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小雨沙沙教案:水与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49:41

水的智慧:孔子、老子、禅语
孔子曰:“智者乐水”“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细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智者”的智慧当如“乐水”之灵感,时间如流水,我们要珍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百姓如江水,为官要慎笃,《孔子家语》云:“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可以覆舟。”水是美丽动人的,《红楼梦》中言,“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台湾民歌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荷塘月色》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水也是多愁善感的,清新飘逸的仙湖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时,词中高手如李煜更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动流”之叹。水是交友的榜样,“君子之交淡如水”;水也是处世的辨证,“水至清则无鱼……”水中有哲理 二、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江海之所以能为五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五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以其无次易之也。”水,是位辨证哲人。“上善”的智慧当如“若水”之柔中有刚,刚柔一体。水,貌似柔,实则强;水虽柔,但可克刚。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载歌载舞可使角角棱棱的石头日臻完美成鹅卵石。柔软的水,加压能把巨岩击碎,能把成吨的钢材像揉面团般锻压。“上善”的智慧当“若水”之随机应变。水,常态为液体,降温至零度就凝固为固体;升温至百度则化为气体——聚于低空则为雾,升到高空则成云,凝结下落则或为雨、或为雪、或为雹、或为霰……借助日光月光,还呈现为霓虹华晕。水以不变呈万态,“大道似水”。《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是啊,水积不厚深就无力行大船,人若学问修养不高深又怎么能担当重任。“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只要顺此道而游,并不需要自己的意志——顺其自然。水中有道意。三、禅语曰:“善心如水”水利万象万物,“善心”备焉。水凭渗透性强而滋润生物;水靠浮力大而可行舟船;水凭流动不息而改善环境,让地球充满生机;水可降温,水可去污;水可驱动机器,水可以发电生能……水的作用无数,水之善心无边。“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文化。“流水不腐”莫不是暗示人要想身心健康就得常运动?“饮水思源”岂不是暗示人们不要忘本?“顺水推舟”是昭示人们要善于顺情吧?“高山流水”是知音,“行云流水”为妙境。让我们“如鱼得水”。领略人生的“山青水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充满善意。“水止则能照”蓝天、草木、万物;“水静柔而动刚”,水绝不怨天尤人,只怀一颗善心平常心。人生处世当如水,善待一切,灵活、善变,不妄求环境适应自己,而善使自己适应环境。人在世上不顺多,当学水之能潜、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适境而生,适境而居。让心永远呈现如“宁静的森林池水”……  水中有禅味。
激荡在山涧里的湍流,徘徊在平原上的大河,留连在屋檐下的雨水,都与环境融合成一幅画,流淌出一首诗,渲染成一种意境。      古城丽江的水是有灵性的,杭州西子湖的水是有灵性的,泉城大明湖的水是有灵性的……它们都赋予了当地独特迷人的气质。    末名湖同样是令人神往的,她就像一位超凡脱俗的少女,清纯中略带羞涩,恬静中略带妩媚。在历史悠久的北大校园里,绿意盎然的末名湖是一缕清凉的风,一阵诗意的雨,一团如梦的雾。      水,若化作南方的雨,便是最多情的。有朦朦胧胧的,有缠缠绵绵的,有纤细如丝的,有倾雨如注的,有忽大忽小的…… 
水的灵性是随处可以感受到的,只要你用心去聆听。      我们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感受水的灵性;我们在博大的海洋面前,感受水的灵性;我们在潺潺的小溪边,感受水的灵性;我们在那如怨如诉的涛声里,感受水的灵性。    感受水的灵性,会使我们的心境致远,灵魂升华。      体会水的深刻,会使我们少一份年少的轻狂与浮躁,多一份中年的沉稳与成熟。      领悟水的精神,会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映在水中的行为,而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在水一方
 
 一汪秋水横亘在芦苇间,浅滩上的岩石已裸露出来。偶有几尾鱼儿语系在水滨,追逐在碎石的缝隙里。水澄澈空明,让人疑心那是月华汇聚而成,禁不住要试探它是否果真在这儿。当指尖猛然感到一阵清凉,整个身心便醉倒在水中。掬一捧水涤荡心头的尘埃,“飘飘乎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
 棹一支桨放舟江上,在秋水清澈而深邃的目光中沉静了心灵。周遭是浩荡的秋水,远处是重叠的小山。山外有山,最远的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水际的苍茫了。岸边的山早已醉得面颊绯红,只是山峰上苍郁的松林幻化成一髻青丝。从山际蜿蜒出来,晌午的炊烟倒颇有几分飘逸风骨。“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白草、红叶、秋海棠,长歌、曼舞、竹叶青,点染成素淡的风情。
 忽然一缕箫声,仿佛雨来穿林打叶声,又似白鹭飞过明月霜——时断,时续,时远,时近;时而纤柔得像一缕月下的画魂,时而悠远地像辽阔的秋水。有秋江瞑泊的意境,有万顷茫然的神韵,这是真正的逸品,在法于造化,师于自然之上,能够放逸出一股超凡脱俗之气,透视出深沉的人生况味和萧索寥落的空寂感。长天碧水,浩乎千里,经了秋水的洗濯,箫声的抚慰,人变得淡定而从容。人的眸子里潋滟着水,水的心地中溶化了人。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庄生梦蝶,是耶非耶?亘古的感慨愀然注心,“夫天地者,人生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白驹过隙而生生不息,在惊鸿一瞥的流年中,是否能时时听清内心的声音,看清自我的面目?亦如凌云劲竹,“不杂嚣尘终冷淡,饱经霜雪自风流”。
 不觉日薄西山,棹归云水。“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怅惘之余,但见明月团圆,有如软了筋骨,窈窕在水间。好诗道“花映草梢风有影,水流云窦月无根”。想必就是此般境界。
 半卷湘妃帘,饱砚扬州墨,毫端蕴秀,口齿噙香,忽然有声淅淅沥沥,试探着挤进窗口。继而飒飒爽爽,清冷醒人。俄顷慷慨澎湃,一拥而入。秋风已催来了秋雨。铮铮然,是砸在瓦上,沥沥然是拨开叶子;倏然跳出几个“咚咚”的强音,那是熟透的山果畅然落下,伴着烛光下的虫鸣,正巧送来个闲适疏淡的好梦。
 清晨雨霁,露重霜浓。漠漠烟光里,盈盈一水间,那位长发飘逸白衣翩然的姑娘在对岸若隐若现——“蒹葭苍苍,白露为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山水近高天,水也为蒙尘的心洗礼!
青山绿水,高山流水,小桥流水,清江泛舟,只有在这种远离尘嚣的清新、宁静之中,人们才会忘记尘俗的勾心斗角,揭去负累的面具,素面朝天,才有了心灵的升华。
 (一)
 无言到面前,与君分杯水。清中有浓意,流出心底醉
 才是秋天,又是秋天,一阵雨,一阵寒。初看新书,再聆旧曲,这样一个下午,翻检到朋友的一篇文字,《梁祝》重提。
 那些马不停蹄的忧伤,曾经装饰我年华的水岸,不觉间,呆住。
 此情可待成追忆呵,只是当时已惘然。
 转身之前,经年风霜,那些个心事如织,那满天莲叶采采,那一拂袖,那一低眉。
 情到深处情转薄,千回百转的绝决,当时彩云今夜明月,都何在?
 展转一段往事,想起一个人。
 思念,成灾。
 而谁就是那个令我莫失莫忘的人呵?谁是我一夕老去的思念?昨夜的伤口,还会疼吗?
 你好吗?你还在吗?你懂吗?你还记得吗?
 我一切都好,我都明白的,我不会忘记,因为从来都没有再提起。
 曾几何时,曾几何时,我就是那骄傲到绝代的女子呵。
 与君分杯水呵,无言到面前。

 (二)
 无言到面前,与君分杯水。清中有浓意,流出心底醉。
 最忆江南岸,流失光阴,促促红颜,打马少年。
 轻狂年少的无知呵。
 一杯水,一时梦,一个人,一生痴。
 与君分杯水,相对两黯然,总是无言时。
 你的笑,我的思;你的爱,我的痴;你的若即若离,刻写我三生的字;你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我的相逢何必曾相识。
 是你在忘了么?是我已忘了么?
 当年的痛到极致,山也迎风水也含泪。当时的欲说还休,未曾开始,却该绝情。
 谁在多年以后,究竟还会不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谁的名字?
 尘世里,有个声音在隐约低诉:没有爱,恨也好呵。因为,我只要你记住我。
 传说里的我,十丈秋水的透明,却是至傲烈的女子。
 与君分杯水呵,无言到面前。
 (三)
 无言到面前,与君分杯水。清中有浓意,流出心底醉。
 尘缘如水流,七杯水,一个故事。有谁还记得么?
 自那年春天,分手以后,再不发一言,再不轻易诉说我的理想和追寻,再不轻易提起一些人,一些事。
 最是那一年的忧伤,附了骨呵,以至后来经过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隐隐里居然都有着象你的样子。
 你可知道那一天起,我慢慢地学会懂事、学会自制、学会随波逐流。
 而时间是我心里的一根刺,慢慢慢慢地疼痛着,钝钝地痛。
 我是骄傲如斯如斯骄傲的女子呵,有多少人告诉我:“胭脂,不要再做这么让人心疼的人了,好不好?”
 可是原谅我,却始终都学不会呵。
 与君分杯水,无言到面前。
 (四)
 无言到面前,与君分杯水。清中有浓意,流出心底醉。
 时间走得象疾风呵,转眼已是很多很多的日子,过去了。
 不时听到你的消息,听到你生活得很好,听到你的真实生活。
 不经意的空间里,明明白白听到你所有的事情,你却忘了告诉我。
 萧然山下纷纷雨,一抹胭脂。这样的傍晚,寂静的庭院,清寒的音乐,听雨楼上,我终于泪流无声。
 总算你没有辜负她呵,即使你辜负了我。
 若没有辜负又能如何?
 我只是个平凡又骄傲的人,一个努力勇敢、用心坚强着的女子。
 可是为何只因为一段音乐,一篇文字,偏偏想起了所有岁月的样子?
 不怕情深,也不怕情深没人知,为了幸福,我答应过自己,再也不提一个字。
 爱么?不爱么?有多少?
 与君分杯水呵,无言到面前。
 (五)
 无言到面前,与君分杯水。清中有浓意,流出心底醉。
 也许世界上,有很多话是不必说出口的。
 只道相思了无意,未妨惆怅是清狂呵。
 也许,过去很多年很多年以后,许多说着天荒地老的人,都会散了;许多刻骨铭心的事,都会淡了;许多相约白头的誓言,都忘却了;而在清风明月、听雨西楼时,你会偶然想起,偶然想起,当年江南万丈桃花下的我,思君如春蚕呵,夜夜作茧缚。
 相思难道真的只有相互思念才会美么?真情莫非真的只许一时不能够一世么?
 可以爱么?不可以么?爱需要多少代价,付得起么?付不起么?
 青山绿水成陌路,花落人去多辜负。雨雨风风长过天天时时心心念念,花花草草短去年年岁岁暮暮朝朝。
 与君分杯水,无言到面前。花影落笛音呵,情深两不知
才能衬托出鲲之巨和鲲化为鹏(象征至人的精神或灵魂)的伟岸庞大,才能表现出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磅礴气势。庄子借《逍遥游》表达了一种大解放大自由的精神境界和独特的人生态度,即人的活动只有从自我为中心的局限性中超拔出来,摆脱功名利禄等俗物的束缚,才能使精神或灵魂感验到鲲鹏所置身的辽阔无比的世界,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逍遥游境界。“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水静则平,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水性特点。但慧眼独具的庄子却发现了静水与体道须有“虚静”心之间的契合点:水之平、静、明,都是静止而非流动造成的,这正与道家“无为”的思想相一致,与庄子所推崇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人格修养相一致。“圣人休焉”,也就是圣人之心就象绝对静止的死水一般,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内心也没有任何波动。达到这种无忧无虑无为的心境,这也就接近“道”了。同时庄子还以静水善鉴万物的自然现象,譬喻心静则可以察天地之精微,镜万物之玄妙;而水动则泥沙俱起,浑浊浮动,如人心之物欲充斥,杂念横生,心浮气躁,当然无法洞鉴宇宙之奥秒、人生之真谛,此所谓“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庄子的止水静观之喻与老子的“涤除玄鉴”(《老子·十一章》)以及佛禅强调的“心如明镜台”有异曲同工之妙。庄子要人们效法静水,时刻保持人性安静,从而以一种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的心态认识和对待万事万物。否则,如果被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等物欲所困扰,就会象动水引起的浑浊一样,失却晶莹剔透之心灵,也就不能以虚静自然之心来感应宇宙天地的玄机。  心如止水
事实上,老子立说的“道”,并不是主观的想象和臆造,而是在经验世界中所体悟的道理,经过抽象和升华后,把它们统统附托给所谓的“道”。也就是说,老子之“道”来源于对大千世界事象的深刻体察和思考。从地理环境来看,老子和庄子这两位道家代表人物生长和主要活动的地方为河洛、江汉之间的水泽地带。《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称老子“深藏若虚”、“其犹龙”,这种特点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渊深不可测的水。长期与水打交道,尤其是水所独具的各种形态和性质、功能,必然会深深启发老子的道机;而自然界中的水,这种普遍存在,分布广泛孕育生命万物,与生命存在有着紧密文化联系的物质,恰恰与老子的“道”有着十分相似之处。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子哲学正是在对水性的感悟并旁及其他社会、自然事物而高度抽象的智慧结晶。老子是这样借水阐述“道”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三章》)在老子看来,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东西。水性至柔,却无坚不摧,正所谓“天下至柔驰至坚,江流浩荡万山穿”,又如民间谚语所云“滴水石穿”。的确,自然界确实有这样神奇的现象,点点滴滴的雨水,经过长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而洪水泛滥时,更能以排山倒海之势吞没农田房舍、冲毁道路桥梁,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柔能克刚,可以说是自然界的一条重要法则,而老子哲学则是对这一条法则的高度概括。当然,这里老子所谓的“柔弱”,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其中包含有无比坚韧不拔的性格。为了增加柔弱胜刚强的说服力,老子又在经验世界的事象中找出水以外的论据,使其立论更具说服力。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老子·七十六章》)刚的东西容易折毁,柔的东西反倒难以摧折,所以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反而是柔弱者。 “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老子明确地告诉我们:最高尚的品德像水一样。这就把水人格化了,并推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本来老子之“道”是恍惚无形的,而水尽管柔软流动,但毕竟是有形的,“道无水有,故几于道”(王弼《老子注》)。但水又与其它事物大为不同,它具有滋养万物生命而不争的无私德行,它能赐予万物以利益,而从不与万物争利益,“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去做;别物争着处上,它却甘居卑下的地位。水的这种“不争”、“处下”的崇高品德,正与老子之“道”的特征——“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居,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老子·三十四章》);“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老子·二章》)相似。难怪老子盛赞水“几于道”了。不独老子推崇水,后世不少士人都有尊水的传统,如汉代刘安等编著的《淮南子·原道训》在论水之特征时则奉水为“至德”:“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及,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于无涯;息耗减益,通于不訾;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泽及蚑蛲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击之无创,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然(燃);淖溺流遁,错缪相纷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济天下;动溶无形之域,而翱翔忽区之上,邅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有余不足,与天地取与,授万物而无所前后。是故无所私而无所公,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与万物始终。是谓至德。”在这篇水的颂歌中,水具有“柔而能刚”、“弱而能强”、无私厚德、浩大无比、无所不能等特点,这里的“水”,不仅是“至德”,简直就是“道”的化身了。宋代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也对水推崇有加,他说:“是水也,有清明之性,温厚之德,常一之操,润泽之功。”这简直就是为老子的“上善若水”作注脚。 水满则溢,月圆则缺,这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现象,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先哲们悟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满招损,谦受益。
一智者乐水      孔子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雍也》)水为何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呢?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水的各种自然形态——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同时,水还能洗掉人们身体和心灵的污垢,让人的身心保持一种净洁清明的状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朱熹《四书集注》)。就是说,水具有川流不息的“动”的特点,而“智者不惑”(《论语·子罕》),捷于应对,敏于事功,同样具有“动”的色彩,而且水的各种自然形态和功用,常常给智者认识社会、人生乃至整个物质世界以启迪和感悟。      关于孔子乐水的事实,在许多历史典籍中都可以找到记载。《论语·先进》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一天,孔子饶有兴致地问围坐在自己身边的几位得意弟子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纷纷慷慨陈词,表达了自己不凡的理想和追求。惟有曾点(曾皙)与众人的志向相左:“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说,当春天来了,穿上舒适的春装,相约上五六成年人,六七少年人,结伴到沂水里去游泳,然后在凉爽宜人的舞雩台上吹吹风,大家悠哉游哉地玩个痛快,之后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家。这番话显得很没有抱负,没想到却得到了夫子的赞同:“吾与点也!”意思是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呀!      从孔子师徒以上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信息:第一,曾点所描绘的这种美妙的境界,正是孔子一生孜孜追求和憧憬的大同世界的气象——天下太平,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人民过着丰衣足食、自由幸福、安祥惬意的美好生活。第二,新近大自然,与之不离不弃,融为一体,正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在孔子看来,在家乡的沂水中沐浴净身、净心,分明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乐事。尽管孔子德行高尚,被后人奉为圣人,但他同时也是个有血有肉的率真之人。而他所生活的空间,则是个礼崩乐坏、污秽纵横的社会,尘世俗务免不了要污染他的心灵,而肉体本身也会时时生出污垢,让人感到肮脏难受。于是他便常在清洁的水中沐浴,洗涤身心,让心灵一尘不染,恬静惬意,让身体洁净清爽。这是言内之意。而言外之意则是“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因而对曾点所表达的从容开朗的精神境界,孔子自然会“叹息而深许之”。      孔子的“乐水“,还表现在他偶尔也把失意之情寄托于水波之上——“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感慨就可说明这一点。人生在世,不如意之处十有八九。怀有大济社稷苍生宏志的孔夫子,学识渊博,道德高尚,而他所开创的儒家学说,在当时的社会确有广泛的影响,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孔子的学说特别是他的政治主张却不受当时的统治者的欢迎。为了推行自己的“儒家之道”,孔子曾率领众门徒周游列国,所到之处常常与冷遇和奚落相伴——“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困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列子·杨朱》)如此悲惨的境况,不能不使孔子无数次地黯然神伤,终于不平则鸣,喊出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巨大牢骚。事实上,孔子绝不想真的隐逸在苍茫的大海中,过道家所谓的“逍遥游”生活。这牢骚话不过是老人家“干七十余君无所遇(《汉书·儒林传》)的无奈与感慨。尽管挫折多多,他依然汲汲奔走于列国之间,以求实现他的道德政治理想,而“不知老之将至”。不过,孔子此言却为后世仕者指示了一个基本的行为方向,即当仕途失意时,就想乘桴入海,绝弃尘缘。然而,又有几人真能做到呢?难怪唐人张说在流配钦州(今广西境内),来到南海时,会发出“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的感叹。看来,如果不是真心想作隐士,仕途失意之情靠大海是抹不平的。      关于孔子“乐水”的情况,《孟子·离娄》说孔子“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荀子·宥坐》、《说苑·杂言》、《韩诗外传》、《孔子家语》等均有孔子回答他的学生子贡关于为什么“君子见大水必观焉”问题的记载。这些记载在具体内容上也许与事实有出入,但孔子特别喜欢水的事实是千真万确的。而且孔子的“乐水”,绝不仅仅是陶醉、流连于水的自然之趣,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水的深入观察和体验,从中领略人生的真谛。也就是说,他对水的感悟和思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构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大厦为切入点。如《韩诗外传》对孔子“见大水必观焉”的原因有过一大段的解释,大意是:水滋润万物而无私,似德;所到之处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似仁;由高处向低处流,舒缓湍急皆循其理,似义;奔腾向前,冲过千山万壑,似勇;有深有浅,浅可流行,深者不可测,似智。由此可见,孔子不满足于纯粹的观赏自然,而是试图沟通水之美与人类道德精神的内在联系,以探求水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并由此推衍出儒家立身处世的道理和准则。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对水的社会化、道德化认识,正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孔子尤其重视道德教化,其创立的儒家学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主要是一种道德学说。而水这种物质世界普遍存在、人类须臾难离的物质,恰恰具有孔子阐发其道德思想的深厚底蕴。水的许多特征“似德”、“似仁”、“似义”、 “似勇” “似智”等等,确与儒家的伦理道德有着十分相近的特征,因而为孔子和儒家的“智者”、“君子”所愉悦。于是,孔子便顺理成章地把水的形态和性能与人的性格、意志、知识、道德培养等联系起来,这时,水也就成了体现孔子伦理道德体系的感性形式和观念象征,成了儒家文化的道德之水、人格之水。孔子的这种比德论的水之审美观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许多思想家都以此来看待水之美。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荀子·宥坐》)在孔子对水满而覆的感叹中,我们分明又得到了“满招损,谦受益”的警示。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人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也。’”(《孟子·离娄上》)清濯缨,浊濯足,这本是水给予人们最便利、最直接的恩惠,但孔子却从这个简单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人生道理: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忠奸善恶、荣辱祸福主要取决于自己。    二 “逝者如斯夫”——孔子的运动观      奔流不息的川水不但令孔子赏之悦之,而且还引发了孔子无限的哲学情思。一次孔子站在河岸上,望着滚滚不断奔流的河水发出了“逝着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的感叹。这是孔子对消逝的时间、人事与万物,有如流水般永远留不住而引发的哲思,它既有因时光流逝、功业未成而导致的深沉感喟,又具有对时间、永恒、变化等物质运动的抽象哲学问题的沉思带来的哲学感悟。      从第一层面上说,的确,时光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青春终会老去,万事万物都将成为流水般的匆匆过客。面对短暂的人生之旅,作为天地间渺小如草芥的人又怎样度过这一生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这是雄才大略的一代枭雄曹孟德,面对飞逝的时光,发出了人生苦短、功业未成的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尽酒》),这是一代大诗人李白诠释“逝者如斯”的又一种人生态度,饱含着悲观、消极与无奈。“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注》),这是毛泽东对“逝者如斯夫”的理解,表现的则是一种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笔者以为,这种领悟最能体现孔子的“逝者如斯夫”的本质内涵。孔子是让人们效法滔滔东流之水不舍昼夜、勇迈古今之不断前进、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以有限的生命之水融注于无限的人生事业之河。在这方面,孔子本身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尽管怀瑾握瑜的他为了弘扬儒家之道到处碰壁,但依然如奔流的川水一样执着地、义无反顾地追求着人生的“正道”。      从第二个层面讲,“逝者如斯”给孔子及后人的哲学启悟是:物质运动犹如流水,是在空间进行的,而这种运动的不舍昼夜,永不停息,又是它的时间表现形式。孔子不仅朴素地认识到一切物质都处于运动中,而且以川流不息的水为喻,说明了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而运动主体是流水一般客现存在的物质,这种物质的运动,是自然而然的,一切由物质的天性决定。      李泽厚先生认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生的执着,对存在的领悟和对生成的感受。孔子没有去追求超越时间的永恒,而是把永恒和超越放在当下既得的时间中,置于当时的政教伦常和构建社会秩序的目标下。一切都在流变,“不变的一”即永恒的本体就是这个流变着的物质世界本身(见《美的历程》)。在这种哲学背景下,孔子运动观中倾注了浓厚的社会和人生情感,并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去瞭望、了悟和发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规律,形成了进化论鲜明的思想。      关于自然的进化,孔子提出了许多观点,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就是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昼夜旦暮的转移、万物的生生不息,新陈代谢,这些都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进行的,而不是“天”的意志和安排。再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迅雷风烈必变”(《论语·乡党》),“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等,都是从运动的角度论述自然的变化状态。在孔子眼里,自然世界上到日月星辰,下到草木燕雀诸物,都处在运动之中。      关于人类的进化,孔子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前进的,社会制度也处于不断变革之中。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又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夏礼”、“殷礼”、“周礼”,都是指社会制度。这种制度在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中,既有继承性,又有损益和发展。孔子的这种“百代可知”的历史损益论,指出了历史的运动是前进的、发展的运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充分证明了孔子这种历史发展观点是十分正确的。就人类本身而言,孔子也充分肯定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孔子还现身说法,从他本人的经历和人生经验肯定人的发展和变化,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有形之物,何为至美?水矣!
   水之爱,乃大爱。爱自然,爱生命,爱广袤的土地,爱深邃的海洋,爱身边的一切。在爱中展示美好心灵,在爱中哺育世间万物。春种秋收,离不开水的灌溉;草木滋长,得益于水的滋润;人的生命,靠水来维系;万紫千红,靠水做底蕴。菩萨手托净瓶,轻拂扬柳枝,将圣洁的净水洒向人间,沐浴人类干涸的心灵,那是人类对水的渴望,对水的爱戴,对水的崇拜,对水的依恋。大爱无形,大音希声,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将爱的琼浆玉液洒遍每一角落,以仁爱之心普渡众生。
   水之善,乃大善。无欲无私,专门利人,无声无息,不求回报;利万物而不言功,养生命而不倨傲,流天下而不自诩,在高天而不自雄,富含养分而不自肥,粉身碎骨无怨无悔。真可谓“上善若水”!不是吗?它是杯水,解人干渴;是杯茶,叫人寡欲清心;是杯酒,让人满怀豪情;那怕是滴雨露,也蹈空沥尘,清爽世界。再看它,是小溪,清人耳目;是大河,惠泽万家;是海洋,背驼轮船,赠人鱼虾。更难得,它雨不避穷乡,流不避僻壤,不会嫌贫爱富,绝对一视同仁。谁能有如此气度、如此胸襟?
   水之礼,乃至礼。它谦恭待人,礼让一切,行走迂回曲折,躲避忍让,总是朝下走,总停低洼处。这世上万物,都在争“高”,唯有水,避高就低,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语云:山以高蝕,谷以卑安,金以刚折,水以柔全。水的完美,就在礼让,就在不争,以其礼让和不争,成就了事业的恢弘。
   水之勇,乃大勇。大勇若怯,看似柔弱无骨,实则铁骨铮铮,在一切艰难险阻面前,从不停下坚定的脚步。遇山,环绕而过;遇崖,视死如归;遇水汇流奔腾,以赴汤蹈火的决绝,以气冲宵汉的气概,以矢志不渝的信念,朝着目标,概然而行,永不回头。其锐不可挡的气势,大气磅礴的景象,谁能比欤?水能“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此英雄气概,壮烈情怀,实天下无双耳!
   水之美,为至美,其声色韵致,独具别裁。闻其声,若泉,则水声叮咚,宛如天籁;若溪,则浅吟低唱,清音绕梁;若江河,则涛声雄壮,犹如大合唱。你听过壶口瀑布的涛声吗?那是“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你到过钱塘江吗?那“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可否让你灵魂出窍?水声拨动人的心弦,让人如梦如幻,让人惬意陶醉,让人斗志昂扬,让人灵魂震颤。有语云:“焦桐作琴,可以听高山流水;断木为鼓,可以响出绝世佳音”,这话应反过来说,十万大潮,千倾波涛,百丈悬崖,以及高山流水奏出的绝世佳音,胜过任何琴瑟鼓萧,因为它是用生命演唱啊!
   水之色貌,或上下天光,一碧万倾;或千岩竞秀,水中倒影;或冰清玉洁,金相玉质;或婉转飘逸,绰约多姿。不论烟波浩淼的湖海,不论曲径流淌的小溪,展现给人们的,都是议态万方的美丽。所以人到一处,见到有水,就会欢呼雀跃,因为,人蒙尘的心需要浣洗,人干涸的灵魂需要滋润。
   水之韵,既风姿绰约,妩媚动人,又刚烈剽悍,不惧一切;既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又落拓不羁,极具个性;既沉稳含蓄,静若处女,又气宇轩昂,满腔豪情;既婉约如诗,豪放如词,严厉起来又如一篇气势恢弘的战斗檄文。水之韵,乃奇味天韵。水是集古今君子品质之大成者,够我们学一生,学一世。
 二车尔尼雪夫曾写到:水,由于它的灿烂透明,它的淡青色的光辉而令人迷恋,水把周围的一切如画的反映出来,把这一切委曲的摇曳着,我们看到的水是第一流的写生家。
我想我是喜欢海的,就像我曾以为我喜欢蓝色。大海以其无限的蔚蓝让我向往。她深不可测,变化多端。时而静谧,时而狂燥,时而柔美,时而刚猛。
后来,我发现,我迷上的只是水。
水本无色透明。清澈,晶莹,多采。我喜欢透明的颜色,宁静的水,缓缓流淌的是一种似水的记忆。
春天开花,夏天成长,秋天结果,冬天凋零。
一年年这样过去,一段段回忆在心里。这些回忆加起来就是一个人的生活。
其实,万物也有记忆。
树木年年长高,用年轮记住自己的岁月。
石头日渐班驳,用伤痕记载自己的历史。
山与云
~相望
     云在远远的天涯飘荡,山在遥遥的海角企望。彼此就是这样天各一方。
 云说:那山怎么这么熟悉,看他时很远,想他时很近。
 山说:这云怎么那么熟悉,看她时心静,想她时心慌。
 ~相识
 云说:我就是这样,无忧无虑的乐天派。
 山说:我就是这样,“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自然派。
 云的乐天感染了山,山的自然触动了云。山在乐天中感受到云并不乐天,云在自然中看到了山并不自然。
 云的乐天中蕴含着淡淡的愁绪,山的自然中隐藏着默默的追求。
 ~相思
 云还在天涯飘荡,山还在海角企望。当云装点成新娘放出光彩的时候,当云怀着喜悦和希望为人类延续接上一环的时候,苦涩正慢慢地渗入山的脊背。
 云就是云,山就是山,千百年来就是这样。一条永恒不变的法则,阻滞了天涯海角的情怀。
 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相慰
 “你从天边飘来,一路寻求心灵的依靠,你寻得好累好累。山的胸膛就是一张床,请你在这里歇歇脚,做一个美美的梦。”“我是飘来的一首小诗,给你带来清新和愉快,为你卸下沉重的负担,再劝你一句,‘做人不要太累,太累’。”
 ~相偎
 云睡得好香好甜,嘴角挂着一丝微笑。山觉得好轻松好轻松,心里哼着一支古老的歌。
 歌中溶进了山的心曲,轻轻地摇晃着贪睡的云,“醒来吧,我的云,想想你能否化作甘霖,浇灌我那干渴的裂岩。”
 睡梦中,云在喃喃呓语,幽幽地呻吟,“好难,好怕,好苦悲!云不想加重山的负担,让我孤独地去吧,我本来就是飘荡的云。”
 ~相别
 云在告别,去向天涯,享受那挂在天边的一片孤独。
 山固执地扯着云的一角,不单要云在这里歇歇脚。“来吧!化作花雨,溶进山的缝隙。”
 云还是飘然离去,悄然而去。来得那么姗姗,走得那样缓缓。来时带来了什么?走时携走了哪些?山知道,云知道,天知道,地知道


一个如玉品性的人,无论处于人生的何种阶段都会彰显出波澜不惊、淡定从容的风格。经得起人生辉煌时的顺风顺水,也挺得住潮落时的寂寞和悲凉。高潮时的举止言行决不颐指气使、飞扬跋扈,懂得与人为善、平和待人的处世方式;潮落时则又能如一块璞玉,尽管尘土蒙住了光泽,内里依旧能晶莹剔透,并在再次出世时焕发出淡定后的温润光泽,如莲花吐芳,幽然无形,绵延不绝。这样一种玉的人格特质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所推崇的并为之不断修炼自身以期接近或达到的境界。
千百年来,玉这东西就像道德标尺的具象,看到它占有它并不表示真正拥有它,德与玉兼养,才能玉人合一,这种境界恐怕也只有中国人才能悟得到,悟得透。
心中有玉,身上无玉,以玉养心,淡然知足
人盘玉,玉盘人,人玉合为一体,精神通灵,天人合一。浮躁的现代人,正是需要这样一种平心凝神的淡定气度。       
   更关键的是,在一件玉器上,它的缺点和优点都毫不保留的呈现出来,这是它的诚实;而一件玉器华美的色彩和上面的光泽相互映衬,却又互不侵犯,这是它的宽容;敲击玉器,它的声音清脆悠远,纯净而不杂乱,这是它的条理。
作为君子,具备这些品德是他终生的追求,而天然的玉器,由于上天的恩赐,已经凝聚了这些特性,这正是君子需要比照和学习的最高境界。
因此,古人总结说,君子比德于玉,说的就是这种关系。
史书上说,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要符合礼的规范,姿态不能太过倨傲,走路的步幅也不能太大,而最理想的境界是,在举手投足间,让玉器相互碰撞出清脆而有节律的声音,这种声音能净化人的灵魂,并传达出最高的礼的内涵,社会的规范就在这种有节律的声音中,走向了和谐和有序。
第一个是它的久远性。
第二个是普遍性。
第三个是连续性。
第四个就是人文性。
             祖先不仅深爱玉之高尚而纯洁、质坚而温润、吉祥而灵性,而且,也深爱玉之形态美——那多变、诱人的色泽,那琢磨后更美的形态。他们乐此不疲地创造“玉化”词语,体现出对境界的追求,祈求玉一般的人群,玉一般的世界,玉一般的真、善、美。
           实际上,这是在提醒世人,牢记玉的品德,并成为你自已做人的基本准则。
              而玉的皮色,更像是一袭迷人的霓裳,让玉在淡雅之外多了一份清新妩媚之气。总感觉玉是淡的,很像一份云淡风轻的情怀,没有奢侈的欲望,安静地看世间的人来人往,很有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味,安静而不孤寂,沉静而不愤世嫉俗,而她的不言语更不是没有洞明世事的能力。   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玉了吗
有人说玉是要看缘分的,不属于的人她不会陪伴你,是你的总会静静等待你,我想我是相信这一点的。渴望拥有一份美玉的情怀,用这份美玉的情怀来等待生命中属于我的那块玉来跟我相会——如果不来,我也不会失望,有一份像玉一样的情怀,不已经是对玉最大的拥有了吗?
她那温润而美丽的光泽、她那美轮美奂的形态和皮色、她那外秀内谦的神采,深深地吸引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一见她,就爱上了她,就想永远让她形影不离地伴我走完一生。正如中国玉石界名家杨伯达所说: “和田玉是美的使者,灵的化身。
方寸之美 玉印风流
柔性体验:温润如玉
因此,玉又是君子规范道德、约束行为的标志。由于玉的美是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是由内向外慢慢透射的蕴藏深厚、柔和含蓄、魅力无穷的美,因此,玉能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理念,其外表温和柔软,本质却坚刚无限。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先哲们的作用下,玉又被赋予了吸呐日月山川之精华,凝聚人间之美质的特征,成为品藻人物的道德标准。
玉光润、温和,没有棱角,它不会硌着我,用手抚摩,也是亲切的。而且带的日子久了,它好像一天天晶莹滑腻起来,于是我相信它是有灵气的。这好像两个人的相处,慢慢地熨贴,我适应彼此的纹理,然后,浑然一体。
然而,玉又比任何东西都更倔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碎了就碎了,再也没有办法拼合,这真正的伤心只有一次,再也无法妥协。所以,也不会因为它的温和就对它任意胡为,它的心同样会碎。我们还是会好好地把它放到一个安全的所在。
    我们雕琢着玉。以自己心目中期望的形象来塑造着它。如果玉是婚姻,那么我们就是玉匠。是沦落为千篇一律的挂件,还是绝世珍品,就全看你的了。可是有一点,玉可以被层层剥落,却不要寄望去扭曲它。即使你用全世界的火焰来灼烧也无济于事。这份倔强就好像是说,你爱我,就爱本真的我,不要让我学会迎合。
    我因此觉得玉更像是陪伴一生的爱人。
    婚姻里不会有夺目的光华,你不要希望它像金银珠宝一样熠熠生辉。即使有光泽,也是淡淡的,柔和的,像披着一层青色的霞光。是生活令它如此的低调,如此的久长。然后,温温润润地贴在胸口,让你偶尔忘记它的存在,可是当你低头,它一定会在。因为与你寸步不离,它感染上了你的气息,在一颦一笑中息息相关。
    如果你爱它,不要计较它从哪里来。只知道从现在开始,它只停在你怀里,如果不是遗失和打碎,今生都不会再离开你。
    也许我不够疯狂地爱你。因为长久倚在你的胸口,我已温润如玉。我喜欢人物之间这样的相知默契。爱玉,不仅爱其莹润晶莹,更爱其文字间的含义。有一些字,只是单独地站着,便能给人以极好的美感,温暖而慰藉,如瑞雪中横逸的红黄梅;夕阳下微摇的芦荻花;竹篱旁怒放的黄秋菊,有无限幽微的美。玉字便是其中一个,它令人想到温润、纯净、高洁、君子、美人,想到一种谦和儒雅的气度。我曾向一个喜书法的朋友求字,只要他写一个玉字,但他说如玉一样越是简单的字,越是难以把握,非是功力深厚的人不可为。如王曦之书“之”字,笔端万变,如美人妖娆,姿态万千,臻于化境,而常人却轻易写不好它。“玉”字亦如是,可以随意四笔写成,却写不出“玉”字的君子美人气场。
    玉亦是美人妖娆,姿态万端。《诗经》里那么多玉,却各有美丽的名字,琼、瑶、珏、琰、瑜、琅、瑛、琮、琚……如万千女子,只合一个“好”字美容颜。你初读时不知道它,看下注解,“琼”:美玉,“瑶”:美玉,“琅”:美玉……每见美玉,心头一喜,储藏的关于玉的美感瞬时浮现,温雅润泽,如处春日。《诗经》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如此慷慨敦厚的君子,玉是其佩饰,玉便也君子起来。又有“有匪君子,如切如磋”,更直接地说君子如玉,瑟兮兮,高洁无暇。《诗经》又有:“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云胡不喜?若读了这最古老的诗歌,对玉,云胡不喜?
    可惜沿《诗经》而下,玉越来越是美人的事。说“美人如玉”的多于说“君子如玉”。或者玉太过温润谦雅,《诗经》里温柔敦厚,谦恭有礼的年代逐渐远去,君子也逐渐离玉而去,选择更富张力更富权势的佩饰。春秋战国该佩青铜剑,仗剑立马,逐鹿中原;汉朝亦要佩剑,以满足随时准备扩张的野心;三国两晋南北朝只合佩玳瑁或明珠,脆弱而易碎,光华不远照;唐朝理应着丝绸,披薄纱,佩金银、珐琅和鲜花,珠光宝气,富贵繁华,如一场梦境。剑亦有,但只成装饰,提醒着一个仗剑游历,救济苍生的江湖梦。再往下的宋时,人人都只把玩金石或陶瓷了,浅青淡蓝的青瓷,似一个永远也无法温暖的梦,或看着有天然断纹的瓷器,有如蚯蚓或涟漪的瓷器,用愈久而纹愈多,如家国破碎不整的版图。而元朝佩什么都无所谓了,汉人毕竟进不了主流社会,胡人的铁骑下惟有刀弓与貂裘。明与清,有钱有闲的贵族,就去整置一套套精致清丽的家具,在黄梨木镶金嵌银、俭约清美的雕花床上,椅上做一个殷实温暖、永不老去的家园梦。昆曲咿咿呀呀婉转地唱着,时光仿佛无限绵长,舞榭歌台上演一场时光与辜负的梦。而终究要梦醒的,一觉醒来,所有的人事已非,现代人什么也不佩,唯一彰显优越的地方,似乎是佩着无数的票子。君子如玉,美人如玉的梦远了。
    但玉仍是一个具有温情与温度的意象,它仍是我的梦。宝玉与黛玉荣国府初见,宝玉劈头盖脸只是一问:“妹妹可有玉?”黛玉一时愣住,我亦愣住。若有人亦对我有此一问,我或者如此回答:你可看到我的玉?我的玉在石里。每个人都是有玉的,隐在外表为石的心里,只是不知旁人能否看得见。
与人体发生谐振,从而使各项生理机能更加协调地运转,因而可以使人“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
欣赏玉器须领会十个字: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山川之精英,讲的是材质美,每件玉器先要弄清它是角闪石还是翠玉,或是绿松石、玛瑙、蛇纹石、水晶等彩石玉,进一步还要探讨它的产地。人文之精美,指的是玉器的造型美和雕琢美,以及影响造型美雕琢美的工艺、社会诸因素。由于历代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每个时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题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千姿百态,竞相争艳。玉是自然界的精华具有超自然性。玉有灵通,可以升飞。玉为阳物之精,生服可以延年益寿。玉有祥瑞之征,可远祸近福除慝辟邪。道教文化;体现了用玉思想的文化功能单一性和明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