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鸿蒙谁为情种:JT伤寒论笔记(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0:35:23
冬不藏精,春必病溫
冬天,氣密藏。如果身體有虧損,病邪會進入。而此時身體的抗病機制處於休眠狀態。病毒進入身體使免疫系統變弱。到了春天,身體容易感染各種炎症。(類似於HIV的病機)
臨床上:
“不藏精”容易發成少陰病 少陰經病à扁桃體發炎   發于溫病得少陰病的概率很高。
●少陰病:脈細沉,即使扁桃腺發炎,還是要依照少陰病的醫法,不能用清涼藥。
●熱傷風:脈浮,下空。類似于桂枝湯證,麻黃湯證脈。
●溫病:脈扎實有力,滑。類似于陽明白虎湯證,承氣湯證,需用清熱涼血藥。
6.7病有發熱惡寒,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
抗病系統積極抵抗          抗病系統消極承受
發于陽七日愈,發于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見講義P16典故:天一生水,地六成之à陰   水的成數六
地二生活,天七成之à陽   火的成數 七
湯液經法:陽進為補,其數七  火數也
陰退為瀉,其數六  水數也
旋覆花:“貫通五臟真元”  古方用於續筋:旋覆花(根)和黃糖、黑糖搗爛,敷於斷筋處……
6.8太陽病,頭痛至七日[JT1] 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            (參照P20 條文3.10 和3.30)
經:週期
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JT2] ,使經不傳則愈。
不一定是會傳陽明,而是任何經都有可能。
6.9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上午10點至下午2點)
6.10風家解表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常常易感冒的人,身體習慣感冒狀態,病去後,身體感還沒有調整回來,需要2個6天週期來慢慢調適。
6.11病人身大熱[JT3] ,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
6.12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實熱:脈可能沉、滑。  滑脈:有裏熱   例如大青龍湯證:煩,有裏熱。
桂枝湯證
6.13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
浮取    沉取                         營分     汗出,營分能量更加流失
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JT4] 者,桂枝湯主之。
打噴嚏
6.14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萬方之祖——桂枝湯
桂枝三      芍藥三    甘草二      生薑三         大棗十二枚
桂枝湯結構分析:
桂枝:補心陽。與心的能量結合,順著動脈衝出去
芍藥:              1-使平滑肌放鬆。鬆開脾胃區塊à靜脈放鬆à血從靜脈末梢拉回
(解倉、容餘)      2-限制藥的作用範圍。對要作用的場域有收斂作用。
只用桂枝,芍藥,作用場域限制在血管(營分)
生薑:使氣“分岔”。把桂枝、芍藥的藥力分岔到衛分。
大棗:補營分。棗樹多刺,有鋒銳之氣,果肉卻肥潤   →把衝突的能量轉化為滋養的能量
→保養水分
甘草:緩藥   二兩定中間軸     →生用:緩和;
→炙:加蜂蜜考熟,補中焦。
總結:
外症:脈浮緩,出得了汗,惡風惡寒。

病機:風氣傷到衛氣。

治則:把能量送到衛氣。
↓                    1-寒水之氣
方(方法):衛氣來源: 2-三焦之氣-à肺——表皮之氣
3-營氣中比較強悍的氣——————桂枝湯選擇的路徑
第五周 5-6
漢代
後世
現代
1兩
15g
1升
200cc
一斤=16兩
500g
一兩
37.5g
一錢
3.75g
計量單位換算:
桂枝湯煮法、服用法和注意事項: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
(煮三碗,如果一碗病除,剩下兩碗就不要喝了。)
煮藥用水和棗依照比例減少
一般七碗煮到五~四碗之間
時間:半小時左右  (發散藥不宜久煮)
熱稀粥:水多,稀的粥。
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漿獎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服用後注意事項:加衣服,喝熱稀粥或熱水幫助發汗。桂枝湯發汗:不可出大汗,微汗就好。出大汗會傷元氣
*白芍:最好用炒白芍,生白芍性偏寒。脾胃虛寒體質的人可能會拉肚子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桂枝湯禁忌詳解:
生冷:桂枝湯的藥力是從脾胃引發出去,所以不能讓脾胃能量有額外的消耗。
生菜、水果、冷飲會降低脾胃熱能。
粘滑:肥膩之物對發表、發散的藥物有克制藥性的作用,可能會導致發散藥發散不出來。
例如:藥物配伍中有地黃就搭配麻黃同用就不發汗。
肉面:面是麥子做的,比較偏熱性。可能會影響桂枝湯的作用場域。
肉類是古人不常吃的事物,脾胃忽然吃到會不習慣,增加脾胃消化的負擔。
五辛:蔥、蒜、辣氣味重,是發散類食物。
桂枝湯本身就是發散藥。可能會對藥性產生干擾。
酒:生薑、桂枝遇酒會與酒的濕熱相結合,形成更嚴重的濕熱。
酪:各種乳製品。 成年人消化乳品最消耗腎氣和脾胃之氣。
臭惡:味道重的食物會干擾藥性正常發揮。
本草
桂枝
衛氣屬陽,營氣屬陰。桂枝通陰中之陽(走營分,行於血脈中)貫通身體的能量。
《神農本草經》引述:
牡桂上品:味辛溫·無毒·生山谷·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補中益氣·久服通神·輕身不老。
菌桂上品:味辛溫·生山谷·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為諸藥先聘通使·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
桂枝(清化產的肉桂是好肉桂的代名詞)
牡桂
味較清,入上焦,補心陽
肉桂(菌桂)
味較重,相對桂枝比較走陰,走下焦,補腎陽,命門之火。
引火歸元,補足命門火,口水會變多。(肉桂製成米糊丸可封存肉桂的氣味和藥性,治瓜果傷。)
肉桂不能用太多,否則會燒壞腎。只能少量使用。
桂皮
桂心:古代藥效偏於肉桂。
取樹枝à桂枝
取樹幹à肉桂
芍藥
芍藥中品:味苦平·生川穀· 主邪氣腹痛 · 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JT5] 瘕·止痛·利小便·益氣。
緩解絞痛    疏通淤凝的血                不通則痛       配合補氣藥效果好
*芍藥使血液回到肝裏,是養肝的藥,養肝血。
味:並不酸,是收斂而曖昧不明的味道         收斂
癥(zheng):確定是有一塊實質的腫塊。
瘕(jia):有時有,有時沒,是血液迴圈不良造成的。
白芍:養血滋陰
赤勺:破淤血
* 用法:
◇甘穗半夏湯:有痰水糾結在上焦,加芍藥把痰水拉下來,轉入膀胱。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腸胃無力把水運化,用芍藥幫助其他藥把水拉到下焦。
◇芍藥有滋陰作用,與補氣藥同用效果好。
◇治療急性腸胃發炎,芍藥可以把黃芩[JT6] 的藥力拉到脾胃區,清中焦火。
◇芍藥用量的調整,可以限定藥物的作用範圍,用量越大,越向內。
乾薑
乾薑中品:味辛溫·生川穀·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JT7] ;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利·生者尤良
咳嗽時 肺部有濕氣  暖中焦                          腸胃道積冷水(過於濕寒)
·久服去臭氣·通神明。
古代通“疆”=“強” 禦濕之菜。
味辛:金 容平之氣,可分開“勾芒”之氣。

生:走而不守
(生薑吃太多會散氣)
乾:守而不走
(“附子無薑不熱”)
炮薑:
à張仲景時代的炮姜是乾薑再加以烘烤,使辣味散去些。辣和熱都減少,帶微苦。
à現代炮薑,炮製太過,太黑,松,藥力太少。
* 用法:
◇用其“熱”à 甘草乾姜湯:治肺[JT8] 冷。用乾薑暖脾胃,再慢慢把熱量傳到肺,使肺暖回來。
à 乾姜附子湯:治療表層衛氣不夠,所以取炮姜、乾薑的部分熱量。
à 乾姜大量用法:理中湯或附子理中湯:對寒性體質,冬天吐血的人,血中寒太大,以致腸胃附近血管中的血液有些寒凝淤塞,血液流通不過去就從旁邊溢出來。在理中湯或附子理中湯中用大量乾薑使脾胃暖起來,溫化寒凝之處。使血液順利流通,出血處自然癒合。不然吐血不會停止。
◇後世用法——清朝末年,鄭欽安在當歸補血湯中用炮薑。用炮姜的黑苦和當歸補血湯中的甘結合,“甘苦生陰”。強化滋陰效果。
◇現代用法——炮薑止血。“紅見黑止”用燒焦的東西止血。
◇止咳 à 張仲景時代用乾薑在小青龍湯,真武湯或小柴胡湯加減都用到乾薑。
à 後世止咳很少使用乾薑,一般都用潤肺、化痰、降氣的藥。
◇除濕--à當歸生薑羊肉湯:生薑用到一斤,把身體下部的水度排除掉。
--à真武湯 治水毒[JT9] 最有代表性的方
--à防己黃芪湯:生薑+黃芪的組合。灰、白、體胖、腐臭的人,皮下水毒積聚太多。黃芪補入三焦,生薑打消水毒。
--à桂枝黃芪[JT10] 湯:治黃汗,用生薑、黃芪的組合去皮下水毒。
--à尿毒癥[JT11] 的偏方:老姜的姜汁,大量飲用,使病人出一身大汗,汗裏通常帶尿的氣味,一般三天就可以出院。(大量使用,去水毒)
* 生薑表皮微涼,連皮煮不會太熱。
副作用:吃太多會散氣。
* 古代的養生家建議秋天少吃薑,因為入秋人的元氣開始收斂,吃多薑會散氣不利於收斂。
大棗
大棗上品:味甘平·生平澤·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
能把鋒銳之氣轉化為陰柔滋養的能量                    比較補營氣,走在經脈中(相對于衛氣行於血脈外面)
·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JT12] 重·和百藥·久服輕身長年;
補充營養,滋養脾陰         安定甯神         溫和化,比較入營分
葉:覆麻黃能令出汗。
葉仍然含鋒銳開拓之氣,用一點點麻黃敷葉粉能助發汗。
陽   胃           把活潑的能量
↓↓ ↓↓  ↓↓  ↓↓  ↓↓  ↓↓  ↓↓  ↓↓  ↓↓   →  養脾平胃氣
陰   脾           轉化為陰柔的能量
* 本草中“百”——很多
“諸”——幾種
* 用法:
炙甘草湯:棗用到30顆。(治心跳不律)
當歸四逆湯:棗用到25顆。
重症肌無力:脾陰實,太濕。用平胃散:蒼朮去濕,去脾陰實。
甘草
甘草上品:味甘平 · 生川穀 · 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 · 堅筋骨 · 長肌肉 · 倍力 · 金瘡·尰[JT13] ·解毒
平和,緩和各種偏性          補脾陰,陰有形                消炎
·久服輕身延年。
毒:毒者,氣之偏也  VS  香者,氣之正
(用藥在上古時代稱為“用毒”)
甘:土有緩和、中和毒性的作用。
解毒:古時用來解毒消炎。一般苦寒藥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甘草可以緩和症狀,而不會對人造成損害。
(直到清代發現金銀花,性涼,可消炎解毒,對人損害小,漸漸代替生甘草用來解毒。
甘草
生:具有“類固醇”(緩和劑)的功用。其副作用是:多吃會變成“月亮臉”“水桶腰”
炙:用蜜炙過,可以消除生甘草的副作用。
*甘草黑豆湯:消除藥性。甘草5錢+黑豆1兩。用於吃錯藥後的補救措施。黑豆:吸收藥力藥性。
[JT1]感冒一般7天或2周好,人體有7日週期
[JT2]足三裏穴
增強抵抗力,使病邪不出現下一個週期
[JT3]體內太寒把熱逼到體表。絕不是“發燒”就等於熱症
[JT4]感冒時胃口不開,是客症,不需要處理。陽明區的能量支援太陽區塊,因而沒有能力消化
[JT5]有關足厥陰肝經
[JT6](輔行訣)小陰旦湯:黃芩取代桂枝,黃芩寒涼,清上焦火
[JT7]寒性出血(或者冬天吐血)
[JT8]肺乃嬌藏,不宜直接下藥
[JT9]體內沒有生命力的水,無法使用堆積在體內。
反之,有生命能量的水是津液
[JT10]治感冒的方劑中一般不用黃芪,黃芪走三焦(腠理之間,營衛之間)區塊。如果桂枝湯+黃芪,藥力會被黃芪封在三焦發不到外面去。
但是這樣的作用在雜病中卻能取得療效
[JT11]不可濫用。腎臟衰竭的病人,正確的治法是附子大黃同用。治本。
[JT12]脾主四肢
[JT13]化膿的腫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