更生气了:“淹了就晚了!”

石三伢子争辩说:“我说的是实话。”

毛顺生冲着儿子迈了一步腿:“你还敢犟嘴?”并斥责说,“你说今天该怎么罚你?”

石三伢子并不移动自己的身子,只是抬了头说:“为什么罚我?我又没做错事……”

毛顺生冲着儿子说:“我说罚你就罚你!用不着为什么……”

正在这时候,文素勤领着3岁的二儿子进了堂屋,一开口先是对大儿子说:“听你爸爸的话,你爸爸也是为你好……”继而又对丈夫说,“呵斥一顿就算了,他已经晓得了。”接着又将脸转向大儿子,“你晓得了吗?快告诉你爸爸。”

这时的石三伢子知道母亲是来袒护他的,便喃喃地说:“爸,我晓得了。”

做父亲的问:“你晓得了什么?”

当儿子的回答:“明天还去砍柴……”

就这一句话,毛顺生竟被儿子说得哭笑不得,文素勤则趁机对大儿子说:“好了,好了,快带了弟弟去场坪上玩吧!”

晚上,在昏暗的桐油灯下,毛恩普叫了大孙子到堂屋里坐下,说是给他讲些事情。石三伢子乖乖地在一只矮板凳上坐下来,借着昏暗的灯光,听祖父对他讲:“你已经不小了,该懂事了,你怎么能够下到池塘去游水呢?要晓得,那是会淹死人的,这样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毛恩普说:“我们毛家在韶山冲多少还是有些名声的,上下屋场六七百户人家,一代一代传下来,现如今谁人不晓得我毛恩普?哪个不晓得你爸爸毛顺生?族里人也都晓得你爸爸是见过世面的人。你如今也长大了,出去了不准让人家笑话,不准给我们毛家惹祸,不准给我们毛家人丢脸……”

毛恩普一字一句地说着,石三伢子静静地听着;说到最后,毛恩普给孙子定下了三条“规矩”:

一、不准说谎;

二、不准同长辈顶嘴;

三、出去了不准惹祸。

石三伢子向祖父表示他将牢牢记在心上。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临近入秋的一天,已经9岁(虚岁10岁)的石三伢子被父亲叫去身边。毛顺生坐在一只竹椅上,一边吸着旱烟,一边对儿子说:“润之,你该上学了。”并说,“男人没有学问不行,爸爸是吃过亏的。”

毛顺生见儿子很顺从地答应去南岸私塾读书,心里暗自高兴,却严厉地叮嘱说,“去了要听先生的话。记住,事事不许说谎,不许同先生顶嘴,不许同别的孩子打架,要用心读书!”

石三伢子很高兴地答应一声:“记住了!”并重复说,“不许说谎,不许顶嘴,不许打架,用心读书……”

这时文素勤走进来笑道,“石三伢子,去了要好好读书,日后你爸爸算账就有帮手了。”毛顺生一本正经地对儿子说:“日后你就是读书人了,从今往后我不再叫你‘三伢子’,而叫你‘润之’或者‘泽东’,你母亲也要慢慢改过来,叫你‘润之’或者‘泽东’……”

石三伢子又跑去告诉爷爷要去读书的事。毛恩普疼爱地对孙子说:“我晓得了。”继而又问,“你就要去读书了,你还记得爷爷对你讲过的话么?”

“记得。”石三伢子很认真地回答,“好好读书,将来考举人、考进士!”并说,“妈妈要我和弟弟多关爱穷人,多做好事,不做坏事……”

毛恩普点头说:“你母亲说得对呢!”并说,“以后我也不叫你‘三伢子’了,而叫你‘润之’……”

就在这天傍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毛泽民不留意掉了一粒米,被他父亲发现了,遭到了斥责:“捡起来吃掉!”

毛泽民弯腰捡起那粒米放进了嘴里,父亲又很认真地对他的两个儿子说:“莫要小看一粒米,来之不易哩!你们要记住,什么时候都不要糟蹋粮食!”

这时,毛恩普和颜悦色地诱导着两个小孙子:“润莲,你还记得《悯农》那首诗么?”

“记得!”毛泽民立刻走离了饭桌,站在堂屋里背诵起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记得就好!”毛顺生很严肃地对他的两个儿子说:“日后你们读书也好、出去做事也好,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你们做什么,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农民家的儿子!”

两个孩子都说:“记住了!”

从这时起,父亲对他们讲的这句话,便深深地记在了两个孩子的脑海中……

三、进私塾从师尊儒 求知识认真读书(1)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7:56 新浪读书

进私塾从师尊儒求知识认真读书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初春。

韶山冲周围的群山一派葱郁。山坡向阳处茂密的丛草泛着青油油的绿色,长势盎然;山间的松柏树挺拔苍劲,和四周绽吐绿叶的杨柳树、大樟树竞相争雄。山麓中,鸟语花香;小村外,人勤春早。一族族庄户人家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劳作。

南岸私塾,是毛泽东最初入学读书的地方,他已经入学半年多了。私塾只有一间房舍,长门窗落地。一张张小木桌旁的小木凳上,坐着一个个穿着不一的男孩子,每个孩子的手里都拿着一本线装的课本,在老师的授意下齐声朗读着: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

穿着一件长袍的教书先生名叫邹春培,是毛泽东的启蒙老师。邹春培头上戴着一顶瓜皮帽,手中拿着硬木做的戒尺,微闭着两只眼睛,摇头晃脑地坐在前方听着学生们咬字拖腔地朗读《三字经》。在他面前的一张大木桌上,摆放着几本书籍和一壶茶水,还有笔墨纸砚……

这是毛泽东开蒙的韶山南岸私塾旧址(新华社稿)

邹春培已经40多岁了,在乡里是位落第的秀才。他教孩子们读的全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诸如《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幼学琼林》等。听着孩子们的“唱书”声,他忽然睁开眼睛,一边用左手捋着自己颌下稀疏的几根胡须,一边用右手持着的戒尺击打了一下桌面。孩子们听到响声,立刻停止了朗读,十几双眼睛一起投向了他们的老师……

邹春培发话道:“李庆丰,把昨日教的那段《论语》十二则背出来!”

他用戒尺指一指自己桌前的一小处空间,又指一指背后墙壁上供奉着神龛的地方,望一眼写着“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孔子之位”那张褪了色的红纸,催促说:“李庆丰,到这里来背!”

被点了名的学生是一位身材瘦小的男孩子,看上去也就10多岁的样子,战战兢兢地离开座位走到老师指定的位置停住脚步,看一眼老师那威严的面孔,然后转身面向大家,眼神中呈现出一副惊慌的样子,嚅动了两下嘴唇却没能吐出一个字来……

邹春培将戒尺“啪”的一声打在了木桌上:“快背!”

胆怯的李庆丰被吓了一跳,两只眼睛里含了泪花开始背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只此两句,李庆丰再也背不出来了……

邹春培上前一戒尺打在了李庆丰主动伸出来的手掌上,挨了打的李庆丰眼泪汪汪地继续背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乐乎……

“瞎背!”邹春培又一戒尺打在了李庆丰的手掌上,李庆丰的眼泪像是断了线的串珠扑簌簌地滚淌下来,抽泣着,实在背不下去了……

学生们一个个心惊胆战地用眼睛紧紧地盯着老师,恐怕老师转移怒气喊出自己的名字来;唯独坐在几排课桌前方的毛泽东忽然站起身来,缓声对老师说:“先生,我来背吧!”

“你来背?”邹春培余怒未消地看了毛泽东一眼,心中知道站在他面前的这位自告奋勇的学生很好学、也知道他能够把《论语》十二则背出来,但还是铁青着脸色说,“那好,你接着背——差错一字打一下手掌心,莫怪我不讲情面!”

毛泽东转身面向大家,不紧不慢地背诵道: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讷于言……

毛泽东十分熟练地背诵着,坐在他面前的学生们一起静静地听着,邹春培消了些气,走回到大木桌前坐下来慢慢地喝了一口茶水。当毛泽东一字不差地背完了《论语》十二则,邹春培慢慢开口道:“可以了,你坐下!”

然而毛泽东却没有按照老师说的坐下去,而是转回身去面向老师请求说:“先生,请你饶过李庆丰这一次吧,给他个机会……”

“饶过他?”邹春培没有想到毛泽东小小年纪竟敢替同学求情,在众弟子面前觉得冲撞了他的师道尊严,即刻沉下脸来说,“你替他挨打么?”

“我为什么要挨打?”毛泽东扬脸问老师,“我已经背下来了,只是替他求先生……”

“不许求情!”邹春培用戒尺狠劲地在桌面上一击,“再求情要挨打!”

毛泽东直面老师:“你打他他也背不出来……”

邹春培被激怒了:“你敢对先生无礼!”说着站起身来,“毛润之,你站到前面来!”

毛泽东犹豫了一下,侧脸看了看李庆丰,然后拖着自己的小竹凳走向了老师。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毛泽东,李庆丰更是为毛泽东捏着一把汗,并喃喃地对老师说:“先生,还是打我吧……”

“打完他再打你!”邹春培手持戒尺走向毛泽东,这时的毛泽东却像只小猫似的跳起来冲向了房门;邹春培被气呆了,屋内顿时大乱,李庆丰急忙喊叫:“润之!润之……”

邹春培也喊:“毛润之,你给我站住!”

毛泽东丢下竹凳头也不回地跑了——他纵身跑向了春草初生、山花烂漫的大山。无论众人如何喊叫,他也再不回头……

就在毛泽东从私塾“出走”的这天晚上,毛顺生外出去收“义顺堂”的一笔款子,回家时天色已经很晚了。在寂静无人的山间小路上,毛顺生借着清冷的月光,加紧了脚步往回赶路。

春寒料峭,夜色凄凄。毛顺生正走着,忽然从山涧中跃出来一只斑斓猛虎,拦腰挡住了毛顺生的归途。毛顺生一见,满头的发根都竖了起来,即时觉得两腿发软,半步也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在了冰冷的硬地上。这时,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只见这只张牙舞爪的猛虎忽然踌躇不前了,晃动了两下脑袋,用力摇摆了几下尾巴、扫起一阵狂风,似乎是向瘫倒在地上的毛顺生“致敬”。毛顺生一时间不知所措,坐在地上直往后面移动身子,惊恐地睁大了两眼,直愣愣地看着这只可怕的华南虎。老虎长啸一声,然后转身离去了……

惊魂未定的毛顺生半天爬不起身来,当他确认了老虎不会再来,才渐渐地活动了一下四肢,然后站稳了双腿,往家奔跑。路上,他想此奇遇必定有某种神意——平日里他本不信神,经过这件事,他开始有些信了……

回到家,一听说儿子跑了,他顿时想起途中遇虎之事,立刻招呼了乡亲们点起火把漫山去找。文素勤在家里哭得死去活来,担心儿子遇有不测。毛泽民又急又担心,想跟了大人们一起进山去找哥哥,还是被父亲留在家陪伴母亲。

想去找孙子的毛恩普也被毛顺生强行阻拦下来。

两天后,在南岸私塾里,一个孩子走到邹春培的面前轻声说:“先生,润之还没有回家。”

邹春培的脸上显露着忧容,隔窗望一望远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两日两夜了……”

沉静的群山又一次笼罩在夜幕中,山间传响着男人们的一阵阵呼喊:

“石三伢子,快出来吧!”

“润之,快回家吧!”

……

山间丛林的小路上,一簇簇火把在晃动;人们连声的呼喊声中夹杂着一阵阵犬吠。而这时的毛泽东正裹紧了身上的衣服躺在一株大松树旁边的一片枯叶丛中,他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人们的喊叫声,知道是爸爸和乡亲们在寻找自己。他不肯露面,心想:先生会怎样?爷爷会怎样?爸爸会怎样?妈妈肯定着急……我又没做错事,先生为什么要打我?不能这样下山,不能回去……

夜深了,毛顺生懊丧地走进了家门。

文素勤满面愁容地看着丈夫,忍不住掉下了忧伤的眼泪:“已经三天了,三伢子准是没了,饿也饿死了……”

毛泽民依偎在母亲的身旁,忽闪着两只大眼睛对父亲说:“我也去找哥哥……”

“莫烦人,去睡!”毛顺生呵斥了小儿子一句,满脸愁云地坐下来吸烟,又狠狠地说,“这个伢子,真是害死人!”

年迈的毛恩普坐在堂屋里的一角不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吸烟,眼角处还有泪痕……

正在这时,李庆丰的父亲出现在门口:“找到了,找到润之了!”

毛顺生一听,立刻站起了身子;文素勤更是悲喜交集,眼泪淌得更多了,急忙说:“快进屋里来说,怎么找到的?”

李庆丰的父亲说:“我费了一天的时间,满山喊,他终于应了声;我好说歹说,才把他领下了山……”

一脸疲惫相的毛泽东出现在了门前,浑身上下如同一个泥人似的,被夜露浸湿了的衣服上沾满了草叶子,脸上脏兮兮的,只有两只眼睛炯炯地闪着亮光。

文素勤猛地扑上去抱住了儿子,成串的眼泪直淌下来:“好伢子,我的好伢子……”又连声说,“快去洗个脸,洗洗头,再吃点东西,睡个好觉,听妈的话,好伢子……”

毛泽民也近前拉了哥哥的手,伸出另一只手去为哥哥摘除沾在衣服上的草叶……

毛顺生连声向李庆丰的父亲道谢,然后回身板起了面孔,话语中却没有了往日的威严:“没事了,没事了!明日你去上学,先生不会再打你……”说着,上前替儿子理了理蓬乱的头发,“你要好好读书,莫再惹先生生气!”

这时毛恩普走上前来,沙哑着声音叫了一声:“润之……”

毛泽东立刻奔向了爷爷:“爷爷……”

毛顺生赶紧近前安慰父亲说:“好了,好了,润之已经回来了!”

毛泽东搀扶着爷爷重新坐下来,然后仰起脸来对父亲说:“先生为什么要打人?他不打我,也不可以打别的同学。”

毛顺生摇摇头,叹口气说:“先生不会再打你们的,你们要听话,好好读书。”

毛泽东点点头,再看看爷爷和妈妈,和弟弟一起笑了。

夜很深很深了。这一夜,毛泽东和祖父睡在一起,祖父同他说了许多话;临入睡时,祖父再三嘱咐他:“日后有机会,一定要到衡山的大庙去看一看。”

毛泽东问:“为什么?”

祖父没有多说,只是说:“去看了你就晓得了……”

从此以后,毛泽东在父亲的看管和邹春培的教授下,埋头在儒家的故纸堆里浏览、在孔孟学说的知识海洋里遨游,继承了许多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传统观念,懂得了许多具有5000年文化传统的中国伦理道德和知识学说……每日从私塾回到家里又总是废寝忘食地温习功课。毛顺生为了儿子的学业,也不再舍不得多耗费一些桐油了,而是嘱咐儿子:“夜里多看看书会记得牢,比睡觉要强得多哩!”

而爷爷又总会给两个孙子讲些诸如《大八义》、《小八义》或者《彭公传》之类的故事,那些“杀富济贫”和“除暴安良”的“英雄豪杰”的侠肝义胆,常常令俩人听得如痴如醉……

就在这一年,毛恩普终因体弱多病去世,葬在了毛家对面的一座小山上。那里是一处早年被“风水先生”看过的土山丘,据说是一块“风水宝地”,坐北朝南、风光八面,漫山长满了松树、大樟树、枫树和蒿草……

四、辗转求学苦用功 家庭暴力勇抗争(1)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7:56 新浪读书

辗转求学苦用功家庭暴力勇抗争

当毛泽东还在韶山冲的南岸私塾读书时,中国大地上已经发生了许多带有改变社会根本性质的重大变化。早在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亡命西安的慈禧太后为了取悦于侵入中国的西方列强和缓和国内的民族矛盾,借以保住她的统治地位,惊魂甫定便昭告天下,说是要推行“新政”,摇身一变将自己打扮成为了推行“新政”的旗手。

所谓“新政”,主要是在政治上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交部,“班列六部之前”;军事上设练兵处,裁汰传统的绿营兵,编练新军和警察;经济上成立商部(后改称农工商部),制定章程,提倡和鼓励资本家兴办商业;文化上废科举,办学校,提倡出国留学。

“新政”的推行,一方面在新军中激发了许多爱国的热血青年,社会上的民族资本得到了有利的发展,新学堂的学生里更是涌现出了大量思想敏锐、忧国忧民的革命先锋;另一方面,由于清政府的对外屈服、割地赔款,早已是国库大亏、债台高筑,腐败已极的官僚们借“新政”竭泽而渔,横征暴敛,广收田粮赋税,更加深了统治阶层与被压迫民众之间的阶级矛盾,各省农民自发的抗捐抗税斗争如燎原烈火,剧烈地震撼着大清王朝的统治基础。这是推行“新政”者们所始料不及的。

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洪流中,中国的民族资本得到了明显发展,从而壮大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队伍,进而激发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政治觉悟。在这种形势下,民主革命的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全国各地的革命团体纷纷涌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浪潮猛烈地冲击着封建腐朽的大清王朝。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2月,由国民教育会从日本东京派遣回国的留学生黄兴(1874—1916)、刘揆一、陈天华等人在湖南长沙发动、成立“兴华会”,推举黄兴为会长,响亮地提出了“驱除鞑虏,复兴中华”的口号。

同年7月,武昌成立了“科学补习所”,其成员多为出身寒微的下层知识分子,口号是“革命排满”;10月间,蔡元培、章太炎、陶成章等人在上海成立“光复会”,其宗旨同样是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建立民众的共和国。

这些团体的成立和所进行的大量革命活动,以及他们所广泛宣传的革命思想,如阵阵强劲的风潮迅速传遍了中华大地;尤其在长江流域各省,众多的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然而,绝大多数的偏僻乡村依然处在封建的闭塞之中。

是年秋天,毛泽东离开了韶山冲的南岸私塾,转学到关公桥私塾就读,塾师是毛咏生;这时,毛泽民也到南岸私塾去读书了。

第二年春天,毛泽东又从关公桥私塾转学到了桥头湾的私塾读书,塾师是周少希。

就在这一年,毛家又添一男——毛泽覃,字润菊,是为毛泽东的三弟,也是毛家的老幺。

毛泽覃的出生,使毛家的生活负担加重。为此,毛泽民被迫辍学了,他不得不回到家里帮助父亲耕种那15亩田地。

毛顺生知道二儿子一心想继续读书,但他只能用大道理来说服儿子:“你要晓得,你大哥已经读了许多书,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委屈你了;再说,家里的活计也需要有人打理,你大哥不在家,你就是老大,你不下田谁下田?”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8月20日,以孙中山为领袖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们,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同盟会”;以“同盟会”为核心,把原来许多带有地方性的革命团体联合起来,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16字革命纲领。

“同盟会”的成立及其革命纲领的提出,是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加速推动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秋季,尚未走出湘潭县的毛泽东再次转学,到了井湾里的私塾就读,塾师是毛宇居。这时,毛泽东开始读《春秋》、《左传》,并初步接触了自命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革命先驱者邹容的小册子《革命军》,以及陈天华写的《警世钟》和《猛回头》,促使毛泽东的思想开始向反封建、反压迫、反侵略的方向激进。在此之前,母亲所教诲的“多帮助穷人”,已形成了毛泽东的思想基础。这时他认定了今生今世要为天下的穷人多办事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逢恶就莫怕,逢善就莫欺”。

在这期间,毛泽东特别喜欢读的小说是《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精忠传》和《隋唐演义》等,他对这几部书中所描写的诸多人物形象充满了由衷的钦佩和赞叹。诸如《水浒》中的晁盖、武松、鲁智深,《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刘备、赵云,《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哪吒,《精忠传》里的岳飞、岳家军,《隋唐演义》里的秦琼、李世民等。他不喜欢《水浒》中的林冲,说他“逆来顺受”;也不喜欢《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说他“过于骄横”和“感情用事”;更不喜欢《精忠传》里的宋高宗,说他“只为自己的皇位而忘却了自己的父亲和亲哥哥”;尤其不喜欢《隋唐演义》里的李密,说他“胸无大志”,为人“不忠、不孝、不诚、不信”,惯于“投机取巧”和“出卖朋友”……

私塾放假期间,毛泽东就到田间去帮助父亲劳动。即便是这时候,他手上也要拿了几本“闲书”看,同时喜欢上了唐诗宋词,尤其爱读南宋大诗人辛弃疾的词,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吟上几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自从毛泽东读书识字后,毛顺生便让他帮助记账,还让他学珠算。毛泽东便开始在晚上记账,如果没有账可记,毛顺生也要指使儿子去干一些别的杂活。

毛顺生是个脾气暴躁的人,经常为一些小事打儿子,还经常让儿子们吃最次的饭菜。文素勤是位贤惠、仁慈的女人,待人慷慨、厚道,随时都愿意帮助和接济别人。她十分同情穷人,常常送米给那些前来讨饭的人。如果丈夫在家,她就不能这样做了。因为她知道,丈夫是不赞成施舍的。

为了这事,毛家曾发生过多次争吵。这时的毛泽东已经13岁了,在与父亲的“抗争”中,他发现了一个和父亲辩论的有效方法,那就是引经据典地反驳父亲。如果父亲责怪儿子“不孝”,他就引用经书上“长者必须仁慈”的话来反驳父亲;如果父亲指责儿子“懒惰”,他就反驳说“年纪大的人应该比年纪小的人多干活”;如果有外乡人来找他,而父亲又不让他出去,他就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话来说服父亲……

毛顺生自认为是“一家之主”,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得由他说了算,根本用不着同哪个“商量”;而毛泽东却主张“凡是大事都要商量”,当父亲的也不能事事“独断专行”。有一次,毛顺生请了许多客人到家里来吃酒,毛泽东竟当着众多客人的面同父亲争论起来。毛顺生当众骂儿子“懒而无用”,毛泽东一气之下,同父亲大吵起来,继而愤然离家出走。文素勤哭着喊着追上了儿子,劝儿子回去,毛顺生随后也追上来,边骂边呵斥儿子回家。

毛泽东本不想惹母亲伤心,但一见父亲那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便跑到一个池塘边,威胁说如果父亲再向前走一步,他就要跳进水里去。当父亲的坚持要儿子道歉并磕头认错,做儿子的同意在父亲保证不打自己的前提下,可以跪下一条腿磕头……

通过这件事,毛泽东意识到当他用公开反抗的办法来保卫自己的“权利”时,父亲就会“妥协”下来;可是如果自己保持温顺的态度,父亲就会更加严厉地打骂他。

家庭矛盾继续存在着,争吵之事时有发生。文素勤总是从中调解,尽其所能做丈夫和儿子之间的“协调人”。每当毛泽东和父亲发生矛盾时,毛泽民就会躲在一旁“观察”;毛泽民的脾气不像他哥哥那样倔犟,但外柔内刚,从小就向哥哥学习,有时候还能收到比哥哥的做法更好的效果。一次,毛泽民下午出去回家晚了,毛顺生火冒三丈地对妻子说:“回来罚他跪香!”

“跪香”是毛顺生用来体罚儿子的一种方法,就是让儿子双腿跪在地上,要等燃尽了一炷香或几炷香以后,才准被罚的儿子起身。

毛泽民从小就跟着他父亲干活,三兄弟中数他干活最多,人也极其忠厚老实。不管家里田里,毛泽民干的活总比别人又多又快又好,柴比别人家的孩子砍得多,榨桐油时总是他一个人推石磨,是个出力不叫苦的好伢子……

晚上,毛顺生回到家里,见到二儿子,一股火气涌上头顶,先是劈头盖脸地训斥了一通,然后罚他跪香。

毛泽民二话不说,当即跪了下去。毛顺生见儿子还很老实,火气消了许多,转身去干别的事情了。时间不长,毛顺生回屋再看儿子时,见他只跪了一条腿,顿时又来了火气:“你搞什么把戏?是不是又学你大哥?”

毛泽民却不慌不忙地说:“我有父母双亲,一条腿是父亲给的,一条腿是母亲给的;今晚,母亲没让我跪香……”

毛顺生一听,竟被儿子说得哭笑不得,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儿子,便不再吭声,这场风波就这样过去了。

事后,当毛泽东知道了这件事,称赞弟弟做得很好,说弟弟是“绵里藏针,老实中有倔犟,聪明中透着灵气”……

一天,井湾里私塾塾师毛宇居要外出办事,临行前嘱咐学生们规规矩矩地坐在屋里读书,谁也不准出去乱跑。

毛宇居前脚离开,毛泽东后脚便背着书包爬上了屋后的小山;他觉得与其闷在屋里读死书,还不如到外面来读,会记得更快、更牢……

在树荫下,毛泽东的心情舒畅极了。他一边读书,一边采摘山上的毛栗子。书的内容记熟了,毛栗子也摘了满满的一书包。

回到私塾,毛泽东分给每个同学几颗毛栗子,大家都很高兴。这时,毛宇居回来了,毛泽东上前去孝敬了老师一份毛栗子。不想,毛宇居非但不领情,还责怪他不守规矩,训斥道:“谁叫你到处乱跑?”

毛泽东争辩说:“闷在屋里昏头涨脑,死记硬背也是空的……”

“放肆!”毛宇居被气得涨红了脸,有心想罚毛泽东背书,可又知道这样做根本难不住他,便让学生们一起来到庭院中,指着天井对毛泽东说:“我要你赞井!”

毛泽东在庭院中转了转,再看一看天井,随后说道: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毛宇居一听大惊,同学们都拍起手来叫好。尴尬之中,毛宇居暗自佩服他的这位弟子才思敏捷、处事不惊,将来或可成大器……

是年,长江流域遭受水灾,湖南省的灾情十分严重。“同盟会”联络湘赣交界的“哥老会”以及当地的革命知识分子,于12月宣布了萍(乡)浏(阳)醴(陵)武装起义。因其仓促举事,缺乏严密计划,号令不一,加之会党本身的诸多弱点,号称3万之众的起义军虽然奋战近月,终以寡不敌众而告失败。

消息传到湘潭,人心浮动。

至此,城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风潮,已经开始波及并影响到了偏远的乡镇和山村。

当年冬天,毛顺生因家中的农活太多,又不想多花钱雇帮工,便让大儿子也辍了学。于是,毛泽东便和二弟一起在家帮父亲务农了。

五、旧婚姻如桎如梏 寄豪情博览群书(1)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7:56 新浪读书

旧婚姻如桎如梏寄豪情博览群书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的毛泽东已经14岁(虚岁15岁)了,这在乡里已经是“成年人”了。

辍学后的毛泽东白天要在田里干一个整劳力的活,晚上还要帮父亲记账。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抓紧时间学习,贪婪地阅读了那些能够找到的除了经书以外的各类书籍,包括天文、地理、医学、数学、周易、奇门遁甲、相书、明清小说、诗词格律、各类杂记、传记、地方志、神话故事等等。

毛泽东渐渐地发现,他所读的书中描写的人物大都是一些“勇士”、“豪杰”、“官员”或者“文人学士”,再就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极少有贫苦农民被描写成主角。这些,引起了他不断地分析和思考。

知识面越来越广了,毛泽东由自己不信神、不信佛到劝说母亲最好也不要再信神、信佛了。文素勤对于大儿子的这种思想变化感到忧心忡忡,并时常责备大儿子对于敬神拜佛的仪式漠不关心。

毛顺生为毛泽东定下了一门婚事。女方家住湘潭县杨林乡赤卫村楼前门,有田产,不乏读书之人,在当地也算得上是颇有声望的大户人家。女方姓罗,比毛泽东大3岁,在家中排行第二,是长女且长到18岁时已经出落得非常美丽聪明而又丰满柔顺,且为人贤淑、通情达理。

毛罗两家本是世交,毛顺生便主动向罗家提出了儿女结亲的要求。罗家见毛泽东长得已是一表人才,且又知书达理,毛家与罗家也算是门当户对,便答应与毛家结为秦晋之好。

毛顺生为人精明,勤俭持家。毛家急需要解决劳动力的问题,所以希望毛泽东早日成婚,家中也好多一个帮手。

虽然毛泽东反对这门婚事,但拗不过父亲的专横,也不愿惹母亲伤心,只得违心地遵从了父母的意愿。毛罗两家选择了良辰吉日,为毛泽东和罗小姐按照乡俗族规举行了热闹的婚礼。

但是罗小姐万万没有想到,自从她嫁到毛家以后,却根本得不到丈夫的爱。虽然她十分贤惠,对公婆极尽孝道,除了帮助婆母料理家务,还要尽心竭力照顾丈夫的一切,对丈夫体贴备至。但是,封建的包办婚姻使她和丈夫之间无法沟通感情。毛泽东始终不满这桩婚姻,他从不与妻子同房。而罗小姐心中有苦说不出,她对丈夫的一片痴情也只能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付诸东流……

转眼到了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经过舅舅的再三说情,二弟毛泽民又去南岸读书了,毛泽东便成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

是年,毛泽东因母亲生病许了愿,便遵从母命独自跋涉了100多里路,专程到南岳衡山的大庙去朝佛进香。

一路上,毛泽东风餐露宿,全凭着年轻人的一股朝气和健壮的体魄。为了节省几个铜板,他几乎没有买过一顿饭吃,只吃自带的干粮,渴了就喝几口山涧的泉水。这是他第一次远离家门,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便踏上了风景秀丽、寺院众多的衡山。

毛泽东先去了南岳的大庙中,极其虔诚地为母亲拜佛进香还愿。诸事完毕后,他信步游览了南岳真君祠大殿,又去了嘉应门、御碑亭和寝宫,对御碑上刻的字看得格外仔细、认真。接着,他登上了衡山的主峰祝融峰。这里山高林密,气势雄伟,登上山顶可以俯瞰盘亘数百里的大小72座山峰,漫山的苍松翠柏和一簇簇红了的枫叶,令极目远眺的毛泽东顿感心旷神怡、感慨万千,极大地激发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诚挚的爱和深深的情,同时也更加激发了他要走出大山、去到更广阔的天地间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他想:祖父生前一再嘱咐自己,有机会一定要到衡山的大庙看一看,是很有道理的……

1909年(清光绪三十五年),韶山冲来了一位名叫李漱清的教师,这位长沙法政学校的毕业生,是个思想开朗的维新派人物。他家在韶山冲,与毛泽东的同学李庆丰是本家。他回到家乡以后,积极主张废庙宇、办新式学校以开发民智,尤其反对封建迷信,反对女人们缠足,反对男人再留辫子……

李漱清的返乡,引起了乡里人的广泛争论,李漱清被一些思想守旧的人斥为“过激派”。毛泽东却很欣赏他的主张,从这个新派人物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摆脱封建礼教束缚的朝气和激情,便常去他家借书看,并听他讲述许多有关中国和世界的大形势。后来又带了二弟毛泽民同往,从他那里接受新知识,感受新思潮。李漱清也深深感到毛家的这两兄弟领悟性极强,有着自强不息的求知欲望和拼搏进取的蓬勃朝气。

在李漱清那里,毛泽东借了《盛世危言》这本书,经常同二弟一起反复阅读和讨论,兄弟俩都很赞同书中提出的“激进”观点。《盛世危言》是中国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政治思想的杰出代表郑观应所著,书中认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方的装备,诸如铁路、电话、电报、轮船等,所以应该把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到中国来。

对于书中开头的第一句话:“呜呼,中国将其亡矣!”使毛泽东两兄弟的感触颇深。书中叙述了日本占领台湾的经过,并写了朝鲜、越南、缅甸等国家被外国侵占的情况;读了这些,毛泽东两兄弟对中国的前途感到沮丧,并初步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两兄弟的这些活动,自然躲不过毛顺生的眼睛。他见两个儿子总往李漱清那里跑,便对他们讲:“要当心哩!他可是个‘危险’人物,你们最好莫理他……”

但是毛泽东却从此有了更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他与二弟共同焕发出的英雄气概催促着他尽快走出韶山冲,投身到更加广阔的社会中去,迎接大风大浪的挑战……

毛泽东厌倦了在田间劳动,屡次遭到父亲的训斥和责骂,为此父子之间发生了多次口角。一气之下,毛泽东再次离家,先到乌龟井私塾读了半年书,塾师是毛岱钟,是一位失业的学法学的人;后来,他又到东茅塘的私塾就读,塾师毛麓钟,是一位精通经史的老先生。这期间,毛泽东还读了许多当代人写的文章和不少宣扬新思想的书。他的学习方法很放任自由,诸如填红蒙字,他总是不填不蒙,而是自己放手去写,他写的毛笔字比其他同学照填照蒙出来的字还要好得多。

在这段时间里,毛泽民便学着哥哥一边务农,一边学习,并经常同小伙伴们谈古论今,一旦讲起来又总是滔滔不绝,绘声绘色,不久便被乡里人们认为是他们当中最有学问的人。一些大人又联想到他的哥哥毛泽东,都觉得毛家的这两兄弟气度不同寻常,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已令乡人们刮目相看了。

毛家的老幺毛泽覃这时也4岁了。

心地善良的文素勤知道大儿子心高志远,二儿子忠厚老实,三儿子调皮捣蛋。她知道家里“关不住”大儿子,又为家里缺钱不能供二儿子“读长书”感到难过,有时便瞒了丈夫悄悄塞给二儿子几个铜板,让他自己去买书读。她希望二儿子也能像大儿子一样多读一些书,终有一天能改变毛氏家族世世代代“牵牛尾巴”的命运。

毛泽覃从小异常活泼、机灵顽皮,经常突如其来地搞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破坏”,搅得大人们防不胜防。他或是偷偷地放跑了家里养的猪,或是背着人打碎了吃饭的碗,或是在别人的木板床上偷偷放几条小虫子,有时还故意将大嫂洗好后晾晒的衣服再弄脏,而且还经常纠集了乡里的小孩子们玩“打仗”的游戏,一天到晚跑东跑西地不消停,就连父母也拿他没办法。毛泽覃自小谁的话都不听,天王老子也不怕,唯独在他大哥毛泽东面前规规矩矩,他信服他大哥,崇拜他大哥,只听他大哥一个人的话。

这一年,大清朝的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穷途末路的晚清王朝又遵照慈禧死前颁下的懿旨,将年仅4岁的皇族爱新觉罗?溥仪扶上了皇帝的“宝座”,更加速了大清王朝的彻底灭亡。

1910年春,毛泽东的结发妻子罗氏女病逝,按族规葬在了毛家对面的祖坟地中。

年仅20岁的罗氏女就这样过早地逝去了。在她与毛泽东3年的婚姻生活中,从未得到过丈夫的爱。她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她渐渐变得郁郁寡欢。她只能默默地信守着从一而终的古训,直至死去。

是年夏初,毛泽东仍在东茅塘的私塾中读书。有一天,学生们看到许多贩豆子的商人纷纷从长沙跑回来,便围上前去问为什么要离开长沙?豆商们说,省城发生了大暴动。

由于饥荒,长沙城里聚集了成千上万的饥民。饥民们选派了几个人到抚台衙门去请求救济,不但遭到抚台大人的断然拒绝,还被训斥说:“你们为什么没有吃的?不就是一人一口饭吗?城里有的是粮食,我就从来没有饿过……”

饥民们被激怒了,他们围堵在抚台衙门的大门前,还有许多饥民涌上了湘春街、太平街直至小吴门外。愤怒的饥民们集合起来奋力攻打抚台衙门,并用大刀和斧头砍断了府衙前的旗杆,并且赶走了抚台大人……

后来,一个姓庄的省府幕僚从抚台衙门里骑着马走出来,说官府将采取措施帮助饥民,但需要时间和步骤、安排;饥民们感到他的这个许愿还是可以信赖的,便放弃了对抚台衙门的攻打。

没过多少天,朝廷派员来降了圣旨,严厉谴责了那位姓庄的省府幕僚“勾结暴民”,革除了他的官职;新任抚台立即下令逮捕暴动领袖,其中许多人被斩首,被杀的人头还被挂上了旗杆示众,用以警告日后胆敢再暴动的人们。

豆商们叙说的这件事,引得学生们议论了好多天,给毛泽东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跟“暴民”在一起的那些人,也和自己家里的人一样、是普通的人,对于他们的被杀头、被镇压,毛泽东深感愤慨和不平。

又过了一个多月,发生在韶山的另一件事也对毛泽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韶山的一个秘密会社“哥老会”的会员们,同本地的一个财主发生了冲突,这个财主到衙门里去控告了这些“哥老会”的人。官府得了这个财主的贿赂,判处“哥老会”的人败诉,但“哥老会”的人们不屈服,采取行动与财主和官府相对抗,这些人占据了距离韶山不远处的浏山,并在山上建立起了营寨。官府派了重兵去攻打他们,那个财主便趁机四下里散布谣言,说“哥老会”打起反旗时曾杀了一个小孩子“祭旗”。这次组织人们起来闹事的领袖是一名姓彭的铁匠,他领导人们几次与官府派去的军队打斗,终因寡不敌众而被镇压下去,彭铁匠也被官府杀了头。但在乡里人的心目中,彭铁匠是一个英雄,大多数人都同情“哥老会”的人,同情这次起义。

耳听省城长沙饥民和眼见韶山乡里人闹得越来越凶,毛顺生便托人到东茅塘的私塾去叫回了毛泽东,很严厉地告诫他不要听信外人的传言,不要参与任何人鼓动的聚众活动。文素勤也担心这个儿子在外边会闹出什么事来,便劝说他不要再去东茅塘读书了。毛泽东说了他的看法:“穷人没办法生活下去才会闹事,这不能怪穷人,只能怪官府!”并说,“如果官府的人善待穷人,拿出粮食来救济穷人,穷人是不会起来闹事的;官府的人和那些有钱的人勾结起来欺压穷人,穷人们实在忍受不下去了,所以要闹……”

见到儿子这副态度,毛顺生觉得再采取强制的手段是不行了,只得另想办法。为了稳妥起见,他决定送大儿子到湘潭县城一家同他有来往的米店老板那里去当学徒。起先毛泽东并不反对这样做,觉得这样做也许是件有意思的事;可是就在这时,他听说外祖父家所在的湘乡县成立了一所与私塾不同的新式学堂,于是决心去那里继续求学。

毛顺生开始时坚决反对大儿子去新学堂,一是听说新学堂里的费用太高,二是听说那里的教学方法“过激”。为此,父子俩大闹了一通,儿子威胁说,如果不让他去湘乡县的新学堂读书,他也不去湘潭县城里的米店当学徒,而要离家出走。父亲则强硬地表示说,如果儿子离家出走,他不会给一文钱——就这样,父子俩僵持着,文素勤哪个也劝不了。恰在这时,文家来人说毛泽东的一个表兄就在湘乡县的新学堂里上学,新学堂里虽然不怎么重视经书,较多教的却是些西方的新学,教学方法也相当“激进”,但这种先进的教育可以增强人们赚钱的本领。毛顺生最终还是满足了大儿子去新学堂读书的强烈愿望。

得到了父亲的允许和经济保障,毛泽东立志闯出韶山冲的这一时刻终于到来了。

时近深秋,韶山冲天高气爽、金桂飘香,青山绿水伴着簇簇枫红和一片片金黄色的待收稻田,呈现着一派温暖、祥和的景象。

毛泽东就要离开家乡了。临行前的夜晚,一轮明月挂上树梢。在毛家“凹”字型的房舍里,文素勤拉着儿子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到了新学堂一定好好读书,抽时间常去外祖父家看一看,顺便时不要忘了给家中捎信来;毛泽东频频点头答应着母亲,望着母亲那日渐衰老的面容,一股母子连心的骨肉亲情令他潸然泪下……

在堂屋里,毛泽民认真地为大哥收拾着行装;三弟泽覃看上去倒显得极为安静,似乎他也晓得大哥就要出远门了,在这个时候不应该调皮捣蛋。只有父亲坐在竹凳子上默默地吸着旱烟,并不时发出一阵阵咳嗽声。作为父母的长子、作为弟弟们的大哥,毛泽东明天就要离开他们,就要离开生他、养育他的韶山冲了。

深夜,明月渐渐升高。躺倒在木板床上的毛泽东久不能寐,一种从未有过的无以言表的激情,使他平日里对父亲的“恨”好像突然间消失了,而对母亲的爱却更加眷恋、更加深切了。他又一次起床,坐在昏暗的桐油灯下,澎湃的激情令他不能自持,拿起笔来,饱蘸浓墨,改写了一首日本政治家的诗留给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一轮红日升起在东方。

17岁的毛泽东告别父母,并特别嘱咐小弟弟泽覃在家好好听父母的话、听二哥的话,不要再调皮捣蛋;小泽覃突然间像是长大了许多,听了大哥的临别嘱咐,使劲地点头答应着,保证以后不再调皮。

毛泽东双膝跪地向父母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起身背向了家乡。毛泽民挑着一担行李,迈开大步送大哥上路了。

六、少年立志出乡关 忍辱赍志东台山(1)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7:56 新浪读书

少年立志出乡关忍辱赍志东台山

毛泽东在二弟毛泽民的陪伴下离开了韶山冲。

一路上,一阵阵秋风送爽,一阵阵桂花飘香。毛泽东几次要换了弟弟肩上的担子,都被弟弟拒绝了;毛泽民脸上淌着热汗,越走越有劲,他真心希望哥哥走出家门到外面去闯天下,并羡慕和感谢哥哥为他和三弟的将来先行去闯出一条人生的奋斗之路……

两兄弟就这样一路走着、说着、笑着,向南步行了50多里的路程——途中,毛泽民问哥哥:“离开家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首先是要掌握知识,开阔眼界,见见世面,然后再说具体做什么。”毛泽东这样回答。

临近中午时,两个人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下歇歇脚,吃了几口随身带着的干粮,然后继续赶路。

午后,兄弟俩到了湘乡县城南的东岸坪。在东岸坪古木参天、巍峨葱茏的东台山下,一处砖砌的圆形院落展现在碧波荡漾的涟水河畔,远有桂林茶山,近有稻田滚浪——这里就是东山高等学堂了。

毛泽东两兄弟进入围墙,但见小河环绕,流水清清;河边草茂林森,鸟语花香。第一次进入并亲身感受到这么幽雅而肃静的环境,两个人高兴极了,先在小河边洗了脸,然后找了文家表兄领他们到学堂的“入学登记处”为毛泽东注册。

毛泽东以为这所学堂是专门为湘乡人开设的,便填写自己是湘乡人,同时交纳了1400个铜板,作为5个月的膳宿费和学杂费。

看着哥哥办好一切入学手续之后,毛泽民就要离开学堂了,说是受母亲之托,要到唐家土乇去看望外祖父一家人。临分手时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对二弟再次吟咏了宋朝女诗人李清照的一首五言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东山学堂是戊戌以前最早兴办的新式学堂之一,它实行“新式教育”法,讲授内容包括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这些都大大开阔了毛泽东的眼界;毛泽东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孩子在一起上学,从来没有与这么多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环境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这对他来说不能不算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的人生考验。

这里的学生大多是地主子弟和有钱人家的孩子,一个个衣着讲究,这使毛泽东从心里感谢父亲舍得花这么多的钱供他到这里来念书。初来乍到,毛泽东说话的口音带有浓重的乡土气,再加上他衣着朴素,只穿了两件自以为像样的短衫长袍,脚上穿着草鞋,在同学中年龄又偏大,先他入学的学生们便找各种机会、利用各种场合奚落他、歧视他,这给他的心灵深处蒙上了十分沉重的阴影,也促使他暗地里更加发奋读书。

毛泽东感到自己被人冷落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原籍并非湘乡县人;入学的学生是否是湘乡人,学堂是不限制的,所以毛泽东去改写了注册登记,写明了自己的籍贯是湘潭县韶山冲,这使他在学生们中间更加受到歧视。湘乡县在习惯上分为上、中、下三里,上、下两里的人纯粹由于地域观念而争斗不休,多少年来势不两立;毛泽东在这种态势下采取了“中立”的态度,因为他本来就不是湘乡人,结果三派学生都疏远他、看不起他。

那些富家子弟经常欺辱毛泽东,对他蛮横无理,不仅给他取了一个极为难听的绰号,还有人当众嘲笑他、讥讽他说:“挑粪桶去吧!还穿草鞋呢,脚上有牛粪哩!”

尤其不能令毛泽东容忍的是,不知谁探听到的消息,知道了毛泽东在家时曾经讨过老婆,有人便拿这件事挖苦他说:“上什么学呀?回家抱伢子去吧!莫把老婆一个人晒在家里……”

所有这一切,都极大地伤害了毛泽东的自尊心,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毛泽东发奋进取的拼搏精神。同学们的态度,对刚刚步入社会的毛泽东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和伤害。他把自己内心深处的许多想法都记录在了一个小本子上,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借以发泄自己的苦恼、怨恨和激励斗志。他写道:

我连自己的老子都敢反,何况你们这群娃娃!全中国我都敢反,何况你们这群碌碌小人!

类似这样的话,他也对他同在东山学堂读书的表兄讲了。

此时的毛泽东,先是爱读南宋大诗人陆游写的一首《卜算子?咏梅》词;心情消沉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在教室外面树丛中的空地上一边踱步一边吟咏: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后来,他又喜欢上了唐朝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写的一首《题菊花》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面对众多同学的排斥,多数情况下毛泽东并不直接反抗,而是独处一隅,默默地写了一首《咏蛙》诗,借以发泄他内心深处的强烈不满: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身处逆境,毛泽东忍辱赍志,他经常联想起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感叹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那种虽遇险山恶水、妖魔鬼怪、千难万险而不屈不挠、一直奋而前行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同时联想到《水浒传》中众豪杰的英雄群体,还联想到了《三国演义》中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到荆州投奔刘表时讲过的一句话:“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

在这一段郁闷的日子里,他学会了吹长箫。

夜深人静时,他会拿了长箫独自一个人到靠近学堂围墙附近的山坡地上去吹。月光下,松树旁,呜呜咽咽的箫声会传出很远很远。深沉激昂的《高山流水》,起伏跌宕的《十面埋伏》,如行云疾风,如寒夜飘雪。这箫声又总会引来有心人的侧耳聆听——其中,就有东山学堂的校长李元圃;自从听了毛泽东的箫声,李元圃特别注意了这个年轻人……

不久,在一次考试中,毛泽东在试题《言志》的作文中大胆抒发了积于他内心深处的胸怀和抱负,尽写了李清照和黄巢的诗句,还写了刘备在未得志时对刘表讲过的那段话。李元圃看了毛泽东的试卷后,大加赞赏,兴奋地对同事们说:“不错,我们学堂终于录取了一名建国之才!”

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旧址。这所学校是湖南最早的新式小学堂之一,毛泽东是慕名而来。如今东山学校的校名为毛泽东亲笔题写(新华社稿)

教师们听了李元圃校长的赞赏,纷纷索要了毛泽东的试卷来看,也都觉得这个学生的志气不小,将来或可以办成几件大事。得到校长与老师们的赞赏和重视后,毛泽东在东山学堂学习的信心倍增,进步很快,由此更加受到了老师们的喜欢。尤其是教经书的老师贺岚岗,特别喜欢毛泽东写的一手好古文,深感他的这名学生不同凡响,还特意买了一本《了凡纲要》送给毛泽东看。

这时,毛泽东听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都已经死去了,新皇帝宣统(爱新觉罗?溥仪)也已经登基两年了;这时候的毛泽东还不是一个反对帝制的人,他的头上还留着代表清朝国民的长辫子,他单纯地认为皇帝和大多数的官吏都是诚实、善良和聪明的人,他们需要的仅仅是像康有为、梁启超那样的志士协助他们进行社会变革罢了。

这一时期,毛泽东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书籍,他对记述中国古代帝王尧、舜、禹,以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的内容特别入迷,同时还读了一些外国的历史和地理,掌握了一些国家在外交方面的相关知识;在一篇讲述美国南北战争的文章中,他第一次读到了“美国”这个国家的名字。

一天傍晚,毛泽东见到他在校的好朋友萧子升手里有一本书,书名是《世界英雄豪杰传》,便借过来读。法国皇帝拿破仑、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以及惠灵顿、格拉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和林肯等人的英雄事迹,深深感染了毛泽东。还书时,他对萧子升很是抒发了一番感慨:“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

没多久,毛泽东又读到表兄送的两本书刊,其中一本是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这些书刊,所介绍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变法维新的理论和主张,使毛泽东激动不已,他把其中的许多内容完完全全地背了下来。他还特别喜欢梁启超的“文风”和其写文章所用的“野狐”笔法,认为“其文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则别有一种魅力”。

从此,毛泽东一改以往的写作方法,而效仿梁启超的文风,深得康、梁笔意,经常受到校长李元圃的当众褒奖……

这一阶段的学习,使毛泽东否定了孔孟之道,继而赞同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图强的爱国主义思想,崇拜拿破仑、华盛顿等资产阶级革命家,主张富国强兵之道。他还为自己取了个“子壬”的别名,即“以天下为己任”之意。

在此期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起的反封建专制的###和各种规模的武装起义在全国范围内已是风起云涌;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思想论战仍在继续,以“同盟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明显地占据了理论上的优势;推翻满清政府的大规模武装起义已经是箭在弦上……

众多的社会名流纷纷预测着中国的未来——其中梁启超独具慧眼,大胆地预言:

中国的未来必属湘人!

纵观中国近代史,曾名噪一时的曾国藩也曾讲过这样的话:

山川灵气独钟湘人!

得湖南者得天下!

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说:

湘人不倒,华夏不倒!

似乎整个近代湖南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它一直是中国强有力的政治家的摇篮,三湘男儿多有铤而走险者!一连串著名人士的名字都与湖南连在一起,诸如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杨度、黄兴、蔡锷、陈天华……真可谓数不胜数。

秋去冬逝,春光又至。

毛泽东在东山学堂学习已经半年了。他越发感到东台山已经不能容纳他的心胸了——夜里,他常常独坐校外,或倚了山坡地上的青石,或坐在芳草萋萋的河边,面对着清冷的山光月色和潺潺流水,一个人吹箫,箫声在山间的丛林中久久地徘徊、荡漾;白天,他又总爱去登山,直至东台山顶,极目远眺,慷慨而歌汉高祖刘邦的诗句: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他渴望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到更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中去!

毛泽东下定决心:首先要离开湘乡,到长沙去!

七、长沙求学寻挚友 习文尚武搏激流(1)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7:56 新浪读书

长沙求学寻挚友习文尚武搏激流

1911年春。

在东山学堂一位老师的介绍下,毛泽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湘乡县驻省中学,由此来到了长沙。

政局的动荡不安和急剧变化,使毛泽东的思想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震荡,但一时间他又难以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快节奏,他需要时间进行观察和思考,以尽快赶上并能驾驭他所面临的一切。

在长沙,有生以来他第一次看到了报纸——《民立报》。这是一份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报纸,主编于右任,报纸上刊登了发生在广州的反清起义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的消息;当毛泽东读了这次悲壮起义的报道后,心中一阵震撼,令他彻夜难眠……

不久,他又听人谈起了孙中山和“同盟会”的许多事。一时间,各种信息纷至沓来,什么改良派、革命党、保皇派,许多新名词需要他认识、理解和消化;报纸和社会上的各种消息,大都是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平均地权和富国强兵的呼声,所有这一切简直令他应接不暇。

18岁的毛泽东,风华正茂,一腔爱国热血在他的胸中澎湃、激荡着。他写了一篇题为《救国图存论》的“文告”,大胆地贴在了学校的砖墙上——这是他第一次向世人公开发表他的政见。

虽然,他的这篇“文告”颇具古怪而离奇:他明确主张“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组建民国新政府”,赞同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从日本召回国内来担任新政府的总统,却又提倡由晚清王朝的保皇党魁首、改良派领导人康有为任国务总理,再让梁启超当外交部长。但是,从中仍可以看出,他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还是相当快的,并能迅速从思想上把对康、梁的首要推崇让位于孙中山。

他毫不含糊地对萧子升说:“我们总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至于重蹈越南、朝鲜、印度的覆辙。你知道,中国有句古话,说是‘前车之鉴’。而且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

他还说:“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积弱不振,要使它富强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时间长不要紧,你看,华盛顿不是经过8年的艰苦战争之后,终于夺得了胜利,建立了美国吗?我们也需要准备长期奋斗!”

1911年5月,长沙城里的学生们为响应广州、武汉、成都、长沙等地民众掀起的维护粤汉、川汉铁路开采权的“护路运动”,纷纷用剪掉留在头上的辫子来表示他们的反清激情;毛泽东便和他的一个朋友率先剪掉了各自头上的发辫。这一举动遭受到了一些思想守旧学生的强烈反对,这些人便和毛泽东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辩论中,毛泽东和支持他的十几名学生一起,强行剪掉了另外一些学生的发辫——这件事在学校里被闹得沸沸扬扬,好长一段时间才平息下来……

同年9月,由“同盟会”成员组织并领导的武装起义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昌城爆发;毛泽东听说后,决意到武昌去参加“革命军”。恰在这时,长沙城里也发生了有组织的民众暴动;为此,抚台衙门统领的兵丁和参加暴动的民众展开了激烈的枪战,一时间城里城外枪声大作。听到枪声,毛泽东跑去“观战”,感受到了广大民众身上的那股势不可当的革命豪情,令他激动不已……

很快,“革命军”取得了胜利,并在长沙成立了响应武昌起义的都督府;不久,新成立的都督府开始招募新军,毛泽东毅然决然地去报了名。

1911年10月末,毛泽东在长沙新军25混成协(旅)50标(团)第一营左队当了一名列兵。

在新军中,毛泽东很快同士兵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友情。这些士兵大多来自乡村,很多人是农民、铁匠、木匠和泥瓦匠;大家都很喜欢毛泽东,也很尊重毛泽东。因为每到开饭时间,别人都去吃饭了,唯独毛泽东站在人们中间读报纸,或宣讲“创建共和”的必要性,士兵们都把他看成是他们当中最有学问的人。许多士兵经常请毛泽东代读家人的来信和写家信,毛泽东也很愿意为大家做这些事情,并经常同大家在一起拉家常。

发放枪支的这一天,毛泽东领到了一支汉阳造的步枪。毛泽东对这支枪爱不释手,每天都要精心地擦拭和保养;在毛泽东看来,这支枪如同是他的第二条“生命”,因为他不仅要用这支枪去消灭敌人,而且这支枪还是他人身安全的最可靠“保障”。

毛泽东每月可以领到7元钱的军饷,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拿到他自己挣得的“薪水”。他每月为父母节省下3元,膳食费需要交纳2元,剩下的钱用来买书、买水。士兵们的生活用水必须到城外去挑,毛泽东觉得自己毕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他既不能远离营房去挑水,但也不能白白“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所以每天用水总是给些“报酬”,或者花钱雇用工去挑水。

毛泽东所说的话,士兵们都很爱听;毛泽东所做的事,得到了士兵们的广泛拥护,几乎人人都愿意同他交朋友——新的环境,新的面孔,新的生活内容,使毛泽东感受到了不同于学生的另一种新的人生内容。

看了发表在《湘江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毛泽东第一次读到“社会主义”这个词。他多次同学生和士兵们讨论这个词,其实这份报纸上所说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是社会的一种改良主义罢了。毛泽东还读了一个叫江亢虎的人写的一些关于“社会主义”及其原理的小册子;他热情地给许多同学写信,谈论这个问题,但只有一个同学回信表示赞同。

尽管如此,“社会主义”这个名词,还是像一道闪电一样,在毛泽东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毛泽东舍不得丢掉任何一件穿旧了的衣服,即便是内衣、内裤、袜子、布鞋,他总是脏了洗、破了补、补了还穿;有的衣服在别人看来实在是破旧得不能再穿了,几次劝他扔掉,他又总是说:“破了旧了不要紧,能穿就行;况且是穿在里面的衣服,别人又看不见,自己觉得舒服就行。”

这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他的父母一生节俭,虽然有些“家业”,但毕竟不富裕,一家人总是勤勤恳恳地过日子。毛泽东从来没有使用过牙膏,而是用盐粉。这样一点一滴地节省下来,毛泽东每月能够积攒下近50个铜板,这对乡里人来说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了。毛泽东日常生活中的这些习惯,得到了许多士兵的赞赏和效仿,就连他的上级长官知道后都夸赞说:“毛泽东是个有心计、有志气的人。”

12月29日,在异国漂泊达16年之久的孙中山从欧洲回国,受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热烈欢迎和拥戴,全国范围内的革命军备受鼓舞,气势为之大振。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向中外正式宣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实行共和体制,国家纪年改用公历,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2月12日,清帝被迫接受了“优待条件”而宣布“退位”,并颁布了“退位”诏书。1913年春,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继续求学。这是在该校预科读书时的毛泽东(新华社稿)2月15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被北洋军阀袁世凯所篡夺——新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南京“选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随后,南京政府被迫解散。

大清王朝已经垮台,革命似乎已经过去。毛泽东决定脱离军队,留在长沙继续求学读书。1912年春,他在长沙先后报考了警察学校、制造学校、政法学校、商业学校,最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中学。但他渐渐感到学校课程太浅、内容陈旧,就连诸多的校规也使他感到烦琐。当他读了《御批通鉴辑览》以后,得出结论:与其在这里读死书,不如独自看书学习。

当年秋天,毛泽东主动退了学,寄宿到长沙新安巷的湘乡会馆,开始了他艰苦的自修生活。他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省立图书馆博览群书。从湘乡会馆到省立图书馆要走很长的一段路程,每天他都步行去,边走路边吃些零食填一填肚子;一旦进入图书馆坐下来看书,他的思想就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到了中午也不走出去吃饭,直到晚上闭馆才离开。为这种求学精神所感动,图书馆的人便主动帮他买两块米糕或者买张油饼回来充饥。

在这个图书馆里,毛泽东第一次看到了一幅世界地图,世界之大令他震惊!中国原来如此之大!世界原来如此之大!

在这段日子里,毛泽东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史地、哲学等书籍,特别是精读了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代表著作,诸如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卢梭的《民约论》、斯宾塞的《逻辑》,还读了不少浪漫主义的诗歌、小说、日本的《源氏物语》及古希腊的传说故事。他习惯写读书笔记,每读一部书他都要写下心得体会,凡书中重要的语句或者段落他都会写下批语,同时还要抄录下来带回会馆去,留待夜间再读、再欣赏、再研究……

这时的毛泽东继受康、梁思想的影响之后,又受到了一次比较系统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

在阅读《新民丛报》时,他写下了这样的批语:

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也,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拥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法令为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

入冬时节,在毛泽东寄宿的湘乡会馆里,又陆续住进了很多“退伍”或者被军队遣散的湘乡人。在穷困潦倒和百无聊赖中,这些“退伍”军人和学生之间总是发生争吵或者斗殴、甚至打架。一天晚上,士兵和学生之间的敌对情绪终于引发了大规模的武斗,双方大打出手。毛泽东在湘乡会馆再也住不下去了,只得离开另外寻找新的住处。他的父亲让人捎信来:要想继续得到家里的经济支持,除非他继续进学校读书;毛泽东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前途”,差不多决定自己最适合于去当一名教师。

是年冬天,长沙的天气很冷。居无定所的毛泽东虽然处境艰难,但并没有因此穷困潦倒,而是心存朝气,寻机进取……

一天, 湖南师范学校的一则招生广告,使毛泽东怦然心动。广告称,考生一旦考试合格入学,学校将不收学费,而且膳宿费也很低。父母支持毛泽东投考这所学校,并托乡人带了一些钱给他。在众多的考生中,毛泽东以其优异的成绩名列榜首。

八、进师范求知若渴 勤发奋历经蹉跎(1)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7:56 新浪读书

进师范求知若渴勤发奋历经蹉跎

当1913年的春天来临之际,20岁的毛泽东已经是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的学生了。

湖南四师是一所新型的学校,校规很多、很严。毛泽东本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不满意这些束缚学生手脚的条条框框,只赞成其中极少数的几条。他反对把自然科学列为必修课,他想专修社会科学,每次自然课的考试得分都不高。他最讨厌的必修课是美术,尤其厌烦画静物写生,每次上美术课,总是心不在焉地草草画完就离开了教室。一次图画考试,他只画了一个椭圆交卷,气得监考的谭先生问他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我画的是蛋。”结果,他的图画课只得了40分。幸亏他的社会科学每课程得分都很高,才将其他课程的低分平均值提高了……

被学生们戏称为“袁大胡子”的国语老师袁仲谦,嘲笑毛泽东的文风喜爱效仿梁启超的“野狐”笔法,认为梁启超写的文章根本不值得一读……在袁仲谦的教授和帮助下,毛泽东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文风,进而精心去钻研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章,并由此学得了写古文的精髓。

是年,17岁的毛泽民在韶山冲与王淑兰结了婚。毛家多了一个劳力,文素勤有了帮手,毛泽东在长沙学习也就更安心了。

1914年春,第四师范学校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合并;从这时起,毛泽东就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了。在一师,他依旧坚持以自学为主,博览群书和重点攻读相结合,重点读中国历史,并养成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凡是自己的书,他总要先准备好了朱、墨色的两支笔,遇到认为观点正确、文字精辟之处,便加以圈圈点点,并写上“此论颇精”、“此言甚合吾意”等眉批;遇到不顺心的地方,就画杠子、打叉、写上“此语不通”、“此语不精”等文字。凡是他阅读圈点过的书籍,有时先用朱笔圈点,然后再加上墨笔圈点,常常是在批语上又加写了新的批语。在他加写的批语中,多是联系中外历史上著名人士的学说,先分析、综合,然后进行评论、引申,借以阐述自己的观点。

凡他读过的书,有的书籍陈旧了,很容易破损,他总要用纸张认真粘贴好;遇有线装本的书籍,他也会拿了针线重新装订好。这个习惯,使很多人都愿意借书给他看,就连老师讲课用的教材和备课用的笔记本,也愿意借给他阅读、学习。

毛泽东还特别勤于写读书笔记。他听课记有“讲堂录”,自修写有“读书录”,选抄全文的有“选抄本”,摘录精要文选的有“摘录本”……在1914年他就写下了5本以上的“讲堂录”,上面所涉及的范围很广。

在他写的“讲堂录讲堂录,各地档案馆或报刊所记载内容相同、段落顺序却各有不同。”中,记有这样一些内容:

高尚其理想(立一理想,此后一言一行皆期合此理想)。

理想者,事实之母也。

吾观古之君子,有杀身亡家而不悔者矣。

语曰:毒蛇蛰手,壮士断腕。非不爱腕,非去腕不足以全一身也。彼仁人者,以天下万事为身,而以一身一家为腕,惟其爱天下万事之诚也,是以不敢爱其身家。身家虽死,天下万事固生,仁人之心安矣(天下生者,仁人为之除其痛苦,图其安全也)。

修身。人情多耽安逸而惮劳苦。懒惰为万恶之渊薮。人而懒惰,农则废其田畴,工则废其规矩,商贾则废其所鬻,士则废其所学。业既废矣,无以为生,而杀身亡家乃随之。国而懒惰,始则不进,继则退行,继则衰弱,终则灭亡。可畏哉!故曰懒惰为万恶之渊薮也。

奋斗。夫以五千之卒,敌十万之军;策罢乏之兵,当新羁之马。如此而欲图者,非奋斗不可。

朝气。少年须有朝气,否则暮气中之。暮气之来,乘疏懒之隙也。故曰怠惰者生之坟墓。

实意做事,真心求学。

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曰厚,曰实。厚者勿忌人,实者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不谈过高之理,心知不能行,谈之过动听,不如默尔为愈。

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

天下之道,未有见之不真,蓄之不厚,而可以苟为之者。盖未有力不足以举天下之烦,气不足以练天下之苦,性情不足以扶持天下之一偏,而可以大有为者也。

安贫者能成事。自信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夫善积而成者也。是故万里之程,一步所积;千尺之帛,一丝所积。差一步不能谓之万里;差一丝不能谓之千尺。朱子学问,铢积与累而得之。苟为不蓄,则终身不得矣。

为学之道,则不得不重现在。何则?某氏有言曰:以往之事,追悔何益?未来之事,预测何益?求其可据,惟在目前,有目前乃有终身。诚哉言矣!使为学而不重现在,则人寿几何?日月迈矣,果谁之愆乎?盖大禹惜阴之说也。

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便游四宇尚已。

游之为益大矣哉!登祝融之峰,一览众山小;泛黄渤之海,启瞬江湖失。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农事不理,则不知稼穑之艰难;休其蚕织,则不知衣服之所自。

贤相不以自己之长为长,常集天下之长为长。

……

这些都表现了毛泽东对社会、对诸多事物的认识和他的理想与抱负。

学习中,毛泽东还特别留意锻炼体魄、磨炼意志,经常和同学一起去跑步、游湘江、登岳麓山,或者一个人静下心来做仰卧起坐、俯卧撑。冬天还坚持进行冷水浴,他通常是提了一只水桶跑到校园内的水井旁边,脱掉衣服,几乎赤裸着全身,用桶提了井水从头浇到脚,浇了一遍又一遍,一边浇水还一边大声呼喊:“啊……咦……”

在一师,教师中对毛泽东影响最大的有杨昌济、徐特立、黎锦熙、王季范、方维夏和袁仲谦等,其中首推杨昌济给毛泽东的教诲最多、影响至深,令他最为崇敬。杨昌济是一位从英国回来执教的留学生,亦曾留学日本。他在一师讲授伦理学,虽是一位唯心主义者,但却是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教授的伦理学有着强烈的信仰,积极鼓励学生立志做一个公平正直、坦荡无私、品德高尚和有益于社会的人。

而杨昌济在他教授的众多学生中也最器重毛泽东,他曾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称赞毛泽东:

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

并在一次上课时在黑板上写下两句诗,表达了对毛泽东的期望:

强避桃园作太古,

欲栽大树柱长天。

在同窗读书的学生中,毛泽东结识了很多要好的朋友,其中有蔡和森、罗学瓒、陈昌、张昆弟、萧子升、萧植藩、周世钊等人,他们经常聚在一起钻研学业,探讨社会与人生,针砭时弊,并每每相约走出校园去郊游、锻炼身体……

一次,蔡和森问他:“你把家里寄来的那点钱都买了书和报纸,自己节衣缩食,长此以往怎么办?”

“那就跑步、吃‘书’么!”毛泽东诙谐地说,“跑步既能锻炼身体,又可以增强人的御寒能力,何乐而不为?”并说,“吃‘书’可以解决精神饥渴,比解决肚子饥饿更重要。”

毛泽东说,“杨先生能以‘欲栽大树柱长天’为己任,我们立志救国,改革社会,就要利用学校这个环境,趁着年轻,认真钻研学问,培养坚忍之力,日后才能肩负重任,无往而不胜。”

“穷则思变。”蔡和森说,“我们总是要奋斗的。”

“安贫者能成事!”毛泽东说,“我自信‘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1915年的春节过后,学校如期开学了。

由于毛泽东公开顶撞老师,违犯校规,而且去学校的图书馆看书;还有一次学校组织检查学生们背读校规的情况,毛泽东被点名站出来背读,他竟然当着众多老师和同学的面,说他“记不得了,不会背”;这次又公然在国语课堂上顶撞授课老师。经教务处研究,决定开除毛泽东的学籍。杨昌济和徐特立、王季范、方维夏等人得到消息,坚决反对,就连袁仲谦这位前清的举人也不同意,他亲自找到教务处的人说:“尽管弟子不敬,但他还是学校里一位难得的人才……”

毛泽东被“特殊照顾”留下来继续读书。

在与他的好友蔡和森谈论起这件事时,毛泽东满怀感慨地说:“祖父在世时曾希望我考中举人、进士,现在竟险些被学校开除了,由此可见我是个‘不孝’的子孙啊!”

毛泽东正色说:“时代变了,举人、进士可以不考,天下大事不可以不关心;我们总得想办法做些什么,以不愧为炎黄子孙!”

在日记中,毛泽东曾这样写道: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1915年,日本利用袁世凯急于称帝的心理,强迫袁世凯接受他们提出的意在使中国政府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条款,并于5月7日向袁世凯发出“最后通牒”,限袁世凯48小时内答复。

消息传到长沙,民众激愤,反袁斗争和反侵略的呼声席卷了大街小巷,一师和各学校的师生们更是义愤填膺,群体走上街头声讨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的狼子野心和袁世凯可耻的卖国嘴脸……

毛泽东挥毫在《明耻篇》中表达愤慨之心绪:

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5月23日,毛泽东为悼念他的一位因病而去世的同学易昌陶写了这样一副挽联:

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

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殁,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

6月25日,充满爱国激情的毛泽东在《致湘生》的信中写道:

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并在信中指出:

来日之中国,艰难百倍于昔,非有奇杰,不足以言救济。

7月下旬,毛泽东为探讨如何治学,给已去法国巴黎勤工俭学的萧子升写了一封信:

不先有言,何以知失?知失则得,非言之功乎?

言之为贵,不愈可见乎?

炎炎烈日如烧似烤地暴晒着湖南大地;即使在这样的酷暑中,毛泽东依然读书不止。他在有意识地利用恶劣环境强制自己集中精力,进行阅读和思考,无论是在室内、室外、走廊上、茶炉旁、床铺上,有时甚至在人声嘈杂的马路边、小巷内,都可以看到他手捧书卷孜孜苦读的身影……

8月下旬的一场大雨,给长沙城里城外的人们带来了不小的凉爽和快意。入夜,在简陋的校舍内,借着昏暗的灯光,毛泽东再次给萧子升写信,以抒发他积于心中的感慨:

为事无域,而人生有程,人获一珠,家藏半壁,欲不互质参观,安由博征而广识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