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师徒上网:揭秘武警黄金部队:30年探获金储逾1800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5:44:35
2009-08-24 00:14       《人民武警报》报道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黄金,自古便被视为尊贵和财富的象征。

  中华大地,活跃着一支世界军事史上唯一的寻金部队--武警黄金部队。这是一支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声中集结起来的专业技术部队,主要担负着黄金地质普查、勘探的任务和重点黄金矿山、产区的警戒任务以及边远、艰苦地区的黄金生产任务。

  在喜迎建国60周年的日子里,这支国家黄金地质战线上的野战军也迎来了自己30岁的生日。自1979年组建至今,武警黄金部队官兵足迹踏遍祖国26省、市、自治区,依靠科技攻坚克难,先后探明超大型岩金矿床2处,特大型岩金矿床7处,大型岩金矿床13处,大型砂金矿床8处,中小型岩砂金矿床190处,提交金矿普查、详查勘查地质报告280余份,累计探获黄金资源/储量1800多吨。30年栉风沐雨,武警黄金部队官兵用青春、热血和忠诚浇筑了一片金色辉煌。

  "让部队找金子去!"黄金部队受命于危难之际

  中国曾被认为是一个贫金国。新中国成立之初,黄金年产量仅为4.07吨,从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的30年间,共生产黄金277吨,平均年产量不足10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把振兴黄金工业的重担交给了王震将军,这位带领部队在南泥湾创造垦荒奇迹的老将军向中央建言:中国不贫金,中国缺少的是专业化的找金队伍,应尽快组建一支军事化的专业找金队伍,作为黄金工业的先锋军。

  "让部队去找金子!"正在大巴山施工的原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某部官兵,放下风钻,拿起了地质锤,踏上为国寻金路。

  1979年3月7日,一支特殊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黄金指挥部宣告诞生,1985年列入武警部队序列。黄金部队的诞生,揭开了中国黄金工业新的一页。

  组建不久,武警黄金部队捷报频传--先后探获我国第一个斑岩型特大岩金矿床黑龙江团结沟金矿、全国第二大的四川白水砂金矿、河南东闯金矿。仅"六五"期间,黄金部队就提交了178吨黄金储量报告。

  寻金,对体力和意志的挑战,黄金背后,是与黄金等价的付出

  寻金路途多艰辛,冰封雪裹的兴安林海、狂沙飞扬的戈壁荒野、荆棘密布的高山密林、骄阳似火的云岭边陲、龙蟠虎踞的燕山山脉、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到处跃动着武警黄金部队官兵的身影。一茬又一茬黄金兵用热血诠释忠诚,跨越一道道生命禁区,战胜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创造找金的奇迹。

  1986年,原黄金三支队支队长樊兴犹,带着小分队跨过冰封雪裹的额尔古纳河,来到号称中国北极的无人区西口子,揭开了砂金富矿的神秘面纱。1999年,死亡之海罗布泊边缘,战士伍军良身背26件黄金矿样,在戈壁滩迷路被困三天三夜,救援官兵找到他时, 26件矿样被伍军良紧紧地压在身下。2000年,正在内蒙古寻金的高级工程师冯辰旺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永远倒在了正在加班编写的地质报告旁。同年,荒凉贫瘠的陇南山区,黄金十二支队工程师郭俊华带车下山护送矿样,不幸遭遇泥石流袭击,大难不死的郭俊华坚持奔走野外一线,为发现阳山超大型类卡林型金矿做出了重要贡献。六级士官夏永进,二十三载以钻台为家,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敢为人先,革新技术成果30多项,排除钻井故障300多起,为部队节约成本千万余元。在武警黄金部队的历史扉页中,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一位到过黄金部队的诗人感慨道:"找金人,金子心。"

  寻金,智力与科技的比拼;锤炼精兵利器,方能点石成金。

  寻金是一项技术含极量高的工作,从江河中寻找砂金到大山中寻找岩金,从单一找金到多金属找矿,武警黄金部队立志打造地质尖兵。30年来,他们实现了从罗盘、地质锤和放大镜的"老三件"到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掌上电脑、录音笔和手持GPS的"新五件" 的设备革新;卫星遥感解译、数字图像处理、地质信息管理系统、高密度电法仪、全液压钻机等高科技装备和先进找矿手段的应用,实现了在空中、地表和地下一体化透视金矿的突破,成倍提高了找矿效率。

  30年来,武警黄金部队先后完成科研项目330余项,其中73项科研成果通过部级以上鉴定。12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5项成果获部级以上奖励,荣获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6次,先后完成了对云南墨江金厂、黑龙江团结沟等一批具有典型意义金矿的系统研究,发现了"益阳矿"、"驾鹿矿"两种国际认可的新矿物,出版了《地质体运动理论及应用》、《中国黄金地质丛书》等学术专著,提出了新地球脉动、统计地球化学等理论学说,研制开发了"中国黄金地质信息系统",提交了我国第一份以地质统计学方法计算储量的《陕西省洛南县驾鹿金矿床地质勘探报告》。先后有3人荣获中国地学界最高奖--李四光野外地质科学奖,30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武警黄金部队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吉林大学等10所国家重点高校建立培养合作关系,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签署了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博士协议,依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培养后备警官,在校国防生达300人。部队先后出台5个有关人才建设的"一号文件",每年拿出300万元,作为人才建设专项经费,建立地质人才信息库,为入库人员优先提供培训、进修、交流、深造的机会。同时,部队还从立功嘉奖、晋职晋级、福利待遇等方面,对科技骨干实施倾斜政策,全方位打造暖心工程。

  经过多年实战锻炼和精心建设,我国唯一一所专门从事黄金地质研究的科研单位黄金地质研究所的79名科研干部中,具有高、中级职称的61人,其中硕士生(含在读)39人,博士生(含在读)11人,1人获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后,堪称寻金找矿的智囊团,为武警黄金部队找矿的雄厚科技支撑。

  30年,书写为国寻金、为民造福的光辉篇章

  三十载春秋寒暑踏遍青山寻宝藏,三十载青春汗水风餐露宿铸辉煌。30年来,伴随时代变化和形势发展,黄金部队官兵牢记使命,主动作为,拓展职能范围,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要战略部署中,勇立新功。

  2000年,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武警黄金部队找矿重心西移,高端人才和尖端设备向西部集结,先后在西部8省区圈定12处找矿靶区,控制含金水系1l条。藏北无人区有了官兵艰难跋涉的身影,冰封的阿尔金山点亮金色曙光……甘肃寨上,内蒙古哈达门,云南大坪、墨江金厂和宝兴厂等一大批金矿浮出地面。西部大地焕发出金色的光芒,荒芜寂寥的沟壑,迸发勃勃生机。在数支地方地质队多年找矿未果的甘肃阳山地区,武警黄金十二支队官兵历经10年拼搏,探获一座资源量高达308吨的超大型金矿,潜在经济价值500多亿元,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类卡林型金矿,一举改写我国没有200吨以上超大型独立金矿床的历史。2008年,阳山安坝里南矿段探矿权以21.8亿元的价格转让,成为我国黄金矿产转让以来的最大标额,转让所得悉数上交政府,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重要力量。十多年来,在祖国西部,武警黄金部队先后探明1个超大型、3个特大型、17个大中型金矿,提交黄金资源/储量700多吨。金灿灿的收获,托起了西部发展梦想。

  2004年,国家提出中部崛起口号,黄金部队集中人员、资金、装备力量重点突破,探获了湖南大新金矿、安徽霍山单龙寺金矿带。

  2004年10月,国家有关部委把危机矿山增储正式纳入国家经济战略。武警黄金部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内蒙古哈达门、吉林夹皮沟等12个危机矿山摆开找金战场。面对百年矿业开发、地表资源日渐枯竭的困境,部队官兵在科研人员"攻深找盲、探边摸底"理论的引导下,从尾矿、周边、深部找矿,几年来新提交黄金资源储量100多吨,使矿山寿命平均延长5至10年。

  面对地勘行业的深化和调整,武警黄金部队主动拓展功能,提出以金为主、多金属找矿的发展思路,仅2008年,部队新探获钼资源量5.1万吨、银57吨、三氧化钨14356吨,铜铅锌51887吨。以金为主的多金属找矿已见成效、发展势头良好。

  在履行地质找矿使命的同时,黄金部队官兵把驻地当家乡,热心支援地方建设,积极参与治安维稳,遂行抢险救灾等多样化任务,在黑龙江省伊春特大森林火灾、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以实际行动谱写出鱼水深情的动人乐章。

  武警黄金部队走过的30年,是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的30年,与祖国繁盛交相辉映的30年。据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研究,目前中国找金潜力为1.5万吨至2万吨左右。对黄金部队而言,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这支屡建奇功的寻金劲旅,必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乘势而上,充分发挥我国黄金地质事业的"国家队"和"野战军"的作用,为进一步振兴中国黄金工业、促进经济建设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