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与砍杀sabermod: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9)申时——15:00~17:00——膀胱经最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3:40:57
第一部分 第九章 申时养生 膀胱经上有灵药
    申时——15:00~17:00——膀胱经最旺

    《素问·咳论》:“肾咳之状,咳则腰背引而痛,甚则吐诞……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尿。”申时是膀胱经当令,宜适时饮水。一定不要憋小便,否则会发生“尿潴留”。膀胱病的两大信号:遗尿和小便不通

    膀胱的功能是储藏和排泄尿液。如果膀胱发生病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膀胱储尿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尿频、尿急、遗尿、尿失禁等。《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也就是说,小便失禁是膀胱不能储藏津液的表现。如果膀胱排尿功能失调,就会出现小便不利、淋沥不尽,甚至小便癃闭不通等问题。

    由上得知,膀胱病两大信号就是遗尿和小便不通。膀胱不能储藏尿液就会漏,不能排尿就会不通,严重者会发生癃闭。

    膀胱是一个储藏尿液的容器,除非经常性憋尿,否则本身不容易致病。中医认为,膀胱与肾相表里,主一身水气之通调,水分不足或过剩都会致病,包括小孩子尿床、大人尿频、尿急,甚至发炎、致癌等。又因“肾主骨,肝主筋,肾水滋养肝木”,水少则木枯,水亏则筋病。我们平时看到的那些筋骨经常酸痛,坐骨神经、头项腰背疼痛,冬季特别容易感冒伤风的人,也与膀胱经有关。

    妇女更年期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的急慢性膀胱炎,其主因为肾水不足。《黄帝内经》指出女子“七七天癸竭,故形坏而无子”。指女性到了49岁,先天肾水枯竭,排经停止,生理功能开始退化,并失去生育功能,出现暂时性内分泌失调。

    对于压力性尿失禁(指因受外界压力,如咳嗽、大笑、打喷嚏时无法控制尿,以致尿液流出的情形),治疗时多以补益肾气、提升中气为主。民间常艾灸神阙、关元、中极等穴位。具体方法:点燃艾条,在这些穴位上轮换熏,每个穴位处感到灼热难忍时换穴再灸。每次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一次,连续灸一周,如果症状消失,即可停灸。再次复发时,如法再灸一周。如此反复施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偶尔小便不利只是小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发生癃闭。什么是癃闭呢?《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癃闭”,也就是常说的尿潴留,就是排尿不痛快或不通。排尿不痛快,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为“癃”;小便不利,点滴全无,病势较急者为“闭”。

    癃闭自救小窍门:嚏法可以说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通利小便的方法。即以打喷嚏的动作,开肺气、举中气,通利下焦之气,使小便通利、顺畅。用消毒棉签向鼻中取嚏,古人认为下窍闭起自上窍闭,因而上窍通下窍也通,取“提壶揭盖”之意。如果试用无效,还是及时上医院请医生诊治,切莫一味求己。平时经常按摩足三里、三阴交、中极、阳陵泉、水泉等穴位,对小便不通也有不错的疗效。

    另外,夏季需防尿石症。

    炎热的夏季,医院常出现尿石症的新、老患者悄悄增多的现象。

    夏季为什么容易患尿石症?我们又该怎样防治呢?

    尿石是尿路结石的简称,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指的是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结石的总称。根据结石停留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即肾和输尿管结石,大多表现为与活动有关的血尿和疼痛,或伴有尿路感染。其中根据结石梗阻部位和活动程度的不同,疼痛表现也不同。部分患者可以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多数患者疼痛不严重,可以是腰部酸胀或轻微疼痛;有些却疼痛得十分剧烈,患者难以忍受,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休克等症状。下尿路结石指的是膀胱及尿道结石。膀胱结石的典型表现为:排尿突然中断,并感疼痛,而且疼痛可放射至*,并伴有排尿困难和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道结石的典型症状为急性尿潴留,并伴有会*剧痛,也可表现为排尿困难、点滴状排尿及尿痛。
    所有的尿石形成后,除了疼痛外,还可能由于局部刺激和继发梗阻、感染等原因造成肾脏的继发损害,或因长期刺激导致肾和膀胱发生癌变,危及生命。

    高温天气使人体水分过多蒸发。当汗出增多而饮水不够时,人体内就会出现轻度的脱水,于是尿液浓缩,可导致尿中形成结石成分的浓度增高,再加上尿液减少,尿流阻滞,可促使尿盐沉积,利于结石的形成。

    另外,研究表明:在结石多发地区,每日尿量少于1200毫升时,尿石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尿量少于500毫升时,更是处于发生尿石的危险境地。这些都与高温天气下人体脱水密切相关。

    如何防止结石呢?尽量多饮水,这是防治尿石既简单又重要的措施。多饮水能补足人体需要的水分,从而可以降低结石成分在尿液中的浓度,并防止结石促进物的聚合。饮水不仅有利于防止尿石的发生,而且即便有了尿石,不管是什么类型,增加水的摄入以稀释尿液,也可延缓结石生长速度,防止碎石或取石后的复发,促使结石的排出。有研究表明,约60%的患者在增加足够的饮水量后,结石的复发率降低。一般情况下,每日的饮水量应超过2000毫升,才会起到防止结石复发的效果。另外,可多食含水分多的蔬菜、瓜果,尽可能把尿量维持在2000毫升以上,肉眼观察尿液无色或淡黄色。

    水的质量对结石的发病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前认为水的硬度可导致结石的形成,现在的研究结果正相反,水的硬度增加,各种矿物质越多,越容易结合成不溶性物质,从而减少矿物质在肠道的吸收。另外,水中含镁等微量元素,这是良好的结石抑制物。

    为了更好地防止尿石,应该讲究饮水时间。一般认为夜间尿石容易形成,因此主张维持夜间尿量。建议睡前饮水500毫升,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白天应将饮水量适当均匀分配,使每小时都有适量的尿液冲刷尿路,这样可以将刚刚形成的微小结石,以及钙离子、尿酸等有利于结石形成的物质及时排出体外,达到防治结石的效果。餐后1~3小时,由于处在吸收的高峰期,大量的代谢产物被肾滤过。因此,此时加大饮水量,可有助于排出代谢产物,起到防治结石的作用。另外,在运动后,为了防止尿中溶质浓度增高,也应及时饮水。

    日常用水应选择普通的白开水。草酸钙结石或尿液草酸较高的患者尽量少饮茶。另外,不能拿各种饮料、牛奶、啤酒当做日常饮用水,虽然啤酒的绝大部分是水,多饮可一时增加尿量,但在一时的利尿后随即可引起尿液浓缩,尿液浓缩是导致尿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啤酒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长期大量喝啤酒,可摄入丰富的营养物质,导致尿液中嘌呤类物质的代谢产物——尿酸大大增加,因而尿酸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将成倍增加,尤其是痛风患者(体内尿酸水平往往高于正常),更应禁止饮用。

    问:我的小孩子6岁了,可是最近不知什么原因晚上开始遗尿了,问他什么时候尿的,他自己也不知道,请问有什么方法解决吗?

    答:不仅小孩子会遗尿,有的大人也会遗尿,这是膀胱经出现了问题。点按中极穴(膀胱的募穴),微微用力按压5分钟左右,然后按揉膀胱经上的膀胱俞(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每天两次即可,按压时以本人感觉有酸胀感为宜。如果膀胱俞定位不准,可以在其背部脊柱两旁小儿本人两指宽的地方点按揉压,可以从后颈部一直点揉到尾骨,小儿感觉酸痛的地方揉的时间长一些。最后以脊柱两侧的痛点消失为准。不仅小儿调理如此,大人也可如此调理。这里只能说一个大概,因为没有见到患者,舌脉未参,有时间还是到医院请中医当面诊查一下为好。
   运动和学习的最佳时间在下午4点

    为什么说下午4点是运动的最佳时间呢?下午4点属于申时,申时的属相是猴子。猴子的天性是爱动,它整天都会上蹦下跳的。

    每天下午4点的时候,是人体新陈代谢率最高的时候,肺部呼吸运动最活跃,人体运动能力也达到最高峰,此时锻炼身体不易受伤,而且此时阳光充足、温度适宜、风力较小,可谓是锻炼的最佳时间段。细心的人会发现,很多运动员破纪录的时间多在下午这段时间,道理不言而喻。

    您可能会说,那就在下午运动吧!当然,这时一定要多运动,而且还要有成效。必须全身出汗,才能达到锻炼的终极目的,所谓“动汗为贵”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运动必须出汗,这样不仅可以疏通全身经络,也可改善人的心情。如果今天您情绪低落,可以用出汗解脱烦恼。通过运动出汗,还可以使皮肤更健康、睡眠更深,还可缓解疼痛、放松肌肉、治疗关节炎。

    即使是现在,很多人依然认为早晨运动最好,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凌晨被现代人称为“魔鬼时间”,此时人体内血糖度、血压都是一天中最高的,血液黏稠度也最高,如运动不适,加上清晨寒冷刺激,极易导致身体不适,发生中风。

    看来不应该提倡“闻鸡起舞”的习惯。如果还是改变不了早起锻炼的习惯,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做广播操等运动量较小的方式,千万不要进行大幅度的运动。

    下午也是工作最出成效的时间段。膀胱经是一条最长的经脉,其一端至脑部。申时气血流注脑部时,此时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效率都最高。古人说“朝而授业,夕而习复”,就是强调早晨学完后,一定要到下午申时好好复习,以强化记忆。

    当然,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午时最好能睡午觉,到了申时才会保证充足的精力去应付工作和学习。中医强调顺时养生,如果破坏了这一规则,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问:运动出汗有助于皮肤美容,那有哪些注意事项吗?

    答:“动汗”的确可以改善一个人的肤质,但是在运动前一定要带着干净的皮肤去运动,运动时不要化妆,运动是为了健身,而不是去选美。如果化了妆,不仅看起来与运动环境不相宜,而且流汗后会变成大花脸。更重要的是,化妆品经过汗液的刺激或阳光的照射,会刺激肌肤引起不良反应。如果运动持续时间过久,那面部污垢则更容易损伤皮肤。

    劳宫寻天柱,解乏又明目

    从膀胱经的循经路线上,可以知道头痛为膀胱经循行部位的病症。那后头痛怎么办呢?

    膀胱经上的天柱穴是治头痛的要穴。天柱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注:这里的“寸”是同身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主治头痛,项(颈部的后面叫项)强,鼻塞,癫狂痫,肩背痛,热病等。天柱穴是位于血管和神经通路关卡的穴位,可有效消除后头痛、肩膀痛、身体疲劳等症状。

    天柱穴除了治疗后头痛,还有一个作用——明目。

    《灵枢·口问篇》有言:“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泣不止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故命曰夺精。补天柱侠颈。”

    所谓“五脏六腑皆摇”,乃五脏六腑皆失其常。所谓“宗脉感”,乃全身诸脉皆有感应。所谓“目无所见”,乃视力下降,甚或失明。换言之,即如果因悲哀过度导致的视力下降或者一时失明者,要“补天柱侠颈”。“侠颈”,是说天柱穴的位置在颈部两旁。“补天柱”,即是在天柱穴施用补法。
    针、灸、按摩仅是形式不同而已,冬季可用艾条悬灸,最简便的方法是按摩。如果因悲伤过度致视力下降者,按摩时医者一手置其前额处固定头部,另一手拇指和中指点揉轻拿天柱穴,力量宜柔和渗透,以患者感到穴位处温暖渗透为宜。自我按摩也可以,两手搓热后,十指交叉置于脑后,使两手掌心扣于天柱穴区,或坐或仰卧,闭目内视天柱穴和掌心劳宫穴,待天柱穴温暖发热,静候片刻。锻炼有素者劳宫穴温度可以很高,用掌心“灸”天柱穴效果更好。

    如果没有伤心事,只是因为平时久坐电脑桌前,用眼过度,出现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时,也可以用此法休息片刻。同时配合脚趾的运动,常可很快恢复视疲劳,配合闭目转睛,就是一个偷懒的“眼保健操”。注意:此法虽然有效,但仅作权宜之计,不可因有妙法在手,而放任自己劳心伤神,用眼无度,要时刻记着“不妄作劳”才是养生的原则。

    问:我最近几年一到冬天的下午三四点就会感觉很累、很乏,有时看着书就睡着了。平时我也是在9点左右睡觉,没有熬夜的情况,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答:这可能与您的体质有关,发病时间属于膀胱经当令之时,可以根据有时间规律的疾病的治疗取穴原则,采用膀胱经“输”穴“束骨”针刺或按揉。

    用足踩压足缘即可有效刺激束骨穴。也可以把两足外翻,两足心相对,然后把一足的外缘置于另一足的内缘上,使足部的膀胱经腧穴与脾经腧穴(太白、公孙)相互按摩。问:如何锻炼膀胱经,有没有简单易行的方法?

    答:试试面对墙壁,做下蹲起立的练习。初练时可离墙稍远,随着腰背力量的增加,逐渐缩短足尖与墙的距离,最后足尖抵住墙时仍然能蹲起自如。每天坚持做十分钟即可,其中奥秒一试便知。问:我最近长时间上网后,总感觉眼睛发胀,且视力有所下降,请问有没有好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啊?

    答:有以下办法。

    ①减少上网时间,“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②用手指按揉睛明穴、攒竹穴,每穴15~20次,用力以微感酸楚为度。

    ③用足跟揉压太冲穴、大足趾(力量以轻揉舒适为度),双手十指交叉置于脑后。劳宫寻天柱,以劳宫温暖天柱穴,用人体热能“灸”疗天柱穴。可配合闭目运睛、吞津、按摩耳郭等方法。

    按:按揉穴位也好,意守也罢,这些只不过相当于“和于术数”中“术”里的一些“小技巧”,养生要时刻牢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附一足太阳膀胱经知识简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原文《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语译足太阳膀胱经从内眼角开始,上行额部(会神庭、头临泣),交会于头顶(会百会)。头顶部支脉从头顶分出至耳上方(会曲鬓、率谷、浮白、头窍阴、完骨)。直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会脑户、风府),回出项部(天柱)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挟脊旁(会大椎、陶道)到达腰中,进入脊旁筋肉,络肾属膀胱;一支从腰中分出,挟脊旁,通过臀部,进入腘窝中。背部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经过髋关节部(会环跳穴),沿大腿外侧后缘下行,会合于腘窝中(委中),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出外踝后方,沿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至阴,接足少阴肾经)续表足太阳膀胱经病候原文《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语译本经异常表现为头重痛,眼睛像要脱出,后项像被牵引,脊背痛,腰好像折了一样,股关节不能弯曲,腘窝像要凝结,小腿肚像要裂开,这是经脉循行小腿部气血厥逆引起的踝厥证。本经穴主治“筋”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痔,疟疾,躁狂,癫痫,头囟后项痛,眼睛昏黄,流泪,鼻塞多涕或出血,后项、背腰部、骶尾部、腘窝、小腿肚、脚皆痛,小脚趾不好运用附注足太阳络脉原文《灵枢·经脉》: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语译足太阳络脉名飞扬,在外踝上七寸处分出,走向足少阴经脉。实证,见鼻塞,头痛,背痛;虚证,见鼻涕清流,鼻出血,可取足太阳络穴治疗足太阳经别原文《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别入腘中,其一道下*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入于项,复属于太阳语译足太阳经别,从足太阳经脉分出,进入腘窝中,一支在骶骨下五寸处分出,进入肛门,属于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部散布;直行的一支,循脊部两旁肌肉上行,进入项部,仍旧属于足太阳经足太阳经筋原文《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纲,下结于;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斜)上出于頄。其病:小指(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语译足太阳经筋起始足小趾,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下方沿足外侧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上向腘内侧,与腘部一支并行上结于臀部;向上挟脊旁上后项;分支结于舌根。直行者结于枕骨,上头项,由头的前方下行至颜面,结于鼻部;分支形成“目上纲”,下面结于鼻旁;背部的分支从腋后外侧结于肩髃部位;一支进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耳后乳突);再有分支从缺盆出来,斜上结于鼻旁部。其病可见小趾僵滞不适和足根部掣引酸痛,腘窝部挛急,脊背反张,项筋拘急,肩不能抬举,腋部僵滞不适,缺盆中如纽掣样疼痛,不能左右活动穴名穴位主治特定穴1睛明目内眦旁0.1寸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手太阳、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交会穴2攒竹眉头凹陷中头痛,口眼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3眉冲攒竹穴直上,入发际05寸头痛,眩晕,鼻塞,癫痫续表穴名穴位主治特定穴4曲差神庭穴(督脉)旁15寸,当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内1/3与外2/3连接点取之头痛,鼻塞,鼽衄,目视不明5五处曲差穴上05寸,距头部正中线15寸头痛,目眩,癫痫6承光五处穴后15寸头痛,目眩,鼻塞,热病7通天承光穴后15寸头痛,眩晕,鼻塞,鼻衄,鼻渊8络却通天穴后15寸头晕,目视不明,耳鸣,癫狂9玉枕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头项痛,目痛,鼻塞10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肩背痛,热病11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八会穴之一,骨会大杼;手、足太阳经交会穴12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13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肺的背俞穴14厥阴俞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咳嗽,心痛,胸闷,呕吐心包背俞穴15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心的背俞穴16督俞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痛,胸闷,腹痛,寒热、气喘17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呕吐,呃逆,气喘,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参考资料:据报道,用人工放血造成家兔的贫血状态后针刺“膈俞”、“膏肓”,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大提前纠正了贫血状态,迅速恢复正常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18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雀目,癫狂痫,脊背痛肝的背俞穴19胆俞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黄疸,口苦,肋痛,肺痨,潮热胆的背俞穴20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脾的背俞穴续表穴名穴位主治特定穴21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胸胁痛,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胃的背俞穴22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肠鸣,腹胀,呕吐,泄泻,痢疾,水肿,腰背强痛三焦背俞穴23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据实验观察针刺对正常人水负荷后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针刺肾俞或京门穴时可抑制肾脏的泌尿功能肾的背俞穴24气海俞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肠鸣腹胀,痔漏,痛经,腰痛25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腹胀,泄泻,便秘,腰痛大肠背俞穴26关元俞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腹胀,泄泻,小便频数或不利,遗尿,腰痛27小肠俞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腹痛,泄泻,痢疾,遗尿,尿血,痔疾,遗精,白带,腰痛小肠的背俞穴28膀胱俞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小便不利,遗尿,泄泻,便秘,腰脊强痛膀胱背俞穴29中膂俞第三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泄泻,疝气,腰脊强痛30白环俞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遗尿,疝气,遗精,月经不调,白带,腰骶疼痛31上髎第一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与督脉的中点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痿,腰痛32次髎第二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督脉的中点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腰痛,下肢痿痹33中髎第三骶后孔中,约当中膂俞与督脉之间便秘,泄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腰痛34下髎第四骶后孔中,约当白环俞与督脉之间腹痛,便秘,小便不利,带下,腰痛35会阳尾骨尖旁开05寸泄泻,便血,痔疾,阳痿,带下36承扶臀横纹中央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37殷门承扶穴与委中穴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腰痛,下肢痿痹38浮郄委阳穴上1寸,在股二头肌腱内侧便秘,股腘部疼痛,麻木续表穴名穴位主治特定穴39委阳腘横纹外端,股二头肌腱内缘腹满,小便不利,腰脊强痛,腿足挛痛三焦经下合穴40委中腘横纹中央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膀胱经的“合穴”41附分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手、足太阳经交会穴42魄户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咳嗽,气喘,肺痨,项强,肩背痛43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完谷不化44神堂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咳嗽,气喘,胸闷,脊背强痛45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咳嗽,气喘,疟疾,热病,肩背痛46膈关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胸闷,嗳气,呕吐,脊背强痛47魂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胸胁痛,呕吐,泄泻,背痛48阳纲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肠鸣,腹痛,泄泻,黄疸,消渴49意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腹胀,肠鸣,呕吐,泄泻50胃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胃脘痛,腹胀,小儿食积,水肿,背脊痛51肓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腹痛,便秘,痞块,乳疾52志室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53胞肓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肠鸣,腹胀,便秘,癃闭,腰脊强痛54秩边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小便不利,便秘,痔疾,腰骶痛,下肢痿痹55合阳委中穴直下2寸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疝气,崩漏56承筋合阳穴与承山穴连线的中点痔疾,腰腿拘急疼痛57承山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痔疾,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58飞扬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头痛,目眩,鼽衄,腰腿疼痛,痔疾膀胱经“络穴”续表穴名穴位主治特定穴59跗阳昆仑穴直上3寸头痛,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阳跷脉“郄穴”60昆仑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痫,难产,腰骶疼痛,脚跟肿痛膀胱经“经穴”61仆参昆仑穴直下,赤白肉际处下肢痿痹,足跟痛,癫痫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蹻脉62申脉外踝下缘凹陷中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酸痛,目赤痛,失眠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蹻脉63金门申脉穴与京骨穴连线中点,当骰骨外侧凹陷中头痛,癫痫,小儿惊风,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膀胱经“郄穴”。阳维脉之别属64京骨第五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头痛,项强,目翳,癫痫,腰痛膀胱经“原穴”65束骨第五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头痛,项强,目眩,癫狂,腰腿痛膀胱经“输穴”66足通谷第五跖趾关节前缘,赤白肉际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膀胱经“荥穴”67至阴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正,难产膀胱经“井穴”足太阳膀胱经穴歌

    六十七穴足膀胱,睛明目内红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承光通天堂,络却玉枕接天柱,大杼背部第一行,风门肺俞厥阴四,心俞督俞膈俞强,肝胆脾胃俱挨次,三焦肾气海大肠,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仔细量,自从大杼到白环,各个节外寸半长。上髎次髎中复下,一空二空腰髁当。会阳尾骨尖外取,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到委阳,委中就在腘中央。附分侠脊第二行,魄户膏肓与神堂,膈关魂门九,阳纲意舍与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续,廿一椎旁秩边场,合阳穴接承筋穴,承山飞扬踝附阳,昆仑仆参连申脉,金门京骨束骨忙,通谷节前陷中取,至阴终于小趾旁。附二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