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口一个牛:凤凰涅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8:10:45

陈运和:凤凰涅槃(原创)

(2010-11-18 08:55:07)[编辑][删除] 标签:

修水县

陈宝箴

沈从文故居

陈宝琛

凤凰

文化

杂谈

分类: 散文

    一只美丽的凤凰在湘西大地飞翔,一颗珍贵的明珠在世人面前闪耀……

    其实,凤凰也好,明珠也好,哪抵得上这儿国宝级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

    深秋,我来凤凰县城小住。妻子选择的住处极佳——万名塔边的沙湾,闹中有静又不贵。古色古香的三楼卧室外或坐在沙发,或站着凭栏,均可望见沱江泛舟,甚至两岸吊脚楼群及当地著名的虹桥也历历在目……

    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由沈从文开始的。一觉醒来天色亮,我俩出门沿江南行,一路空气清新精神爽。乐得走过跳岩,脚步上了迥龙阁小巷继续朝前。有青石板在前引路,偶而会遇见“沈从文墓”箭头热情指点。找到先生安息场所不难,左拐登坡,有一老人天天打扫墓道。抬头望迎面耸立的名为听涛山,叫得好!突然间,我忆起一位远行的江西修水县诗友、前辈匡一点号听涛楼主……思绪很快又返回现实,仔细看这儿场景奇特,真与众不同。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的沈从文先生,1988年5月10日仙逝后就安葬在此!?

    墓地建在狭长的小草坪,没坟冢,只树立一块6吨多重的天然五彩石。俩人敬献上小花圈,见碑石正面镌刻着先生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为先生姨妹张充和撰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的的确确,含义深刻之言,教诲人生之语,精辟透彻之极。不远处一石碑上,可读画家黄永玉为其表叔沈从文题写的精句:“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随后,走回头路顺迥龙阁北行至虹桥头,进入县城闹区。弯来拐去,终于走到中营街。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我眼前这座典型的颇具湘西特色、始建清同治年间的小四合院里。此院为平房,迈入见前后两进,中有天井,左右厢房,大小共11间。整个房屋穿斗式木结构属小巧别致、古色古香的风格,今列为全国文保单位。先生的《从文自传》、《记丁玲》、《月下小景》、《八骏图》等在此写出问世,《边城》也在这期间酝酿而成。

    沈从文故居斜对面,曾是著名老作家吴伯萧的故居。可惜呀,因城建而早被拆除……

    离开沈从文故居,我俩进入凤凰古城博物馆,这儿过去是陈宝箴老宅。现在办成一座很有生机的私人博物馆。我碰巧见到了这位年富力强、有所作为的馆长雷雨田,对陈宝箴世家尤其是其清末在凤凰为官有一定的研究。称之收藏家、艺术家完全可以。我顺便告诉雷雨田自己是福州陈宝琛之后,而陈宝箴系江西修水县人,三代出了五个名人。我曾在修水县工作十余年,平时也略知一二。上半年在广州中山大学参观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故居,陈寅恪为陈宝箴之孙。正好这次到修水县看望多年不见的老同事、老朋友,再绕道湘西走走……

    雷雨田听了十分感兴趣,并说“陈宝箴之子陈三立,即陈寅恪之父跟陈宝琛关系很好,有照片作证”。于是,我们走近陈宝琛与陈三立等三人、陈宝琛坐中的珍贵合影照片。我们的交谈、活动,雷雨田均安排馆里人拍摄留下资料……我与雷彼此扯起陈三立清光绪八年(1882年)入乡试,不以八股文而以散文体作答,初选遭弃,主考官陈宝琛发现,方选为举人……雷讲,陈宝箴清光绪六年(1875年)署辰、永、靖、沅道事,治凤凰厅(今凤凰县)时,教当地山民植茶栽竹,种薯为粮,使民得解困乏;又率民凿沱江,使舟通城下……并第一个提出要保护好凤凰古城。后升任湖南巡抚,因“戊戌变法”失败,巡抚陈宝箴及其子、主事陈三立均被革职,回了江西老家……

    走进慈善和教育家的熊希龄故居,走进富于苗族情调的南方古式木瓦结构四合院,走进民国首任民选总理的往事,我为他大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辞职由衷敬佩。小时,“湖南神童”;成人,维新名士;晚年,事业献身;逝世,终得国民政府的厚葬——国葬。静静沱江说前辈,小小边城飞大鹏……

    沱江为凤凰的母亲河,古城的美集中在河两岸:彩虹桥、万名塔、吊脚楼及跳岩,真组成一幅新的“清明上河图”,东城门楼与北城门楼外。虹桥东路的热闹夜市,虹桥中路的林立酒家,到处苗家老酒香、湘西腊味浓、“血粑鸭”风霏各餐桌……东正街的购物,老营哨的酒吧,迥龙阁与老菜街的闲逛,不尽民族特产跟风味小吃正夹道迎送够诚意……

    难怪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凤凰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评价准确。

 

                                                     201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