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纹身满背:一些京剧的小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41:43

一些京剧的小知识

发布: 2011-9-30 01:14 | 作者: 佚名 | 来源: 中国戏剧网 | 查看: 108次

打印 | 收藏此页 | 推荐给好友 | 举报

摘要

自从京剧形成以来,随着京剧艺术的不断发展、繁荣,同时也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京剧演员队伍,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著名京剧演员。他们像满天的星斗一样照耀着京剧舞台,在广大京剧观众心目中闪闪发光。

  问: 我很喜欢京剧,想了解一些有关京剧方面的常识,您能给我讲讲吗?

  答: 中国京剧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本人知道得也很有限。但是我愿意尽我所知来回答你的问题。

  问: 首先我想问问,既然叫“京剧”,它是不是北京的地方戏?

  答: 京剧虽然在清代诞生于北京,但它并不是北京的地方戏。清朝初年,北京盛行的是昆曲和京腔。昆曲也称昆腔,是江苏一代流行的民间戏曲腔调;京腔则是从江西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的。到了乾隆四十四年 (1780 年 ) ,秦腔名旦魏长生来到北京,很快又使秦腔的影响超过了京腔。乾隆五十五年 (1791 年 ) ,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了(徽班是指演唱徽调的戏班),这使北京戏坛的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当时的这个徽班由名旦高朗亭率领,以唱[二黄]调为主,并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等各种腔调。后来,“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相继进京,壮大了徽班的阵容与影响。他们与三庆班共称为“四大徽班”,形成了徽班在北京称雄剧坛的局面。在道光年间,随着湖北汉调演员余三胜等进京,又带来了被称为楚调的湖北[西皮调],于是促成了徽调与汉调合流的 [ 皮黄 ] 唱腔的形成。皮黄戏的字音庞杂而不统一,当时的三位著名老生演员程长庚多用徽音,余三胜多用湖广音,张二奎多用京音。继程长庚等人之后,著名老生演员谭鑫培在光绪年间独享盛名。他对程长庚、余三胜等许多前辈的腔调和演技兼收并蓄,并加以发展融合,逐渐提炼出一套以湖广音夹京音读中州韵的唱念方法。由于谭鑫培的影响极大,因而后辈及科班都把他的这种唱法作为标准,逐渐形成了京剧特有的一整套艺术规范。如 果说程长庚是京剧的主要奠基人,那么谭鑫培就是京剧的主要创始人。

  问: 那么京剧诞生究竟有多少年了?

  答: 对京剧诞生的年代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从徽班进京开始( 1790 年),至今大约 200 多年;一种认为从程长庚、谭培新的演唱开始( 1840 年左右),才能算是真正京剧的诞生,大约有 150 多年。专家认为后一种说法比较准确。根据专家查证,“京剧”这个词最早出现在 1876 年 3 月 2 日 上海的《申报》上,“京剧最重老生,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人,始能成班”。

  所以说,京剧是一个具有南北地域特色的剧种,它的演员及观众阵容也极其丰富。全国各地,从城市到乡村,从内地到沿海,到处都可以听到京剧的锣鼓声,到处都有京剧的爱好者,这是京剧的一个了不起的优势。过去人们 习惯称京剧为“大戏”,不是偶然的,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问: 既然京剧有“大戏”之称,它的剧目数量一定很多吧?

  答: 是这样 , 旧时传说有“三千六百出”。据说在 20 世纪初,见于舞台的京剧剧目达 1000 多出。经过“文革”浩劫之后,近二十年,见于舞台的京剧剧目大约有近 200 出,目前还保留有文字内容的剧目有 500 多出。 京剧剧目由三部分组成: 1 、京剧传统戏 2 、新编的古代题材戏(称“新编历史戏”) 3 、新编的现代题材戏(称“现代戏”)。其中传统戏数量最大。

  问: 那么,京剧的剧目是不是会越来越少呢?

  答: 事在人为。如果人们积极编演新剧目,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新编剧目的成活率,同时致力于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和恢复上演,那么京剧剧目就不会越来越少,而会越演越多了。同时考虑到现代人的喜闻乐见,在题材的编选、舞台美术及人物造型的设计、音乐唱腔的处理上大胆创新,使京剧从内容到形式更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和需求,京剧的春天一定会到来。京剧的前途是光明的,振兴京剧的事业也是伟大、艰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

  问: 京剧的艺术特征有哪些呢?

  答: 京剧大约有以下几个特征: 1 、综合性 2 、虚拟性 3 、程式性 4 、技艺性 5 、娱乐性。

  1 、综合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在京剧这个艺术整体中,包含着多种艺术因素。它包文学音乐、歌剧舞蹈,以及杂技、武术、舞美、刺绣等等,将多种艺术因素综合起来,使它们互相融汇,相辅相成。

  2 、虚拟性。京剧中的虚拟性是指以虚拟实,也就是京剧界常说的“以假见真”。首先是角色行为的虚拟。如上山骑马、行船、上楼、下楼、开门、关门、喂鸡、饮酒等行为动作,都是采取虚拟的方式表演出来的。在表演时,有时也借助一些真实道具,像手帕、扇子等等,但整个看还是虚拟的。另外在场面与时空上也是虚拟的。在京剧界,人们常说:“三四人千军万马,六七步万水千山。”,这句话是指戏台上用四个龙套演员,就可以虚拟地代表千军万马;演员在场上跑几个“圆场”,则表示跑了几十里或更远的路程。再有就是精神气质方面的虚拟手法,即只要有利于人物的表现,可以使用真实生活不可能出现的动作、图景等。这种虚拟的艺术手法,使京剧的表演十分生动精彩而且传神。

  3 、程式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京剧中最讲究规矩,这里所说的“规矩”就是程式。在京剧艺术中,从剧本台词的编写、场面情节的处理、乐队的伴奏、舞美的设计,以及演员表演中的演唱、念白、动作表演、脸谱勾画、服装穿戴等等,无不有着一整套规矩。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这些规矩,而不能离开程式随意去做。

  4 、技艺性。京剧表演充满了技艺性,无论唱、念、做、打都有一定的技巧在里面。许多技艺需要通过长期而特殊的基本功训练,才能达到要求。在京剧表演中,如果不掌握一套技艺,不用说去表演,恐怕连在舞台上“走路”也会是‘寸步难行的’。

  5 、娱乐性。由于京剧的综合性和技艺性都很强,因此就有着高度的欣赏性和娱乐性。不论从听觉角度,还是从视觉角度,京剧的表演都能给观众提供美的享受。

  问: 听了你的介绍,我不但更加喜爱京剧,甚至有点儿“崇拜”京剧了。请你再给我讲讲京剧中的一些术语,比如说什么是“行当”?

  答: 简而言之,行当就是角色的分类,也是演员的分类。演哪一行当的演员,一般就用那个行当来称谓他。如演老生的就称老生演员,演花旦的就称花旦演员。京剧中形形色色的角色和男女老少的演员都是用行当来划分和定位的。

  京剧的行当分为:

  1 、生行。“生”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之一。生行中又包括老生、武生、小生三个行当。老生也叫作须生,是扮演中老年男子或性格持重的青年男子的行当。因为老生在装扮上都带有胡须,所以老生俗称“胡子生”。武生是指扮演身怀武艺的青壮年男性角色的行当。小生是指扮演青年男性或中年而英俊的男性角色的行当。小生与老生、武生的主要区别还在于唱、念都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嗓音。

  2 、旦行。“旦”是指扮演女性角色的行当。旦行中又分为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四个行当。青衣也称正旦,是扮演性格比较稳重的中青年女性角色的行当。花旦是扮演性格较为活泼、口齿伶俐、动作洒脱的中青年女性角色的行当。武旦是指扮演身怀武艺并在戏中有开打场面的女性角色的行当。老旦是指扮演老年女性角色的行当。

  3 、净行。净行是指扮演性格较为粗犷的男性角色的行当。净行角色均需勾画脸谱,故又称‘花脸“。

  4 、 丑行。丑行是指扮演善良而机智幽默的正面角色或卑劣而刁滑的反面角色的行当。因为丑行也要勾画丑角脸谱,所以也称“小花脸“。

 

TAG: 京剧 知识 生旦净末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