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甜婚帝少心尖宠:元谋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经验材料汇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34:45
元谋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经验材料汇编(一) 日期:2010-8-3 11:05:01     来源:县纪委    作者:    浏览数: 2493

编者按:近几年来,我县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元谋县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办法》,结合新农村建设,着力于示范引导、典型带动,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向乡、村延伸,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干部的从政行为,提升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工作水平,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为总结、交流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和做法,切实推进我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特编印“元谋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经验材料汇编”分期刊出,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纪检网站建乡村    农村发展上水平

中共尹地村委员会

 

2006年,老城乡尹地村委会自主建立了全县首个村级纪检监察网站。随着网络时代发展,通过乡村联建纪检网,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网络化管理,助推了尹地村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一、搭建信息平台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尹地村委会几名干部深刻感受到网络资源的优势。为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尹地村“两委”干部主动走出去,自费参加学历教育,学习微机操作等科学文化知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各种信息,促进工作开展。2006年,村“两委”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用上级奖励给村集体及个人的奖金购置电脑等设备,自主创建了全县首个村级纪检监察网站,并大胆尝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微机化管理。将本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资料录入微机,利用网站及时了解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学习借鉴各级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获取农业生产技术等外部信息。同时,通过网站发布尹地村资源、产业以及廉政建设动态信息,强化宣传力度,搭建起对外交流的信息平台,提升了尹地村知名度。

二、提升班子素质

网络开通后,尹地村“两委”干部,结合各自岗位实际和工作需要,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利用网络带头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及时传授给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运用到工作和生产生活中。通过网络学习,尹地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为民服务本领和执政能力明显增强,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明显,得到广大群众充分认可。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成员中的“三职”干部连续三届高票当选。

三、创新宣教载体

宣传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为提升宣教工作质量,尹地村转变以往单一的宣教形式,利用村级纪检监察网开辟廉政宣传教育新阵地。在村级纪检监察网设立了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格言警句、勤廉典型等廉政专栏。将传统教育与现代网络教育紧密结合,利用网络视频等载体,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正反两方面。生动且乐于接受的廉政教育,不断提升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四、打造“阳光村务”

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村集体资金、资产的管理历来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008年,因部分村民小组村务公开不及时,尹地村委会辖区内发生多起群众集体到县、乡上访的事件。为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维护好社会稳定。尹地村委会多渠道、多形式,打造“阳光村务”。在利用会议、公开栏定期进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的基础上,在村级纪检监察网站设立“三公开”栏目,将村党组织工作情况,村集体相关事务办理情况以及集体资金、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晒”在网上,增强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五、推动经济发展

围绕乡党委、政府“一村一品,一组一特”的经济发展思路,尹地村委会大力发展优质特色葡萄种植。利用村级纪检监察网站发布葡萄产销图文信息,吸引外商前来购买。每年葡萄成熟季节,全国各地经纪人纷纷涌入尹地抢购葡萄,提高了葡萄销售价格,增加了葡萄产值,促进葡萄产销体系发展。如今,尹地村葡萄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15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360多亩。2008年以来,仅葡萄产业一项,尹地村委会村民每年人均增收达500元。

六、促进社会和谐

尹地村纪检监察网站的建立,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经过4年的发展运行,网站建设逐步得到了提升,充分发挥了作用。通过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网络化管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增强了廉洁自律意识和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村“两委”班子勤政、廉政,团结、务实、创新,在抓廉政建设促发展的同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项目资金完成村巷道路面硬化12400平方米,为2个村民小组架设了自来水,建成百亩连片烤烟种植基地1个,改善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实现了“十二有”标准。在农闲和节日喜庆时期,村委会9支文艺队和8支篮球队积极开展活动,用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消除“黄、赌、毒”在农村的恶劣影响,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热情。连续几年来,尹地村委会刑事案件为零,“平安村民小组”创评率达100%,村“两委”班子及个人多次被各级党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促进全县党风廉政建设

元谋县检察院

 

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元谋县检察院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始终把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为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为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化思想认识,加大查办和预防工作力度

元谋县检察院党组充分认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端正执法思想,牢固树立查办案件和预防职务犯罪并重的观念,坚持查办案件与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两手抓、同部署、同落实。惩治于既然、防患于未然,以打促防,用预防职务犯罪巩固查办案件取得的成果,深入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坚持有案必查、有案必办的办案原则,严厉打击各类职务犯罪,始终保持对腐败分子打击的高压态势。

二、搭建预防平台,健全预防职务犯罪领导机构

依照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则(试行)》和《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结合执法办案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规定(试行)》的规定,经向县委汇报,成立了由县委统一领导的《元谋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健全了领导机构。在县委及县编委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检察科(副科级),作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处理预防职务犯罪日常工作。在元谋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与工商、税务、建设、交通、卫生、电力等21家单位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联系网络,搭建了预防平台,进行行业、系统预防。  

 

三、整合预防资源,建立惩防一体化工作机制

我院充分利用查办职务犯罪的检察职能优势,建立惩防一体化的预防工作机制,整合自侦部门和预防部门的资源,将办案成果转化为预防资源。侦查部门在开展侦查工作的同时,认真分析发案原因,注意发现发案单位制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同时预防部门的人员及时介入案件侦查活动,掌握预防的第一手资料,增强预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做到“六个一”,即:一案一分析,一案一建议,一案一教育,一案一整改,一案一回访,一案一总结。每查办一个案件,都深入了解和分析发案原因,帮助发案单位、部门查找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和问题,以案说法开展警示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出检察建议,要求发案单位认真进行整改,并在规定时限内对发案单位进行回访,督促落实预防工作措施。最后,对预防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确保预防工作时效,达到办理一个部门的案件,帮助一个部门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教育一个部门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四、突出工作重点,推进预防工作有序开展

我院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始终以行政执法、建设、金融、教育、医疗卫生、政府采购及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等关系民生的重点行业和领域为预防重点,对涉及工程项目审批、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环节加强监督,对其它单位及乡镇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每年我院根据办案和预防信息的情况,组织反贪、反渎、预防干警深入到土地、交通、林业、银行、卫生等21个预防网络单位走访调研,开展预防调查和预防咨询,并与预防单位研究制定年度预防工作计划。明确了党政“一把手”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第一责任。从组织机构、人员、机制保障上推动行业、系统建立职务犯罪的自身防范和内控机制。在重点行业和领域联手进行预防工作,有力地推动了这些行业和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扎实开展。

五、加大宣传教育,营造大预防工作格局

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我院依托查办职务犯罪的素材优势,以案释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不断创新和改进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预防工作格局。一是应相关单位的邀请,今年院领导、预防干警到税务、水利、电力、土地、城建、元马镇等单位为干部职工作预防职务犯罪法制讲座10次,听课人数591人;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咨询、预防调查、法制宣传。在检察宣传周,预防、反贪、反渎、控申干警利用县城、乡(镇)赶集日走上街头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发放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材料1000份,深入到元双公路元谋标段、工程协调办、国土局、交通局、元马镇、龙泉村委会、老城乡等部门开展对元双公路重点工程的预防咨询和调查。三是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我院召开座谈会,汇报我院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情况、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重点单位发出问卷调查表,广泛征求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建议。四是在2010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订制了1000张廉政贺卡,分别送到交通、林业、水利等21个单位发给干部职工,对预防网络单位的国家公职人员进行春节慰问和预防提醒。五是在今年两会召开期间,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人员发放检察宣传材料720份,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知识宣传。

六、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在狠抓检察业务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检察干警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开展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的忠诚教育,确保检察人员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四个在心中”,确保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利用党员占干警人数77.5%的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员建设带动检察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工作勤奋的检察队伍。以学历教育、司法资格考试、岗位练兵为抓手,不断提高干警法律素养和检察业务技能,铸就一支业务精通、甘于清贫、甘于奉献的办案团队,全面提升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七、增强震慑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职务犯罪

检察机关作为惩治反腐的职能部门之一,我们深知肩负的历史使命,以惩治职务犯罪为己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加大办案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职务犯罪,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2008—2010年7月共立办职务犯罪案件19件20人,涉案金额210多万元,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除2010年立办的案件因未结案外,其余涉案人均被作有罪处理。通过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有效震慑了犯罪,起到了以打促防的作用,使那些已经腐败的人收手、使正在腐败的停手、使准备腐败的放手。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依法惩治职务犯罪的法律职责,是反腐败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和三项重点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县委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全面加强和改进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为深入推进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新的贡献。

 

 

推行便民代办服务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中共新华乡委员会  新华乡人民政府

 

2009年以来,新华乡从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结合“四项制度”的实施,积极探索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全面实施便民服务代办制,努力打造“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有效地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实施便民服务代办制的主要背景

实施便民服务代办制,我们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一)实施便民服务代办制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需要。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既是我们党建党的成功经验,也是党对各级基层党委政府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政府工作向服务型转变,全面有效地联系和服务好党员群众,必须搭建平台,创建载体,这是我们实施便民服务代办制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二)实施便民服务代办制是创新联系服务群众方式的需要。当前,基层工作中普遍存在对党员群众要求多,服务党员群众少,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不宽、方法不多,成效不明显等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创新服务的理念和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这是我们实施便民服务代办制的又一出发点。

(三)实施便民服务代办制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实施便民服务代办制,更好地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所以,我们想到了通过开展服务群众的活动,来实现构建和谐新华这一目标的思路。

二、实施便民服务代办制的主要做法

(一)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便民服务代办制的实施列入乡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解决,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形成由乡纪委牵头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乡上下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确保资金及人力投入。乡设立便民服务代办中心,从乡机关党员干部中抽调3名党性强、素质高、作风硬,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到服务中心工作,设中心主任1名,代办员2名,村委会及村民小组各设置一名代办员,负责村组两级的代办工作。为确保代办中心的正常运转,在乡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资金12000元,为乡、村、组三级代办机构购置了办公桌椅,牌匾及其他办公用品,建立了代办制度。代办人员到县城代办事情的,由乡财政报销往返车票,提高了代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构建便民服务网络。制定出便民服务代办制的实施方案。乡设立便民服务代办中心,村委会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站,村民小组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乡便民服务代办中心和村委会便民服务代办站按“五个一”的标准要求建设(即:一间办公室、一张全程代办工作流程图、一张村便民服务代办项目表、一套代办工作制度、一张便民服务卡、);村民小组便民服务代办点按照“四个一”的标准建设(即:一块牌子、一张全程代办工作流程图、一张村便民服务代办项目表、一套代办工作制度)。建立了“三级联动”服务网络,在全乡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从而使便民服务工作落到了实处。

(四)规范便民服务程序。便民服务代办制的工作程序由“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环节组成。凡属在乡内能够审批办理的事项,只要材料齐全、条件具备,便民服务中心在一个工作日内给予办理和答复;凡属县级和县级以上政府和主管部门审批办理的事项,则由乡代办中心统一受理,在五个工作日内办结,实行免费全程代办。

(五)健全便民服务管理机制。一是建立领导干部下访工作机制。变“群众事”为 “大家事”、“群众跑”为“干部跑”、“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强化领导干部包村挂点联系制度,每月3日、13日、23日为干部“下访日”,由包村挂点干部深入村组,调查了解情况,对民事代办事项进行摸底统计,并提供给村委会便民服务代办站;二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乡纪委负责对便服务代办工作的监督检查。乡便民服务代办中心负责对村组代办业务工作的指导。认真落实代办工作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奖惩兑现三项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估考核机制;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探索代办工作方法和管理措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华乡便民服务代办制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新华乡便民服务代办工作管理办法》、《代办工作督查制度》、《代办工作通报制度》、《代办工作回访制度》、《代办工作例会制度》、《代办工作奖惩制度》、《代办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规章制度。建立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办事找代理”便民服务代办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实施便民服务代办制取得的成效

紧紧围绕便民服务的功能定位,不断拓展服务领域,规范服务程序,服务党员群众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方便了群众办事。变群众跑为干部跑。过去群众办事从村上到乡上,从乡上到县里,需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跑,一个程序一个程序的办。有时不仅办不了事,还会得一肚子窝囊气,反反复复,往往返返,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还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办事极不方便。开展便民服务,实行全程代理以后,增强了干部的责任心和践行宗旨的意识,提高了服务效率。近两来,便民服务代办中心共为群众代办了96件服务事项,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转变了干部作风。在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中,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将群众的要求和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不仅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而且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营造了一个“为民、务实、清廉、便捷、高效”的工作氛围,最大限度地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工作作风为之一新,促进了全乡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密切了党群关系。通过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之间建立起了亲情式的联系。华丰村委会猛连村村民廖学志,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去年5月,本人因阑尾炎到县医院住院治疗,花去医疗费6500元,代办人员了解到实际情况后,主动为他向民政部门申请了医疗救助,当代办人员把2000元医疗救助递到他手中时,廖学志激动的说:“便民服务,真正为民服务;这样的活动,我们老百姓欢迎!”,通过类似的便民服务活动,一下子拉近了党委、政府与广大群众之间的距离。

(四)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在推行便民服务工作中,各窗口部门始终坚持“阳光作业”和“窗口作业”,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范围、办事结果。除政策规定的收费外,绝不向群众收取任何代办费和手续费,加强对代理全过程的监督,遏制了“吃拿卡要”现象,杜绝了办事环节中的“暗箱操作”,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通过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改进了机关单位的办事方式,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解决了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搭起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使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凝聚人心,维护了全乡的和谐稳定,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今年1-6月,全乡财政总收入完成25.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02.8万元的24.8%,比上年同期增加3.5万元,增长15.9%;预计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50元,同比增加253元,增长15.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00万元,完成任务数的67%,同比增长134.4%;完成招商引资380万元,完成任务数的38%,同比增长100%。工作受到了县委政府的信任和肯定。  

完善“三代表”办信访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中共江边乡委员会  江边乡人民政府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边乡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紧密结合乡情实际,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抓农村基层为主线,以查办信访案件为重点,创新工作方法,总结、完善和推广“三代表”办信访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扎实推进了新形势下基层反腐倡廉建设。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2007年,针对我乡群众反映的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村组财务、农村低保、救灾救助款物等信访案件,乡党委、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在查办处理信访案件过程中,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实行了吸纳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即“三代表”)参与查办处理信访案件。通过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上半年三年半时间的不断摸索和完善,有效建立起了“三代表”参与办信访制度,构建起了富有农村特点、江边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

“三代表”参与办信访制度,就是在农村查办处理群众上访信访案件中,由乡党委、政府组织,纪委负责,推选一定比例的素质高、热心基层工作、公道正派、群众公认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参与其中。从立案、调查、处理、反馈全过程参加,既保障了来自群众的“三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决策权等民主权利,又发挥了“三代表”的监督职能,高效查办处理了信访案件,达到了党委政府满意、信访当事人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三满意”目标。

2007年5月,在查办鱼窝村委会长达10年的历史债务遗留问题信案件中,乡党委、政府首次探索引入“三代表”参与,派出工作组,结合村情实际,推选了当地公道正派、群众反映好、熟悉农村工作的2名党代表、3名人大代表、2名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工作组开展工作。在对新老几任村“两委”干部、部分党员群众调查了解以及准确核查村委会债权债务账目的基础上,召开工作组、“三代表”参加的案件处理会议,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处理,在充分征求“三代表”的意见建议后,依法对信访案件进行了客观公平公正的处理,新老两任村委会书记、主任欣然接受、握手言和,村委会向原村委会书记、主任支付了3284元历史欠债,原村委会书记、主任向村委会归还了其长期占用的3间办公用房及村委会院心,并将其在村委会经营多年的小卖部搬回了家中。至此,村委会工作开展规范有效,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加强。

2008、2009年,乡党委、政府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三代表”办信访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村委会为单位,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信息数据库,实行信访案发生地“三代表”抽取制。在查处大树村委会挨刚、白泥湾村集体财务信访案件,盐水井村委会盐水井村大额资金流失信访案件,中村村委会那治村民哄抢救灾物资信访案件,卡莫村委会大卡莫村民信访案件,龙街村委会江头村民李国有计划生育信访案件等案件中,全面推进“三代表”参与办信访,按案件发生地属地原则,从信息数据库中抽取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全程参与信访案件调查和处理,客观、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好信访案件,有效化解了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今年上半年,乡党委、政府对“三代表”办信访制度再次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完善,进一步扩大了党代表和人大代表的层级范围,将原来仅限于乡级党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乡两级党代表,将原来仅限于乡级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并将政协委员纳入参与到“三代表”办信访工作中来,探索建立“三代表+一委员”的信访查办模式。今年3月,针对卡莫村委会董正坤因农村低保长期多次上访问题,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案工作组,推选1名县党代表、2名乡党代表、2名县人大代表、3名乡人大代表、3名村民代表、2名县政协委员,以“三代表一委员”模式查办处理此件信访案件。工作中,“三代表一委员”全程参与和监督,在客观准确调查掌握案情事实的基础上,对案件依法进行了公开处理,最终给上访当事人一个满意的答复,消除了其对党委、政府和村干部的误解,有效化解了多年来不间断的信访问题。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三年多的努力,我乡“三代表”参与查办信访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并在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深入总结经验,认真调查分析,在制度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三代表”大多为农村党员群众,对纪检监察法律法规、信访案件查办程序和要求,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掌握,在具体工作中职能作用发挥不全面。二是“三代表”大多为农民群众,家庭生产任务较重,由于信访案件处理时间、程序要求严格,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来。三是“三代表”参与办信访制度已成熟,但“三代表一委员”参与办信访制度尚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文字制度,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

三、改进工作方法打算

针对“三代表一委员”参与办信访工作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乡党委、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认真总结经验,尽快形成规范的文件制度。二是加强对“三代表一委员”的教育培训,提升其参与信访查办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三是建立补偿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对参与查办信访案件的“三代表一委员”给予适当误工补助,调动其参与工作的积极性。

 

 

创新机制    强化监管

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中共老城乡委员会  老城乡人民政府

 

老城乡位于元谋县城南部,距县城14公里,是集山区、半山区、坝区为一体的农业乡。全乡共辖10个村民委员会,95个自然村,129个村民小组,7338户,28779人。乡党委下设2个村级党委,6个党总支,86个党支部,全乡共有党员956名。近年来,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老城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管好人、用好权、办好事”三个目标,积极探索以建立“两委十制三目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通过不断完善机制,强化监管,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一、主要做法

(一)建机构,选班子,构建廉政监督网络。结合农村经济发展迅猛,群众收入增加,党员、群众思想活跃的实际,老城乡党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组织设置。2008年以来,先后在老城、尹地村成立村级党委、纪委,激发了党建工作活力。选好班子是落实“两委十制三目标”工作机制的关键。老城乡党委按照法定程序,采取“两推一选”的方法,把党员和群众公认、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思想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具有致富本领的优秀村组干部选进村党委、纪委领导班子,巩固和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为确保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老城乡党委研究制定了村党委工作规则。根据《党章》规定,细化具体职责,为村党委、纪委充分发挥在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民主议事,民主监督以及村集体资产、资金监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在村党组织建立党委、纪委,设立纪检委员,以及在村民小组(党支部)设立党风廉政监督员,逐步构建了乡、村、组三级廉政监督网络。

(二)定制度,强监管,深入推进廉政建设。2008年,老城乡党委紧紧围绕“管好人、用好权、办好事”三个目标,建立健全了以“三项谈话、勤廉双述、民主决策、财务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十项制度”,逐步形成了靠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的“两委十制三目标”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基层党风廉政责任制制度》、《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制度》和《纪委班子成员联系指导党支部(总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切实增强各党组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意识。二是执行《党风廉政学习教育制度》、《“三项谈话”制度》和《村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以乡村组三级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定期开展党风廉政学习教育。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有关谈话和诫勉的要求,研究制定了以日常谈话、任前谈话、诫勉谈话为主要内容的“三项谈话”制度。每年年初,乡党政主要领导分别与班子成员及村委会书记、主任进行日常谈话,分管领导与分管所(站)长及部门负责人进行日常谈话。根据人事调整情况,党政主要领导与新任所(站)长进行任前廉政谈话。针对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由乡纪委书记及相关领导及时与谈话对象进行诫勉谈话。通过开展“三项谈话”,增强谈话对象的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三是坚持《村干部廉洁承诺制度》、《村级干部勤廉双述制度》,建设廉政勤政农村干部队伍。2008年以来,按照《村干部勤廉双述制度》有关要求,每年年底,以村党支部(党委)为单位,分别组织召开村级干部勤廉双述工作会议,双述对象向辖区内党员、村组干部及部分村民代表汇报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并组织民主测评,了解群众对村干部勤廉表现的满意度。按照《村干部廉洁自律承诺制度》有关要求,村“三职”干部分别签定廉洁自律承诺书,围绕权力行使、资金管理等方面作出廉洁自律承诺。四是推行《村级重大事项民主表决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村组凡涉及实施乡风文明示范带、整村推进等重大集体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以及大额资金使用,严格按程序组织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后实施,确保了村组一级重大事项决策以及集体资金管理使用的民主性、科学性。五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村集体资金管理。组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按照民主自愿、“四权”不变、独立核算的原则,在全乡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民主理财、财务审批、财务公开等财务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村集体资金的监管。目前,集体资金纳入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代管的村委会10个,村民小组132个,占全乡应代管村组的100%,代管资金全部实现了电算化管理。

(三)强措施,抓落实,提升制度执行力度。抓好制度执行,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老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提升制度执行力。一是深入学习制度,把制度教育作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会议等多种渠道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十项制度”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干部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和监督制度落实的意识,为制度执行创造良好氛围。二是严格执行制度,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力。三是监督落实制度,切实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制度落实情况,适时解决问题,确保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二、工作成效

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全乡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监督到位促进村干部勤政为民。通过设立村级纪委委员、纪检委员,加强对村“两委”班子的监督,延伸了纪检监察监督网络,增强了村组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民主意识,规范了村务行为,维护了群众民主利益,促进了村干部“有位有为”。

(二)制度落实促进干部树立良好作风。“三项谈话”、“勤廉双述”等制度的落实,在干部中形成了压力,产生了动力,激发了活力。广大干部为民着想、替民分忧、帮民解难、带民致富的思想意识明显增强。

(三)风清气正促进“三个文明”建设。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健全管理制度,狠抓工作落实,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达到了民心顺党心、党心得民心的工作效果,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得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全乡呈现出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