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玉清江蕙最新视频: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22:43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张文质家庭教育讲演录

 

1+1新父母行动

(代序)

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家庭生活幸福的程度。无论父母的事业多么成功,孩子的教育一旦失败,整个家庭就陷入灾难。

中国的教育遇到了新的问题。中国的孩子从来没有像今天的孩子这样生活在种种诱惑和痛苦之中,中国的父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的父母这样生活在惶惶不安和忧虑之中。

父母亲总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可以完全由学校负责。这些父母亲没想到,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问题儿童”。

直到孩子在学校成为“差生”,成为“问题儿童”,父母才开始请求学校的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提供特别的关照。

如果孩子已经成为“差生”,已经成为“问题儿童”,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养成了坏性格和坏习惯,那么,无论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多么努力,这个孩子将很难适应学校生活。

中国的父母愿意为孩子出钱,他们让孩子进入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但他们忘记了,最需要受教育的,恰恰是孩子的父母自己。

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家庭问题。

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既在校长那里,也在家长这边。

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世界各国教育的竞争,与其看作是学校教育的竞争,不如看作是家庭教育的竞争。家庭教育的成败,同样决定学校教育的成败。国运的兴衰,既掌握在政治家的手中,同样掌握在家长的手中。

为了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家庭教育。

1+1新父母行动,因应中国家庭教育的现实与世界家庭教育发展的趋势,由在中国当代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领域卓有影响力的教育学者刘良华教授与张文质先生领衔主持,共同致力于探究家庭教育中的核心价值、努力破解令人忧虑的教育困境,使新家庭教育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以型塑下一代新父母与新儿童。只有父母改变才能引发儿童的改变,只有儿童改变,中国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1+1”,就是教育专家和名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

“1+1”,就是共同致力于缔造更健全的社会与更健康的家庭。

“1+1”,就是新家庭教育理念与行动。

“1+1”,就是学校与家庭的携手共进。

“1+1”,就是父母与儿童至真至诚的情意。

“1+1”,就是父母与儿童的相互润泽、相互成全。

“1+1”,就是新父母与新儿童。

“1+1”,就是有爱、有梦、有未来。

卷一

1.征人启事,寻找一个好母亲

2.太太怀孕,我发现满街都是孕妇

3.孩子唤醒了我们身上的智慧

4.我长了一张生有女儿的脸

5.让“坏孩子”早点结婚

征人启事,寻找一个好母亲

我今天讲的总的主题是《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要想改变孩子,所有的改变首先都要从父母开始,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孩子就可能改变。通过父母的改变。家庭文化的改变一个孩子就可能获得更好的成长空间。孩子不能选择父母,他拥有什么样的父母,是他命运中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作为父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能够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实在是孩子的一件幸事。所以我思考的主题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今天我们怎么做父母”或者是“今天的新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

我第一讲的主题是《孩子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事业》。我的一个身份和在座的不少朋友是一样的,我也是一位父亲,我的女儿张格嫣予今年已经18岁了。在这18年时间里,我从事过很多的工作,在不少领域费心地投入自己的研究,但是在我看来,可能最要紧的工作就是养育孩子这件事。我实在无法说出还有什么工作比这更为重要,更需要我这么劳神用心。美国儿童教育专家雪莉?卡特史考特还曾戏拟了一则“征人启事”,要寻找一个好母亲。她的方式有点夸张,说的却是好母亲最重要的品格:

有耐心,愿意牺牲、奉献自己的身体(如果是领养,则不需要身体)来创造、孕育、滋养、指引、照顾一个新生命。一定要能胜任极端多重的工作,职责包括关爱、支持、发展自信心、指导、辅导咨询、老师等。需要有做家务事的经历,不限领域,包括:清洁、烹饪、洗衣、烫衣服、缝纫、保姆、司机等(或可以安排其他人担任类似工作)。工作前景:与人分享喜悦与失望,庆祝所有的第一次,仪式的传承,在合宜的时机传授智能,在恰当的时刻做训练。应征者必须温柔,坚强,聪明,有趣,热爱教导与学习,能安慰人,有同情心,值得尊重,不畏艰难,最重要的是要很有弹性。完美主义者勿试。

这一点,作为父亲的著名作家、画家黄永玉先生的表达同样令人难忘:“孩子是我们的甜美,也是我们的悲伤,是我们的骨肉,我们的心。”我还要接着说,为人父母其实就是怀揣梦想和责任,把孩子的生命带到远方的人。

孩子的未来在父母的手心上。

太太怀孕,我发现满街都是孕妇

当我太太怀孕以后,我一上街就发现满街都是孕妇,这种感觉非常奇怪,因为原来你走在街头是不大看得到怀孕的人的,不是街头没有,而是你的眼睛好像被其他你想看的东西“遮蔽”了。而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你不再熟视无睹,不再视而不见,有人夸张地说,在一个热闹街市,大概每隔50米就会走着一个怀孕的女士。当你的太太怀着一个你最珍爱的生命的时候,你的眼睛似乎也装上了一个特殊的视力器,你首先要看到的就是和你太太一样幸福而行动有点不便的人,他们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突然一个个出现在你的面前。同时你还会变得特别的敏感,走在街上,任何的危险所在,或其他不安全因素,你同样会比平时厉害得多,好像一眼就能看得到。这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更是一种文化的本能,保护孩子,关爱家人,不需要“讲道理”,你所受的教育、形成的文化会自然而然地“指挥”着你的行动。

等我孩子出生以后,我每天最为关心的往往就是天气变化。那个时候,了解天气动态不像今天这样方便,只要上个网络随时可以查询,或挂个电话也可以了解具体的天气状况。那时最主要的是要等电视里新闻联播之后天气预报,因为我基本不看新闻联播,就变成要守候着时间,等到晚上七点半了,赶快打开电视看看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关心气温的变化成了生活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人的身体中大概有各种各样的“责任的时钟”,到了某个因为具体的需要而被确定下来的时刻,它自然就会响起来。所以也可以说爱即是一种付出,当你坚持着这样的付出时,爱就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当然这样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并不是一种完全被动的给予。当你充满爱意地去做一件事情,你哪怕只是为了给孩子洗一个杯子,洗一件衣服,有没有情感贯注其中,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件事情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爱,这个时候就是对平平常常生活的照亮,它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回馈,我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是人活着最重要的意义与最大的快乐。

孩子唤醒了我们身上的智慧

人身上很多智慧储藏在那里,如果不用,不及时加以训练,这样的智慧也是会慢慢减少或丢失的。比如说你看街上的一个孩子,你大体可以判断他有多大年龄,但要具体到几岁甚至几岁几个月那就非常难了。也许可以这样说,只有那些特别用心于自己孩子一天天成长的父母,他才开发了自己身上这样的观察和判断的智慧。我想说一句玩笑话,如果你看到一个陌生的小孩,你对他年龄判断误差越小,大概你在自己孩子身上用心就越多。人有很多的能力,你不必刻意着去培养,因为有的能力是属于大脑的,有的是属于心的,属于心的,心尽到了,能力也就会有了。

我的女儿生下来以后,一直体弱多病,我们几乎半个月多就要送她到一次医院。孩子的童年是围着医院打转的,我记熟了我居住的城市大医院、专业的儿科医院所有名医的名字,还包括有些名医的家庭住址,名医在医院之外各处诊所的坐诊时间,现在18年过去了,就是讲座这会儿我还记得他们中很多人的名字。可以说,你孩子如果成长不是那么顺利,父母的心也会变得“轻”得多——因为疼爱,所以慈悲,从孩子身上你就可以看到,生而为人,从来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即使你付出很多爱很多用心,但你并不一定就能完全把握孩子成长的轨迹,把握孩子生命成长的状态,每个生命都蕴含着神秘性和不可知性。我们用心于他的点点滴滴,陪伴他每天的生活,其实就是作为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如果要把以上我从自己孩子成长所得到的感悟概括一下,就是你有一个孩子之后,你看世界,你看人,你看生活,你看自己的目光都在发生变化。你有时候会以父亲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有时候你甚至还会以母亲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当然更多的时候你也会以孩子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似乎可以这样说,当你又变成一个孩子了,你才会更能理解孩子,疼爱孩子——也正是你以这样不同的目光去看世界,你用这样不同的态度去对待人,你用一种慈爱的心肠对待自己的孩子,所以18年,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相貌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这个变化又不仅仅是年龄增长所造成的结果,这里也有孩子的功劳。

我长了一张生有女儿的脸

前年我到湖北讲课的时候,有一个报社的记者一看我,就跟我说,张老师我知道你肯定有一个女儿。我感到很奇怪,我说哪里能够看得出来啊?她说,你长着一张生女儿的脸。我说难道人生男孩、生女孩还有一个不一样的脸吗?她说其实不是,而是你有一个女儿,你就会有一种对待女儿的态度,日积月累,天长地久,你脸上就有了一种家里有女儿的那种更柔软、更慈祥、更安详的那种表情,这种表情日积月累,虽然你不知道,但是在你脸上会慢慢的呈现出来。大家看一下,我是不是长着一张家里有女孩的脸啊。是吧!

大家的掌声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当父亲的一个褒扬。说实在,我光是载孩子上学,一辆自行车就载了8年,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我写文章时曾把它形容为“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上载着最珍贵、最心爱的女儿”。早上出门时,孩子往往是兴奋而沉默的。晚上回到家则是疲倦而多语,我总是鼓励她说话。无论说什么,你用心听、认真回应就好了。也许可以说,当孩子小的时候,你多和他说话,等他长大了,你才知道怎么接着和他说话,才能自然而又亲切。学校里发生的一切,班上有趣的事情,她喜欢的某个同学,孩子的校园生活和你对孩子的关注美好地交融在一起,你陪伴孩子“早出晚归”,你收藏了孩子成长中生动的点点滴滴,即使这样的日子有点艰辛,但一定也充满乐趣,而且,你和孩子的关系越亲密、越自然,你对他的影响就会越为广泛,你能够改变、改善、帮助他的地方也就越多。另一方面,这样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不但是你在改变着孩子,孩子也在改变着你,潜移默化、潜滋暗长。说起来,人身上不但眼睛骗不了人,俗话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连人的面貌、神情也骗不了人。人的面貌、神情也是一种文化,是人内心状态、教养状态、生活状态的呈现。可以说如果孩子成长得顺利,父母的神情中就会少很多的焦虑和疲倦,孩子的性格越是平和、父母的精神状态也就越是从容稳定。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他也是为我们自己的改变而到来的。实际上,一个人只要用心,就会有所发现,一个人只要有注意,就会有记忆,一个人只要有责任,你其实也就会有能力,我们的很多能力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任何一个为人父母的人只要能够不断地认识到这个来到世界上的孩子,对你而言是多么的重要,而你对这个孩子的成长又是责任多么重大,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你就会发现,你当了父母,你的整个人生就被改变了。

让“坏孩子”早点结婚

在我乡下老家,有一种有趣的说法,说的是如果一个人年纪比较大了,比如20来岁了吧,还不太懂事,老是犯些傻,好像长不大似的,大家就说“让他结婚吧,等他结了婚等他生了孩子,他马上就会成人了”。实际上每个人真的结了婚生了孩子,他都会发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现在无论对家庭、还是对孩子,他身上的责任都太重大了。他不长大还真不行。

一个父亲或者一个母亲,他的一言一行,他的喜怒哀乐,尤其是他为生活与工作所做出的任何决断,自然不仅关系到自己的未来,也肯定关系到整个家庭的未来,更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我就发现自己成了父亲之后,无论每天在哪里,每天有多忙,总是会想到自己的孩子,想到自己孩子成长的问题,想到自己身上担负着养育孩子责任的问题。也许我可以略加夸张地说这个18年来我最欢心的事情就是自己有了一个孩子,最沉重的事情,也是有了这个孩子。

你一定需要有一种思想准备,有了一个孩子之后,你的整个生活的轨迹是要被改变的。特别是孩子出生后的二到三年,你甚至根本不能希望有自己的爱好和自由支配的时间,因为你的被改变几乎就是无条件的。你的时间都掌握在孩子身上,如果有可能,在孩子三岁之前,父母中至少要有一个人,一天也不要离开孩子,你陪伴孩子越多,孩子获得的对“爱的确认感”就会越为强烈,由此产生的安全感会更为确定,这一切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可以说,生了孩子又不想承担养育责任的父母,其实也是心智未成熟的人,这种“未成熟”和“不愿成熟”的状态对孩子而言都可能是一种可怕的灾难。这是从大的方面说。

从小的方面看,越是婴儿时期的孩子就越为脆弱,需要悉心保护,这样对孩子的保护也是无条件的。比如半夜时,无论你多疲劳、睡得多沉,孩子突然哭了,孩子突然发烧了,或者发生了其他你意想不到的情况,你总是会像定时闹钟一样,在那一瞬间就醒过来。可以说人的身体里都有一种感应器,内在的一个警报系统,它是由孩子控制的。它是由爱和责任所控制的。与其说我们是被孩子吵醒的,不如说我们是被“唤醒”的,我们身上所有的父爱、母爱都是被唤醒的,当孩子来到世界上,我们成了父亲,成了母亲,并渐渐明白养育孩子其实是一件最难的事情。

卷二

6.天底下有三件难事

7.深度焦虑的一代——做好父母比做好自己的工作更难

8.你担心过孩子会自杀吗

9.我们可能连改错的机会都没有

10.生个孩子,生出了很多问题

天底下有三件难事

这句话其实德国的哲学家康德也说过,奥地利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说过。康德说管理人、教育人都是最难理解的事,弗洛伊德作为心理学家,又加了一条,就是做心理咨询工作也是一件难事。其实所有的与人相关的事总是困难的。难在哪里?你说你怎么才能理解一个人啊?你说对孩子要尽心到什么程度才算够了?在培养孩子这件事上,你说把孩子培养到什么样程度,才算培养得好,你很难说出来。同时弗洛伊德认为你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替另外一个人做决定,这是一件非常有危险的,也是不可靠的事情。有时候一个人,包括我们现在,我们要认识自己,其实都是很难的。有时候把握不了自己的情绪,有时候你不敢做出决断,有时你犹豫不决,有时候你担惊受怕。

这样的思考大概有助于我们避免过于想当然,过于武断,过于强势,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文化姿态具有直接、深远而深刻的影响力。有时我们的麻烦在于太不懂得做父母了,我们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职业训练”,做父母完全是“无证上岗”,但最大的麻烦却在于,一旦上岗了,我们却以为自己可以理所当然地做父母,这一点往往也是家庭冲突、甚至造成家庭悲剧的核心原因。

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做父母,还是能够理性地意识到,无论我们为孩子做什么样的决定都充满了可以见到的和还不可能预见的风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也就要生活在各种危险中,现实让人忧虑,未来更让人忧虑。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忧虑他的健康,大一些,我们忧虑他的学业,更大一点,我们忧虑他的未来。这里的健康、学业与未来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其实它们都可以无限地细分下去,这样的细分触及到生命成长的所有方面,对任何一个人而言,所有的成长既是“整体性”的,又是各个方面的——成长总是细节的、具体的。孩子使我们的心很“悬”。

深度焦虑的一代——做父母比做自己的工作更难

这样的“整体性”和具体性构成了天底下父母们巨大的忧虑。不止在座的各位朋友有,台湾天下杂志社的《康健》杂志,在2008年曾做过一个调查。下面是调查的数据。

学生父母的问卷调查(台湾地区)

项目 (%)

1.你很担心10年后孩子长大却找不到好工作吗?  

□非常担心  43.12

□有时担心  32.12

□从不担心  20.52

□不知道/拒答  4.16

2.你觉得孩子未来会比你现在过得好吗?

□非常同意  6.49

□同意  21.95

□不同意 31.17

□非常不同意   7.4

□不知道/拒答  32.99

3.比较起来,处理事业和当青少年的父母,哪个比较容易?  

□处理事业比较容易   55.58

□当青少年的父母比较容易   14.81

□不知道/拒答  29.61

我也在山东、上海、四川、福建的一些中学做过一些抽样调查,下面是部分学校的数据。

学生父母的问卷调查(大陆地区)

项目 抽样一 抽样二 抽样三 抽样四

1.你担心自己孩子考不上好的高中吗?       

□非常担心  42.2  76.4  66.7  52.5

□有时担心  47.1  12.3  24.8  34.5

□从不担心  10.1  11.3  8.5   12.5

□不知道 0  0  0  2.5

2.你很担心10年后孩子长大却找不到好工作吗?      

□非常担心  30.5  44.5  47.9  31.5

□有时担心  48.1  43.6  39.3  42.5

□从不担心  17.1  9.2   11.1  18.5

□不知道/拒答  3.7   7.7   1.7   7.5

3.你觉得孩子未来会比你现在过得好吗?      

□非常同意  34.2  9.2   31.6  26.7

□同意  50.3  53.6  50.4  53.3

□不同意 2.7   27.1  5.9   5

□非常不同意   0  6.4   2.5   2.7

□不知道/拒答  11.2  3.7   6.9   12.3

4.比较起来,处理事业和当青少年的父母,哪个比较容易?    

□处理事业比较容易   73.3  92.7  68.4  70.8

□当青少年的父母比较容易   14.4  2.2   15.4  11.7

□不知道/拒答  11.2  5.1   16.2  15.8

大家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忧虑是多方面的,而在台湾大概有55.8%的父母认为教育子女要比自己所从事的任何工作都要困难。在我调查的那些学校,因为面对的是初中和高中学校,父母们的忧虑指数更高了。认为教育子女比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困难的初中学生的父母达到了70%以上,高中学生的父母竟达到了92.7%。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越大,父母越会觉得自己越难以“掌控”,这一切来自于应试教育所形成的巨大的压力,对未来的忧虑、亲子关系的恶化,于是茫然感、无助感、紧张感成了家庭中四处弥漫的文化。

2008年上半年,我到山东济南某校做家庭教育的报告。这所学校是当地的名校,学生的父母大都是大学的教授、政府官员和成功商人,平时有不少所谓的成功人士会对学校和班主任的工作有些不以为然,在家校沟通方面情况欠佳。那天也不是休息日,学校通知的是晚上六点半开始做讲座,很多家长是一下班就饿着肚子从全城各处赶来的,六点半之前,人就全部到齐了。一个半小时时间大家就在灯光昏暗的操场,坐在孩子的小方凳上听讲座,无人说话、接电话、出去方便或早退。后来学校的老师说为了这次讲座,校领导都捏了一把汗,生怕这些家长也像平时一样不给学校情面,中途人走了太多,让讲座者难堪。我说,其实我在全国各地的家庭教育讲座,听众的认真程度都比较相似,大家作为学生的父母,都是心怀忧虑的人,在很多家长“不给情面”的背后,恰恰是一种对自己孩子成长的深度关切,只不过有时候由于诸多因素,这样的关切表现得有失分寸和理性。作为学校当然也要充分地理解作为深度焦虑一代——“深焦一代”——学生父母的处境。

你担心过孩子会自杀吗

但是,我们既忧惧于孩子的未来,却往往漠视、回避他的现在,比如也是在这所学校,我来做报告之前,对学生和学生父母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学生问卷中有个选项是:“你想过自杀吗?”,“你曾经伤害过自己的身体吗?”学校出于种种顾虑,在征求部分家长和教师意见之后,把这项内容都删除了,主要原因,还是担心这样的问题会“诱发”学生的自杀倾向和自我伤害行为,我们真的讳疾忌医啊,我们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宁愿把眼睛闭起来,好像你看不见这件事就不存在,你听不见这件事也不存在。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平均每天就有560人自杀,每2.5分钟就有一人自杀,每年自杀身亡者达到20余万人,占全世界自杀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其中,15岁至34岁的青壮年自杀已占到青壮年死亡的第一位,中学生中想到自杀的有23%,有自残行为的也超过百分之二十,同时自杀行为还有不断往低龄蔓延的趋势,同时农村穷困地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自杀现象也在加剧。我们如果既忧惧孩子的未来,却漠视现在,同时又把父母自身的各种忧惧变成对他现在的增压,那么对青少年而言,确实会使他生活在各种可怕的危险之中。

我们可能连改错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再回到前面父母认为教育子女要比从事自己的职业工作更难这个话题上来。

这个“难”,其实也说明中国今天的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责任感使人忧虑和沉重,是责任感使父母们发现孩子教育一旦出了问题,你根本无处找“替罪羊”,就是有替罪羊也于事无补,因为养育孩子的责任本来就在父母身上,孩子出了问题,首先要从父母身上找原因,同时我们还发现,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不是说只有孩子教育成功了,才能证明你一生是成功的,也不是说教育孩子方面出了问题,你个人事业方面的成功就毫无价值,而是,你在教育孩子这一同样重要的事业上一旦出了问题,你其他所有方面的成功都无法补偿孩子教育失败所造成的那种挫折感、伤痛感,同时,人生是无法重来的,这样的挫折感、伤痛感还会成为一种终身的愧疚。

生个孩子,生出了很多问题

我们在当父母之前,已经拿了很多证书,包括特别重要的结婚证书和准生证,但可以说,尽管我们也可能学过一些育儿的书籍,有些直接和间接的带别人小孩的经验,但是你总是会发现,一旦自己的孩子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经验都要重新接受考验,所有的经验也可能对不上“这一个”孩子,所以大体可以说当父母总是从手忙脚乱开始的。

比如说给孩子换一个尿布,给孩子洗个澡,其实都是一个有点困难的事情,没有当过父亲的人,你试一下看看,没有当母亲的人你甚至连抱孩子的姿势都是不对的。福建有个很著名的女诗人,曾经说过她的孩子出生后,她大概有一年时间什么事都不关心,最关心的就是孩子每天拉的大便的成色,因为这个颜色里面她可以观察到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时的对孩子的饮食、穿衣等等做出调整。她说得很风趣,也是每一个父母都做过的事情。孩子一出世我们就生活在忧虑之中了。加上今天这个社会变化节奏实在太快了,比孩子的健康更让我们忧虑的是,社会变化节奏太快,很容易让人失去方向感。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想我到底该把孩子往哪里带啊,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成功呢?像哈姆雷特的那句著名的台词那样,“是死是活,这是个问题”。生个孩子,“生”出了很多问题,生出了一生的问题。比如,我碰到不少父母,会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张老师,我觉得我的孩子太老实了,我说孩子老实是缺点吗?但是我们很多父母在今天这个变幻莫测、危机四伏的社会,他真的觉得老实就是缺点,好像我们宁愿要把孩子培养得更像坏人才放心似的。不过也应该看到,由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复杂背景,所谓民主型的家庭,往往由于家庭与社会的不对接,孩子成长的风险反而要大得多。

但是无论你怎么“准备”不足,这个孩子总是已经来到世界上了。我也是这样,当太太怀孕之后,一方面是忧虑,另一方面则是期待。还有一件很难忘记的事,现在也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今天还记得非常清楚,孩子出生的那天凌晨,我和我妈妈守在产房外面,我看见我妈妈坐立不安,忧心忡忡,我就问了妈妈一句,因为我老家在农村,现在又只能生一个孩子,我就问了我妈一句其实很傻的话,我说妈妈,现在孩子就快要出生了,你心里是不是特别盼着生个男孩儿啊,没有想到妈妈听了非常生气,他说你看你是我儿子,都二十几年了其实你并不了解我,你妻子怀孕之后我一直担忧的,只有一件事,根本不是要生一个男孩还是一个女孩,而只有生一个健康的孩子。我相信妈妈说的其实是普天底下,所有父母、祖父母一样的、最重要的心声。妈妈的话让我欣慰,也让我很不好意思,妈妈没读过书,一直生活在老家的小村庄里,但没有读书不等于没文化、没见识,也不等于没有自己对生命的期待。

卷三

11.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

12.我们身上有多少改变不了的东西

13.1%的灵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

14.铁是铁,钢是钢,不要“恨铁不成钢”

15.我的孩子为什么不是天才

16.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

不过,我们无论怎么期许这个孩子,希望他能够生得健康、健壮、聪明、漂亮,成长得顺利,但是任何一个孩子生下来,其实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什么意思?任何一个孩子生下来之后,你都会发现,世界上并没有真正完美无缺的人,也许只有在童话中、在神话中、在幻想世界里才有尽善尽美。比如大家看我是个矮个子,有人可能要把我称为几等残疾,不过如果不和别人作比较,我也不会觉得自己太糟糕,但是一跟别人比较,就会发现自己确实长得勉强了点。这样的比较,其实可以在各个方面进行,只要一做比较,每个孩子都有短处,也都会有长处,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目光看待这个孩子,所以,也可以说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你的标准才是最大的问题,社会的标准才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我们身上有多少改变不了的东西

同时,我们还会发现一个孩子出生后,他身上有很多东西都是一次性给定的,比如出生在什么家庭、什么时间、什么国度、什么地区,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你一生的因素。又比如,我刚才提到身高,可能遗传所起的作用就非常的关键。像我这样的人,如果选择体育运动项目的话,可以选择乒乓球、体操、举重等等,根本没办法选择篮球、排球这样大个子的游戏。你看姚明,他是中国新一代运动员的杰出代表,身上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品格,但是要说到起核心作用的还是他的身高。我相信他一辈子都会感激他的父母,他的父母一辈子也会为自己的遗传优势感到自豪,正是因为有了身高这份傲人的优势,姚明才踏上了通向荣誉、财富、影响力的卓越之路。说起来,这样的“给定”,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给定”,比如像我母亲所关心的“健康与健全”,其实正是遗传里面更让人紧张、揪心的东西。一个孩子生下来,“什么也没多什么也没少”,至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命的某个水准线,这样的水准线我们进入了,可能你觉得没什么,但是对那些身体有残障的孩子而言,他为了达到普通人都习以为常的水准线,不知要多付出多少倍的努力啊。身为父母,我们目光既可向上,也要向下,要珍惜孩子已经具备的,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正常的普通人,恰恰就是一种努力的方向。

在我们身上,除了刚才说的这些“给定”之外,我们的智力状况往往也受遗传巨大的影响。这些既包括我们智力的总体水平,也包括我们的具体智能分布状况,比如像美国教育家加德纳所说的人的“多元智能”,它既强调人的智能其实是在不同的领域分布的,又指出人的智能其实也都是有长短项的,类似于“上帝关上你一扇门,就会打开你另一扇窗户”。当然你从遗传中所获得的智力状况,往往决定你的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以及你能够达到的高度。按照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观点,这是一种生命的“自然”,这个自然就是天生如此,不是外力所加予的,也就是你生下来身上所具有的东西是最重要的。

每个人有了最基本的身体条件、生活条件、教育条件,你身上“自然”有的潜质就能得到发展。但是,真正的问题却是,我们作为父母,如何去判断呢,如何去抉择与帮助呢?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有可能既不理解,也缺乏期待,更缺乏鼓励,因为我们不明白孩子身上到底具备了什么潜质,这些潜质又将怎么发展,我们对待孩子最好的方式又是什么?

我们往往只会作最粗心的评价,也就是看你的成绩是多少,做简单同时不太负责任的比较,比如有时孩子成绩不佳,你一看某某人的孩子,他父母受的教育都不如我们,成绩怎么比我的孩子好,或者人家读一遍就会了,你怎么读十遍还不会呢?其实在会与不会背后,都有每一个生命自身的秘密在里面,有的光靠勤奋还真不能解决问题。

1%的灵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

我们在很多学校的墙上都可以看到,一条爱迪生的格言,叫做“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这个格言所强调的意思大家都耳熟能详,也就是所有成功都是勤奋努力的结果,只要勤奋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而无数成功者的事迹也在不断地佐证着这句格言,以至很多不成功者往往要承受双倍的痛苦,一方面是不成功的沮丧,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对自己还不够努力的自责。我女儿读初中时就对她妈妈说过:“我为什么这么努力了,成绩还不能提高?”这样的话。让人想不到的是爱迪生的这句格言,还有另一半,他说的是,“但是那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还要重要”,他不是和大家开玩笑吗?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啊?他强调的是人身上那个特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具备这个特质,那么你在这个可能“不属于”自己的领域,哪怕再勤奋,你能够获取的“荣耀”大概也极为有限。这一点,真是最大的麻烦,也是我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困惑所在。现实情况常常是,只要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父母、老师、学校、社会所要求的那个标准,你很可能首先想到的不是孩子不努力、不勤奋,就是孩子的努力还不够到位,其实这样的评价貌似很公正,实则忽视了个体差异,忽视了每一个人身上很要命的生命秘密。当然,有的时候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那个“1%的灵感”它本身也是变动不居的,可能在某个阶段,它是混沌一片的,而到了另一个阶段,它则是灵光闪现,一下子豁然开朗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好像就是发现和等待的艺术。像华人世界最杰出的电影导演李安考大学考了三次,最后上的是家人并不满意的艺专。而像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天份也并不表现在童年时的语言发展上。这样的迟缓,不在状态其实也不是什么特例,也许每个人都有他的短处,都有他找不到感觉的领域,都有他——尤其在童年时因为作为父母你什么都看不出来,你特别没信心,因而他任何的短处,或者不适应学校,不适应学习之处,都成了父母最大的焦虑。说起来,任何发展不平衡、任何的迟钝之处,在今天非常整齐划一的学校教育和评价体系中,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一种痛苦。我们总是太急了,我们太不愿意给孩子等待的时间了。我们总是把自己的焦虑转化成了孩子的焦虑。

有一次我到广州一所学校讲生命教育的问题。讲完课,是学校的一位副校长上来做小结,那天她特别激动,流眼泪了,说是非常感激我。感激我什么呢,因为这一天下午她正在家里和孩子做斗争呢。孩子背一首古诗,背了一个下午还不会,母亲在边上早就听会了。我想这样的事在生活中也是时有发生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评价。一个孩子,他背了一个下午的古诗他还背不下来,你首先不能说他不用功,甚至也不能急着说他不用心。他的不会一定有他的问题,就好像一个机器的螺丝可能没拧紧,某一个小的窍门没有被打开,某一个灵感的闪现点没有被点亮——这一切要是他自己能知道,能改善就好了。可是问题恰恰在于这样的“知道与改善”正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是需要做大量工作的,有时也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对父母而言,不是生气,不是责怪,更不是失望和恼怒。好父母就是有耐心的人,等待孩子思维的觉醒,鼓励他的觉醒,相信他,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总是保持自己的信心,即使等不到孩子真的“觉醒”的那一刻,也不泄气。

铁是铁,钢是钢,不要“恨铁不成钢”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父母很生气地对孩子说:“我对你,真是恨铁不成钢!”其实铁是铁,钢是钢,这个铁是没办法变成钢的,而且铁有铁的价值,你也不要把它变成钢,可能铁好不容易变成钢也是废钢,也是派不上用场的钢。教育中有不少悲剧就是“恨铁不成钢”造成的。

可以说,作为父母,理解孩子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工作。理解了才有同情,才有慈悲,才有勇气,也才有以无限热情接纳孩子的信念。

从太太怀孕开始,我已经和孩子一起走过十八年的生命历程,我思考最多就是这样的问题,就是你要用无限的热情和期待,你要用无限的信任与关怀,你要用无限的细致与感恩去接纳来到这个世界上,你唯一的一个孩子,哪怕他很笨拙,你都要努力使他成为笨拙而又快乐的人,哪怕他发展很迟缓,你也要有信心和耐心一步一步地帮助他、鼓励他、关怀他,做一个父母也就是做一件不容易但最应该做的事情,即使别人做不到,你做到了,你就给了孩子更多的希望。父母用心多一点,孩子就可能胜人一筹。

我的孩子为什么不是天才

下面我再接着说说问题的另一面。

今天很多父母也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可能会在孩子身上寄寓自己太多太高的希望。不是只能生一个孩子吗?那么我的孩子为什么不是一个天才、全才呢?

既英俊,又富态,又穿着体面,又是一个出色的田径健将,又能一年赚一百万,是一个说话风趣的人,是一个讲究美食与生活享受的人,又是一个情场杀手,还是一个哲学家;一个慈善家、政治家、战士,又是非洲探险家,还是一个“音诗作者”与圣人。但是,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生命的开端,这些截然不同的角色也许会被设想为具有相同的可能性。然而,要让任何一个角色成为现实,其余的或多或少都必须受到压抑。因此,那个寻找自己最真实、最坚强、最深刻的自我的人,必须谨慎地审查这份清单,并从中挑出一个角色来压上其自我救赎的所有赌注。所有其他的自我随即变得不真实……(摘自《必要的丧失》P.32,[美]朱迪思?维奥斯特著,吕家铭韩淑珍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7年8月第一版)

在孩子身上寄寓希望越多越容易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会成为父母理解孩子的障碍。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无助于我们去接纳一个生命。

每一个人都是遗传和文化的产物,每一代人都只能进步一点点。寄寓希望太多,要求太严格,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珍惜和爱护孩子身上已有的,也是一种理性的态度。

我曾经主编了一本书,《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子女》,我发现有不少教师教育自己的子女很失败,做教师的孩子除非极有天份,要不然普遍比较压抑,道理很简单:

几乎所有的教师在内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所有的学生都要厉害。

作为教师总是会对自己的孩子要求更严格。

作为教师更难接受自己的孩子可能只是一只丑小鸭。

作为教师,面对自己孩子的落后与不足,往往会更强烈地感到有失面子。

我这里举的是教师的例子,其实很多所谓的成功家庭往往也会对孩子更为严苛。他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要么特别自卑、懦弱,要么就会特别叛逆。

作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从幻想到接纳的过程,就像我们要理解世界的复杂性一样,每个来到世界上的孩子也都有各种各样的可能,一次看似简单的生育背后,其实是一次重大的命运的考验。

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为什么要问你准备好了吗?

因为我们为人父母所做的就是一种生命的工作,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是最重要的,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你找到上帝跟上帝说,对不起这个孩子生得不理想,你帮我把孩子收回去吧。上帝肯定会说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一次性给予你的,你只能接纳,你不能更换,也很难于调整,你只能去面对,其实去面对就是一种责任,选择做父母就意味着选择了人生最重要的投入。按照我的说法,当父母就是一日为父,终身为父,一日为母,终身为母,你一辈子就是这个孩子的父亲,一辈子就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同时还可以说,一日为父,也是终身为师,也就是你成了这个孩子的母亲或父亲,你一辈子就对他有伦理和道义上的责任,孩子小的时候,你疼爱他、抚育他、帮助他、扶持他,孩子大了以后,你还要关心他、帮助他,包括对他的担心,其实也会贯穿你的一生。

几乎所有的儿童教育家都强调在孩子三岁之前,作为父母要全心全意地陪伴他、疼爱他。当父母的工作、生活、休闲与孩子的养育发生矛盾时,父母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孩子的“利益”,要尽可能努力地站在家庭一边,站在孩子一边。

实际上,也只有你站在孩子一边,你才可以成为一个父亲,你才可以成为一个母亲,你全身心地投入对孩子的养育,慢慢地就可以从你脸上看到更多的慈祥,从你脸上就可以看到对生命的柔情。你人生很多思考,会因为“这一个”孩子而改变。

如果要归纳一下,以上我所讲的内容可以总结为:父母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

而这个责任从孩子孕育伊始就一直伴随着我们,为人父母大概也是世界上唯一不可退休,难以找人替代的工作。

卷四

17.最重要的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18.我的孩子会是莎士比亚吗

19.母亲代表着安全

20.全家一起吃饭,孩子更优秀

21.在中国,每天有8%的父母不和孩子说一句话

最重要的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下面我要讲第二个问题。

前面我们谈了很多教育孩子的困难,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使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得更好吗?

我的观点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法国有个思想家,叫帕斯卡尔,他说人生有很多的麻烦都是因为你不能呆在自己的屋子里造成的。在我看来,今天中国教育最大的麻烦,和帕斯卡尔这个观点很近似,第一个麻烦就是父母不能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第二个麻烦就是很多父母下班后不能就回到自己的家中。实际上养育孩子比所谓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每个父母在孩子身上最重要的投入就是陪伴。

我的孩子会是莎士比亚吗

美国有一个哲学家叫乔治?桑塔雅纳,他说,上帝在创造英国天才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时候,是加倍精制的。什么叫加倍精制?就是好像在这个天才身上,上帝是特别用心用力的,大概天才成为天才,都得有上帝在创造人时特别的用心才行。其实这个“上帝”也可以就是我们每一个父母,我们每一个父母都可以把自己的孩子看做是我们的莎士比亚,需要我们加倍的精制。

其实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就是一个莎士比亚,首先关心的不是他的天份,天份是很难判断和预见的,天份大概也是后天很难再帮上什么忙的,“父母不傻,孩子大概也不会太傻”,但父母要真的遗传了什么“傻”,那则是我们要讨论的另外一个问题。我现在说的是我们要把“加倍精制”理解为对孩子细致的关爱,这种关爱的落脚点首先应该放在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正常的健康的人上。受到疼爱的孩子不一定都会成为天才,但受到疼爱的孩子一定会更为健康,更为聪明,更有幸福感,也就是父母抚爱的手,能使我们从孩子脸上看到天真、自然和明亮的欢乐。

母亲代表着安全

在童年,母亲的存在就代表着安全。一个孩子童年时所受的伤,并不来自他生活的处境,甚至也不是来自疾病,最可怕的伤都来自母亲。这样的伤害也是永久性的。

要修复童年时所受的伤害,往往漫长而又艰辛,最通俗而又深刻的比喻就是:它是心灵上的一道伤疤。

而童年时对孩子的忽视、缺乏关爱、对孩子的厌恶和过早的与孩子分离,都会造成终身的伤痕。人是很难养的,童年时“养不好”,后果一定很严重。

美国儿童研究专家朱迪思?为奥斯特认为:一个人“要能在形体上与心理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要能在外在形体上独立,要能从内心深处自我感觉独特。这都是非常困难的,在我们脱离母体的时候,我们必须忍受一些丧失,虽然这些丧失也许会用我们的获得做补偿。但如果母亲在我们年纪太小、尚未有所准备、恐慌无助的时候离开我们,这样的离去、痛失和分离的代价,也许过于沉重。”

因为年幼时艰难分离会导致心灵的创伤,因为它侵犯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联系——母子纽带。这纽带教我们要爱和如何爱。要是没有这种最早的爱恋的依附,我们就不能成为健全的人。临床医学研究也表明,在童年时缺乏母亲温暖,很少被母亲拥抱的孩子,一生都会对拥抱充满着饥渴,同时对拥抱产生紧张与恐惧,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会成为很重大的很难改善的困扰。

全家一起吃饭,孩子更优秀

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的营养学家兹泰尼研究发现,她说发现79%的青少年都喜欢跟父母在一起吃饭,他们认为晚餐的时候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比吃什么都更为重要,很多研究表明,其实全家人一起吃晚餐,对孩子的帮助在这些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就是他都有助于孩子获得较高的,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跟父母在一起吃饭的孩子,较不会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哪怕双方的父母,只有一个人能够赶上晚餐,能够跟孩子在一起就餐,也同样能达到以上的一个效果。

波兰著名的电影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对自己童年的餐桌和童年的成长也有生动的描述:

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吃早饭时拍你手的那个人,即你的父亲、你的祖母或你的曾祖父。还有你的家庭背景,这一点很重要。4岁时因你吃早饭时淘气而打你的那个人,后来会把第一本书放在你的床头柜上,或者在圣诞节时送给你,而这些书塑造了我们,它们教给我一些东西,使我对一些事情有些敏感。我所读的书,特别是童年读的,塑造了今天的我。

整个童年,我的肺都不太好,一直有得肺结核的危险。当然,跟许多男孩一样,我也经常踢足球或骑自行车,但由于病情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坐在阳台上,盖着毯子呼吸新鲜空气。一开始,我不怎么识字,母亲就念给我听,随后,我就非常迅速地学会了识字。我甚至晚上在被子里头借助小手电或蜡烛的光看书,有时一下子读到天亮。

我居住的那个世界到处都是朋友、自行车随处跑,冬天用泡菜桶的厚木板制成的雪橇滑雪,这就是真实的世界。书的世界以及各种不同的冒险对我同样真实。只有一个卡缪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的说法不符合实际,它们只是一部分,还有牛仔和印第安人的世界,有汤姆?索亚和那么多的英雄,不管是好文学还是坏文学,我都同样感兴趣。我不敢说我从陀思妥耶夫斯基或一些写牛仔冒险的三流作家中学到很多东西。我不知道。我不愿意作这样的区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知道生活中的内容比在商场中能触摸到或买到的一些物质的东西多得多,准确地说,这是通过看书得到的。

我不是个长时间追忆梦境的人。一醒过来我就把它们忘了——如果做梦的话。但在童年时我和其他每个人一样做过梦——噩梦,梦中有人追我而我却逃不掉。我们都做过那样的梦。我还梦见飞过地球。我有过彩色的梦,有过黑白的梦。我能清楚地记得这些儿时的梦只是方式有点奇怪,我无法对它们进行描述,现在当我做类似的梦时——不管好坏,有时确实会做那些梦——我立刻就意识到那源于我的童年。

在中国,每天有8%的父母不和孩子说一句话

人生最重要的一颗是在童年的餐桌和客厅开始的。在我们中国的家庭中,对这些问题也同样重视吗?

在我对问卷调查中,中学生一天时间没有跟父母说过话的达到了8%左右,最高的达到了18.9%,和父母一起用餐每周能够达到7次以上的不到一半,有烦恼能找父母交流的不到15%。如下表:

学生父母的问卷调查

项目 抽样一 抽样二 抽样三 抽样四

1.你最近一次和孩子聊天是什么时候?       

□昨天  68.4  25.9  45.3  60

□两天前 20.9  11.4  26.5  23.3

□一周前 6.4   25.6  24.8  12.5

□记不起来了   3.2   37.1  3.4   5.8

2.你最近一次为什么原因和孩子冲突?       

□学业成绩  19.8  37.5  25.6  45

□生活习惯  26.7  3.6   15.4  15.8

□没有发生冲突 28.3  2.7   50.4  31.7

□花在网络、电玩时间过多   2.7   21.4  14.5  15

□态度不佳  15 1.6   2.6   15.8

□交友  0  6.8   0  28

□衣着打扮  0  1.5   0  25

□金钱花得太凶 0  4.6   0  0.8

□其他  6.4   13.4  1.7   4.1

□不知道/拒答  0  6.9   2.6   0.8

3.孩子上初中后,你打过他(她)吗?       

□常常打 1  4.1   0  0.8

□有时打 12.8  20.8  9.4   17.5

□不太打 18.7  21.7  21.4  21.7

□从来不打  66.8  53.4  69.2  60.8

4.你了解你的小孩吗?        

□非常了解  23 5.5   12.8  23.3

□了解  70.6  87.4  75.2  64.2

□不了解 3.7   5.4   9.4   7.5

□非常不了解   0  1.7   0  1.7

□不知道/拒答  1  0  2.6   1.7

5.你一周能和孩子一起用餐几次?        

□七次以上  84.5  41.3  57.3  55

□七次  4.8   3  10.3  10

□五至七次  6.4   31.7  11.1  15.8

□一至四次  2.1   21.4  15.4  13.3

□没有  0  2.6   5.9(寄宿生)   3.3

孩子在童年时,你不和他生活在一起,你不和他在一起用餐,不陪他说话,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你可能就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你也难以与孩子交流,甚至你和他交流的姿态都会不太自然,这样的错失你可能根本就难以改善与弥补。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一种生命性的行为,你必须在孩子还在童年时就尊重他这样的需要,用心培植他这样的需要,肯定他这样的需要。人与人之间,包括家人之间一旦形成隔膜,你想改善它,麻烦不在于道理上有什么难以理解——交流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文化方式,是一种生命的自然——尤其在在亲人之间,我们往往更会在意自己的内心感受,改善也会变得更为困难。比如,有些孩子一听到父亲的声音马上就失语,一些很想表达的、温暖的话语在父母面前就是表达不出来,即使能够勉强说出来,自己也觉得别扭。在我们中国家庭这样的问题相当的普遍。

卷五

22.孩子,爸爸非常爱你

23.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24.圣母,为什么一直抱着自己的孩子

25.无论去哪里谋生,你一定要带上孩子

26.孩子的信,让人心碎

27.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28.增加美好的聚会,减少无聊的应酬

孩子,爸爸非常爱你

我女儿上初中之后,学业非常的辛苦,起早摸黑,我心里也很难过,很想和她说些温暖的话,有一天正好她妈妈也不在家,她也是像平时一样六点多就起床了,自己吃过早饭,准备上学,我还躺在床上,我听见她开门的声音,就把她叫住了,我叫她的小名,我说豆豆,你过来一下。女儿一脸茫然地走到我床铺跟前说,什么事情啊?我说爸爸非常爱你。女儿一下子愣住了。这本来是应该经常说的话呀,这本来就是亲人间每天要说的话呀,可是,因为疏于表达,我说完之后也觉得好像说出了让自己非常惊讶的一句话。其实爱是需要说出口的,爱需要表达,爱是需要不断去表达的,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爱的表达应当成为一种习惯,这就是家庭文化最核心的元素。我们看着孩子的眼睛,说出自己最想说、最应该经常说的话语,它能够直抵孩子的心灵,成为最美好的鼓励,最美好的慰藉,最重要的精神食粮,我深信对孩子真挚同时让他可以不断感受到的爱,一定能够帮助她更好的成长。

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同样是一位上了初中的孩子,他的母亲是一所小学的校长,有一天她找到我,说是和孩子已经一个月没说话了。冲突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父母和孩子太少在一起,就会对他特别担忧,而这种担忧往往不是落在孩子的行为习惯上,就是落在学业成绩上,一说话就是批评,而青春期的孩子本来情绪就躁动不安,特别叛逆,他一听你的话就生气,孩子根本不考虑你说得对不对,就是觉得你说得对,也对你那个批评的姿态很反感,你那个语调一出来他就想和你对着干,所以你一说话,他就说你不要说,我知道了。你要是还接着说,他就说我就这样,你要怎么样?这个时候没办法的往往是父母,我们中国的父母,到了孩子上初中,几乎没有不和孩子冲突的,几乎没有不痛苦的。这位小学校长也是这样,她自己是个名师,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更是沮丧。她找到我,其实我也知道教育孩子绝没有什么马上能见效的对策,所有的改善都是细水长流。不过那天,我还是教了这个校长一个办法,我说你回家试试看。到了晚上,这位校长给我挂电话了,说张老师你教我的那一招太有效了,各位朋友你知道我教校长那一招是什么吗?

她回去之后,孩子给她开门,门一打开她就扑上去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对孩子说,傻孩子你怎么不理解妈妈的心啊!说完妈妈哭了,孩子也哭了,两个人抱头痛哭,所有的怨言、怨恨,所有的敌意、所有的隔膜都消解了,太有效了。有时候千言万语真的抵不上一个深情的拥抱。而这样深情的拥抱不是一年只抱一次,不是一个月只抱一次,而是应该每天都拥抱一次,孩子越小,我们越要经常拥抱他,同时把这样的拥抱坚持下去,每天无论多忙,都应该对孩子说一些柔软、甜蜜的话语,每一天都注视着孩子的眼睛倾听他、欣赏他,也让孩子分享你内心的情感。

圣母,为什么一直抱着自己的孩子

快乐的首要来源是嗅觉、触觉和听觉。从一出生,婴儿就能够识别父母的声音,并且会更加喜欢自己父母的声音。对婴儿来说,被满怀慈爱地抱着,便是对他们发展最好的刺激,甚至比哺乳的效果还要好。圣母玛利亚怀抱婴儿的肖像,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中的一个图标,这其实绝对不是出于偶然。躺在母亲或父亲安全温暖的怀抱里,婴儿的肌肉可以放松,呼吸可以加深,另外,父母温柔的轻拍和轻轻的摇晃,可以驱除婴儿的紧张。研究者发现,婴儿和母亲的心率是同步的,如果母亲的情绪处于放松和稳定的状态,婴儿也会如此。通过触摸和安抚,母亲的自主神经系统可以有效地和婴儿的神经系统进行交流。当我们的身体被拥抱时,我们知道有其他人在支持自己。在阿什利?蒙塔古(AshleyMontague)的电影《触摸》(Touching)中,有一个场面,形象地传达了触摸的效果:在精神病院中,有一个烦躁不安、情绪狂癫的病人,在同一个精神病医师见面,当精神病医师伸出手来,握住精神病人的手,以此传达他对对方的关注时,这位精神病人似乎突然安静下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精神病医师的脸上,并同他交流起来。这种由接触而带来的深层次满足,依然是成年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当某人痛失亲人时,我们会给对方一个拥抱以示安慰,伴侣之间通过性接触进行沟通,以及人们通过按摩来释放日常生活中的压力。(选自《母爱的力量——母爱如何塑造和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S?格哈特著,王燕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3月第一版)

我深信这样的情感生活比任何养育儿女的经验与生活都重要。我们必须正视中国家庭生活中情感的欠缺,目前最需要我们意识到的,家庭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交给爷爷奶奶,交给亲戚,交给熟人,孩子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在城市里,很多的父母出于各种原因,下班后不能及时回到家中,回到孩子身边。今天儿童教育的缺失就会变成明天家庭的灾难,变成社会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无论去哪里谋生,你一定要带上孩子

我经常对一些外出谋生的朋友说当你外出时,无论具体的生活有多大的困难,你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这一定非常困难,这样的困难肯定超出我的想象,但是你先别急着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对任何家庭而言,孩子都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财富,最大的抱负,最大的希望所在,也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阶层流动”,要改变孩子的未来,教育一定是最主要的途径。我见到太多被孤独、无助、疏于管教、缺少疼爱毁掉的孩子,当我们历尽艰辛回到故乡时,如果我们看到的是这样被毁掉的孩子,我们是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讨回公道的,很多时候,当我们想补救时一切也都已太晚了。要把带上孩子再去打工变成我们生活的信念,变成我们生活的勇气和责任,再困难也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这可能是对我们社会生活在最底层的父母一个最大的挑战,但是,我们只能去承受。

任何一个社会,最大的不公,往往突出地体现在怎样对待各个阶层的下一代上。我们等待社会的变革,这是一条很遥远的路,与其生活在失望与惶恐中,不如现在就去改善,改善多少都是改善。而如果不去承受,我们很可能要面临后半生巨大的痛苦与悔恨。现在先请大家听听“留守儿童”的心声吧。

孩子的信,让人心碎

爸爸妈妈,让我当面喊您吧

——一群留守孩子的心声

一、羡慕:冰心不缺少母爱

课堂上,我和六十一个孩子一起读: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我说,冰心还写过许多散文许多小诗,她以“爱的哲学”为核心,赞美母爱,赞美童心……

学生小周感叹道,冰心真幸福!她小时候,肯定不会缺少母爱。

是的,冰心从不缺少母爱,可是于这群小读者而言,母爱离他们中的大多数孩子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呀!

我用目光一一扫过他们窄窄的肩,他们稚气的脸。

女生艳咬着自己的嘴唇,眼睛望着黑板上方的国旗发呆。

男孩余之涨红了脸,鼻孔张大,重重地吸了一口气。

他们的眼亮晶晶的,像在诉说什么,又像在等待什么。

我的心抽搐了一下。

我曾经做过小小的统计,我班有32个纯留守学生!

这32个孩子,在他们或是婴儿或是幼儿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扔下他们,去了遥远的广东福建北京等地挣钱。

所以,他们只能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姑姨妈生活。

所以,他们没有自己温暖的家,他们只能对着电话筒叫——爸爸妈妈。

二、艳:我是一位不入流的演员

特别关注女生艳,是因为她的笑容。

她的笑容实在太怪异,满脸通红,目光迷离,嘴角斜张,像一个受了责备却又不得不强颜欢笑的大人。

那一天她突然走到办公室里来,看着满屋的老师,紧张惊惶到了极点。她说:“老、师,我、的、作、业、还、没、做、好,就、被组、长、抢、来、交、了。”她说话的语速极慢,像是一个字一个字挤出来的。音量很小很小,我看见她嘴角在蠕动,站起身,几乎把耳朵靠在她的嘴边才听清。我微笑着点点头,拿过一摞作业本,把艳的找出来递给她。我抚着她的背说:“做好了再交来,好吗?”她看着我,忽然就这样笑了一下。

看了她的笑容,我无法轻松。

艳很小就和爷爷一起生活,奶奶已经不在人世。除了弟弟,她几乎没有其他的玩伴。她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竟有点儿自我封闭的迹象了。听班上的同学介绍,她读小学时就没有朋友,大家都说她怪,不和她一起玩。她不和同学一起跳绳,也不打乒乓球什么的。别的孩子说说笑笑、打打跳跳的时候,她就远远地站在一边观望。

读艳的作文,我才知道,她的父母都在福建打工,好多年都没有回来过,跟家里寄的钱也实在少得可怜。艳的爷爷脾气很暴,或许是因为经济拮据的原因,他经常打骂两个孩子。艳如果不慎犯下一点儿小错,爷爷气起来就说,“把你撵了”。

和爷爷一起生活,艳还是略略知足的,她知道,自己班上还有许多同学被迫寄居在姑姑阿姨家,那种寄人篱下的滋味更是凄凉。

艳非常想念爸爸妈妈。她常常想,如果大人们一回来,大家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可那仿佛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最近好长一段时间,父母连电话也没有了。

天气已经很冷了,艳还穿着非常短小的衣服,紧巴巴地绷在身上,手腕和脚踝不得不裸露在外面。我提醒她,应该穿一件更合身的衣服,这样才不至于着凉。她又少有地对着我笑了一次——就是那种让人一看就难过的笑容,说:“我妈妈老是忘记跟我买衣服,她肯定不知道我长得有多高了。”

艳的日记摘录:

12月11日星期四阴

今天上体育课,大家都很开心,但是我却认为一点意思都没有。

我一个人在操场上徘徊,有时也停下来呆看别人。本来在这之前我还有一个伙伴的,可是现在她和别人踢起了毽子,正玩得高兴。我感到孤独,突然就有了一种错觉。我觉得这一切恍惚都成了一片空白,她们也慢慢缩成了一部正在放映中的电视剧。我仅仅是一名观众,只能寂寞地看着他们神采飞扬地诠释生活。我努力地要为自己寻找一点快乐,却永远不能加入到剧情当中。我多么想一头塞进电视机里去,和演员们一起经历一个故事,可是这能行吗?这部戏中没有安排我的角色,导演又怎么会兴师动众地在剧本中加入我这位不入流的演员呢?

三、余之:我也想当好孩子

余之是班上最让我头疼的学生。大家对他“告状”不断,竟有点儿“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阵势了。

才开学两天,就有同学来报告说,余之的生活费花光了,今天中午就已经在饿肚子了。

英语科代表反映,说他不交英语作业。

语文数学各科代表也纷纷投诉。

室长说,他早上不洗脸,晚上不洗脚,还从不叠被子。

生活委员说,冬天的早晨,余之还穿着凉拖鞋到教室上早自习。他自己把仅有一双球鞋弄丢了。

卫生委员说,余之好长时间都不洗澡,耳朵后面、脖子上堆满了污垢,脏死了。

劳动委员说,劳动才开始,余之就先跑了。

坐在余之周围的同学说,他上课就脱鞋,臭死人了。

班长说,余之张嘴就是脏话,你劝告他,他不听,继续骂,继续骂。

……

不过,余之所惹起的都是些小麻烦,比某些孩子还算乖得多。

至少,他还没有打架。上一次,学校某班有个同学带了一把菜刀到学校来,让全校师生都猛吸了一口凉气。

至少,他还没有偷盗。某个孩子钻进本村一户人家,偷走了好几千块钱,后来被警察带走了。

留守孩子比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更容易犯错,甚至犯罪。不会花钱,不做作业,长时间不洗澡不换衣服,不爱劳动,出口成脏,几乎是留守孩子的通病。他们当中很多人自私、狭隘,性格偏激,听不进别人的批评与建议,自以为是,更容易走向极端。乡村教师,正在孤单面对另一个重大的教育难题。

我小心翼翼地和余之交流,谨慎地对余之进行教育。余之的妈妈从广东打电话来,我委婉地建议:“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孩子还是应该放在自己身边比较好。”电话那边沉默良久,才说:“我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有一天,在办公室里,余之对我说,我也想当好孩子,只是总管不住自己。爸爸妈妈在家监督我,该有多好啊。

四、“爸爸妈妈,让我当面喊您吧”

我班的留守孩子,爱哭。

记得有一次,是下午上课前的唱歌时间,文娱委员责备他们唱得太不整齐,他们一起嚷嚷:“记不清歌词,记不清歌词了。”文娱委员就起音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她以为,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同学们一定会唱得很洪亮很整齐很起劲。

一开始好像是这样。可是后来情况渐渐有了变化。伴着“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时,很多同学的眼里就有了泪花。然后就有同学忍不住伏在桌子上小声啜泣起来。

有一次书信写作,他们似乎写出了爱哭的理由。

琳说,妈妈,我已经记不清您的面容了,可是,我并不感到悲哀。我小时候,你天天和爸爸吵架,我只好去躲到厕所里,只有那里,虽然阴暗却可以抵抗外面可怕的阳光。现在你又走了,我被寄养在外婆家里,可是,我真高兴,终于可以过安宁的生活了。

燕说,妈妈,你离开我到外面打工那天,我强忍着没让自己哭出来。可是您知道吗?您走后我躲在被子里哭了整整一个下午,把嗓子都哭哑了,把眼睛都哭肿了。

熙说,妈妈,这两个对别人来说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字眼儿,可它们却不知几时才能又从我的喉咙里蹦出来呢?

望说,那年,我才八个月来,妈妈你就抛下我,和爸爸一起去了外地打工。在我记忆中,每年就只能见到你一次。现在,我已经读中学了,和你在一起也不过十来次。

杰说,不喜欢下雨天,因为那时别的孩子会有爸妈接送。看着他们幸福的样子,我的嫉妒之心和羡慕之意就涌现了出来。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回来看看您的女儿吧!

钟说,爸爸,您知道我有多久没有跟您在一起谈心事了?大概也有好几个月了吧!自从暑假我从广东回来就再也没有跟你说过话了。我多想听听您那温和的声音呀!我还不到一岁时,您们就把我扔给了爷爷奶奶,我知道您出去打工也是为了攒些钱来维持生活,可是,我的童年和少年,难道就只能在无父爱无母爱的环境中度过吗?

……

他们在心里大声呼喊:“爸爸妈妈,让我当面喊您吧!”

可是,千里之外的爸爸妈妈们,你们能够听到吗?

这是我的朋友冉正娅老师写下的自己学生的声音,以及对留守儿童情况所做的介绍,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为孩子们的声音动容。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让孩子远离孤独、无助与恐惧,看着孩子长大也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前不久我在福州一所小学做了个外来工子女家庭教育的问卷调查,很多父母都谈到“孩子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才算一个完整的家”,“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去克服,因为孩子如果教育不好,等于什么希望都没有了”,“把孩子带到身边是我做得最对的一件事情”,有的还谈到,“没有爷爷奶奶不当的干涉,孩子的成长反而更好一些”,其实,也只有你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你的艰辛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才能成为教育孩子的一种优质资源,孩子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生活的不易,看到父母的付出。这一切都有助于孩子责任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同时能够激发他内在的改变自己的愿望。教育说到最后,就是改善遗传,改进文化,遗传很多方面是不能改变的,但可以改善它,教育最重要的是改进文化,我认定在家庭之中最核心的文化就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父母陪伴着孩子成长,在有爱、有鼓励、有帮助的地方,即使生活很艰辛,生命照样可以很健全、很健康。

上面我说的是我所理解的家庭文化,这样的爱很辛酸、很不容易,也很不幸。有时我会很难过地想,我们的世界怎么了,就是想爱自己的孩子都这么不寻常,爱就是一种勇气。那些在艰难的谋生路上把孩子带到身边的父母,他们也在为中国更好的未来做着卓越的努力啊,即使不为人知,得不到援助,常常陷入我们难以想象的绝望的境地!在心中我对他们怀着无限的敬意和祝福,也愿有更多的父母能够坚守自己的责任,再艰难对自己的孩子也能不离不弃。

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下面我还要接着谈到城市里白领和各个阶层的父母。我的观点仍然直接而又简单: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我们今天最需要的就是树立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的生活理念,我们的休闲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确实是出现了重大的偏差。

我们下班之后,很多车辆不是开向回家的路,而是朝着城市各处的餐馆和各种休闲场所。我们很多最重要的时间,不是和家人在一起,不是和孩子在一起。其实和孩子在一起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成长哪里是得益于你有空时和他讲的那些大道理,他成长的好坏和你与他讲的那些大道理没什么关系,也不是因为你给他买了什么礼物,你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在每天的生活中,你自然而然地在他身边所作的示范,你怎么细致地理解他,你怎么耐心地陪伴他,你用什么样的眼神看待他,你用什么样的语气和他说话,一个孩子的成长应该有很多的秘密,我们也用不着非要破解这个秘密不可,也许这个秘密就藏在我们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

我们非要知道这个孩子今后会成为谁吗?我们能够知道这个孩子今后会成为谁吗?我倒是愿意相信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教育就成功一半了。

父母没什么问题,大概这个孩子也不太容易出大问题。

父母走正道,孩子的路一定也会走得更正一些。

没有被忽视、受冷落的孩子,不是说他不会有问题,而是他遇到的问题总是能够得到父母及时的帮助。

增加美好的聚会,减少无聊的应酬

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你不要认为你上了什么学校,你就一定有什么样的文化。学历与文化还不是完全一回事。有些人有很高的学历,但是他没文化,有一些人受的教育不一定多,但他有很好的文化理念。从做父母的角度来看,陪伴孩子、关心孩子、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就是最好的文化。也可以说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风险很大的一件事,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的教育责任,孩子的成长也不会在你不在场时暂时停下来。只有父母回到家庭,“看着”孩子成长,我们心里才会有更多的主意、主见,我们才像是第一责任人。所以我重申的是,夜晚的时间应该是家庭的时间,周末的时间应该是家人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你也会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美好的聚会,减少无聊的应酬,一定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美国有位很著名的商界人士,51岁时得了癌症,时日无多,他开始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反省。他发现自己是个工作狂,为了拿到一个工作合同,他愿意从美国飞到澳大利亚的悉尼,再陪同商业伙伴从悉尼飞到堪培拉,然后再从堪培拉飞回美国,连续飞行40几个小时。他把自己这么多年交往的人做个统计,发现在交往的2000多人中,可以分成三个圈,最外圈是商业上的合作伙伴,中间一圈是亲友,最里面一圈是家人。这么分完之后,他非常感慨,他说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最外围一圈了,给予家庭的时间是最少的,而真正决定人生质量的都是最里面的这一圈。时常我们总以为我们投入工作、投入应酬的时间越多,越能够提高家庭的经济状况,越能给家人带来幸福,现在我们也都要反省一下,真的是这样吗?当应酬成为习惯时,我们还要多少时间陪伴孩子,陪伴家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失去的很可能就是孩子的未来。

如果我要把以上的内容做个归纳,就是无论你多艰难、多忙碌都应该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是天职,也是美德;下班的路就是回家的路,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你就会少犯很多错误,你对孩子的爱越多,你的烦恼可能就会越少。

一个人最难改变的就是自己的生活方式,人活在自己的习惯之中。

一个人最难改变的就是自己的认知方式,人活在自己的理解之中。

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从责任开始,从反省出发,在改变中去承担责任,在反省中去获得新的智慧。

卷六

29.抓住关键期赢在起始处

30.“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错了吗

31.“敏感期”有什么特点

32.给孩子无限耐心的爱

33.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热情鼓励

34.给孩子无限尊重的态度

抓住关键期赢在起始处

我讲的第三点是,成全任何一个孩子的发展都要“抓住关键期,赢在起始处”。

人的生命中存在着无限的神秘性,无限的不可知性,对所有的生命我们都应该保持谦卑、敬畏和谨慎。今天所有的对人生命的研究并没有使我们有把握说我“洞悉了一个生命”,也没有任何人有勇气说“我找到了生儿育女的秘诀”,你翻开所有儿童教育专家的著作,你能够看到的都是根据有限的临床经验和生活经验得到的“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的结论。任何一个伟大的儿童教育专家都是对儿童耐心的观察者、陪伴者和对话者,他所希望的都是父母们能够用心、减少粗暴和忽视,他都希望自己的研究能给予你启示和借鉴,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没办法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替别人说话、做判断、做决定,所有的儿童既是“唯一的一个人”,又是有着极大差异的人。教育儿童,做个“新父母”,其实也就是回到一个学习者的立场上来。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错了吗

我们中国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对的,但是它所揭示的并不是一个孩子长大之后一定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把这句话的落脚点落在了很糟糕的地方,比如看这个孩子有没有官相、财相、福相等等非常世俗的诉求上,反而忘了它的本意和真诚的提醒。这句的本意并不只是对未来的预测,而且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早期教育深远的影响。早期教育没有尽到责任,它可能铸成的就是一生的大错。早期教育尽到责任了,我们就可以从一个孩子的童年看到他一生大致的轮廓。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大体相同的话,他也认为孩子在五岁之前,你把他教育好了,以后的成长就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如果这个阶段的教育出了重大差错,那就麻烦了,你对孩子所费的功夫就如逆水行舟,非常困难,有时甚至毫无成效,很多父母就是因为不知怎么对待已经变坏的孩子而性情大变,生活在狂躁、失望、沮丧和束手无策之中的。

教育中最遗憾的事情大概莫过于“早知如此,悔不该当初”,可惜人生根本不能推倒重来,像文学家蒙田说的那样,“万物都有自己的季节”,你错过了这个季节,就很难补救与改善了。

 “敏感期”有什么特点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对儿童成长最为重要的是“0到3岁”,这是生命中最神奇、最神秘的阶段,人通过“本能工作”,人通过“本能构造了自己”,正是这样的生命的“主导本能”,使儿童身上深不可测的秘密逐渐展现出来。

蒙台梭利把敏感期分为:

秩序的敏感期。幼儿对秩序的敏感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里就可以感觉到并一直持续到第二年。蒙台梭利曾亲自碰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母亲抱着一个1岁半的孩子,因为热,母亲脱掉了外套,把它搭在手臂上。这时孩子哭了起来,而且越哭越凶,无法使他安静下来。但是,当蒙台梭利要他母亲重新穿上外套后,这个孩子停止了哭喊,并笑着向他的母亲伸出了手臂。因此,蒙台梭利说:“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真正的快乐。”反之,“就可能成为他发展的一个障碍,成为变态的一个原因”。

细节的敏感期。幼儿在1岁至2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们的注意往往集中在细枝末节上。蒙台梭利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约15个月的小女孩坐在花园里的砖块上,她不看艳丽的鲜花,却全神贯注地盯着地上,原来她在看一只颜色跟砖块一样、小得几乎看不见的昆虫,她显得十分快乐。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个性跟我们成人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一种性质上的差异,而不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

行走的敏感期。这是在幼儿的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幼儿的第一步通常标志他从1岁进入2岁。蒙台梭利强调说:“学会走路对儿童来说是第二次降生,他从一个不能自助的人变成一个主动的人。这番努力的成功是儿童正常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手的敏感期。幼儿会朝着外界的物体伸出小手。这个举动的最初推力代表了幼儿自我要努力进入外部世界之中。大约在1岁半至3岁之间,幼儿经常抓住物体,特别喜欢把东西打开,随后又把它关上。正是通过手的活动,幼儿才能发展自我,发展自己的心灵。蒙台梭利说:“人的手如此的精细和复杂,它不仅使心灵能展现出来,并且它使整个人跟他的环境建立特殊的关系。我们甚至可以说人‘是靠了手占有环境的’。

语言的敏感期。幼儿开始是牙牙学语,然后说单词,接着将两个单词组成句子,再就是模仿更复杂的句子。这些阶段是以连续的方式出现的,不会截然分开。在蒙台梭利看来,语言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外部表现之一。

给孩子无限耐心的爱

那么对一个父母而言,在孩子这样的发展的“神奇阶段”,应该做什么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个阶段,父母要给自己孩子一种“无限耐心的爱”,这是一种无条件的责任,就是父母要尽最大的努力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使他获得尽可能多的温暖、安全、宁静。人的成长都源于本能,它既是一种生物性的,又是一种“文化性”的成长,这样的成长也不可能仅仅靠食物就能成长。老鼠单独关在那里,长大了还是老鼠,人就不同,人非要伙伴、爱抚不可。越孤单的孩子眼神越迷茫、黯淡,童年的孤独会影响到他的一生。这一点蒙台梭利说得特别有趣,我读到这段文字时我颇为惊讶,她所说的情形,我在乡村生活时并不陌生。

在劳累的哺乳阶段,哺乳动物受到体贴照料它们后代的本能的支配。一只普通的家猫提供给我们这种关心的例子:它把新生的小猫藏在黑暗的地方。它尽心留意它的后代,甚至不让它们被别人看到。但隔了一段时间后,当它们变成美丽和富有活力的小猫时,就让它们出来了。

在这段时间里,母亲是她儿女的奶妈和帮手,把它们藏在一个安静的隐蔽的地方,避免光线和嘈声打扰它们。虽然这些幼崽通常天生就有发展得很充分的各种能力,能够站立和行走,但它们的母亲精心照管,把它们与群体分开,直到它们获得更大的力量,能够使它们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到那时,她才把它们带到群体的成员中去,于是,它们就能生活在跟他们有亲属关系的一个群体里。

同样可以说,人除了应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给予精心的照料之外,也应该注意儿童的心理需要。

爱是什么,爱就是保护,爱就是对你两岁之前的孩子像动物一样用自己最母性、最父性的本能去疼爱。在前面我也说到,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放下自己所有娱乐、休闲和其他的琐务,把疼爱、照顾孩子当作最大的事情。

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热情鼓励

其次在这个阶段,孩子最需要父母“无限热情的鼓励”,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受本能的主导,同时也是父母鼓励的结果。鼓励不仅能够使孩子成长得更快、更顺利,鼓励还会成为一种文化,让孩子明白自己生活在爱之中。让孩子更为信赖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更信赖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人,鼓励会使一个人慢慢地找到生命的方向。

我们怎样才能当好父亲、当好母亲,也许我们重新做回一个孩子就可以了,我说的是应该让一颗童心重新回到我们的心灵,就是我们能够以孩子的方式去看一个孩子,而不仅仅以一个成人去看孩子,这样我们才能从孩子的一切变化中看到神奇,从孩子最微小的变化中也看到最伟大的意义,我们变成了赞美者,变成了怀着感恩之心的人,我们的嘴口也含着蜜,眼睛中充满了欣喜与鼓励,我们把所有的热情都给了自己对孩子无限的期待。

给孩子无限尊重的态度

我还想接着说,作为父母还应该以一种“无限尊重的态度”,对待一个生命成长的自然。任何一个生命成长都包含着“非如此不可”,只有“如何”才是最好的“生命自然”,这里所说的自然,就是一种内在性,一种天然如此的成长方式,对这样的内在性,尊重它、鼓励它、小心翼翼地帮助它才是一种最恰当的方式。比如有些孩子是习惯用左手的,以前我们总是要把它改为右手,这样的“改”很可能带给孩子很多我们所不知的麻烦。在人成长的过程,首先要尊重的就是生命成长的自然。相信任何一个儿童“这个样子”,一定有他的理由,我们不要试图去改变他,我们也不必去勉强他,他最大的优势就在他本来是什么样子,顺之者昌,逆之者就成为一种“害”。

另一方面,在家庭中,对孩子成长的忽视当然是一件不应该的事情,但是现在更麻烦的却是,只有一个孩子,我们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一家几代人围着一个孩子打转,常常严重干扰了儿童成长的内在秩序,不断地用你所谓的爱的方式,让他变得不能忍受,变得极不耐烦,变得烦躁不安。什么叫溺爱,“溺爱”中其实最要命的不是爱,而是“溺”,溺就是过多、过度、不节制,就是剥夺了一个生命自然的感受力、自然的成长方式。这也不是尊重,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就在于,一个儿童很可能一直“长不大”,一直无法“社会化”,最终成了一个“超级婴儿”。

可以说父母养育的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教育方式,“一个民族的未来是从摇篮开始的”,确实不是什么夸张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