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荣忠版济公国语:中药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57:11

中药学习 

一、学习中药学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因为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所以,中药学的理论和知识,与中医理论紧密联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中医理论有寒、热、虚、实等辨证纲领,中药学才有四气、补泻等相应的药性理论。中医学有脏腑经络学说,中药学才有与这一特殊疾病定位方法相适应的归经内容。中医学有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生理和病理体系,中药学则归纳出药物作用的升降浮沉趋向。名目繁多的中药功效,也是完全与中医理论的病因、病机对应的。后者的病因有风、寒、暑、湿、燥、火、痰饮、瘀血、食积、虫积,病机有阴阳失调、气血失常、风气内动等,前者遂以祛风、散寒、解暑、除湿、润燥、泻火、化痰、活血、消食、杀虫、滋阴、助阳、养血、益气、行气等一一呼应。根据现行的中医、中药各专业教学计划,在学习中药学之前,已经完成了中医基础理论或中医诊断学的系统学习。应当把这些课程中掌握的有关中医理论,融会贯通于中药学的学习之中。例如,在上述两门课程中,我们已经初步明确了表证是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入侵人体时产生的证候,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或兼见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外邪尚有表入里而内犯之势。表证还有表热证和表寒证等区别,其主要亦有差异。此外,我们还学习了肺合皮毛,开窍于鼻;在六经辨证中,太阳为人身的藩篱,主肌表,外邪侵袭,大多从太阳而入。汗是阳气蒸化津液从玄府出于体表而成。中医治病,主张扶正祛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这样就会很自然地认识到:表邪是侵犯人体肌表、口鼻,并引起表证的六淫外邪。表证则是以发热、恶风寒、头身疼、脉浮为主症的一类证侯,而不致将其误认为是皮肤病或肌表外伤等。再联系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功效与主治等中药理论,则发散风寒药主治之风寒表证,除表证的共有症状外,还应有发热较轻、恶寒及身痛较重、无汗、脉紧等;风热表证必另有口干微渴,或有汗、舌边尖红赤、脉数等。在性能方面:发散风寒药之药性偏温,发散风热药之药性偏寒;两者均多具辛味;主要归经,或按经络辩证称其归膀胱经;并具有升浮的作用趋向。至于正气虚而外感表邪之人,应随证配伍扶正之品;温病初起,应适当配伍清热解毒之药。以及该类药忌用于多汗、热病后津液亏耗者的缘由等等,同样可以不言而喻。

    又如,通过《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已经认识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减弱或减退,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由于阳气不足,无以制阴,阴寒内生,故阳虚证属于虚寒证。又由于肾阳为人体诸阳之本,所以,肾阳虚又是最常见、最重要的阳虚证。论其生理功能、肾阳除温煦形体外,尚与肾之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主骨生髓,主纳气等密切相关。在学习补阳药的时候应用以上知识,很容易联想到:补阳药是以温补肾阳为主的一类温补药,各种补阳药物,除能温补肾阳外,还往往兼有益精血、强筋骨、固肾精、温脾止泻、纳气定喘等功效。其主治的肾阳虚证,则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或冷痛,阳痿早泄、宫寒不孕、性功能低下,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脉沉苔白、或五更腹泻,或虚喘久咳等。由于补阳药性偏温燥,易助火伤阴,故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

    由此可见,牢固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并灵活加以运用,是学好中药学的先决条件。

    二、学习中药学必须处理好中药学与各相关课程的关系,抓住重点,循序渐进

    为了充分体现中药学及各味药物的完整性和临床实用性,在中药学教材中,必定会涉及到较多的药学知识、与其他相关课程联系的知识,使其在中医基础和临床学科间起到纽带作用。这些内容中有的是已经先于中药学而学过的,有的是以后才逐渐学习的;有的必须掌握的,有的供参考或查阅的;有的可以在本课程中一次完成的,有的则必须通过方剂学和临床各学科学习,去反复接触、不断深入,不可能在中药学的学习中一蹴而就。只有将这些内容分辨清楚,抓住中药学本学科的重点,很下功夫,牢固掌握。

    按照中药学教材的体例,各药名下注明的出处(即最早收载该药的本草著作),是为查找该文献资料提供参考的,一律不需要掌握。在各药的概述部分,因为一味中药往往来源于不同的品种,为了正确表达其名实关系,避免品种混乱,在现代中药学中增加了拉丁名称。对于中药专业的学生,还有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进一步系统学习这一内容,因此不属于本科程介绍的范围;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则只需作常识性了解,基本上是不要求掌握的。其中,只有汉防己与木防己、京大戟与红大戟、川牛膝与怀牛膝、川贝母与浙贝母、南沙参与北沙参等少数临床功用有明显差异的品种,才要求掌握其药材品种与功用的关系。药物的产地和采收,只按总论第二章的内容作原则性的要求,于各药项下,大多可以从略。为了处方选药的准确,各药的炮制,一般应当明确其炮制方法与性能、功用的关系。

    药物的应用部分,是初学中药时觉得最为繁杂难记、又最易混淆的内容。其中,各种适应病证的具体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辩证论治原则等,有的要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去理解、类推和记忆。有的则有待日后在临床学科中学习。为了便于说明药物的应用情况,而列举的有关方剂,则为方剂学的重要内容,学习药物时不必花费大量精力去记忆,只宜掌握该药的配伍应用原则和十分特殊的配伍关系。

    中药学的内容,不但与其他中医、中药课程相互交叉,而且其自身的课程内容,也前后重复交叉。如各论第一章解表药中,其配伍就涉及后面的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化痰药与止咳平喘药等。而且一味中药又有多种功效,在讲解解表药时,只着重介绍发散风寒和发散风热的含义和各药的配伍应用特点。而对麻黄的平喘、利尿,桂枝的温里通阳,紫苏的行气、止呕,防风的驱风湿、止痉,桑叶的清肺、润燥、清肝明目,菊花的解毒、平肝等等,不可能全面系统地面面俱到。所有这些,就不可能在该章的讲授和学习中一次完成到位,只有通过上述各有关章节的教学以后,反过来再复习比较,才能真正弄清其功效含义和应用规律等,这就是不断积累,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

    至于各药最后附列的“备述”,主要收录了历代本草对该药功用有代表性的论述,现代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重要研究结果,都是为读者提供参考的,均不在教学内容之内。

    三、学好章(节)概述,是掌握各类药物共性和要点的关键

    中药学规划教材是按药物的主要功效进行分类的。其各论中每章(节)的概述部分,是以该类所有药物的功效为核心,而概括出来的共性和要点。理解和掌握了这些内容,就抓住了各类药物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在学习该章(节)各种药物时,就只需比较其差异,了解其个性。这样就避免了相同内容的重复学习和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各具体药物的学习负担,可以收到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捷效。

    在各论每一章(节)的概述中,都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该类药物的含义。在叙述各类药物的含义时,基本上有一个通用的模式,即:凡以什么为主要作用(或功效),用以治疗什么病证的药物,称为什么药。例如,凡以发散风邪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凡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窍闭神昏证的药物,称为开窍药……不过,在泻下药、补虚药等章(节)中,还对其作用加以必要的补充说明,其表述形式虽不尽一致,但其实质仍然是一样的。只要密切联系中医基本理论,各类药物的含义都是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二是功效与主治。概述中介绍的功效与主治,是决定这些药物归类的依据,也是该章(节)所有药物具有的主要功效与主治。记住这些内容,也就掌握了这一类药物重点中的重点。如化湿药物,都具有化湿的功效,皆可用于湿阻中焦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食少体倦、大便溏薄、舌苔白腻等症。而在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白豆蔻、草果及香薷、石苍朴、木瓜、扁豆等药下,就不必反复记忆这些内容,而着重掌握各自的特点和相互差异。

    中药的同一种功效和主治病证,大多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名词术语来表述。化湿药的功效,有单言化湿者,有言化湿运脾者,有言化湿和中者……其主治证候,有称湿阻中焦者,有称湿邪困脾者,有称湿困脾胃者,有称脾为湿困者……同为辛温解表药,有书发汗解表者,有书散汗解表,有书发表散寒者,有书祛风解表者,有书散风寒者……初学中药学时很难明白这些术语的内在联系。其实,同一章(节)药物的功效与主治,是可以用一种说法统一表述的。如辛温解表药的功效皆可用“发散风寒”四字目之。在初步明确共性的基础上,再逐步认识各种相似称谓之间的细微差别。这样首先掌握主要功用,然后增记兼有功效;先识其同,后求其异,对于初学中药学来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是性能特点。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功效相同的药物,一般都具有相同的性、味及归经、升降浮沉趋向等。这些各药一致的性能特点,规律性强,易于记忆。一旦掌握了这部分共性,各类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也就随之明确了。这对于进一步认识章(节)内各药物的性能,同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要学好这一内容,必须将总论中有关四气、五味、归经和升降浮沉等基本理论灵活运用于各论之中,同时还必须密切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例如:中药的寒热药性,是与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所以,清热药、发散风热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物凉血止血药、清化热痰药、补阴药等,均应为寒凉之性;而温里药、发散风寒药、补阳药等均应为温热之性。根据“辛能散、能行”及辛可表示芳香之气的“五味”理论,则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祛风湿药、化痰药、开窍药、温里药等,一般都具有辛味。又根据血由心所主,并归藏于肝这一中医基础理论,则活血药、凉血药、止血药、补血药等主治血分病证的药物,应主要归心、肝二经。

    对于一些性能的规律性不太强的章(节),可以在了解其主要倾向性的基础上,着重记忆其少数例外的药物。如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以偏于温性者居多,不必逐一死记。必须抓住前一类药中之防己、秦艽等,后一类药中之丹参、郁金等少数寒性之品,其药性就比较容易掌握。有的章(节)中各药物的某些性能,还可能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如驱虫药的性味,补阴药和收涩药的归经,对其可以再分组归纳总结,或留待各具体药物中处理。如将收涩药分为止汗药、敛肺止咳药、涩肠止泻药、固涩肾精药等,其相应的归经便清楚了。

    应当注意,一味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同一章(节)的药物,除有上述共性外,由各药兼有功效的性质和特征概括出来的性能,则相互差别很大,如补虚药一般为甘味,而白术燥湿、天门冬清热而又有苦味,续断行血脉、淫羊藿祛风湿而有辛味,鳖甲软坚散结而有咸味,莲子止泻固精而有涩味。又如解表药皆归肺经,因麻黄兼能利尿,又可归膀胱经;桂枝兼能温心阳、通血脉,又可归心经;紫苏兼能行气宽中,又可归脾(胃)经;菊花兼能明目、平肝,又可归肝经……各药性能方面的这些个性差异,则不属于概述介绍的范围,须联系其兼有功效,加以论定。

    四是配伍原则。在章(节)概述中介绍的配伍原则,是根据各类药物主要功效的主治病证的病因、证型及症状而总结出来的。入祛风湿药主治风湿痹证,其病因、证型有风、寒、湿、热偏盛及久病入络、正气虚衰的不同,故应分别配伍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及活血通络,扶正补虚之药。又如补气药主治肺气虚证和脾气虚证,前者除声音低怯、神疲体倦等外,还常有喘、咳、痰多、自汗等症状,故可配平喘、止咳、化痰、固表止汗之药;后者除肢体倦怠、少气懒言等外,还常有食少、腹胀、便溏或浮肿、失血等症状,则有宜配伍开胃消食、行气、止泻、除湿、止血之药。

   初学中药时,往往孤立地硬记教材上的条文,很容易遗忘或发生差错。实际上,教材上的配伍原则只是言其大概,按照上述方法触类旁通,可能与教材内容不尽一致,这是很自然的。只要真正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就可以举一反三,逐渐达到不去死记而完全掌握的境界。

    五是使用注意。概述中所强调的使用注意,主要是该类药物共有的病证禁忌。这些内容,是根据其主要功效,并结合中医治则和治法原理而确定的。如发散风寒药具有辛温之性和发汗作用,故风热表证不宜,表虚多汗及热病伤阴等津液不足者忌用或慎用;反之,固表敛汗药又不可用于表邪未解者。祛风湿药、化湿药、温里药、补阳药性多温燥,容易助火伤津,故热证及阴虚证不宜;补阴药则性寒而滋腻,故虚寒、脾溏及湿盛者不宜。

    此外,有的使用注意是由该类药的性状特点所决定的。如芳香性的解表药、化湿药不可久煎,或不能入煎剂(如多数开窍药);潜阳药多金石、介壳类质重之品,则宜先煎久煎。了解这些规律,各类药的使用注意自然就掌握了。四、学习具体药物时,只须以功效为核心,将性味、归经和主治、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全面理解和记忆

    功效既是总结性能的基础,又是指导各药临床应用的依据。所以,功效一项是记述药物的核心内容,也是联系其他项目的纽带,掌握了这一内容,就抓住了学习该药的肯綮。在教学大纲中,不论是要求掌握,还是只要求熟悉和了解的药物,其功效虽有一定的主次之分,但都必须牢牢记住,为重点中的重点。

    记忆功效,首先应理解各种功效术语的含义,才能运用自如,避免按图索骥或张冠李戴。从构词特点看,功效术语都是动宾结构之词,其动词使用灵活,变化多端。有时动词不同,含义迥异,如祛风与息风,化湿、燥湿、胜湿与利湿,决不可混用。有时动词改变,其含义又极为相似,甚至完全相同,如化瘀、祛瘀、散瘀、消瘀、行瘀、逐瘀、破瘀,化痰、消痰、祛痰、导痰、涤痰、豁痰……分别是两种功效效的不同称谓,仅少数用语稍有作用强度等方面的差异,一般可以相互代替。还有一些功效的四个字中,可由一个动宾结构分列为两个动宾结构,或由两个合并为一个,如清热解毒与清解热毒,祛风除湿与祛除风湿,平肝抑阳与平抑肝阳,其含义并无二致。完全拘泥于教材上所用之字词,唯恐一字不符,就很难记住这些功效。若先以一种术语统称,如前述各种辛温解表药的功效先用“发散风寒”四字统之,以后再逐步认识其同中之异,就可达到提纲挈领,先略后详的目的。

    比较和记忆同类药物的功效,还不能局限于某一章(节)之内,必须纵向联系,全面了解。如解表药尚有独活、苍术、藿香、神曲、前胡,安神药尚有茯苓、丹参、石菖蒲、人参、麦冬、百合、莲子、五味子等。

    其次,要注意有些药物在应用项下还对功效有所补充。如桑叶能凉血止血,牡丹皮能退虚热,荆芥能祛风止痒,苍术能发汗解表、明目等等,一般也应当熟悉。第三,要注意中药功效存在层次性,不能满足于对笼统的功效术语的掌握,应进一步分化,并认识其更具体的功效内容。如石膏之清热泻火,可分化为清气分热、清肺热与清胃热,牡蛎的收敛固涩,可分化为止汗、固精,麦冬之养阴,可分化为养肺阴、养胃阴与养心阴。有的人对石膏能清热泻火等功效可以倒背如流,但应考时对其是否可以清肺热或清胃热等问题,却束手无策。又因为同一收涩之药,其适应的滑脱不禁症状并不一致;同一补阴药,其主治脏腑互有区别。所以,忽视了中药功效的这一特点,不仅考试容易失误,更严重的是临床不能准确用药。

    掌握功效以后,再上推性能,下联主治,将此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理解和记忆就比较容易了。在各论各具体药物中,有不少对其性味归经与功效不符难以解释者,但均不属于要求掌握的范围,也不是考查的内容。

    应用部分,文字最多,涉及基础和临床的面最广,但只要在统一掌握各类药物共有的主治病证基础上,弄清楚其个性特征和典型配伍,就达到了学习的要求。如全书中十余种发散风寒的药物,都能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脉浮紧等症。其中麻黄发汗力较强,又有平喘之功,宜于风寒表实无汗,或风寒感冒而有喘咳者;桂枝辛甘发散,风寒表实与表虚,均可配伍使用;紫苏叶兼能行气宽中,宜于感冒风寒而兼气滞,胸脘满闷不舒者;羌活雄烈而善除肩背之痛,外感风寒而头痛及肩背酸楚疼痛者尤宜;荆芥药性平和,风寒与风热表证都可广泛应用;防风甘缓不峻,药性微温,且能止痛,虽宜于表寒证,但表热证亦可酌情配伍使用……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各药的功效。

    中药极少单味入药,主要是通过配伍,组成复方使用,熟悉各药的配伍应用,自然也是学习中药学的重要内容。由于这方面的知识在方剂学中还要详细和系统的讲授,所以,在本学科内只要求着重掌握麻黄配桂枝、桂枝配白芍、附子配干姜、半夏配生姜、黄芪配防风、白芍配甘草、黄连配吴茱萸等具有相须、相畏、相杀等典型配伍关系和十分特殊的固定药对,以及随寒热虚实等证性的配伍规律,就基本上达到了这方面的教学要求。其实这部分内容并不繁杂,需要掌握的文字也不太多。五、学会归纳分析比较的方法

    要掌握药物的药性、功效、主治,关键在于掌握药物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属同章节的药物有不同于其他章药物,在药性功效主治上的共同点,而同章节之中的药物,每个药物又有各自自身的特点,所有要对相类似的药物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其异同点,如补气药中之人参、黄芪,均为补气要药,具有补益脾肺之气,治脾肺气虚及其他气虚证的功效,又均能补气生血,补气摄血,治血虚证及气不摄血的出血证。但两者又别,人参能大补元气,治虚脱危证,又能益气生津,益智安神,治津伤口渴,消渴,心悸失眠健忘等。黄芪则能升阳、固表、利水、托疮、生肌,治中气下陷,表虚自汗,水种及疮疡虚证后期久溃不敛等。再则人参与西洋参、党参等诸参均能补气,有各有特点;人参补气力最强,能大补元气益气固脱,补气生津益智安神,党参对一般气虚证可代人参之用,但药力逊,无生津安神,固脱之力;西洋参则药性寒,不若人参党参之性温治之能补气,又能养阴清火生津。不仅同章节的药物要加以比较,还要注意不同章节中的相关药物,如药物基原相关的,生地与熟地,赤芍与白芍,苍术与白术等,还要注意功效主治相类同的药物,如同为安胎药,有行气安胎的紫苏、砂仁;清热安胎的黄芩;补肾安胎的桑寄生、杜仲、川断;止雪安胎的艾叶、苎麻;止血养血安胎的阿胶等。只有前后联系,充分进行归纳分析比较才能学好中药学。

    六、药物的毒性,特殊的用量、用法和使用注意,必须专门记忆

    中药以植物药为主,而且以无毒之品居多,这些药的用量幅度变化也较大,所以只须根据总论中提出的药物用量的确定原则,从总体上把握,其具体用量不必一一记忆。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中药的用量都在10g左右;质地过于轻浮或药味过于浓烈者,用量多为6g左右;质重的矿物及介壳药,用量常为30g左右。对于少数有毒药物,如雄黄、朱砂、甘遂、巴豆、马钱子等,不仅要掌握其毒性,对其安全的用量范围,也必须逐味加以记忆,一点不能含糊。至于麝香、冰片、牛黄、熊胆等精细而无毒的名贵药,其用量较小,应该像对待有毒药的用量一样,准确记忆。

    中药的给药途径,以作汤剂内服为主。但有的药物或因有特殊气味(如芦荟、穿心莲),或有效成分不耐煎煮(如雷丸、钩藤),或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如朱砂、琥珀)等,而不可入煎剂。或因其他多种原因,有的药物当先煎、包煎、烊化等,均应牢记。

   各药的使用注意,有同类药共有的,有某药单独具有的。前者,应在学习概述时一并解决。如芳香化湿药有温燥、挥发之性,故热盛及阴虚证不宜,且不可久煎。但因各药的偏性不一,于教材中有的药下再次特别强调,有的药下则并未重申。对此,不论各药下是否说明,均全部适用,一般不宜久煎。对于后者,如麦芽之授乳期妇女不宜用,地榆之大面积烧烫伤不宜外用等特有的注意事项,则是不容记忆和错记的。

    此外,为了帮助记忆,前人有“药性赋”编成歌赋的形式以便背诵,本软件在主要药物之下也附有“药性歌”,可供青年初学者使用。

   尽管如此,中药的数量毕竟很多,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还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课后及时复习,在学完一节、一章或一个阶段之后,还必须反复比较、理解和记忆,才能加深印象、融汇贯通,把中药学真正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