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pavilion dv7:意拳拳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7:27:47

王斌魁先生讲拳实录
1、呼吸的要求:均、匀、慢(静)、细、深。
2、许多拳家都练的四肢,不懂得练身体,练主干是关键。不能光练四肢,要练精神,要练童真之勇,不要后天的造型。许多拳术家没有发挥人的本能,反而限制了人们的本能。今天练拳要提高本能,发挥人本能的作用,不是限制人的本能。
所谓本能,就是人的身体物质条件和精神作用同时发挥良能,合乎人的生理条件。拳术的这一招那一式都是框框,都是人的精神枷锁。人光靠本能的锻炼不行,必须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锻炼,这样才能发挥人的本能作用。什么是科学的锻炼方法呢?要总结吸收前人的合理经验,补充个人的不足。以精神假借与体认为根本,不动中求体会,微动中求认识,松紧鼓荡作用于空间,无人当有人,有人当无人(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乃生生不已之动)。
所谓拳理:合乎力学原理,知道角度、面积的变化,利用本身的矛盾,解决和对方的矛盾。如和对方一搭手,在对方预动没动之间的时候,掌握对方矛盾的变化,这是胜败的关键,这是先发制人而不被别人制。彼不动我不动,彼一动我先动。
3、做到“恭、慎、意、切、合”五字诀。
4、知养知发(知练)。桩功、试力、发力(松紧锻炼)同时锻炼,主次分清,不可偏废。
5、求劲别学招。
6、武是尚武,强壮身体。力大神意足。术是活的,力学、技巧。
7、虚灵先定意,意在先。熔炉大冶身,讲的是形,练的是形。陶冶性灵指的是内。
8、功力和技巧没有止境。武是力量,术是技巧。
9、心诚则实,实则静,静极必动,动中出高功。
健身桩
1、练健身(养生)桩要返婴儿寻天籁。(应找一适宜场地,充足阳光,流通空气,有水有树更相宜。)
2、站桩时应是心脏无负担,大脑得到休息。健身桩要求如此,技击桩开始阶段也是这样。
3、“百练不如一站,万动不如一静”。从不动中去体会,从微动中去认识,往往人们不了解这个道理。不动、微动怎么叫练拳呢?拳劲是从不动中去求取,舍此没有第二法门。蹦跳仅是拳的练法中很少一部分,静练则占拳的重要部分。桩功是根本、是基础,不站桩难入意拳门墙,不站桩永远不能了解拳学真谛。
4、“三圆”养生桩意念好像淋浴,水温适宜,从头流到脚,可以治疗高血压。低血压者可想象下半身则泡在温泉中,也可采用其它姿式,如坐姿、仰卧等。
5、伏按式(休息桩)。两手两脚如同肩宽站立,两手轻轻按伏在桌上,好像休息,可以治疗心脏病。
6、站健身桩时如池(浪)中鱼、(微风中之旗)不上不下、不前不后,浮在水(风)中,平衡要掌握得好,周身浑圆,靠空气的浮力,此时人感觉最舒服。(上有绳吊系,下有本木支撑)
7、“三圆”坐桩:坐在沙发或椅子上,两脚与肩同宽(稍宽也可),两手胸前如抱球状。意念:球为气球,松则脱落,紧则爆裂。两手也可下落到肚脐两侧(高或低点均可),如两手托球状(手指间如夹小气球)。时间稍长,球在手中旋转或跳动。两脚尖也可向上勾起,如脚托球状,往前稍伸、弯曲。全身肌肉放松、精神安静。意念:也可两手如放在水面木板上,这样觉得轻松些。总之,以舒适安祥为原则。此桩适应年老体弱病残者。
8、靠式提插桩:身背靠着一个物体,两脚与肩同宽、稍曲,双手下垂,掌心朝内,手指伸开,又拔又插(意念)。此桩适应老弱病残,如青壮年练功者不须身靠,两脚双重或丁八步站立均可。
9、伏按桩:上身前倾,两手按于胸前。适应胃病或呼吸系统疾病。
10、高式抱桩:手背上斜指,两手同肩宽,高与耳齐,右手心朝左,左手心朝右。此桩练臂力。
11、站桩时感到四肢酸痛时说明缺乏锻炼,不要马上停止,再坚持一会儿,坚持的时间是长功夫的关键。当然,不能坚持下去了不要硬坚持,时间总有个限度嘛。一种姿势累了也可以变换一下姿势、桩法。
12、站桩时要胸怀开阔,身形意念放大,犹如顶天立地万丈高的巨人,身躯挺拔,四肢支撑,周围各物体都叫它与自身相互牵扯,相互有拉力。
13、养生桩和技击桩的不同在于意念活动不同。
14、三圆桩:神圆、气圆、力圆。
15、神聚才能得神养。神聚还要活跃起来,体会体内的东西,全身都不要死,(桩功)神聚形才是整的。
16、桩功(技击桩)要做到肩挣肘横,两手撕拧。
17、站健身桩应是似尿非尿、似笑非笑。
技击桩
1、四(多)种技击桩:
(1)提插式:上提下压,前插下插,外撑内裹、锉。
(2)提抱式:提抱前扔。(托婴桩)
(3)伏按式:好像按伏着一个球,外掰内合、前按插,揉搓着往外发力。
(4)伏虎式(低位大步桩)。
注:还有撑托式、独立桩等。
2、提插式技击桩:意能爪力透手臂,又如提抓重物,随时随地抓起扔出去。
3、无论哪一种技击桩在练时,脚下都要有踩提的意念,既踩又提,重心前三后七,脚掌踩,脚跟提(前脚)。
4、握拳站桩(鸟难腾):主要练习向前的顶劲。提、沉、钻、裹、拧、横,注意在各个角度、面积找劲,发力能否得力。
试力
1、求争力:上下、前后、左右(六面)均有争力。前膝与后胯要有争力,同时又要有合力。
2、要注意肩部放松下来。不少人肩都不松。试力在于腰、手、腿之间发生争力:特别是两脚要有力,好像把两脚之间的—地蹬裂(意识)。肩不要想它,把它忘掉。
3、试力时手部应加大意念、加大精神力,因手部是接触点。
4、肩部不要来回晃,这是太极病。对方击在中心线,晃也没有用。肩应随身一起动,是个整体。
5、试力时应假借一切,同时考虑内部的变化。形曲而力有余,气直养而无害,蓄而后发。
6、伸手就是矛盾。手下身体上,手左身体右,反之如此。不做矛盾的动作、神态,对手难以迷惑,给对手造成错觉,然后击之、伸手就是矛盾,矛盾也谓之争力。肢体之间,肢体与身体之间,肢体、身体和空间的矛盾等等都需要从理论上认识和实践中体会。
7、平时要练整体的力量,八方不空,立感即应,一触即发,练习本能。
8、力不空出,意不空回,要有整体劲,来回劲,捧、捋、挤、按不能单独讲用。
9、与假设大敌争地位,守着当中一点。头胸为敌人要害。顺人之势,借人之力,劲断意断神连。重心保持皆在腰。头项要顶,要有顶天立地的精神和方向、四处横胀的感觉。勿忘,切记。
10、身手的矛盾,在试力时也可以手向前去,身向后来,手向后来,身向前去(左右、上下亦然,也可反向练习之)。越练身体越浑圆。
11、试力时意念活动有争力,动作也应有争力的表现。
12、身体活动的角度(架式)姿势要越来越大,再越来越小,大小动作都要练,以便适合各种复杂的场合。
13、要练习西洋拳来研究中国拳,“洋为中用”。
14、有了物质基础以后,关键在于正确的精神(思想)作指导,精神是本拳的关键。精神是什么?是假借产生的力量,假借是对象,有了目标、对象,再由精神支配,就是正确的意念支配。
15、意、气、力要浑圆。开始是局部的、单线的,上的下的,左的或右的,这都不是浑圆。把上下、左右、前后、正的斜的横七竖八都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这才是浑圆,这种浑圆都是在争力中求出来的。如动一点牵动全身。我击对方一点,不是用的局部力量,而是整体力,如同圆球一样击着对方。以我的整体击对方的局部,以我的浑圆一体击对方的散体。
16、一般拳术只有竖劲、直劲或横劲,而没有浑圆劲。要练多面力。浑圆力。
17、试力时注意全身各部是否均整,是否有的地方用不上劲,形成空位,或是过硬过僵不舒服。意念能否照顾全身,不能照顾全身就是局部。这都是在试力时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18、试力时假借很重要,一举一动要有明确的目的。
19、站桩、试力时(生活中),注意和对方的接触点上加大些意念(全身不要加大意念,一加大就易僵硬),如手是最多最容易接触对方的,所以,平时就应双手加重意念,一旦接触对方,手如两把虎钳、钢钩、利爪一样。出手如鹰爪,回手似钢钩。
20、行动时(如走磨擦步),周身要均整,特别是头要撞人。
21、站桩、试力时应以自己舒服为原则,周身各部不要有轻有重的感觉。
22、两个手掌的大小鱼际要经常吞吐,也就是伸缩。手掌不能固定不变。大小鱼际的张合对发力关系很大。
23、一个人在练习时(试力),如大敌当前,不是一个人练拳,在身外找人假借,利用条件反射。在做时不能绝对。即力不能绝对,身有转折余地,有灵活性。
24、蛇缠肘,拧、裹、叨、插、钩、锉一齐用。蛇缠肘关键在于腰,使用于单、双推手。锉分大锉和小锉。
25、揉球式:快慢刚柔相济,各种形态表现:如前走、后退、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忽高忽低、忽上忽下。以意行气,意、气、力整体相合,这是最好的练习方法。做到圆融相通,生怕别人把球抢去。有时拿球外击,有时用球和身一齐进击,随时随地发球(发力),全身协调一致。
26、三(多)种操拳形式:栽拳、直拳(类似炮拳)和炮拳(出手就为拳)。操拳时身体要晃动起来,把身体荡动起来。步法要多变。
27、试力时由慢到快,由轻到重。
28、试力时要全面试,精神力要放大,不可一招一式试力。周身要浑圆,做到挨着何处何处击,起码要有来回劲。
29、关于步法,前脚冲踏,身体前催,头向前撞,后脚蹬。
30、拳打遍身是法。钩、锉、叨、插齐用。意念一动,身如火烧。所谓意拳,注重精神力和意感。意遍周身,这就是具体的精神力。
31、所谓假借,就是唯物的抽象,抽象要做到切实的真义。
32、从具体动作中求整体,从整体之中求具体的物质力量。
33、站桩、试力、发力时以人为的条件反射(假借)作为意念的对象。
34、前进后退左右转动都要表现出整体一致性而不是局部的,要形体和精神的一致性,而不是单纯的形体运动。
35、先求松、顺、合,再求东西(功夫)。松、顺、合本身就是功夫。
36、从极破体中求不破体,你师祖仰身操拳,大躬身冲拳,别人认为是极失中的动作,但你师祖能做出力来。
37、“内抱外发”。如同抱婴儿,怀中掉不了,又挤不坏,同时又有支撑力、外发力,这叫内抱婴儿外发力。
38、试力时手的方向不变、身要变。做到身似游龙,身形不间断。
39、单练叨手,便于双推手。试力时定步、活步,前走后退,左右横行都要经常操练。
40、技击各桩和试力,手臂、腿、脚要拉扯上,腰部中节不能空。
41、试力时神意要远,但力发要远。
42、形意拳名家曾说:脚占七分,手占三分,脚要提踩。说明脚在站桩、试力、发力、力的运用各环节的重要性。(其根在脚,力发于腿,主宰于腰,形容于手)
43、一般人的力是长方的、四方的,意拳力是圆的、浑圆的,如圆球一样,使对方感觉不到点。有固定点的发力、固定姿势的发力、停止间的发力、运动中的发力、快步大动中的发力等等都要练习。
44、试力要上下争拧,不可前后晃动。
45、栽拳分:大栽拳、小栽拳。小栽拳用处大。圈拳不要超过中心线。
46、蛇蜕壳:如一个圆铁筒套在胳膊上,要突然抖擞出去。练习蛇蜕壳的桩功:蹲裆式(或丁八步),两手抬起高不过肩,与肩同宽,手指前插,如两手臂前有老牛筋牵着。
47、站桩和试力时口里如含一颗珠子。
48、技击桩和试力,脖子和脚有如牵扯着橡皮筋。
49、不论桩功和试力都要做到松静合。
50、站桩就是蓄力,如同水银灌注全身。试力就是让水银活跃起来。发力就是运用水银鼓荡起来,让它击打体外物体,发挥效用。
51、具体打法具体操练。不具体操练四肢和身体不合,出击无杀伤力(重量),在具体操练中加大精神力。具体打法操练熟了,到时候就能运用。运用起来不讲法、不思考。具体打法综合用,连续发力,不管对方怎样打,我要一鼓作气,直到对方失去战斗力为止。
52、千变万化不离“圆”。凡是动力不离“圆”。神圆、意圆、气圆、力圆。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足”就是圆。
53、伸手如号脉,伸手如问路。
54、要练习弹、抖、泼、扬四种力。弹分冲弹和坐弹两种。
55、极松散,又能极均整。能拆得开,能合得拢,迅速的合、具体的合。
56、拉手风琴:在行动中运力。
57、身法带动手法,手法带动身法,身手合一。
58、意自形生,形随意转。
59、站桩、试力要体会精满浑圆身。炼精才能化气,没精没气,也就没力。神宜内敛,不能瞪眼睛,体会内部,周身毛发竖如戟,是精满浑圆身的表现。
60、加强指力锻炼。多练支点、直点。静练动练,顶着东西练(意念),支点多做破体的。
61、多练挂打。左右侧面的挂打多练,在推手中作用大。单手勒马动作多练。偏叨时走顺势单操练。
62、三顶:头顶、手顶、脚顶单练习。
63、桩功、试力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松静自然,精神愉快,舒展开阔,呼吸自然,不憋气不努力。
第二个阶段,身体均整、充实。感觉到内部增长了实力。
第三个阶段,试验时不怕动、能致用。技巧配合充实了神意力。在拳学里已有小得,入门了。复杂的试力加深研究,再实践逐渐深入,掌握了拳术的中成。大动进入小动,由小动进入不动,此时进入拳学的上成。这是“拳无拳,意无意”了,此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64、试力阶段,由简单到复杂,力和意的面小简单易行。由大动到小动,由极松到极紧。
65、多在身上练,荡动起来,先师说:“身动如山飞,力涨如海溢”。
66、光锻炼身体不行,光假借也不行,外界本身结合起来才行。以无形支配有形。动静相结合,先锻炼无形(站桩),逐步锻炼有形(试力),由微动到大动,有形再到无形去体会,反反复复数年如一日必定成功。
67、兴奋和抑制要平衡。沉、提、推、拉、分、闭之间求力量。神意力要统一、要合。出收之间,行停之间,竖、直、横、斜交替之中找力量。练拳要明白竖直横斜四字,—切动作在此四字中去体会。两个人对抗起来也是运动在竖、直、横、斜四字之中。
68、脚腿如钻,腰似车轮。手、胳膊、身体、头部都要有螺旋劲。
69、出手出脚如蛇吐芯。多种步法要练,把步法和操拳结合起来练。操拳就是力量在拳头上的运用。
发力
1、发力先练习后坐力。
2、发力时要求作到三点:手、脚、腰要统一起来,要合。多注重各部中节的合。
3、所谓今天劲大了,说明过去的力量是局部的,本能力量未发挥出来,前后对比好像今天的劲长大了,实际上是身肢合理使用。
4、试力、发力时不要做成绝对的,是相对的。做到发力后有余力。发出与收回为矛盾。
5、本拳是浑圆力,一般是二争力,起码接触点上是二争力。
6、发力时不要提气、努气。
7、发力松紧掌握很重要,松得越好,发力越暴、越快。
8、可以先练习这几种力:前发力、后发力、左右横力。左右力、后发力难度大一些。
9、发力时气往下行,一瞬间不出气,声由内唤,气在内转。
10、发力时大关节未变,只是接触点上角度、面积变了,掌心变化了,拳也是如此,力要连发。
11、注重神意打,神意和形体同时打,不见形或少见形打最好。
12、“内抱外发”和吞吐有区别。“吞吐”是手上胳膊做起就可以了,“内抱外发”在身上做。
13、内抱下按向前发和“内抱外发”是两个劲,前者即向下又向前。
14、做到鸡腿、龙身、虎抱头、猴象。
15、发力时的意念:小腹如推顶一棍,把棍顶插前方的同时,背后又如挣断一绳索,又好像脱缰的惊马向前直奔。
16、不动点,连发三掌,先发直力,连续二争力,紧接着身催臂手又发力。
17、单双推手可以挤点发,也可以离点发。挤点做比离点做难度大。
18、向前发力注意两肩部,不要意念光在两手两臂,好像一堵墙前摧。
19、掌拳打出后,不要自己刹车,要有穿透力,整个身体打出去要狠,由脚后跟狠起,整个身体要抖出去。
20、闭口发力和张口发力两种。闭口发力往往易头昏,还是张口发力好。
21、前手打人,后手使劲,也叫助劲。
22、撞弹、坐弹力都分高、中、低。
23、发力不能绝对,绝对人发不出去,关键在于“神滞”,“神滞”就是“力滞”。想得多了,思想绝对,神意气不自然。先想效果影响自然,倒不如不想效果,而看效果,总结经验。发力先求顺,向前,顺直力,上中下都练,再练后拉力(勒马力)和下按一拍。上发力关键在坐腰、胯、借助腰腿力。点不变,身变了,走了,同样发挥本力,力要均整。前腿打人,后腿脚要使劲。
24、发力时声出气不出,口形不同声音不同,内部鼓荡位置不同。
25、发力前要柔松,发力是刚,刚柔松紧是一体。
26、在一呼一吸上体会发力的要领,体会刚柔松紧的程度、作用,往往在一呼一吸之间见胜负。
27、由松、合、均中养,突然集中用,就是发力。多做神意打,少做筋骨打。
28、(由金鸡食米始)金鸡抖翎,由静求劲,由合求劲,由劲求用。
29、从整体力中求具体力,具体力是整体力的运用,整体力、具体力都要练。
力的运用
1、发力时注重精神力,力在预发即发之间不犹豫。
2、交手时保护自己的中心,找对方的中心。
3、交手时逢闪必攻,逢退必进。
4、对方进击时先有承受力,然后利用物体的反作用力把对方击出去,这就要利用杠杆、撬板、螺旋力的作用。
5、物体动荡起来力量大。形意拳中说:‘伸手如号脉,看人如薅草,打人如走路,起钻落翻如箭窜。’
6、一伸手“捧、捋、挤、按”结合一起用,几种劲综合运用。捧中有捋、有挤、有按,按中有捧(膨)、有挤……。
7、推手应注意:
(1)掌握距离,有利于个人发挥良好技能作用。搭手手臂不可伸直,半圆为宜。
(2)听劲(也叫懂劲)。知道对方要干什么?通过皮肤的感觉了解对方的功力大小,了解、掌握对方的企图。
(3)知道身体的松紧。不要把自己的手臂、身体当作对方的杠杆,特别是接触点要注意,要松到身体不散,意不断要连贯,随时又能合,松懈就不行了。(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8、不要轻易动步,动一步就要有一步的作用、价值。
9、一动手就要有必胜的信心,提起精神,连续进攻,给对方沉重的打击,不要留给对方喘息的余地。
10、有时和对方同时进击,以击还击。进就是保存自己,打击敌人。
11、推手就是打。
12、在对手想发未发时是进击的好机会,“一”字未出口力就要发出去。肌肉原在放松状态,意念一紧,啪!力就发出去了。
13、实做起来,两手不能平行,要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这样进击和防守时才方便。
14、平时养成形松意紧的习惯,遇到对手也不要紧绷肌肉,否则易被对方牵动,失去平衡。
15、先师说:‘瞎打打也有好处’,和各类人打,不会拳的有的比练拳的还难对付。练拳的心里有框框,没练拳的没包袱。
16、顾,就是打,打就是顾。退为进,进击才能自卫。
17、力点牵移重心,力点就是力心,力心就是重心。听劲是通过皮肤反应到大脑,认识对方的力心、重心。
18、推手时可以搭手就放人。
19、往下一压一按紧接着单手或双手就往前发。
20、单手可以叨,双手也可以叨,只要一牵动对方就二次发力。
21、推手时通过支点找力点,通过力点找重心。
22、和对方搭手必须是侧身,不要正面接触,把自己的中心隐蔽起来,使对方找不到自己的中心,而找对方的中心。
23、单掌(拳)发人时,必须侧身顺肩,臂微曲,肘垂下,不要外抬与内夹。
24、遇敌搭手,如对方先出击,必须先把自己中心躲开(避开对方所击目标)的同时打击对方中心。
25、两手掌的合力使用。当两掌接触对方后,后手掌张开摩擦掌心,螺旋前进。
26、推手时动作尽量小,小了对方不易发觉就发力了。如果动作大,对方容易躲闪。推手划圈要小,大了不好。
27、动手不是目的,放人是目的。所谓打轮(划圈)是为找对方的空隙,一旦找到了可击的机会,要连续进攻,直到对手无力还击败倒为止。
28、打对方的上身两肢时,目的在穿透对方的中心,需用摩擦力、锉力。
29、和对方搭手,如是一般的对手,直接进;如对方稍高明一点,先作矛盾,迷惑对方,紧接着进击。如对方双手齐进,先扫除手指,然后进击。
30、敌人直来,我以横取是最常用的方法。
31、试力、发力时行动起来如猿猴,精神如怒虎。
32、有了相当功力以后,好像练拳如游戏。
33、竖、直、横、斜四种力结合互用,相互变化。各种打法是:吊打、圈打、闪打、直拳打、头打、勾拳打等等都要练习。(盖震横揣)
34、不练打“死人”,也不练挨死打。
35、如被对方抓住手臂,可以扬肘摇动身体,摧毁对方。
36、快拳点打无力,不可怕。直拳、勾拳落点重。
37、身法、步法、手法不论散手、推手,以利个人为原则,任意变化。
38、“师法当遵守,不可太拘泥”。“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万法不容”。
39、两手搭手后精神、意念的变化、角度、面积也应随着变,发力点也应跟着转移。
40、接触点上的面积未变,发力时的角度可以变,力点不变,力根可以变,身动。
41、推手时两手互为根用,出左手右手随,出右手左手随,双手齐用,或一手主一手次都可以。
42、手快不如身快(身快不如步快),身打人,表现于手。
43、双推手的几种打法:
(1)左右手往后叨:左手叨右手助,右手叨左手助。脚蹬、腿伸、腰转、臂旋。一手勾一手拍。
(2)左右旋转叨:左手叨右手摧,反之如此,用整体力。
(3)左右拍打:左手下拍,右手往对方的右后方摧拍打。反之,右手往下拍打,左手往对方左后方摧拍打。注意身体的整劲。
(4)撑打法:如对方双手之上,此时向对方右肩处上撑,以被动变主动,同时右手由对方臂下向上拧钻,把对方撑开,直接向对方脖颈砍去,紧接着向前发力。左右手可交替进行。
(5)如我左手在对方右手下,我的右手挟对方左手,此时我左手向左方抖动对方右臂(用横外力),同时,我的右手向对方左方发内横力,只要牵动对方紧接发力(上步),不容对方喘气。
(6)只要和对方一搭手,我的双手可发横力,同时上步就撞,一下不成就连续进击。
(7)和对方搭手直接向前发力,不论直力、弹力和惊弹、惊抖力都行,发力无断续。
(8)只要对方一脱手,竖、直、横、斜的力可综合使用。
44、单推手:
(1)右手和对方一搭手,小臂向右下方一拧的同时吊起右肘,直接向对方右心或右肩窝处猛撞(用半栽拳),如对方不倒,连续进击。
(2)可用撤步大捋(双推手也可用)。
(3)小臂向下一拧直拳进击。
(4)搭手把对方大、小臂向一侧拧逼的同时用肩前靠打。推手时搭手的角度很重要,伸手是曲直形,小臂不能横担,我握拳或半握拳要拧裹螺旋。大圈不如小圈,无形圈最好。
45、无论单、双推手,其基本原则是掀起对方而击之。
(1)如果对方用肩扛的话,可以用左右内外横力扇。
(2)如果对方直力撞过来,可以用左右叨击之。
(3)如果对方左右晃肩,可发左右横力。
46、长、中、短距离以及靠身的时候都能发挥具体的力。大动、小动或形体不动时也能发出力才行。
47、发力时一般身体下蹲,不用直立身体,含蓄一些。发力要击其中心,不要打两头或左右。
48正面侧打。对方如猛扑过来,可原地不动,身由正面变侧面用炮拳打。
49、两人动起来,先打乱对方的肩架配备,乘乱攻其中心。
50、两人动起来,先攻其坚,不要攻其虚;要攻其背,不要攻其顺。
51、拳打“一阴反一阳”。精神如怒虎,气质若灵犀。
52、拳到无意方为真。
53、击对方的力头要侧面击,不要击正面,力头让过去击侧面,要讲角度。
54、无论对手个头是高或低,或胖或瘦,都不要凑合对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坦然自若。平时要研究个头大小,身体胖瘦的技击特点。
55、技击无非是竖、直、横、斜、高、低,这是一般规律。
56、单推手可以抢手就进发,不论对手有多高,有多大力,手臂一缩就进去,或动步拧身用螺旋力进击。
57、单推手,如对方捋我之手,我被捋之肘一竖用肘尖对准对方胸部击打,紧接着用掖掌双手合力打。肘打时要用身摧肘,这是其一。又如对方捋我右手,顺对方右腿用我右手背下滑按之,同时我的左手通过我的右臂上方向对方胸口进击。
58、推手时还要用沾、粘(连)、绵、随。
59、单双推手时重心可以移动。如把自己的重心放在手上、臂上或身体某一部分。
60、进步侧身直掌上发打中,力由腿胯腰上发。侧身直拳下打左右肋下部。
61、双推手。对方双手抓住我双肩、双臂,我直进不行,可以用左手叨其右手(挑挂也行),右肘中节内螺旋拳头朝对方脸上打。在螺旋中右手臂上钻,不钻力量不够。也可以单手发力、双手发力(发合力)都可以,灵活多变。
62、单双推手做(试力在内)意念:提、拉、撑、抱。
63、两手搭手后,如对方用手或胳膊压我手臂,我手腕如抱球状上指螺旋即变被动为主动。
64、我右脚在前时对手左拳打来,此时我右脚一撤步出右拳打。如对方右拳打来,我左躬身右拳打,连肘肋一齐打。
65、推手要钻、裹、拧、横。
66、运用左右叨时,叨老了不行,不及也不行,适中为好。
67、远截近斩(散手)。推手时可以靠打、肩打、肘打。
68、不挡不架就是一下。
69、头打一似枪。头打五方。
70、千变万化不离“十”和“圆”字。形意拳名师说过:起手横拳势难招,展开四平前后梢(竖、直、横、斜)。
71、出手就不是一下,左右手交替进攻,或者手、足、膝等一齐用。
72、蜻蜓点水打法。跃起来打。
73、单双推手时遇到力大的要运用空、化、卸、走的打法,不能硬顶。
74、双推手时利用“内抱外发”,搭手就放人。
75、利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打击对手。
76、蛇行:击头尾应,击尾首应,击中间两头首尾齐应。
77、推手注意腰中节含蓄。两肩争开,步眼随时变动,交换中心,以自己得力为主,不要顶牛。两手要分开左右手、前后手,曲折含蓄。对方直力攻我时,上下取之,不 行,左右横力取之,如再不行,上下左右力交相取之。
78、单推手遇见力大的,有破法三。
(1)后手打前手一下。
(2)以腿为轴避开己中。
(3)外螺旋。
79、单推手或单臂发力,应是顺而出,步前冲。单操手多练。运动中练习单拍、双拍和双叨拍。
80、练拳要有斗性,决斗精神,有狮子和老虎的精神。
81、若言其用无力不具。是从桩功开始,从桩功中得来的。静的时候求本身的力量,用是体会外部的力量,试力要体会内外结合了没有?由精神到达了物质没有?协调了没有?由小动的试力到大动的发力,力量到底有多大?发力就是试验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先练一面发力,再求多面力。试力求浑圆力,不要求一面力,但开始先练求一面力,集中力量发好一面力,继而两面力、多面力直到浑圆力。力由试而生。锐角无论在何方都能发力爆炸。
82、断手(散手),开始有四种打法:
(1)大开门。
(2)闪中门。
(3)虎抱头。
(4)猴像。
鸡腿、龙身、虎抱头、猴象在散打中的运用。散打就是往身上操拳、实做。
83、锉力分为中锉、高锉、锉着栽、单手锉、双手锉。
84、和对手打起来(推手)不抵抗是错误的,绝对抵抗又是错误的。攻守是一个,守攻也是一个,攻中有守,守必须攻,不能消极的守。守中有攻,守攻做到一,不能做成一、二,守和攻是一个动作。闪打、退打要练习,闪中打,退同时打,做到闪打合一,退打合一。
85、接触对方后发力变点要迅速。发力掌握距离,发力身手相随。伸手不过前脚尖,认点发力要及时。
86、光线就是精神力。
87、单双推手如对方力大,我利用中心,把重心放在接触点上,上下左右前后都能用,把本身荡动起来。如果对方直撞,我可偏撞,左右偏撞,利用作用力的作用。总之,利用矛盾击对方。搭手后,把我的重心动荡起来,把荡起来的中心放在接触点上,放在对手的某一部位上,要害的部位上。上、下、左、右、前、后荡起来,对手就招架不住了,对手被动我进击。
88、力不打功,功不打力。要敢和对方换打。
89、准备三下子,才能还击对手一下子,才可卖破绽。只会一下子的功夫,不能出门。
90、敌以直来,我以横取,横来我则钻打。
91、把身体拆散了,才能整起来。极松才能极紧,没有极松,就没有极紧。做到了极松,气血神意才通,周身才均整。在似动非动中打人发力。
92、走身法不管点不行,走身法同时还要管着接触点,不丢点,不能断,起码管着对方的一双手,重要的管着中节胳膊(推手)。
93、推手,钻裹拧横别忘了粘,竖直横斜要粘,注意粘性,这样出东西更漂亮,不然对方容易跑掉、滑点、跑点。没有粘性不行,没有吞吐不好,没有粘性就没有吞吐,没有粘性不好利用吞吐,滑得很。要粘必须先引,对方松不能粘。先引对方的劲,把对方的劲引出来、问出来、两个力点相碰击的时候用粘性,然后钻裹拧横就能用上,突破外围,攻其中心。
94、叨不动对方、偏不动对方时,自己要转换身法,你不动我动,避开正面,进击侧面。力小对付力大的,个儿小应付个头大的,采取这种打法。叨不动压不下来,往上挂。下不行往上走。先拍打,紧接着叨偏,拍打叨偏一齐用。不随对方,一随对方就破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见势打势,见招打招。
95、侧面放打不行,中上找,中上不行,上路找,上面不行侧面放打。
96、个儿大的不放,震动他的“五脏”。
97、不能中顶中,中的要点不仅在脊骨,在两脚跟上, 两脚变换角度,守中在脚底下。
98、如果身动手要顶住点,身多变方向,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不被对方利用支点。对方攻中划圈破之。
99、如对方崩打,我用圈打,撑开对方进击。对方高打时我偏叨还打。如对方身手在上面容易击我脸部,我翻手打,左右打。碰到实力强的,应采取分散其实力的打法,如对方直来我左右取之。
100、一般人发力不漂亮,着象、执着了。搭手如同自己在操作,打人不要想,把自己学的东西往对方身上练。
101、坐弹力发不好,在于按劲大,冲劲小,应是按小而冲劲大。此式支点加强力,支点不能打软,按是支节,撞才是本体,主攻方向,不能一、二,按时跟着就撞,按撞同时进行。
102、上紧下松,左紧右松,前紧后松,后紧前松,松紧互用,半松半紧,诱敌深入。各个角度的松紧随时调整,为我所用。遇见强力必须松点,往前松。
103、挤点离点击。直力横放不行,圆放。多练长的,多练腕关节、肘关节的曲折。趁乱击中。
104、见“十”字就划圈,划了就进。阴手划圈、阳手划节圈(滚动中)。
105、双推手时可以用脆惊打(惊弹力、惊抖力)。对方受惊突然进击。两手交替左右送肩。
106、按撞合用,手不能低,这叫伏按同时前撞。
107、接触点和身上要平衡。火机一发务须落(鸟落了下来),把人要放倒。意到形随,随时随地都作拳。曲中求直,和神、意、气相吻合。搭手如触电。接触点和中要分开动,点顶着然后动中,可以分解用。
108、你(指笔者)过去环动的多,枢动的少。在推手中用蜻蜓点水,一连三点。
109、手不空出,意不空回,非要带点东西回来不可。逢闪必打,双推手必须注意双重,双重不便行动。抱圆守意,手伸不过脚,肩架配得备当。发力时注意枢的作用,脚和头相争。
110、精神的配备是主要的,形体是次要的。要用枢打人,大环小环都用上。
111、过实则滞,滞则死。
112、两脚、腿要不断地交换重心,才能使身体不失去平衡。
113、手胜三、脚胜七,上肢上身用力大身体易于失去平衡,头重轻脚。
114、出手如子弹,回手似钢钩。用身体去发力,手上的重量不能超过身上的力量,否则失去平衡,发不出去力。
115、用身打人,往往先接触对手的是手脚,手脚是身打人的具体运用。手脚要体现出身打人来。
116、拳到中成以后就不用招了,所谓招是力的具体运用。中成以后出手即是处,随便打,自然运用力学。
117、双推手拍打,和对方搭手后,如我右手托崩对方左肘尖,左手伏按对方右手时,此时我的右手崩掀对方左肘(往对方中心线处),我的左手下按对方右手,让其失去平衡
 

 
意拳大师王斌魁先生
时间:2010-10-23
王斌魁先生——中国当代著名武术家、(大成拳)意拳大师、北京武协意拳研究会顾问。1915年出生于北京,14岁便开始习武,青少年时曾拜邢玉亭、白泽田等武术先-辈为师,精研八卦掌、形意拳、太极拳等拳术,及刀、枪、剑、棍、戟等传统武术器械。至今,老一辈人
王斌魁先生——中国当代著名武术家、(大成拳)意拳大师、北京武协意拳研究会顾问。1915年出生于北京,14岁便开始习武,青少年时曾拜邢玉亭、白泽田等武术先-辈为师,精研八卦掌、形意拳、太极拳等拳术,及刀、枪、剑、棍、戟等传统武术器械。至今,老一辈人一提起王斌魁先生,皆赞誉道:“武术中的学问,没有他不清楚的。”
王斌魁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和人民,不惧权势,嫉恶如仇,1933年,在北平怀柔、密云古北口等地,积极献身抗日救国运动,后又在张学良的爱国部队中任武术教官,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杀敌英雄。
1936年,王斌魁先生经武林同道推荐,代表北平市,赴上海参加“全国第六届运动会”,获得全国武术器械比赛第一名。
1940年,与洪连顺、姚宗勋先生等人一同毅然投入王芗斋先生门下,从此步入了意拳(大成拳)的殿堂。
1958年,以北京武术家的身份,王斌魁先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武术教官,为部队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员。
王斌魁先生在数十年的武术生涯中,以深厚的意拳造诣,为继承和发展意拳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斌魁先生把现代科学理论中的“矛盾论”与“实践论”灵活地应用于他所热爱的意拳之中,并把国之瑰宝—一中医学和养生学有机地结合为—体,使以前主要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拳种,获得了新的理论生机,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特有的意拳训练法。在他手下带出了许多著名的实作弟子。如王永祥、王永立、王永忠、崔友诚、王安平、孙连兴、常玉昆、陈宝泉、李海明等弟子。其中实作名家崔友诚,以其凌厉的拳风,多变的身法,赢得同代武林中人的尊敬。
王斌魁先生的三子王永立先生,在河南武术界闻名遐迩。凡与之交过手的人,无不钦佩他的武功与胆识。他将意拳的理论功法,融于现代的散打比赛之中,他培养的弟子,在省、地区的大赛中,多次取得好成绩。
在教学上,王斌魁先生的二子王永祥先生的功法体系,最具代表性。他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诠释意拳,能让学人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提高功力,登堂入室。
王斌魁先生一生严于律己,平易近人.对弟子们循循善诱,刚正无私,不仅毫无保留地传以武功,而且还在思想、道德上予以教诲,培养学生们的武德。他尤其反对用学到的武功去欺压别人。如今,王斌魁先生的弟子已遍及海内外,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他的名字已列入《中国近代名人大词典》中,他的高尚品德与精湛的武功,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王斌魁先生于1993年8月6日与世长辞,在他79年风风雨雨的人生旅程中,给后人留下了一条对真理不断追求,勇于探索与创新的坚实足迹。
',1)">

 
 
武学心传【精华】
1、胆从心中生 俗话说,一胆二力三功夫。一个人的胆量大小是可以养成,艺高胆大,指功夫好的人胆子就大,他是以功夫高为后 盾的。而街上的烂仔不一定会功夫,但从少爱打架,其
1、胆从心中生
俗话说,一胆二力三功夫。一个人的胆量大小是可以养成,艺高胆大,指功夫好的人胆子就大,他是以功夫高为后
盾的。而街上的烂仔不一定会功夫,但从少爱打架,其实战经验也不可以小看。我们习武之人目的要明确,如果是为了
防身,首先要将胆量放出来,要有不怕死的心理准备,心中常怀,人总是要死的,为正义而战,事有何惧的情怀,将生
死放下,唤醒人体中动物的原始本性,即为求生存而战,要有“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子”,的气魄,要有勇敢顽强的心
态。只要一出手,就不断地爆发,非将敌人打死不可为原则。出手一定要凶狠,专打击敌人的要害部位,如眼、裆、
喉、后脑、关节等。
遇到突发事件要有胆量。如歹徒的突然出现,你的应变能力要快,不要犹豫,要敢动手。搏斗的经验是靠实战打出
来的,而不是练出来的。这就是由许多习武的人,遇事反被不会武的人打败的原因。最好是经过一两次生死格斗博杀
后,体会一定深刻,不过现时生活中难遇到。
我的恩师之一,侯太保先生的格斗心法是出其不意,功其不备,虚虚实实,诱敌入套。也就是用偷袭,分散敌人的
注意力的方法骗取敌人,从而杀掉敌人。胆从打中生,习惯成自然,要针对性地与同伴进行不同时间,如白天、夜晚,
(背阳光直射眼睛),   地点如街边、桥上、楼道、河里、车上等的徒手格斗,徒手对刀棍、酒楼里徒手对酒瓶的打斗,
只有真枪实刀的动真格的较量,日久天长,胆量自生。前辈中有口诀留下:习武要有打人心,胆壮心狠能生人。打时不
怕头落地,死里求生技艺真。
首先,日常生活中要有杀心,其次要有“你敢跟我较手,我杀死你”的杀心出现。或是想:“ 自己被别人骗了钱,或是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我一定要报仇等等,将自己的本能的杀人心发动起来,在搏斗中一定会拼命。
最后是在实博中被敌人击中,打痛、或负伤。此时更要奋起反击,更要奋不顾身,利用可以利用之物,袭击敌人。
2、浑元劲的求得方法
浑元劲是指人的精神,气力园满浑厚统一起来的劲力。它的求得是由站浑元桩,浑元桩试力摸劲,和发劲组成。
一、浑元桩
浑元桩的姿势是两脚手行而立,两足略宽于肩,人体重心落在两脚的前脚掌上,脚跟略虚。两膝微微弯曲前顶上
提,以处于下肢产生弹力。臀部下坐,背部后靠,两手抬到胸前,略高于自己双肩,臂半圆,腋半虚,两手十指分开,
如抱球状,微微用力,以增长梢节的力量,并使力量容易达于指端。注意大指与食指的虎口间应有撑夹之劲。食指与中
指间也一样,总之手指之应有撑开的夹紧之劲。注意头直项竖,身形中正,胸窝微收,周身上下,大小关节,要“逢节
必顶”“逢曲必夹”。即是:凡是关节之外,都需有往外顶的力量;凡是关节反面的弯曲部位,都要有内夹的力量,这样
才能使周身的力量平衡均势,从而达到动作时“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运动。站此桩时,头顶如绳吊挂,这样可以振奋精
神,还能助长下肢动作的灵活性。肩部自然外开下沉。呼吸产生自然的深长细匀状态。两目微睁,神光内敛,以蓄养精
力。在站桩中体察身体内部的变化,可以用心想,如“体察身体,各处松开了没有。全身放松,有置于周身气血的通畅
运行,既又可增长技击之力量,有“凝神定意,清静无为”之意。它是以养气为主的,郭云深、尚云祥先生云:“养得十
分气,就得十分力”。这样日久功深,就能附到内无身心,外无胜的忘我境界,到此境界,性不养而自养,身不练而自
练,久练此功,可收精力充沛,气贯周身和力量雄厚之效。
二、浑元桩试力
当站得无桩到身体能感到周围有空气的阻力感后,就可以练试力了。浑元桩的试力从体内讲是将人体各处的争力在
肌肉的涨缩中继续拉伸以增加身体的弹力。当双手向前撑时身体向后靠,双手向左时能向右靠,双手向上时身体向下
座,即讲“身手反趁”,当将前后、左右、上下六面合起来做后就是浑元桩的试力。是一涨一缩,如同一把伞,一开一合
的。这种试力是外人看不出来的。动作慢,微动。浑身一抖就是发劲。
要体会人体内部的肌肉,筋腱、骨节、皮肤等的缩涨。体会双肩由双肘尖向人体左右两侧的拉开的感觉,左右互
争。
体会双手向人体体前拉伸而人背部向身后靠的感觉前后互争拉开的感觉。
体会头上向顶与臀下坐时,上下脊柱拉开的感觉。重点体会头上领的感觉,因为地心引力对人体总是向下引的,所
以上领是主要的,这样利用地心引力将脊柱拉开,上下互争。“一力降十会”我们求劲力要使人的力量增大,一般如练拉
力器,举杠铃等方法。
我们要通过站浑元桩将劲力增大,方法是:通过假借真练。如报球的层次分:抱-个汽球、抱-个纸球、报一个木
球、报一个铁球、抱-个火球(一抖就发力),如抱铁球时身体需要用较大的力量才能抱住,此方方法不单增加劲,同
时能保持力量的变化和速度。但需经过长期的练功才能达到。假借练所的方法做正确就可以达到浑身如弹簧碰着何处何
处击人的效果。站桩要站到如一颗大树,对方从四面八方撞来都会被反弹出去。
3、浑元气的练法
拳经云:“若能会得浑元气,那怕他人会全功”浑元气的练法在形意门中是秘传功法。
这种方法来源于道家秘传命功的一种,主要修练后天气,返先天的功夫。练气为形意拳之本,其气于有意有力处求
得。其气养之蓄之丹田,催动命门,发之涌泉,运之全身,达于四梢。
要练浑元气首先要固人体精液不漏。方法是坐床上用双手去够双脚心部位,注意双腿应伸直。这个动作作好后,闭
息十秒钟以上,以固精气,完后用吸气使会阴穴处上提,呼气时将口中的口水吞下,上提气为下吞吞口水用意会到丹田
处。一般做十次以上,然后将丹田气散在人体的四肢和内脏中去,用养全身,平时不看与性有关的小说、录像等。夜
晚-定要用热水洗脚,完后用手擦脚心涌泉穴,有了以上基础后,再学浑元气。
老子道德经中有“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我们先人在老子时代就发现了,人体内气是以阴阳太极图的形式存在的。
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人体的每个细峋也分阴阳螺旋体与太极图的旋转完全一样。修炼浑元气,可以采用浑元桩,也可以
用三体式,外形是次要的,重要是内部。
首先要调呼吸,将呼吸调均,要细,匀、慢、深的腹式自然深呼吸,然后变为逆式深呼吸,即吸气时小腹凹进,呼
气时小腹凸进,十次以上。然后再恢复成自然呼吸,渐渐过渡到口鼻没有呼吸,而达到胎息,此方祛全是自然中达到
的,强练是达不到的。
当达到胎息时,人体的肚济后,命门穴前约三寸大的地方(玄关穴),有-股吸力自然产生,你能感觉到来自人体外
的精微物质被吸入腹时,它从人体的四面八方进入人体玄关汇聚,汇聚时是以顺时针方向立体螺旋式汇聚的。这就是人
体生物能量的获得方法。俗称浑元气的取得。能量聚的越多,发劲越猛。
当练完后要进行浑身从上到下用毛巾轻轻排打。然后用手掌拍打-到十遍,力量由轻到重,然后用木棒排打。

 
大成拳超级断手术——十大夺命手

大成拳作为实战拳法,断手(即实作)为其精髓。至于断手之术,宗师王芗斋老先生曾列出打法三十余类,运用时变化当不下百种。由于大成拳注重功力的锻炼(以桩法换劲,将后天僵力转换为先天功力)和体质的改造(将原有之普通人的血肉之体变为“钢筋铁骨”),所以大成拳任何一种打法皆有重创敌方的可能。但“十大夺命手”因为是直取敌方要害部位,故杀伤力十分巨大。当年,我曾随恩师王选杰先生赴全国各地讲学,师父曾多次嘱咐我,此类打法决不可轻易使用,以免造成重大伤害。
现在,我将部分此类打法归纳整理出来,名之为“十大夺命手”,并将它们介绍给武术爱好者,供大家参考。但仍需提醒诸位,在训练和交流时切不可使用它们(倘若必须使用,则应戴好护具),至于面对歹徒行凶则又当别论。
一、铁膝撞裆 假若敌方用右直拳攻击我胸部,我速向其右外侧闪身,令其右拳击空。与此同时,我以左掌由左向右拍击敌方左臂肘头或大臂外,务必使其身体失去平衡,然后顺势起右膝,撞击敌方裆部。
裆部为人体第一要害,膝头是人体最为凶悍的攻击部位,二者结合,其效果不言自明。
二、掌劈头面 假若敌方抱好间架,伺机向我进攻,我突然进步接近敌方,同时其双手由下向上挑击其双臂,务令其身体受震,然后顺势由上向下以单掌劈砸敌头面部位。
头部是大脑所在,为人体之统帅部。头部一旦遭到攻击,极易受重创乃至丧失战斗力。
三、拳击下颌 假若敌方抱好间架伺机向我进攻,我突然进步,以两掌由上向下拍击敌方两小臂,务使其身体受到震动。然后突然反向向上发力,用一手钻拳攻击敌方下颌部位。
下颌遭受攻击,会造成口齿重伤或下颌关节脱臼,从而完全丧失战斗力。
四、掌削颈项 假若敌方以左直拳攻击我的胸部,我速抬左手向自身左后方牵挂敌方左小臂,造成其身体失重,同时速起右手,以右手削掌砍削敌方颈项部位。
颈项为神经密集之处,又临近哽嗓,且此处筋骨较之他处柔嫩,不堪重击。
五、掌劈后脑 假若敌方以右直拳攻击我的胸部,我速起左手拍击其小臂或肘尖部位,与此同时,右手上抬护住自己头部。然后速进步由敌方身右侧迂回至其身后,右手稍向自己左上方伸展,随即向敌方后脑或大椎处砍削。
后脑及大椎为中枢神经之上端,受击后极易致伤致残。
六、侧闪击肋 假若敌方起双手由上向下劈砸我之头顶,我速起左步向敌方身体一侧迂回,劈开其力。此时敌方肋部已暴露在我面前,我顺势以单手蹦拳攻击其肋部。
肋部为人体极其软弱之处,受重击极易折断,是搏击时人们常常选取的攻击目标之一。
七、圈击耳门 假若敌方以左直拳向我胸部击来,我速起左手以左小臂或左腕处截挡敌方左小臂,并下按控制敌方,此时不可迟疑,速起右拳以右手圈锤攻击敌方左耳门。
耳门被击,会伤及耳膜或大脑神经,时敌方遭受重创。
八、飞脚踢裆 假若敌方以右直拳攻击我的胸部,我速起双手,右手护住自己头面,同时左手拍击敌方右小臂,务使其身体受震,然后顺势起右脚猛踢敌方裆部。
九、栽击心窝 假若敌方以双掌向我胸部扑来,我速起双手由上向下搭住其两小臂,并向右侧发力偏转其身体,造成其身体失重,然后顺势以右手栽拳攻击敌方心窝处。
心窝内部为胃之所在,此处遭重击会造成胃体受重创或胃出血,从而失去战斗力。
十、炮击口鼻 假若敌方以右直拳攻击我的胸部,我速起左手由右向左磕击其右小臂,务使其身体受到震动。乘其尚未反应之际,我以右手炮拳攻击其口鼻部位。
口鼻为人体极为脆弱之处,无意之中磕碰都会受伤,何况重击。
本文曾发表在《搏击》杂志2001年11期


 
意拳拳谱
《意拳拳谱》
目 录
一、意拳的桩法
1、混元桩
2、技击桩
3、其它桩法
二、意拳的步法
三、意拳的试力
四、意拳的劲力规律
五、意拳的八法
六、意拳的拳型
七、意拳的仿生拳
八、意拳的综合试力
九、意拳拳谱后记
意拳谱附条
(一)模式拳(模式歌要)
(二)模式拳的名称
(三)模式拳说明
(四)模式拳诀要
绪 言
禅家者流,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道有正邪,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小乘禅,非正法也,论拳如论禅,内家拳则第一义也,外家拳,则小乘禅,已落第二义矣。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拳道亦在妙悟。然悟有深浅,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意拳,应不立招术,乃透彻之悟也。意拳,即大乘拳也。不立招术,乃透彻之悟也。其它拳术,虽有所悟,但皆立招设术,俱非第一义也。若以为不然,则是见拳之不广,参拳之不熟耳。试取外家拳谱而熟参之,次取太极,八卦而熟参之,其真是非,自有不能隐者!
夫学拳者,应以意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不可以小成为是,必以大成为志焉。
技有未到,可以加功,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工夫须从上坐下,不可以从下坐上,上者何第一义也,此念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云不至,亦不失正路,此谓之而上一路也。拳之极致有一曰:力感如透电,拳而力感如透电,至矣尽矣无以加矣%21唯意拳得知之,其它拳术力感,得之盖寡也。意拳之力感如此,其力如何!此力乃人之本能活动力也!人之本能活力,盖为种种社会应力所抑制,不能欲之即击也,意拳之妙用,即在恢复入之本能活力,其它拳术,皆不能也,此即吾创此拳之目的。
总 纲
意拳遗形 独与力俱 集古大成  实践服膺 身无定势 随遇平衡
脚无定位 蹉线踏重 手艺定踪 沾身纵力 落无定法 抽身劲发
蛮用拙力 戕生之道 精神内守 食力而饱 你打你的 我打我的
力无虚靶 靶要定的 内不外游 外不内侵 循力而行 唯奸唯诈
宁我负人 毋人负我 放不务重 务审所达 击不务远 务审所及
彼竭我盈 契机发力 动如遇仇 不以先举 打后需看 落水上岸
活中反死 死中反活 拳本无法 制人以力 有法也空 法为力居
力弥时所 凝重如泥 四体一劲 遇物惊炸 神松意紧 形曲意直
浑浑噩噩 形行拙笨 力虽为一 发则梢肢 羚羊挂角 无迹可寻
嘉彼钓翁 得鱼忘荃 混元惊炸 无我神化 技到无心 信手即真
一、意拳的桩法
1、混元桩
桩法是意拳的基础,站桩,能恢复人的本能活力。人的本能活力是什么%3f首先,应知道什么是力,战国时代的墨子,曾给力的这个概念,下过一个科学的定义。他说:力形之所以奋也,又说:力,重之谓也。奋即兴奋,奋斗,奋发之奋。这就是,就形体本身而言,如果某一个形体,把它的自身的力,奋出来,而加于另一个形体,使他改变位置,这种力,就成为重力。人的这种活力,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整劲。用意拳的术语说,叫做六争力,也叫爆炸力。站混元桩,就是要站出这种六争力,其要领如下:
拳本服膺 推名大成 习拳之始 混元为胜 混元桩法 博大精深
便于实搏 便于生劲 拳打三节 桩有三式 高式齐眉 指分掌凹
中式平胸 含胸拔背 低式抱腹 溜臀提兑 三弓漫月 四容端正
五字秘诀 六面争力 上柔下刚 上软下硬 上松下紧 上虚下实
头顶欲飞 趾抓入地 手项互争 两肘相掣 呼吸以腹 轻入缓出
筋络鼓荡 体成一块
六面争力,体成一块,这是混元桩法的关键。站桩时,在意念里,要上下相争,左右相争,前后相争。不论从那一方面,有人一触,即刻六面爆炸。久之,内劲真力,即本能活力,自然而生。另外,混元桩又是本拳的基础桩,即发三节拳的基础桩。因此,个高者要多站中式混元桩,个矮者要多站高式混元桩。
2、技击桩
混元桩,是意拳的拳式基础桩。技击桩,则是意拳的身法和步法的基础桩。而技击的基础,是步法,因为手法好,不如身法好,身法好不如步法好。从这个角度上讲,意拳,是践拳,其要领如下:
身是手基 步是身基 要精拳技 须站技击 手随足出 肩亦随之
三尖齐照 踏彼中门 指分掌凹 虎口撑园 头顶项竖 手顶腕挺
左为元帅 右为将军 右为元帅 左为将军 元帅抱钩 将军握剑
抱握含蓄 中藏八法 肩沉肘坠 膀扣背园 膝合腿裹 腰拧臀溜
两足含空 不丁不八 支撑范围 一尺七八 前三后七 惯力克敌
前五后五 六争制彼 力源于腿 腰为主宰 形于手指 劲透敌背
内动外静 内阳外阴 神意气力 合一集中 技击桩法 式有高低
低打根节 高打梢中 高低相辅 左右轮站 勤持此桩 技击无隙
技击桩,有高低二式。这是身法,高式用于发中节拳,和梢节拳。低式用于发根节拳,前三后七,前五后五,这是步法。三七步,用于发惯性力,二五步,用于发爆炸力。不论站什么式,用什么步,上身要柔软松灵,下身要刚硬紧实。因为力生于根,这是技击桩的关键也是意拳的诀窍所在,望学者,切勿忽略
<<[ 武]形意拳理论 >>

蜀中心意拳金家功夫-混元功  
蜀中心意拳金家功夫-混元功
金氏心拳学──混元功
一、概述
混元功即是简易的“开合功法”。它在传统开合功的基础上几经提炼、深化而形成。其练习总的方法共分为二种:一是分解练习,名曰“三大法”。二是三法的综合性练习,简称“混元功法”。也就是说,心拳学的混元功既可以分解练习又可以组合练习;它已集中而高度地体现了简易之道的精神实质,并充分地展示了训练时的灵活性与机动性。
三大法的划分,一曰“缩骨法”,二曰“阴阳大法”,三曰“发声”。如果初学者通过上述“三法”的初步练习,只需在数日内便能正确地掌握“混元功”的基本要领和练功方法。
“混元功法”,它是心拳学体系中的万法之基础,并以此作为制造或一切矛盾的总机关、集中体现出了“浑身无处不矛盾的精神实质”;而这种浑身无处不曲的基本矛盾间架是“整体攻防技击”之必备或所需,否则万法皆非矣。
初学者通过混元运动的训练,方能改变零散的枝节运动并逐步形成为一个高度严密的有机整体形态;它既含盖了颇为独特的实战技击内涵,又蓄藏著致简而高深的养生妙法。现将基本内涵摘录概括如下:
1、总旨
浑身无处不矛盾:如“合紧一个蛋、鹅头凤膀、含胸拔背、沈肩坠肘、两臂如抱树,两脚阴阳中、起翅一大遍、常修一阳气、盈之於命中”。
2、内涵实质
内三合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如“手与脚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内三合中以“炼谷化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等。
3、呼吸
在混元运动中,是以身体的吞吐或发声而形成的自然呼吸模式,不必人为去追求“呼”与“吸”的训练行为。
4、混元与技击
混元形态结构,是一种特殊的整体技击的基本间架,也是形成整体劲的主要手段或模式;它不但有利於身形技术训练,更有利於实战技击日趋完善的合理化、科学化,学者之成败就在於对“心拳学”的精神实质认识的程度与深度。因此,混元运动与实用技击、养生等方面是一个“血肉”相联的重要关系。
5、混元与养生
混元功是要求学者做不断的身体的前後“吞吐”练习,从而将其“胸膜、腹膜与及五脏六腑”进行著反复的上提或下放,并达到了自我性按摩的重要目的。同时通过发声导气的方式使吸入或所炼之精“气”下沈丹田,能够达到强身体、滋五脏的重要目的;并对较多的慢性病有特殊的康复疗效,如“风湿关节炎,慢性胃肠炎,胸膜炎,腹膜炎,脾胃虚弱,肾虚阳萎,神经衰弱,体虚习惯性滑精,肺痨”等。所以说,混元功法不但是技击之必备或所需,也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最佳功之一。
6、松紧
松紧不仅仅只是在“劲”的收发中得以体现,若要深刻洞悉之,还存著“内松外紧”和“外松而内紧”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以心拳学的“混元功”为例,如在全身绷圆弯曲时是“形紧而心平自然之松”,这是形与意的松紧关系;再如身体站直时的发声,是意紧形松的关系。所以说,在同一功法中,不单单只是存在著动作与劲的收发的矛盾关系。
7、心神
在混元功的练习中,“心神”的微妙处理对於初学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说练功时出现烦燥、东张西望以及心神不定等现象,其练功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学者的“成败以及层次、火候”等,匀与“心神”有著极为重要的关系。以心拳学“混元功”为例,在运动中“心神”是处於自然平和状态,而在不动时的间架中却是以诱异作为内动的核心。其目的是要求学者用心去体会练功中的各种反应,如此才有助於“内听、内视、专注、入定、内守”的最佳练功状态,并能获得事半功倍的练功效果,亦能真正体验出其中的“无穷之乐或无穷之奥”。
若然学者要想达到“心神入定”,就必须从”专注”修炼著手;因为“眼为心之苗”,而眼神的自然专注非常有助於“入定”。所以说,凡是热爱心拳学这一运动的爱好者更应加强对自我的“心神”方面的修炼。
二、混元分解练习
(一)、缩骨法
1、要领:坐式缓慢进行吞吐松紧练习,同时以双手抓住所坐凳子的前端边并提拉和放松辅助身子作
开合练习,禁用暴力,以免拉伤脊椎。在吞缩时吸气、前吐身子时呼气放松。
2、目的:训练脊椎的伸缩功能,改变人体“S”型脊椎并促使向“弓”形婴儿状脊椎发展或定形。因为“弓”形脊椎状是形成整体运动和整体劲的主要手段或方法。其中它含盖了“沈肩坠肘、含胸拔背”似的半混元体的主要结构性运动。
3、练习动作说明一
初学者首先取一个高方凳坐在靠前的边沿,略呈前扑身状,同时向前顶伸充分拉伸“脊椎骨”,双手置於档前放松,双脚自然分开略宽於两肩并稳住自身,目视下前方地面,全身保持自然。见图1的正面与侧面图。
4、练习动作说明二
接上,然後双手抓住凳子前端的边下沿用力向上提拉使两肘横向绷展,并促使肩下沈,与此同时,身子随著双手的提拉向後作吞缩身子而背向後弓凸的动作,并伴有细细的吸气感觉,身子要求达到含胸拔背,沈肩横肘状即可,头部略昂,目望视上前方,全身有微紧感觉。见图2正面与侧面图。
当完成了上述的後吞动作之後,再放松双手,身子随之向前吐出略呈前扑状态,头前顶,目视前下方,呼气外出,放松全身,再返回到图1。如此需做反复性的开合吞吐练习。
(二)阴阳大法
1、要领:在缩骨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全身性的整体开合阴阳站立吞吐模式练习。在全身後吞时浑身有缩紧感,当身开前扑时放松;吸气是在缩身时进行,呼气是在开身时进行。练习身体的吞吐动作,初学者应缠绵缓慢,久则以自然轻快为佳。
2、目的:通过全身性吞吐训练共有两个目的,一是要求达到“含胸拔背、沈肩坠肘、提肌蓄肾、弓凸腰背脊椎,脚的阴阳变换、松紧”,使之最终达到浑身的节节相催相合的紧密协调,故曰“外三合”矣。其二是通过自然的松紧收发训练来成就“整体劲”。
(3)动作练习说明
首先两脚分右前左後站立,左脚掌著地并抬脚跟,重心以落在前右脚为主,两脚前後相距两尺左右(根据自身的高矮而定两脚间的距离),身体略呈前扑状,双手自然下垂於大腿外侧,头向前顶,目视前下方,保持自然状态的松。见图3正面与侧面图。
(4)然後双臂作平行环抱至两手臂及腕部相贴,十指直对心窝,与此同时身体向後吞缩,後左脚跟落地曲膝蹲立为主,前右脚跷起脚尖跟部著力蹬地;身子呈“含胸拔背、沈肩坠肘、缓缓吸气、全身绷圆而略紧”,头略昂,目向前上方望视,见图4正侧面。注意,练习时的展臂环抱,吞身弓背,重心後移,吸气、目望、头昂等动作,是同时连续一气呵成的方式来完成。
完成了图4动作後,再蹬腿趋身前吐,重心又移在前右脚;後左脚前掌蹬地,抬起後跟,双手自然下滑垂於大腿外侧,头向前顶,目视前下方,放松全身,呼气:再返回到图3。如此“一吞”“一吐”做反复练习。
(三)发声
(1)要领、初学者以长声为主,动作缓缓、徐徐吸入(气),如昂头、挺脖、目望长空、直立身体、吸气。发声呼气,诱导气流沿腹之中线,由上向下随声直入丹田,身体须由上到下逐层放松。
(2)目的:吐故纳新,一字打通三焦,贯通“任督”二脉;强五腑,壮六脏,祛病延年等。
(3)练习一、两脚自然平肩站立,头向上昂,目望远方,意注体内,缓缓吸气,挺颈,双手自然於大腿外侧,见图5。
(4)练习二:然後用丹田之底气发喊“一”字长声(又称雷声,当声从口中发出时,意念从天突穴起向下奔行,下沈直入丹田,声停即止。在发声意念时,头随声向前移至顶出,目视前下方。稍停,自然换气,待心情平静後,方能再进行一度发声训练。见图6。然後再返回到图5,直站、昂头、吸气。如此反复练习。)
三、混元功组合练习
1、要领:呼吸是随著身体的“吞”与“吐”而自然进出,速度要求“轻柔、缓慢、合顺、松紧自然”。动作方法是以单脚式的前後移动,左脚单脚进退相同,无须做走步练习。
2、练习预备式:两脚自然平肩站立、目视前方,意注体内,双手自然下垂,呼吸自然,全身放松。见图7。
3、注意下面是整体後退吞身动作。然後左脚後退一步,曲膝蹲立,重心以左脚为主,右脚跟部蹬地,跷起脚尖,膝关节向前曲顶,两脚前後相距一尺五;与此同时身子随之吞缩呈含胸拔背,双手配合後退动作做平臂曲肘环抱,直至两手掌背及两腕背关节相贴,十指直对心窝,达到沈肩坠肘为准,头略昂,目向前方望视而上,注意在做吞身动作时,呈缓缓的自然吸气状态。见图8。
4、完成了上述动作後,再做向前上步吐身动作;以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身子同时向前开挺,双手自然向下滑落垂於大腿外侧,两脚呈半弓步状,重心平分,身子直立头顶,目光平视前方。见图9。
5、保持图9间架不变,下面开始发声导练,发声又称“一”字雷声,其声应均、细、缓、长为佳;当发喊出一字声起,设想著一股气流从咽喉处向下沈入丹田,此称为“呼气”,声停意上,稍停再做後退吞身动作。如此进行“一吞一吐、发声”的反复练习即可。
金家功夫乃天下之武林绝技,精要处必心传口授,此功法要点,一合一开,共两个基本姿势,一气呵成,合劲要快,开劲要慢。合劲时口发一声“嗨”,徐徐吸气入丹田;开劲时呼一声“噫”,徐徐吐气。合劲时前足迈步足尖外摆,后足紧跟一步,足踵先着地足尖内扣,松肩坠肘,颈前伸后缩,蹲身弓背似猿猴(猴盗桃),手腕上提头上仰,目视额顶势虚柔,凝神定心不用蛮力,至气吸满方换开劲。开劲时再赶一大步,由虚变实成弓步,尾闾内收气沉下腹,屈膝挺身两手下落至两胯侧。头微微上顶继而迅速低头下颌贴胸,此姿势称“鹅顶头”,双目下视于腹,至气吐尽方换合劲。此二式反复行之至五个开合,谓之开合功。
发声精义
发声在金家功夫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是强身健体、充实精气神及养生、祛病延年之核心。习练金家功者,如不能准确区别声带发声与丹田底气发声训练的区别,无论做多大的努力,也只是“活动其筋骨”而已。
声带发声就是我们平时的说话声。而底气发声主要以丹田之气(又称底气)发声,这就是声带发声和底气发声的不同之处。学者用底气发声的方式练习发声,才会有如高山流水从上而下般的真实而美妙的感受,这也是开合功训练中的奥妙之处。
发声练习准确后,在心神方面的微妙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心定”才能使学者之“神情”不移,而心神是否镇定与双眼有密切的联系。因为“眼为心之苗”,只有眼神专一才能心定,而心定才能感受体内的微妙变化。
再者,金家功爱好者还应注意在发“一”字雷声时的口形等问题。在发声训练中要“口微张”,口腔要“空”,“气管”要开,这样以丹田之气从口腔发声时,才会有“沉洪闷雷”式的声音行于体内的感受。
开合功的灵魂
开合者,阴阳也,而阴阳在大干世界里无时不存在,比如日月、上下、左右、起落、进退与动静等无一不在阴阳范畴之内。而在拳技的训练或实战中,左右手、左右脚以及起落旋转中的阴阳矛盾更为突出。所以金道人把阴阳变化成“一开一合”的练功方法,无疑是一个创举。
就开合而言,开为阳、合为阴,人体的五脏六腑通过一开一合的反复训练,不断得到上提和下放,其中也包括“提肛蓄肾”。在身子合与开的动作中,五脏六腑得到了充分的自我按摩,吞吐与发声便成了养生修命的瑰宝。
人体通过一开一合的动作训练,使初学者零散的运动得以调整或改善,逐步向技击所需的混元整体结构运动方面发展,最终完全达到“三梢九节”无处不相合的混元矛盾形态。只有学者练就了坚实的开合功后,才能做到学以至用,否则何谈技击!
开合功简述
开合功既是金家功的基本功,也是其灵魂,可说是“包藏万象”。从总体上讲,练习开合功有三个作用:一是使身体在一开一合中做整体性训练,使初学者初步掌握成就“整体运动”;二是以口发“一”字长声(称“雷声”)来修炼体内“精气神”,以达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的目的;三是 在走步变换中训练身体“三梢九节”,以达节节的相摧相合,为成就。
1.预备式:全身自然直立,双手自然下垂,浑身松紧自如,双眼平视前方,意注全身(图1)。
2.接上式,起右脚为先:提右脚向前迈一大步,左脚紧跟半步,右膝略弓,左脚前脚掌蹬地,脚后跟提起,两脚前实后虚,双手在身体两侧前移至胸前,屈肘呈双手与肩同高,双臂做环抱状,目视前方(图2)。
3.接上式,身体向后吞,含胸拔背,左脚跟落地并屈左膝,右脚随之翘起脚尖,脚跟蹬地。双手以手背、手腕相贴,十指对准心窝(图3)。注意,在做此“合”架时,保持沉肩、坠肘、头昂、目望、含胸、吞腹、拔背、提臀、蓄尾,前后脚以后实前虚为标准,呼吸自然。
4.接上式,左脚向前迈一步,身向前挺,右脚尖落地,双手自然下滑,落于两大腿外侧。两脚变成左前右后的半弓步,头顶、身直、裆坐,心情平静后,开始发声(图4)。注意,发声是以口发“一”字长声。当发出“一”字声音时,意想一股气流从天突穴向下随声穿胸过腹,并直人丹田,则声音停止。注意:在做发声训练时,应以丹田之底气做雷声练习,切忌单纯以声带做发声练习。恢复平静后,再度练习。
5.接上式,身向后吞缩,屈右膝,左脚随身体后吞而收半步,翘起脚尖,左足跟蹬地,双手自然垂于大腿外侧,头昂脖挺,目视前上方,形如猴立状(图 5)。
6.接上式,右脚用力蹬地,左脚向前迈一大步,身体随之前移;右脚随左脚紧跟半步,与此同时屈双肘,双手上抬至与肩同高,双手心向内做环抱状,目视前方(图 6)。
7.接上式,右脚跟落地,身体随之向后缩,左脚随身体后吞而收回半步,翘起左脚尖,左脚跟蹬地,同时双手以手背、手腕相贴,十指对准心窝,保持头昂脖挺,目视前上方,弓背、含胸、吞腹、提臀、蓄尾,有向下坐之意,两脚左虚右实,阴阳分明(图7)。
8.接上式,提右脚向前迈步,身体由屈向前开挺变伸直,同时双手自然向下分开,滑落于大腿两侧,两脚又变成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的牛弓步,保持身直头正,目视前方。心情平静后,以口发“一”字长声(雷声),意念声起气行,气从上沿身体中线直人丹田,则声音停止(图8)。
以上则为开合功训练的两脚上步变换走步练习。此功法于十年前曾发表过,但未能做全面叙述。此次再次补充完整,以方便爱好者训练。

 
 
 

  

 

 

 

 
 

 
 

2011最新92首歌曲MV【精美音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