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锋电视剧全集百度云:重庆涪陵区立足“四个创新”推进“党建兴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10:57

涪陵区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牢固树立“党建兴企”、“党员是先进生产力”的观念,立足“四个创新”,不断探索构建“党建兴企”的长效机制,为全区工业经济在新一轮发展中再创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领导体制,为“党建兴企”提供组织保障。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建兴企”得以真正实施,领导体制是关键。涪陵区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从保证“党对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决不能丧失”的战略高度,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企业领导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党建兴企”的组织保障问题。目前,在涪陵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企业中,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原则配备领导班子的占90%,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的占50%,党委成员进入董事会的比例为70%。同时,按照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有关要求,规范了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范围、内容、途径和程序,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了《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厂长(经理)定期向董事会、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党委成员参加经理办公会制度》等,明确规定凡属企业的重大问题、重要干部任免、重点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都要集体研究决定,从而从制度上保证了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涪陵区还把党管干部的原则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养、选拔、管理、考核和监督机制。近年来先后采取公选的方式从区级部门选送了74名懂党建、会管理的优秀青年干部到37户企业工作。
创新选育方式,为“党建兴企”贮备党务人才。加强企业党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务人才队伍,是“党建兴企”的基础。涪陵区抓住先进性教育的契机,立足企业实际,加强企业党务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为“党建兴企”贮备了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党务人才队伍。目前,除国有小企业外,对大中型国有企业均保留了组、纪、宣等工作机构,并注重把思想正、作风强、业务精、热心企业党务工作的同志充实到企业党务干部队伍中去。全区国有企业共有专职党务工作者567人,保证了党的日常工作有人抓。立足育好“双强”干部,建立企业党务干部分级培训机制,区属国有重点企业的党务干部由区委组织部会同区经委政治部统一调训,近年来,先后选送100多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到区委党校和有关高等院校进行培训。区属一般国有企业的党务干部由区经委政治部负责调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党务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的本领。
创新活动载体,为“党建兴企”搭建活动平台。企业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相互融合,党组织和党员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必要的载体形式和活动平台。近年来,涪陵区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坚持在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党内主题活动,为“党建兴企”搭建了很好的活动平台,从机制上保障了把党的建设寓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深化了“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活动。从2006年开始,结合学习贯彻胡铸涛同志关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精神,在全区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树立荣辱观、推动新发展”的主题实际活动。各企业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了“党支部达标升级”、“我为党旗光彩”、“党员五带头”、“党员责任区”、“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奉献日”、“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企业党内主题活动的开展,为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找到了企业党的建设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既推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又促进了企业党的建设,更丰富了企业文化,为企业的超常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考核机制,为“党建兴企”构筑责任体系。加强对企业党的建设的领导,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是“党建兴企”扎实推进的重要保障。涪陵区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进一步了落实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了党建工作考核激励机制,为“党建兴企”构筑起责任明确、考核科学的责任体系。明确规定区委书记是抓企业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企业主管部门和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推行了区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区四大班子领导干部都要联系1至2户企业,各综合委办政治部要联系2至3户企业。坚持了对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制定了《重庆市涪陵区工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对企业生产经营、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采取100分制量化考核,使企业党建工作由“虚”变“实”,由“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同时,将企业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与企业党委、行政领导的工资、奖金以及使用挂钩,确保各级抓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性。狠抓典型培育和表彰激励。树立了一大批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先进车间党组织和工人党员示范岗,大张旗鼓地表彰了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通过抓典型的示范、带动和幅射作用,促进了面上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
重庆涪陵区立足“四个创新”推进“党建兴企”
涪陵区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牢固树立“党建兴企”、“党员是先进生产力”的观念,立足“四个创新”,不断探索构建“党建兴企”的长效机制,为全区工业经济在新一轮发展中再创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领导体制,为“党建兴企”提供组织保障。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建兴企”得以真正实施,领导体制是关键。涪陵区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从保证“党对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决不能丧失”的战略高度,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企业领导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党建兴企”的组织保障问题。目前,在涪陵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企业中,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原则配备领导班子的占90%,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的占50%,党委成员进入董事会的比例为70%。同时,按照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有关要求,规范了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范围、内容、途径和程序,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了《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厂长(经理)定期向董事会、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党委成员参加经理办公会制度》等,明确规定凡属企业的重大问题、重要干部任免、重点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都要集体研究决定,从而从制度上保证了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涪陵区还把党管干部的原则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养、选拔、管理、考核和监督机制。近年来先后采取公选的方式从区级部门选送了74名懂党建、会管理的优秀青年干部到37户企业工作。
创新选育方式,为“党建兴企”贮备党务人才。加强企业党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务人才队伍,是“党建兴企”的基础。涪陵区抓住先进性教育的契机,立足企业实际,加强企业党务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为“党建兴企”贮备了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党务人才队伍。目前,除国有小企业外,对大中型国有企业均保留了组、纪、宣等工作机构,并注重把思想正、作风强、业务精、热心企业党务工作的同志充实到企业党务干部队伍中去。全区国有企业共有专职党务工作者567人,保证了党的日常工作有人抓。立足育好“双强”干部,建立企业党务干部分级培训机制,区属国有重点企业的党务干部由区委组织部会同区经委政治部统一调训,近年来,先后选送100多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到区委党校和有关高等院校进行培训。区属一般国有企业的党务干部由区经委政治部负责调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党务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的本领。
创新活动载体,为“党建兴企”搭建活动平台。企业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相互融合,党组织和党员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必要的载体形式和活动平台。近年来,涪陵区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坚持在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党内主题活动,为“党建兴企”搭建了很好的活动平台,从机制上保障了把党的建设寓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深化了“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活动。从2006年开始,结合学习贯彻胡铸涛同志关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精神,在全区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树立荣辱观、推动新发展”的主题实际活动。各企业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了“党支部达标升级”、“我为党旗光彩”、“党员五带头”、“党员责任区”、“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奉献日”、“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企业党内主题活动的开展,为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找到了企业党的建设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既推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又促进了企业党的建设,更丰富了企业文化,为企业的超常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考核机制,为“党建兴企”构筑责任体系。加强对企业党的建设的领导,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是“党建兴企”扎实推进的重要保障。涪陵区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进一步了落实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了党建工作考核激励机制,为“党建兴企”构筑起责任明确、考核科学的责任体系。明确规定区委书记是抓企业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企业主管部门和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推行了区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区四大班子领导干部都要联系1至2户企业,各综合委办政治部要联系2至3户企业。坚持了对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制定了《重庆市涪陵区工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对企业生产经营、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采取100分制量化考核,使企业党建工作由“虚”变“实”,由“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同时,将企业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与企业党委、行政领导的工资、奖金以及使用挂钩,确保各级抓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性。狠抓典型培育和表彰激励。树立了一大批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先进车间党组织和工人党员示范岗,大张旗鼓地表彰了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通过抓典型的示范、带动和幅射作用,促进了面上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