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mit电视剧百度云盘:学太极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01:52:10

怎么学太极拳

(2011-10-23 15:46:48) 转载标签:

太极拳

分类: 养生保健—太极     学练太极拳要明确练拳目的。如果你想参加套路比赛或者参加表演的,你就练国家套路的太极拳;如果你想参加技击应用(如散打、搏击)的比赛,你就修练民间传统的太极拳,但必须从基本功开始;如果你想练太极心法,修心养性、祛病健身、延年益寿,你就修练套路比较长的民间传统的太极拳,时间一般在30分钟以上,这样修练太极拳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一是选准一门太极拳。专门学练某一武林门派的一种太极拳,所称民间传统太极拳。我看后者是比较可取的,而且所练太极拳的效果也比较明显,不但动作准确,而且打出来的拳架也美观大方,更主要的是健身作用明显。

二是练好拳架。练好拳架是练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先师们所总结的叫练体固精。首先,第一位的就是,通过练好拳架,先把自己的身体练好,调整好。

三是意会动作要领的技击含义。太极拳作为武术的一个重要拳种,离开了技击应用就不称其为武术。而太极拳作为武术它又是达到太极功法和太极心法的一个重要过程。太极拳的技击应用它并不是目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精、气、神、虚为混然一体的太极之光。所以掌握好太极拳每个动作的技击应用,是达到太极高层次的一种途径、一种手段。

初学太极拳最大的障碍是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太极拳好比是爬悬崖,初始阶段是最难的,但是只要爬到崖顶,后面几乎就是一马平川;又好象是种果树,不可能今天下种,明天就发芽,后天就结果,必须得几年如一日的浇水施肥,修枝剪叶,但是树长成之后,你就可以年年享受甜美的果实了。

太极拳从开始训练到基本掌握,需要一个过程。过去有“傻三年、悟三年、练三年”之说,即便是有天赋、有明师的高手胚子,也是“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三年,是基本可以掌握全部技术,十年是自己访师寻友,历练提高,使拳与道合、拳与性合的过程。

现在,经过太极拳明师们的提炼,提升了训练程序的效率,可以免去“傻练”的过程,一般人三个月就可以掌握一个梗概,具备一定的功力。但是“悟”和“练”这两个环节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关于怎么学太极拳,在此,把入门阶段的程序、重点和注意事项详细解说一下:

松静第一!松静桩是无极桩的简化版,调整内形的要求较少。为的就是减轻大家的心理负担,先把松和静这两个宝贝抓住再说。形体放松,筋骨自然会锻炼,心理放松,精神自然会旺盛。这和吃饱了不饿,睡足了不困是一样的。

体会到了松静,把气、血、神养的比较足了,再慢慢增加要领,把十二大关节一个一个调整过来,把各脉各经的大筋都挑起来,功夫自然就上身了。这就象种树一样,把种子种下,保证阳光和水,种子自己会慢慢长成大树。记得有名人说过:这树为什么这么粗?因为它站的时间长!

初始阶段,首要体会整体的放松、舒适,精神的愉快,然后重点是“松肩”,现在有的太极拳友连手臂的沉坠感都没找到,就去做丹田裆胯的功夫,那可是“跳级”了,一定会摔交的。先松肩,拳谱上说“撒开二六连环锁”,一种解释指的就是二十四块脊椎骨。松肩是开锁的第一关。大家就不要和自己的肚子、腰较劲了。尤其不要人为的去控制呼吸,平时怎么喘气就怎么喘气,别难为自己。

第一点,心态上要保持轻轻松松。别把练功夫当负担,宋世荣老先生说“要玩而求之”,这是太极拳入门的钥匙。大家要往轻松愉快里练,往神清气爽里练。站桩的时候可以听轻松的音乐,可以看风景。刚开始诸事不问,累也不管,错也坚持!先在姿势大概正确的前提下保持时间。最起码冲到四十分钟,然后再往里面转。大家放心,这个阶段筋骨疲劳酸痛是很正常的,每天只要不超两个小时的标准训练量,想落下毛病也难!

第二点,重心在前脚掌上,保持下肢三节(胯、膝、踝)的弹性,千万不要把腿站死了。站满脚跟是其他训练体系的要领,后面的训练步骤有其特殊要求。虽说太极拳各宗各脉殊途同归,但是起始阶段大家不要乱套用。人家是有传承的,练到一定阶段,老师会告诉他,怎么调整一下,人家功夫就上去了。那个要领你不知道,还一直站在脚跟上,时间长了,很容易伤后脑。

第三点,颤抖是好事,出汗也是好事,不用担心。长辈说“出完大汗出臭汗,出完臭汗出细汗,出完细汗出香汗”。到了只细细出汗,但不疲不喘才算进门。刚开始大汗淋漓之关是一定要过的。抖是调整内里的上乘法门,妙处说不尽,大家自己在练里体会,金子撒在地上,谁拣到算谁的。

第四点,“松肩”,但“肩”的问题不要多问、也别多想,记着“松”这个大要领,先站去。松肩涉及的要素太多,说不明白,越说越糊涂。其实就是耗的肌肉没劲了,筋就抻开了,筋一开就不用别人给讲了,自己就明白了。如果能把肩松下来,手就沉了,这是个标准。利用手的沉劲,进一步松肩,慢慢就把颈、背的筋腱抻开了。这样劲才能顺着脊椎沉下去,然后才能谈到练腰。

有几个观念必须贯穿在锻炼的始终:

一、抓住桩功的根本,舒舒服服的去站。传统的桩法是在舒畅中温养筋骨,而不是追求强度的静力性训练。累是必然的,但也是阶段性的,累过去了就不累了,这才是正常的,别以为累是长功夫的标准,更不要去追求疲劳。静态的桩功是如此,今后的动功也是这样,“慢练入道”,因为慢练是有氧运动,即使是抻筋拔骨,也只是韧带发酸,不会出现无氧运动的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气血上头的现象。一旦有这些现象,可能是意念过重,或者人为的追求强度,导致精神紧张,进而引起身体疲劳。这就大大违背了松静桩的本意。

二、脑子不要太累。松静桩脱胎于无极桩,无极的要求就是混混沌沌,有什么就体会什么,没有了就没有了,什么也不管。有些朋友练功体会精细的吓人。你光一处一处体会这些细节了,脑子怎么静?脑子不静下来,身体又怎么会真正放松?

三、不要盲目相信初级阶段的感觉。太极拳入门,最重要的是姿势正确,这一阶段的感觉是靠不住的。“感觉”不能作为检验自己功力的标准。感觉好,不代表练对了。没感觉,也不表示功夫不长。大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调身”上,把松肩、舒适、气顺等要领做对,做到可以无意为之,自然而然的程度才好。尤其不要形成发贴子、比“感觉”的心态。  一句话:站桩就是休息,就是滋养,绝不是体能锻炼,更不是头脑风暴,傻乎乎的站就好了!傻乎乎的站就行了!  四、要学会传统太极拳的学习方法。太极拳本身是一种技术,但学习的方式属于艺术类。怎么说呢?这好比学书法,开始写得字歪歪扭扭,但是谁也不能说这是个错字,但从书法的角度来讲,这还不行。注意,“不行”和“错”是两个概念!错可以改,不行就要继续练!

现在有些太极拳友的问题,如肩膀酸痛、腰腿酸痛等,是因为筋骨强度还不够,而不是方法错。所以这类问题的答案,就是松松静静的去站。象练书法一样,一个不好看写十个,十个不行写百个,有志气的话就写一万个,你看到时候行不行!这一点,我们自己有体会,有些问题,当时百思不得其解,苦恼啊!等站个把月之后,让问都想不起来了,自然就过去了。

此外,太极拳绝对是个实践的学问。有些太极拳友的问题尽是理论方面的。研究问题有三个方面“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我们就努力解决前两个,处理好这两个,功夫就可以上身。至于“为什么”,就是纯理论,这个先别管。陷到这里面,就没完没了。事实上太极拳友也体会到了,有些东西,即使你不明白,只要按着老师说的做到了,马上就有效果,不用花什么意念啊,寻找什么解释啊。

古代老前辈用阴阳五行解释太极拳,有练出来的,也有练不出来的。民国的时候,引入了西方体育的理论,还是有的能练出来,有的练不出来。所以理论这个东西,是解释结果的,就像经济学理论,它和赚钱本身是两回事。

既然咱们是练传统太极拳,就先把思维换成传统的。咱们现在就奉行老祖宗的实用主义,怎么练身体好,就怎么练。至于为什么?还是留待以后,我们再慢慢研究。西方逻辑的、思辨的思维方式,大家可以在功夫上身之后,再捡起来,那时才能说是用科学的观点分析太极拳。想把理论全弄明白了再练,就什么都练不出来了。

以上只是初级阶段的要领。

太极不仅仅是武术,更是文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都可以在太极拳里体现出来,所以练太极拳也是练修养。太极拳也是道家的武术,道家讲究无为而无不为,所以练太极拳讲究顺其自然,不急不躁。十日练功一日废,练太极拳贵在坚持。练太极拳如同用蓄水池蓄水一般,只要每天都练,哪怕进步缓慢,久而久之也能有很大的提高。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强壮或者虚弱,练太极拳都有益无害。虽然要练好太极拳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但练一天就有一天成效,强身健体的作用非常明显。

如果是初学者,建议找资料了解太极拳的各个流派及其特色,然后认定某一个流派的太极拳,从基本功学起,然后学套路、练呼吸和内外呼应,内外兼修。当然也应该根据学习者的身体条件和文化基础等具体情况决定应该采用哪种学习的方法。

总之,放松练就有益无害。练的强度比较大的话,注意如果感觉到膝关节痛,就是练的方法有误,应该想办法调整,不能一味坚持,以免导致膝关节损伤。

先跟老师站浑圆桩,站的差不多了就开始推手,再学套路,最好有好老师教,没有的话不要乱练,容易练坏,如果只是想练花架子、表演,自己买盘光碟或者书自己看着学学动作也是可以的。

首先,寻名师,好的老师是成就你的根本,太极拳流派芜杂,理论浩繁,全部学起来恐怕耗尽一生的精力都不够,名师能指点少走弯路,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名师未必有名,验证的标准是:懂理论但不废话连篇玄论唬人,有师承但不处处以某某传人标榜,发人不用蛮力,接手如触棉花,待人谦逊和气有教养这才是太极修养。

其次,寻好书,多读书,明拳理也明事理。不单学习拳理,还要从儒释道三家中的理论中寻找感悟。多看就能多悟。

再次,以文修身,以武证道。太极拳是文化人练的,粗陋的人难以练成。武学是修养,只不过是用拳架子来求证高层次的境界。

最后,初学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贪多,不狂妄。传统的东西能继承就不错,自己不是天才就不谈创新。

补充一点:拳架子如同论语,微言大义,需要练习者仔细体验,耐心寻味。明白其中真意,你才能说“得了”。

 

太极的定义:以武术技击为主要内容,以传统哲学,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从这个定义,你可以总结一下,打击出去的手如“左右野马分鬃”,“左右倒卷肱”等,一定是打对方的鼻子,咽喉,试想什么乱七八糟硬功夫都可以练,鼻子,喉节没法练,呵,如果有,一定是怪物;防守的动作,如“白鹤亮翅”上举不过头,过头没必要保护,肘要沉。下面的手,一般在腹,胯边上;“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防手在腹,攻手在咽喉。

关于“气”经络你要去看《黄帝内经》、《中医基础理论》有视频。

下面是练太极的四处过程:形——任何动作要具有攻防含意,符合技击或是健身,或是太极,阴阳经络学说,肢体所在空间的位置;劲——正确的发力方法,刚柔劲,虚实劲,圆撑劲,圆与整;意——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意诚,气质,神采,韵味;气——以意导气,以气催力,使“形”“劲”“意”“气”统一。

 

 

                        [转自/道法自然的QQ空间]

转自:“日阳月阴”新浪文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