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场静司x夏目贵志:苏教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5:37:23

2012年高考一轮复习

苏教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梳理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品悟挖掘文本素材,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复习重难点

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一、教材梳理

(一)了解常识

左传:《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为《春秋》,最大的编年体史书为《资治通鉴》,所以《左传》只能说是最早的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补充: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二)主要情节

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三)论辩技巧

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二、文言知识积累识记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既东封郑(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②阙秦以利晋(名词作使动,使……得利益、好处

③越国以鄙远(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2)动词的使动

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4、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

(四)一词多义

1、重要实词:

①婉言。(《史记?廉颇蔺相如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 

②命令。(《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近者奉辞伐罪” )     

③文学(词、赋)。(《史记?屈原列传》“皆好辞而赋见称” )     

④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动以朝廷为辞” )

⑤告别。(《史记?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 )

⑥推辞。(《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彭端淑:《为学》 “蜀之鄙有二僧。”)

②边境。(《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

③庸俗,鄙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④看不起,轻视。(《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⑤昏庸。(洪迈:《方腊起义》“在外监使牧守亦皆贪鄙成风”)

⑥浅薄。(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①准许     (《三国志·诸葛亮传》“每自比于管仲、 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②答应,听从  (《烛之武退秦师》 “许君焦、暇” ;《出师表》“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赞同    (《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⑥期望         (宋· 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①含蓄不露,微妙。(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史记?屈原列传》   )

②微小。(岭峤微草,凌冬不雕    《 梦溪笔谈》)

③稍微。(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微颔之  《卖油翁》  )

④不。(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

⑤如果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即使不是。(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史记?荆轲刺秦王》 )

⑦衰败 (国势衰微)

⑧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⑨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2、重要虚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①子亦有不利焉。 (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 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④吾其还也 (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     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④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⑤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2、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 以其无礼于晋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 佚之狐言于郑伯

3、省略句

(1)省主语

①(晋惠公)许君焦、瑕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烛之武)夜缒而出       ④(烛之武)许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

(2)省宾语

① 敢以()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之:指郑国

(3)省介词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省略介词“于”

(六)固定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

三、矫正反馈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完整的记传体史书。

B.《左传》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C.《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D.《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俗称“春秋三传”。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B    )

A.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B.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 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3.下列句子中画方框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其无礼于晋         B.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D.唯君图之       君之壮也,犹不如人

4.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B   )

A.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 是寡人之过也

5、翻译下列句子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3)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四、作业布置

1、积累一词多义:“辞、鄙、许、微”,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整理到积累本上。

2、预习:《谏太宗十思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