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歌玲娜官网:质量目标和质量体系及措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38:12

银川站改工程项目经理部一分部

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目标

1.1质量要求

`         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分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目标值。

1.2创优规划

1.2.1创优规划原则

“用户至上、重信守约、保证质量、谒诚服务”是我方宗旨。施工中以“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以推广应用新技术和强化施工技术管理为技术保障,以“高标准、严要求、高起点”为创优质工程的指导思想,针对本标段工程的特点,制定本工程的创优规划。

1.2.2创优目标

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及铁道部颁发的现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分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满足设计速度开通要求;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实现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全面满足运营需要。

1.2.3创优保证体系

为保证本标段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创优领导小组,把创优项目目标和责任层层分解,并指定专人负责创优规划的落实和实施。

1.2.4创优措施

建立健全各级质量保证体系,做到责任分明,工作内容具体,并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贯彻始终。

加强组织领导,增强领导班子的质量意识和创优观念,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和创优组织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创优的安排和落实。

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组织施工,从人力、物力等方面加大投入,保证创优。

实行样板引路,抓好各类工程施工质量,坚持工程样板,以点带面,全面推广。

坚持质量教育经常化,强化安全质量意识,按ISO9001:2000质量保证模式运行,使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创一流质量的指导思想,摆正质量与工期,质量与效益的关系。

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奖罚制度,坚持施工作业标准化,以优于验标的企业质量标准,来保证工程质量全优。

严把施工材料质量关,坚决杜绝不合格品进入施工现场。严格按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程序文件要求实行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并制定出详细的质量保证措施。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做好现场技术交底及指导,攻克质量通病,搞好课题研究、QC攻关、质量巡检。有针对性的培训专业人员,推进技术进步与提高工程质量紧密结合。

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要求施工,及时收集整理各种质保资料,做好各类技术资料的归档工作,认真做到技术质保资料和工期同步,各类资料记录齐全,文件完整。抓好重要工艺流程、重点环节的摄影、摄像和编辑,为申报优质工程做好准备。

2.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图见《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图》。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图

 

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  

作业队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队长   副组长:总工

各工序

2.1质量保证体系说明

工程施工质量体系的设置及运转均要围绕质量管理职责、质量控制来进行,只有职责明确、控制严格,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落到实处。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隶属关系,包括各级质量管理机构设置,明确各机构的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各机构工作衔接与相互联系、各级质量管理工作网络。

为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从施工的全过程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形成一个横向从桥涵、路基、轨道、站场到各专业工程项目,纵向从项目部到生产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建立高度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以试验、技术管理、质量检查为信息中心,负责搜集、传递质量信息,给决策机构对异常情况迅速作出反映,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到执行机构,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部署,纠正质量偏差。

2.2自检体系

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总工主持的质量自检体系。完善内部监察制度,配齐质量管理人员,实行工程技术部管理、安全质量部监控的监管分离体制,立足自检、自控,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奖罚,对工程重要结构和隐蔽工程预检和复检制度。

自检体系由项目经理部、作业队、施工班组三级组成,项目经理部为自检内控核心;安全质量环保部为实施单位,中心试验室配合,作业队设专职质检员,按照跟踪检查、自检、复检、抽检的检验方法实施检测工作,严格质量一票否决制。

自检体系依据有关法规、标准与规范、设计文件、工程合同和施工要求,细化分解质量目标,对重点部位、重要工序、关键环节指定专人负责,随时进行定线测量、材质检验、工序与工艺检查、质量跟踪检测等工作,保证质量检查控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3自检制度

施工过程中自觉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定期不定期的组织质量检查,严格奖罚制度,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工程完工后,进行质量检测。验收检测在项目经理部内部分两级进行,先由作业队进行全面检测,并认真做好记录,确认质量合格后交项目经理部审查,并由项目经理部进行复检或抽检,确认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或审批。

试验室对选定原材料进行复试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禁止进入施工现场。通过先进的检测试验手段,配合工地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所有工序的施工质量,包括隐蔽工程和非隐蔽工程,都要根据有关管理制度,由内部的质量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确认,以保证不合格工序和产品不转入下道工序或场所,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2.4已完工程保护措施

在已完工程地段、路口张贴工程保护标语、标牌、提醒所有人员保护已完工程。对经常经过工程区域的人员、机械设备限定走行路线,保护工程不受损坏。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已完工程中不完善及被破坏的部位,必须及时组织人员按原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恢复,并加强保护直至交工验收。

2.5建立成品保护措施

制定成品保护奖罚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成品保护教育,提高成品保护意识。

2.6设备的保护措施

项目部试验人员负责项目计量器材的鉴定、督促及管理工作。

现场计量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其余人员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对、鉴定,严禁使用未经校对、鉴定过的量具。损坏的计量器具必须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

各种施工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要齐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3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为全面实现招标文件要求的质量目标,在施工全过程中,我们将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视工程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将工程质量管理实实在在的作为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质量管理体系,抓好全员、全过程控制,认真依照招标文件所明确的各项施工技术规范、规则和各项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去组织实施。

3.1组建高素质的作业队伍,加强全面管理

建立并完善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三级职责清楚及权限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配合各级专职质检人员和管理人员,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作。

组建一支精干、技术过硬、工种齐全、作风顽强、能打硬仗的作业队伍。并加强队伍思想建设,强化施工质量意识,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带头抓施工质量,明确质量目标,明确职责范围,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3.2强化施工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铁道部颁布的现行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同时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其他强制性的规定。

3.2.1加强施工前的技术管理控制工作

施工前,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会审设计文件和图纸,切实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要求和施工技术标准,理解甲方的关于施工的要求。带领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所辖工程范围内设计单位移交和提供的桩橛进行复测,并按要求进行精测,测量结果记录在《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内。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特点,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程序的内容要求编制施工计划,确定适用的实施设备并落实配备,施工过程着重控制手段、检验设备、辅助装置、资源(包括人力)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并对施工重要工序,分部分项地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向监理单位和业主上报,得以批复后,在施工过程中予以执行实施。

做好开工前各部位、各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规定的内容做好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按照三级技术交底的要求,使各级施工人员清楚地掌握将要进行施工的部位、工序和施工工艺、技术规范要求,对特殊和重点部位要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2.2做好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作

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施工人员学习,进行必要的施工前岗位培训。技术人员、组织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程的技术、工艺要求,了解工程的特点和现场情况,以确保工程施工能正常运转。

组织强有力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交底签认制度、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制度,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并做好测量原始资料保存归档工作。

对已经确定的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技术参数和指标进行严密监视和控制,保证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能够实现甲方的期望,使工程的各个部位、工序均达到验收标准。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操作规程,高起点、高质量地做好每一道工序的“第一个”,将每个“第一个”的检验数据结果定在全优起点上,并以此做样板,通过高标定位的全方位控制手段,确保每道工序、分部、单位工程最终达到优良标准。

严把过程检验和试验关,保证工程施工的每一段、每个部位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控制。

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把工程的质量重点、难点和特殊点列为“QC小组”活动课题或技术攻关项目,发动职工集思广益,把好各道工序的质量关,达到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验收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3.2.3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严格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并根据业主的要求选择适用的材料,材料采购应遵循质量优先、便于运营维护的原则。

做好材料进货的检验和标识工作。按质量体系标准和要求,在进货、检验、进仓、登记、标识、使用等全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文件要求,从采购的第一程序开始,层层把关,确保材料质量。

所采购材料,除满足国家和铁道部强制性规定和经审定的设计技术规格要求外,应严格满足下列要求:

属于国家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范围的产品,必须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属于铁道部特许证管理范围的产品,必须有铁道部主管部门核发的《产品制造特许证》。

属于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铁路专用产品,必须由铁道部主管部门颁发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或《技术鉴定证书》。

属于铁路专用产品但产品不属于国家或铁道部生产许可证和制造特许证管理范围也无相关技术鉴定要求的,其产品应经过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且检验合格。

3.2.4加强施工过程的试验与检验

检验和试验是为了确保使用合格的物资(设备),避免不合格工序或不合格品的出现和流转下一工序以及不合格过程产生,为竣工的工程项目(产品)符合合同规范要求提供保障和证据。

加强过程检验、过程试验和最终的检验和试验工作。重点做好混凝土材料的检验、试验,避免碱骨料反应的发生。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外加剂、混合材料和水中的碱(Na2O或K2O)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反应,反应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膨胀开裂,导致混凝土失去设计性能。碱骨料反应的防治方法:控制水泥中的含碱量;控制混凝土中的含碱量;加强骨料的活性检测,经试验对工程无损害方可使用;掺加适量的混合材料如粉煤灰或高炉矿渣等,也可有效地抑制碱骨料反应对工程的损害。

3.3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3.1一般性技术措施

工前对现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核对,若与设计不符,及时会同监理、设计单位变更设计,确保工程质量。

根据设计单位所交控制桩点进行全线贯通复核测量,无误后按二级导线、三等水准标准设置自用测量控制网。

施工中发现地质与设计不符时,报监理和设计单位,及时变更设计,调整施工方案。

路基正式填筑前首先施作试验段,进行土石方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设备选型并编写工艺实施细则做为路基填筑的控制标准。正式填筑施工时严格按工艺标准作业。

填筑时,首先将地表树根、草皮等清理干净,并做好路基两侧的排水沟工程,防止雨水或其他地表水浸泡路基。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当填料不合格时,弃掉或进行改良处理。

填筑从最低点起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重型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严格控制填料松铺厚度及碾压遍数。路基填筑摊铺填料时,施工面做成4%的人字形横向排水坡,防止雨后出现积水;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3%~+2%时进行碾压,否则进行洒水或晾晒处理。

路基填土压实技术参数,按相关规范、技术标准执行。

路基基床表层、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按施工图及有关规范要求施工,并埋设观测桩,进行工后沉降分析。

防护工程分段快速施工,减少基坑、边坡暴露时间。

3.3.2松软土地段技术措施

对厚度<2.0m的表层松软土,采用重型碾压并在表层采用0.3m厚的三七灰土垫层加复合土工膜封闭或考虑全部挖除换填。

松软土>2.0m时,应根据路堤高度、软土类型、埋藏深度及分布,结合工期及稳定检算情况,采用相应基底处理方案进行加固。

3.3.3路基帮宽技术措施

既有防护工程使用良好时,宜保留。必须拆除重建时,其重建的防护工程,考虑与既有工程顺接,并按现行规范要求设置。

采用土帮宽路堤时,路堤边坡铺土工格栅、土工网及土工网垫结合种草等措施,以稳定边坡;当采用不超过1m高路肩干砌片石垛能达到帮宽要求时,设置路肩干砌片石垛。

3.3.4半挖半填地段技术措施

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于堑、堤接合部位和填方的密实程度。我们将严格遵循设计要求,按规定程序与作业要求施工,并建立分层检验签证制度。

施工半挖半填路基时,根据地形和挖除土体的宽度,分别采取傍坡槽推或傍坡顺推的作业方法。施工关键是路堑与路堤连接部分的挖台阶处理和半路堤部分的分层压实工艺,必须认真按有关施工设计和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中注意采取防滑措施,防止路堤在陡坡基底上的滑动稳定问题产生,包括改善基底条件、设置支撑建筑物(路堤坡脚部分加设护堤、设置挡土墙、加强排水)等。

3.3.5路基附属技术措施

路堤防护安排在适宜时间施工,堑坡防护应随施工完成。防护工程暂时不能施工时,采取临时防排水措施进行临时防护。其他绿色防护安排在适宜季节。

和路基相关的工程以及检查设备应与路基同步施工,但不能损坏和危及路基工程的稳固和安全。施工时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保证结构物周围填土压实标准;二是不能扰动原路基结构;三是要满足其本身功能性要求。

3.4桥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4.1一般性技术措施

加强原材料的检测工作,水泥、钢材等厂供材料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并控制其质量规格符合施工要求。对砂、石料等地材进行性质、强度试验,严格控制其粒径及含泥量等不超过设计规范要求。工程所用材料经抽样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坚持施工过程中的试验制度,砼浇筑对每批砼均进行坍落度试验并记入施工记录,控制坍落度在标准坍落度的±15mm范围内,保证砼强度试验的频数、试件组数达到规定要求。

严把模板质量关。模板设计合理,加工质量保证精度要求。现场安装牢固、板缝密贴平整,选用有利于砼外观质量的脱模剂,并在涂刷时保证均匀、不流不滴,确保砼表面的观感。

钢筋在加工时采用模具配合以保证加工精度。焊接优先选择闪光对焊,没有条件时采用直流焊接。钢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垫块或弧形砼垫块。

防水层材料选取优质产品,施工时铺设宽度、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保证粘接牢固;沉降缝处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4.2明挖基础质量控制

明挖扩大基础施工时,确保基础尺寸、位置正确和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基础施工时做好施工排水,快挖快灌,防止浸水降低基底承载力。挖至基底后及时进行地质核对,与设计不符时尽快与设计及监理联系,实施变更。基坑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证后,方可施工下一道工序,土质基坑不得积水浸泡。

3.4.3承台、桥墩台质量控制

根据地质情况及基础深度,确定承台开挖支护方式、开挖方法及弃土位置,对有水基坑开挖,必须有排水措施。基础开挖后,应认真核对地质资料,并做好原始记录。

承台施工时,桩头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处理,且严禁桩头积水或有松散混凝土块。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温控防裂措施,防止承台混凝土因水化热过大而出现裂纹,影响质量。

基础、墩台身混凝土未达到终凝前,不得泡水。桥台圬工未达到设计强度前,台后两侧不得填土。

墩台帽施工前后严格对全桥进行复测。

3.4.4涵洞及桥涵附属质量控制

涵洞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地质和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经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基础砌筑或浇筑。 

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分段砌筑,面石与腹石交错咬合,连成一体,砂浆饱满,灰缝均匀,勾缝统一采用凹缝或平缝压槽,砌体洒水养生。沉降缝垂直宽度一致。统一砌石镶面及勾缝施工工艺标准,保证涵洞工程创优。

防水层材料检验合格,铺设宽度、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粘接牢固,沉降缝填塞密实。麻布、麻筋和木板须沥青浸制后使用。

涵洞的两侧填土,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填筑渗水填料,对称分层填筑。使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保证填土的密实度。严格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

3.5轨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5.1线路复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采用全站仪、经纬仪和水准仪等测量设备,对线路标高、中线等进行复测,进行路基密实度检测检查,确保铺轨前线路标高、中线及路基密实度达到设计标准。

为了确保轨道平面位置和设计标高的准确性,轨道铺设施工前一个月,依据设计资料和《新线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铁路路基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及《铁路桥涵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等进行轨道线路中线、水平贯通复测,以确保轨道铺设质量,为列车平稳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3.5.2道床摊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道床摊铺厚度,在路肩挂拉钢弦线,长度一般为150-200m。每10m设置一支点,并在两端用加紧器将钢弦拉紧。

在摊铺底层道床时可稍铺厚一些,待压实后保持在0.2m的厚度。

道碴摊铺后,碴面应整平,中间拉成槽,中间凹槽宽为600mm;深度30~50mm。桥梁两端各30m的预铺道碴厚度,应使道床面高出挡碴墙不小于50mm,并做好碴面顺坡。

铺设完成的碴面其纵横坡度、宽度、厚度及中间凹槽等外形方面均需达到规定要求。用3m靠尺检查碴面平整度,允许偏差10mm

道碴经压实整平后,应采用专用仪器实测密度,其密度不低于设计要求。

3.5.3轨枕锚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每节轨节的布枕数量应按轨节表中标明的数量严格执行;轨枕类型不同时,严禁混用;失效轨枕应及时更换。

硫磺采用一般工业硫磺,纯度≮95%,块状的要加以粉碎;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有结块;砂子为天然级配中粗砂,粒径≯2mm,泥土含量≯5%,并应过筛、烘干;各种材料均不得混有杂物。

硫磺砂浆配合比根椐气侯及材料技术条件,按下列规定的重量配合比范围,由试验选定各种材料用量,硫磺:水泥:砂子:石蜡=1:(0.3~0.6):(1~1.5):(0.01~0.03)。锚固温度控制在130~160℃之间,一孔一次灌完;锚固后的螺旋道钉应与承轨槽面垂直,歪斜≯2°。螺旋道钉与锚栓孔中心偏离≯2mm;道钉圆台高出承轨槽面≯2mm;每锚2000根作一组抗拔试验,抗拔力≮60KN。

3.5.4钢轨焊接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现场钢轨焊接采用数控气压焊。焊接接头质量标准执行TB/T1632.1~4-2005《钢轨焊接(通用部分,闪光焊,铝热焊,气压焊)》的规定要求。

单元轨节左、右股钢轨在始终端的相错量不大于100mm

锯轨时,钢轨端面垂直度不大于0.8mm

参加焊接人员必须持有经专门焊接培训上岗合格资格证书,无证者不得上岗实际操作;焊接开始前对参加焊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焊接开始前应对焊接设备、工艺进行反复调试直到合格为止。焊接过程中应随气候变化等条件,不断对设备、工艺进行调试。试焊接头应进行焊接型式检验,包括静弯、疲劳等,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焊接。

施工过程中,按规定要求进行周期性检验,焊接时,必须对每个焊头进行超声波探伤和外观检查。

每个焊缝均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探伤时钢轨接头温度必须小于50℃。探伤员必须持有二级及以上无损探伤证书。探伤前必须用标准试块对探头进行检验。钢轨接头不得有未焊透、过烧、裂纹、气孔夹碴等有害缺陷。判定不合格焊缝,必须锯开重焊。

焊接工艺过程中人员要做到固定,并以“主要质量记录”的方式记录在册。每个焊接接头均应有焊接记录并由总负责人签字验收。

各工序负责人负责保证本工序操作质量,如发现焊头质量问题,及时向质量负责人进行汇报。

质量负责人(焊接工程师)负责工程质量,如发现问题,有权要求重新焊接。各施工负责人每日向总负责人汇报工程进度及各方面情况,有问题当日解决。

3.6房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各岗位各行其职,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

加强施工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强化质量跟踪管理控制。分项工程施工中,班组必须做好自检工作,施工完毕后,及时组织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由技术负责人及专职质检员核定;在技术负责人和专职质检员监督下,严格工序间交换检查,作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检制度的落实;下道工序分管工种负责人对上道工序进行检查,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至质量符合要求为止。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专职质检员,每月组织一次施工班组之间质量互检,并进行质量讲评。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班组长及各级质检人员,应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随时对操作人员所施工的内容、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跟踪检查,在现场解决施工难点,进行质量标准的测试,随时指出达不到质量要求及标准的部位,要求操作者整改,以避免事后检查、返工造成质量缺陷和工期损失。

加强现场材料质量管理及试验控制。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工地专职试验员在见证人员监督下,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过程施工中,如回填土的干容重及含水率、砂浆砼试块的留置、钢筋连接接头的试验,按试验规范进行试验。

加强计量器具和机械管理。试验人员负责所有计量器材的鉴定、督促及管理工作;现场计量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对、鉴定,严禁使用未经校对、鉴定过的量具;施工机械完好整洁,安全操作规程齐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施工机械要定期检查与保养,安全制动装置完善,定期进行检验和试验;及时消除故障,严禁带病运行。

建立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保护措施,制定保护奖罚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成品保护教育,提高成品保护意识。在加工存放、吊运过程中,对成型的钢筋应加以保护,以防变形,严禁踩踏绑扎好的楼板钢筋,砼浇筑前应必须设马凳,铺设跳板,浇筑砼时不要将砼过多集中堆放;严格按施工顺序施工,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穿插施工,减少对成品的污染和破坏;施工班组要按时对成品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如有损坏,要查清责任;木门框安装完后,要在框边钉木条,以防碰撞,塑钢窗安装好后要用胶带纸等加以保护,各种易碎、易污染的材料要加橡胶或箱体进行保护,严防损坏,影响工期。

加强薄弱环节质量管理及通病的防治,同时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柱、梁、板、楼梯等均采覆膜竹胶板;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套筒冷挤压连接,加强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钢筋连接质量。

3.7给排水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7.1管沟土方开挖不符合规定

开挖沟槽边坡坡度严格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施工。在各开挖地段设专人检查、防护。人工开挖堆土高度不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小于0.8m。宜滑坡地段雨期不施工。先整治后开挖,严禁切除坡脚。沟槽上部边缘严禁堆土。经常测量和校核平面位置、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管道支撑后,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小于施工设计的规定。横撑不得妨碍下管和稳管。安装应牢固,安全可靠。

3.7.2管道铺设中线、标高超标

对中操作必须符合中心线法的操作程序要求。各龙门板中心钉上沿高程必须是正确无误的。用水准仪测量检验。

3.7.3土方回填不密实

土方回填含水率达到沟槽回填含水率要求,现场进行含水率试验。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适当,标高准确,回填土的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现场进行回填抽样试验。

3.8竣工验收质量控制

本工程竣工验收将实施备案制,由质量监督部门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勘察、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属于环境保护治理设施的,应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竣工验收。

严格按国家或铁道部的新标准、新规范和强制性要求等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配备钢筋扫描仪、等先进的质量检测仪器对主体进行质量检测,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4控制和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

4.1路基工程

4.1.1路堤压实密度不足

4.1.1.1现象

路基个别点位或部分段落其密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密实度不够,会造成用碴量加大,待线路运营后,线路下沉量大,其线路状态难以稳定,给养护维修带来很大困难。

4.1.1.2原因分析

分层厚度,碾压次数及方法不当;土体含水量没有达到最佳含水率;填筑路基土质与土工试验的土样不符。

4.1.1.3防治措施

严格按规范要求,按不同土质,分层填筑;分层厚度及碾压次数及方法,根据夯压情况确定。当路基为重载路基时,其碾压机械必须采用振动式压路机,一般路基填筑的碾压也可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当填筑土质含水量较低时,应边洒水湿润边铺摊碾压;当填筑土质含水量较高时,应将填筑土质深翻晾晒填筑,使填筑土质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一般为15%);取土场的土样必须做土工试验,不得将未经取样试验的土质拉运到路基上填筑;应边施工边进行填土夯实检查。

各种土壤的最佳含水量与最佳密度表

土壤名称

最佳含水量(%)

最佳密度(g/cm3)

平均比重

砂土

8~12

1.80~1.88

2.65

粘砂土

9~12

1.85~2.08

2.62

粉砂土

16~22

1.61~1.80

2.68

砂粘土

12~15

1.85~1.95

2.70

粘土

19~23

1.58~1.70

2.72

无论采用机械或人工夯压,在现场检查其夯实密度时,可根据土工试验资料,确定土的种类,根据上表所列土壤的最佳含水量和最佳密实度与实测含水量及实测密实度进行对比,否则应根据下列不同情况,进行核对和调整;实测密度超过最佳密度过多,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应适当减少夯压次数;实测密度小于最佳密度,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说明土中含水过多,应进行晾晒或换土;实测密度小于最佳密度,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说明夯实不够,应增加夯实次数;实测密度小于最佳密度,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说明土中含水过少,应进行洒水增加夯实次数。

4.1.2缺口土方填筑夯压不实

4.1.2.1现象

路堤缺口土方夯填不实,等线路开通运营后,路堤马道缺口易形成线路漫坑,路堤桥涵缺口易形成线路暗坑,给养护维修带不了一定的难度,加大了维修工作量,而且需养护维修1~2年,其路基及线路才能达到稳定状态。

4.1.2.2原因分析

因为桥涵体为刚性体,而两端路堤夯填不实段为柔性体,当列车由刚性体运行至柔性体的瞬间,特别是雨季极易造成行车事故,在架桥机通过台后高填方地段,易造成架桥机倾覆。

路堤马道土方同样受工作面条件的限制,也不具备大型机械碾压的工作环境,造成路堤缺口土方填筑夯压不实。

4.1.2.3防治措施

路堤缺口一旦形成,均需进行单独填筑。

在填筑路堤马道缺口土方时,运土机械行驶在已填好的路基面,先在缺口的一侧铺填,每次卸完土后原地转向然后从缺口的另一侧驶离路堤,边铺填边分层夯压,填到运土机械无法在缺口内转向为止,另半边保持运土机械的通行条件,供邻近的路堤缺口运土时通行,当具备封填另半侧路堤缺口时,运土机械同样行驶已填好的路基面,到达缺口卸完土后,然后下坡驶离缺口,待运土机械无法在缺口处驶离路堤时,缺口两侧路基面上多储适量的预存土,采用推土机由路基面上推向缺口处,分层压实,如土量不足,可采用运土机械作贯通填,分层压实。

在填筑路堤桥涵缺口土方时,要注意涵管圬工体的强度,当涵管圬工体强度允许时,其两侧先由人工或小型机械对称填筑至高出涵顶至少1m,然后才能使用机械运土作贯通补填,如缺口土方不大时,可在涵管两侧路基面上储备足够量的土,采用推土机在保持涵管两侧均匀填筑的原则下逐层推填到顶,如缺口土方较大,且填土又高时,应先用推土机将已填好的路基推出具备运土机械运行的条件,且与人力夯填部分达到平顺,然后采用运土机械作跨越涵顶的运填,并分层压实。

当桥台背后的缺口土方较小,或两侧路基面上贮存的渗水土足够填筑时,同样采用推土机直接将路基面上的土,依次推入缺口,分层铺填并压实,如缺口较大又较高时,则用推土机先将两侧原路基面推缓并具备运土机械的运行条件,运土机械可通过邻近缺口行驶路基面向缺口运土,从横向驶离路堤缺口,当运土机械在缺口处无法驶离路堤时,再用推土机将土推送到缺口,凡机械不能直接推填压到的地方,用推土机配合推送到填筑部位的近侧,再由人力填筑夯实或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无论是路堤马道缺口,还是路堤桥涵缺口,如补缺口土方时,凡填土接触面坡度超过(1:1.25)~(1:1.5)时,特别是马道部分坡度较陡,均应挖成台阶,然后夯填,另外为减少路堤桥涵缺口,在施工到一定的程度,要尽量先行安排施工桥涵工程,待桥涵工程施工到一定的程度,再行安排路基工程的施工,这样一方面可避免和减少路堤缺口,另一方面解决了由于路堤的填筑引起局部的阻水,当先行施工桥涵工程难以实现,路堤缺口不可避免,需填筑夯压缺口土方时,凡大型碾压机械难以碾压到的地方,要采用人力夯填或小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其夯压分层厚度不得超过10cm,夯压次数由试验情况确定。另外填筑路堤马道尽量安排到路堤填高较小处。

4.1.3路基基床变形

4.1.3.1现象

当路基基床由于强度不足和稳定性差时,其轨道的几何尺寸就会出现微量或较大的变化,这时路基基床发生变形。其主要特征为基床内部产生了各种道碴陷坑,然后由各种不同程度的陷坑引起路基基床的变形。

多雨时在路基面上产生翻浆冒泥,冬季发生冻害,路肩上发生外挤鼓起,线路隆起,待融化后,线路下沉,其轨道几何尺寸频繁变化。

4.1.3.2原因分析

基床变形及基床病害主要是由于在路基施工时,其路基基床及低路堤地段的填料选择不慎重,接近零点处的填挖方地段的土质也不做任何土工试验或做其它处理就作为基床,当其土质为粘土或砂粘土时,由于粘性土颗粒较小,密实性和粘结性很大,在干燥状态下吸水性强,毛细水升高度大,当吸收水分后,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粘滞性、膨胀性和不透水性,当土体内饱和时,其强度为零,在列车的动载作用下,极易产生基床变形及翻浆冒泥。

在排水沟及路基面施工时,忽视排水沟的断面、标高、坡度、忽视路基面的排水坡,从而造成路基面坑洼不平,侧沟断面不足、坡度不顺,浆砌排水沟防渗效果差,在多雨地区,容易造成局部积水,路基基床土体的含水量逐渐增大,破坏了土在固体状态下的物理力学性质,从而降低了路基基床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路基基床变形即路基下沉。

当地基地下水位较高,且较丰富时,如采用粘土类土质填筑下部路基,由于毛细水上升高度可达几十米,待路基下部土体成饱和状态时,体积膨胀增大,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大量的稀泥被挤压侧冒。

4.1.3.3防治措施

将路基基底的水文、地质情况做认真的分析试验,特别是低路堤地段或接近零点处的填挖方地段,其塑性指数和液限指数必须测定,当塑性指数大于12%,液限指数大于32%时,其土质不宜做路基基床,应采取疏干地下水和换填路基土的措施。

如填方较高,而地下水又较丰富,考虑到毛细水通过路基土体有上升的可能时,应采取毛细水隔断措施。

当路基基床填料选择稳定性和透水性能强的土质较困难时,在填料中掺拌中粗砂,以改善土质性能。

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当填料含水量较高时,应松土晾晒,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应洒水湿润,确保填料达到最佳含水量,严格控制填土密实度,保证路基基床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路基面及排水沟施工时,应严格掌握路基面的排水坡及排水沟的断面纵坡,当采用浆砌排水沟时,应加强防渗措施,使其在雨季能够达到排水疏干,在冬季不至发生冻害。

4.2桥涵工程

4.2.1混凝土的一般缺陷

4.2.1.1现象

混凝土圬工表面产生接缝不平顺、蜂窝麻面、气孔流砂、掉皮、露筋等现象,轻者影响美观,重者混凝土圬工表面不平顺至使几何尺寸有较大改变。或其表面蜂窝孔洞较严重,对承重结构截面减弱较大,影响强度及使用效能时,甚至拆除重建,从而也影响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

4.2.1.2原因分析

接缝不平顺:由于混凝土圬工结构较大,模板的接缝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分几次支立模板并分别灌注混凝土,但拆模后,模板接缝处,其圬工不平顺,是由于模板接缝的刚度与强度均不足,每次灌注混凝土在高度方向上与模板顶平,其接缝处的模板未进行特别加固,由于混凝土的侧压力,再加之模板在接缝处的刚度与强度不足,在灌注混凝土时引起模板的微量变形。

蜂窝麻面:在混凝土工程中,往往发现有未被砂浆填实的粗骨料而成的蜂窝孔洞,或出现表面不平有小的孔洞和麻面。产生的原因是水泥浆未流到靠近模板处,或者是混凝土散布不均匀,使一端多浆,一端多石子。多石子的一端,就容易产生蜂窝麻面。

气孔: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的水灰比大,用水量大,剩余的留在混凝土内,混凝土凝固后,水分被吸收或蒸发后的部分就产生气孔,或者是捣固工作不正确,以致没有将混凝土内的空气驱出。

流砂:产生的原因是模板浇水不足,灌注混凝土后,水泥砂浆中的水分被模板吸收,或水泥浆自模板缝中流出;或混凝土内所用的水量过多,致使水泥和砂分离,发生流砂现象;或因靠近模板处捣固过多,发生离析所致。

掉皮:产生的原因是模板有污物,未清理,或者是模板上未涂隔离剂且浇水不足。

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灌注后养生不良,水分蒸发过快,因产生干缩而裂纹;或因支架或基础产生不应有的沉陷,使混凝土在养生期间产生小量变形而裂;或因混凝土在养护期间,过早的承受外力或荷载而裂。

露筋: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有时会产生露筋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钢筋密集处粗骨料级配不良;或因振捣不实;或因钢筋骨架移动,保护层不足等。

4.2.1.3防治措施

应将模板接缝处的刚度与强度加强,模板接缝处应上下左右交叉拼装,且采用纵横带通过拉杆结成整体,当圬工体为圆端型应采用扁铁箍紧。

每次混凝土灌注时,其表面残碴,污物应清理干净,且水平方向在模板的接缝处尽量不留施工缝,在垂直方向其施工缝应低于模板顶面不少于0.15m为宜。

为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在混凝土灌注时,严禁使碎石与砂浆分离,必须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使混凝土直至模板底部。加强振捣,特别是模板周边。

在混凝土拌制时,严格控制水灰比的计量,严格控制用水量,在混凝土捣固方法上要采取逐点移动,必须保证混凝土各处均匀振实,即可避免气孔的产生。

拆模不能过早,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即可克服掉皮现象的产生。

混凝土加强养生,避免水分蒸发过快,加强夯实地基,保证支撑刚度和强度,待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行承载,从而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纹的产生。

在钢筋混凝土骨料配置时,如其钢筋较密,粗骨料相对粒径要小一些,在振捣时可采用外表振捣与内部振捣相结合的办法,确保振捣密实均匀,加强钢筋骨架的稳定性,即可避免露筋现象的产生。

严格按混凝土的配制、搅拌、运输、灌注、振捣、养生与拆模的规定和要求施工,其表面的一般缺陷是可以避免的。

4.2.2混凝土掺外加剂后的异常现象

4.2.2.1现象

主要有5种现象:即假凝、速凝、不凝、混凝土强度低、混凝土抹成后起泡。

4.2.2.2原因分析

水泥中含有石膏,而所选用的外加剂与之不适应时,搅拌后刚出机混凝土便失去流动性(假凝)。

新拌混凝土出机后十几分钟便初凝。此现象多出现在使用木钙减水剂时,原因是木钙被水泥中的氟石膏吸附生成铝酸三钙而加速水化。

混凝土出机长时间不凝结,其原因是缓凝剂或缓凝减水剂掺量过大或计算错误,外加剂溶液不匀时也可能出现不凝。

当外加剂有效成分不足、掺减水剂而不减水、掺引气剂而振捣不足以及引气剂中三乙醇胺掺量过大时,都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

外加剂干粉颗粒不匀时,较大的颗粒遇水膨胀起泡。

4.2.2.3防治措施

减少外加剂掺量,降低搅拌温度,更换外加剂或水泥。

氟石膏水泥不能掺用木钙减水剂。

重新计算外加剂掺量,检查配料计量装置和搅拌装置,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检查外加剂质量;浇筑时加强捣固;按规定减水;校准计量装置。

将粉状外加剂用0.5mm孔筛筛分,去掉大颗粒;保持粉状外加剂处于干燥状态。

4.3轨道工程

线路轨缝设置不均匀

通病现象:轨缝是以适应钢轨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伸缩,在既有线改造时,其轨缝大小设置很不均匀。线路轨缝不匀,列车通过时冲力太大,在低温时甚至拉断螺栓。在高温时会引起胀轨跑道,直接危及行车安全。

防治措施:为使线路轨缝能够适应气候的变化和列车运行的需要,在铺设线路时,其轨缝大小的设置一定要通过轨温及环境温度等因素精确计算,在铺轨连接时,派专人按规定尺寸填入轨隙片预留轨缝,施工结束后,将轨隙片取出。

接头螺栓的扭紧程度,不仅决定钢轨接头的结构强度,并是约束钢轨长度伸缩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初冬入夏时,轨缝趋近极限尺寸,所以螺栓力矩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提高轨道抵抗纵向移动的阻力,加强夹板和螺栓加紧力,防止钢轨伸缩。中间扣件的扣压力和道床的阻力等,作为防止爬行的有效措施,有必要时增设防爬设备,来协助中间扣件共同工作。保持道床饱满,从而达到线路轨缝经常保持均匀适当。

4.4房建工程

4.4.1梁柱节点出台、漏浆、夹模

造成出台、漏浆、夹模的主要原因是节点处模板松动没有顶紧,模板不配套,有缺口,不规矩,模板在支设时已经伸入节点内,造成砼构件变形后模板嵌在砼内拆不掉。

梁柱节点模板要进行设计,使用定型梁柱接头模,配制专用角模和过桥模,使用定型梁柱接头模及特制钢板角模和过桥模,使用前用油漆编号,并对班组操作人员进行交底,防止用错部位。

4.4.2楼梯上下端厚度不均,休息平台标高及踏步误差

楼梯段底模坡度误差大,尤其是留置施工缝时,没有认真复核坡度,踏步模板尺寸不正确、松动、砼浇筑时落度大,使下部踏步模板上浮。

积极采用定型楼梯模板,梯段侧模采用竹胶板加工定型模板,底模支设前,要先对下部钢管支撑进行复核,并紧固,然后再铺底模,底模要由下端平台一次支至上部平台处,踏步模板要用角钢卡子与侧模固定牢靠。砼浇筑时,坍落度控制在5cm左右并用木抹子仔细抹平踏步面。

4.4.3现浇板厚度超厚

梁箍筋加工尺寸超大,绑扎不规范;电气埋管交叉,使板负弯距筋抬高;砼浇筑时没有严格控制厚度。

钢筋加工时,放样要严格控制尺寸,绑扎时要事先计算好每道梁的箍筋数量。箍筋先穿在主筋上,然后分段绑扎,不宜边套箍筋边绑扎。电气埋管要先进行图纸会审,不合理处进行修改,防止三根或多根管子在同一处重叠、交叉;砼浇筑时,可在柱钢筋上抄出50线并拉通线,边浇砼边用尺量,并用木靠尺刮平。

4.4.4木门框、扇翘曲、变形

从加工厂运来的木门框、扇要放在阴凉干燥处,下部设置底楞,分类放平、码正,上面适量放置重物镇压,已安装的框扇加强保护,防止碰损、淋水受潮变形。

4.4.5木门框撞损

在木门框易碰部位加钉保护条,水平运输采用小灰斗车,在车轮上加设2mm厚的钢护轴器护轴,避免轮轴撞坏门框,推车时要稳、平,且加强管理,严格工序交接制度。

4.4.6水泥砂浆地面空鼓、裂缝

施工用原材料确保合格,地面基层、地墙相交处的粘杂物清理干净,影响面层厚度的凸出部分要剔除,施工前一天洒水湿润基层,并刷l:0.5的水泥浆结合层,铺l:2水泥砂浆,坍落度宜为7~10cm,赶平后先用小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再赶平、压光。地面压光24h后,铺锯末洒水养护并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养护期间不允许重压和碰撞,并禁止楼板砸洞、振动。

4.4.7屋面、厨卫间渗漏

由于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引起的渗漏;由于安装不规范、连接不紧密造成的厨、卫间渗漏;由于排水坡度不顺畅,找平层不平整,导致排水不畅引起的渗漏。

防水材料、管材、管件等要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货,并严格见其规格、质量,要使用正规生产厂家的有出厂合格证的产品,杜绝使用“三无”产品;厨房、卫生间的管材、管径安装时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如承插式铸铁管,安装时必须把承口周边的缝隙调匀,并用石棉水泥塞缝、打紧;硬聚氯乙稀排水管道接头,应先将承接处打毛,将粘结剂均匀地涂在承接处的周边,而且承接的速度要快,一旦接好后,不可随意旋转;保温层、找平层一定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铺设,拉线、找坡,保证基层表面平整、通顺。

4.4.8标高控制问题

采暖管道穿梁时预埋钢套管的标高问题:采暖管道要求有一定坡度,严禁有倒坡,要求套管大于穿管外径1~2号。土建、安装要统一按50线控制标高,预埋时严格控制套管中心线标高、坡度、坡向。

卫生间、大便器、地漏标高:以统一的50线为依据严格控制各工序间的标高尺,并进行土建安装的统一交底,明确双方标高,坡顶、坡底尺寸关系和土建地面做法及每道工序的标准厚度尺寸,使各工种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各工序厚度尺寸准确,达到规范要求。

4.4.9给排水工程

4.4.9.1管沟土方开挖不符合规定

开挖沟槽边坡坡度严格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施工。在各开挖地段设专人检查、防护。人工开挖堆土高度不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小于0.8m。宜滑坡地段雨期不施工。先整治后开挖,严禁切除坡脚。沟槽上部边缘严禁堆土。经常测量和校核平面位置、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管道支撑后,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小于施工设计的规定。横撑不得妨碍下管和稳管。安装应牢固,安全可靠。

4.4.9.2管道铺设中线、标高超标

对中操作必须符合中心线法的操作程序要求。各龙门架中心钉上沿高程必须是正确无误的。用水准仪测量检验。

4.4.9.3土方回填不密实

土方回填含水率达到沟槽回填含水率要求,现场进行含水率试验。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适当,标高准确,回填土的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现场进行回填抽样试验。

5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

5.1已完工程保护措施

在已完工程地段、路口张贴工程保护标语、标牌、提醒所有人员保护已完工程。对经常经过工程区域的人员、机械设备限定走行路线,保护工程不受损坏。

对特殊工点、工程结构及易损部位设置围护设施,对已完工程观测桩设置栅栏,确保结构及观测设施的完好及测试资料有效、齐全。

工程全部完工后,在验交前,增加现场看守人员,同时派公安人员到现场对周边居民进行法制宣传。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已完工程和设备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已完工程中不完善及被破坏的部位,必须及时组织人员按原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恢复,并加强保护直至交工验收。

5.2建立成品保护措施

制定成品保护奖罚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成品保护教育,提高成品保护意识。

在加工存放、吊运过程中,对成型的钢筋应加以保护以防变形。严禁踩踏绑扎好的钢筋骨架;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设马凳,铺设跳板,浇筑过程时不要将混凝土过多集中堆放。

严格按施工顺序施工,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穿插作业,以减少对成品的污染和破坏。

对即将完成的结构要及时进行封闭,由专人负责管理。施工班组要按时对成品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如有损坏要查清责任。

加强对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保护工作,对已完工的重点部位采取拦、护、盖、封等保护措施。

5.3设备的保护措施

项目部试验人员负责项目所有计量器材的鉴定、督促及管理工作。

现场计量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其余人员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对、鉴定,严禁使用未经校对、鉴定过的量具。损坏的计量器具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

各种施工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要齐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施工机械要定期检查与保养,确保安全制动装置完善,完好整洁。同时,定期进行检验和试验,及时消除故障隐患,严禁带病运行。

6保证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的技术保证措施

6.1桥涵、路基

施工中加强测量控制,保证平面线形以及纵断面限制坡率、坡段长度及竖曲线半径与设计一致。

桥涵工程基底开挖到位后进行承载力测试,达不到要求时按设计进行换填处理。桥梁桩基应清渣彻底,保证桩径和长度,确保桥梁桩基达到设计承载要求。桥涵台背采用设计要求的材料分层回填密实,确保结构物和路基的良好接合,不出现背后沉降。结构物强度、几何尺寸、线形、表面平整度等满足设计要求。

路基填筑前作好基底处理,填筑过程中作好沉降观测,控制好填筑速度,路基进行分层填筑碾压,采用重型碾压,填筑一定高度后采用冲击碾压,确保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6.2轨道

6.2.1铺碴整道

铺碴应在路基、桥梁等轨下建筑物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后方可进行。

6.2.2道床厚度及碾压

路基地段采用双层道床,面碴厚30cm,底碴厚20cm;桥梁内采用单层道床,厚度不小于35cm。并采用压强不小于1.4kg/cm2的机械碾压一遍,桥梁全长范围可不予碾压。

6.2.3道岔铺设

铺设前应预铺道碴,预铺道碴按设计标高预留不大于50mm起道量,分两层预铺,采用压强不小于1.4kg/cm2的机械分层碾压,每层碾压遍数不得少于二遍,碾压范围应延伸至道岔前后30m并与线路顺坡。

6.2.4路基缺口及新旧路基接茬

路基与桥梁、新筑路基及换填路基予既有路基连接地段,铺碴前对路基质量检验资料进行检查,并分区段对路基质量进行抽查,确认路基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及规范要求。预铺道碴,碾压次数不应少于3遍,碾压长度不小于30m。铺轨后对此范围应加强捣固。

6.2.5加强沉落整修

铺轨后整道应采用大型养路机械联合作业,加强沉落整修。道床作业应分层进行,捣固及稳定作业各不得少于2次。

7接受质量监督及施工监理的承诺

7.1接受质量监督的承诺

在施工过程中,我单位承诺: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业主(或业主代表)、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有关工程质量管理的制度、规范和法规,虚心接受地方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及有关领导的质量监督。 7.2接受施工监理的承诺

在施工过程中,我单位承诺:无条件地服从监理单位依据《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对质量、安全、工期的要求,保证进入本工程的每一个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严格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监督,并严格认真地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和命令,确保工程质量。

尊重和支持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服从监理,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检测设备和数据,对监理工程师指出的质量问题立即改正。

在工序衔接上严格自检、互检、专检和监理工程师认可制度,上道工序未经检查和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禁止下道工序开工。

加强隐蔽工程的预检和复检制度,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8因施工原因发生工程质量事故的受罚条款及未达到质量要求的受罚条款

8.1因施工原因发生工程质量事故的受罚条款

因我单位施工原因发生质量事故,我单位承诺无条件执行业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颁布各项管理办法、奖罚规定及工作要求等一系列建设管理制度,因工程质量原因造成工程损失的,扣除同等金额的履约保证金,对出现质量问题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在短期内进行无偿返修,返修不能达到验标要求的,将无条件返工。

8.2未达到质量要求的受罚条款

我单位承诺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及建设单位有关质量要求的文件精神,确保工程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对不合格的工程坚决推倒重做,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在本标段施工过程中,如发生未达到质量要求,明确承诺无条件执行业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颁布各项管理办法、奖罚规定及工作要求等一系列建设管理制度,因工程质量原因造成工程损失的,扣除同等金额的履约保证金。

9专职质检上岗人员不能兑现的受罚条款

我单位承诺按投标书提出的质量管理及保证体系配备经验丰富、素质高的专职质检人员,负责施工全过程质检工作,保证满足履行职责的需要。

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专职质检上岗人员不能兑现的情况,我单位明确承诺无条件执行业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颁布各项管理办法、奖罚规定及工作要求等一系列建设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