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孙悟空的结局:《金刚经》简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1:00:13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名《金刚经》、《金刚般若经》《佛说金刚般若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最早为姚秦鸠摩罗什所译(依据汤用彤先生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章鸠摩罗什及其门下翻译时间不能准确定位,依据鸠摩罗什大师到长安译经时间和生平应该在弘始三年至弘始十五年即公元401-413年)。一卷。其后翻译此经的是:(一)、元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二)、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三)、隋芨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四)、唐玄奘译《大般若经》第九会,又名《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五)、唐义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一卷。连同鸠摩罗什译本,共计为六个译本。此译本最后一次重译,译于公元702年。上述六个译本中,隋芨多本译于隋炀帝末年。当时还是一个初稿,没有来得及修订。唐智升编纂《开元释教录》时见到这部稿子,他称:“初芨多翻《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未及练覆,值伪郑沦废,不暇重修。今部卷在京。”(《开元录》卷七)由于这只是一部未定稿,所以智升没有把它收编入藏。在《开元录·入藏录》中,只收了其余五种译本。但《崇宁藏》、《毗卢藏》等藏经的编藏者还是把芨多本收入大藏经,后代沿袭之,所以现在的大藏经一般都收六种译本。另外,《资福藏》在收入《金刚经》时,错把陈真谛本当作是菩提流支本,而把真正的菩提流支本漏掉了。虽然后来《普宁藏》的编纂者纠正了这一错误,并专门写了一条题记,说明情况,但后代有些编纂大藏经的人仍未注意到这个问题。如《碛砂藏》与《大正藏》都把《资福藏》中的假菩提流支本,当作是一种别本而与真正的菩提流支本兼收并蓄。这样,就出现了七种《金刚经》译本的情况。《中华藏》也沿袭了这一错误,应予纠正。还有,玄奘译本虽然是贞观二十二年(648)译出的,但其后玄奘将它作为第九会编入《大般若经》,故智升说:“准诸经例,合入大部者即同别生。此录之中,不合重载。为与沙门义净译者名同,恐有差错,故复出之。”(《开元录》卷十一)也就是说,按照大藏经的体例,本来是不应该重出的,但为了避免与义净所译的同名经混淆,所以收入大藏经。现《大正藏》即未将玄奘本重出。不过由于玄奘翻译《金刚经》在前,翻译《大般若经》在后,所以他所译的《金刚经》的确曾经单本别行。《金刚经》诸译本所依版本不同,是因佛法弘布四方,分流分派之所致。鸠摩罗什译本为胡本,既流传在西域龟兹国一带的版本,玄奘法师译本为印度梵文本。由流传地域和翻译方式不同,各个译本经文有诸多不同之处,多个版本相互参照阅读,有助于对经文义理的理解。金刚经各个译本以后秦鸠摩罗什译本流传最广。这里所选的也是鸠摩罗什的汉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