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灭世的咒语是什么:老上海的痕迹(五十五,小北门外八仙桥的弄堂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25:29

老上海的痕迹(五十五,小北门外八仙桥的弄堂生活)  

2010-12-02 11:35:5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长篇纪实】

老上海的痕迹

五十五,小北门外八仙桥的弄堂生活

在《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里谈到自从开埠以后,老城厢里的人们都到城外去玩,乐不思归,到深夜城门关了,回不了家,在老北门和后来新开的小北门外闹事,惹出好多趣事。那里真的那么好玩吗?是的!现在开始我们的《老上海的痕迹》也出去溜溜;从小北门出去不远就是八仙桥,这四集我们到那里去。

八仙桥,现在既没有路名,也没有地方名,但是上了年纪的人大多都知道上海有一个八仙桥,就在西藏路、青年会这一段,但是,这只是记忆里的东西,再深下去就会打格楞了。

今天我试图把时间倒推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里绝对是一个人们向往的地方。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八仙桥与租界、老城厢都不一样,有它的独特风格,这一集我们的主题是八仙桥的来历和当时平民百姓的弄堂生活。

老上海有它深厚的文化渊源,靠我几千字,几十张照片,再加上我蹩脚的水平,是很难把大家拉回到当时境界的。但是我知道,“老上海”的记忆是根深蒂固的,只要在这里点点火,饭后茶余,看看老上海的博客,想想早年的记忆,应该是很有乐趣的。

这一集里有大量的珍贵老照片,好多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为我们挖掘记忆能起很大的作用,很难得的,希望你喜欢。

八仙桥地理位置很独特;

八仙桥(1944年地图局部)

 

八仙桥在老城厢(南市)的北面,老法租界的西面,英租界的南面,也就是在三个地区的夹缝里(就是现在的金陵路,柳林路口),这三个地区的文化都向这里渗透,形成多元文化,多姿多彩。

八仙桥的现在位置

 

这张照片摄于金陵路、柳林路口,按地图来看停出租的地方就是原来的八仙桥,我经常走过看看路口,还是深有感情的。

八仙桥的地标性的建筑有;大世界;青年会;八仙桥小菜场和新城隍庙。穿过该地区的大马路有;爱多亚路,洋泾浜(延安路);会馆马路,法大马路(金陵路);霞飞路(淮海路);虞洽卿路,敏体尼阴路(西藏路)等,都是老上海的著名马路。

现在的大世界

 

八仙桥这个名字大有来历,青年会往往是它的代名字;

    青年会

 

八仙桥地区早年是上海水陆交汇的地方;洋泾浜、周径流过这里,肇家浜、陆家浜、泥城河、北长浜,都可以行得长舟,联通江湖。再加上这里是南市(华界)北市(租界)交界处,上海中外居民及江苏、浙江地区的农民,都来此交易,是老上海城外最大的集市。

当年青年会大楼下的西藏路宁海路口

 

现在的宁海东路口

 

这里的集市与静安寺庙会不一样;常有法国人、葡萄牙人和中国人一起摆摊;笋干、豆腐和奶酪、面包——中、洋产品一起上市的独特奇景,而又互不相干,所以这里渐渐形成一个著名的“八仙桥小菜场”。

因为有大量的新鲜蔬菜、南北货上船,商品丰富,清晨租界里的保姆、娘姨和家庭妇女来这里买菜,热闹非凡。当然也有老城区里的大批居民出小西门赶来买洋货。这些都已经过去,留下一点什么给我们看看有多好,来了!这就是一天早晨的热闹场景,

拥挤的小菜场

 

不要看它不符合现在的规范,人气可是大旺,和现在一样,挤不下的把菜放到马路上去卖。

小菜场外的商贩

 

可是,当年留下著名的“八仙桥小菜场”,这次我去拍摄,一点影子也没有了!老的八仙坊也成了大楼。

这里由于河多,也就是桥多,八仙桥地区原来有;“老八仙桥”、“中八仙桥”、“南八仙桥”、“北八仙桥”四座。看到上面二张照片的热闹场面,加上这里多条河道的交汇,还有这四座老桥;可以想象这是什么场景?如果那时有我们现在的摄影技术,肯定是佳作频出。

有时我总呆呆地在想,大概先进科技与这老东西是水火不能相容的,到我们能为的时候就不给我们作为;洋泾浜、周径先后被填平,1917年大世界建成,这四座“八仙桥”也拆除,至今在世上只有人们记忆中的“八仙桥”,更可怜的是这四座桥的照片一张也没有找到,只有记载。早年车到这个地区,卖票的会喊;“八仙桥到了!”,现在呢?这种声音也听不到了,因为这样叫,小青年会觉得怪怪的——哪里来的八仙桥?。

四十年代金陵路协大昌和华洋杂货铺

 

现在的金陵东路口

 

浜填平了,桥拆了,这是这个地区发展的需要,加上大世界的建成开业,上世纪二十年代“八仙桥地区”就此崛起。

它的崛起是必然的,租界和华界都已开始“禁烟”,福州路的烟馆都移到八仙桥一带,八仙桥的“烟,赌,娼”立即兴旺起来,这与它的三不管地段有关,也与当时当局有意开一个窗口有关;

八仙桥过烟瘾

 

租界已经有一整套的管理规范,南市在社会的精英管理下也上了轨道,一切社会的糟粕都移在这里生根。

你可以想象,这些东西一兴旺就是怎样的场景——戏院,黑社会,妓院,酒店,商店,新式里弄房子应运而生,人们也在这里聚居。这里的建筑介于老城厢和租界之间,比老城厢的老房子好一点,比租界的花园洋房差一点,下面我们去看那里的弄堂生活;

八仙桥菜场边的露天食摊

 

八仙桥地区是上海最早为华人居住而建造的里弄住宅地区之一,居民们的生活方式正经历着从乡村形态向城市形态的转换。

典型的上海弄堂口

 

弄堂口的小店五花八门,只要你想得到的他们都有,这是为了生存,有条件的还向弄堂里延伸,摆满了馄饨摊,要知道那时吃一碗小馄饨是一种享受,哪来的麦当劳和肯特基。

可怜的打工者站在弄堂口找活干。

小贩云集的弄堂内部

 

穿街走弄的袖珍小食摊

 

报童依然是弄堂的穿线人,小小的年纪为了给家里补贴,不管刮风下雨、结冰下雪,光着脚板早晚在弄堂里飞奔,此起彼伏的“大美夜(晚)报”、“老申报”叫卖声在弄堂里回荡。现在那些生活在糖水里的孩子,哪里知道我们的前辈为了生活这样艰辛,竟然还生出了一个新名字——“啃老族”,真是不可想象。

报童

 

大饼,油条,粢饭是人们的最爱,也是老上海弄堂的标志之一。

大饼,油条,粢饭

 

到上海好多天了!没有给家里写过一封信,不识字没问题,弄口有代写书信的,这个行当在新上海是要没饭吃的,可是看来还是很亲切,是社会发展把你们淘汰的。

代写书信有一个规矩,请人代写的;说话悄悄地,替人代写的;字不能给其他人看见,因为这都是他们的隐私。所以你看到那些代写书信摊位上坐的老先生,从来不吆喝,静静地等生意。

这张照片很生动,如果我是评委,一定给他一个一等奖。

代写书信

 

妈妈给了几个小钱,要去买小吃,弄堂里会来的,这可是有钱人家喔!

街头小吃摊

 

下面这张照片你看懂了没有?扁担左端的凳子是修鞋的,打掌子的铁墩竖在长凳一端,现在他在修伞,可能还会补碗,磨刀,从帽子来看还是绍兴来的。

路边修鞋,修洋伞

 

卖豆腐啰!老豆腐要伐!

“四角方方一块田,一块一块买铜钱”,就是这东西,那时是没有盒装的。

卖豆腐

 

头发长了舍不得上剃头店的;记得小时候头发太长了,妈妈给五分钱,弄堂里来了剃头师傅老苏北,剪剪嘎嘎变了样,回家洗一洗,冲一冲,又是一个月,这是每一个上了年纪老朋友记忆里的东西。

弄堂口剃头

 

上几集里我写到过旧货换麦芽糖,这里就有,只是旧货换甘蔗,这种照片一看就会勾起我们嘴里的馋虫,可惜牙齿不行了。

一头卖甘蔗,一头收旧货

 

他在计算今天能赚几个铜板,够不够一天的开销。

买馄饨皮子

 

谈起馄饨皮子就有可爱的记忆,只要一包馄饨,就要数一下有几家邻居,因为每家少不了送一碗,即使前几天吵过架也不会少的,这种时光不会再来了!

上面是那些生活不那么富裕的,当然也有中产阶层,他们也住在这些弄堂里。

推销眼药水

 

画了大眼睛在推销眼药水,现在看不到了,当然假药不会少,就是大世界老板黄楚九的“艾罗补脑汁”,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有数。

花雕配清水大闸蟹

 

有钱人会上馆子;秋风一起蟹脚痒,看这台子上的蟹壳,少说也有四两一只,那时都是清水大闸蟹,好鲜!好美!看了口水要直流,现在的蟹怎么吃好像味道总是不对,大概天然的蟹不会再有了。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差去无锡,清水大闸蟹买八毛一斤,我背回了半麻袋,回家邻居分分,整整吃了一个星期,这种味道是我后来没有碰到过的。

老上海的八仙桥弄堂里有那么多的故事,照片就是这点好,真实地反映了原来的味道,只是那时拍得起照的人太少,有这些我也满足了。

弄堂口的报栏

 

弄堂口的老百姓还在看“申报”,他们生活在八仙桥虽然很艰难,但也很实在。可是大难来了;一颗炸弹呼啸而下,把大世界门口炸得稀里哗啦,多少人命归黄泉,惨啊!下一集我们进入《大世界门前掼炸弹》。

                                                     Cai kang an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646)| 评论(0)| 引用 (0) |举报    老上海的痕迹 (五十四,南市救火瞭望塔的建成年代之谜豁然开朗)  老上海的痕迹(五十六,大世界门前掼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