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容华百度云:济南“五三惨案”鲜为人知史实 季羡林逃过日军刺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2:27:38
每到5月3日,很多山东济南人就会自发到趵突泉北路的“五三惨案”纪念碑前举行悼念活动,济南上空也会响起震撼人心的防空警报,这些都缘于发生于82年前的那次惨案。在“五三惨案”纪念日到来前夕,记者采访了欧阳中石与张苣京夫妇,他们向记者讲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史实。

  张苣京———惨案当天出生的“响姑娘”

  82岁的张苣京女士有一个小名———大响,外号“响姑娘”。一个女孩子为何会起这样的小名和外号呢?“我就是1928年5月3日出生的,正好是‘五三惨案’发生的那一天。因为当时济南城的枪声、炮声很大,所以家里人才给我起了这个名字,也算是一个记号吧。我出生时,日本人已经进了城,我的大哥去泺口姥姥家送信,路上差点被日本兵打死。刚出生不久我就被家人藏入地窨中,才躲过了劫难。”

  说起当年的“五三惨案”,张苣京依然有点激动。她告诉记者,济南两次沦陷,济南人当了9年的亡国奴,现在的人不应忘记,应该对我们的下一代进行历史教育,尤其是对济南的青少年更应该加强对这段历史的教育,因为“五三惨案”对于所有的济南人来说都是埋藏在心头的永远的痛。有关方面也可考虑把这一事件编入山东的地方教材,对学生的教育才会更深入。

  季羡林———差点死于日军刺刀之下

  张苣京还给记者讲述了季羡林先生在“五三惨案”中逃过一劫的经过。她说:“季羡林先生当时17岁,正在济南正谊中学上学。惨案发生后,日本兵在济南街头盘查,季羡林遇上两个日本兵,用刺刀点着他问‘干什么的?’季羡林用英文回答‘学徒的’,日本兵搜查他,看见他腰间扎着皮带,认为他是学生,而学生当时是属于肯定被杀的8类中国人之一的,会被当场挑死。季羡林解释说,在济南学徒也是可以扎皮带的,所以才幸运地躲过了这次杀身之祸。”

  张苣京还向记者讲述了2007年请季羡林先生为“济南惨案纪念堂”题词的经过。2007年,“济南惨案纪念堂”将要落成时,济南市有关部门托张苣京请季羡林先生题词,张苣京在2007年4月5日给已经住院的季羡林打电话,约好第二天下午见面。在301医院见到季羡林后,开门见山地把为“济南惨案”题词的事告诉他,季羡林先生很激动,立即说“义不容辞”,先生不假思索,提笔在宣纸上写下“往事不忘后事之师、国兴不忘国耻、忘记了过去就等于背叛”3句话。

  欧阳中石———母亲怀着他往泰安跑

  欧阳中石告诉记者,1928年日本兵打进济南时,他的母亲怀着他往泰安跑,刚到八里洼就听到枪声响成一片,担惊受怕了一路,冒着风险逃到泰安。所以欧阳中石先生是在泰安出生的,后来长大一些后才回到济南。

  欧阳中石当年作为“济南惨案”史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顾问,曾为“济南惨案纪念堂”题写过“五三堂”等很多墨宝,其中悬挂于正门两侧的楹联最为著名:国耻铭心黜霸崇文昭天下城圩永志修坛设祭飨世情。关于这副楹联,能说清真正含义的人并不多。欧阳中石解释说:国耻铭心,“五三惨案”是国耻,每个中国人都应永远铭记在心;黜霸崇文昭天下,要罢黜恶霸侵略的行径,要进行抗争,我们要的是崇尚文明、崇尚文化,要把我们的这种想法和做法告之天下。城圩永志,泉城受过磨难,济南人遭受过被侵略的深重苦难,这些我们要永远记住;修坛设祭飨世情,我们修这个祭坛、纪念堂是为了祭奠先烈,告诉所有人都应牢记这段历史,要向在惨案中受难的同胞致哀,要向进行过抗争的先烈们致敬。

  欧阳中石说:“我和‘五三惨案’是有一点缘分的,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我是惨案当年出生的。我们国家是爱好和崇尚和平的,但这个国耻我们不能忘记,这对于我们今天与其他国家、民族和谐相处是有帮助的。现在需要从事教育的人把这段历史的意义向我们的后代说清楚,我们不是要报复什么人或什么国家,而是要表明我们的态度,我们是崇尚文明、崇尚文化的,我们的人民有着很硬的脊梁骨,我们不会搞侵略,但也不再容许别人侵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