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佛教的名义搞传销:旋覆花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29:41

 旋覆代赭汤

请大家从该方的原文阐释、组成配伍、量比用法、适应病症、临床应用、个人经验、各家论述等方面展开讨论。

原文:《伤寒论*161条》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旋覆代赭汤方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石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劈)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此贴被书剑一生在2008-11-20 22:53重新编辑 ] 我辈知努力??中医当自强 Posted: 2008-11-18 21:37 | [楼 主] 许先生 开坛元老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76
发帖: 15606
威望: 74 点
金钱: 47 元
贡献值: 6674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4367(小时)
注册时间:2007-06-08
最后登录:2010-04-04
小 中 大

 

旋覆代赭汤

  一、噎膈反胃   

  喻嘉言医案:治一人膈气,粒食不入,始吐清水,次吐绿水,次吐黑水,次吐臭水,呼吸将绝。一昼夜,先服理中汤六剂,不令其绝,来早转方,一剂而安。《金匮要略》云: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吾于此病分别用之者有二道:一者以黑水为胃底之水,此水且出,则胃中之津久已不存,不敢于半夏以燥其胃也。一者以将绝之气,止存一丝,以代赭石坠之,恐其立断,必先以理中分理阴阳,使气易于降下,然后以代赭得以建奇奏绩,乃用旋覆花一味煎汤调代赭末二匙与之,才入口即觉气转入丹田矣。困倦之极,服补药二十剂,将息.二月而愈。

  按语:治病之道,须明标本缓急。本案因胃虚之极而见呕吐反胃,故先予理中汤固其中气,待中气建立,再予旋覆代赭汤以降胃逆。前后两方,次第井然,丝丝入扣,终令危笃之疾得奏奇验。据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食道癌、胃癌而见上述诸症者有良效。



  二、呃逆.

  刘景祺医案:陈某某,男,30岁,1983年4月14日初诊。呃逆频频发作已三个多月,每于饭后即呃逆,声短而频,有时呕吐。苔薄白,脉弦。辨证:胃虚肝乘,胃失和降。治则:镇肝降逆。处方:旋覆代赭汤6剂,呃逆消失。

  按语:呃逆声频而短,胃气虚也;脉来见弦,肝气乘也。木横犯土,胃气上逆,故呃逆不止。用旋覆代赭汤以抑肝之盛气,降胃之逆气。肝平胃和,其呃自止。



  三、呕眩 

  陈松筠医案:夏某某,女,15岁。1958年患脑膜炎后,眩晕、健忘未得根治,此次伤风诱发旧病,来势颇盛,头晕且痛,眼黑而昏,闭目不能视物,如坐舟中,动则眩而扑地,虽挟腋亦不能行走,时时作呕,由同学背负来诊。诊见两目微红,舌苔白滑,脉象弦细而迟。此为肝虚风动,脾湿生痰,风痰相结,蒙蔽清窍,虽兼外感,究系实少虚多。治以敛浮镇逆,育阴潜阳,运化痰浊,兼疏外感。方用旋覆代赭汤加芍药、钩藤、菊花。一昼夜进药2剂,次日午后即能起床,脉症显著好转。续与原方,一周获愈。后用滋养培补之剂,调理而愈。
 
  按语:本案咳喘日久,又见痰声漉漉,纳呆,脉细。究其病机乃病久不解,胃气大伤,中土不运,痰浊内生,上犯于肺所致。以旋覆代赭汤和胃化痰降逆,乃治本之法。痰浊去,胃气降,则肺气肃,而咳喘自平。



  六、梅核气

  黄阳生医案:刘某某,男,28岁,1981.年3月12日初诊。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有时咳出少量灰色粘痰,舌苔薄白,脉缓。属梅核气,乃气滞痰郁所致。治以利气开郁,化痰散结。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旋覆花100克纱布包煎,代赭石150克,半夏50克,沙参50克,生姜20片,大枣20枚,甘草5O克,茯苓30克。头煎用水5斤。煎取3斤,再煎用水3斤·煎取2斤,两次煎汁合一,装入开水壶中,当茶,随时饮之,一日服完。药仅两帖,其病若失。

  按语:痰气郁结于胸膈之上,故觉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方中旋覆花下气消痰,代赭石重镇降逆,半夏降逆化痰,又加茯苓健脾,配姜、枣以绝生痰之源,沙参养阴清咽。煎药当茶饮,意在使药力连惯。

  【补述】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载:魏生诊治一妇女,噫气频作而心下痞闷,脉来弦溃,按之无力。辨为脾虚肝逆、痰气上攻之证为疏旋覆花9克、党参9克、半夏9克、生姜3片、代赭石30克、炙甘草9克、大枣3枚。令服3剂,然效果不显,乃请余会诊。诊毕,视方辨证无误,乃将生姜剂量增至1 5克,代赭石则减至6克,嘱再服三剂,而病竟大减。魏生不解其故。余日:仲景此方的剂量原来如此。因饮与气搏于心下,非重用生姜不能开散。代赭石能镇肝逆,使气下降,但用至30克则直驱下焦,反掣生姜、半夏之肘,而于中焦之痞则无功,故减其剂量则获效。可见经方之药量亦不可不讲求也。魏生称谢。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贡献值:+1(却波渔翁)
  • 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9-02-16 13:50 | 1 楼 张先生 开坛元老
    级别: 委员


    精华: 11
    发帖: 1205
    威望: 20 点
    金钱: 9078 元
    贡献值: 1010 点
    性别:男
    年龄:60
    在线时间:134(小时)
    注册时间:2007-10-25
    最后登录:2010-04-04
    小 中 大

     

              旋复代赭石汤证

        喻嘉言医案:
        治一人。膈气,粒米不进,始吐清水,次吐绿水,次吐黑水,次吐臭水,呼吸将绝。二昼夜,先服理中汤六剂,不令其绝,来早转方,一剂而安。《伤寒论》云: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褚石汤主之。吾于此病,分别用之者,有二道:一者以黑水为胃底之水,此水且出,则胃中之津液,久已不存,不敢用半夏以燥其胃也。一者以将绝之气,止存一丝,以代赭石坠之,恐其立断,必先以理中分理阴阳,使气易于下降,然后以代赭石得以建奇奏绩,乃用旋复花一味,煎汤调代赭石末二匙与之,才入口即觉其气转入丹田矣。困倦之极,服补药二十剂,将息二月而愈。
        寥笙注:本案为中气虚,浊气不降,痰饮上泛而膈气之证。患者中气虚极,止存一丝,喻氏分别虚实缓急,先用理中汤分理阴阳,使浊气下降,清气上升,然后用旋复花煎汤调赭石末服之以降气镇逆,病得转危为安。喻氏未用全方,亦获良效,运用之妙,在乎人耳。《伤寒论》原方如下:
        旋复花9克、人参9克、生姜15克、代赭石9克、炙甘草9克、姜半夏6克、大枣6克。
        寥笙注:本方即小柴胡汤去柴胡、黄芩,易旋复花、代赭石,亦即生姜泻心汤去干姜、黄芩、黄连三味,加旋复、代赭二味。据方测症,则旋复代赭石汤症无腹中雷鸣下利,而其逆上之气,则较泻心汤为甚。唯于扶持中气,宣化胃阳,如人参、半夏、甘草、大枣、生姜,二方皆同,是知生姜泻心汤症之心下痞硬,干噫食臭,为由于寒热之互结,而旋复代储石症之心下痞硬,隐气不除,则由于虚气之上逆。无寒热,故不用干姜、黄芩、黄连,有虚气,故用旋复代褚以降逆,人参、半夏、甘草、大枣,所以益胃也。旋复花性味辛温,能消痰结,软坚,治噫气;代赭石性味苦寒,镇胃降气,止呕止哈,佐半夏以逐饮,生姜之辛,以开结,人参以补正,甘草、大枣以益胃,共奏补虚宣气,涤饮镇逆之功。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贡献值:+1(却波渔翁)
  • Posted: 2009-03-08 19:54 | 2 楼 张先生 开坛元老
    级别: 委员


    精华: 11
    发帖: 1205
    威望: 20 点
    金钱: 9078 元
    贡献值: 1010 点
    性别:男
    年龄:60
    在线时间:134(小时)
    注册时间:2007-10-25
    最后登录:2010-04-04
    小 中 大

     

          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旋覆花9克(布包)、生代赭石24克(先煎)、半夏9克、人参6克(或党参9~12克)、炙甘草5克、生姜9克、大枣12枚,水煎取450毫升,一日服3次,每次服150毫升。(附《伤寒论》原方:旋覆花3两、生代赭石1两、半夏半升、人参2两、甘草3两、生姜5两、大枣12枚)。
    本方原为治疗“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而设,具有调补胃虚、和降逆气、升清降浊的功效。
        伤寒病经过汗、吐、下各法的治疗,虽然寒邪已解,但胃气已虚弱未能自和,升降失调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闷堵,时时嗳气而痞闷不得除去。此为胃虚气逆证,宜用此汤降虚气之逆而和胃安中。
        方中以旋覆花下气除痰,并且咸能软坚,以治心下痞硬为主药;以生赭石重剂而镇浮逆之气为辅药;生姜、半夏辛而且降以除痞逆之气,人参、大枣甘能缓中,补胃气之虚弱,共为佐药;甘草甘缓入胃,补虚安中为使药。胃虚得补,痞硬得散,逆气得降,浊降清升,故痞噫诸症均除。
    后世医家也常用本方治疗由于胃失和降而致的气逆呕吐、反胃、噎膈、呃逆等病症。我常用此方合大黄甘草汤随证加减治疗神经性呕吐。例如1964年曾治一女患者,每顿饭后立即呕吐已一年余,体重仅有35公斤左右,大便干秘如羊屎,经北京几个大医院检查均诊断为神经性呕吐。中医辨证为中焦虚弱、胃气上逆之证。投以本方合大黄甘草汤加减:旋覆花10克(布包),生赭石30克(先煎),半夏10克,党参12克,甘草3克,生大黄5克,当归10克,桃、杏仁泥各9克,全瓜蒌30克,生姜3片,伏龙肝60克(煎汤代水)。有时以此方为基础稍有加减。服约40剂,呕吐止,大便通而呕吐痊愈。体重明显增加,治疗前后判若两人。类似病例较多,此不赘述。
        我还常用本方配合半夏厚朴汤随证加减治疗梅核气病。经验方举例如下:旋覆花10克(布包),生赭石30克(先煎),半夏10克,厚朴10克,茯苓18克,苏梗10克,苏叶6克,香附10克,乌梅2克,生姜3片,金果榄9克,水煎服。在此方基础上可随证稍事出入,对痰气郁结而咽中如有物粘阻,咯不出,咽不下,或兼胸脘满闷等症有效。
        旋覆代赭汤适用于伤寒经汗、吐、下,解之后,心下痞硬堵闷,噫(嗳)气不除之证。但要注意如患者兼有大便泄泻、腹中肠鸣者,则不能用之,应选用生姜泻心汤。如《伤寒论》中所说:“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虽然二方都能治心下痞硬、噫气,但本方适用于胃中虚气上逆而致的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要记住大便泄者禁用;生姜泻心汤则治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腹部有水气而肠鸣下利者,但要记住心下痞而无肠鸣不利者不能用。若心下痞满,不硬不痛,不噫气,大便自通者,则须用半夏泻心汤。三方都治心下痞证,但同中有异,临证时须分辨选用。
          近些年来,我曾用本方合通幽汤、大黄甘草汤加肉桂壮命火,随证加减,治疗过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致幽门不全梗阻者,症见朝食暮吐,大便秘结不下,腹部起包串走雷鸣,须到晚间呕吐之后,腹部较舒,始能睡卧。对这种病状,古称“反胃”。具体处方如下:旋覆花10克(布包),生赭石30克(先煎),半夏10~12克,人参3~6克,生姜3片,甘草3克,生大黄3克,当归10克,白芍12~15克,槟榔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紫肉桂2一3克,熟地12克。患者服药2个多月而痊愈,免去了做手术。(转)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贡献值:+1(却波渔翁)
  • Posted: 2009-03-08 19:57 | 3 楼 张先生 开坛元老
    级别: 委员


    精华: 11
    发帖: 1205
    威望: 20 点
    金钱: 9078 元
    贡献值: 1010 点
    性别:男
    年龄:60
    在线时间:134(小时)
    注册时间:2007-10-25
    最后登录:2010-04-04
    小 中 大

     

          旋复花代赭石汤医案:

    噫气
        汪三十。壮年饮酒聚湿,脾阳受伤已久,积劳饥饱,亦令伤阳,遂食入反出,噫气不爽,隔拒在乎中焦,总从温通镇逆为例。白旋覆花  钉头代赭石  茯苓  半夏  洗附子  洗干姜。(叶天士. 1976. 临证指南医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眩晕
        谌某,女,56岁。多年来经常眩晕呕吐,屡治少效,经某医院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近半月来,头晕旋转,目黑眼花,卧床不起,起则眩倒,日夜呕吐不止,吐出物纯系黏滑痰涎,饮食不能下咽,烦冤心悸,面色苍黄,两颧微红,精神不振。脉象虚弦而滑,舌苔白腻、中心微黄。证属虚风僭越,痰浊壅阻,病在肝胃二经。法当潜敛肝风,镇平胃逆,尤以温化痰浊为当务之急。处方:旋覆花  枳实  竹茹各9克  煅赭石15克  法半夏  陈皮各6克  生姜3片。水煎服,缓缓进药。三日后复诊,眩晕大减,呕逆渐平,勉能进食,但苔腻未化,脉象如前。原方再进。旬日之内,眩晕呕吐俱止,苔腻渐化,颧红已褪,面色好转,惟食量甚少,倦怠乏力。改用旋覆代赭石汤加香砂归芍善后,再治半月,逐渐向愈。两年后追访,未见复发。[陈松筠. 1966. 旋覆代赭汤治疗眩晕呕吐五十例. 浙江中医杂志,9(7):30]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贡献值:+1(却波渔翁)
  • Posted: 2009-03-08 19:58 | 4 楼 许家栋 级别: 分区版主


    精华: 4
    发帖: 211
    威望: 9 点
    金钱: 1390 元
    贡献值: 741 点
    性别:男
    年龄:31
    在线时间:199(小时)
    注册时间:2008-08-11
    最后登录:2010-04-03
    小 中 大

     

    嗝气《鸠摩智学经方系列》3

            陈男,42岁;自述素有胃疾,感冒静滴地塞米松后致使泛酸打嗝不止,伴胸膈刺痛,以四五日。尤以打嗝为苦,连连不觉,难受之极。问诊得知:口中有异味,多饮,目花,头有昏重感。余无异常。
            脉弦,右滑大,左细。舌淡红苔白滑腻。
            时方辨证:肝气犯胃,胃气不降。
            治则:理气和中气降饮
            六经辨证:太阴饮+阳明微热
           
            方证:旋复代赭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处方:
            旋复花38    代赭石18    党参15    炙甘草12 
                    生姜30    大枣15    半夏18  茯苓30
                                      四剂; 一部伤寒治天下
    经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xujiadong2009
    QQ435724456 Posted: 2009-04-15 13:30 | 5 楼 许家栋 级别: 分区版主


    精华: 4
    发帖: 211
    威望: 9 点
    金钱: 1390 元
    贡献值: 741 点
    性别:男
    年龄:31
    在线时间:199(小时)
    注册时间:2008-08-11
    最后登录:2010-04-03
    小 中 大

     

    翌日来告,泛酸打嗝,胸膈刺痛已愈;余证亦大减。
    体会:这个方子,今人受张锡纯的影响,多重用赭石;其实是不对的,那样的话,就会把药物逗留中焦的作用减弱;仲景是重用旋复花而轻用赭石的。这样的作用是最确切的。 一部伤寒治天下
    经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xujiadong2009
    QQ435724456 Posted: 2009-04-15 13:32 | 6 楼 月明云淡 级别: 论坛新星


    精华: 0
    发帖: 1
    威望: 0 点
    金钱: 1 元
    贡献值: 0 点
    性别:男
    年龄:28
    在线时间:0(小时)
    注册时间:2010-04-04
    最后登录:2010-04-04
    小 中 大

     

    前两天刚吃了旋覆花代赭石汤,老是嗝气想吐,关大寸很弱,严格按照仲景比例缩放如下:

    旋覆花30代赭石10生姜50西洋参20炙甘草30生半夏40大枣8枚
    7碗水煮成4碗,去渣滓,再煮成2碗,早晚各一碗。

    味道真是太难喝了,效果不错,胃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